如果培養法治思維
『壹』 怎麼培養法治思維
1、定義
法治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條文、法學原理和法律精神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傾向。
2、基本特徵
①講法律,以法律為准繩。
②講證據,以事實為根據。
③講程序,以程序為軌道。
④講法理,以法理為後盾。
3培養法治思維的途徑
①學習法律知識;
②掌握法學方法;
③參與法治實踐。
『貳』 怎樣培養法治思維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觀看,觀摩一些法制書籍或者是法制節目,可以學習一些法制內容來培養自己的法治思維。同時可以參加辯論隊,或者是校辯隊來培養一下辯證思維
『叄』 大學生怎樣培養法治思維
一是優化法治文化環境。學校教育講究環境熏陶,法治文化環境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思維養成具有重要影響。大學素有崇尚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的傳統,但在一些學校行政化、官本位現象嚴重,法律至上、權利本位的觀念淡薄。因而,優化法治文化環境的當務之急是加快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完善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體制機制,建立民主、自由、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充分利用課堂教育教學、校園宣傳輿論、校園文化活動等多種渠道,多層面地大力傳播法治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逐步形成領導帶頭,全員參與,師生互動的自覺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文化環境。讓大學生身臨其境,激活他們的社會主義法治思維細胞,形成「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氛圍。
二是端正權利義務觀念。法律以權利義務為核心內容,法治思維以權利義務研判為主線。既定的法律規范使人們知道可以做什麼,應當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對行為後果有明確預期,在遇到糾紛時,當事人與裁判者能找到共同的評判標准。在法律上,權利是具有合法性的理由。憑借這個理由,相應的行為、利益、主張和期待就會獲得了法律認可的正當性。法治思維的實質就是不斷研判、衡量權利義務關系,確定誰有權利、誰有義務及其權利和義務的限度。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的管理者要以權利和義務為線索,不斷追問學生是否有權利做出這種行為,學校是否有義務滿足學生的權利請求,學校是否有權這樣管理,學生是否有義務配合,等等。要不斷平衡各種權利義務關系,切忌利用學校的權力資源優勢,在學生違紀處理、宿舍使用、學籍事務等方面,輕視甚至漠視處於相對弱勢方的學生權利保障。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法制的庇蔭,感悟自身的責任,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
三是注重辦事程序公正。優化法治文化環境,是為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端正權利義務觀念,是為了幫助大學生從實體上認識法律的本質。注重程序公正,則有利於感受法律的價值。程序公正,意味著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和主張,即使符合實體法的規定,也同樣被否定。因此,高校管理者作決策、辦事情的過程、步驟、方式、時限等應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要求。比如,是否預先告知學生規則的內容和違反規則的後果,以達到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的目的,是否在調查取證時注意迴避,避免先入為主,是否書面告知學生作出不利決定的依據、證據及學生所享有的程序性權利。又如,在關系學生重要利益的事項上,要做到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而且要使這種公開和參與不能停留在形式層面。如果正式途徑不能吸收學生意見,學生不能在正式程序中獲得表達的機會,會使學生對規章制度產生不滿情緒,進而消解他們對法治的信心。此外,注重程序公正還要加強權利救濟。法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無救濟則無權利。任何人的權利受到侵害,都應通過平等機會和公正程序得到救濟。權利救濟是社會關系修復的主渠道,對培養法治思維、法治信仰作用重大。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思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加強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更是法治社會必不可少的制度設計。如果學生在受到校內外公權力非法侵害,面臨權利救濟時,無法獲得社會和學校提供的專業幫助,那麼他們就感受不到法律的溫暖,進而會動搖他們的法治信念,非常不利於培養他們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換言之,注重辦事程序公正,為學生權利救濟提供法律援助,是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思維的有效途徑。
『肆』 青少年如何培養法治思維
青少年如何培養法治思維。
首先。國家要制定相關法律,讓青少年進行學習,因時制宜。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比較開放。
第二,國家對於一些犯法的事,人員要作出相應的懲罰,公開錄像讓好多人都知道。違法犯紀是不對的,而且它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第三,學校一定要經常進行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進行教育。讓其知道該干什麼的時候就干什麼?他們現在心理不成熟,該學習的時候要好好學習。而不是去干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第四,父母和老師也要平時監督孩子心理健康,學習狀況,等等進行進行法制。教育從父母自身做起,老師作好表率給孩子做書,好榜樣,讓孩子學習其行為這樣也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經常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心裡想法,提高孩子的正確思想能力。
『伍』 如何培養法治思維500字
大學生培養法治思維要做到認真學法、嚴格守法、堅持用法。
首先,認真學法版以提高法律權素養
大學生一般都是成年人了,與人接觸、交往不斷增多,不久就要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必須提前學習好基本的法律常識,如《學法》《刑法》《民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基本條款,明白法律底線以防自己違法,明白法律保護的權益以防自己被人侵權。
其次,嚴格守法以不越法律紅線
大學生在校內校外都有一些學習生活活動,除了接觸老師、同學外,還要接觸一些組織、團體、企業、社會人等,如不嚴格守法就很有可能超越法律紅線。嚴格守法要從基本的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做起,樹立規矩意識,為人處世遵章守紀,遵守法律法規,才能做一個守法的公民。
再次,依法辦事以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大學生離開父母獨自在外,與人打交道多了難免不遇到一些難事,難免不被人侵權。首先要想到的是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進行維權。當看到他人的權益受侵害時,也要想到依法幫助別人,養成依法維權的好習慣。
總之,只有做到心中有法、依法辦事、依法維權,才能養成良好的法治思維,才能在當今法制社會如魚得水、游刃有餘。
『陸』 大學生怎樣培養法治思維思修
大學生要培養自己的法治思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做到知法,懂法。要學習法律的基礎知識,通過學習懂得法律常識,懂得與學習生活相關的法律規定。第二,要做到守法明理!學生也是一個公民,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和要求,盡到公民應盡的權利和義務。要遵守法律的相關規定。第三,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不受侵犯。第四,要向身邊的同學和群眾積極的宣傳法律的重大意義,宣傳法律常識。
『柒』 什麼是法治思維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思維
一、什麼是法治思維
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
何為法治思維?簡言之,法治思維就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因此,法治思維需以法治概念為前設。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至今,於法治概念之認知盡管不完全一致,但對其核心內涵包括精神、實體、形式等層面諸要件已經有基本共識存在。就中國當下而言,經過30多年砥礪耕耘,在法治概念上的初步共識也已基本具備。這是之所以提出法治思維命題的前提。
二、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思維
1、從個人層面
空閑時,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懂法的人。在空閑無事的時候,可以學習一些法律知識,可以從書籍上獲取,也可以在電視上或電腦上進行詳細的閱讀,吸收未曾了解的法律知識。
多參加法律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法治思維能力。多參加校內法律社團所開展的法律實踐活動,身在其中鍛煉自己的法治思維能力,頭腦清醒,理性分析各項事情的起始與結束之間涉及的法律知識。
理想思考,遇事理性分析,凡事講究證據,進行法治思維分析。在遇到不同案例的時候,理性分析事情,不要說一些不存在和沒有理論支撐的話語,凡事講求證據和物證。
多看一些法律案例,看出一個案例背後的故事,做到思維分析。看一些經典案例,從中挖掘背後的法律知識,從起始到結束,看其中的過程是否有讓自己對法律有了重新的認識。
2、從學校層面
開設法律相關的課程,讓大學生們積極參加,並促使大學生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在校內,可以報名有關法律知識的課程,或者報名有關法律的社團,從而在學習課程中不斷的使自己了解法律知識,敢於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開展此情此景普法劇情,讓大學生們以身試法,有專門的老師在旁講說。在校內開展一些普法劇情,讓大學生們當主人公,從而開展普法宣傳,讓更多的大學生進行了解法治意識,善於運用法治思維。
(7)如果培養法治思維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的六個維度
1、法治思維是一種規則思維
任何法律均得從預設規則著手,明確告訴人們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以及如何來做。有了法律規則,人們對自己乃至他人的行為及其法律後果就有了穩定的預期,便會依此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和規范。
2、法治思維是一種程序思維
法治思維要求重視程序,充分發揮程序的作用。遇到有爭議或糾紛的問題,即使是非對錯很清晰,也要善於考慮程序上的處理方式,讓爭議各方平等地發表意見。
3、法治思維是一種權利思維
法治既授予權力,更約束權力。公權力行使者不得法外設定權力,不得在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情形下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要清醒認識到權力的本質和有限性,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法治觀。
4、法治思維是一種責任思維
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有權必有責。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行政首長、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5、法治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
一方面,要服從規則及其邏輯,而不受情感因素的左右。另一方面,要注重價值權衡,對各種價值和正當利益的合理平衡,要求我們看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依法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局部和全局、個別和一般的關系。
6、法治思維是一種建設性思維
建設性思維是以建設社會、修復被損害的社會關系為目的的思維。我國調解制度、社區矯正制度以及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以定紛止爭、維護權利、實質性地解決社會問題為旨歸,體現了清晰的建設性思維。
『捌』 如何養成法治思維
一、定義
法治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條文、法律原理和法律精神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傾向。
二、基本特徵
①講法律,以法律為准繩。
②講證據,以事實為根據。
③講程序,以程序為軌道。
④講法理,以法理為後盾。
三、培養法治思維的途徑
1、學習法律知識;
2、掌握法學方法;
3、參與法治實踐。
『玖』 你覺得大學生怎樣培養法制思維方式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學習並熟知法律知識。
這是大學生培養法版律思維方式的前提,權只有在了解法律條款熟悉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正確的法律思考,形成法律思維方式。
二、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提高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是法律思維的核心之一,清晰的頭腦、縝密的邏輯思維是大學生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必須條件。
三、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社會正義感。
高校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應是一個高科技的高危險的犯罪分子。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樹立社會正義感,勇於捍衛社會正義,只有這樣,一個大學生才能形成正確的法律思維方式。
四、參加法律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出真知,紙上談兵終是空。只有在社會中,在不斷地實踐中,大學生才能培養正確的法律思維方式。 大學生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必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提高大學生發展觀念,培養大學生法律思維方式,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辦到的,這是需要整個社會、高校、大學生自我的長期的共同努力。
【希望得到好評!謝謝,祝您學習愉快!】
『拾』 青年大學生如何培養法治思維
要堅持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特點
⒈通過文化傳播手段,也就是傳媒等,進行法治文化學習,都在網路上看一些有關法律的電視劇或者視頻之類的。
⒉通過切身實踐去感受一下,可以去現場聽一下法院的審判過程,了解到法律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
⒊通過身邊人的言傳身教,對他人進行一定的請教,或者向有經驗的人進行詢問,如何才能培養法治思維。
⒋多了解法治案例,通過閱讀書籍來增加對法治的了解,對一些刑事案件繼續了解有利於培養法治思維。
⒌多觀察周圍的人,你就會發現很多人對於法律的態度是很尊敬的,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具有法律意識地,通過觀察他人,有利於法治思維的培養。
通過自己主觀能動性和客觀實踐的結合,假以時日定能培養出法治思維,當然思想高度一定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