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感性道德知識

感性道德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3-30 03:46:40

① 康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是什麼啊,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康德經典語錄如下: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版中喚權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每當想起這句話時,內心原本被壓抑的美好的情操都會被調動出來 , 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凈化 。

伊曼努爾·康德是世界公認的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整個一生住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出生於德國柯尼斯堡,也逝世於德國柯尼斯堡。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是近代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其學說深深影響著近代西方哲學。

他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是他的「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著作。

② 理性和感性有是什麼

感性就是你直接感受到的 通過你的感官感受到和你心理單純的想法,不以實際的利益等相關的,有很大的主觀性。而理性是你以當前的價值觀,社會道德,金錢現象等進行客觀判斷的。

③ 道德感指的是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情感,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動機、言行是否符合社會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道德法則的「絕對命令」的情感沖動,即道德感就是義務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義務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們因獲得「倫理上的造詣」而得「道」;以對道德准則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優美靈魂」和源頭性的「靈魂驅動力」;培育以自我解放為本質和追求的義務意識。

一、分類
例如對符合道德行為准則的行為,即會產生滿意、愉快、心安理得等內心體驗;反之,則會產生憤怒、厭惡、羞愧等內心體驗。這類內心體驗就是道德感。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為:
(1)直覺的道德情緒經驗,它是由於對某種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
(2)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它是通過人的想像發生作用的一種情感;
(3)意識到道德理論的情緒體驗,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識到道德要求為中介的情感。

二、基本特質
道德感既是一種道德的主觀意志,也是一種見諸行為的道德沖動。「意志作為主觀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就是行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才是行為」。作為一種主觀形態和沖動形態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質。

④ 康德對感性,知性,理性的理解

康德把知性理解為主體對感性對象進行思維,把特殊的沒有聯系的感性對象加以綜合處理,並且聯結成為有規律的自然性,其積極作用在於引導信念。
然而,真正達到對感性 與理性相互關系的理解,並真正超越經驗論與唯理論的片面性,則需要從實踐活動及歷史發展出發看待認知的。

⑤ 什麼是理性和感性

感性認識:
通過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片面的、現象的和外部聯系的認識。感覺、知覺、表象等是感性認識的形式。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低級階段。要認識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必須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不過現在如果有人說你很感性,那麼一般就是說你喜歡憑直覺,容易動感情,對事物觀察有獨到之處
感官知覺。尤指內容或方向傾向美學或感情方面的
感性多指知識型女性,感情豐富,美麗,善良.
理性意思和感性相對
指處理問題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自然進化原則來考慮的態度,考慮問題、處理事情不沖動,不憑感覺做事情

⑥ 關於道德與情感!~

情感不要超出道德的底線才是真情感,道德以人的情感為依託才是真道德.說白了就是一個限度的問題,辯論中無論占哪一方的觀點都要做到攻下對方的"限",保護自己的"限",那麼取勝就不難了.希望我的拙見對你有所幫助。

⑦ 感性 理性 人性的重要性

生活中,人們是用理性的捲尺、感性的天平為判斷標准,進行決策的。經濟仕途方面,人們往往用理性的捲尺進行測量,刻度是貨幣。感情方面,用感性的天平,刻度是時間,只是,這個時間不是用鬧鍾和日歷計量,而是用記憶作為皇歷。

理性往往沉靜嚴謹,感性往往沖動偏頗。但二者是很難撇清的,理性思考往往離不開感性的判斷,借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生活教會了我去思考,但思考卻沒有教會我生活」(live has taught my to think. But thinking has not taught me to live),決策中,無論進行過多少理性思考,最後關頭都會載入一些對運氣的奢望等感性因素-理性的極限是非理性。而感性的判斷中也必然摻雜理性的計算,在最「感性「的領域:愛情、友情方面,難以琢磨的「感性」,往往落實到針頭線腦的傳遞中。

用理性去判斷感情,要麼殘酷要麼無聊,用感性去判斷經濟仕途,弄不好就要破產或困頓。感情還是用道德的標簽去判斷為好,否則,養育之恩就成了一個小概率事件,成了動物被體內荷爾蒙刺激下一陣喘息後的平靜中所造成的後遺症。有些感情像刻骨銘心的年輪,與時俱進溫潤一生;有些感情卻像舊跡斑駁的文革標語,時過境遷不知所終。差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理性與感性哪個占優的結果。

仕途經濟還是用理性判斷為好,如此才可以收大於支,至少也可以使得自己離風險遠一些。股票是一種投資活動,卻不是人人都適合進行股票投資,我的理性判斷是:所謂投資就是要考慮投入和回報(投入包括貨幣和精力)。假如我能夠用從容的心態,每隔幾年就去股市投入一筆,半年之內拿回幾倍於我投入的錢,我當然會投資於股票的。可惜,我做不到如此理性,我不適合投資於股票,自2001年股市受傷害後,我不再炒股。我不想再用股票考驗我的財務知識、驗證我的信息准確性,也不想考驗自己神經的剛性,更不願意讓股票左右我每天的心情透支我的精力。比爾蓋茨說過:「成功並非來自對每一偶然事情的挑戰」, 看來真的沒必要去接受所有的挑戰。

忽然想到,用理性去判斷感情,有時,似乎很有必要,比如對待曾經的悲傷。

⑧ 什麼叫做感性什麼叫做理性具體說說

感性,感官知覺。尤指內容或方向傾向美學或感情方面的

感性認識:
通過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片面的、現象的和外部聯系的認識。感覺、知覺、表象等是感性認識的形式。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低級階段。要認識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必須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不過現在如果有人說你很感性,那麼一般就是說你喜歡憑直覺,容易動感情,對事物觀察有獨到之處 感官知覺。尤指內容或方向傾向美學或感情方面的

感性多指知識型女性,感情豐富,美麗,善良.

理性意思和感性相對

指處理問題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自然進化原則來考慮的態度,考慮問題、處理事情不沖動,不憑感覺做事情

《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解釋:
[理性]

1指屬於判斷、推理等活動的(跟感性相對):理性認識。

2從理智上控制行為的能力:失去理性

[理性認識]認識的高級階段。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把所獲得的感覺材料,經過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飛躍,它反映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

理性其實是指在理論中依靠邏輯推理得到可靠結論,絲毫沒有涉及邏輯推理的前提是否完備的問題。注意:結論的可靠性與結論全體的完備性是兩個概念。理性的功績在於:當前提可靠時,它能使結論是可靠的。一個結論不可靠的理論會有任何價值嗎?但是理性並不必然導致結論全體是完備的。事實上,迄今為止,有哪一個科學理論敢宣稱自己是完備的?但是不完備並不說明這個理論就「不行」!事實上,我們今天所享用的一切現代文明成果,如飛機、互聯網、電腦、核電站,統統都是不完備的科學理論的成果。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理論雖然是不完備的,但卻是可靠的!歌德爾定理說我們不可能有一個完備的理論,沒錯!可那又怎樣?難道我們願意犧牲可靠性來換取完備性嗎?恐怕這世上只有李大師一類的「理論」才會是「完備」的。

⑨ 求康德對知識的劃分的詳解. 感性,知性和理性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系,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對於康德來說,要想回答我們能知道什麼這個問題,就要首先看看認識者和被認識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古典哲學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相應,康德問道:這種一致如何才成為可能?事物是具體的和物化的,而語言是抽象的,這兩種東西怎麼會一致?實際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體的某些特性,如質量、體積、形狀、數量、重量、運動速度等,沒有這些特性,我們就無法對物體展開想像。這是物體的主要特性。物體還有其它從屬特性,如顏色、聲音、味道和溫度感覺等,這些從屬特性雖然是物體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可以進行不同的想像。例如我們可以把一輛藍色的桌子想像成綠色的桌子。這種主要特性和從屬特性的區別讓人進一步問:外部世界真實狀況究竟是什麼?因為如果我對物體的某些特性可以進行不同的想像,也就是說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樣才能肯定世界只不過是存在於我的頭腦當中?因此,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頭腦中才成為可能。

這當然是令人絕望的極端懷疑主義。如果人們不甘於接受這一觀點該怎麼辦?也許一種我們無法認知的外部世界確實存在,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康德以前,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把這一問題推給上帝:我們的思想與外部世界一致,因為這是上帝願意這樣安排的。但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上帝讓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康德把這個問題徹底給顛倒了。在此之前,人們讓認識向外部事物看齊,而康德說,如果我們顛倒一下,讓事物向我們的認識看齊,該會如何?康德把這一思維方法與哥白尼的「日心說」相比較:哥白尼以前,人們認為一切星球圍著我們地球轉,哥白尼卻說,我們地球是在圍著其它星球轉。

康德帶來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轉變。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知性為自然立法。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著共同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類感知的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存在於時間和空間里的物質被人類的理解力加工為經驗,而康德把人類理解力的形式稱為「(絕對)范疇」,這些人類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們對靈魂、世界和上帝的設想,康德把它們理解為某種制約原則,人們的經驗世界就是通過這些原則得以構造。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麼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絕對)范疇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幹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系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面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向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但是,但是由於當時形而上學自然觀的排斥,此理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長期被埋沒。直到1796年,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體系論》一書中,獨立地提出了另一種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人們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論,因而後人把此學說稱為康德一拉普拉斯學說。整個十九世紀,這種學說在天文學中一直佔有統治的地位。

⑩ 康德論感性,知性和理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康德認為:在我們從事認識活動以前必須先對認識能力本身進行一番批判性的考察,以確定它是否能承擔起我們所賦予它的任務__把握絕對真理,他把人的認識能力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種
那麼對於人的想像力的兩個圖式-認知圖式和審美圖式都是「邏輯-心理」結構體,它們在統一協調(先驗)「感性-知性-理性」等各種認識機能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的本質、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康德將人的知識分為感性和知性,他認為感性是純粹客觀的,被動接受的,經驗的,雜亂無章的;知性是主體的主動創造,是先驗的綜合統一。
感性與知性是兩種互不相生的能力,因此為了克服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矛盾,康德提出:「知性不能直觀,感性不能思維,只有它們的聯合,才能發生認識。」康德在溝通這兩種機能時找到了

想像力!
想像力在康德理論中是與知性相結合,聯合把握感性世界的具體執行者。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寫道:「某一對象美或不美,我們不是把表象憑借悟性連系於客體以求得知識,而是憑借想像力連系於主體和它的快感……。」 例如面對一朵花,鑒賞者不需要用植物學家的眼光去分解它的結構和功能,也不出於自己的功利觀念,只是對花的形式(表象)經過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運動,喚起情感上的愉快。因此,康德認為審美判斷中的美「是憑借想像力(或者想像力和悟性相結合)連系於主體和它的快感與不快感。鑒賞判斷,因此不是知識判斷,從而不是邏輯的,而是審美的。」
可見,想像力是與審美主體的知性聯合,把握美的對象的一種創造力。並且把知性諸觀念(理性)的機能帶進了運動。」轉出進入主體的倫理理念,即是有較強理性力量或倫理道德的社會。
主體憑借想像力,能在客體的險峻、巨大、畸形的外在形態上突然領悟道德力量的崇高和人的偉大。由此,審美主體獲得了從痛感轉化來的愉快--

崇高感!
康德認為,崇高感的根據不在物上,而只能在審美主體的內容和意識中,即人的理性。當人的審美想像力將人類道德的崇高性帶到自然表象中並使其成為自然表象的主導力量時,人才獲得崇高感。
康德認為,對於崇高的鑒賞須先有「大量觀念」和「較高程度的文化修養」,在崇高裡面「想像力是聯繫到作為觀念的機能的理性上面的。

題外話:就缺一樣靈性(錢學森一再強調的這是我們中國道理的長處)也稱境界!

熱點內容
勞動法基本原則論述題 發布:2025-01-21 05:37:36 瀏覽:599
四川內江司法局 發布:2025-01-21 05:18:32 瀏覽:854
湖北省十堰市法官 發布:2025-01-21 05:18:29 瀏覽:3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
敖漢旗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1 03:57:20 瀏覽:622
法院執行經驗 發布:2025-01-21 03:51:29 瀏覽:809
石家莊律師查詢 發布:2025-01-21 03:32:42 瀏覽:108
具有法律效力的購房合同模板 發布:2025-01-21 03:23:46 瀏覽:142
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發布:2025-01-21 03:14:08 瀏覽:167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