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

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

發布時間: 2022-03-30 17:37:41

⑴ 《道德經》蘊含的辯證法思想的分析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長短相形,音聲相合;柔弱勝剛強;為大內於其細;外其身身存容,後其身身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將於息之必故張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無為而無不為;重 為 輕 根 , 靜 為 躁 君 ;大成若缺,大辯若訥;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故 貴 以 賤 為 本 , 高 以 下 為 基 ; 多 藏 必 厚 亡 ;出 生 入 死;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善 者 不 辯 , 辯 者 不 善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
這些老子的言論,都充滿了辯證的智慧。

⑵ 老子的《道德經》蘊涵的辯證法思想是從哪裡來、怎麼得到這些哲學原理

一切建立在對立而統一,沖突調和的條件下講的。非常棒!

⑶ 關於老子辯證思想的句子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老子

老子的牙齒和舌頭

相傳孔子曾帶領一班學生找老子請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閉目養神,大概聽到了響動,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於是非常恭敬的請安說:「弟子孔丘特來候教。」過了很長時間,老子才張開嘴,用手指著自己的嘴問:「你看我的牙齒怎麼樣?」孔子說:「已經掉了,又問:「那我的舌頭呢?」孔子說:「還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靜養去了。孔子率領學生告辭出來,吩咐學生套車回家,學生們很奇怪:「你不是來求教嗎?怎麼還沒有問什麼,就要回家呢?」孔子說:「問了」,弟子們問孔子:「老子說了什麼?」孔子答道:「老子告訴我,牙齒是剛強的,卻是柔弱的,舌頭是柔弱的,卻是剛強的,看起來剛強的牙齒,敵不過柔弱的舌頭,這不是教給我了嗎?」

不管怎麼說老子都是個偉大的智者。老子的《道德經》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華,其中的辨證法思想,更是《道德經》中的精髓,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提出了一系列頗為獨特的觀點,諸如對立轉化、柔弱勝剛強、大成若缺等。這些觀點都包含樸素的辯證法觀點。

《道德經》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是運動的,道的運動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方向的轉化。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在這種運動中,道是通過「弱」來發揮作用的,它具體體現為「弱」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弱者道之用」。

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出發,老子闡述了他的具有崇無貴弱特色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老子認為事物都包含著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意思是,正因為有丑,才知道什麼是美,如果沒有丑,就不知道美,美醜是相對的。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都是互為存在的前提,沒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老子通過日常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闡述世間萬物的存在、相互作用的關系,說明了對立統一規律。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事物都是由對立的兩個方面組成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對立中來確定自己的性質的,都是在相比較中間才能確定自己的性質。

從美找丑,從善找惡、從有找無、從難找易、從長找短、從高找下、從音找聲、從前找後,從一極找到對應的另一極,這就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認為事物的運動是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事物內部對立著的矛盾雙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物極必反,盈了就要虧,銳了就要鈍。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善於從對立統一的關系中觀察事物,對事物正反兩個方面的把握中認識世界的本質。老子認為曲轉化為全、枉轉化為直、窪轉化為盈、敝轉化為新,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列舉開合、強弱、棄興、取予事物矛盾對立面轉化的現象,闡明他所觀察摸索到的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物極必反、勢強必弱,事物都響相反的方面轉化。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老子指出禍福、正奇、善惡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告訴世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且對立面都包含在事物內部,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關系中產生,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

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先從量變開始最後達到質變,沒有事物的量變就不會有事物的質變,所以老子要人們重視事物的量變。這方面老子也是不厭其煩的講了很多。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粗的樹,是從細小的幼芽長成的,很高的檯子是用土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你要走一千米,要一步一步的走。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須從容易的開始,天下大事必須在做好細小事情的基礎上完成。任何偉大的事業,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總是有積累的過程。等積累到一定程度,這個事物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老子的辯證思想,不是簡單地猜測,而是理性的說明:老子在《道德經》中肯定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鐵板一塊,而是遍普存在著對立的兩個方面。在中國哲學的發展史上,老子是第一個揭示矛盾的普遍性的哲學家;老子進一步提出世界萬事萬物是運動變化的。起原因就是事物內部存在的對立面,對立面的轉化促進了事物的運動,正如老子所說「反者道之動」;老子揭示了對立面的相互依存,滲透、同一,提出「相反相成」的思想,肯定了事物的內在矛盾;老子提出「反」是事物變化的遍普規律,而「弱」是運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對長久的關鍵。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子作為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哲學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老子的辨證法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某些缺陷和局限。老子從相互排斥、對立的事物中,看到了他們相互依存和轉化的關系,但是,卻沒有看到這種對立面的同一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正可變為奇,善可變為妖。但是並非所有的正都可變為奇,也不是所有的善都可變為妖。福與禍可以相互轉化,但是這種轉化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這使老子無視福禍的界限乃至抹殺她們的區別,使老子的思想蘊藏者走向相對主義的可能。

老子片面地強調矛盾對立雙方的同一,這就使老子忽視了對立雙方的矛盾斗爭,沒有能夠看到隨禮雙方的轉化是通過矛盾雙方斗爭來實現的。

由於老子既沒有認識到對立面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又沒有認識到矛盾的斗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所以老子對立面的轉化是必然要發生的,是自發的,無須藉助人力。那就沒有必要為任何目標而爭。用不著思索奮斗,安於現狀,聽天由命,從而使老子的思想帶有消極保守的色彩。這是一種消極樸素辨證法思想。

⑷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老子已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老子學說的精髓.是辯證法思想。老子觀察了天地萬版物的發展變化,初權步認識到社會歷史與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辯證規律,發現了事物無不向其對立面轉化的基本原則。但他過分強調矛盾對立面的統一性而忽視其斗爭性,缺乏積極斗爭的思想,含有走向相對主義的可能性,脫離條件而講變化,無異於宣揚循環論。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顯然還不完整和不系統,但其著作中的這種思想火花卻不時閃耀光彩。

⑸ 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中兩段話包含的辯證法思想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64章)「合抱回之木」是從「毫答末」逐漸生長起來的,但是在它成為「合抱之木」的時候,它跟「毫末」就有質的不同了。「九層之台」,是一點一點的土積累起來的,但在它成為「九層之台」的時候,它跟一點一點的土就有質的不同了。
簡單的說就是量變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有」與「無」,「長」與「短」,等等,都是以其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舊日常說的「相反相成」。 簡單的說是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⑹ 怎樣看待老子的辯證法思想

挺好的。很深刻。

⑺ 道德經的 核心思想是什麼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7)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擴展閱讀

綜述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經

⑻ 老子道德經辯證思想對你的影響

任何一種思想的產生都必然是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互相影響所催生的產物,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從經濟、政治和個人三個角度來剖析其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

首先,從經濟角度看,由於鐵製品的大量使用,耕作技術的升級等因素,農業生產力得到了極大提高。在一個以農業為主導經濟的社會中,農業的發展必然會導致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此外,人們逐步擺脫了傳統的生產模式,開始嘗試一家一戶的個體生產方式,種種跡象都表明社會的繁榮,都意味著傳統奴隸制經濟基礎的動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們的思想也由此而日趨活躍,這也為老子思想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

其次,從政治上看,老子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動盪的時代,整個社會處於一種矛盾和失范的狀態,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動。由於經濟的繁榮,周王室的統治力大大地削弱,諸侯開始自立為王,割據爭霸的局面已漸趨明顯。

老子本來是周王朝的史官,負責管理周王朝及各個諸侯國的典籍,老子在為官期間,就已經廣泛地閱讀各家經典,腦海中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政治的混亂無序恰好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合適的時機。老子見周王朝日益衰微,便辭官而去意在退隱。在退隱之後,他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真實的社會,體察社會民情,了解民間疾苦,也正因如此,辯證法才有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總而言之,老子的辯證法是當時社會政治變革的思想產物,同時,這種先進的辯證思想又與經濟的繁榮和老子個人的勤苦積累密切聯系。

二、《道德經》中辯證法思想的主要內容

寥寥5000言的《道德經》,卻蘊含老子畢生對辯證法的思考。在讀完《道德經》後,我認為全書中所體現的辯證法思想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分類也許略顯粗糙,但這卻是個人最直觀深刻的感悟。

首先,在全書開篇,老子就提出了辯證法思想的理論基礎,並將其概括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我們知道,在老子的心中,「道」是萬物的本源,也是哲學的最高境界,時間萬事萬物的產生都離不開道的作用,「道」可以生出「一」,「一」產生之後也絕不是固守停止,而是繼續生出「二」、「三」、「萬物」。此外,這句話也充分揭示了辯證法思想的核心,也即任何完整統一的事物都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並用矛盾對立的觀點去看待這兩個部分,比如萬物都是「陰」和「陽」調和的產物。正是在「道」的理論指導下,老子進而演化出一系列關於辯證法的觀點。

其次,辯證法還體現在對於矛盾普遍性的認識。老子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是相反相成的。因此,在《道德經》一書中,我們隨處可見對立狀態片語的出現,比如,在第二章中,老子寫道:「……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一口氣用了六組對立詞,這不僅在語句上營造出一種強烈的、不容置疑的態勢,更是深刻地表現出老子對矛盾普遍性的洞見。類似的對立詞數不勝數,如,正反、靜躁、強弱、剛柔、榮辱、禍福、得失、智愚、巧拙、察察悶悶等等。此外,老子對這一系列的矛盾概念的並非只是簡單列舉,而是在不同程度、不同層次上闡述了它們之間的對立關系。聯繫到當時的社會環境,老子能對矛盾的普遍性有如此深刻精闢的論述,實在是很不簡單。

第三,老子不僅認為矛盾是普遍的,更進一步認為,矛盾的雙方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並且這種轉化就如矛盾本身一樣普遍,而這也是辯證法思想的進一步深入。在《道德經》中有論述稱:「為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老子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所謂的是非、善惡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具有天差地別,而正相反,它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和分隔。又比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福禍之間並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的關系,誰能保證這一秒所謂的「福」下一秒不會變成彌天之「禍」呢?社會的一切都包含著它的對立面,丑中有美,虛中存實,事物此時呈現的狀態只是矛盾雙方互相制約均衡後的產物,並不絕對。

第四,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還分析了矛盾雙方互相具體轉換的過程。《道德經》中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辯證法的思想中,事物的變化不僅是單純的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在量的積累中逐步發生了質的飛躍,從某些角度看,質變就是一個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過程。當我們從這個角度去看待老子的辯證法的時候,我們就會對眼前的事物產生完全不一樣的認識,事物就不再是靜止的物本身,它還在時刻與周圍的環境進行互動和轉換,甚至物的本身和內部,也在不斷地進行矛盾對立面的轉換。

最後,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還體現在他對軍事、論戰的諸多觀點之中,而這也是辯證法思想在《道德經》一書中實際運用的體現。在老子看來:「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雖然看似柔弱,但是滴水也能穿石,滔滔不絕的洪水可以沖破阻擋它的一切障礙。類比我們可以知道,傳統意義上的勝者並不一定是力量強大者,木強則折,人也一樣。此外,類似的帶有強烈軍事色彩的辯證法觀點還有:「以退為進」、「善謀不硬拼」、「以無事取天下」等等。

⑼ 《老子》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有什麼特色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

文章簡介:

《老子》,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老子》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9)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

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

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

「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⑽ 列舉老子主要的辯證法思想(至少5個)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見諸《道德經》即《老子》一書里。老子學說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萬物的本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萬物都是「道」派生出來的。道是什麼?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無形、無象、無體的「恍惚」,也就是「無」。所以他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把這種不具有任何物質性的「道」或「無」作為世界萬物的本源,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

老子學說的精華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對立的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又互相聯系、互相依存。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他還進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轉化的觀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曲則全,枉則直」,「物壯則老」等。但是,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認為對立面的轉化不需任何條件,二是把對立面轉化看成是循環往復的過程,看不到事物不斷向前發展,結果使他的辯證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

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這是他的天道無為思想在社會政治方面的反映。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道經常是無為的,但沒有哪一件事不是它干出來的。他主張統治者要「無為」,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同時也使「民無知、無欲、無為」, 這樣才能使天下安定,政權鞏固,達到「無不為」的目的。他反對儒家的「仁義」,同時也反對採用嚴刑峻法統治人民,認為「法令滋章,盜賊多有」,警告統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的遠古時代,大家都過著簡單的原始生活,「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一種違背歷史發展、企圖把歷史拉回倒退的想法。

熱點內容
勞動法基本原則論述題 發布:2025-01-21 05:37:36 瀏覽:599
四川內江司法局 發布:2025-01-21 05:18:32 瀏覽:854
湖北省十堰市法官 發布:2025-01-21 05:18:29 瀏覽:3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
敖漢旗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1 03:57:20 瀏覽:622
法院執行經驗 發布:2025-01-21 03:51:29 瀏覽:809
石家莊律師查詢 發布:2025-01-21 03:32:42 瀏覽:108
具有法律效力的購房合同模板 發布:2025-01-21 03:23:46 瀏覽:142
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發布:2025-01-21 03:14:08 瀏覽:167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