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政府管理道德問題

政府管理道德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3-31 01:18:12

㈠ 目前管理道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管理道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企業與顧客的關系方面:欺騙性的廣告宣傳,在營銷和推廣上誇大其詞,生產不安全或有損健康的產品。有些經營者明知產品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成分,但故意向消費者隱瞞真相,而大力宣傳其對消費者有利的方面,或信口開河、擅自誇大產品的功效。
2.企業與競爭者的關系方面:假冒其他企業的商標,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侵犯他人商業秘密,損害競爭對手商業聲譽,不遵守市場游戲規則,挖牆腳等。特別是企業間不講信譽、彼此拖欠和賴賬、不履行合同。
3.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方面:有些企業盲目追求利潤,不顧員工的生存和工作環境,侵犯員工的健康權利;有些企業在招聘、提升和報酬上採取性別、種族歧視,侵犯隱私;有些企業對員工的工作評價不公正,剋扣薪水等。
4.企業與政府的關系方面:財務欺詐、偷稅漏費、官商勾結、權利腐敗、商業賄賂、地方保護主義、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內部人」控制現象等。
5.企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方面:企業為追求高利潤,對治理污染採取消極態度。對排放』三廢」等造成的污染不實施治理而是繼續偷偷地排出。特別是一些化工、印染、造紙等工廠規模小,對廢水缺乏必要的處理,嚴重污染環境。

㈡ 中國政府如何完善道德現狀

這問題可大了去哦。回到過去原始社會才可能完善吧。

㈢ 政府道德責任是怎樣實現的

1.政治制度的道德化。現代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謀求和維持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不僅需要形式合法性,還需要實質的合法性,即包含著對倫理道德價值的訴求。因此,政府要避免其合法性危機,應將法律制度、官僚制度等和道德相結合,實現依法行政和依德行政的有機統一。所以,政府不僅需要實現法制化,還要實現道德化,而政治制度的道德化是實現政府道德化的重要方面。

政治制度的道德化,就是政府的法律制度、權力體制、組織結構、公共政策及典章制度等都必須貫徹公平、正義、平等的原則和具有充分的道德合理性。這種道德的合理性能夠協調好政府與民眾的關系,使整個公共行政體系進入良好的運行狀態。

制度對於個人的道德選擇和道德生活來說,是一種預設的前提,具有先決意義。在大多數情況下,有關職責和義務的原則應當在對於社會基本結構的原則確定之後再確定。

政治制度的道德化其強制性可以不為個體的偏愛所左右,而且對個體的偏愛、價值追求還起矯正作用,把個體的行為納入到統一的社會道德秩序中來。此外,其強制性實現對行政行為的調控。我們要通過自身所蘊含的倫理精神,能夠鼓勵公務員的道德自覺性,起到激勵的作用,而對於道德覺悟低的公務員,則可以表現為懲處和制裁的作用。

2.道德責任的制度化。公務員是公共利益的維護者,在他運用其手中掌握的公共權力行駛職責時如無任何限制,就極易產生權力腐敗,從而損害公共利益。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就必須以制度化的道德及道德責任追究機制對公務員進行約束和監管,對違規者予以懲罰,從而達到強迫行政主體和公務員遵守行政道德的目的。

首先,建立和完善道德責任規范體系。這有助於將公務員應遵循的道德責任明確化、具體化,為行政行為提供正確的導向,也為調控其行為模式提供准則,從而使公務員避免錯誤行為,尋求正確完美的行為。只有把公務員的道德責任和工作規范、要求以及相應的評價、獎懲措施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並貫徹執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和道德責任意識。此外,公務員的道德培養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而制度化的道德責任規范作為一種外在約束制度,對個體具有價值導向作用。公務員通過制度性的道德能預期到自己行為的現實性後果,被制度肯定的行為受到鼓勵或獎勵,而被否定的行為將受到懲罰和遏制,如此反復出現,使得作為外在理性和善惡標準的道德規范在公務員的內心紮根並得到鞏固,最後形成道德行為選擇的習慣,最終實現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

其次,建立道德責任監督機制。建立相對獨立的道德責任監督系統,比如不斷完善廣大公民和全社會對行政不道德行為的控告、檢舉、投訴制度,加強行政機構內部的科層監督和監察、專門的審計監督,強化各級檢察院、法院司法監督權,充分發揮新聞傳媒的輿論監督作用等。通過完善道德責任監督機制可使公務員逐漸把各類外在監督轉化為自身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心理,形成真正的自我監督機制。

再次,建立道德責任獎懲機制。對公務員在道德責任上的奉獻行為,國家和社會有義務使他們擁有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相應回報的權利。這樣,才能在社會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為激發行政主體踐行道德的內在動力。與此同時,嚴厲懲治不良行政道德行為者,加大懲治腐敗行為的力度,減少不良行政道德,增大腐敗行為的成本,抑制違法亂紀行為。

3.公務員的道德化。基於假設基礎上作出的對公務員進行規范和限制的制度設計和安排,不能全部解決制度運行中的問題,它只有通過政府的日常工作,通過公務員對公共權力的行使才能使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獲得實現的可能,所以公務員的素質和道德狀況是制度得以落實和實現的關鍵因素。

制度化的道德責任只是一種低限度的一般性的道德要求,但是公務員在行使權力時面臨的環境因素是很復雜的,要使公務員不陷入不道德的境地,僅滿足於此是不夠的,公務員還應當有著至善的道德願望和道德理想追求。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加強對公務員加強道德責任的教育。首先,要使公務員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在現代社會,政治權力日益成為公共權力,而公共權力是附屬於公共利益的,它只有為公共利益服務,才能體現它的公共性。公務員只有利用公共權力服務於公共利益時,才不會改變公共權力的性質和作用方向。這就決定了公務員必須以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共利益作為自己的道德價值取向。其次,要使公務員成為踐履個人美德的榜樣。公務員不僅承擔著社會政治職能,而且是公共道德規范的踐履者,一個社會的倫理秩序的良性運行首先需要公務員的支持和維護。沒有公務員對個人美德的踐履,社會很難走上美德供給之路,這不僅是由於公務員的示範性作用決定的,而且是由於公務員可能的對美德社會供給的破壞性決定的。

一切存在著社會秩序危機的時代都是與道德的失范同時出現的,而且首先是由於掌握公共權力的人們破壞社會共同體的道德原則和規范,敗壞社會風氣,進而引發了整個社會的道德價值的喪失。因此,公務員應該成為踐行個人美德的榜樣,而不應該成為踐踏個人美德的典型。

㈣ 行政道德規范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所謂行政道德規范或稱行政道德,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管理社會公共事務與行政機關內部事務和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行政職業特徵的、調整行政管理主客體之間以及主體之間各種關系的道德准則與道德規范的統稱。

行政道德規范的內容構成[1]

在社會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和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國家,行政道德的內容構成都會有所不同,甚至存在本質性的差異。不過,就當今現代社會而言,隨著公共行政及其相關理念的產生,各國行政道德盡管仍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性,但相同的成分已日益增多。總體上,就內容結構而言,行政道德體系可以分成行政道德准則與行政道德具體規范兩個部分。

1. 行政道德准則

行政道德准則是行政道德體系中最高層次的道德准則或說根本准則,它是特定行政道德體系的實質與根本所在,體現了特定行政管理系統的基本價值追求。因此,它既是行政道德體系的靈魂,貫穿於整個行政道德體系各個層面與運行過程,也是把特定行政道德體系與其他道德體系區分開來的關鍵與根本依據。在不同性質的行政系統或同一行政系統的不同發展階段,其行政道德原則的構成一般不同。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國行政道德體系最基本的准則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是由我國國家行政系統的性質所決定的。在我國,一切國家權力屬於人民,行政系統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行政權力只能用於實現人民的意志,服務於人民的需求。行政人員必須為人民服務,作人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准則構成我國行政道德體系的基礎與靈魂,在整個行政道德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其他具體的行政道德規范都是其具體體現與展開。

2. 行政道德具體規范

行政道德具體規范的內容十分豐富,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勤政。

也就是要忠於職守,勤奮工作,盡職盡責,做到勤政為民。古人說,在其位,謀其政。這是行政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也是為人民服務准則的最基本規范要求。原因很簡單,從最一般的意義來說,行政管理就是管理和服務,勤政就是要搞好管理與服務,保證行政系統的正常運行,確保行政效率的提高。

具體地講,這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做到:

一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忠於國家,擁護政府;

二要忠於職守,認真負責,努力工作;

三是要確保行政質量,促成行政效率的持續提高。為此,就要求行政人員既要努力學習與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又要勇於創新,積極進取。

(2)廉政。

也就是國家行政人員要廉潔奉公,要清白行政。在古今中外的行政史中,「廉政」始終是一條基本從政規范要求。宋代著名清官包拯曾說過,「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貪者,政之禍也,民之賊也。」「廉者昌,貪者亡」也成為我國自古以來具有深刻倫理價值的古訓。其實,在現代中國,黨與政府一直強調廉政建設的重要性。

要實現廉潔奉公,就需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嚴守法紀,不貪贓枉法。就是國家行政人員應該嚴格遵守國家法紀,不得利用職權,謀取個人私利,貪贓枉法。

二要秉公執政,不假公濟私。就是國家行政人員要立場堅定,是非分明,主持公道,在履行管理職責過程中應當秉公盡責,正大光明;在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要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三是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國家行政人員要樹立公僕意識與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在履行公務過程中,要本著為納稅人省錢的思想,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不得擺闊氣,不講排場,不鋪張浪費,不慷國家與人民之慨。

(3)遵紀守法,依法行政。

法紀為國之綱本。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肩負維護與執行國家政策與法律、確保社會組織與民眾遵紀守法的重任。為此,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首先做到遵紀守法,做到依法行政,以身作則。

具體地,就是要求:

一是任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都不得「以言代法」、「以權凌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履行職責,執行公務,做到依法行政。

二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執法,不得玩忽職守。作為國家法律的執行者,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必須嚴格執法,敢於主持公正,維護法律的尊嚴。

三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以律己,為人表率。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他又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革上之風必偃。」這就是說,執政者德行高低不僅決定著政令通暢有效與否,而且決定著民風好壞。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是要求人民群眾做到的,法律的執行與維護者首先必須自己做到。

(4)實事求是,科學行政。

實事求是,一切從事實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行使行政權力,從而實現科學行政,是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時應該遵循的一項基本道德規范。這也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和光榮傳統。

其基本要求包括:

一要重視調查研究,尊重客觀事實。無論是制定、執行法律政策,還是處理具體日常事務,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應該忠於事實。在工作中必須深入實際,進行周密細致的調查研究,在准確掌握相關信息資料的基礎上,根據事物與環境的真實情況來採取相適應的工作對策。為此,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必須反對弄虛作假,不說空話、假話、謊話,不搞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

二是要堅持真理,敢於糾正錯誤。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作為人民的利益實現組織和公僕,其一切行政行為都應該合乎人民的公共利益。一旦發現自己的言行有差錯,就必須敢於承認,勇於糾正。對於其他部門或行政人員的錯誤行徑也要敢於採取適當的方式予以揭發,使其得到糾正。

三是要正確處理意志力與科學的關系。尊重事實,實現科學行政,並不是要求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處於一種完全被動的地位,成為教條主義者。事實上,事實與真理永遠是相對的,而客觀資源(包括時間、人力、財力、物力與智力等)總是有限的,這就要求行政機關與行政人員要充分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積極主動地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能,而不能過於僵化,走形式主義。當然,另一方面,行政機關與行政人員也要反對主觀臆斷,更要反對完全脫離事實的主觀唯心主義。

(5)熱情待人,協調行政。

行政系統是一個整體協作系統,行政管理職能的有效履行一般需要系統內外相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共同努力,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行政系統內外關系能否實現協調一致。為此,熱情待人,形成協調一致的行政組織關系與行政公共關系,構成行政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具體要求主要有:

一要密切聯系群眾,尊重人民的合法權益,形成良好的政群關系。行政管理最終是要為人民服務,這就要求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既要熱愛人民,尊重人民及其合法權益,又要相信人民,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為人民辦實事,進而形成良好的政群關系。

二是寬厚待人,形成良好的組織工作關系。在一個組織內部,既要尊重上級的權威,自覺服從上級的正確領導,同時也要尊重下級和同事。在工作過程中,要以事業為重,顧全大局,認真聽取不同意見,要團結所有組織成員,形成協調一致的內部人際關系與工作關系。

三是要協調友鄰,形成良好的部門間關系。不同行政組織、部門之間雖然分工與職責不同,但卻都是從不同角度履行行政管理職能,共同實現為人民服務這一最終目標。而且,行政系統是一個協作系統,一個部門職責的有效履行往往需要其他部門的協同配合。

因此,在與其他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相處時,決不能以鄰為壑,各自為政,而是要從整體出發,從全局出發來處理問題,相互之間既要分清職責,又要協同處事,共同推動行政管理職能的有效履行。

[編輯]行政道德規范的基本功能

所謂行政道德規范的功能,就是行政道德規范在行政管理活動以及在整個國家社會生活中的影響與作用。作為一種道德規范,行政道德規范在確保行政管理職能得到合法、有效履行,維持良好的行政內部關系與公共關系,促成良好社會風氣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

1. 導向和約束功能

行政道德規范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確定了道德的行政行為規范,使他們意識到哪些行為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哪些則是不道德的,從而把行政機關和行政工作人員的行為導向行政道德所要求的方向,使他們的行為符合行政道德規范。同時,行政道德規范通過行政主體基於內心信念和道德評價來約束自身的言行,使他們不做任何不符合行政道德要求的事情。如同其他道德規范一樣,道德原則與規范一旦內化為行政主體的內在信念與行為模式,就會產生長期的自我約束力,具有持久的影響力。

2. 自我調節功能

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在行政管理主體之間、行政主體與其他主體之間總會產生各種矛盾和利益沖突。對這些矛盾與沖突,除了依靠法律規范調節之外,大量的關系與沖突需要通過行政道德規范來加以解決。比如,在行政管理過程中,上級的命令與國家或人民的利益之間,個人的合法權益與組織的或國家的公共利益之間,所有這些方面常常會出現沖突。這也許是由於既有的法律規范尚不完善或不合理。在這些情形下,我們就只有依靠行政道德規范來調節和解決矛盾與沖突。而且,相對於行政法律規范方式而言,行政道德調節還具有難以替代的優勢。它是一種軟調節,主要通過社會輿論與道德良知等內心信念機制進行調節,因而帶有自願性與自我調節性。一旦由他律轉化為自律,往往會使行政行為主體在解決矛盾與沖突方面取得更為積極主動的良好效果。

3. 示範與激勵功能

由於行政管理道德在整個社會職業道德體系中處於較高層次,對其他類型的社會道德規范的形成與發展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和示範效應。行政機關與行政人員由於在社會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其道德風尚、所作所為,都會影響和感染其他社會組織與公民個人,對社會道德風尚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政府所倡導的行政道德規范,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能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就能產生表率作用,帶動社會改善民風,提高整體道德水平。同時,行政道德規范通過樹立道德榜樣或建立理想的行政角色模型,並經由教育等社會化途徑激發行政機關及其行政人員把這些榜樣或理想模型作為實現自身價值的標准,可以激勵行政機關與行政工作人員自覺地做到勤政為民,廉潔奉公。在我國,樹立焦裕祿式行政官員的正面榜樣以及張青山、劉子善一類行政官員的反面典型,目的就在於發揮行政道德規范的激勵功能。

行政道德規范的特徵

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 政治性

行政道德規范是國家行政機關與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國家行政管理工作的自身屬性決定了這種職業道德規范具有與其他社會職業道德規范不同的特徵。其中,最根本的就在於它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原因在於,行政管理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履行國家社會管理職能的一種公共權力活動,行政管理活動要體現與服從國家意志,維護與實現國家民眾的共同利益需求。為此,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構成現代民主國家行政道德規范的最高道德准則;忠於政府,忠於國家與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求,勤政為民,也就構成行政道德規范的核心內容和最基本道德規范要求。所有這些使得行政道德規范必然具有鮮明的政治性特徵。

2. 自律性

行政道德規范是行政行為主體在社會化過程中自發地形成與發展起來的,而且,規范的約束力與規范作用也主要是依靠人們的信念、社會輿論來實現和維持的。也就是說,它主要是通過行政主體基於內心信念和道德評價來規范與約束自身言行的方式發揮對行政行為的規范作用的。因此,行政道德規范的約束力是自我約束式的,具有自律性特徵。行政法律規范則不一樣,它主要依靠一種外在的力量即國家強制力來加以維持和推行,因而表現為他律性。自律性是行政道德與一般道德的共性之一,也是行政道德規范區別於行政法律規范的最基本屬性。當然,行政道德規范的維持和推行也需要通過社會輿論來施加壓力。

3. 相對穩定性

與其他類型的道德規范相比,行政道德規范一旦形成,就更難以變更。這是由於行政系統及其運行過程具有相對於其他社會職業更為明顯的穩定性特徵所決定的。任何道德規范一旦形成並被人們所接受,就會成為人們評價有關事件的一種標准,在短時間內往往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行政道德規范也是如此。當然,這種穩定性並不是絕對的。行政道德規范的政治性特徵就直接決定了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政治結構的不斷調整與變遷必然也會帶來行政道德規范相應的變革。這些就使得行政道德規范的穩定性只是相對的。

㈤ 統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的差異和道德要求

第一種即從統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再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是政府職能結構中統治和管理、管理和服務此消彼長的動態變化過程。
一是如果我們基於政府職能結構來區分與定位不同歷史類型政府的內涵,認為統治型政府就是以政治統治為主要職能的政府,管理型政府就是以社會管理為主要職能的政府,服務型政府就是以公共服務為主要職能的政府,那麼,這種理解與上述主張的基於政府價值理念角度的定義就不能在邏輯上保持必然一致,因為政府價值理念與政府主要職能並不是同一個概念。比如,一個政府在價值理念上仍然是統治理念或管理理念,那麼,即使以公共服務為主要職能也不應是服務型政府。
二是任何類型的政府都會具有不同的具體職能,這些具體職能不論作¨宅次之分,它們之間應當是一種互相滲透,互為前提,互為手段和互為目的關系。張康之教授強調統治型政府中的社會管理職能是從屬於政治統治和為政治統治服務的,而管理型政府中的社會管理職能是目的,政治統治則是從屬於社會管理和服務於社會管理的。究其實質,他應當並不是表明統治型政府或管理型政府中作為兩種具體職能的統治職能和管理職能之間的關系,而是表明政府具體職能和政府價值理念之間的關系,即統治型政府中社會管理職能服務於統治價值理念,管理型政府中的政治統治職能服務於管理價值理念。同樣,在服務型政府中也存在著具體的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同時管理中有服務,服務中有管理,管理為了服務,服務也為了管理,但是,社會管理職能必須從屬於服務價值理念,而不是公共服務職能從屬於管理價值理念。可見,從這個意義上說,張康之教授的本意應當還是主張基於政府價值理念來區分政府的不同歷史類型。
這種服務型政府觀將服務型政府放到人類歷史長河的總進程中加以界定,即認為在農業社會,人類建立起了統治型政府,到了工業社會,人類建立起了管理型政府,在後工業社會的進程中,我們的任務是建立起適應後工業社會治理要求的服務型政府。

第二種服務型政府觀主要以劉熙瑞教授為代表。他認為,服務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並承擔著服務責任的政府。縱觀人類的政治文明史,其基本線索就是從管制型政府到服務型政府的發展歷史。而管制型政府與服務型政府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政府體系,其核心差別在於:究竟是官本位還是民本位?是政府本位還是社會本位?是權力本位還是權利本位?它們表現為兩種管理理念、兩種管理哲學的對立,表現為兩種根本不同的管理體制。

第三種服務型政府觀基於政府職能結構的視角,將服務型政府或公共服務型政府定義為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或以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為主的政府。在學界,公共服務概念內涵往往存在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公共服務與私人服務相對應,是政府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總稱,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狹義的公共服務職能都能納入到廣義的公共服務的范疇。狹義的公共服務是指平行於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的那部分公共服務,它包括教育、醫療、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就業、環境保護、科技服務等內容。因此,第三種服務型政府觀的服務型政府內涵又可分為履行廣義的公共服務職能和履行狹義的公共服務職能兩種不同的觀點。

㈥ 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除了管理者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管理者所處的道德階段影響之外版,還受到管權理者的個人特徵、組織結構、組織文化以及道德問題的強度等影響。
個人特徵是指個人早年形成的、關於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的基本信條,它們成為組織中個人的一套相對穩定的價值准則。
組織結構有助於形成管理者的道德行為,例如正式的規則和制度可以減少模糊性,促進行為的一致性;上級的行為對個人道德行為具有強大的影響,所謂上行下效;等等。
組織文化的內容和力量也會影響到道德行為,例如一種高風險承受力、高度控制以及對沖突高度寬容的文化,有可能形成較高的道德標准。處在這種文化中的管理者將被鼓勵進取和革新,並對他們認為不現實的或不喜歡的期望和需要進行自由公開的挑戰。
最後,所面對問題的大小、嚴重程度等也會對管理者的道德行為產生影響。

㈦ 行政行為的道德判斷

一、行政行為道德判斷的必要性
公共行政的領域是一個政治領域,是對國家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領域,而國家與社會公共事務體現和反映著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所以公共行政成了國家的政治意志和公眾的政治要求的日常執行領域。公共行政又是一個管理的領域,執行著對社會、政府以及國家政權機構的日常管理活動。公共行政還應當是一個道德活動的領域,因為在國家與公共事務的管理中,包含著對公與私、群與己關系的調整。
與上述三個方面相對應,對行政行為的判斷標准也包含著政治標准、管理標准和道德標准。政治標准要求行政行為從國家利益出發,貫徹國家意志,通過下情上達和日常事務的處理來增強國家制度選擇的合法性,推動政治的社會化,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公眾的安全,如果可能的話,也促進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管理標准所追求的是:行政行為的效率,服務對象的滿意度,行政體制的合理性,行政決策、行政組織結構的科學性以及行政執行的有效性。而道德標准則要求行政行為在管理的意義上是民主的,面對不同的管理對象時是公正的,行使公共權力時是廉潔的,在社會整體的進步中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從而體現出人道主義精神。
對行政行為的政治判斷,歷來得到統治集團的支持,即使不同的政黨、不同的利益集團所作出的判斷結果會有所不同,但政治判斷本身受到了充分的重視,因而相應的學術研究和理論爭嗚也非常活躍。對行政行為的管理判斷隨著行政管理學的形成和發展而成了行政管理科學化的代名詞,特別是管理效能問題的研究和工商管理等管理措施的引進,使對行政行為的管理判斷越來越成熟。人們還試圖通過對行政體制的變革和對行政監督的加強等,來實現行政行為的廉潔。但是,對行政行為的道德判斷卻長期受到忽視,只是在最近幾年,行政道德才被人提及,而在公共行政的實踐中引入道德判斷,可能還是前路漫漫。但是,沒有道德的行政就不可能是廉潔的行政,行政人員如果不受道德規范的約束,他的行政行為就將永遠無法避免腐敗的糾纏。
就公共行政的發展趨勢看,現代公共行政越來越重視其科學性,要求行政體制的設計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需要,要求行政組織結構合理,要求行政行為高效。因而,發達國家極力推動政治與行政的分離,促使行政的政治中立。這樣一來,公共行政的政治判斷出現了式微的勢頭。隨著政治判斷的淡出,公共行政在管理科學化的追求中變得越來越形式化,在名義上它是公共的,但除了一整套的形式化的僵死的規定之外,它的公共性質是得不到靈活的、與行政人員心靈相契合的實質性保障的。也就是說,在公共行政科學化的進程中,行政人員的主體性特徵開始喪失,他被安排在某一行政崗位上,機械地執行來自行政體繫上層的行政意志,受一系列嚴密的成文規范所約束。如果說行政人員還有主動性的話,那麼主要表現在他能夠機敏地發現和利用成文規范的空隙,借公共權力謀取私利。所以,在公共行政管理科學化的進程中,我們看到的是制度主義觀點的泛濫。這種觀點認為,公共行政中的一切問題都是制度(即體制)的問題,只要制度設計合理,行政權力的運行就是有序的,行政人員就會各安其位,制度如果是廉潔的制度,就不可能出現行政行為腐敗的問題。因而他們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寄希望於制度創新。當然,公共行政管理的科學化是歷史的進步,傳統行政模式的「政治掛帥」,一切從屬於政治,不講效率、不計成本的行為方式,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且,現代行政管理中有許多屬於非政治的內容,行政人員的行政行為也不可能完全與政治觀念、政治意志相吻合。因而,在公共行政的具體的操作性層面上,盡量少作政治判斷多作管理判斷,往往更合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在國務活動、政策決策的領域則需要作出更多的政治判斷。所以,管理判斷與政治判斷並不是矛盾的,它們之間的不同僅僅表現在公共行政的某些領域需要側重於政治判斷,某些領域需要側重於管理判斷。

㈧ 從政府管理的角度怎麼加強企業管理和企業道德

這個問題看上去比較含混,所以首先我們明確政府管理的角度有哪些?我選擇以下方面來簡單的談談我個人的看法:第一:從宏觀政府社會學角度(理論層面),即站在政府社會管理視角分析,企業是社會組織成員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管理的好壞從某種程度上講直接影響到社會安定團結與和諧發展,所以在這一方面,要想加強企業管理和企業道德要做到以下幾點(猶豫篇幅所限,簡要回答,恕不一一展開分析)(一)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角色定位,我們提倡管理者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僅僅在於懲罰,更多的在於防範和教育。(二)增強政府管理的服務意識,真正急其業績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在一些政策方向給企業指導和幫助。(三)認識被管理者的特性,符合「從中來,到中去」的思路。第二:從微觀政府社會學角度(實務層面),即本著「承前啟後、治病救人」的方針,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和可行性方案。(一)建立健全企業組織(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定期宣傳教育,可以城市規劃為基礎單位,開展廣泛的企業管理、企業文化、企業道德、乃至企業財稅方面的講座、培訓和交流,為企業切實提供智力支持。(二)政府成立專門的企業實務管理服務司,作為一個牽頭聯絡部門,積極穩妥的處理企業在發展過程遇到的實際問題,將企業管理及企業道德的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三)大中院校以及科研單位,積極的走出「象牙塔」,多於一些企業建立產學研教育實踐基地,一方面將科研院校的最新的理論成果及時的轉化為生產力,另一方面,企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多了一個交流和探討的途徑。(四)企業視自身情況成立培訓部或者管理學院(企業大學),積極研究新問題,解決新情況,同時,多參加一些社會團體組織的交流座談會,可以及時的將企業的管理問題化解。(五)企業自律性組織以及民間社團的崛起。政府應當牽頭,多組織成立一些半官方團體,這其實是社會成本最小化的一種管理渠道。(六)企業管理咨詢機構的作用。企業管理咨詢機構不應當本著「一切向錢看」的態度,應當多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和義務,廣泛的開展一些免費的宣傳教育活動。我想這樣做本身也是在對管理咨詢公司品牌做宣傳。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企業管理和企業道德的問題,是一個社會系統問題,想要解決之,必須建立有效的多方聯動機制,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至少現在要引起我們思想上的高度重視,否則,就會像08年金融風暴所呈現給我們的一樣,絕非僅僅是企業自身問題的循環和延續,還必將蔓延到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 你做論文吧?重在監管和 對企業家的思想教育。

熱點內容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
敖漢旗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1 03:57:20 瀏覽:622
法院執行經驗 發布:2025-01-21 03:51:29 瀏覽:809
石家莊律師查詢 發布:2025-01-21 03:32:42 瀏覽:108
具有法律效力的購房合同模板 發布:2025-01-21 03:23:46 瀏覽:142
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發布:2025-01-21 03:14:08 瀏覽:167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
承諾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2:14:31 瀏覽:444
廣告公司法 發布:2025-01-21 02:11:33 瀏覽:751
民法通則83條內容 發布:2025-01-21 02:03:26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