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教育立法的程序

教育立法的程序

發布時間: 2022-03-31 04:18:32

1. 教育立法是國家立法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關教育的法律活動對嗎

教育立法是國家立法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關教育的法律活動,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2. 我國教育立法的程序

教育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指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享有立法許可權的國家機關制定、修改、補充和廢止法律或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步驟。教育立法也應依據相應的立法程序。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的立法程序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法律議案的提出
法律議案的提出是指依法享有專門許可權的國家機關或人員向立法機關提出制定、修改、補充和廢止某項法律的有效建議,這是立法程序的第一階段。提出法律議案是一種法定權力,通常叫做提案權或立法提案權。立法提案權是法律規定的有關國家機關、組織或人員的一項專門職權,未經法律或立法機關授權者不具有提案權。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享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和人員如下:
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憲法修正案的機關和人員有:全國人大常委會;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
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法律議案的機關和人員有:全國人大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一個代表團或30人以上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法律議案的機關和人員有:委員長會議;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法律議案形成後,經過審查、討論,被通過的法律議案則作為擬定法律草案的依據,依此形成可以提交法律制定機關審議的正式法律草案。
2.法律草案的審議
法律草案的審議是指法律制定機關對列入議程的法律草案正式進行討論和審議的活動。這是立法程序中最關鍵的階段,其結果不僅直接關繫到法律草案的命運,而且直接關繫到法律草案被通過後的社會效果。對法律草案審議的程序一般分為兩步:其一,聽取提案人關於法律草案的解釋、說明。包括法律草案的立法理由、起草經過、指導思想和原則以及立法中的主要問題。其二,通過各種具體形式,審議法律草案。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法律草案,一般要先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審議再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的法律草案,一般採取初步審議和再次審議,然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決定是否通過。此外,全國人大各代表團全體會議、代表小組會議、主席團會議和大會全體會議也是審議法律草案的具體形式。
3.法律草案的通過
法律草案的通過是指立法機關對於經過審議的法律草案正式表示同意與否的活動。這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階段。《憲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通過。」又根據《憲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和第六十七條第二項的規定,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定人數的過半數通過。法律議案的通過方式,一般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或舉手錶決方式或其他方式。目前我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中,經常採取電子計算機的表決方式,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加了准確性。
4.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機關將通過的法律以法定形式公布出去,這是立法的最後階段。根據憲法第八十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法律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

3. 現在我國的教育立法有哪些

美、英、德、法、加等西方五國普遍重視教育立法,其教育立法有著廣泛的內容、健全的體系、規范的程序、完善的技術、嚴格的監督系統,而且強調教育立法的與時俱進。我國教育立法可以從中獲得有益借鑒:必須堅持「依法治教」,注重教育立法與教育改革的相互促進,完善教育法規體系,規范教育立法程序,改進教育立法技術,強化教育法律監督系統,豐富教育立法的表現形式。

4. 教育政策制定的幾個步驟

(一)教育政策問題的認定

教育政策問題的確定是整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的起點。美國學者利文斯指出,「問題的挖掘和認定比問題的解決更為重要」。此觀點揭示了認定問題的重要性。教育問題總是客觀存在的,如學生厭學、缺乏學習動機、教師對工作不滿意、教育資源常常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等問題。這些問題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它們是教育政策問題的起點。但是要成為教育政策問題得取決於特定的問題是否能夠引起公眾和政府部門的關注,即由教育問題轉化為公共教育問題再轉化為教育政策問題,並進一步合法地進入教育政策的議程,最終成為教育政策。袁振國教授曾指出教育問題轉化為教育政策問題的幾個標准。首先,教育問題的影響有多大。是全國性的問題,還是地方性的問題或某一地區的問題;是持久性的問題,還是突發性的問題。其次,問題是否清楚。問題的本質是什麼,起因是什麼,涉及的主要對象是哪些人。第三,問題的嚴重程度。問題客觀上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在人們認識中嚴重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相對性的問題,因為它離不開一個人的主觀判斷,不同的價值觀念、態度立場和認識水平對問題嚴重程度的認定往往是不同的。對這兩種程度差異的正確判斷,直接關繫到政策的及時性與分寸。第四,影響問題的因素。問題是由教育自身的原因引起還是社會問題在教育上的反映。第五,代價。一個教育問題什麼時候成為一個政策問題,在什麼地方成為一個政策問題,通過什麼方式解決以及解決到什麼程度等都要考慮教育問題的代價,即考慮解決某一問題付出的代價大還是獲得的回報大。第六,是否具有導向性,是否優先考慮代表發展和變化的未來趨勢的問題。第七,是否可以評估。政策是否具有明確的目標和目標達成的指標。總之,問題的性質、廣度、嚴重性與代價等是影響教育政策問題認定的關鍵性因素。

教育問題的客觀性不能取代教育政策問題的主觀認定。就理論而言,教育政策制定過程是從問題的形成到合法化的一個連續性歷程,此過程常常被視為線性的、理性的與受控制的,但實際上教育政策過程不可避免地是一種政治活動,在所有階段都會有不同主體的價值與利益涉入。因此,教育政策過程通常很難是一個理想化的理性決策過程,而是一種協商的過程。為了減少領導者的主觀願望和自己的價值偏好對認定教育問題的影響,在認定教育政策問題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盡可能多的人參與教育政策問題的認定,盡量照顧到各方面的利益群體,盡可能多地傾聽來自不同方面的聲音。2004年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這個指導今後五年教育實現新跨越的行動方略歷時15個月的起草過程,在此過程中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與建議,各專題組先後召開研討會和座談會上百次,形成專題報告和方案70多個,共20多萬字。徵求意見的范圍涉及教育部內外老同志、部屬高校、不同地區學校校長、教師和專家學者代表等,使得文稿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得到不斷的修改和完善。二是採取程序化的問題認定方式,即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科學的文獻調研和實地調研、嚴格的定量定性分析來認定教育政策問題,避免一些人為因素的干擾,避免一些不經過討論和深入研究由領導者獨自作出決定的現象。

(二)教育政策議程的設立

並非每個被界定為教育政策問題的問題都由政府來解決。為了有機會最終成為政策,問題必須要細化為政策議程,即制定政策解決問題的議論、商討、規劃的議事程序。這一過程中不同政策主體之間的交互作用將最終決定政府對教育政策問題的作為或不作為。

從我國的政治制度來看,教育政策議程主要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公眾議程(public agenda),即由非政府機構的個人或團體提出的政策問題在社會中形成廣泛議論,從而成為一種問題分析界定的政策議程。在公眾議程中,社會輿論、新聞媒介、公眾民意將起到重要作用。不過這種議論中的政策問題有的可能進入政府議程,有的不可能進入政府議程。但是,只要形成了公眾議程,教育政策問題就可以引起政府的注意,從而對政府形成一種外在影響力,促使政府將問題納入自己的議事日程,也有可能為政府議程提出界定問題與分析問題的參照系。這說明,公眾議程會影響政府議程,但不能決定政府議程。政府議程一方面可由自己提出政策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公眾輿論提出的問題,並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程序,從而成為一種問題分析界定的政策議程。政府議程本質上是一種行動議程,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公共政策問題的提出,首先是作為社會公共問題進入公眾議程加以討論,然後引起決策者的關注從而進入政府議程,最後才形成政策問題並由政府決策者加以確認。然而事實上,很多問題可能並不經過公眾議程而由政府主動列入議事日程並直接進入政策議程。這一點在我國表現得較為突出。

在我國,由於黨組織和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它們在政策制定的權力結構中處於政策中樞的特殊地位,所以它們擁有對整個社會資源進行權威性分配的權力,對社會公共問題能否進入政策議程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常常是黨組織和政府主動尋求和發現問題,並把它直接列入自己的議事日程,從而使這些問題並不經過公眾議程而直接形成政策問題。可以說,黨組織和政府是我國各種重大政策問題的主要提出者,在政策問題的認定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三)教育政策的決定

當教育政策議程確定之後,就要進行政策決定,即決策階段。從理論上講,教育決策主要有三種模式,即理性模式、漸進模式和綜合模式。理性模式是政策制定者根據完備的綜合信息,客觀地分析判斷,針對許多備擇議案進行優缺點評估,排定優劣順序,估計成本效益,預測可能產生的影響,經比較分析之後選擇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最佳方案。漸進模式是指以現行的政策為基礎,再與其他新方案相互比較,然後決定哪些現行政策宜加修改以及應該增加哪些新的政策內容。綜合模式,顧名思義就是將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模式混合使用、有機結合的一種決策模式。如果說理性模式追求的是政策決策的理性化,試圖制定出最佳的方案,漸進模式追求的是教育政策的改良,強調政策的可行性,那麼綜合模式就是既努力增加政策決策過程的理性,又重視利用現有政策,希望獲得可行的理想政策。

從我國教育決策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國的教育決策經歷了由傳統經驗型決策向理性型決策再向現代的綜合型決策發展。建國初期,我國的教育政策科學化水平較低,主要是根據自身的經驗來進行決策,而且大多是模仿、移植國外(主要指前蘇聯)的教育政策,由於水土不服而大打折扣。文革期間,教育決策更沒有科學性而言,個人的主觀意願與階段斗爭給教育決策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改革開放之後,教育決策得到極大的改善,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與績效化水平不斷提高,並走出了一條從點到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漸進式決策模式和綜合式決策模式的道路。我們憲法規定,包括十六大報告里提到四個民主,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決策民主化,決策民主化就是共同政策選擇過程,它強調在政策過程中,要能面向民主,符合公眾利益。從我國決策實踐來看,無論是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的推進和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還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都力圖體現這一點。另外,由於我國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所以在進行教育決策時所遵循的是團體決策與精英決策相結合的模式。這樣既可以防止政策決策過程中的個人專斷和一言堂,又能防止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傾向。民主集中制是我國的根本制度,也是合理使用和有效的決策體制。它一方面在政策決策之前要廣泛征取社會各界的意見與建議,另一方面要在民主基礎上高度集中,除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外,還必須堅持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原則。

教育決策的程序應當規范,也應當嚴格,但這樣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有規則、有程序體現了民主,但有時可能造成效率低下或消磨了創新,這是一對永恆的矛盾。有時一個很有創新的提案被討論通過後,就成了四平八穩的公文,這也說明了政策的漸進性,也說明了民主的代價。在恰當時機做出決策,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西方一些民主制決策效率不高的局限,更好更真實地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又能減少因議而不決長期的討價還價而耗費決策成本,提高決策效率。

(四)教育政策的表達與合法化

在政策被正式採納之前,它必須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最後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公布於眾,在成為正式的官方文件之前往往要經過反復的修改。如《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從2003年2月擬訂出的草案一稿到2004年2月的送審稿,其間僅經過教育部黨組會議或教育部領導正式審改的過渡文稿就有近50稿,字數也從最初的5萬字濃縮到最終的1.3萬字,修改的力度和強度由此可見一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是在廣泛調查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歷時兩年半,數易其稿,最終於2001年才正式頒布。

教育政策合法化就是指教育政策方案獲得合法地位的過程。在對教育政策方案做出決策之後,必須將該方案合法化為真正具有權威性的政策,使之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這就是政策合法化問題。它是政策制定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是政策執行的前提。不同的領導體制、政策方案和合法化主體往往會有不同的合法化程序。這里主要涉及行政機關的政策合法化過程與立法機關的政策合法化過程。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的行政審批程序就是在國務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等幾個不同的層次上展開的。從宏觀上講,教育政策合法化的行政程序發生在中央與地方這兩大層次上;從微觀上講,教育政策合法化的行政程序發生在教育部各司、處、科等部門的各個行政系統環節中。

教育政策經過一定實踐檢驗具有相對穩定性之後,可以以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凡是以法律形式體現的教育政策,都必須經過立法機構法律程序的審批。立法機構審批通過的教育政策,便完成了合法化過程。對於必須立法的議案,按照人大立法程序,一般要經過提案、預備會議列入議程、審議、通過等程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都經過了這樣的程序。

5. 教育立法的目的在於教育法的實施教育法的實施主要有哪兩種方式

法律分析:教育法實施的方式。教育法的實施,不外乎兩種方式;一種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自己去實施,這叫做自律性的實施,即教育法的遵守。另一種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自己不去實施,則由國家專門機關強制實施,這叫做他律性的實施,即教育法的適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標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6. 談一談修訂一部教育法律需要哪些步驟

具體的步驟,(1)提案;(2)審議;(3) 通過;(4)公布。通常是:提出法律案,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重要法律案必須經過三次審議;審議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同時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法律案有關問題存在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涉及利益關系重大調整,需要進行聽證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有關基層和群體代表、部門、人民團體、專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聽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在常務委員會會議後將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十日。徵求意見的情況應當向社會通報。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交付表決;通過後予以公布。
法條鏈接:《立法法》第三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1、第二十六條 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2、第二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3、第二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的說明,由分組會議進行初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由分組會議進一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由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修改稿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根據需要,可以召開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對法律草案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4、第三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調整事項較為單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
5、第三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根據小組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6、第三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可以邀請其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7、第三十三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情況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
法律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8、第三十四條 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根據需要,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派有關負責人說明情況。
9、第三十五條 專門委員會之間對法律草案的重要問題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向委員長會議報告。
10、第三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法律案有關問題專業性較強,需要進行可行性評價的,應當召開論證會,聽取有關專家、部門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方面的意見。論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法律案有關問題存在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涉及利益關系重大調整,需要進行聽證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有關基層和群體代表、部門、人民團體、專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聽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將法律草案發送相關領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及有關部門、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
11、第三十七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應當在常務委員會會議後將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委員長會議決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十日。徵求意見的情況應當向社會通報。
12、第四十一條 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前,委員長會議根據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情況,可以決定將個別意見分歧較大的重要條款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單獨表決。
單獨表決的條款經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後,委員長會議根據單獨表決的情況,可以決定將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表決,也可以決定暫不付表決,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13、第四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因各方面對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問題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審議滿兩年的,或者因暫不付表決經過兩年沒有再次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審議的,由委員長會議向常務委員會報告,該法律案終止審議。
14、第四十三條 對多部法律中涉及同類事項的個別條款進行修改,一並提出法律案的,經委員長會議決定,可以合並表決,也可以分別表決。
15、第四十四條 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7. 教育立法的含義,原則

、教育立法指的是國家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關教育的法規。 教育的法規包括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制定頒布的憲法中的有關教育的條款和有關教育的法律,國家地方權力機關制定頒布的地方性教育法規,以及國家行政機關制定和頒布的教育命令、章程、條例、決議等規范性文件。 一般教育法規由教育行政部門執行,對教育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主要由司法部門負責。
2、教育法的基本原則,是全部教育法所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價值准則,是制定和執行教育法的出發點和基本依據。中國教育法的基本原則首先應與中國總體法的原則相一致,即教育法要以合憲原則、民主原則、實事求是原則、法制統一原則等總體原則為指導,教育法的制定不能違背這些總體原則。在此基礎上,教育法又應反映教育的自身特點和規律,不能簡單地用總體法的原則來代替。因此,根據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教育法還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方向性
《教育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這一規定既指明了我國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性質,又指明了我國教育應當堅持的社會主義方向。
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包含著依法約束人們在教育活動中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教育法》第七條規定:「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這一規定體現了中國教育法在堅持教育的方向性原則時,對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和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的高度重視。
中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教育應當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作出貢獻。然而,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只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除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外,人類文化還包括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這些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只有在人類文化的長河中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教育還要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觀點,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成果,成為我國人民奮發向上、團結奮進的深層文化動因。
公共性
(一) 教育公共性的含義
《教育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這一規定確立了我國教育的公共性原則。教育法之所以要確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第一,教育事業是國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業。從教育的本體功能和社會功能來看,教育不僅能促進人的身心發展,還能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素質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教育事業的發展不僅是個體發展的需要,也是全社會、全人類發展的共同需要。
第二,個體發展的活動必然影響社會的發展。教育活動作用於每一個受教育者,每一個受教育者又將自己的行為反作用於社會。因而,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個體活動也就不再是個人的事情,而成為整個社會活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並影響著社會的發展。
第三,教育工作本身就是為社會發展作貢獻。教育工作是培養個體的具體行為,它雖然對於個體而言是謀生的手段,但對於整個教育事業來說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教育公共性原則的體現
教育的公共性原則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法》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這說明,教育法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在中國境內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都應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主要目的,堅持教育要符合社會的公共利益。
第二,《教育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這一規定要求教育要對國家、人民和社會公共利益負責,保證教育制度的正常運轉。
第三,《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漢語言文字為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基本教學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漢語言文字是我國普遍通用的官方語言文字之一,也是國際認定的聯合國工作語言文字之一。因而,將漢語言文字規定為我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基本教學語言文字,能夠滿足我國大多數人和地區的教學需要,也有利於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允許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這既是對少數民族的尊重,又給予其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因此,在教學語言文字上的法律規定,體現了我國教育的公共性原則。
平等性
教育的平等性原則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理解:
(一)受教育機會平等原則
《教育法》第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這一規定確定了公民受教育機會平等的基本原則。
受教育機會平等原則一般包括受教育起點上的機會平等、受教育過程上的機會平等和受教育結果上的機會平等三個層面。
受教育起點上的機會平等是指每個公民在入學機會上享有平等的權利。《憲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這一規定,以國家大法的形式明確了公民受教育起點上的機會平等性。《教育法》第三十六條中也規定:受教育者在入學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權利。
受教育過程上的機會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有獲得教育條件、教育待遇等方面的平等權利。對此,《〈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和《教育法》都作了相應的規定。《〈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八條規定了實施義務教育,應當為適齡兒童和少年提供的受教育的基本條件為:「(一)與適齡兒童、少年數量相適應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學設施;(二)具有按編制標准配備的教師和符合義務教育法規定要求的師資來源;(三)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能夠按照規定標准逐步配置教學儀器、圖書資料和文娛、體育、衛生器材。」同時,還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其他辦學單位應當積極採取措施,不斷改善實施義務教育的條件。」《教育法》第四十二條中規定,受教育者享有「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的權利。
受教育結果上的機會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後,有獲得學校和社會公正評價的平等權利。這種平等主要體現為學業成績和品行評價上的平等、進一步求學機會上的平等、就業機會上的平等等。《教育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的權利。
(二)扶持特殊地區和人群教育原則
受教育機會平等在實踐中的體現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區域之間的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很不平衡,這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受教育機會不平等的現象。針對我國經濟、教育發展水平不高,各地發展水平不平衡的狀況,教育法需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以盡快實現教育的平等性原則。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後,教育水平相對較低,教育法則規定國家對這些地區及人群給予特殊的幫助和扶持。《教育法》第十條規定:「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國家扶持邊遠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國家扶持和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這些規定有利於保障教育的平等性原則的實施。
此外,女童、流動人口子女、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也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
終身性
隨著現代科技和現代生產的迅速發展,以及知識的爆炸性增長,為終身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誰都不可能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獲得終身享用的知識,因此,必須不斷學習以補充能量。
終身教育認為:在現代科技、現代生產、現代社會條件下,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打破人的一生中僅限於青少年時期的正規學校教育,教育應貫穿於人的一生。為實現終身教育,要對傳統教育進行改革,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這些教育既包括或多或少有組織、有計劃的正式教育,也包括任何場合中的、自發性的非正式教育;既包括胎教、幼教、普教、高教,也包括職教、成教及繼續教育和回歸教育;既包括就業、生計教育,也包括老年、閑暇教育等。只有不斷地建立和發展各級各類教育,促進它們的相互溝通和銜接,才能不斷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進而保證終身教育的順利實現。

8. 教育實驗法的一般程序

教育實驗的過程一般可分為准備實驗——實施實驗——總結與評價實驗這三個基本階段,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程序。 實驗的准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制訂實驗方案。該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確定研究課題,明確實驗目的。實驗研究的課題的表述應簡明。對課題中涉及的關鍵概念應作界定。研究者為什麼要研究這一課題,也要有所交代。
2.設計理論框架,形成實驗假設。研究者要作先期的調查研究,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按照實驗研究的目的設計、指導實驗的理論框架,明確實驗的指導思想和教育觀念,在此基礎上確定實驗的具體目標,並對實驗研究的方向、范圍以及如何搜集、分析和解釋數據資料作出明確的具體規定。
實驗假設是實驗的核心與靈魂,是研究者對所要研究的變數之間關系的一種假定,是從理論框架和研究目的,以及對所要研究的變數進行分析以後提出來的,實驗假設至少應包含兩個變數,並說明變數之間的某種關系,且預計會被實驗所證實。
3.選擇被試,分解實驗變數,進行實驗設計。研究者要具體說明實驗被試選擇的方法、被試分組的方法,以及是否設置對照組。分解實驗變數時要准確描述實驗課題的自變數、因變數、無關變數。還應對這些變數的操縱、控制措施以及實驗手段、條件等實驗過程進行規定,進行合理的實驗設計,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的效度。對此,本章第三節還將詳細闡述。
4.編制測量工具、選擇統計方法。研究者要根據實驗的目的要求,設計好搜集實驗資料和數據的方法,准備好測定因變數的工具,決定採用什麼樣的統計方法,從而明確評價因變數的指標。
5.預設實驗過程。說明實驗分為哪些階段和過程,他們的研究任務各是什麼,預計何時完成等。 這是實驗的結束階段,其任務如下:
1.分析處理實驗中所獲得的資料數據,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對變數作因果分析,肯定或否定實驗假設,得出科學結論。
2.評價實驗結論,寫出實驗報告。

9. 關於教育的法律法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 中華版人民共和國未權成年人保護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0. 什麼是教育法規

教育法規是來調整教育自活動和教育行政活動中發生的各種法律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主要指有關教育的專門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也包含其他法規中調整有關教育的各種法律關系的規范性條文。在中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教育法律」,由國家行政機關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教育行政法規」;由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地方性教育法規」。

熱點內容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執行 發布:2025-01-21 01:30:39 瀏覽:209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條件關鍵 發布:2025-01-21 01:01:34 瀏覽:438
鉅沃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00:55:41 瀏覽:951
勞動法提前解約賠償 發布:2025-01-21 00:46:09 瀏覽:84
法院涉案款項 發布:2025-01-21 00:39:47 瀏覽:46
合同法代理制度 發布:2025-01-21 00:16:04 瀏覽:513
經濟法法律體系 發布:2025-01-21 00:15:55 瀏覽:126
依法治國的保證 發布:2025-01-20 23:53:47 瀏覽:834
中國美女法官 發布:2025-01-20 23:30:49 瀏覽:330
欠條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有圖片 發布:2025-01-20 23:21:48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