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商鞅
❶ 論述題:商鞅強調的法制與我們現在說的法治有什麼區別
法制是法律制度,是沒有法律制度,由禮治到法治的開始,開始建立法律制度的。
現在的法治,是依法治國的法治。就是什麼事就能按法律來辦事。
❷ 商鞅的法治思想有哪些
商鞅的「法治」思想主要有:
1.「定分」、「立禁」體現的權利保護思想.他認識到「定分」與「止爭」的關系.他指出:「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為百,由名分未定.夫賣兔著滿市而盜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他所說的「名分已定」,顯然是指歸屬已定,即所有權已經明確.他已經認識到人類社會最初沒有國家沒有法律,法律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已經看到法律產生與權利保護的關系,「初步接觸到了國家與法律是適應保護私有制的需要而產生的這一唯物主義的命題.」
2.「緣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論.商鞅以重法著稱,他極力主張以「法」代「禮」,反復告誡國君「不可須臾忘於法」.他認為,法之重要,是因為它有「定分止爭」和「興功禁暴」的作用.「緣法而治」是法家的基本主張,最早由商鞅在秦國實施.商鞅在變法時,改「法」為「律」,並不是簡單的名稱改變,它體現了商鞅對法律的公開性和普遍性的重視.因為「法主要是強調的是內容方面的公平與公正;而律則側重於法律規范在適用上的普遍性和統一性」
3.「刑無等級」、「不赦不宥」的法律適用平等思想.商鞅指出:「法者,國之權衡也.」他將法律看作是稱輕重的權衡,量長短的尺度,判斷是非功過和行使獎罰的公平標准.他反對「刑不上大夫」的舊傳統,否定貴族的特權,主張法律的統一性和平等性.強調在行賞施罰時要做到「不失疏遠,不違親近」,有功必賞,有罪必罰.他在關於法律面前貴賤平等的觀點,表述得很明確.
在商鞅的「法治」思想中,還有「以刑去刑」的思想.這歷來被認為是他為實行重刑而尋找的根據,因此是虛偽的借口.但是,「以刑去刑」的思想已反映出商鞅認識到法律被普遍、自覺地遵守的重要性.他從用刑的目的是「無刑」、「去刑」的角度去說明「重刑」的合理性、正當性,這說明他已初步接觸到刑罰公子價值的議題.
商鞅在許多方面預見了主權理論,而主權理論在西方哲學里是從16世紀起才流行起來的.
❸ 商鞅推崇依法治國,為何他卻知法犯法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因為採取商鞅變法而逐漸強大起來,後為秦國統一中華奠定了強大的基礎。但是因為商鞅包庇太子的犯罪,而懲罰了太子的連個老師,因為沒有對症下葯,以至於日後自了苦果。
一、王子犯法,應當與庶民同罪。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強大,可以問鼎中原,紛紛招納賢士進行變法。其中秦國採取了商鞅變法取得了成功,一度使秦成為當時的秦國。眾所周知,商鞅推崇法家學術,主張依法救國,也是因為如此,所在秦國,刑法特別的嚴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初若是商鞅就地正法,給太子一個下馬威,而不是讓他人替太子頂罪的話,說不定就不會有車裂的下場,自己家人也不會因此受到牽連。
❹ 商鞅是不是想建設一個法治的秦國社會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法家,法家的理想就是用法治來治理國,
❺ 論述商鞅法律思想體系的主要內容
一、「定分」「立禁」法律起源論體現的權利保護思想
商鞅認識到「定分」與「止爭」『的關系。他指出「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免可分以為百,由名分未定。夫賣兔者滿市而盜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他所說的「名分已定」,顯然是指歸屬已定,即所有權已經明確。他在「定分」的基礎上,提出了法律起源和國家專政體制建立的觀點。他說:「……故聖人承之,作為土地、貨財、男女之分。分定而無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宮。官設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商鞅已經認識到人類社會最初並沒有國家和法律,法律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他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上世、中世、下世三個階段,並將這三個階段描述為「上世親親而愛私,中世上(尚)賢而說(悅)仁,下世貴貴而尊官。」他認為,社會發展到「下世」階段,出現了「以強勝弱,以眾暴寡」的混亂紛爭局面,於是「聖人」為了定「分」止「亂」,而確定土地、貨財所有權和男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權利確定後,不形成制度不能維護,於是便制定了各種禁令(即法律);禁令制定後,沒有專人執掌不行,於是設置了官吏;官吏設置後,不統一控制不行,於是又設立君主實行統轄。商鞅已經看到法律產生與權利保護的關系,「初步接觸到了國家與法律是適應保護私有制的需要而產生的這一唯物主義的命題。」①同時也看到了法律與國家政權不可分割的關系。我們在研究商鞅的「法治」』思想時,對其提出的「定分」、「立禁」『的法律起源論,還應當從另一個視角進行考察,分析「定分」所包含的「權利保護」思想。近現代社會法治的一個特徵是權利與權力合理配置。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權利本位」與「義務本位」(也就是「權力本位」)是劃分「法治」與「人治」的其中一個標志。②在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中,權利意識是極為貧乏的。在當時「義務本位」和「權力本位」思想非常盛行的情況下,商鞅能從「權利保護」分析入手,提出法律起源的觀點。這在認識論和法律思想史上都是難能可貴的貢獻。因此,我們不應簡單地認為商鞅提出「定分」、「立禁」主張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財產私有制,從而否定其法律起源論中包含「權利保護」思想的進步性和合理性。
二、「緣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論
商鞅以重法著稱,他極力主張以「法」代「禮」,反復告誡國君「不可以須臾忘於法」。他認為,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具有「定分止爭」和「興功禁暴」的作用。「緣法而治」是法家的基本主張,最早由商鞅在秦國付諸實施。他認為:「利天下之民者莫大於治,而治莫康於立君,立君之道莫廣於勝法」,「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商鞅主張「法治」,是以「好利惡害」的人性論為主要理論根據的。他多次提到:「民之性,飢而求食,勞而求佚(逸),苦則索樂,辱則求榮」:「人性好爵祿而惡刑罰。」商鞅為了推行其「法治」的主張,對儒家所倡導的「禮治」學說進行批判,指出「仁者能仁於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於人,而不能使人愛。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為了防止儒家的「禮治」、「德治」思想對推行「法治」造成不良影響,商鞅提出「燔詩書而明法令」的主張。商鞅認為要實行「任法而治」,首先必須讓百姓知法守法,因此主張要布法於眾。他反復談到:「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行法,令明白易知」。商鞅在實行變法時,改「法」為「律」,並不是簡單的名稱改變,它其實體現了商鞅對法律的公開性和普遍性的重視。因為「法」和「律」兩字雖然均有強制性規范的含義,但意義不盡相同。「法主要強調的是內容方面的公平與公正;而律則側重於法律規范在適用上的普遍性和統一性。」③我們應當注意到,商鞅所主張的「緣法而治」、「任法而治」思想與近現代意義的法治思想,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商鞅的「法治」思想是以承認並極力維護君主專制權力為前提的。他主張,「權者,君之所獨制」,「權制獨斷於君則威」,認為統治的大權必須統攬於君主,只有君主才是治國的主體。因此,必須樹立君主的絕對權威,「君尊則令行」;君主必須「操權一正」並「專其柄」,才能確保君主專制政體的鞏固。在商鞅看來,法律並不是最主要、最權威的治國方法,而是君主實行專制統治的工具。就這點而言,商鞅所倡導的「法治」與儒家主張的「禮治」、「德治」並無本質區別,其只能算是「人治底下的法治」。當然,我們不應苛求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君主專制年代的商鞅能夠象近現代的政治家、法學家那樣,提出以「主權在民」的民主政治體制為基礎的法治思想。在當時君權思想極為盛行的社會環境下,君主的地位、權威是不可懷疑、不可挑戰的。商鞅要推行其「法治」思想,實行變法,必須以得到君主的認可與支持為前提。如果他敢於挑戰君主的統治地位和絕對權威,則即使是象秦孝公那樣開明的君主,也會讓他人頭落地。此外,一種理論的提出,如果完全脫離實際,為時代所無法接受,那麼這種理論再「先進」,也只能是一種「空想」。所以我們在看待商鞅的「緣法而治」、「專任法治」的思想時,應採取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不應簡單地以商鞅的「法治」理論與近現代的法治理論存在質的區別,而抹殺其歷史進步性;或者忽略商鞅提出的「緣法而治」與當前我國所提倡的依法治國的本質區別,進而得出在中國古代已經存在近現代意義的法治傳統的錯誤結論。
❻ 法治中國的路上誰是商鞅
筆者認為,觀察中國古代歷史的兩次重大改革,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其成敗之內論,並非在於商鞅容亦或是王安石的變革能力,而在乎於當代君主,秦孝公與宋神宗對變法的決心堅定與否。如若君主能堪其人,一心興強國富民之變更,則雖無商鞅,法亦可變,國亦可強!!
❼ 商鞅的法是什麼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建立縣制、實行統一度量和廢除舊貴族世襲特權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時代背景】
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時間: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國在戰國初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山東齊、楚、燕、趙、魏、韓這六個大國。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賦稅改革,都比山東各國晚了很久。如魯國「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國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後186年。可是這時,秦國已使用鐵制農具和牛耕,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這不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產生過程,而且還引起社會秩序的變動。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即位,下令廢除人殉的惡習。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隨著新興軍功地主階級的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商鞅變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這種社會變革、變法運動體現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規律。
①形成兩大對立的階級。春秋以來,由於鐵器和牛耕的推廣使用,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一些奴隸主將新開墾的田地變成私產出租,這樣出現了地主和農民兩個階級。
②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為廢除舊貴族世卿世祿的特權,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各國相繼掀起了變法運動。
③各國爭霸的需要。當時諸侯國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為了在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和不被別國吞並,各國競相進行了富國強兵的改革。
④為了增強秦國實力,秦孝公引進人才,變法圖強。於是商鞅被重用。
【醞釀變法】
舌戰群儒
商鞅變法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國國內進行變法,又害怕國人議論紛紛,所以猶豫不決。秦孝公召開朝會命臣工商議此事。
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商鞅變法,循禮無邪。」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語出《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准備。
立木為信
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准備就緒,但沒有公布。他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
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百姓們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布告說:「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兩黃金(古時的「金」實際為黃銅)。」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兩黃金(黃銅)。
【變法經過】
公元前359年,正當商鞅輔佐秦孝公醞釀變法時,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禮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秦國就此展開發展和發達的最巔峰時期,而後來的五代十國又一次拉開了序幕!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准備。
實行變法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這時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與老師公孫賈。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復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變法日久,秦民大悅。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前340年,率秦趙軍敗魏國公子昂將軍,魏割河西之地與秦,將人民遷居至大梁,此時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衛鞅因功封於商十五邑。
被處車裂
商君之法較為嚴厲,設連坐,為戰時之法。其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尤其是軍功爵制度,造成秦國貴族多怨。秦國公族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宜「歸十五都,灌園於鄙」、「不貪商、於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商鞅不聽。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馬上當皇上,公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出示證件,店家害怕「連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斃」;欲逃往魏國,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帥,亦不願收留。後來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北出擊鄭國,秦國發兵討之,殺商鞅於鄭國黽池,死後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於彤,滅商君之族。
【目的作用】
目的:富國強兵 意義: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 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總的意義: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運動,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變法的局限性:
1、商鞅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商鞅制定的法律非常嚴苛,如百姓在路邊倒垃圾,就要被砍去雙手。
2、商鞅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特別是連坐法,給廣大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
3、商鞅變法也並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例如,變法條文中明文規定按爵位等級佔有數額不同的田宅和奴隸,公開承認佔有奴隸的合法性。
4、重農抑商政策,剛開始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但到後來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5、燔詩書而明法令,牽制了人們的思維,是一種文化專制,抑制了創新意識。
【經濟措施】
商鞅對經濟的改革是以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為重點。這是戰國時期各國中唯一用國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國范圍內改變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內容如下:
廢井田開阡陌
商鞅在經濟上推行的重大舉措是「廢井田、開阡陌」。《史記》記載: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戰國策》說商鞅「決裂阡陌,教民耕戰」 ,廢止「田裡不粥廢井田 開阡陌(「粥」同「鬻」,音yù)」的原則。所謂「阡陌」,指「井田」中間灌溉的水渠以及與之相應的縱橫道路,縱者稱「阡」,橫者稱「陌」。「封疆」就是奴隸主貴族受封井田的界限。「開阡陌封疆」就是把標志土地國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度,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法令規定,允許人們開荒,土地可以自由買賣,賦稅則按照各人所佔土地的多少來平均負擔。此後秦政府雖仍擁有一些國有土地,如無主荒田、山林川澤及新占他國土地等,但後來又陸續轉向私有。依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這樣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商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因棄本求末,或游手好閑而貧窮者,全家罰為官奴。商鞅還招募無地農民到秦國開荒。為鼓勵小農經濟,還規定凡一戶有兩個兒子,到成人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出雙倍賦稅。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這些政策有利於增殖人口、征發徭役和戶口稅,發展封建經濟。
商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的原因:
1.農業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
2.國家通過穩定的土地稅保證財政收入。
3.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之上。
4.工商業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從而造成種種社會問題。
5.商品經濟不發達,不如經營土地有保障。
統一度量衡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如今傳世之「商鞅量」,上有銘文記有秦孝公監造,「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為升」。從「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規定的1標准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准升約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銘文可知,當時統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嚴肅認真的。商鞅還統一了斗、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度量衡的統一的意義
第一、全國上下有了標準的度量准則,為人們從事經濟、文化的交流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第二、對賦稅制和俸祿制的統一產生了積極作用;
第三、有利於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的影響;
第四、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奠定的基礎。
【政治措施】
商鞅對政治的改革是以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新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推行郡縣制為重點。他在這方面的貢獻遠遠超過李悝和吳起。主要內容如下:
獎勵·實行
立木為信商鞅下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爭,各以輕重被刑」,以獎勵軍功而禁止私鬥。規定爵位依軍功授予,宗室非有的軍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榮華」。 就是說有功勞的貴族子弟,可享受榮華富貴;無功勞的,雖家富,也不得鋪張。
制定軍功爵制的作法,意味著商鞅徹底廢除了舊世卿世祿制,今後將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從有軍功爵的人中選用。經過若干年的發展,軍功爵制發展為後來著名的二十級爵:一級曰公士,二級曰上造,第十九級曰關內侯,二十級曰徹侯。據《漢書》記載:「商君為法於秦,戰斬一首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 也就說明了獎勵的做法:將卒在戰爭中斬敵人首級一個,授爵一級,可為五十石之官:斬敵首二個,授爵二級,可為百石之官。各級爵位均規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數量標准和衣服等次。
而所謂私鬥,並不是指一般人打架,而是指「邑斗」。「邑」是指一般的城鎮,被奴隸主所佔有。奴隸主之間為了爭奪土地、財產,經常發生爭斗。新法規定不準私鬥,目的在於削弱奴隸主的勢力,加強封建中央集權。嚴懲私鬥的作法是:為私鬥者,各以情節輕重,處以刑罰。
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使得軍工地主勢力發展起來,打擊奴隸主貴族勢力,維護新興地主勢力,使得秦國軍事力量發展起來,從「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國」。由於推崇戰功,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秦國在對外戰爭中,國力進一步增強,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被動落後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相會,結束了秦國長期不與中原諸侯會盟的被動局面,提高了秦國的地位。秦國還用武力逐步佔有了土地肥沃、農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巴蜀地區和盛產牛馬的西北地區,社會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從而奠定了秦統一的物質基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治國策略
《史記》記載,秦國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即依軍功大小定貴族身份之高低。該規定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因而,招致了他們的怨恨。《史記》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改革制度
秦國的都、鄉、邑、聚原來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地點處。商鞅為了加強封建專制的統治,管理廣大居民,規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輕罪用重刑。將魏國李悝的《法經》頒布實行,還增加了連坐法。主要內容是:居民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將什、伍作為基層行政單位。按照編制,登記並編入戶籍,責令互相監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須連舉告發,若不告發,則十家同罪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發「奸人」的與斬敵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這與後代的保甲制度相同。商鞅同時規定,旅店不能收留沒有官府憑證者住宿,否則店主也要連坐牢。
推行縣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鄉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廢除分封制,「凡三十一縣」 (也有史書認為是41縣或36個縣)。縣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縣下轄若干都、鄉、邑、聚。商鞅通過縣的設置,把領主對領邑內的政治特權收歸中央。該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廢井田、開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證了土地私有。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削弱了豪門貴族在地方的權力。
後來,秦在新佔地區設郡,郡的范圍較大,又有邊防軍管性質,因之郡的長官稱郡守。後來郡內形勢穩定,轉向以民政管理為主,於是郡下設若干縣,形成秦的郡縣制。
定秦律燔詩書而明法令
商鞅的該措施是為了排除復古思想的干擾,符合法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秦國的統治。然而,商鞅開創的「燔詩書」的高壓政策,不僅極端壓制了人民的思想,對於中國文化典籍也是一種摧殘。
【社會風俗】
商鞅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規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徵收戶口稅等。
【變法結果】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封建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商鞅失去變法的強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難辯,只得逃亡。最後,商鞅在秦軍追捕中斃命,只落得個「車裂」的下場。但變法得以繼續實行下去。
【變法影響】
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且為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吸取了李悝、吳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對法家政策作了進一步發展,後來居上,變法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他進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擴大了畝制,重農抑商,獎勵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生產,鼓勵墾荒,這就促進了秦國小農經濟的發展。他普遍推行了縣制,制定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政權。他禁止私鬥,獎勵軍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這有利於加強軍隊戰鬥力。他打擊反對變法的舊貴族,並且「燔《詩》《書》而明法令」,使變法令得以貫徹執行。由於這一切,秦國很快富強起來,奠定了此後秦統一全中國的基礎。正如漢代王充所說的:「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論衡·書解篇》)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對此後秦國以及秦代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雲夢出土的《秦律》就是在這個變法的基礎上修訂、補充、累積而成。《秦律》也多處講到連坐法,例如戶籍登記有隱匿或不實,不但鄉官要受罰,同「伍」的也要每戶罰一盾,「皆遷之」(即罰戍邊)。《秦律》也把鎮壓「盜賊」放在首要地位,並對輕罪用重刑。例如盜取一錢到二百二十錢的要「遷之」,盜取二百二十錢以上和六百六十錢以上要分別罰作刑徒,盜牛者要罰作刑徒,盜羊或豬的也有相當的懲處,甚至偷采別人桑葉不滿一錢的也要「貲徭三旬」(即罰處徭役三十天)。對五人以上的「群盜」則追捕處罰更嚴。同時《秦律》還有許多對各種逃亡者追捕處罰的規定。
❽ 商鞅變法和依法治國有什麼不同
戰國時期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國進行了兩次政治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此次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改革,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為後來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此次變法有三個重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首先是徙木立信。商鞅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斤黃金。有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斤黃金,以表明說到做到。接著商鞅下令變法,新法很快在全國推行。毛澤東早年在評論「徙木立信」這段故事時指出移動一根木頭並非難事,關鍵是以此而樹立的千金難買的誠信,這也說明立法重點在於取信於民。
其次是一視同仁。在變法的過程中,遭到了較大的反對,太子的老師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立法只是針對平民百姓,對於貴族的約束力不足,認為要按照周禮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對於法令沒有遵行,最後都被商鞅依法進行處罰,秦孝公對此採取了支持的態度。
最後是堅持變法。商鞅在變法過程中得罪了權貴,包括太子在內的權貴多對商鞅有不滿,商鞅也因作法自斃而遭到五馬分屍,但秦惠王和他的子孫都繼續實行新法最終奠定了秦滅六國的強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