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討論式的道德教育

討論式的道德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4-01 07:15:43

❶ 班級管理中如何發揮道德教育的力量

空說無益處,多收集些實例,讓學生去做這方面的工作,包括班會和集體活動。

❷ 道德教育應該怎麼進行呢你有什麼看法

大家對於教育問題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小編覺得大家也應該提前去查看一下有關的資料,道德教育也應該受到大家的重視。道德教育應該怎麼進行呢?你有什麼看法呢?

道德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孩子的知識非常的豐富。可是這個孩子的道德品質卻出現了有關的問題,那麼大家可能就會覺得這個孩子的教養不行,而且也會覺得這樣的孩子是沒有品德的人。所以老師和家長也應該注重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這樣的話孩子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以後才能夠對社會有用處。

❸ 孔子的德育思想對我們當今道德教育有哪些啟示

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和主要精力從事「施教」,弟子3000人,其中有72位弟子成就顯著。孔子在培養大批學生中,取得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與我們目前基礎教育的內容及教學方法都有許多相同之處,很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和借鑒。

一、德育為主的教學內容

孔子的教育內容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包括德、智、體、美,而以德育為主。由此我們看到他的教育內容與我們目前提倡的「德育為先,實用為主」的思想是吻合的。

多年來的辦學經驗已驗證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兩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認為教育要從做人開始。首先要有崇高的志向;其次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第三,做事要表裡一致,言行一致;第四,要學會內省;第五,要知錯就改。這些做人的原則仍然是我們做人應遵循的起碼道德准則。我們每個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知識技能外,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每節課中去,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成為合格的勞動者。

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孔子的學生眾多,而且每人資質、秉性各異,怎麼把這些人教育成材呢?

孔子的辦法是分門設科,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關鍵是對學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確地掌握學生各方面的特點,然後才能有針對地進行教育。

孔子就十分注重觀察、研究學生。他採用的方法有「聽其言而觀其行」,「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廢哉,人焉瘦哉?」即通過觀察和與學生對話進行全面了解。正因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學生的特點和個性。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學就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來進行。

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仍然是我們基礎教育應遵循的教學原則。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教師不單要學孔子那樣善於觀察、了解學生,還要運用盡可能多的現代手段掌握學生的心理規律及特點,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把每個學生培養為有用之材。

三、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認識到,要使學生獲得廣大博深的學問,就必需依靠學生自覺地思考,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於是他總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著名論斷。即:如果一個人不發奮求知,我是會開導他的;如果一個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鑽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覺困惑的時候,我是不會引導他更深一層的。

不難看出孔子的這種啟發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學習的主動權必須交給學生,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其舉一反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只起主導作用,即對學生有目的地引導啟發。

他的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對我們現今的基礎教育是很有啟示的,在我們的課堂上,仍有一些教師在「滿堂灌」,學生沒有思考的餘地,沒有自己學習、消化的時間。課堂上,「主體」變成了「客體」,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完全成了教學活動的中心。這實在有悖於教學規律的。我們必須學習和領會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樣注重學生的學習,啟發誘導,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寓教於樂的教學藝術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指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他把樂學作為治學的最高培養,他善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總是巧妙地把學生領入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境地,使他們感到美不勝收,他通過如下辦法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樂於學習。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民主教學,這是樂學的前提。孔子對學生十分熱愛,與學生關系十分融洽,不擺教師的架子,總是與學生平等地討論問題,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學生學習,教學態度謙和、民主、誠懇、友愛,教學氣氛輕松愉悅。二是正面表揚激勵,這是讓學生樂學的重要手段,孔子總是善於表揚學生,激勵學生,即使批評學生,也總是善意的,從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學生總是愛學習,學習起來有積極性,樂此不疲。

❹ 如何運用討論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向幼兒進行德育的方法很多,「討論法」是其中的一種。 1 選擇的德育內容要適合於幼兒討論 討論的問題應是在幼兒生活經驗之內的或者是他們自己本身的行為表現。這樣幼兒可以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體驗、感受自由發言,各抒己見,以取得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提高幼兒的道德意識,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例如,我們在進行「愛媽媽」這一活動時,由於選擇的內容比較空洞,不太適合幼兒,問題提出後幼兒未能展開討論,只是粗淺地說不讓媽媽生氣等,未能認識到爸爸媽媽工作的社會意義。而「關心生病的小朋友」這一內容就比較適合於討論。幼兒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有一定的情感體驗,因此在討論「如何關心生病的小朋友時」,孩子們想出了很多辦法,如寫信、打電話、到他家探望等,收到了讓幼兒懂得關心他人的效果。 2 確定引起討論的方法 討論的內容確定以後,還要考慮選用哪種方法引起幼兒的討論。一起討論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2.1 創設情境:創設情境就是教師有意識的為幼兒創設一個能引起討論的情景。例如,我在對幼兒進行愛護玩具的品德教育時,採用的就是創設情境的方法。我把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壞圖書·斷成兩截的球拍、裂了縫的積木、損壞的油畫棒等布置成一個「玩具醫院」。在帶領幼兒參觀「玩具醫院」的過程中,幼兒發現這家醫院的「病人」都是我們班的玩具,於是,他們產生了疑問:「他們怎麼會住進醫院呢」?這時教師順勢引導,帶領幼兒進行討論,讓幼兒知道它們到醫院的原因很多,但都是因為我們不愛護它。 2.2 利用自然情境: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討論,需要教師對本班幼兒的了解,要解決的問題確實是幼兒中普遍存在的。這樣,教師就可以抓住適當時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討論。例如,在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收放玩具習慣時,我採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我們班幼兒喜歡玩活動區游戲,但他們游戲之後,玩具總是收不好,教師需要費很多時間才能恢復原貌。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在一次活動區游戲後,把全部幼兒帶到每個活動區看看,讓他們感受一下活動前與活動後活動區的變化,從而引起討論。 2.3 利用文藝作品:形象思維是學前兒童思維的主要形式,所以,幼兒更多的依賴生動鮮明的形象去認識和理解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文學作品多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反映社會生活,陶冶人的情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文學作品引導幼兒討論,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例如,我在對幼兒進行「互相謙讓」這發面教育時,選擇的就是童話「小羊過橋」。這個故事反映的是兩只小羊不知道互相謙讓,不僅誰都沒過橋,而且還都掉入水中。我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沒有把故事結尾告訴幼兒,而是讓他們去討論結果。當我講到「黑羊」與「白羊」在小橋上爭吵起來,誰也不讓給誰時,問幼兒:「你們想一想,兩只小羊過了小橋沒有?」讓幼兒對故事中的問題進行討論。 3 展開不同性質的討論 引起討論以後,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展開討論,目的是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以使他們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根據討論的性質,討論可以分為: 3.1 判斷性討論:可以幫助幼兒提高道德認識,為形成正確的道德行為與習慣服務。例如,在「玩具醫院」這個活動中,讓幼兒圍繞「它們怎麼會住進醫院」這個問題而展開判斷性討論,使幼兒了解造成這種後果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進一步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促使幼兒產生良好的行為動機。動機是推動幼兒產生和完成道德行為的動力。良好的道德行為動機的形成對良好道德行為與習慣的培養有重要作用。 在德育活動中運用討論法,避免了以往品德教育中的生硬說教,使幼兒變被動接受教育為主動接受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❺ 中國式教育道德這方面如何與西方有什麼差異

中國的教育體制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多少顯得有點窘破,在全國人民的強烈呼聲之下,改革也是一種必然,但如何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呢?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需要慎之又慎!今天我寫為什麼西方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的文章是想警醒國人,繼續發揮中國上千年來最大的傳統美德:學其精華、棄其糟粕;把西方好的學習模式和教育方法引進來。希望咱們的改革能朝著最有利的方向發展。
今天我們從中西方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來綜合比較,看看為什麼西方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
一、學校的教育
1、中西方教育的本質區別:
西方教育是一種嘗試教育,先讓學生嘗試進行體驗,在體驗中發現難點,然後在解決難點中積累經驗,最後,得出結論,那是真正屬於自己研究的成果。
中國教育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先將成人的經驗告知學生,讓學生按已有成功經驗去操作(並非所謂的真學習)按部就班,在經驗的指導下學習實踐,同樣,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結論,但是往往很難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兩者的最大差異就在於西方教育以人為本,從人的學習的本能出發,符合學習論,而中國教育是一種消除錯誤的「生產」教育,將學生當作產品,希望在生產線上生產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視「學習是可以犯錯的」這一規律,使得學生缺乏應有的創新思維。
2、從教師在課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異: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於人文思想展開的,從小開始培養人的實踐和分析能力,鼓勵思想的自由,並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學生一起去探討問題,對於學生的疑問,經常一指圖書館,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自己做出判斷,盡可能的不去影響學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護了人類創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感覺開心,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學習,這在西方是老師常常思考的問題。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堂積極發言,學以致用。
在中國,課堂屬於老師,老師在講台上濤濤不絕的講課,學生認真的聽講、記筆記,對課本的答案和教師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種傾向性的灌輸式教育。學生和老師之間缺乏緊密溝通,造成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牢而不固。
3、考生成績的計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個顯著差異:
在西方學生成績的計算方式是:課堂紀律和出勤率佔15%,課余作業成績佔15%,小組互動討論佔20%,論文寫作和答辯佔50%,從這幾個方面來綜合評估學生的綜合情況,比較客觀和公正。由於西方教學的目的是運用,而不是分數,所以分數只是一個參考值。
在中國,成績是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從。一些綜合分數低,而偏科成績比較嚴重的學生,反而被埋沒了。成績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來定,主要是筆試,比較單一,另筆試的成績很容易被復制。像高考這種一考定終身的方式很容易因為發揮失場,而與大學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們國人的最大悲哀呀!
4、從知識層面來說,西方教育更容易發掘天才:
西方教育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重視「廣」和「博」,對學生的教育是點到為止;西方的基礎教育在達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有較大選擇的自由。比如,一位學生對物理、化學或生物不感興趣,感覺有很大的困難,可以只選修比較基礎的課程,而選修較多的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課程,只選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門,同樣可以達到高中畢業要求,也能進入頂尖大學,同樣有機會成為「精英」。
中國教育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注重知識的灌輸和知識的熟練掌握,重視「精」和「深」,以數學為例,中國教育使用題海戰術,教師讓學生重復練習,直至「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說,中國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識學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國教育要求數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學得不好都有可能對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響。
二、家庭的教育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和做人的比拼。由於歷史傳統、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和做法——
●西方家長從小就培養和鍛煉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煉,他們並不煞費苦心地設計孩子的未來,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他們的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摩托車,分擔家裡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鏟雪、秋天掃落葉等。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中國的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實際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在家庭里到處彌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生活上加倍關心外,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似乎學習好就是萬能的,而對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識等則關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顧。從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長幾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婚、養兒育女等。盡管我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這樣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難以讓孩子得到幸福,因為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長更加重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因而很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長把快樂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來實施。他們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也願意跟家長商量。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對於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關重要。
而中國家長對子女的關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關心甚至根本無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和性格、意志的磨煉。其結果是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低,以至經不起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喪、頹廢、自暴自棄,動輒離家出走,甚至輕生厭世。
●西方家長重視從日常行為與情感中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注重從內心情感去尊重別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與習慣的培養。
而我國家長和幼兒教師往往脫離孩子心理發展的實際,例如幼兒園時就提出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偉大理想主義的教育,忽視基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人際交往等與孩子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做人的教育」。我們一直談教育要循序漸進,這不僅適用於智力教育、知識教育,同樣適合於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現在我們的孩子道德觀念淡漠,社會性發展差,這與家長忽視對孩子最基礎的「做人教育」不無關系。
●西方家長「鼓勵創新」,鼓勵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和動手的能力,能以寬容的心態去營造一個利於培養孩子創造力的環境和氛圍。他們對孩子所做的種種探索行為往往持積極、肯定的態度,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見解,並對其中的疑問進行積極的探索。即使家長認為孩子的某一行為並不具有積極的效果,他們也不會過多地干涉,而是讓孩子在自己進行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予以糾正。
而中國家長往往「滿足於克隆」,教導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對孩子的探索活動大部分是持否定態度的。他們往往把孩子自己進行的「探索活動」視作「胡鬧」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國孩子拆了家裡的鬧鍾,若能裝回,多數家長會稱贊孩子,若是裝不回,許多家長會與孩子一道把鬧鍾裝上,甚至鼓勵孩子再拆、重裝一次。但中國孩子若拆了家裡的鬧鍾,就算自己能裝回,恐怕也沒幾個敢告訴家長的。孩子往往在家長的嚴格管教下被熄滅了創造性火花。
從以上的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從宏觀到微觀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外國家長重視的恰恰是中國家長忽視的。西方家長教導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做錯事自己糾正,自尊並尊重別人,全身心鍛煉,按興趣學習。他們鼓勵孩子成為夢想家,成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國的家長們,您不妨借鑒一下。
三、社會環境的影響
中國最缺的,是責任教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對社會、民族負責!教育不是只在學校,還在家裡,在周圍環境,在社會氛圍。而現在,常見到家長,學校,周圍環境在推卸責任:
家長說:「我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好他就是學校的責任」;
學校說:「他逃學都是因為周圍的網吧,歌房太多了」;
網吧老闆說:「我只是開一家店掙點錢養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學來玩的」。
來看看美國,經常可以見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個小孩並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麼教師。為什麼?就是因為:「美國人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個美國人的責任」;在英國,每一個歐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們總是在自覺的監督年青人的行為,好像警察一般。這兩個國家已經把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交給了每個公民,每個公民也在為國家的未來負責。
而在國內,又有誰把教育下一代國人視為自己的責任呢?看到不認識的小孩有不對的地方,又有誰會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錯誤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員貪污腐、、、、這些問題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你,我,所有國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誰可免責?如果每人都確實負起自己的責任,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為什麼西方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是相互相誠的,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啟蒙,發掘潛力,尊重自由,尊重個性的發展。孩子在這三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多一份質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熱情,多一些創造。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❻ 青少年關於道德教育 的例子

討論中首先涉及道德教育與學校現行德育內容的關系。我國多年來在學校中主張廣義的德育,認為德育既包括道德教育又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還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針對這種現象,有學者認為德育即道德教育,就是關於道德行為和道德信仰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擴大德育涵蓋面,容易削弱德育的效果。因為個人品德的形成、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確立、政治覺悟的提高、法制觀念的明確、心理的發展各屬於人的不同層面,其過程與機制相差甚大,如果將它們一概納入德育學科,以一樣的手段、方法,通過一樣的途徑,遵循一樣的原則來實施教育,勢必削弱教育效果。同時,我國在學校教育中使用「大德育」概念,也不利於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對話、互補共長,建議對「德育」即道德教育的內涵作出明確界定。就學校教育中現行的大德育內容而言,道德教育也具有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的基礎地位。

天津社會科學院李雨村研究員認為,需要高度認識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才能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學校教育中嚴重存在的重智育輕德育現象,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沒有真正地認識德育包括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功能。文件中和講話中的認識並不等於對該問題的真正認識,各級教育管理部門首先要真正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才是學校和教師的教學問題。只要真正認識到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在操作環節上解決學校教育中加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問題就容易得多。

研討會在充分肯定學校關於青少年道德教育所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還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天津42中學劉春老師認為,當前各學校不同程度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單純用學習成績衡量所有學生的所有方面;重德育灌輸輕德育實踐的現象。道德教育中忽視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思維過程與情感體驗使之內化,導致學生被動接受,難以培養其自律品質,甚至出現雙重道德人格的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此外。還存在著社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協調的嚴重現象。

天津商業大學范書生教授認為,大力進行道德養成教育,是學校加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和重點。道德養成教育雖然不是現行德育中的全部,但卻是德育的根基。德育的本質就是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為根本的養成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的中心環節,貫穿於德育的全過程。人的道德結構的發展就是在掌握和運用道德認知、培養和重復道德行為的過程中完成的;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也是檢驗德育過程成效的最終結果。離開養成教育,德育便會脫離社會與生活的實際而流於空泛的形式。

天津大學劉彥生教授認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道德教育方法較為簡單陳舊。只強調理性知識,沒有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密切結合;習慣於外在灌輸,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要求和情感作用。習慣於德育要求的一刀切,忽視學生個性的多樣性,差異性。這種機械、呆板的德育,由於未能尊重和顧及個體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往往造成學生形成雙重道德人格甚至多重道德人格的現象。需要研究和借鑒中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論和經驗,用以加強和改進當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一些理念和方法。應當在尊重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方面,體現人文關懷;關注道德情感的培養和行為主體的體驗教育;重視人格培育與提升。

天津科技大學劉陽認為,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就學校教育而言應當充分注意道德教育模式的科學應用並建立起實效反饋機制。國內關於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應用得時間較短,導致對道德教育模式的應用過程缺乏理論與實踐的探索。道德教育實踐中要科學地應用道德教育模式,處理好某些認識和實踐問題,包括需要透徹了解道德教育模式與受教育者各自的特點;堅持多種模式的兼顧性與某種模式重復性的統一;堅持道德教育模式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同時需要建立和完善道德教育模式科學應用過程中的實效反饋機制。科學的處理道德教育模式應用過程中的環節,將成為調整與改進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增強道德教育實效性的重要內容。

天津師范大學仲崇盛則提出,要高度重視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社會道德環境,以加強學校道德教育。社會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會阻礙進一步發展,甚至破壞改革發展的成果。目前最為突出的問題主要是假、惡、丑的問題,或者說一些其他問題和現象都可以歸結為假、惡、丑問題。真、善、美永遠需要社會重申和張揚。

❼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積累了五千年的經驗,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安定和諧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為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觀念,切實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高度重視道德教育,樹立了道德教育的明確目標,並把道德教育視為一個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宗教教育構成的完整體系
早在《禮記·學記》上就有:「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觀點。這就是說,建立一個政權和領導一國的老百姓,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而「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教育的目的是「長善救失」,即使人的過失得以挽救,而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斷增長。可見,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內容。道德教育必須從修身,即達到身心和諧開始,進而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乃至國與國之間的倫理關系。因此,只有教育辦好了,人心得治了,倫理關系協調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人們真正長久的幸福生活。
而中國古代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為它是一個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等構成的完整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特別重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強調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開始,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社會教育應當秉持孔子提出的「思無邪」的理念。因此中國古代的文藝作品,都遵循著孔老夫子的這一思想,不論音樂、歌舞、戲劇、詩詞等等,無不是以宣揚道德、弘揚正氣為主要內容,這樣才能使社會的正氣上升,邪氣下降。在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網際網路滲透到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社會教育對人價值觀的影響更是起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所以我們的文化部門、新聞媒體,網際網路等,更應當承擔起弘揚社會正氣的責任,為倡導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此外,宗教教育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佛教,本質上就是一種教育。佛陀教育教導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與儒家重視道德教育的思想本質上是一致的。自公元67年佛教傳到中國後,受到中國朝野的歡迎,成為一種高度藝術化的教育。而這種藝術化的教育,體現在佛教的建築、雕塑、音樂、繪畫之中,成為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形成淳樸向善的民風和達到社會的安定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採取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強調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作用
《說文解字》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體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說教,是開啟人的愛心、羞恥心而不是強制灌輸一種理念,因此特別了強調「正人先正己」、「身教勝於言教」,強調了作為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者的領導人的道德示範作用。在這方面,孔子多次強調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意思是說,領導人的德行好比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又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說法。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上有克讓之風,下有不爭之俗」,「上清而無欲,則下正而民朴」,「上重義則義克利,上重利則利克義」,「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風俗必敗。」由此可見,作為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領導者的道德修養對於形成一個社會良好的社會風尚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孟子繼承了孔子重視領導者以身作則的道德示範作用,他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孟子·離婁上》)只有仁人應處於統治地位。不仁的人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廣大的群眾。追溯歷史,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士大夫階層實現政治理想的過程中,尤其重視個體品格的高低,重視個體人格的力量,良好的個體道德修養成為為官者首要而基本的條件。包拯清正廉明、不畏強權的為官品格;海瑞為民請命、剛直不阿的風范,都為統治者和平民所敬仰。
第三,把道德建設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制度建設保證推行道德教育
中國古代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並不是空洞的道德說教,而是依靠各種社會制度來加以強化。簡單地講,社會弘揚什麼,就要通過制度激勵什麼;反對什麼,就要通過制度約束什麼。英國功利主義的代表人物密爾說的好,「當社會不利於人常常運用高尚的情感時,這種情感就會由於缺乏培養而枯死。」從這個意義上說,從法律、監督機制的健全、激勵機制的完善上保障和推行道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國古人重視道德教育,但絕不意味著因此忽視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在中國古人那裡,道德教育與制度建設這兩者之間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例如,為了落實孔子「舉賢才」、「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的主張,孟子進一步提出:「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孟子·公孫丑上》)這一觀點也為歷朝歷代的開明統治者所接受,因而注重從官吏的選拔、考核、監察、獎勵、培訓和管理制度上落實「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漢書》卷6,第167頁,中華書局出版社1962年版)的主張,這對於維護傳統社會的和諧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著重培養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能力
世界所有沖突、不和諧的出現,根源在於利己與利他之間的沖突。因此,要化解沖突,每個人都要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指責對方。孟子對這一點的闡述尤為詳盡。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在《中庸》上也說,「射有似乎君子,失之正鵠,反求諸其身。」意思是說,我們做事如果沒有成功,就應當馬上反過頭來從自己身上發現不足。這正如一個射箭的人,如果他射箭偏離了靶心,他不是去尋找客觀的原因,而是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的技藝不精湛。孔孟所稱道的堯舜禹湯等古代的聖人,都是這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楷模。商朝的湯王,在自己洗臉的盆子上面刻了一段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時督促自己要不斷進步。湯王遇著大旱禱雨時又提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論語·堯曰》)。意思是說,只要我自身有罪,不要因為我的過失殃及到天下百姓的身上。天下的老百姓有罪,都是我自己沒做好,都該由我自身負責。
在中國古人看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社會風氣的好壞,與社會中的每個人息息相關,而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對社會風氣的好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不僅是每一個領導者,而且每一個普通的人,都應當有這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態度。陳寅恪說過:士大夫無恥,是為國恥。而作為讀書人,作為知識分子,更應當具有這樣的反省能力。應當說,從自己做起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道德觀,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也必須承擔的道義責任。
古人說: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如今小至家庭夫婦之間的沖突,大至種族、國家之間的沖突,從很多的程度上都是由於彼此之間只知道責怪對方,而不能夠反躬自省而導致的。只有人人都能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能最終化解沖突和矛盾,維護社會的和諧和世界的和平。

孝親觀念的現代意義
內容摘要:「孝」是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千百年來一直作為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現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和追求個人自由、權利意識的蔓延,使得孝親觀念越來越為人們所忽視。從而也出現了很多人倫關系失調、家庭關系紊亂等社會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是多方面的,重新認識和提倡儒家倫理中重視孝道的思想,對於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社會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推薦閱讀
主題詞:家庭美德 孝敬 尊老 儒家倫理
對於現代家庭關系問題的討論,筆墨日益集中於夫妻雙方關系的處理和協調,這是否意味著現代家庭中子女越來越少地關注對父母的贍養與孝敬問題?易言之,傳統社會中濃厚的孝親觀念在現代家庭中還處於何種地位、起著多大的作用呢?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對當代家庭中子女對父母的「孝敬」問題進行了訪談調查。
調查是在煙台開發區的一個居民小區中進行的。由於地處開發區,集中了許多年輕的和中年的夫婦,與地處開發區的特點有關,這里聚集的年輕人都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較好的文化素質。我們的訪談對象集中於那些與兒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了解他們對兒女的孝親觀念的看法。這些回答似乎反映了某一年齡段(25--35歲)、某一文化層次(大專以上學歷)的城市青年(或中年)人對孝親問題的態度。

在談及兒女對父母是否「孝敬」的問題時,這些老人的回答大都是肯定的。然而,這些肯定的回答在我們聽來,都帶有一種「知足常樂」的無奈。在他們看來,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受到兒女的照顧,就很滿足了。而這種滿足似乎來自於與那些歧視打罵父母、吃父母的、要父母的、拿父母的兒女的對比。從他們的談話中還得知,對於洗衣、做飯、照看孩子等家務,他們也都心甘情願地承擔了,目的是為了在自己能幹活的時候,不要成為子女的包袱。至於象子女不高興了,說話時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甚至帶有訓斥的口吻等情況,他們也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接受了。他們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來自於與孫子、外孫的感情交流,而來自於兒女的卻很少。兒女也沒有很好地意識到應該關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而把孝僅僅理解為贍養父母。這與中國傳統社會對「孝」的理解相距甚遠。
「孝」是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千百年來一直作為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如孔子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孟子的「仁之實,事親也者」(《孟子·離婁上》)、《孝經》上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都把孝視為仁、義的根本,「人倫之公理」。後世的思想家和歷代統治者也把它當作維護社會倫理關系和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並從不同的角度、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孝」的含義、內容以及各種具體要求。

I.
孝道為什麼這樣為古人所重視呢?
在儒家思想家看來,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講人性本善。人性的本善體現在人生而具有的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的基礎上。而建立在父子親情這種自然的倫理關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體現出人生而具有的惻隱之心等。因此,講孝最容易開發本性,使本具的性德昭顯。儒家仁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孝這個根本的基礎上的。因此,這個字絕對不能疏忽。理解了這個字,也就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從孝這個字的構成來看,孝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個子字。孝這個字的含義就是說,上一代與下一代是一體、不是兩個。如果有兩個這個觀念,那就不是孝了。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在外國,中國人還保持著祭祀祖先的傳統,外國人不理解,問:幾百年、幾千年前的祖先,認都不認得,還祭祀他們干什麼?但是他們不懂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道理。中國人祭祀祖先,這個情存的深厚!遠祖不忘,對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儒家從縱的方面講孝的教育,從橫的方面,則講兄弟之間的悌,又把它推廣到「四海之內皆兄弟」。可見,孝悌教育做好了,整個社會的人倫關系就自然會井然有序了。
推行孝道責任重大的是老師。因此,孝親和尊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儒家特別強調尊師重道的重要,強調老師的恩德與父母的恩德是一樣的。這在古禮中表現的特別明顯。在《禮記》中記載,男子20歲行冠禮。從此以後,他的祖父母、兄弟姐妹等親戚都不再叫他的名了,而改稱他的字,甚至連皇帝也是如此,都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敬。只有父母一生都可以稱他的名,還有就是老師也可以稱他的名。可見,老師與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而老師去世,也要守(不穿孝服的)心喪三年。皇帝接見老師,也要降階,不能以君臣之禮接見,而必須以賓主之禮接見,即皇帝站在東面,老師站在西面。可見,儒家對師道尊嚴是何等的重視,把孝道和師道看成是教育的大根大本。

儒家講的孝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要養父母之身,而且要養父母之心、父母之志,不能讓他們常常擔心。如果自己常常讓父母擔憂,那就對不起父母,就是不孝了。例如,到學校讀書,功課不好,讓母親擔憂,就是不孝;不敬老師,和同學不能相處,讓父母擔憂,就是不孝;蹋進社會,工作不認真負責、不盡心盡力,讓父母擔憂,是不孝;對長官不盡忠,是不孝,與同僚不能合作,讓父母擔憂,也是不孝。因此,《論語》上講:孝就是能夠做到「父母惟其疾是憂」,即父母僅為其疾病擔憂,而完全不必為任何其它事情擔憂。可見,一個常常懷有孝心的人,就幾乎是一個完人了。因此,古代有「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的說法,是不無道理的。
II.
古代關於孝的有些論述和要求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作用,而且對於我們今天家庭生活的和諧也仍有可供借鑒的內容。從現代社會與現代文明觀念出發,儒家所講的「孝」,其合理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贍養父母。早在《尚書·酒誥》中就提出了「嗣爾股肱,純其藝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長。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意思是說,臣民之所以努力種植各種穀物,是為了事奉他們的父兄。農功既畢,牽著牛車將穀物運到遠處去貿易,也是為了奉養他們的父母。這里就提出了贍養父母的道德問題。《詩經》上也有很多篇章,一再強調子女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如《詩經·小雅》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出我腹我」。意思是說:爹生我,娘養我。撫摸我,愛護我,養大長大教育我,照顧我啊掛念我,出門進門抱著我。因此,子女贍養父母,也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作為儒家經典的《孝經》,更是把贍養父母作為庶人的主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可見,傳統儒家倫理對於贍養父母是十分重視的。有時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圍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證,規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處罰。《孝經·五行章》有:「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的說法,規定對不孝者要「斬首梟之」。北齊律首創「重罪十條」,而其中不孝罪為「十惡不赦」的罪名之一。唐律規定,罵祖父母與父母的要處以絞刑,毆者處以斬刑,從而對不孝的種種罪行作出了更具體的處罰。

第二,尊敬父母。一般人認為贍養父母就是盡了孝道,針對這種看法,孔子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犬馬。皆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就是說,僅僅把「養」作為「孝」的標准,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對於養犬馬而言,也是「養」,不敬重父母,就與養犬馬無法區別了。《禮記·祭義》上也講,「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事奉父母,重要的是子女從內心發出對父母的真誠的尊敬之情,保證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們心情愉悅。所以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意思是說,事奉父母時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的。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食讓父兄先吃,這樣做就能稱得上是孝了嗎?對父母和顏悅色,尤其要表現在當父母犯錯誤的時候,不能發火:「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論語·里仁》)。意思是說,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要輕微委婉的勸說,操勞而沒有怨言。可見,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視為孝行的高層次要求。養與敬相比,敬是更根本的。因此曾子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祭義》),孟子也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

第三,「尊老」。儒家把孝不限於父子關系,還擴大到家族親戚之間,如《禮記·坊記》提出,「睦於父母之黨,可謂孝矣」,主張「入則孝,出則悌」,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長者,把家庭敬老觀念推廣到社會。自漢代以來,儒家的尊老、愛老、養老的倫理觀念牢固地紮根於家庭、風行於社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人們奉行的行為規范,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樣的感情去敬愛別人的父母。
在儒家看來,至少要做到以上幾點,才能稱得上是「孝」,以這種標准來衡量今天的「孝」子,恐怕有很多人就很難名副其實了。一些在古人看來是孝敬父母的起碼要求和必備禮節,在現代許多年輕人眼中無異於「天方夜譚」。實地訪談的結果表明,要使兒女總是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的「愉色婉容」,已經很難做到了。至於子女偶爾不高興向父母發點脾氣,在一些家庭中已成為「家常便飯」。而這些老人卻只是默默忍受了,總覺得比起那些「不肖」子孫而言,自己的兒女已經做得不錯了。
受過高等教育的城市子女的孝親觀念尚且如此,一般社會大眾、特別是農村子女對待老人的態度就可想而知了。對這一點雖然沒有做過專門的調查,但翻開反映老農生活的報刊雜志,親生兒女(兒媳)打爹罵娘、遺棄侮辱父母、視父母為包袱或保姆等事例隨處可見,許多老人凄涼悲苦的生活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令人目不忍睹。這與中國儒家倫理歷來倡導的養親、尊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III.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曾經影響中國人上千年的孝親觀念的衰退呢?
其一,對傳統孝道的猛烈批判,忽視了傳統孝親觀念中的合理成分。中國自五·四新文化運動、尤其是社會主義社會建立以後的十年文革期間,孝道連同一切封建道德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人們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弊端與危害。不可否認,傳統孝親觀念是在重視閱歷和經驗的農耕社會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受到宗法等級制度的深刻影響,「孝」的內容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宗法等級色彩,有許多愚忠愚孝的內容和阻礙現代社會發展的因素。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論語·里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等等。但是,應當明確的是,這些消極的因素並不能代表儒家孝道思想的主流。同時,對儒家經典中的這些論述,也不能作斷章取義的曲解。由於一些人對傳統孝道良莠不分的批判,造成人們思想上的混亂,在當代社會產生了不良社會後果。
其二,西方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影響,淡化了子女養親敬親的義務感。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尤其是西方腐朽價值觀的侵蝕,一些人的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等思想意識急劇膨脹,自我表現中心,自私自利。例如有些人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認為,老人只有消費,沒有生產,是一種累贅、一種負擔,敬老觀念日漸淡薄,甚至骨肉至親,也不喜歡家中有隨時需要照顧的老人同住。只有極少數需要老媽媽幫忙看家、煮飯、洗衣服、帶孩子的,才願意與老人同住。再就是父母本身有錢,不構成子女的負擔,兒女才樂意與他們同住,親自奉養。這些人心中只有自我,或放大了的自我,即妻子與兒女,沒有父母,不盡人子之責,不贍養扶助父母,甚至歧視、虐待父母。這不但破壞了家庭的友愛和睦,給父母在經濟上造成極大困難,在精神上造成極大痛苦,而且敗壞了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和敬老傳統。就這樣,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把儒家的「必養且敬」的孝子標准簡化為「必養」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社會上出現了大量打爹罵娘、不顧父母之養等「大逆不道」的現象時,那些尚能贍養父母的人就成為「孝子」。這也就不難理解那些能夠受到子女贍養照顧的老人們那種「知足常樂」的心情了。

當然,以上這些現象的產生,也是與我們社會生活的變動和教育的脫節是分不開的。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大力弘揚傳統孝德尤為重要。弘揚傳統孝德,必須首先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這是因為,現在中國正處於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時期,一些持激進觀點的人對曾經扮演過封建道德的孝親觀念能否在現代家庭倫理關系的協調上起到積極作用持有懷疑甚至否定態度。
IV.
那麼,在當代中國弘揚傳統孝親美德的根據和價值在哪裡呢?
從道德的發展來看,社會主義道德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對過去人類一切優秀道德的繼承與發展。社會主義道德必須根植於民族的傳統道德。社會主義道德並不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棄糟取精。盡管傳統道德中含有其時代的階級的局限性的內容,但又有其不可忽視的超越時代的可繼承的內容。例如,傳統孝道中的養親、尊親美德,一方面有利於維系人類的種族繁衍,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有其客觀物質的基礎;另一方面又有利於和睦親情,維系人類家庭,是血緣親情的自然表現,具有主觀心理的根據。又如傳統孝道中的敬親、尊老美德,強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孝悌作為仁之本,「愛人」首先從愛父母做起,然後愛其族人、愛其長上、愛其民族、愛其國家。這種推己及人的自然親情,符合人的認識與情感發展的規律,易於為人們所接受。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愛的人,怎麼可能讓他真心實意地去愛他人、愛民族、愛國家呢?可見,弘揚敬親、尊老美德,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因此,孔子有「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亂者鮮矣」(《論語·學而》)的說法,《孝經》上也有「長幼順故上下治」的說法。可見,孝親觀念的教育是維持良好的社會倫理秩序的根本。而當代西方國家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法治相對健全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了犯罪率激增、少年犯年齡下降等現象,無疑與夫妻關系失調、家庭崩潰、父子失教的狀況有關。

可見,傳統孝親美德在當代社會仍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孝」的觀念和行為中有值得我們去挖掘的諸多合理成分。我們不能因為它存在某種缺點就對它完全否定。對於這一點,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談到:「一般醉心於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談到孝字,我們中國尤為特長,尤其比各國進步的多」,「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民族主義》第六講)。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受儒家文化深刻熏陶的東方國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儒家孝道的積極方面,才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對當前中國社會大量出現的不養老、不敬老現象以及新加坡、韓國、日本等東方國家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的成就,孫中山先生的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總之,基於他國的經驗和中國的現狀,對儒家傳統孝親觀念進行全面的剖析和鑒別,吸取其中有價值的合理思想,在家庭中強調「孝」的美德,在全社會提倡養親、尊親、敬老的社會風氣,對於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處境、穩定社會秩序和人倫關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等都將具有重要意義。

❽ 德育教育內容是什麼

德育教育內容是如下:

1、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2、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3、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4、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5、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❾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為什麼教育家頻繁討論道德教育

英國沒有最先爆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原因:

①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占優勢的紡織業等部門的設備已經陳舊,但資本家寧願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也不願用於更新國內的生產設備和採用新技術;當後起的國家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時,英國還在使用舊機器設備。在資本家看來,拆毀舊的還可以繼續使用的機器設備,換上新的機器設備是不劃算的,這就阻礙了英國工業的進步。

②英國作為最大的殖民帝國,掌握了廣闊的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廉價的勞動力,即使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英國資本家也能從殖民地獲得巨額利潤。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是資本的最好場所。殖民地人民生活水平低,勞動力便宜,原料價格低廉,工業利潤大。

③德國、美國、日本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迅速崛起並發展。進入北美大陸的大批英、法等民族帶來的先進科學、技術、工藝等,再加上後來美國的西部大開發和淘金熱,吸引了大量資金和人力湧向美國,使美國的經濟快速增長,短時間內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其基礎工業和製造業迅速趕上並超過了英國。德國和日本憑借自身的優勢,迅速發展資本主義。

❿ 直接道德教育和間接道德教育的區別

對於道德教育的兩種基本實施途徑:直接道德教學與間接道德教學,人們往往貶低前者而盛贊後者,認為前者就是道德灌輸,實效很差;而後者效果非常好,甚至完美無缺。

  1. 直接道德教學,就是開設專門的德育課程,由專任教師直接向學生教授道德知識與道德觀念。如果深入分析,這種模式還可以劃分出兩種亞類:一是教師不顧及學生的需要、興趣、接受能力、生活經驗等,單方面地灌輸(嚴格地說是灌注)道德知識,進行說教,照本宣科,講授道德知識體系,然後布置作業,並進行練習、考試等,像對待知識與技能教學一樣。我國高中和高校的德育課教學在一定范圍內就存在這種現象。二是教師對所教的內容進行講解、分析、闡述,並舉例說明,力求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接受;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提一些問題請學生回答,並就一些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討論,等等。

  2. 間接道德教學,是與直接道德教學相對而言,就是在其他學科教學中,通過各種隱蔽的、間接的和巧妙的方式、方法,如榜樣、暗示、藝術熏陶與感染等,進行道德滲透,於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就使學生形成和掌握了某種道德觀念。這種模式受到中外德育專家的一致頌揚,人們往往津津樂道,認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3. 就途徑、手段與結果來看,間接道德教學這種方式的實際效果確實非常好。但是,若從培養學生完整的道德品質角度看,間接道德教學這種模式是不足夠的。

熱點內容
法院凍結汽車 發布:2025-01-20 19:39:02 瀏覽:447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