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和以理治國

依法治國和以理治國

發布時間: 2022-04-01 09:34:52

A. 如何理解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

參考:法安天下 德潤人心——怎樣理解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古往今來一個永恆的話題,二者既彼此區別又不可分割,都是國家治理、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這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今天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貫徹和落實好這一重要原則,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一 法治與德治關系怎麼看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古往今來,法治都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什麼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麼時候就國泰民安;什麼時候忽視法治、法治鬆弛,什麼時候就國亂民怨。今天,依法治國已成為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已成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們建設法治中國的決心堅定不移。
但同時也要看到,法律不是萬能的,僅靠法治這一手是不夠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的支持,道德的自覺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的強力約束;法律難以規范的領域,道德可以發揮作用,而道德無力約束的行為,法律則可以給予懲戒。可見,法治與德治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需要法治和德治兩手齊抓。
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是對古今中外治國經驗的深刻總結。我國既有久遠的法制傳統,又有厚重的道德傳承。從孔子提出「寬猛相濟」,到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從荀子提出「隆禮重法」,到漢代董仲舒強調「陽為德,陰為刑」;從唐代提出「制禮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時期一直延續德法合治,都體現了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治國之道。從世界范圍看,凡是社會治理比較有效的國家,大都堅持把法治作為治國的基本原則,同時注重用道德調節人們的行為。
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大優勢。經過長期實踐探索,我們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法治道路,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這條法治道路內涵十分豐富,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法治、德治兩手抓、兩手硬。立足當前、面向未來,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好,最關鍵的就要堅持走我們自己的法治道路,發揮好這條道路的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這就要求我們更好地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切實推進以德治為基礎的法治建設、以法治為保障的德治建設。
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也是現實的迫切要求。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要應對前所未有的矛盾風險挑戰,從根本上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應當清醒看到,我國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單就法治論法治是不夠的,必須著眼全局、系統謀劃,特別要立足我國歷史傳統和現實國情,重視加強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導,著力培植人們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觀念,營造全社會都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的文化環境,使法律和道德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共同發揮作用。

微評
◆ 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離開德治談法治,猶如缺少精神支柱的人,光有骨架,沒有內涵。
◆ 法律和道德,一個是硬約束、一個是軟約束,一個是外在的他律、一個是內心的自律,但二者又具有內在一致性。
◆ 依法治國是外化於行,以德治國是內化於心。
◆ 法律是准繩,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
問與答
問:「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是什麼意思?
答: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意思是:只有善德不足以處理國家的政務,只有法令不能夠使自己發生效力。意謂治理國家必須把行善政與行法令結合起來。
問:「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是什麼意思?
答:這句話出自《韓非子·有度》,意思是:執行法令的人堅決,國家就會富強;執行法令的人軟弱,國家就會貧弱。說明依法辦事是國家強盛的保證,如果有法不依,或執法不嚴,國家就很難治理好。
聲音
使法律和道德耦合成為強有力的「組合拳」
李忠傑(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法律規范必須有道德基礎,建立在一定的價值標准之上;而道德規范,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能提升為法律制度,以強化其規范的力度。法制是硬約束,道德是軟約束。許多社會領域,既需要有硬約束,也需要有軟約束。硬約束用外部的強制力量規范行為,而軟約束則側重於解決人的思想觀念問題。法律和道德共同協調,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怎樣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位於長江之濱的江蘇張家港,是我國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與之緊密相關的是,張家港還是首批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的縣級市。早在20年前,這里就以精神文明建設成就享譽全國。長期的文明浸潤,涵養了這座城市的法治文化,孕育了張家港人的法治精神。
張家港的實踐生動地說明,道德是培育法治精神的源頭活水。法律依賴道德而被認同和遵行,一個人的道德覺悟提升了,必然會自覺尊法守法;全社會的道德水準提升了,法治建設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必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為法治實施創造良好人文環境。
在道德體系中體現法治要求。我國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第一個詞就是「愛國守法」;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赫然在列;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一項就是「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可見,守法不僅是法律義務,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要繼續完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使之更好地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銜接、相協調。各行業的職業道德規范,各地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以及學生守則等行為准則,都應把尊法守法作為重要內容突出出來,強化人們的法治觀念、法治意識。
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內涵。道德教化,就是教人求真、勸人向善、促人尚美的過程,也是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針對我國人情積習厚重、規則意識淡薄的情況,注重培育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在文化傳承中涵養法治精神。幾千年悠久厚重的中華文化,包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也包含著豐富的法制思想,是今天我們涵養法治精神的重要源泉。應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其蘊含的「以法為本」「緣法而治」「刑無等級」「法不阿貴」「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等思想精華,並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揚光大。
在文明創建中促進法治實踐。道德重在踐行,法治也重在踐行。最好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具體實踐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力量,樹立崇德尚法的思想。要把法治文化活動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中,廣泛開展以法律援助、普法宣講等為主題的志願服務,讓人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受到法治熏陶、增強法治意識。引導人們積極參與鄉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依法治理,積極參與公共管理,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讓法治的種子在人們心裡落地生根,在全社會開花結果。
三 怎樣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
2013年11月21日,江蘇揚州計程車司機程斌發現路邊有人因車禍受傷昏迷,立即將其火速送往醫院。一路上,他連闖7個紅燈,為傷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人們在交口稱贊他的義舉的同時,也在關注他會不會因為闖紅燈被處罰。交警部門表示,按照現行道路安全有關法律規定,如果有醫院病歷等證明材料,因救助危難病人造成的超速、闖紅燈等行為可免於處罰,這讓人們鬆了一口氣。不讓好人吃虧,體現了法律對助人為樂善舉的保障與鼓勵。
我們常說,法理不外乎人情;西方也有法律諺語說:「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法律一般都體現著道德判斷、體現著道德取向,只有符合人民道德意願、符合社會公序良俗,法律才能被人們所信仰、所遵守。因此,無論立法、執法還是司法,都應體現社會主義先進道德的要求,都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
立法要立良法。道德觀念是法律規范的重要來源。自古以來,各個國家一般都把社會中基本的道德規范、重要的公序良俗,通過立法程序上升為法律。我國2013年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體現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但也有一些法律法規的某些具體條文和內容,存在與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核心價值觀要求不協調、不「合拍」甚至相悖的問題。在完善法律體系過程中,應加強與道德的協調和銜接,將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范。還應注重對法律的道德效果和道德風險的評估,對有違道德要求的法律法規及時廢止或修改,使法律體系更加彰顯道德的力量。
執法要揚正氣。執法既是法律行為,也體現鮮明道德導向。嚴格公正執法,是對法律尊嚴的捍衛,也是對先進道德的彰揚;而執法不嚴不公,是對法律尊嚴的無視,也是對惡行的縱容、對美德的貶損。必須通過執法行為,發揮法治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社會功能,促進清風正氣的弘揚。執法要嚴格公正,對侵害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等行為及時予以規誡遏制,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丑。執法要文明規范,體現人文關懷,既遵從法律標准又符合道德標准,既於法有據又合乎情理,防止粗暴執法、野蠻執法,使執法活動獲得堅實的道義基礎。
司法要辨善惡。司法斷案最能體現法律懲惡揚善的功能。要堅持公正司法,依法制裁和懲處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讓人們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感受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法律很多時候只能作出原則性規定,而在司法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具體情況,這就要求司法人員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作出公正合理的裁決,真正起到引導社會向上向善的效果。要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懲治司法腐敗,更好地守護公平正義、弘揚美德善行。
鏈接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充分體現道德關懷
2013年7月1日,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施行。這次修訂,突出了道德關懷、精神贍養的作用,如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條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這些條文,體現了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弘揚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文明之風,受到了廣大老年人和萬千家庭的高度關注和由衷支持。
四 怎樣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
2014年1月,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門共同會簽了《「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這個備忘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針對失信被執行人推出了多項信用懲戒措施,如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卧,限制貸款或辦理信用卡,不得擔任企業高管等。這一法治措施有效打壓了「老賴」們的生存空間,讓其為自己的失信行為付出代價,也有力弘揚了誠實守信的道德風尚。這說明,法治是保障和促進道德建設的有效手段。
道德是柔性的自我覺悟,源於人們良心的感召。而對於缺少道德自覺的人,道德教育容易變得軟弱無力。當前,面對形形色色的利益誘惑和不良思想的影響,一些社會成員的道德防線轟然倒塌,失德行為屢有發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對於那些傷風敗俗的丑惡行為、激起公憤的缺德現象,單靠道德教育、叩問良心已經遠遠不夠,必須運用法治手段進行治理,對失德敗德者進行懲戒約束,對違法犯罪者進行嚴厲打擊。
明規矩,劃定行為底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是底線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屏障。要重視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讓人們清楚地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絕不能做。要明確對失德行為的懲戒措施,讓道德動搖之人心中有所忌憚,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要針對目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使人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懲劣行,形成警示效應。孔子說:「化之弗變,導之弗從,傷義以敗俗,於是乎用刑矣。」意思是說,對經過教化還不改變,經過教導又不聽從,損害道德敗壞風氣的人,就要用法律來懲處。要繼續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對社會反映強烈的失德行為的整治,依法依規該勸導的勸導、該處罰的處罰。對食品葯品等領域見利忘義、制假售假的嚴重無良行為,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日常監管,查辦大案要案,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高昂代價,發揮對整個社會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彰善舉,弘揚美德義行。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但現實中也有時出現好人吃虧、流血又流淚的情況。長此以往,必然寒了好人的心,寒了整個社會的心。我們屢屢看到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扶的報道,就說明了這個問題。法律法規必須樹立鮮明道德導向,保障實現善有善報、恩將德報。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保障助人者權益的法律。我國大多數省區市也制定了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的政策法規,深圳市還制定了《深圳經濟特區救助人權益保護規定》來為好人提供法律保護。要繼續完善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化解好人的道德風險,保障好人的合法權益,褒揚好人的道德行為,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千百年來,圍繞法律與道德的話題經久不衰。今天的中國,讓法治的陽光普照,讓道德的清風吹拂,每個人的追夢之路、整個民族的追夢之路必將更加亮堂通暢。
問與答
問:什麼是徵信系統?
答:徵信系統是專業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建立信用檔案和基礎資料庫,依法採集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個人的信用信息,並依法向信用使用者提供信用報告的系統。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建成了全國集中統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即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截至2014年6月底,徵信系統共收錄法人1940多萬戶,上半年日均查詢27萬次;收錄自然人8.5億,上半年日均查詢106萬次。2014年,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平台貸款業務,實現與央行徵信系統的接入。

詳細: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212/c40531-26552609.html

B. 孔子以禮治國的含義

中國傳統模式

傳統的中西方文化由於體系、經濟形態、維系社會的基礎、地理環境以及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治國模式上的根本差異。概言之,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為禮治,即以統治者制定的倫理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倫理規范調整社會關系,強調政治社會化、政治倫理化;西方傳統的治國模式為法治,即以統治者亦必須執行和遵守的、與倫理分離的�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以維持社會的穩定和秩序。分析、論證中西傳統治國模式的本質區別,不僅有一定的學術意義,而且對於理解黨的十五大確立的依法治國方略,完成中國由傳統禮治向現代法治國家的轉換,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禮是中國古老的社會現象

商代甲骨卜辭中就有「禮」字。《說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見,它是遠古時代人們祭神求福的一種儀式,也是中國最早的行為規范體系。隨著國家的出現,禮逐漸被統治者利用,禮的內容也由過去的單純習俗儀式,發展成為約束人們婚姻、血統、親續、君臣等社會關系的一種開放性的行為規范。

禮被確定為治國模式始於西周王朝,確切地說始於周公。「先君周公制周禮」,鑒於周初社會的動盪和復雜的形勢,為了更有效地統治幅員廣大的新建國家,在繼承「夏禮」、「殷禮」的基礎上,著手將分散零亂的禮進行編排、修補和厘訂,使之系統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其基本精神是別尊卑、序貴賤,在區分等級差別的前提下納天下於一統,在宗法政治基礎上建立大一統王朝長治久安。

至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竭力主張禮治,反對法家的「法治」。與西周相比,表面看來是「禮崩樂壞」,但實際上只是禮的實際范圍有所變化,禮的形式有所改變,而禮的本身並沒有被廢棄。相反,禮在改造中獲得了新生。特別是經過荀子的改造,「隆禮重法」,將禮與法有機結合起來,對後世影響很大。西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封建社會正統的政治思想。孔子所倡導的「為國以禮」即成為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以後歷代王朝,加以完善,相沿未改,一直到清朝。當代美國學者D·布迪在研究了中國傳統的禮與法律的關系後認為:「古代聖賢創造了禮,而現實社會的混亂,是因為人們不了解禮,不能以禮規范自己的行為造成的。」這種觀點基本符合中國傳統政治的實際,也為中外學者所公認。

禮的觀念與學說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調整著人與人、人與天地宇宙的關系。「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詞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

禮是中國傳統治國模式的根本價值

張晉藩先生認為,禮體現了中國古代民族的心理狀態與思維方式,因其為仁義忠信之體現與外化,因此,禮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值得追求的價值,可以作為衡量一切的標准。「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儒家最高的理想國莫過於「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但此理想難於在現實中建立,退而求其次,即為「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以此達到「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的目的。與此同時,儒家認為:禮的作用在於區分上下貴賤尊卑,維持等級制度,孝親尊君,進而穩定社會秩序,加強君主專制。正因為如此,中國歷代統治者、政治思想家均將禮視為治國安邦的根本指導原則。《左傳》雲:「禮,王之大經也。」「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認為「不學禮,無以立。」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耳且格。」歷代儒家莫不將禮看成修身治國屢試不爽的法寶。孟子「仁政」主張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而在人性中孟子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並將禮看成體現仁義,進而實現「王道」的重要途徑;荀子吸收諸子百家思想,認為禮是治國安民之本。他說:「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他的禮法一體論為後世統治者所崇。

禮治是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傾向

調整社會、治理國家,無外乎兩種主要手段,即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中國古代治理國家,兩者兼用,以後者為主。二者的結合融通,即為禮。誠如近代學人章太炎先生在其所著《檢論》中言:「禮者,法度之通名,大別則官制、刑法、儀式是也。」中國古代的「法」有多種含義,但常用是指刑,尤今之刑法、刑罰。西周時期,實行「禮治」,刑被禮所包容,刑即禮的一部分。禮不僅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而且具有法律意義,人們的行為違禮即被視為觸刑。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斗之獄繁矣;聘射之禮廢,則諸侯之行惡而盈溢之敗起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二者功用有別,目的一致。禮是靈魂、統帥、總的原則,而刑則是禮的條文化、具體化。西漢至清末,刑雖成為獨立規范體系,不再為禮的一部分,但與禮比較,刑仍處於從屬地位。借用中國傳統哲學范疇,禮為「體」,而刑為「用」。即所謂「禮法合一」。

中國古代以農為主,工商業不甚發達,由此導致古代法律規范體系是諸法合體,刑重民輕。但這不能說中國古代沒有民事法律規范,只不過是沒有形成獨立的民事法典而已。那麼,社會上大量的民事法律關系用什麼來調整呢�一部分由刑法調整,更大部分,特別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戶婚土田」所謂「細故」,直接用禮來調整。自西周以來,用禮調整社會成員的身份、財產、繼承等重要民事關系。中國古代地方上司法與行政合一,而地方行政長官自隋唐以後絕大部分來源於科考。他們飽讀詩書,深諳禮的規范,因此以禮斷案,駕輕就熟。誠如近人蔡元培先生所言:「我們古代有禮、法之別。法者,刑法也;而今之所謂民法,則頗具於禮。」綜上所述,禮治作為一種治國模式,它高居於其他模式�如中國傳統的「法治」和治國手段之上,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傾向。

眾所周知,專制主義是中國傳統政治結構的本質特徵。在奴隸社會就形成了以王為代表的奴隸主貴族專制政體。秦朝建立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後,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演變,不斷得到強化。正像梁啟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國專制政治進化論》中所指出的:「專制政治之進化,其精巧完滿,舉天下萬國,未有若吾中國者也。萬事不進,而惟有專制政治進焉。」作為一種極端的等級制度、特權制度,它的基本內涵是「君上有權,而臣民無權」。而禮的基本精神和政治功用即為「明分、別異、序等級」。即對專制主義確認與維護,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重要理論根據。

C. 以禮治國的含義

中國傳統模式

傳統的中西方文化由於體系、經濟形態、維系社會的基礎、地理環境以及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治國模式上的根本差異。概言之,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為禮治,即以統治者制定的倫理化的法律或法律化的倫理規范調整社會關系,強調政治社會化、政治倫理化;西方傳統的治國模式為法治,即以統治者亦必須執行和遵守的、與倫理分離的�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以維持社會的穩定和秩序。分析、論證中西傳統治國模式的本質區別,不僅有一定的學術意義,而且對於理解黨的十五大確立的依法治國方略,完成中國由傳統禮治向現代法治國家的轉換,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禮是中國古老的社會現象

商代甲骨卜辭中就有「禮」字。《說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見,它是遠古時代人們祭神求福的一種儀式,也是中國最早的行為規范體系。隨著國家的出現,禮逐漸被統治者利用,禮的內容也由過去的單純習俗儀式,發展成為約束人們婚姻、血統、親續、君臣等社會關系的一種開放性的行為規范。

禮被確定為治國模式始於西周王朝,確切地說始於周公。「先君周公制周禮」,鑒於周初社會的動盪和復雜的形勢,為了更有效地統治幅員廣大的新建國家,在繼承「夏禮」、「殷禮」的基礎上,著手將分散零亂的禮進行編排、修補和厘訂,使之系統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其基本精神是別尊卑、序貴賤,在區分等級差別的前提下納天下於一統,在宗法政治基礎上建立大一統王朝長治久安。

至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竭力主張禮治,反對法家的「法治」。與西周相比,表面看來是「禮崩樂壞」,但實際上只是禮的實際范圍有所變化,禮的形式有所改變,而禮的本身並沒有被廢棄。相反,禮在改造中獲得了新生。特別是經過荀子的改造,「隆禮重法」,將禮與法有機結合起來,對後世影響很大。西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封建社會正統的政治思想。孔子所倡導的「為國以禮」即成為中國傳統的治國模式,以後歷代王朝,加以完善,相沿未改,一直到清朝。當代美國學者D·布迪在研究了中國傳統的禮與法律的關系後認為:「古代聖賢創造了禮,而現實社會的混亂,是因為人們不了解禮,不能以禮規范自己的行為造成的。」這種觀點基本符合中國傳統政治的實際,也為中外學者所公認。

禮的觀念與學說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調整著人與人、人與天地宇宙的關系。「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詞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

禮是中國傳統治國模式的根本價值

張晉藩先生認為,禮體現了中國古代民族的心理狀態與思維方式,因其為仁義忠信之體現與外化,因此,禮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值得追求的價值,可以作為衡量一切的標准。「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儒家最高的理想國莫過於「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但此理想難於在現實中建立,退而求其次,即為「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以此達到「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的目的。與此同時,儒家認為:禮的作用在於區分上下貴賤尊卑,維持等級制度,孝親尊君,進而穩定社會秩序,加強君主專制。正因為如此,中國歷代統治者、政治思想家均將禮視為治國安邦的根本指導原則。《左傳》雲:「禮,王之大經也。」「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認為「不學禮,無以立。」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耳且格。」歷代儒家莫不將禮看成修身治國屢試不爽的法寶。孟子「仁政」主張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而在人性中孟子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並將禮看成體現仁義,進而實現「王道」的重要途徑;荀子吸收諸子百家思想,認為禮是治國安民之本。他說:「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他的禮法一體論為後世統治者所崇。

禮治是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傾向

調整社會、治理國家,無外乎兩種主要手段,即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中國古代治理國家,兩者兼用,以後者為主。二者的結合融通,即為禮。誠如近代學人章太炎先生在其所著《檢論》中言:「禮者,法度之通名,大別則官制、刑法、儀式是也。」中國古代的「法」有多種含義,但常用是指刑,尤今之刑法、刑罰。西周時期,實行「禮治」,刑被禮所包容,刑即禮的一部分。禮不僅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而且具有法律意義,人們的行為違禮即被視為觸刑。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斗之獄繁矣;聘射之禮廢,則諸侯之行惡而盈溢之敗起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二者功用有別,目的一致。禮是靈魂、統帥、總的原則,而刑則是禮的條文化、具體化。西漢至清末,刑雖成為獨立規范體系,不再為禮的一部分,但與禮比較,刑仍處於從屬地位。借用中國傳統哲學范疇,禮為「體」,而刑為「用」。即所謂「禮法合一」。

中國古代以農為主,工商業不甚發達,由此導致古代法律規范體系是諸法合體,刑重民輕。但這不能說中國古代沒有民事法律規范,只不過是沒有形成獨立的民事法典而已。那麼,社會上大量的民事法律關系用什麼來調整呢�一部分由刑法調整,更大部分,特別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戶婚土田」所謂「細故」,直接用禮來調整。自西周以來,用禮調整社會成員的身份、財產、繼承等重要民事關系。中國古代地方上司法與行政合一,而地方行政長官自隋唐以後絕大部分來源於科考。他們飽讀詩書,深諳禮的規范,因此以禮斷案,駕輕就熟。誠如近人蔡元培先生所言:「我們古代有禮、法之別。法者,刑法也;而今之所謂民法,則頗具於禮。」綜上所述,禮治作為一種治國模式,它高居於其他模式�如中國傳統的「法治」和治國手段之上,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傾向。

眾所周知,專制主義是中國傳統政治結構的本質特徵。在奴隸社會就形成了以王為代表的奴隸主貴族專制政體。秦朝建立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後,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演變,不斷得到強化。正像梁啟超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國專制政治進化論》中所指出的:「專制政治之進化,其精巧完滿,舉天下萬國,未有若吾中國者也。萬事不進,而惟有專制政治進焉。」作為一種極端的等級制度、特權制度,它的基本內涵是「君上有權,而臣民無權」。而禮的基本精神和政治功用即為「明分、別異、序等級」。即對專制主義確認與維護,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重要理論根據。

D. 中國封建社會為什麼以禮治國而不是以法治國

中國在歷史上有過以法治國的時期,比較著名的應該屬於秦帝國時期,而歷史實踐證明,嚴厲的法律壓迫,使得人民喘不過氣來,最終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挑起起義大旗。原因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秦帝國以後,統治者對於法家的嚴厲法治,可能覺得並不能長遠自己的統治,並且當時百家爭鳴,思想流派眾多,為統治者選擇符合自己統治利益的手段提供了更好的選擇,如儒家。提供了晚上的倫理綱常體系,可以從道德上約束百姓,手段也更加溫和,便於民眾接受;

  2. 二是禮法的推行更加普遍,推行起來難度遠遠小於推行律法,並且禮是民間自己就可以進行廣泛的監督,不再需要政府對維護法律投入那麼多;

  3. 禮法可以從對民眾的教育中滲透,這樣可以使規矩對於人一生的影響更加深刻,也更加有用;

  4. 禮法具有提前預防的作用,而法律的推行一般只有犯法之後才可能意識到,所謂防患於未然,禮法更具優勢

E.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有點和缺點各是什麼

所謂依法治國,就是以法律為中心。
就是大公無私,只要犯罪就得受罰
做到了內公正嚴明。容也會大大降低犯罪事件的發生。
而以德治國也就有點「唐僧式」的治國方法
會以好言相告。感觸一個人。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總有說是依法治國,但也包含著「德制」。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政治體系

F. 依法治國跟以禮治國的區別是什麼

法家與儒家的主張不同;人性本惡與人性本善的分野。

G. 以禮治國更好,還是依法治國好

法制為主,人治為輔。
如果全是法制,不行,那會變成有錢人的社會。
如果全是人治,那更不行,會變成獨裁。

H. 如何簡述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

(1)依法治國需以以德治國為基礎。這首先是因為道德是立法的基礎,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來源之一,先進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價值目標之一,良好的道德規范是評價法律規范善惡的主要標准之一。其次是因為道德是執法的基礎,法律規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確地把握立法宗旨,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證據採信方面的自由心證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再次是因為道德是守法的基礎。大多數人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礎;權利是現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將法定權利兌現成為現實權利取決於公民的自覺和自願意識;與權利意識相對應的義務意識也與公民的自覺和自願意識相關聯。(2)以德治國需以依法治國為補充與保障。以德治國著力於通過提高人的內心覺悟和建設人的動機文明,來端正人的文明行為;依法治國則著力於通過約束人的外部行為和建設人的行為文明,來開掘人的內心文明。以德治國著力於建設個體文明,通過榜樣的力量促進社會主義群體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國則著力於建設群體文明,通過群體文明的提高,防範、震懾個體的越軌行為。以德治國著力於強調人的義務意識、責任意識,依法治國著力於維護人的權利,強調人的權利意識,兩者相得益彰。 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法治屬於政治建設,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屬於精神文明。二者范疇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作為兩種基本社會調整手段,二者具有同一性。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社會階段基礎和經濟基礎;其次,二者都體現了人民主權的政治思想,都體現了人類文明和進步的時代風尚。再次,二者有共同的歷史使命和奮斗目標。它們都要創造和保證有利於經濟發展、政局穩定、社會安定的良好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實現人際關系和諧,人們生活幸福,都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但兩者存在明顯區別:第一,兩者調整范圍不盡相同。法治的重點是人的外在行為,德治的重點是人的內心世界;第二,兩者的具體內容不同。法律既規定人們的義務,也規定人們的權利,並重視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道德則著重強調人們的義務,提出許多要求,但並不強調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第三,兩者的調整機制或方式不同。道德是一種「軟約束」,法律既靠人們自覺守法來實現,也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通過外在的力量,強制人們遵守,是一種「硬約束」。道治「本」,「法治標」,兩者各有優勢,而同時存在不足或缺陷。法律本身來講,由於其與社會利益關系的平衡與利益矛盾的多變相比,具有制定遲緩和修改滯後的性質;其次,法律規范的封閉性使其缺乏廣泛的滲透力;再次,法律更多是補救性的懲治,缺乏防治性的勸導;第四,法律和司法的不完美直接影響法律的效力,以道德本身來看,道德的約束是非常脆弱的;其次,現代經濟社會高度利益性和多元利益的存在,社會主體在具體利益的引誘下,驅動下的行為選擇往往忽視道德。因此兩者的不足更決定了二者確實存在互補性。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所以,要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結合起來,使法律和道德在內容上互相銜接,相互協調,在作用上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充分體現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優秀歷史文化傳統與時代潮流、社會主義文化與經濟、政治的同一性。(二)依法治國對以德治國有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社會主義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范人們的行為,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健康發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表現。第一,在立法上,通過道德法律化保障道德規范的實現。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一是立法將一定的道德規范直接上升為法律規范,即通過禁止性義務性的法律規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規范,如婚姻法中的子女贍養父母、父母撫養子女並不得遺棄等規定,都是道德法律化的直接模式。二是立法規定法律主體必須遵守一般的道德規范的原則,使一般的道德規范成為具有某種法律屬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則。如民商法中關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三是立法規定準用性道德規范,使其成為國家立法的有利補充。如我國民事司法實踐中不乏其做法。通過道德法律化,保障了道德規范的實現。第二通過強化執法和司法,促進道德規范的培植。缺乏嚴格的執法和司法的一個盜賊橫行、動盪不安、社會分配嚴重不公的社會里,公民的良性道德就難的形式,道德就缺乏有效的屏障和依託。第三通過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和對合法行為的保護,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現代社會關系日益復雜,不同階層、不同集團之間存在不同利益要求的矛盾,市場經濟的弊端給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也帶來了消極影響,如製造假冒偽劣產品、偷稅漏稅、利用合同詐騙錢財、貪污受賄等等。社會主義法治通過制裁經濟、民事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刑事犯罪,不僅懲治,教育違法者,還能起到教育和警戒其他社會成員的作用,使社會保持良好的道德風尚。第四,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是道的保障。我國憲法和其他法律也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做出了系統規定。如《合同法》、《民不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要求遵守公序良俗、商業道德、誠實信用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反映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教師法》、《法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中規定有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這些法律規定,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對於傳播道德,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三)以德治國為依法治國提供堅實的思想政治保證。首先,社會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標准和推動力量。法治的推行首先要依靠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現實要求我們知心朋友從思想上道德保證切實遵守法律,同一切違法亂紀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要看到一個社會如果大多數社會成員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低下,那麼不論有多麼苛刻嚴厲的法律,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秩序和管理問題,不能長治久安。其次,社會主義道德制約著社會主義法治的完善。道德的自覺約束與法律的強行約束是否相制約,也可以互相轉化,某些道德規范需要適時提升為法律規范。在法律未涉及的領域,道德就在其中起到一個補漏的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規范不能適應新的實際,而新的道德規范還沒有形成,因而一些領域和地方,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出現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滋長蔓延。必須要實行法治。所以,以德治國並非是要以德治來代替法治,而是要強化和實現法治。只有在衽法治的同時,實行德治,以道德教育、道德自律和道德建設,作為法治的後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依法治國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社會發展才能進入較高層次。 法律與道德各有其巨大作用,也各有其顯著缺陷。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統一起來,能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因為第一法律與道德在起源和發展上有某些共同點。道德與法律均起源於風俗習慣。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指出:當文明開始以後,希臘人、羅巴人以及希伯來人的最初法律,只不過是把體現於習慣與風俗之中的他們前代經驗的結果變為法律的立法而已。恩格斯也曾經指出:『在社會發展某個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一種需要把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規則概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後來便成了法律。」這說明,某些法律是由道德習慣轉化而來的。第二法律和道德都是用來維護和調整社會關系的。在我國封建社會的法律體系中,有許多律令吸收了封建道德規范。我國魏晉隋唐法典中,除律令正文外,還附有「十罪」「十惡」的條目,其中的「數」、「者」、「睦」、「義」等,就屬於道德規范。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有些道德規范同時也有法律效力。我國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中有「愛國主義」,「愛國主義」就有法律方面的內涵。一個人不愛國就會受到道德譴責,嚴重的有損國家和民族尊嚴的行為,則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法律與道德在作用上相互憑借,相互補充。統治階級用法律推行道德,用道德維護法律,這就所謂的「德威並施」,「寬猛相濟」。道德可以用來防範尚未發生的違法行為,而法律則可以用來制裁已經發生的違法行為,以所謂「禮者禁將獎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我們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有利於提高人們遵守社會主義道德的自覺性,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又有助於增強人們的社會主義法制觀念,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此外,某些法律手段不宜解決的問題,可以用道德手段解決,而有些社會問題道德手段不行需要用法律手段解決。

I. 禮具有多元價值,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基礎

(2015·湖北黃岡調研)「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思想之一,它具有多元價值,可以「經國家」,也可以「序人民」;可以「正性情」,也可以「明是非」。總之,禮可以「節萬事」。由此可見( )
A.在傳統文化中,「禮」根植於人的內心,是人們的日常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標准 B.「禮」源於自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規范 C.「禮」包含有豐富的內涵,具有傳統繼承性和鮮明民族性 D.「禮」具有多元價值,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基礎
[解析] 材料強調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雖不是法律,但深植於人心,在國家、

社會、個人生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故A正確。B、D明顯錯誤,C與材料無關。

J. 依法治國和以法治國的區別很大嗎

依法治國和以法治國雖然一字之差,但是它們區別很大,具體區別如下。

一、兩者概念不同

1、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的方略。

2、以法治國是韓非法律思想用語。指的是用法律治理國家。主體是人,根本上還是人治,法律是工具,可用則用,不可用則不用。不強調法律的權威性。因此與依法治國的法治根本性不同。

二、兩者的歷史背景不同

1、以法治國、以法為本是韓非法律思想用語,是秦朝法制的重要思想。法家奉行「以法治國」,主張「國不可一日無法」。即使在獨尊儒術以後,其法治的精神也滲透到儒術之中。尤其是法家的君主獨裁的主張,奠定了秦以後專制主義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

2、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鄧小平同志提出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三、兩者的意義不同

1、法家反對「禮治」,主張「法治」的重要觀點,對秦朝法制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對中國封建法制的確立、鞏固和發展起過重要作用。

2、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熱點內容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