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行政立法評估制度研究

行政立法評估制度研究

發布時間: 2022-04-02 03:20:36

❶ 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的概念】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授權組織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行政立法的特徵】一是行政立法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授權的組織;二是行政立法相對於國家權力機關的立法而言,具有從屬性;三是行政立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多樣性。

【行政立法的分類】是指依照不同標准對行政立法所作的劃分。如依照行政立法的權力來源,行政立法可分為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依照行政立法與國家權力機關立法和上級行政機關行政立法的關系,行政立法可分為執行性立法、補充性立法和自主性立法等。

【職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憲法和組織法規定的職權進行的立法活動。職權立法是與行政機關同時產生和存在的行政機關的固有職權。如我國憲法規定,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規章。

【授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或有關決定授權而進行的立法活動。授權立法不是與行政機關同時產生和存在的行政機關的固有職權,而是行政機關依據組織法以外的法律或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授權取得的。如1985年4月1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關於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條例的決定》對國務院的授權和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對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授權。

【執行性立法】是指為了執行法律或法規及上級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而進行的立法活動。執行性立法不創設新的法律規范,而只是將法律、法規及上級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具體化,以便執行和實施。

【補充性立法】是指為補充法律、法規和上級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而進行的立法活動。補充性立法一般需創設新的法律規范,必須得到有權機關的授權。

【自主性立法】是指行政機關為履行法律規定的行政職權而對管理事項創設一定法律規范的立法活動。自主性立法不是對法律、法規的具體化或補充,而是對法律、法規未規定事項自主地創設新的法律規范。

【行政立法的主體】是指有權進行行政立法的主體,包括制定行政法規的主體、制定部門規章的主體、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主體以及制定經濟特區規章的主體。

【制定行政法規的主體】即國務院。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分兩種情況,一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對國務院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制定行政法規;二是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依法對尚未制定法律的法定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

【制定部門規章的主體】主要是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根據憲法和組織法可以制定部門規章;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務院直屬機構根據立法也可制定部門規章。此外,有些事業單位經授權也可制定規章,如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授權可以制定有關證券市場監督管理方面的規章。

【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主體】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是指經國務院批准享有制定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許可權的市。國務院曾分別於1984年12月15日、1988年3月5日、1992年7月25日和1993年4月22日批准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青島、無錫、淮南、洛陽、重慶(後為直轄市),寧波,淄博、邯鄲、本溪,蘇州、徐州等19個市為「較大的市」。這些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地方性法規,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行政立法的程序】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方式和步驟。

【制定行政法規的程序】根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制定行政法規的程序包括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

【行政法規的立項】是指將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項目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於每年年初編制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前,向國務院報請立項;國務院法制機構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國務院審批。

【行政法規的起草】行政法規的起草,由國務院組織。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確定由國務院的一個或幾個部門具體負責起草工作,也可確定由國務院法制機構起草或組織起草。行政法規的起草,要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並可採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意見;起草部門就涉及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與其他部門關系密切的規定,應與其他部門協商一致,對涉及有關管理體制、方針政策等需要國務院決策的重大問題,應提出解決方案,報國務院決定。

【行政法規的審查】行政法規送審稿的審查由國務院法制機構負責。國務院法制機構主要從是否符合憲法、法律和國家方針政策,是否符合起草要求,是否與有關行政法規協調、銜接,是否正確處理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送審稿主要問題的意見等方面進行審查。

【行政法規的決定】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或者由國務院審批。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主要負責人提出提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的建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行政法規草案時,由國務院法制機構或者起草部門作說明。

【行政法規的公布】根據國務院對行政法規草案的審議意見修改形成的行政法規草案修改稿,由國務院法制機構報請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施行,並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在國務院公報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准文本。

【行政法規的施行】行政法規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行政法規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行政法規的備案】行政法規在公布後的30日內由國務院辦公廳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制定規章的程序】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規章的程序包括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

【規章的立項】是指將需要制定規章的項目列入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擬訂本部門、本級人民政府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報本部門、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規章的起草】部門規章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組織起草;地方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組織起草。行政法規的起草,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並可採取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起草規章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有關機關、組織或公民對其有重大意見分歧的,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起草部門規章涉及國務院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與其他部門關系密切的,起草單位應當充分徵求其他部門的意見。

【規章的審查】規章送審稿由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負責統一審查。

【規章的決定】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審議規章草案時,由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作說明,也可以由起草單位作說明。

【規章的公布】根據有關會議對規章草案審議意見修改形成的規章草案修改稿,由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報請本部門首長或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部門規章簽署公布後,部門公報或者國務院公報和全國范圍內發行的有關報紙應當及時刊登。地方政府規章簽署公布後,本級人民政府公報和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發行的報紙應當及時刊登。在部門公報或者國務院公報和地方人民政府公報上刊登的規章文本為標准文本。

【規章的施行】規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規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規章的備案】規章在公布後的30日內,由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向有關機關備案。

【規章的清理、修改和廢止】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應當經常對規章進行清理,發現與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規或其他上位法的規定不一致的,或者與法律、行政法規或其他上位法相抵觸的,應當及時修改或廢止。修改、廢止規章的程序,參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❷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持改革開放。
2.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行政立法權是一種從屬性、補充性和執行性的立法權。只有享有行政立法權的行政機關在其許可權內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制定的行政法律規范,在不與憲法、法律以及上級法規相抵觸的限度內,才是合法的和有約束力的。也只有嚴格遵循法定的程序立法才能保證立法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公正性。如前所述,實現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統一,是行政立法一項重要的艱巨的任務。如果說,依照法定程序立法是民主原則的要求,那麼,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則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性質所決定的。
3.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人民的意志是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我國立法,從憲法到一般法律、行政法規,再到地方性法規、規章,都應當表達人民的共同意志。現階段,應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其歷史任務。因此,必須堅持民主立法,通過多種形式,充分聽取和考慮利害相關人的意見,建立公開聽證、合議制度和專家論證制度,使行政立法具有群眾基礎和保證立法質量。
4.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必須尊重客觀實際,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情況密切結合起來,根據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建設和法制建設的要求,既要積極,又要慎重;既要考慮可能性,又要考慮可行性;恰如其分地掌握立法時機,條件成熟的,應及時制定;未成熟的不能急於求成,片面追求「完備化」。這樣才有利於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恰當地確認公民的行政權利,正確處理行政權力與公民權益之間、以行政權為核心的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
5.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社會主義立法的基本原則。原則性是立法工作的本質規定性,是法律的基本目的要求。它是維護法律性質,堅持社會主義立法方向,實現法制統一性的基礎。

❸ 試論述我國的行政立法體制

行政立法體制是指國家行政立法機關的體系及其的劃分
1、行政立法主體:行政立法活動是由有行政立法權的行政機關進行的,根據憲法、組織法以及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有權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及直屬機構有權制定部門規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的經濟特區市的人民政府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2、行政立法許可權:行政立法許可權是指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在內容與形式上的許可權范圍,即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可以就哪些事項作出立法性的規定。

行政機關行使行政立法權必須嚴格遵循法律保留原則。法律保留即凡是由法律規定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其他規范無權規定,否則構成違法。根據《立法法》的規定,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保留以下事項的立法權:國家主權的事項;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訴訟和仲裁製度;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其中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與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屬於法律絕對保留事項。

行政法規規定的事項有以下三個方面:(1)執行具體法律規定事項。(2)實施憲法規定職權事項,即憲法第89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3)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立法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事項,國務院可以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授權決定先制定行政法規。

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即國務院各部門規章制定的依據是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並且只能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地方規章可以規定的事項是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以及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3、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

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是指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在國家法律規范體系中的地位。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法規、規章不能同憲法相抵觸;法律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規章;省級人民政府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較大市的人民政府的規章。

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❹ 簡述行政立法監督機制

摘要 行政立法監督是對行政立法活動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對行政立法的監督,既有事前監督,也有事後監督。在西方國家對委任立法(行政立法)的事前監督主要是聽證制度、備案審查制度;事後監督則主要是司法審查(即行政訴訟)。

❺ 簡述行政立法的原則

行政立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有:行政合法性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專誠實屬守信原則、
權責統一原則。
一、依法立法原則
1、法律優先原則

2、法律保留原則

二、民主立法原則

在我國,民主立法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行政立法以保護和促進公民權益為出發點和歸宿
2、行政立法在程序上,應當使公民充分參與
依法立法是行政立法的原則之一

❻ 行政立法的原則有哪些

行政立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有:行政合法性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誠實守信原則、
權責統一原則。
一、依法立法原則
1、法律優先原則

2、法律保留原則

二、民主立法原則

在我國,民主立法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行政立法以保護和促進公民權益為出發點和歸宿
2、行政立法在程序上,應當使公民充分參與
依法立法是行政立法的原則之一

❼ 行政立法行為在行政活動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行政立法特別是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制定一定要有憲法和法律作依據。一般應在總則里明確載明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所依據的法律,行政規章還應載明其所依據的行政法規,地方政府的行政規章也應當載明其所依據的地方性法規,堅持下位法服從上位法。在法律、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中,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舊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或制定機關裁決。
民主和公開
在法律層面上,依現行法律的規定,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草案的提出議案權屬於國務院,國務院在提出法律草案的初始階段大多是由國務院有關部委起草(包括立法的需求、立法理由、立法的相關資料和草案本身),涉及一個以上部委的由一個部委牽頭,由部委首長簽署後送國務院法制機構審查或修改,經國務院審議後,由國務院總理提交全國人大。目前,我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在一些法律草案中部門的痕跡較為明顯,在管理事項涉及一個以上部委時,協調起來困難重重。社會主義法律應是具有民主性的法律,立法的公開性既是民主性的表現,又是民主性的保障。在法律草案的起草初始階段,法律起草小組的成員中應有相當比例的從社會聘請來的專家,這樣可使法律草案的提出者在法律草案的提出過程中,具有更多的理性,以此克服部門偏見,提高立法質量。另外一個方法是從程序上保證法律草案的社會討論更加規范化,使得立法機構能夠充分聽到社會各界對每一個法律草案的各種呼聲。
權利(權力)與義務(責任)對等
法的規范之核心內容是規定社會成員的權利與義務,對於行政機關而言也就是職權與職責,立法者在權利與義務配置時的規則是:權利(權力)與義務(責任)對等,對於行政管理的主體行政機關而言,行政職權的享有就意味著相應的職責,一旦法律賦予其一定的職權,就必須積極認真地行使,不得失職也不得越權,並要接受各種監督。對被管理一方而言有服從行政管理的義務,也就有要求行政機關依法進行管理的權利,並有法定的各種救濟途徑。今後的行政立法中注意權利(權力)與義務(責任)平衡仍然十分重要。
授權立法規范化
《立法法》規定在國家主權事項、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組織制度、犯罪與刑罰、訴訟和仲裁製度、涉及公民政治基權利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民事基本制度和各級人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職權和相互關系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外貿的基本制度等應當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人大未立法時,全國 人大可以授權國務院和地方人大或行政機關進行立法,但有關犯罪與刑罰、涉及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被授權機關不能將該項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並應在一定時間里制定規范性文件,授權應有期限,到期收回。法律制定後,相應的立法事項的授權終止。單行法律是否還將授權,應研究,若不再授權,還要解決現行法律中授權的效力問題。
科學合理地處理當前和長遠目標的關系
法律規范的目標太高或太低,內部不和諧,缺失規范性和制裁性,這樣的法律是無法實施的。法律、法規因其對社會生活的引導作用,迎合遷就現實生活而確定過低的目標和脫離現實生活而確定過高的目標同樣有害而無益。這從美國的《水凈化法》的變遷可以得到說明。美國1972年制定的《水凈化法》明確規定水的質量應達到的數個標准,要求到1985年底任何廢物都不得排入公共水體中,水體將回到自然狀態。當該法施行若干年後美國國會對其進行了修改,原因是原來規定的目標不切實際,耗費太大,因而確定了一個執行新標準的時間。反觀我國法律、法規的實施不能盡如人意的狀況,目標選擇和定位不當應為原因之一。這方面荷蘭的開放式分段立法的經驗值得關注。行政立法中常常會遇到立法時機是否成熟的問題,如若立法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超前立法,則很難保證所立之法得到真正執行,如果待時機成熟再行立法,則又不利法治的推進。荷蘭的《通用行政法》不是一次性制定,而是分段立法,至今還處於未完成狀態。這種首先規定最急需解決的問題,然後不斷加入新的內容的作法,具有很好的靈活性。
立法者應當關注法律、法規的時間效力
人們常常認為一部法律、法規或規章頒布後在時間上不應具有追溯力,這彷彿不成問題。但筆者認為:法律頒布後應當在3個月後施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若是執行法律或法律授權而制定的規范,則應具有追溯力(註:筆者認為《立法法》一概規定所有法律文件均不具有追溯力是不妥的。),與其執行的法律生效的時間一致。否則,執行性的法規、規章、從頒布之日起生效,勢必造成法律規定的生效時間不能保證,使法的權威性在社會上受到損害,法律、法規、規章之間的許多沖突便由此而發,最終影響法律、法規的實施。
應當進行行政立法的實驗和評估
一部法律或法規、規章成為「良法」的諸多因素中,陳立法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較高的立法藝術外,必要的實驗和法律頒布後的社會效果的評估亦十分重要。社會上常常聽到這樣的爭論,經濟轉型時期改革要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還是可以超出現行的法律規定。法治社會要求國家的一切活動都要依法辦事。因此,正確的法治之路應該是任何重大改革均應出台法律或法規,這些法律或法規的空間效力可以是局部的、時間效力可以是有時限的、對人的效力可以是劃定的群體。進行立法實驗證明成功後再將完善的法律、法規推及全國或全省(市)。這方面行政立法的實驗在德國一直在進行,荷蘭的《通用行政法》也規定了常規的正式評估制度,以便對行政機關和公民是否遵守該法的規定及社會對該法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通過社會調查可以發現法律是怎樣起作用的,也可以發現行政立法上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從而推進行政法律體系的完善。日本有關改革的法律出台後,法津附則中詳盡規定改革的過渡時期操作規則的做法很值得借鑒。對現行有效的法律進行評估(乃至經濟有效性的評估),也將成為完善法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考慮進行法律的編纂
當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日漸完善後,應適時進行法律編纂,梳理現行法律,消除矛盾,彌合疏漏,使國家法律更加適應社會生活,並成為國家依法行政的前提,使我們向法治國家的目標邁進。

❽ 請簡要闡述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1.「積極行政」的需要
現代社會發展的兩個重要趨勢就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復雜化和人際關系的復雜化。行政對象的復雜化要求行政管理日益走向專業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又導致行政對象的變動性加大,要求行政管理必須及時、准確和高效。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通過專門的立法機關來創制規范,行政機關只是執行規范的「消極行政」已經很難滿足專業和效率的要求,迫使行政機關由「消極行政」向「積極行政」轉變,通過積極主動地創制規范來彌,補立法機關立法活動的不足,快速高效地處理復雜多變的行政問題,現代意義上的行政立法正是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逐漸從國家立法機關的立法權中演化出來的。行政立法的出現是現代社會發展對行政機關的必然要求。
2.依法行政的需要
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行政立法雖然不是一種立法機關制定規范性文件的行為,但行政立法具有立法性質,其表現形式屬法的范疇。它介於立法機關的立法與行政機關的純粹執法活動之間,常常起著一種中介作用,實際上是為執行憲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在這一點上,行政立法具有行政性質,但採用的是制定規范的形式,是行政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
3.完善民主的需要
民主與法制是統一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法制通過對民主成果的鞏固和民主行為的規范等從各方面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民主。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也就是要把體現廣大人民共同利益的社會主義民主原則上升為國家意志,轉化為國家制度和法律,以保證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行政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行政立法在國家立法活動中的重要性也越發明顯。加強行政立法,完善行政法體系,是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大課題。
4.提高效率的需要
在目前我國行政法制並不完善的情況下,即使有了一些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但現實中往往涌現出新的或僅為某些地區、某些領域所獨有的技術性、專業性或區域性較強的問題要及時加以解決,或者雖有憲法、法律原則的規定但缺乏更詳細的辦法。此時就需要行政機關及時以行政立法的方式加以解決,以使憲法、法律的原則規定得以具體落實,或彌補行政管理領域中因缺少法律而造成的立法「真空」。同時,行政立法的存在還可以調動和發揮各級政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地制宜地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行政立法經驗和規律的積累還可以使行政立法的成果在條件成熟時上升為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廣的空間內指導行政管理的實踐,從總體上實現行政效率的提高。

熱點內容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