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教育
1. 傳統的儒家道德觀有哪些
道德觀包括仁、義、禮、智、信。行文准則有溫、良、恭、儉、讓。
其中核心是仁和義。《易經.系辭》里說:立天之道陰與陽,立地之道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與義」的精神貫穿了整個儒家學說。
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1)儒家道德教育擴展閱讀:
儒家是中國古代在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作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和墨家並稱顯學。
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時,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復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系。
「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2. 道德榜樣在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論中的地位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先秦時期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論中,道德榜樣占據著異乎尋常的關鍵地位。儒家對道德榜樣在道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的深信不疑,在先秦時期的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
譬如,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說,上層的道德好比風,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現像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順著風的方向倒。
他又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意思是說,君王對自己的親眷忠厚深情,則普通人民就會因此走上仁德,只有這樣古人的禮儀仁德才不會敗壞遺失,民眾才會不偷盜枉法。
他又說:「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他還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和他看齊;見到沒有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面教材做自省。
曾參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意思是說,我一日反省自己3次,為人做事忠誠不忠誠?交朋友有沒有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復習?曾子的這一點後來成為儒家學者進行道德修養的功課,稱為「日課」。
這些言論表明,先秦時期儒家贊揚道德榜樣在改變人心與行為方面的功效。他們確信,當道德高尚的聖人存在時,社會的混亂就不會長久持續下去。
3. 儒家的德育原則有何當代意義
可以建立比較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不過現在看來沒什麼用啊,當代社會已無文明
4. 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什麼
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是說呢么呢?只是知道「《論語》這書是支內離破碎而又誠實容坦率的一則則告誡,一則則評點,若是你是不欲復古,縱然全部精讀完畢,你也不能知道自己該如何在這個大爭之世立身;《孟子》是一種滔滔雄辯,其衰朽的政見使人窩心,其辭章之講究使人快意。」這是在《大秦帝國》中秦王的解讀,我是覺得有道理哦,要說儒家的道德教育,應該是即會嚴厲要求諄諄教導,循循善誘,然在很多方面又有點使人感到迂腐,不變通,認死理,即會對之工整華麗辭章的喜愛,也會對之思想的骨子裡的儒家之見而可恨又可氣。
5. 孔子儒家的道德是什麼道德
儒家認為信為本。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伙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禮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范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范知識。 信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6. 儒家德育思想包括哪些
禮(禮貌)、義(道德心)、廉(當官做事清廉,不貪不賄)、恥(做人知到哪些事該做和不該做,知羞恥,有羞恥心)。
一字貫穿:仁。(要有為他人設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胸襟)。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7. 古代儒家德育思想的現代啟示
其實古代儒家的很多思想,尤其是一些德育思想,築成了中國現當代的這樣的一個文化體系,尤其是對於道德,對於修養的一種影響是非常巨大,所以說這個時候這些德育思想呢,我們應該發揚且繼承他們的這些優良傳統,為我們中國開辟一個新的一個天地
8. 儒家文化對道德有哪些影響
「仁」「德政」的主張對鞏固和延續封建統治、保持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起了重要作用。儒學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注重氣節、品德,凸現人性的庄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仁政愛民和任用賢才,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在現代企業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價值。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華文明寶貴遺產的重要部分。現在倡導的「以德治國」「公民道德教育」,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都與儒家思想有一定關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時代的要素與內容,與時俱進,批判繼承,理性揚棄。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8)儒家道德教育擴展閱讀:
孔子門下弟子三千,因而總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孔子更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某些地區更將「孔聖誕」定為「教師節」。
自從中國人開始追求現代化以來,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自明清時代,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參考儒家傳統提供的資源。尤其是華人和東亞人應該有這個機會。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傳統,儒家傳統屬於全人類,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獻應該盡量翻譯成各種語言,提供給大家。
從一開始儒家思想就體現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今天的話語來講,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就被理解為人類文明的核心。結果,至少在中國,儒家思想被視為文明或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給現代人提供了很豐富的資源。
面對這些資源,現代人具有一個選擇的自由,可以吸收資源裡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拋棄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依據《結構論》的系統綜合理論,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約幾百年幾乎同期發展的希臘(自然)文化、猶太(律法、波斯時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華夏(儒家、倫理)文化奠基了人類至今以來的核心文化模式。
9. 儒家思想對教育的影響
文化是教育之源,是教育之根,且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承載著文化的傳承、發展,文化與教育緊密相關,共同發展。我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似一個巨大的寶庫,其中的精華我們不言而喻,「建國軍民,教育先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德育為先」等教育理念大大促進了我國現代教育的發展,然而,儒家文化中「功利性」的一面對現代教育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
傳統儒家文化倡導「學而優則仕」,這種教育目的觀嚴重誤導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三字經》里說:「上致君,下澤民,揚名志,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從中可以看出光宗耀祖,顯榮父母,遺澤後代是當時特有的家族思想,而對自身的身心發展沒有太多的提及,幾千年來,這種「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教育觀根深蒂固,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家長和學子。「學也,祿在其中也」,兒童從小就被這種以學求官,以學求利的思想所熏陶、所誘導,他們的學習動機自然也是為了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把讀書看成是跳出苦海、將來飛黃騰達走向政壇的唯一途徑,希望可以通過讀書取得好成績,拿到高文憑,最終找到所謂的「鐵飯碗」。如今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找工作之際競相報考公務員、選調生,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為了競爭一個崗位不計一切代價,報考各種輔導班,練就各種「神功」,總之是使出了渾身解數,這種趨之若鶩的現象與功利性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不無關系,這樣的教育目的如何實現人和社會的真正發展。同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無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無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一味灌輸書本知識,讓學生機械硬背,完全將學生視為存儲知識的容器,完全背離了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形成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喜劇性」悲劇。
傳統儒家文化中「尊師重教」的思想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和思維發展。尊師重教是孔子所倡導的思想之一,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一般情況不允許有不同聲音出現,所以那個年代的尊師可謂是唯師,老師就是權威,老師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學生一般不允許有異議,認真遵從便是。雖說我們現在倡導言論自由,但古代那種「師道尊嚴」的影響還是根深蒂固,很多學校和家庭從小就對孩子灌輸「要聽話」、「不要頂撞老師」、「老師就是權威」、「老師說的都是正確的」的思想,尤其是在很多中小學里,學校教育就是一種教師教、學生聽的單向傳遞,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生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其實兒童的思維是極其活躍的,他們有很多新奇且有趣的想法,只是被家長和教師所灌輸的「要聽話」思想所束縛,礙於教師的權威很少敢於發表異議,長此以往習慣了聽從老師的安排就不再有自己的想法,再往後就出現了我們現在大學課堂上老師提問題後出現的「鴉雀無聲」的局面,不再願意積極主動地各抒己見,很多人都是因為從小受「尊師重教」、「師道尊嚴」這些思想毒害而變成這樣的。其實尊師重教本身並沒有什麼錯,我們確實應該尊重教師的人格尊嚴,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但錯就錯在我們過於尊師甚至唯師,將教師的言行視為唯一的標尺,從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個性差異,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個性,讓他們在智力、思維、想像力等發展的最佳時期沒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展。
傳統儒家文化對「勞動」(這里主要指體力勞動和物質生產勞動)的鄙視也不利於當代素質教育的順利推行。從孔子不屑談「稼、圃」之事,到孟子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的思想能夠看出:儒家文化所蘊含的教育理念並不提倡體力勞動和物質生產勞動,甚至輕視體力勞動,認為讀書人應儒冠儒服、溫文爾雅,「手腳不沾泥,毛孔不出汗」,應以讀書為本,將來做個勞心者去統治他人,而且勞心者受勞力者供養,不需要去自食其力,更不需要為此感到羞恥。然而,當代素質教育所提倡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里的「勞」就是勞動教育,即一定的體力勞動和物質生產勞動。教育的真諦在於學生將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精神勞動和物質生產勞動結合起來實現自身潛力和能力的發展,深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不論是我們的社會、教育者、家長還是學生對勞動總有一種鄙視的眼光,認為體力勞動是一件很低賤的事情,沒有能力的人才會從事體力勞動。盡管現在學校開設有勞動教育課,但僅是迫於政治需要和行政壓力,而不是發自教育者本身真正的教育思想,所以很多學校的勞動教育課都是名存實亡,被其它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課所佔用。社會和家長們從內心深處也認為體力勞動是低人一等的,總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擺脫體力勞動,將來學有所成做一個勞心者,尤其是農村的一些家長,把上學看作是跳出農門,擺脫體力勞動的跳板。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們必須要改變這種傳統觀念,勞心者未必就是治人者,勞力者未必就是治於人者,而且現代的物質生產勞動者已不再只是勞力者,他們的生產是體力與腦力的結合,所以我們應該更科學地理解「勞動」,教育者也應該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以便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合格的勞動者。
傳統儒家文化的精華我們應積極發揚,但對現代教育的這些消極影響也亟需重視,教育事業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奠基工程,推動著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所以在對整個傳統文化的選擇中,教育要充分發揮其篩選發展功能,辯證地看待傳統儒家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一些不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舊文化進行更新、改造,保證傳統文化功能的有效發揮。
作者:宋穎 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10. 儒家宣傳的道德修養有哪些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士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專(智、信、聖、仁、義屬、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為規范和准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