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穴位療法治

穴位療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4-02 22:11:23

Ⅰ 怎樣通過穴道治療脾虛

【穴道治療】

(1)針灸療法

[取穴]天突、喘息、大椎、膻中、

[操作]針刺天突、喘息、大椎、膻中等穴,留針10~15分鍾,並不時捻轉和加強刺激,常可制止發作;痰多者,可加刺豐隆穴。

(2)敷貼療法

[取穴]肺俞、膏盲、百勞。

[操作]用白芥子、延胡索各20克,甘遂、細辛各10克,共為末,麝香0.6克,和勻,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薑汁調敷肺俞、膏盲、百勞穴,l~2小時去之,每10天敷1次。

(3)拔罐療法

[取穴]主穴:定喘、風門、肺俞。配穴:膻中、中脘、腎俞、膏肓。

[操作]一般僅取主穴,病程久或療效欠好者,酌加備用之穴。先針刺,將針速刺至皮下,輕輕捻轉進針,成人背腧穴進針5~7分,小兒2~3分。刺定喘穴時,針尖可向脊柱方向斜刺。待獲得針感後,可用架火法拔罐,即在針尾上縛一含95%酒精之棉球,點燃後將罐扣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5分鍾。亦可先留針20分鍾,中間行針1~2次,以捻轉手法平補平瀉。取針後再以閃火法,在風門穴與肺俞穴之間拔罐,留罐10~15分鍾。注意,小兒不可留針拔罐,一般僅採取點刺不留針,再拔以中號或小號罐,留罐時間,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上述治法,每日一次,穴位可輪換。10次為一療程。

Ⅱ 穴位治療

風池、風府、列缺、合谷、大椎、百會。
最主要的是辨證論治,我給你說的只是參考!!!

Ⅲ 怎樣通過穴道治療肺虛

【穴道治療】

(1)按摩療法

[取穴]天突。

[操作]點按天突。此穴位於胸骨切跡上方正中凹陷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點按天突穴1~2分鍾。

(2)推拿療法

[取穴]魚際。

[操作]按揉魚際。此穴在第一掌骨中點之橈側,赤白肉際處。用拇指指腹先後按揉兩側魚際穴各1~2分鍾。

(3)針灸療法

[取穴]肺俞中府太淵太白足三里。

[操作]取手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補法,酌用灸法,以補肺定喘。

Ⅳ 穴位貼敷療法是怎樣治療疾病的

穴位貼敷療法屬於傳統的中醫外治法,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整體觀念和辨證回論治為答原則,根據經絡學說,在病體相應的腧穴上,選用適當的葯物進行貼敷,以達到減輕患者痛苦,治療疾病的目的。即將中草葯加工成葯泥、葯丸、葯粉、葯膏等不同制劑,貼敷在選定的穴位上,靠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葯物的吸收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由於穴位貼敷療法簡單易行,安全而無副作用,且治療各科疾病確有良好的效果,故臨床應用較廣。報道最多還是支氣管哮喘的穴敷治療,療效喜人。腎臟疾病發病跟支氣管哮喘一樣,與免疫機制關系密切。理論推證,加之臨床實踐證明,穴位貼敷療法可以通過其獨特的療法,扶正祛邪、燮理陰陽、調整氣血、疏通氣機

Ⅳ 穴位治病

點穴位治療常見病現在越來越被人們肯定,因為點穴位不僅可以調理氣血,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下面我告訴你四個穴位: 一 頭面合谷收: 合谷 :「合」聚也,「谷」肉之大會為谷,故名合谷。
位置:手虎口第一、二掌骨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
主治:痛經、牙疼、頭痛、鼻病、耳聾、咽喉腫痛、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等。 二 頸肩列缺有: 列缺: 「列」為裂開、分裂開、別行之意,「缺」缺口。本穴為肺經的絡穴,別走大腸經,點按可使人清爽,故名列缺。
位置:腕橫紋上一寸半,兩手虎口交叉時食指盡處。
主治:。頸肩痛、落枕、咳嗽、氣喘、牙疼、半身不遂、頭頂天、口眼歪斜。 三 腰背委中求: 委中: 「委」委屈也,「中」中間,即曲屈膝關節在腘窩正中凹陷處,故名委中。
位置:膝蓋後方褶皺的正中央位置,觸摸時可以感覺到脈搏的跳動。
主治:腰腿牽痛、癱瘓、腰痛、下肢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利、腹痛。 四 肚腹三里療: 足三里: 「里」指居即集會,通達的意思;「三」指犢鼻穴下三寸,故名足三里。
位置:位於犢鼻穴直下3寸(四橫指)距脛骨約1橫指處。
主治:胃腸炎、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嘔吐、便秘、痢疾、胃下垂、高血壓、失眠、頭暈、下肢癱瘓、乳少等。

Ⅵ 怎樣用穴道治療肺虛

(1)按摩療法

[取穴]天突。

[操作]點按天突。此穴位於胸骨切跡上方正中凹陷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點按天突穴1~2分鍾。

(2)推拿療法

[取穴]魚際。

[操作]按揉魚際。此穴在第一掌骨中點之橈側,赤白肉際處。用拇指指腹先後按揉兩側魚際穴各1~2分鍾。

(3)針灸療法

[取穴]肺俞中府太淵太白足三里。

[操作]取手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補法,酌用灸法,以補肺定喘。

Ⅶ 怎樣通過穴道療法治

【穴道療法】

(1)按摩療法

[取穴]太陽、胸鎖、柱腋、

[操作]先在按摩處塗抹薄荷或玫瑰精油,以拇指放在額頭中央,由額頭往太陽穴的方向推,以四指從鼻翼向兩旁經過臉頰移動到耳朵,再由耳後沿胸鎖乳突肌推到鎖骨處。手掌置於胸前,由胸骨處柱腋下推,重復多次。下身按摩則從腳底開始,向上推揉,直到腹部;常做按摩,就可促進淋巴循環,加速代謝廢物排泄,就能幫助肝臟排毒,清肝瀉火,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2)指壓療法

[取穴]主穴:行間、陽陵泉、風池、百會。配穴:太沖、三陰交、太陽、內庭。

[操作]行間穴位:足晨陰肝經之「滎穴」,位於足背,第一、第二趾間縫紋端。壓法:切壓法;

(3)針灸療法

[取穴]太沖、行間、三陰交等穴。

[操作]一指禪推或按揉印堂、太陽、率谷、風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腎俞、氣海、關元等穴。在此基礎上再按加取太沖、行間、三陰交,用瀉法。

Ⅷ 穴位治療灸主要治療什麼

畏寒、肢體麻木。
具體的是什麼品牌呀,這個要看具體的情況,我知道恆脈穴位治療灸是輔助糖尿病治療的,效果特別好,可以緩解畏寒、肢體麻木等情況。

Ⅸ 穴位注射療法治療哪些疾病及具體操作步驟

概述
穴位注射法是一種針刺與葯物相結合的療法。選用中西葯物注入有關穴位、壓痛點或體表觸診陽性反應點,通過針刺及葯物的雙重作用治療疾病。
葯物與器具
常用葯物有復方當歸注射液、黃芪、丹參、紅花、板藍根、威靈仙、銀黃注射液、復合維生素B注射液、抗生素、胎盤組織液、奎寧等。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常用4~6號普通注射針頭,及牙科5號和封閉用長針頭。
操作
(1)一般可根據治療需要,循經絡分布走行尋找陽性反應明顯的背俞穴、募穴為治療點。
(2)根據所選穴位:部位不同及用葯劑量的差異,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及針頭。
(3)在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用注射針具快速進針刺入穴位,然後慢慢推進或上下提插,待針下有得氣感後,回抽一下,若回抽無血,即可將葯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葯;慢性疾病,體弱者用輕刺激,推葯要慢;急性病,體強者用強刺激,可快速推葯。

熱點內容
電大合同法第二版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4-11-16 14:39:20 瀏覽:448
勞動法孕婦發工資的制度 發布:2024-11-16 14:19:20 瀏覽:31
跨國公司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4-11-16 14:04:02 瀏覽:782
合同法法規定一定要交五險一金 發布:2024-11-16 14:03:19 瀏覽:446
行政法學課件 發布:2024-11-16 14:03:06 瀏覽:525
雙方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3:00:30 瀏覽:527
快遞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2:22:03 瀏覽:754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ppt 發布:2024-11-16 11:51:48 瀏覽:80
幹部任用條例學習宣傳計劃 發布:2024-11-16 11:39:02 瀏覽:804
鹽法條例 發布:2024-11-16 11:31:32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