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唐朝立法思想歸納為

唐朝立法思想歸納為

發布時間: 2022-04-03 01:19:52

㈠ 唐朝初統治階級的主要法律思想有哪些

唐初的立法指導思想: ●唐初的立法指導思想: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之下,他又提出了「安 人寧國」的治國方針。為了貫徹這一治國方針,在立法指導思想上主要表現為:
一、奉行「德主刑輔」的法律思想;
二、在立法上採取約法省刑。
三、注意法律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唐朝的立法概況
1. 《武德律》 --唐高祖武德年間制定。 12 篇 500 條

2. 《貞觀律》--唐太宗李世民命長孫無忌等人在《武德律》基礎上修定而成,仍為 12 篇 500 條,以隋開皇律 令為藍本作了較大改動,奠定了唐律的基本風貌。
3. 《永徽律疏》--唐高宗永徽年間,以《貞觀律》 為基礎 編纂出《永徽律》共 12 篇 500 條。此後又對 500 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注釋,稱作疏議。律與疏具有同等法 律效力,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後人將律疏附於每條律文之後,合在一起稱為《唐律疏議》 《唐六典》。
4. 唐玄宗開元年間制定,
內容涉及國家機關的組織與職掌, 是中國封建時代最早的一部綜合性行政法典。 《大 5.
中刑律統類》--唐宣宗時張戣(kuí)編定。所謂刑律統類即將同一性質的律、令、格、式混合編在一起的法 典形式。

●唐朝的法律形式

1.律--是「正刑定罪」的刑法典。違反令、格、式法律形式,要以律論罪定刑。
2.令--是關
於國家體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規
3.格--是國家機關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據以辦事的行政法規。
4.式--是國家 機關的公文程式。

唐律的刑法原則: ;
●唐律的刑法原則:劃分公罪和私罪;自首減免刑罰;共犯區分首從;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合並論罪) 累犯加重;同居相隱;比況類推;老小廢疾減免刑罰;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同罪異罰;區分故意和過失。

.唐律的主要特點
(1)規范詳備、科條簡要
(2)中典治國、用刑持平
(3)諸法合體、以刑為主
(4)依禮 制刑、禮法合一
唐律堅持以禮為綱的指導思想;其法律條
文皆「一準乎禮」。 2.唐律的歷史地位 .唐律的歷史地位(1)唐律是一部完備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長的封建法制發展史中,處於承先
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 (2)唐律對東亞許多國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唐律關於物權和債權的規定
1.關於物權--唐律嚴格保護所有人對物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之權,嚴格禁止
他人侵犯;規定物權取得的條件。2.關於債權--唐律規定了買賣、借貸、賃庸、寄託等債的關系;規定債務 擔保制度。

●唐朝的司法制度 1
司法機關
(1)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刑部(中央最高司法機關)、御史台(中央最高監察 機關)。

(2)三司推事--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長官共同審理的制度。 (3)地方司法機關--行政 長官兼理司法。

2.訴訟制度
(1)管轄--根據犯罪發生區域、罪行輕重、被告身份,劃分了各級審判機關的管轄權。
(2)起 訴--舉劾、告發、告訴三種方式。
(3)審判--以原告訴狀為准;採取「五聽」的審判方式,同時也以眾證定罪;
(4)執行--徒流刑應送配所,死刑的執行須奏報皇帝批准 。 3.監獄管理
4.監察機關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御史台的主要任務是監督國家各級官吏是否遵守法律。其下設台院、殿院、 察院。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糾察中央及京城的各級官吏;察院御史則巡察州縣,糾察地方官吏的違法失職 行為。

㈡ 唐朝法律思想根源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封建史上較有作為的皇帝,在他統治時期,朝廷人才濟濟,形成一個較為開明的統治集團。唐初統治集團的法律思想基本繼承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並有所發展。其在立法、司法活動中表現如下:
(1)以「安人寧國」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
以李世民為首的統治集團認為,隋亡的主要原因在於統治者過於貪婪,人民負擔過重。他們「動靜必思隋氏,以為殷鑒」。在制定政策時以「安人寧國」為指導,施行「無為」政治。魏徵以為「以為而治,德之上也」。李世民既推崇儒學,將堯舜之道、孔孟之書作為為政摜,又吸收了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及法家的某些思想。在「安人寧國」方針指導下,唐初法律思想具有禮法融合,德主刑輔,立法寬簡,執法嚴明等特點。
(2)立法公平,務求寬簡
李世民君臣認為,要安邦治國,必須重視立法,而立法應以禮為指導,以「寬簡」為核心。這主要表現於以下幾點:其一,既制禮,又立刑。唐初統治者認為,治國必須禮法兼用,「制禮以崇敬,立刑以明威」,李世民強調禮法統一,主張失禮則入刑,不忠、不孝皆為犯罪行為,《貞觀律》條款處處體現了禮刑結合的思想,它為永徽時律疏奠定了基礎。其二,立法必須公平。唐初統治者認為,法是國家的權衡,人君立法應「以天下為公,無私於物」。魏徵言:「聖人之於法也,公矣。」唐初統治者所說的「公」,當然是指地主階級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而言。為了能保護地主階級的整體、長遠利益,唐初統治集團主張立法要從公而棄私,不能以這個人好惡代替法律。其三,立法須穩定,「不可數變」。李世民君臣認為,法律固然應隨時代不同而有所改變,但卻不可多變,法律多變害處甚多,官吏不能盡記,前後條文牾,民不知所避,失掉權威而難以實行。其四,「國家法令,惟須簡約」。在強調立法公平、法律穩定的同時,唐初統治者格外強調律文的簡約,認為只有簡約,才能使律文前後一致,公平合理。貞觀年修律,便「削煩去蠹,變重為輕」,貫徹了這一原則。
(3)慎獄恤刑,務求其「實」
為貫徹正統法律思想「德主刑輔」的主張,李世民統治集團不僅在立法上強調變簡,執法上也強調慎獄恤刑,務求其實。其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慎獄恤刑。李世民認為,官吏多以入人之罪為能,利在殺人,因此造成冤獄。他明令,司法官員須慎刑慎殺,依法斷罪,或重或輕,均依定製。其二,創立九卿議刑制度。唐初統治者對待死刑十分慎重,「大辟罪,皆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其三,完善死刑審批程序。唐太宗將死刑三復奏變為「五復奏」,京城中兩天內復奏五次,給皇帝以充分的時間考慮生殺予奪,有效地避免了冤案。其四,反對嚴訊,務求其實。李世民君臣以隋嚴訊逼供為戒,強調審訊中要注重事實,並規定了「不嚴訊,不旁求,不貴多端」的原則,以防止濫刑濫罰。
(4)明正賞罰,一斷於律
唐太宗贊揚諸葛亮罰不避親,賞不遺仇,要求官吏審獄斷案「一斷以律」。他自己還帶頭守法,在司法判決與自己的敕令有所違背時,克已從法,使司法人員敢於維護法律,犯顏直諫。(5)納諫與執法相結合唐太宗從諫如流,當其敕令與律相矛盾時,他往往能接受司法機構的觀諫,忍個人小忿,而存法律大信。因此,皇權對司法的干涉相對減少,使封建正統法律思想在司法活動中得以充分體現。}
綜上所述,李世民及其統治集團在總結了歷代統治經驗的基礎上,發展了更為嚴密、更能適應社會發展和鞏固統治的法制思想。他們在"公平"的基礎上,依法辦事、嚴格執法,出現了中國社會罕見的、為人稱道的"法治"局面。

㈢ 論述唐朝的立法指導思想

唐朝初期的立法指導思想。

答:(1)禮刑並用。唐太宗李世民總結回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答的經驗教訓,在魏徵和封德彝辯論的基礎上,積極推行以教化為宗,刑罰為輔的政策,由他主持制定的《貞觀律》,就是以禮刑並用作為立法指導思想之一。高宗李治繼承「德禮」作為推行政治教化的根本,刑罰只是為保障「德禮」而設的遺風。

(2)法令簡約。法令簡約就是條文簡明,使人易知。唐統治者認為隋朝敗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法王太密,所以唐歷代統治者提出「簡而易從,約法之章,疏而不漏」的立法指導原則。

(3)寬仁慎刑。所謂寬仁就是提倡用輕刑,所謂慎刑,就是對罪犯處刑採取慎重的態度。唐統治者以隋滅亡為鑒,從長治久安的目的出發,採取寬仁慎刑的立法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制定的《貞觀律》是封建社會對同種罪行處罰最輕的法典。

㈣ 論唐朝法制的指導思想

(一)「德本刑用」,即「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二)強調法律寬簡、穩定、劃一,以利於執行和遵守。(三)嚴明法制,一斷以律。

㈤ 論述唐朝的主要立法成就

約法十二條:是唐高祖李淵在公元617年佔領長安之後,在劉邦約法三章的影響下制定的,其內容有:殺人、強盜、開小差、叛逆者處死刑。

新格五十三條:是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制定的,是唐朝立法的開端,其內容不可詳考。

《武德律》:唐高祖李淵命大臣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制定,共有十二篇500條,與開皇律相比有兩點不同:1)加入了五十三條新格的內容,2)將開皇律中的三流各增加1000里,並把配役的年限統一改為一年。

《貞觀律》:唐太宗李世民命大臣根據《武德律》制定的,在貞觀11年,即公元637年頒行,與《武德律》不同點在與:1)增加加役流,以減少死刑,2)反逆中的惡言犯法者的親屬,不再處死,以縮小緣坐處死的范圍,3)全面的規定了刑法原則、刑罰制度和罪名。所以貞觀律很有建樹,確立了唐律的體例,是唐律定型化的標志。

《永徽律》和《永徽律疏》:唐高宗李治命大臣根據貞觀律制定,於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頒行,永徽四年又頒行《永徽律疏》,即對永徽律的解釋,與《永徽律》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後世把唐律和以《永徽律疏》為基礎的法律解釋叫做《唐律疏議》,其中記載的唐律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法律。

《開元律》和《開元律疏》:是唐玄宗李隆基命大臣制定的,於開元25年,公元737年頒行,內容基本上沿襲永徽律和永徽律疏.

《唐六典》:共三十卷,編定於開元年間,是中國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行政法典。

《大中刑法統類》:又叫做《大中刑律統類》,是唐宣宗命大臣張戣制定,共十二卷,121門,刑法統類,簡稱為刑統,這種法律形式是把律以及刑事方面的敕令格式分門別類合編在一起的法典。

㈥ 唐代和明代立法指導思想是什麼

唐代的立法指導思想
1.德主刑輔,禮法並用
2.立法要寬簡
3.保持法律的穩定性
4.強調執法嚴明
明代的立法指導思想
1.重典治亂世。
2.禮刑並用。
3.加強法制宣傳。

㈦ 唐初法制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在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的法制史中,唐律以其形式的完備性、語言的精確性、技術的高超性占據重要地位,堪稱中國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對後世的法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的影響力不僅作用於本國,而且對亞洲,特別是東亞各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唐朝法制指導思想:(一)「德本刑用」,即「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二)強調法律寬簡、穩定、劃一,以利於執行和遵守。(三)嚴明法制,一斷以律。

唐初統治者為了穩固王朝的封建統治,認真地總結了隋朝迅速來亡的歷史經驗,確立了「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導思想。綜觀唐初的律典來看,它強調以封建倫理道德為治國的根本,法律作為一個階級的上層建築,但在其當時的社會中,刑罰僅僅作為輔助手段。同時,從唐律的內容來看,其以封建禮教為內容,法律僅是上層建築的表現形式。

唐朝統治者在制定律法時,充分考慮了當時的社會政治局勢,因此,它一方面是為了爭取社會的更大支持,使社會早日恢復穩定;另一方面出於階級統治的需要,對隋末的暴政予以廢止。「寬簡、穩定、劃一」這一指導思想的貫徹使唐初的律法環境相對寬松一些,統治階級的壓迫使被統治階級相對還可以承受,二者的矛盾沖突還有緩和的餘地。另外唐律的「劃一」,即法律的相對穩定性也對唐初社會的穩定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封建社會中,唐朝律典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否認的,但我們還要在客觀分析後,從中發現其不足之處。封建社會的階級政治意識、小農經濟發展程度以及其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結合,才形成了和前幾朝代相比較為寬簡、穩定、劃一的法律。作為現代社會中的法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要求它必須有較為完備的法律與之相適應。因為經濟的發展與上層建築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而作為上層建築之一的法律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影響,特別是當前我國的經濟在這二十幾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法律更新較快,不僅使民事法律、法規的出台顯得相應滯後,不能適應現今社會,同時使刑事犯罪中的新類型經濟犯罪增加,以致有權機關的司法解釋不斷出台。因此,「寬簡、穩定、劃一」的立法指導思想它只適用於一定的經濟社會,如果對於經濟發展較快的社會環境,這種粗線條、一成不變的法律指導思想是不適應的。

唐朝統治者在立法時已經深刻認識到依法辦事、奉法守法的重要性,因此產生了「嚴明法制,一斷以律」的法制思想。這一法制思想對後世的立法者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制定法律的統治階級的目的都是通過約束人們的行為來鞏固其上層建築,維護其統治。在立法、守法、執法等各個環節中,唐朝的統治者雖然並沒有將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看待法律從擬訂到實施、執行的各個環節,他僅僅因「律令雖早已頒布,但是官吏們多不依照執行」,才提出了「嚴明法制,一斷以律」的指導思想,「有良法,不等於有良好的法制」這一觀念,當時的統治者也已意識到,但由於其階級屬性,使其無法去克服。現在我們的法制已經走過了這一步,因為無論是刑事司法還是民事司法過程中,如對司法有異議均可通過行政訴訟及國家賠償獲得救濟。一部法律的實施是立法、守法或違法、執法幾方面的統一的過程,而「嚴明法制,一斷以律」這一法制思想就是我們經常所提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最早雛形。在一個社會中,某一行為是否犯罪,是否應受處罰以及對犯罪行為如何懲罰這些問題是法律能夠得以落實的關鍵幾步,當然法律制定是否公平、守法者的法律意識、執法者的執法水平等外部因素這些軟體建設也是起著重要的作用。

唐朝刑罰適用原則:(一)十惡重懲原則;(二)貴族、官僚減免原則;(三)其他刑罰原則:1、刑事責任年齡及矜恤老幼、殘疾的原則;2、同居相陷不為罪的原則;3、自首減免刑罰;4、共同犯罪區分首、從的原則。5、官吏犯罪,「私罪」從重,「公罪」從輕;6、數罪並罰的原則;7、累犯加重的原則;8、類推原則;9、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

在唐朝刑罰的三大原則中,對原則一所謂的「十惡」,也就是十種直接威脅皇帝人身、權力和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以及封建信倫常關系的行為,它體現了保護統治者利益的功能。對於原則二,它則是為了保護貴族、官僚的特殊地位,唐律並在制度上以「議、請、減、贖、官當」等形式來保證該原則的實施,以達到對於犯罪貴族、官僚給予特別減免或適用特殊審理程序的目的。其他刑罰原則中的大部分如刑事責任年齡、自首、首從犯、累犯加重等原則對後世的法制思想方面大都有著積極而重大的影響。
摘得一部分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唐朝的立法思想

唐朝初期的立法指導思想。

答:(1)禮刑並用。唐太宗李世民總結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在魏徵和封德彝辯論的基礎上,積極推行以教化為宗,刑罰為輔的政策,由他主持制定的《貞觀律》,就是以禮刑並用作為立法指導思想之一。高宗李治繼承「德禮」作為推行政治教化的根本,刑罰只是為保障「德禮」而設的遺風。

(2)法令簡約。法令簡約就是條文簡明,使人易知。唐統治者認為隋朝敗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法王太密,所以唐歷代統治者提出「簡而易從,約法之章,疏而不漏」的立法指導原則。

(3)寬仁慎刑。所謂寬仁就是提倡用輕刑,所謂慎刑,就是對罪犯處刑採取慎重的態度。唐統治者以隋滅亡為鑒,從長治久安的目的出發,採取寬仁慎刑的立法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制定的《貞觀律》是封建社會對同種罪行處罰最輕的法典。

問:《唐律疏議》的篇目內容。

答:第一篇《名例律》,相當於現代刑法總則,主要規定了刑罰制度和基本原則;

第二篇《衛禁律》,主要是關於保護皇帝人身安全、國家主權與邊境安全;

第三篇《職制律》,主要是關於國家機關官員的設置、選任、職守以及懲治貪官枉法等;第四篇《戶婚律》,主要是關於戶籍、土地、賦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證國家賦役來源和維護封建婚姻家庭關系;

第五篇《廄庫律》,主要是關於飼養牲畜、庫藏管理,保護官有資財不受侵犯;

第六篇《擅興律》,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將帥職守、軍需供應、擅自興建和征發徭役等,以確保軍權掌握在皇帝手中,並控制勞役征發,緩和社會矛盾;

第七篇《賊盜律》,主要是關於嚴刑鎮壓蓄意推翻封建政權,打擊其他嚴重犯罪,保護公私財產不受侵犯;

第八篇《斗訟律》,主要是關於懲治斗歐和維護封建的訴訟制度;

第九篇《詐偽律》,主要是關於打擊欺詐、騙人的犯罪行為,維護封建社會秩序;

第十篇《雜律》,反不屬於其他「分則」篇的都在此規定;

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關於追捕逃犯和兵士、丁役、官奴婢逃亡,以保證封越國家兵役和徭役征發和社會安全;

第十二篇《斷獄律》,主要是關於審訊、判決、執行和監獄管理。

問:唐朝維護貴族官員及其親屬的法定特權有哪些?

答:(1)議,即八議。指八種人除了犯「十惡」罪以外,可以享受「議」的特權。這八種人是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這八種人犯死罪,司法機關不能直接審理,必須先將其所犯之罪行及符合「議」的條件,奏請皇帝,由大臣集議,最後由皇帝裁決。

(2)請,是通過上請的程序減輕刑罰。上請者的限制比享受「議」者嚴格。

(3)減,指七品以上的官員及有爵位應「請」者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孫犯流罪以下,可以享受減刑一等的優待。

(4)贖,指應議、請、減和九品以上的官及應「減」者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孫犯流刑以下的罪,享受以銅贖刑的優待。

(5)官當,指官員犯罪可以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刑罰。

(6)免官,指有品級的官員犯徒罪,通過免去官職折抵刑罰。

問:試述「十惡」。

答:「十惡」是以隋唐為代表的封建法律所規定的十種最嚴重的犯罪總稱。犯十惡者要受到嚴厲處罰,為「常赦所不原」,並不得享有議、請、減等優待辦法。

一曰謀反,企圖推翻唐王朝的統治,奪取皇位的行為。

二曰謀大逆,就是預謀毀壞宗廟山陵及宮闕的行為。

三曰謀叛,圖謀叛國投降敵方的行為。

四曰惡逆,指毆打和殺害尊親屬。

五曰不道,犯罪者手段殘忍,違背了做人的正道。

六曰大不敬,侵犯皇帝尊嚴的行為。

七曰不孝,嚴重違反孝道。

八曰不睦,即親族間互相侵犯的行為。

九曰不義,本非血緣關系,根據名分,應遵守道義,但卻被棄道義的行為。

十曰內亂,家族內部紊亂人倫的行為。

問:《唐律疏議》的主要特點。

答:(1)體例完備,結構嚴謹。

體例完善是說一部唐律幾乎把當時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法律關系,都囊括其中,從而使它成為具有典型性的封建法典。

結果嚴謹主要表現在《名例律》和其他各篇的關系,以及律條彼此之間的照應,特別是篇目排列的次序,反映了立法者運用法律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輕重緩急。縱觀唐律篇目的排列順序,結構嚴謹,一環扣一環,反映了唐代立法技術已達到相當成熟階段。

(2)用刑持平。

首先,主刑都是採用一罪一刑,而不是採用一罪數刑的辦法。

其次,唐朝處決死刑的方法比歷代律典少,指有絞和斬兩種。

再次,刑罰加減以從輕為原則。

最後,設立加役流,取代可殺可不殺而不殺的死刑犯。

問:《唐律疏議》的歷史地位。

答:(1)唐律將秦、漢以來的法律思想和行之有效的立法、司法經驗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成為一部完備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

(2)唐律不僅對唐朝封建法制秩序的形成以及保證經濟的恢復、政治的穩定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漫長的封建法制發展史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

(3)唐律對亞洲許多國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範作用。朝鮮的《高麗律》和日本的《大寶律令》都以唐律為藍本;

(4)唐律作為中華法系的典型代表,曾在古代大放異彩,在世界法律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㈨ 唐初的立法思想包括哪些

唐初的統治者認真地總結並吸取了暴政亡隋的歷史教訓,得出了封建政權生死存亡的關鍵在於人心向背,提出了「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的道理。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又提出了「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其基本要點就是減輕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緩和階級矛盾,保證老百姓在喪亂之後得到休養生息,重建家園。

為了貫徹「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唐初的統治者除了在經濟、政治領域里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外,還積極地修訂法律,改革法律制度。從《唐律疏議》及唐初所制定的一系列律、令、格、式來看,唐初統治集團立法的指導思想有以下幾點:

(一)奉行禮刑並用、德主刑輔的思想

禮刑並用的思想在中國古代由來已久,經過兩漢的充實和發展,至唐代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立法和司法中貫徹禮刑並用、德主刑輔的法律思想。

唐初在如何確定治國方略時,曾在李世民主持下進行過激烈的辨論,以封德彝為首的一些人主張「以威刑肅天下」,以魏徵為首的一些人則主張以仁義治天下,魏徵等人認為「仁義,禮之本也;刑罰,理之末也」。李世民基本上採納了魏徵的意見,因為他看到隋文帝「不說儒術,專任刑名」,常因小過定以重罪的流弊,特別是隋煬帝「益肆淫刑」,召致「敗亡亦促」的悲劇。他用許多筆墨論證禮與法的本、用關系,以及二者的統一性,主張以德治為本,並不意味著放棄刑法。

這樣,唐初綜合了漢以來運用禮、刑進行統治的經驗,並以最高執政者——皇帝的權威身份,宣傳德禮與刑罰不是對立的,不能割裂二者的統一關系,這對當時的立法與司法產生了很大影響。許多原屬於禮的規范,被賦予法的形式。從漢初以來流行七百年的「春秋決獄」,也由於唐律完滿地體現了禮與刑的結合而終於被廢止。以繼承李世民遺訓著稱的高宗李治,在他執政以後制訂的《永微律疏》中便明確宣布,「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

(二)正法寬簡穩定,保持法律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早在高祖李淵時,就以「務在寬簡,取便於時」作為立法指導思想。及至太宗即位以後,明確提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緩」。他又對大臣們說:「國家法令,惟須簡約,不可一罪作數條。格式既多,官人不能盡記,更生奸詐,若欲出罪即引輕條,若欲重人罪即重條。數受法者,實不益道理,宜令審細,毋使互文」。寬與簡,是唐初立法的一個重要思想。貞觀修律時,基本貫徹了這一指導思想,貞觀律及其後的永微律,都是秦漢以來封建專制時代刑罰較為寬簡的法典。

唐初的統冶者不僅要求法律簡約易見,還強調保持穩定,變更法律一定要「詳慎而行之」,否則寬簡之法也將流於苛煩。唐太宗對大臣說,「法令不可數變,數變而煩,官長不能盡記,又前後差違,吏得以為奸」,「詔令格式,若不常定,則人心多惑,奸詐益生」,因此「不可輕出詔令,必須審定,以為永式」。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一是不輕易地制定法令,立法時要慎重;二是一旦立了法就要堅決執行,不輕易改變和廢止法令。太宗時自房玄齡等修定律、令、格、式以後,一直沒有大變動。高宗永微年間修定律疏,對貞觀律的律文本身,也沒有作較大的改動,主要是撰修了一個解釋律文的疏議,對《貞觀律》有一字的修改,都要在《疏議》中鄭重聲明,可見唐朝的後代君主非常注意遵守祖制,決不輕易改變前代君主所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法律。甚至直到唐末,「而高祖、太宗之法,僅守而存」。所以唐代的法律制度,除了武則大執政與安史之亂遭到兩次較大的破壞以外,基本上保持了連續性與穩定性。

(三)在法律適用上,強調執法審慎

法律適用是國家實現法律調整的一個重要的、也是最後的環節,法律適用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整個法制。因此,唐初統治者強調審判案件、執行法律的嚴肅慎重。唐初不僅制定了十分完備的唐律及其他一些律令格式,而且法律執行情況也是較好的。

這種思想貫徹到法律規定中,就是對於重刑與死刑案件,唐初法律規定了嚴格的復核制度。死刑案件須經過九對會審,並且還要經「三復奏」、「五復奏」才能執行。史書說:貞觀四年「天下斷死罪二十九人,幾致刑措」,反映了唐初在法制上取得的成就。

唐初從執法審慎的思想出發,要求司法官重視證據,對於證據不足者,不得輕易判決。執法審慎還表現為嚴懲官吏貪贓枉法,唐太宗尤其「深惡官吏貪濁,有枉法受財者,必無赦免……由是官吏多自清謹」。既有較好的法治,又有較好的吏治,這就緩和了階級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促進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高度發展,在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呈現出繁榮昌盛的盛世局面。

㈩ 唐朝的立法特點

唐朝立法的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唐律對後世各朝各代立法的影響十分深遠。
唐律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禮法統一,唐律的內容「一準乎禮」,真正實現了禮教與法制的結合。
第二、唐律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繁簡適中。唐律則科條簡要,精簡的同時,又具有十分強大的實踐生命力。《永徽律》共12篇,502條。
第三、唐律用刑持平,唐律所規定的刑罰比以往各朝代輕了不少,死刑、流刑等重刑大大減少。
第四、唐朝的立法技術空前完善 唐律的篇章結構井然有序,律令格式等法律形式相互配合,形成嚴密有序的法律體系。
唐律的概念精煉明確、用語簡要、邏輯縝密。

熱點內容
法院黃院長 發布:2025-01-20 07:01:50 瀏覽:301
上海市法院文員 發布:2025-01-20 05:17:23 瀏覽:320
法院執行情況 發布:2025-01-20 05:12:55 瀏覽:475
新浪微博法院 發布:2025-01-20 04:56:08 瀏覽:697
公司與股東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1-20 04:54:37 瀏覽:956
婚姻法的出台時間 發布:2025-01-20 04:54:35 瀏覽:992
保證法規 發布:2025-01-20 04:37:28 瀏覽:259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