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公論
⑴ 社會公共道德的道德含義
公共道德的形成是為了解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利益沖突。它通過建立一種普遍和公認的標准,構築了人們的行為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個人利益的實現是不能影響他人的,倘若超越了這個界限,就要受到輿論的譴責。公共道德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它所體現的對他人的維護其實也是對自己的維護.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既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又要高度重視和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真正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進。
社會公共道德(Social Public Ethics)不是我們所說的社會道德,而是指人類千百年來逐步積淀起來的由社會全體成員所普遍認許、遵循的道德准則。社會公德,是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以來隨著共同生活的發展,逐漸積累起來並延續下去的道德理念。人類對社會共同生活的最基本條件的需要和社會生活的最起碼關系,是產生社會公德的第一個原因。共同的歷史條件和共同的社會背景,以及社會各階級之間存在的某些共同利益,是產生社會公德的第二個原因。
規范可簡稱為社會公德,是一種與個人德行(涉及個人生活以及品德、作風、習慣等等)相對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它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對善與惡、榮與辱、美與丑等現象的認識、判斷能力。是在人們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依靠社會的輿論、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等力量來維持,為每個社會成員所遵循。社會公德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是基本的社會公德。尊敬師長、愛護公物、文明禮貌、講究衛生、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等等,都是社會公德的內容和要求。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循的行為准則,是社會普遍公認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社會公德水平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秩序、社會風氣、社會凝聚力,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外部標志。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社會公德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更為重要。社會公德具有維護和保障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功能,對於培養人的高尚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社會公共道德是傳統公共道德的升華和發展。社會公共道德,不僅要在廣泛的社會公共生活領域,如車站、碼頭、商店、公園、影劇院、網吧、候機室、公共食堂等公共場所自覺遵守秩序,而且要在人們之間的日常交往中,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禮貌待人,履行諾言,講究信譽等等。
就當前形勢而言,社會公共道德的影響因素主要有:開車不願禮讓,都想搶先爭道,不懂得與人方便與己也方便的道理;乘公交車不排隊、爭先恐後搶位置;不懂照顧老弱病殘者;只注重小家庭的衛生和美化,而隨意糟蹋公共衛生;家庭倫理道德淪喪,不贍養老人,棄嬰,視離婚為兒戲,離婚後不關心子女成長;在開會、看文藝演出時使用手機或電話,甚至打游戲、睡覺;看望朋友、同事、上司不預約時間;接電話不願先報自己的姓名;至於隨地吐痰、亂丟垃圾、說臟話惡語、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者更是常見。
由此可見,有必要對市民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認識現代化不只是物質的現代化、體制制度的現代化,還有重要的一條是人的思想素質的現代化;規范人們的公共道德准則和人際交往行為是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在現代化社會,人更需要相互支持,更要藉助別人使自己獲得在能力上、空間上和時間上的延伸,人的事業通過人際交往取得成功,人的情感與生活通過人際交往而豐富多彩,沒有人能夠脫離人際交往而更充實、成功。但人際交往中有一條相互性原則,就是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尊重與支持。我們與別人交往的目的是贏得別人的尊重、接納與支持,我們首先得按這一原則去對待別人,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⑵ 魏晉時期的道德論是誰寫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何晏。
在曹魏正始年間(公元240年—249年4月,是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的第一個年號,也是曹魏政權第5個年號),何晏著有《道德論》(全稱是《老子道德論》二卷)、《無名論》和《論語集解》。
何晏生平簡介: (?-249年),字平叔。南陽郡宛縣(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的曹魏大臣、玄學家,東漢末年著名的外戚大將軍何進之孫(一稱何進弟何苗之孫)。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何進就是那個招來董卓進京,後被宦官集團合力殺掉的無用的外戚大將軍,因為他的無能,正式開啟了漢末大動亂。而何晏就是何進的後代。
何晏之父早逝,當時司空曹操納其母尹氏為妾,他因而被曹操收養,而且為曹操寵愛。少年時就以才秀知名,喜好老莊之學,娶曹操之女金鄉公主,是曹操的女婿。
魏文帝曹丕在位時,未被授予官職。魏明帝曹睿也認為何晏虛浮不實,只授其幾個冗官之職。到了大將軍曹爽秉政時,何晏總算是熬出頭,受到重用,得以累官至侍中、吏部尚書,典選舉,封列侯。但是不久高平陵之變發生,與大將軍曹爽同為太傅司馬懿所殺,被夷滅三族。
何晏有文集十一卷(其中就有《老子道德論》二卷),並曾與鄭沖等共撰《論語集解》,今已佚。鍾嶸在《詩品》里稱他「平叔鴻鵠之篇,風規見矣。」將何晏詩列入中品。袁宏在《名士傳》中也將何晏等人稱為正始名士。他與當時的名士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競事清談,遂開一時風氣,是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也算是歷史上一位小有名氣之人了。
⑶ 如何認識道德,論道德的概念、本質、特徵、層次等
先有信仰,人的心靈和身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命運如何,怎麼變化在這個社會版中?這個人生來就要面對權的問題的答案就在他的信仰里,信仰是標准,道德是對信仰的個人解釋,信仰的內容應該是不改變的,而人的道德卻可能會隨環境變化而變化而違背了他的信仰,個人組成集體,如許多不同的信仰團體,在現在的環境下,按少數個體服從多數個體規則確定集體的信仰和道德,集體組成國家,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確定社會公共信仰,即國家法律,按少數服從多數規則確定社會公共道德。「道」可以認為是人對信仰的理解標準的解釋,「德」可以認為是人對信仰的執行標準的解釋,「道德」可以認為是人對信仰判斷標準的解釋。同一種信仰的標准應該是唯一的,可是人因為各人的悟性或智慧不同,所以道德也不同,信仰和道德在內容上都有必須做什麼,禁止做什麼,許可做什麼。
⑷ 關於道德的論據
(議論文)關於「道德」典型論據
列寧的家庭儉朴得象普通工人的家庭,當他離開幕尼黑時,變賣傢具,總共才值十二馬克。他甚至有病也不去醫治,不願多花黨的-分錢,列寧對穿著從來不講究,他的一件大衣,曾留有一九一八年遇刺的彈痕,但仍然縫縫補補一直穿到逝世。
----------------------------------
明朝陳壽,小時候家裡很窮,但有一次他拾了財物,卻坐在那裡守到深夜,忍飢挨餓等待失主來找。失主來了,他就把財物還給了人家。
----------------------------------
周總理隻身訪問京劇著名演員蓋叫天,蓋叫天後來感慨地說:"從前宰相出門,前呼後擁,新中國『宰相』卻沒一點兒架子。"
----------------------------------
羅瑞卿同志是我國第一任公安部長。有一次羅瑞卿去火車站接客人.因為時間緊,隨行人員沒來得及買站台票,等把客人送到住處後,羅瑞卿知道了這件事,對隨行人員說:"馬上到車站去補交三張站台票錢,公安大員應當做守法的模範。古人有一句話:"『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要防微杜漸嘛!"
----------------------------------
東晉孝武帝時,郗超與謝玄合不來,但當秦王持堅率兵攻晉時,都超推薦謝玄,他認為對人才當做到人盡其用,此次出征,必然能夠建立功勛。結果,謝玄果然在淝水之戰中一舉獲全勝。
----------------------------------
孫中山是人們所敬仰的革命家,也曾擔任革命政府首腦,但他從不利用職權為自己的親友謀私利。辛亥革命後,許多人建議要求孫中山委任撫養他成人,又支持了革命的哥哥孫眉接任廣東都督,孫中山堅決拒絕了。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時,他的同鄉密友楊鶴年幾次要求委以重任,均遭拒絕。
----------------------------------
春秋戰國時代的晉國有個大臣祁黃羊,晉國公叫他推舉一個人去當縣官。他就舉薦了同自己有私仇的解狐。後來晉國公又要他推舉一個去當法官,他舉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這兩個人到任後都很稱職。晉國公問他為什麼不避仇,他說:』您沒有問我誰是我的仇人,誰是我的親人,您只要我舉薦能夠當官辦事的賢人,我認為他們有才能,所以推薦了他們。"
----------------------------------
鄧中夏同志因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打擊,失去了工作,只靠妻子李瑛當學徒工掙的一點工資度日,常常連吃飯的錢都要借,但他有時還把失去職業的同志帶到家裡來居住。李瑛由於過度勞累,營養又不好,早產了。鄧中夏將孩子送給了別人。幾天後他對妻子說:』我們現在只有這一些錢,要先救同志們,不能再顧孩子,我們要割愛,要為革命割骨肉之愛。"
----------------------------------
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年輕的左拉因身無分文,只好忍著飢餓坐在巴黎盧森堡公園的長椅上做詩。這時有個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的少女哆哆嗦嗦地過來討錢,同樣處境的左拉脫下上衣給那個少女,叫她換頓飯吃,自己只穿一件襯衫,冒著寒冷回到他的閣樓上去。
----------------------------------
一八四四年,達爾文得出了物種不斷進化的理論,覺得還不夠完善,一直沒有發表。一八五八年,達爾文突然收到華萊斯從馬來群島寄來的論文,觀點竟和自己研究了二十多年進化論幾乎一模一樣。達爾文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決定先發表華萊斯的文章。只是由於賴爾和胡克的堅決主張,他們兩人的論文同時發表在林耐學會的雜志上。
----------------------------------
一九二七年向警予接到湖南省委通知,到省委工運部給一個領導當助手。這個領導是個年輕姑娘?見自己敬愛的大姐來當助手,竟不知怎麼辦了。向警予誠懇地說:"這是組織上的決定,我們應當服從。再說,當助手也是革命工作,為了革命,干什麼都一樣。"
---------------------------------- 何香凝和廖仲飽是一對情操高尚的革命伴侶。一九O九年,廖仲飽前往天津進行革命活動,何香凝寫了一首送別詩,雲:"國仇未報心難死,忍著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一九二二年,廖仲愷在獄中寫下了《訣香凝》一詩,說:"後事憑君獨任勞,莫教辜負女中豪。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惡殺刀。"充滿了浩然正氣。後廖仲愷果遭謀害,為革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
一八四一年,已經二十七的燕妮為了支持馬克思的工作,毫不介意地推遲了婚期。一八四三年,她不顧長兄的阻撓和反對,與不名分文的馬克思舉行了極其簡單的婚禮。婚後,馬克思被迫害、被驅逐、被逮捕,她都與馬克思患難與共,協助馬克思。所以恩格斯對她作了高度評價:"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別人幸福視為自己的幸福,那麼這位女性就是她。"
----------------------------------
宋代劉庭式當官前打算娶一農女,雖未送聘禮,但已許下諾言。後劉庭式中了進士並當了官,那農女卻一場大病雙目失明。有人勸他換娶農女的妹妹,劉庭式道:"我心早已許給那盲女,怎能負我的初心呢?"他終於娶了盲女,而且婚後相親相愛。
----------------------------------
南宋初年的將帥,大都驕奢淫逸,妻妾成群,岳飛卻不納妾。有一次,蜀師吳介買了個美女送給岳飛,岳飛派人送她回去,部下勸他把女子留下以結好吳介,岳飛說:"國恥未雪,豈是大將安逸取樂之時。"
----------------------------------
明代民族英雄於謙,先後平冤獄數百起,並奏請撥發河南官倉存糧八十餘萬石賑濟災民,使災民得以生產自救。老百姓稱他為"於龍圖"。於謙每次進京,都是"空襄以人",有好心人勸告於謙帶上土特產,巴結上司,於謙哈哈一笑,戲作一絕曰:"手帕蘑菇和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闖閻話短長。"
----------------------------------
陳嘉庚相繼捐了巨額金錢,在國內興辦各類學校。他有個兒子曾向公司支借了五十元錢。陳老查帳時發現,回家警告兒子說:"你爸爸的錢是不能給侵吞的!"有人覺得不可理解,陳笑著解釋說:"人誰不愛其子,惟別有道德之愛,非多遺金錢方謂之愛,且賢而多財必損其志,愚而多財益其過,實乃害之,非愛之也。"
----------------------------------
有一次馬克思的朋友庫格曼稱頌馬克思為十九世紀的智慧的思想家,《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是劃時代的著作。馬克思知道後很不滿意,給庫格曼的回信說:"過分贊揚我的活動是十分令人厭惡的,一切總歸有個限度。
----------------------------------
一九六一年周總理和陳毅同志到上海,與電影演員白楊等會面。在談話中;有的同志熱情地說:"總理,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總理很爽快地說:"如果我寫書,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
引言:
1、德,國家之基地。
______<左傳>
2、百行以德為首。 ______<世說新語>
3、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_______孟德斯鳩
4、生命的短促,只有關德能將它留傳到遼遠的後世。
一一-莎士比亞
----------------------------------
反例:
廣東省一副縣長,自己生活優裕,而給十歲的老母蓋的被單,有五+四個補了和四個破洞,給她吃的是剩菜剩飯,最後老太太只得裝一肚苦水上吊。這個副縣長受到道德法庭的審判,並以"虐待"罪被起訴。
----------------------------------
東海郡的孝子郭純死了母親。每當他哭母親的時候,就有成群的鳥雀飛落聚在他周圍。官府派人檢查觀看,確實有這樣的事情,立即給他門上掛匾,巷口建牌坊,表彰他的孝行。後來查明:原來郭純每次哭母時,總是把餅撕碎撒在地上,於是成群的鳥雀爭著飛來吃餅。以後仍這樣做,鳥雀一聽到郭純的哭聲,沒有不爭著飛來聚集的,並不是郭純的孝心感動了鬼神而顯什麼靈異。
⑸ 歷代名人論道德的名言警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內寵,一危也;才下而位容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南淮子.人間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論語》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荀子.天論》
⑹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6)道德的公論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⑺ 論文:關於道德與公序良俗
把下面的材料整理一下,結合自己掌握的只是進行理順就是很好的一篇小論文。
先概念定義解釋: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合稱。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風俗,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
有下述幾種類型:一是政治國家公序;二是市民社會善良風俗習慣;三是他人人格尊嚴;四是家庭道德關系准則;五是其他公序良俗。
道德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具有認識、調節、教育、評價以及平衡五個功能。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時代與不同階級,其道德觀念都會有所變化。從目前所承認的人性來說,道德即對事物負責,不傷害他人的一種准則。
一個道德淪喪、缺失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不可能有社會的正常發展、基本社會秩序的存在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歸納起來,道德具有五個方面的主要功能:
1、認識功能,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
2、調節功能,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
3、教育功能,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
4、評價功能,道德是公正的法官。
5、平衡功能,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再進一步闡述區別與聯系:
在現代民法中,公序良俗原則逐漸成為一項基本法律原則。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它有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以及一般道德觀念的重要功能,因而被成為現代民法至高無上的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
公序良俗原則在性質上屬於一般性條款。因立法當時不可能預見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為而作出詳盡的禁止性規定,故設立公序良俗原則,以彌補禁止性規定之不足。公序良俗原則,性質上為授權型規定。目的在於,遇有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社會道德秩序的行為,而又缺乏相應的禁止性法律規定時,法院可直接適用公序良俗原則判決該行為無效。一般認為,誠實信用原則也是社會的道德准則,它與公序良俗原則中的"善良風俗"的區別在於,善良風俗適用於人法中(涉及到性道德和家庭道德),而誠實信用原則則主要適用於財產法中。
公序良俗原則是立法目標、規范性法律文化和社會公眾行為的道德依據。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不違法不一定就是高尚,守法也不一定不違反公序良俗.
例如將遺產全部.給予二奶,不違法,但違反公序良俗.違法一定違反道德,違反公序良俗一定違反道德,違反公序良俗不一定違法.但是違反公序良俗一定違反民事法律----明確的被寫入民法通則的.作為重要的法理原則存在.
最後做出結論:
我認為在民事法律實踐上----即有民事法律意義的道德.民事法律和道德沒有誰是誰的底線的問題,道德在民事法律上的應用就是公序良俗,兩者是一個底線.道德的要求比二者要高.但是不能用於法律實踐.
⑻ 「道德」的含義是什麼
「道德」的含義: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道德
【拼音】dào dé
【出處】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
【例子】那些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趁火打劫哄抬物價的人是不道德的行為,為遭到大家的譴責和唾罵。
【近義詞】品格、品質、人格、品行、品德、德行、人品
(8)道德的公論擴展閱讀
道德近義詞
1、品德
【拼音】pǐn dé
【解釋】即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
【出處】明·釋今無《壽江若海》:「名譽高縉紳,品德潔清修。
名聲好的官宦,注重修養和品質道德。
【例子】喬治·華盛頓總統在1796年的告別演說中宣稱,一個共和國的公民如果沒有品德就無法管理自身和充分行使他們的自由權。
2、品格
【拼音】pǐn gé
【解釋】品性;性格。也指文學、藝術作品的質量和風格。物品的質量、規格等。
【出處】唐韓愈《畫記》:「至河陽 ,與二三客論畫品格,因出而觀之。
到了河陽,與幾位客人一起討論畫作的質量和風格,因為出色大家都喜歡看。
【例子】公道正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公認的一個人處人、處事應當秉持的基本立場,是國家公職人員一切優秀品格的起點和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