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民主法治有

民主法治有

發布時間: 2022-04-03 13:23:01

『壹』 民主 法制 法治 三個詞的區別及聯系

民主:
就是人民決定國家的重大決定、政策、走向等等,通常表現為,國家的領導人是全民選舉出來的。
例如美國,奧巴馬就是通過一層一層的民主選舉,最後當上總統的。再說國會議員,由各個州的民選代表組成,比例按照每個州的人口比例來算。他們的決定就可以說代表公民的意志。每次國家要通過什麼新的法案,例如醫療改革法案,就要國會反復商定。中國就不是這樣,政府想做什麼就直接公告,然後逐步實行,不用多說了吧?

法制和法治:
這是兩個很糾結很蛋疼的概念,但是確實不是文字游戲,他是有區別的。
法治與人治相對,是一種國家的管理模式。
人治,也就是集權高壓統治,掌權者有絕對的權威,立法司法都會受到掌權者的影響。國家的發展、走向都是掌權者說了算的。說白了就是過去的封建時代,皇帝就是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是家長,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就是人治。今天我覺得法律不錯,我就遵守,明天我覺得不合適,就改到合適為止,或者乾脆不遵守。當然這是比較差的「人治」。但這也是人治的普遍現象。而且人治在司法的時候通常都是清官老爺來憑自己的大腦斷案,法律只起參考作用,如果我覺得法律寫的不好我就可以不參考。是不是犯法、量刑的定奪,都是由縣官說了算的。這樣的「不確定」性是很可怕的,因為你不能准確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會受多大的懲罰。

而相對於「人治」,就有了「法治」這個概念。

為了避免「人治」的社會規則的不確定性,以及統治者濫用權力導致社會的不公正、老百姓生活艱難、國家發展走向歪路,就出現了「法治」。法治,即「法律」高於一切。政府、公民,所有的一切都要服從於法律,掌權者不再是一手遮天,取而代之的,法律是絕對的權威。立法、司法、政府是互相制約的,並且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法律的規定政府不能違抗,否則會被司法機關處罰。而法律的制定可以說是全民一起制定的,可以代表絕大多數人的意志。即政府與公民同時認可這部法律。民主是「法治」的必要條件。

再說「法制」

「法制」相對於「法治」就小很多了,他比較具體的只「依法處理問題」。任何國家都可以有法制,人治國家也可以「法制」。但是這樣的「法」不一定能體現公民的意志,他可能是對統治階級有利而剝削百姓的法律。法制只是說大家都要遵守法律規定。

『貳』 為什麼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

首先,民主法治促進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其次,民主法治培養和規范社會的誠信友愛
再次、民主法治為社會充滿活力提供激勵機制和規則
第四、民主法治是保持安定有序的前提條件
第五、法治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手段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構建和諧社會

http://www.cass.net.cn/file/2006102782140.html

文章出處: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叄』 民主法治是什麼

民主(或譯民主制、民主主義)從其字面上來看(源於希臘文;人民;;統治),代表著由人民統治。至於民主的統治方法、以及其「人民」的構成范圍則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但一般的原則是由多數進行統治。民主通常被人與寡頭政治和獨裁政治相比較,在這兩種制度下政治權力高度集中於少數人手上,而沒有如民主政治一般由廣大人民控制。民主一詞經常被使用於描述國家的政治,但民主的原則也適用於其他有著統治行為存在的領域。
民主的形式
直接民主—又稱為純粹民主,是一種人們直接投票決定政府政策的制度,例如決定是否接受或廢除某種法案。之所以稱為直接是因為決策的權力直接由人們所行使,而不經過任何媒介或代表。在歷史上,這種形式的政府相當少見,因為在實踐上要將人們全部聚集起來投票相當困難,所花費的成本和時間都非常高昂。所有直接民主都屬於較小型的共同體,例如城邦。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雅典民主。

代議民主則是較常被採用的制度,之所以稱為代議制是因為人們並非直接投票決定政府政策,而是選出民意代表來參與政府實體或議會。民意代表可能是由全體選民選出(如比例代表制)或代表特定的區域(通常是依據地理劃分的選舉區),一些制度則混合了這兩種方式。許多代議民主制也結合了一些直接民主的成分,例如公民投票。

許多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也聲稱擁有民主,例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他們明顯的將政治權力給予統治階層的共產黨成員,稱之為民主集中制。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認為民主應是由無產階級對人民群眾的民主和對敵人的專政的統一,即「無產階級專政」,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治體制。

在今天,民主通常用以稱呼代議民主制的其中一種形式—自由民主制,在自由民主制里被選出的民意代表、以及多數人的民意在行使決策權力時必須受到法治的限制,通常是用一套憲法加以管制,以強調對於個人和少數派的自由和權利的保護。這種形式的政府在近年來越來越常見,目前世界上將近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自由民主制政權之下

相反的,非自由民主制則用以形容那些「有民主」、卻沒有保障自由的制度。這在許多後蘇聯的國家相當常見,不過這種現象並非最近才出現的。
法治:由統治者通過強制性的法律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法律由人民制定,統治者嚴格依據法律進行統治,形式上統治者只對法律負責,統治者通過對法律負責來間接對人民負責。
(一)法治的涵義
法治是指以民主為前提和基礎,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制、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
(二)法治的具體體現
1.立法方面:亞氏強調立法必須遵守以下原則:一是反映中產階級的利益;二是研究國家的情況;三是考慮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強教育;四是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
2.執法思想。國家執政人員要嚴格執行法律。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應嚴格依法執行;法律規定不同詳的或沒有規定的,必須按照法律的原則來公正地處理和裁決案件。
3.守法思想。守法是法治的關鍵。國家必須加強對公民守法觀念的培養和訓練。
(三)法治的優越性
法治的優越性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而這種優越性主要體現在:第一,法律是集體智慧和審慎考慮的產物;第二,法律沒有感情,不會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會說話,不能象人那樣信口開河;第四,法律藉助規范形式,具有明確性;第五,實行人治容易貽誤國家大事,特別是世襲制更是如此;第六,時代要求實行法治,不能實行人治;第七,實行一人之治較為困難,君主的能力和精力畢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剝奪了大家輪流執政的權利。
(四)法治缺陷的彌補
在法律有所不及的地方可以採取三種補救措施:以個人的權力或若幹人聯合組成的權力「作為補助」;對某些不完善的法律進行適當的變更;加強法律解釋。主要是指法律的精神(法意)來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和裁決。

法治是指在某一社會中,任何人都必需遵守法律,包括制訂者和執行者本身。國家機關(特別是行政機關)的行為必需是法律或法規許可的,而這些法律或法規本身是經過某一特定程序產生的。即,法律是社會最高的規則,沒有任何人或組織機構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法治的重要性
現代大部份國家都認同法治的重要,雖然他們產生法律、立法代表的方法不太相同。法治的好處在於能防止有特定的個人凌駕法律而傷害其他大多數人的利益。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為前提和目標,以嚴格依法辦事為理性原則,表現為良好的法律秩序,並包含著內在價值規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種治國方略。
...........................................................................
法治的重要性
現代大部份國家都認同法治的重要,雖然他們產生法律、立法代表的方法不太相同。法治的好處在於能防止有特定的個人凌駕法律而傷害其他大多數人的利益。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為前提和目標,以嚴格依法辦事為理性原則,表現為良好的法律秩序,並包含著內在價值規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種治國方略。
......................................................................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和聯系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4、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二者的聯系在於: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實行法治,必須具有完備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法制的發展前途必然是最終實現法治。.................................................................

『肆』 民主法治的介紹

民主與法治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法治若不以民主為實質和靈魂,若不是對人民群眾的全部社會權利與責任予以落實和保障,就難免成為少數人的特權,難免淪落為人治主義的強力工具。民主若不以法治為根本形式,通過系統的程序和規則落實為法制,民主就只能停留在願望中。民主與法治相分離的結果,往往要麼是演變成無序化的動亂,要麼是倒退回僵化的專制。1民主與法治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與基本內容,是實現中國夢的雙翼。民主為法治奠定基礎,法治為民主提供保障,這也正是現代民主法治所追求的目標。法治將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為民主創造可操作的、穩定的運行和發展空間,為民主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以民主機制形成的法律制度,更能體現公共利益的導向,使法治為保障人權、自由及促進人們的幸福生活服務。

『伍』 沒有民主會有法治嗎

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如果是沒有民主的專制,則不談不上法治。
民主是在法治下的民主,民主必須在法治的制約下存在,超越法治的民主不是民主而是無秩。

『陸』 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促進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民主法治培養和規范社會的誠信友愛
民主法治為社會充滿活力提供激勵機制和規則
民主法治是保持安定有序的前提條件
法治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手段

『柒』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民主法治建設

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人大制度沒有建立前這個會議起到了全國人大的作用,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有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其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從此,中國人民開始真正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實現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治、近代以來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
1953年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范圍的普選,人民通過選舉自己的代錶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建立。這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把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政體制度,確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並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

『捌』 1.什麼是民主、什麼是法制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是怎麼樣的情況、

民主一詞源於希臘字"demos",意為人民。其定義為: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盡管世界各民主政體間存在細微差異,但民主政府有著區別於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則和運作方式。民主是由全體公民——直接或通過他們自由選出的代表——行使權力和公民責任的政府。民主是保護人類自由的一系列原則和行為方式;它是自由的體制化表現。民主是以多數決定、同時尊重個人與少數人的權利為原則。所有民主國家都在尊重多數人意願的同時,極力保護個人與少數群體的基本權利。民主國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政府權力分散到地區和地方,並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須最大程度地對人民敞開和對他們的要求做出反應。 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職能是保護言論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權,保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保護人們組織和充份參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機會。民主國家定期舉行全體公民參與的自由和公正的選舉。民主國家的選舉不會成為獨裁者或單一政黨的門面裝飾,而是爭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確保全體公民獲得平等的法律保護,其權利受到司法體制的保護。民主體制多種多樣,反映著每個國家各自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特點。決定民主體制的是其基本原則,而不是某種特定形式。在民主國家,公民不僅享有權利,而且負有參與政治體制的責任,而他們的權利和自由也正是通過這一體製得到保護。民主社會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協的價值觀念。民主國家認識到,達成共識需要妥協,而且時常無法達成共識。用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話說:"不寬容本身就是一種暴力,是妨礙真正民主精神發展的障礙。"
先秦時期法家的政治哲學思想,強調法律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權威地位。如代表人物之一商鞅主張:「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史記·商君列傳》) 2. 依據法律管理國家和民眾的各種事務的一種政治結構。與先秦法家思想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建立在民主社會的基礎之上。

『玖』 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之一,民主法治是指什麼

民主法制是國家法治,社會民主。

『拾』 民主與法治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民主與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基礎。發展民主必須健全法制,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法制必須以民主為基礎。一個國家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區別並不在於法制的多少,也不在與是否重視法律或者法律實行的狀況,根本的區別在於法律是否體現民主的精神與原則。也就是說民主與法制是依法制國方略的內含和要求。實施依法制國是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助推器,是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內在要求。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民主經濟,必須堅持民主與法制的統一。一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特權,特權就是產生壟斷和腐化,不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二是加強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為市場主體提供行為准則;三是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則基本方針,人人享受公正的法律保護;四是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這兩只手都要硬'',把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熱點內容
雙方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3:00:30 瀏覽:527
快遞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2:22:03 瀏覽:754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ppt 發布:2024-11-16 11:51:48 瀏覽:80
幹部任用條例學習宣傳計劃 發布:2024-11-16 11:39:02 瀏覽:804
鹽法條例 發布:2024-11-16 11:31:32 瀏覽:990
摩爾庄園法官 發布:2024-11-16 11:07:44 瀏覽:831
婚姻法第四條的理論意義 發布:2024-11-16 10:52:24 瀏覽:916
垛庄司法所 發布:2024-11-16 10:52:16 瀏覽:589
洛陽市容衛生條例 發布:2024-11-16 10:45:40 瀏覽:397
寧波市城市規劃條例 發布:2024-11-16 10:21:44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