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堂
A. @韓國語學堂 - 는대요的意思 和用法
「動詞+는데요/形容詞+(으)ㄴ데요」在口語中,常用做終結詞尾,它比「ㅡ아/어요」更為口語化。是話者為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向聽者提示其相關背景的終結語尾。
在表示現在時的句子中,
在動詞詞干(包括있다,없다)後用「ㅡ는데요」;
在形容詞詞干及名詞+이다後用「ㅡ(으)ㄴ데요」。
在過去是句子中,用「ㅡ았/었는데요」。
形態動詞
—
가다
+
는데요
→
가는데요
읽다
+
는데요
→ 읽는데요
있다
+
는데요
→ 있는데요
없다
+
는데요
→ 없는데요
形容詞
—
크다
+
ㄴ데요
→ 큰데요
작다
+
은데요
→ 작은데요
名詞
—
사과
+
인데요
→ 사과인데요
저
+
ㄴ데요
→ 전데요
例句:
1)유천:주로
어디에서
점심을
먹어요?
지민:저는
주로
회사
근처
식당에서 먹는데요.유천
씨는
어디에서
드세요?
有天:你一般都在哪裡吃午飯呢?
智敏:我一般在公司附近餐廳吃午飯的呢。你呢?
2)승기:지원
씨
오늘
시간
어때요?
지원:오늘은
좀 바쁜데요.내일은
괜찮아요.
升基:你今天有時間嗎?
智苑:今天有點忙呢。明天有時間。
3)세경:저는
세경인데요.아인
씨
있어요?
아인:네,전데요.
世京:我是世京。亞仁在嗎?
亞仁:嗯,是我。
-지금
뭐
하세요?
-現在在干什麼?
-편지
쓰는데요.
-在寫信。
-볼펜
좀
빌려
주세요.
-請借我圓珠筆一下。
-없는데요.
연필은
어때요?
-沒有圓珠筆,鉛筆怎麼樣?
-이번
주
토요일에
시간
있어요?
-這個星期六有時間嗎?
-좀
바쁜데요.
-有些忙。
-내일
뭐
할
거예요?
-明天干什麼?
-친구하고
영화
보러
갈
건데요.
왜요?
-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有事嗎?
-홍단씨
어디
있어요?
-洪丹在哪兒?
-벌써
집에
갔는데요.
-已經回家了。
-홍단씨
생일이
언제였어요?
-洪丹的生日是什麼時候?
-지난
주
목요일이었는데요.
-上星期四。
拓展:
①「(으)ㄴ/는데요」是一種婉轉的表現形式。是語氣聽上去比較委婉。
②「(으)ㄴ/는데요」可接在時制詞尾和敬語詞綴後面使用,同樣表示委婉的語氣。
그는
일찍
집에
갔는데요.他早就回家了呢。
선생님께서
지금
안
계시는데요.老師現在不在呢。
B. 古代的學堂,體罰時為何採用打手心的方式此法有何優點
因為,手心連通到人的心包經,打過之後,比較能記住教訓,刺激手部對開發大腦也是有好處的。所以傳統醫學角度來說,打手心是一種特別好的罰學生的方法。所以體罰時採用打手心的方式。
C. 岐黃古法學堂沈建力是騙子嗎
現在想找明師既難,又不難。
難在他們不顯山露水
不難在安心學習則自知
D. 이나和나的具體用法。@韓國語學堂
「(이)나
」
限定:和名詞搭配使用。
大意:用列舉兩個以上的名詞時,表示「……或者……」的意思。
例句:아침에는 커피나 우유를 마십니다.早上喝咖啡或是牛奶。
학교에 갈 때는 버스나 택시를 탑니다.去學校的時候,坐公家車或是打的。
補充說明:
表示讓步(甲事物得不到,取乙事物)
•表示「在內心列舉多個事物,選擇其中一個」的意思,但並不意味著選擇的那個是最好的。
•如果是和其他助詞搭配使用,就在該助詞原有意義的基礎上又添加上了選擇的意義。
例句:집에서 라면이나 끓여 먹자. 在家煮拉麵吃。
심심한데 영화나 볼까? 無聊的時候,看電影怎麼樣?
E. 有人知道奇多學堂的教學方法嗎
它採用全日制小班制教學,遵循兒童心理學、生理學、腦科學理論等特點,以實際生活為載體,運用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全面提升幼兒的讀、聽、看、拼、組、說、寫、算、思等綜合能力。
F. 哪些人可以在微播學堂裡面學習呢
A、創業、電商從業者來:資金自有限,想尋找優質的投資項目,用新媒體賦能自身,拓寬知識邊界,驅動商業變現;
傳統商家:想抓住短視頻風口,搶占精準流量,提高商品銷量,實現企業增長;
達人、流量主:擁有一定的粉絲與流量,想做二次流量變現,或在原有業務上做加法運營;
微商、淘寶客、團長:業務存在瓶頸期,缺乏優質供應鏈,想對業務做升級與優化。
G. 我是一名初中生,以前不想學習,可是下學期上初三了,爸爸說我要是再不努力就讓我去方法學堂
現在升學來確實對於一自部分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對於成績不好的初中高中學生 來說 可能家長越是要求學習 ,學習成績越差,甚至厭煩學習,產生抵觸 ,如何堅決這種情況,有兩個方案可以嘗試
1.家長以引導為主,了解孩子為啥不願意學習的原因 對症下葯 培養小孩的學習興趣
2.如果真的學不進去 成績不好 其實 也不一定非要走學歷教育這一塊 ,職業教育也是目前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式哦,可以選擇一個培訓學校,學校一個技術了。現在比較好的技術,就是中餐、西餐、西點等廚師類的技術了。你可以去專業的廚師烹飪學校去學習的。將來肯定有前途。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
H. 精銳·至慧學堂用的是什麼教學法
請同學們切記:課堂短短45分鍾,老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講明白,版他只能講—些最主權要、最精華的部分,很多細小具體的問題都需要學生課下自己解決。老師講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學生也只有通過自己獨立的解決問題,才能真正領悟知識、掌握知識,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考試時的臨場應變打下基礎
I. 為什麼中國人留學法國與法國人在中國辦學堂
除隨耶穌會士赴法學習大主教和個別被派出國求學的少數人外,最早一批留學法國的中國人,當是光緒三年(1877年)由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楨(公元1820~1879年)派去的福建船政學堂的學生。1876年,沈葆楨獲准選派學生26名、藝徒4名赴法學習船舶製造及駕駛技術。第二年,學生們在法國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帶領下成行,日意格任洋監督,福州船政局總考工李鳳苞任中方監督。這是中國官費生成批留法的開始。
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思想家、著名語言學家馬建忠,年青時即開始研究西學,光緒二年(1876年)被派往法國留學兼任清朝駐法公使郭嵩燾的翻譯。他在巴黎大學學習法律,1879年獲博士學位後歸國,隨李鴻章辦洋務。他主張發展新式工業和學校。發展對外貿易,爭回關稅自主權;認為對外通商是「求富之源」。其參照西方語法著成的《馬氏文通》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語法著作。《馬氏文通》原名《文通》(文:文字語言;通:通則、通例。文通即語法),出版時馬建忠已辭世,為紀念其著述的功績,也為了區別於其他同類著作,故在原書名前加上了作者姓氏。
辛亥革命後,留法學生逐漸增多。1912年,李石曾等發起組織留法儉學會,並設立留法預備學校。1912年至1913年間,留法儉學會共派遣4批150多人到法國,後因歐戰而終止。1915年,蔡元培(公元1868~1940年)、吳玉章(公元1878~1966年)等組織勤工儉學會,以「勤於作工,儉以求學」為目的,號召有志青年去法國半工半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中國國內掀起了留法勤工儉學的高潮。1919年至1921年間,在中法兩國知名人士共同發起的華法教育會的組織下,先後有1600多名中國學子赴法求學。其中不少人後來都成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物,如湖南的蔡和森、向警予、蔡暢、李富春、徐特立、羅學瓚李維漢、何長工、肖三;四川的趙世炎。陳毅、鄧小平、聶榮臻;貴州的王若飛等。
華法教育會發起於巴黎,並在中國上海、廣州設立分會,由蔡元培任會長,發起之日,蔡元培發表題為《華法教育會之意趣》的講話,他說:「現今世界各國之教育,能完全脫離君政及教會障礙者,以法國為最……法國自革命時代,既根本自由平等博愛三大義,以為道德教育之中心點,至於今日益擴張之范圍……法國科學之發達,不獨在科學固有之領域,乃又奪哲學之席,而有所謂科學的哲學。法國美術之發達,即在巴黎一市,觀其博物院之宏富,劇院與音樂會之昌盛,美術家之繁多,已足證明之而有餘。至中國古代之教育,禮樂並重,亦有兼用科學與美術之意義。」在談到中國人為什麼要留學法國並引進法國文化時,蔡元培在1916年3月29日華法教育會發起會上作了這樣的解釋:「法國文化有特宜於我國計五:一日道德之觀念,二日文學藝術之臭味(xùiwèi,氣味),三日自由之精神,四日習慣之類似,五日儉學之機會。」
通過興辦教育傳播福音,是19世紀西方傳教士普遍採用的傳播方式。傳教士或其他外國僑民所辦的學校,是晚清中國新式學校的一類,新式學校比較集中地體現了西方近代科學和文化精神,體現了西方的教育風格。它們在中國的出現和存在,成了西學傳播的重要渠道。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進入這樣的學校接受西學熏陶,然後又帶著西學分散到各地去。
從19世紀中葉起,法國大主教也積極在中國辦學,其中在上海創辦的學校就有:1849年創辦的徐匯公學(後改為徐匯中學)、1851年創辦的石室小學(初為讀經班)、1852年創辦的仿德小學(後改為董家渡路第二小學)、1853年創辦的明德小學(後改為上海市蓬萊中學)1855年創辦的徐匯女校(後改為上海市第四中學)和經言小學1874年設立的聖芳濟學校(後改為聖芳濟中學)1886年設立的中法學校(後改為光明中學)、1894年設立的善導學堂(後改為善導中學)等。
1903年,震旦大學院在上海成立,這是法國天主教會在中國創辦的教會大學。震旦大學第一任校長馬相伯(公元1840~1939年),少年時曾在上海徐匯公學學習拉丁文和法文。1870年得神學博士學位,經教會授職為神甫,成為耶穌會教士。1872年任上海徐匯公學校長。1905年,因不滿於震旦大學天主教當局的考核,又與嚴復、袁希濤等在上海創辦復旦公學(即後來的復旦大學)。
1920年,中法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蔡元培任第一任校長。經過若干年的經營發展,大學逐步成立了以法國學者命名的四個學院,即:拉馬克(Jear~Baptiste Lamarck)學院,講授生物學科;居里(curie)學院,講授理化科;孔德(AugllsteComte)學院,講授哲學科;伏爾泰學院,講授文科。1921年,在中法兩國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大學又在法國里昂成立了海外部,所接受的多是北京中法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的優秀畢業生。
J. 甘肅法政學堂的學堂簡介
1909年9月17日,甘肅法政學堂正式成立:蘭大的校慶日定在這一天,也就是基於這一史實確定的。甘肅法政學堂是一所較正規的學堂,其堂址也從某署東公寓遷到蘭州城內侯府街。
維新派「戊戌變法」之後,以八股取士的腐朽沒落的科舉制度無法適應清政府需要,新型學校教育制度遂逐步確立。清政府參考了歐美日本等國學校教育體制,陸續頒布了《欽定學堂章程》(1902)、《奏定學堂章程》(1903),規定了清末學校教育的基本結構,形成了我國現代教育體制的骨架。
在這種形勢下,甘肅省的學校教育也逐步形成。
1889年,蘭州府發審局附設了學吏局,用於專門培訓地方候補官吏,這是一個具有教育性質的場所。
1900年8月,陝甘總督魏廣燾將學吏局改為學律館,別稱法官養成所。學律館專門培養法律行政人員,和當時進行普通教育的書院有所不同,分科開設課程,採納一些西學的方法,具有現代課程的某些特點,因而它已初步具有學校教育的性質,但仍沒有達到正規學校教育的程度。
1903年學律館改為課吏館,1907年署某司白迂道將課吏館又改為法政館,別稱法政講習所。以上所述,即是法政學堂成立之前的沿革,即從學吏館到法政館的演變過程。
1906年5月16日,清政府命令各省開辦通省法政學堂,並規定各省法政學堂由各省提學使司主管。陝甘總督升允就將甘肅法政館改為法政學堂,移交提學使司主管:1908年11月8日,兩司辦理了移交手續。從那時起,才正式籌備甘肅法政學堂,並予備案。是年7月,公布招收學生名單,學生開始入學。
甘肅法政學堂創辦的四年(1909—1913),正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力量日益發展並取得辛亥革命成功的時期。這一時期,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力量推翻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而與此同時,封建殘余也企圖復群。
在這個革命大發展的形勢下,甘肅法政學堂在甘肅積極促進了革命形勢的發展。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2日,甘肅省教育界知名人士28人在甘肅法政學堂集會,提出建議,擁護共和。甘肅省於3月19日宣布共和,甘肅法政學堂在其中做出重大貢獻。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19日成立教育部,由蔡元培任首任教育總長。9月21日,馬鄰冀被任命為甘肅提學使。1913年1月馬鄰冀委任蔡大愚為甘肅法政學堂教務主任,3月又委任其為校長兼教務主任。這樣,甘肅法政學堂正式進入恢復與整頓的新階段。
蔡大愚校長面對思想活躍的法政學堂的學生,加之經費不足,條件極差,師資奇缺等困難,他不畏困難,不因法政學堂積重難返而敷衍了事,而是不畏艱難,不辭勞苦,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利用當時有限的經費,遵照教育部的規章制度,從學生的學習紀律和考試管理抓起,他嚴格要求學生學好功課外,還以身作則地進行管理工作,遇到經費不足時,就拿出自己的薪俸來彌補;一時聘不到教員時,就親自上堂授課;當教育部提出某些應屆畢業生必須繼續補習時,他就認真按規定給學生補課。在蔡大愚校長的領導和帶動下,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學習紀律有很大的轉變,學習成績也有明顯的提高,學生反映說:「在蔡校長的領導下,我們學到的知識,超過以前兩年學到的知識。」從而省城各界對法政學堂表示信任,畢業生水平也達到當時教育部的要求,學堂的聲譽大大提高。
1913年7月,開始在法政學堂基礎上籌辦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法政學堂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