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體系建設
Ⅰ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什麼原則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政治保證問題。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力量源泉問題。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價值追求問題。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原則。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解決的是推進依法治國的精神支撐問題。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實踐基礎問題。
(1)法治體系建設擴展閱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方式: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2、要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是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制度基礎。
3、堅持上下有序、內外協調、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原則,完善和發展法律規范體系。全面堅持和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
4、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Ⅱ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什麼原則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原則。
(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充分發揮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保障作用,「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和重大發展成就。
(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原則。
(2)法治體系建設擴展閱讀:
構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黨與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核心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既明確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也明確了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領導原則與領導方式。
既明確要求鞏固黨在國家建設與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也明確了黨必須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二)堅持依憲治國與依憲執政有機統一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憲法尊嚴和權威的充分肯定。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也是確保黨的領導與國家制度體系穩固的根本法律基礎。所以,確立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根本地位,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產生全局和長遠作用。
(三)堅持社會主義法治五大體系有機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大體系既有理論層面,也有實踐層面;既有制度層面,也有運行層面;既有國家層面,也有黨的層面;既能實現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也能實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建設。
(四)堅持法治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從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四個層面展開。因而,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建設和發展必然帶來國家治理領域深刻變革。對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來說,法治體系建設既是其基本任務,也是其得以確立並產生效能的關鍵。
(五)堅持法治體系建設與法治能力提升有機統一
任何制度只有紮根民心,才能最終鞏固。這就要求制度運行與實踐能夠全面具體地滲透到人民生活各個環節,並在其中起積極作用;要求法治價值、體系、程序與運行能夠有效嵌入社會,契合社會內在要求與發展現實。
Ⅲ 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這一嶄新表述,是貫穿決定全篇的一條主線,為新時期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定了性質、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具有綱舉目張的作用;這一嶄新表述是中國共產黨對
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馬克思主義法律觀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法治國家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的重大貢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
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法治建設的總抓手。
貫徹和落實這一要求,對於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准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含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指的是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集中體現中國人民意志和社會主義屬性的法治
諸要素、結構、功能、過程內在協調統一的有機綜合體。之所以要以體系化的方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本身就是一個要素眾多、結構復
雜、功能綜合、規模龐大的系統工程,各系統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當其協調一致時可以發揮最大功能,但當某一環節或系統出現了毛病,就會影響
整體的正常運行和功能的發揮。為此,必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體系特徵有一個客觀、准確的認識。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法治諸要素、結構、功能、過程內在協調統一的有機綜合體。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法治體
系本身也是一個系統: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由眾多要素組成,這些要素從其存在形態入手可將其從總體上分為硬體要素和軟體要素兩大類。第二,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並不等同於法治諸要素相加之和,它必須對法治諸要素進行組織、搭配和安排,實現法治結構的科學設置,並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的功能。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僅要求相互間具有有機聯系的組成部分結合起來,而且要成為一個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總體。第四,與法律體系不同,法
治體系不是一個靜止的存在,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法律的制定、實施、監督、實現、發揮作用、反饋等階段性過程的接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規范表達。法治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也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法治不僅要以相應的政
策、組織和權力構架作為基礎,而且其實現程度又受制於政治文明的發展程度;法治不僅為政治建設提供權力運行的規則和依據,而且是政治的規范化表達。因此,
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法治體系」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法治領域的表達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法治體系的本質
屬性。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做到「七個堅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法治理論;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自覺建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
家。前後兩句話是一個整體,不能斷章取義理解。那麼,「兩個建設」之間是一個什麼關系呢?這個關系可以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國
家的自覺建構。特色形成於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既是法治的一般理論與中國法治實踐特殊問題的結合,更是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自覺建
構。這種自覺構建,避免將資本主義與法治捆綁在一起進入西方範式陷阱,是在立足中國國情創建本土化法治發展道路的實踐,是針對需求回應問題面向未來的法治
探索。
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具有重大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意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治監督、法治保障、法學教育,涉及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涉及國家法治、地方法治、社會法治統籌互動、協調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法治國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抓手來謀劃、來推進。
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
法律體系必須隨著時代和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必須不斷完善法律規范體系,使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首先,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要堅持立法先行,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在內的社會規范體系,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基本遵循。」其次,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以良法促進發展。
發展要高質量,立法也要高質量。要以立法高質量發展保障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再次,要加強重要領域立法,確保國家發展、重大改革於法有據,把發展改革決策同立法決策更好結合起來。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保障我國海外利益的法律體系。
Ⅳ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專貫徹中國特色屬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5)法治體系建設擴展閱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意義: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法治領域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增添總體效應的重要舉措。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骨幹工程。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法律體系形成後實現法治建設重心戰略轉移的必然要求。
Ⅵ 法律體系與法治體系的區別
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legal system):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簡單地說,法律體系就是部門法體系。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准、原則所制定的同類規范的總稱。
政治體系是政治行為主體所賴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為主體與政治制度的有機統一。政治體系一般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社會政治組織,它是人們通過或試圖通過政治權力來實現自己的利益和權利而按照一定原則和規則結成的集合體。二是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權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為實現社會政治的有序運行而對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關系和活動方式所作的法定規約
Ⅶ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基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括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備的黨內法規體系五個子系統。具體內容包括:
1、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充分的規范供給為全社會依法辦事提供基本遵循。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系。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包括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在內的社會規范體系。
2、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
(1)要認真研究如何使法律規範本身具有可實施性.
(2)要研究法律實施所必需的體制以及法律設施。
(3)要認真研究法律實施所需要的執法和司法人員的素質與能力。
(4)要研究法律實施的環境因素。
(5)要研究如何克服法律實施的阻礙和阻力。
3、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
(1)要科學配置權力,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
(2)要規范權力的運行,為權力的運行設定明確的范圍、條件、程序和界限.
(3)要防止權力的濫用,為權力的行使設定正當目的及合理基準與要求.
(4)要嚴格對權力的監督,有效規范黨內、人大、民主、行政、司法、審計、社會、輿論諸項監督,並充分發揮各種監督的獨特作用,使違法或不正當行使權力的行為得以及時有效糾正。
(5)要健全權益恢復機制,使受公共權力侵害的私益得到及時賠償或補償。
4、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統一招錄、有序交流、逐級遴選機制,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職業保障制度。
5、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要在對現有黨內法規進行全面清理的基礎上,抓緊制定和修訂一批重要黨內法規,加大黨內法規備案審查和解釋力度,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為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Ⅷ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制體系的區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實現「法治」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過去我們強調「法制」,重在法律及制度,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制體系的區別:
相較於「法制體系」,「法治體系」內容更加明確,界分為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
范圍更廣,增加了實施、監督、保障環節,並將黨內法規明確納入;
各內涵之間關系更加協調、統一,法律規范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是基礎,實施體系是重點,監督和保障體系是關鍵。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具體內容: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論斷,標志著中央的法治思想從「法制體系」到「法治體系」的深化和發展。
過去我們強調「法制」,重在法律及制度,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本次全會指出,實現「法治」還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較於「法制體系」,「法治體系」內容更加明確,界分為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范圍更廣,增加了實施、監督、保障環節,並將黨內法規明確納入;各內涵之間關系更加協調、統一,法律規范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是基礎,實施體系是重點,監督和保障體系是關鍵。
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要求提高立法質量,確保法律規范。畢竟,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所謂良法,應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這也是全會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核心的應有之義。
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要求以有效的實施維護法律的生命力與權威,而核心就在於建設法治政府,推動依法行政。為此,全會提出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事關依法治國能否真正落實。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就要求重視憲法實施的監督。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不同於其他保障憲法實施的義務主體,被憲法授予了監督憲法實施及解釋憲法的權力。因此,完善其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激活其「護憲」職權,意義重大。
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也是依法治國之關鍵。為確保維護公正這一法治生命線的司法之公正,全會提出的各項司法體制改革亟需試點、推行。同時,依法治國對法治工作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要求,促使我們建立健全其培養、准入、交流、職業保障制度。
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是我們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各項事務的領導,其內部法規對國家影響甚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努力形成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
我們相信,在黨的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將建成,法治中國終將實現。
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充分的規范供給為全社會依法辦事提供基本遵循。
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系;
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包括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在內的社會規范體系。
二、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
法治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認真研究如何使法律規範本身具有可實施性,不具有實施可能性的法律規范無疑會加大實施成本,甚至即使執法司法人員費盡心機也難以實現。因此,要特別注意法律規范的可操作性、實施資源的配套性、法律規範本身的可接受性以及法律規范自我實現的動力與能力。
其次,要研究法律實施所必需的體制以及法律設施,國家必須為法律實施提供強有力的體制、設施與物質保障。再次,要認真研究法律實施所需要的執法和司法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要為法律實施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的培訓與養成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制。
三、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
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是任何法治形態的基本要義;公共權力具有二重性,唯有法律能使其揚長避短和趨利避害;破壞法治的最大危險在一般情況下都來自公共權力;只有約束好公共權力,國民的權利和自由才可能安全實現。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依法治國是一項十分龐大和復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要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任務艱巨而繁重,如果缺少配套的保證體系作為支撐,恐難以持久。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
(9)法治體系建設擴展閱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意義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法治領域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增添總體效應的重要舉措。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骨幹工程。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在法律體系形成後實現法治建設重心戰略轉移的必然要求。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以體系化視野掌舵法治建設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的有效途徑。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主要內容-同德縣人民政府
Ⅹ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哪些原則
一、憲法和法律至上原則
在社會主義中國,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且屬於人民。這是人民主權原則的要求,也是我們國家民主性質的體現及其合法性的依據。全國各族人民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當家作主,行使主權權力;通過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制定憲法和法律,並通過其他各種方式和途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在社會主義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我國憲法和法律,集中體現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因此,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憲法和法律至上,實際上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至上,是人民至上。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在我國,全體人民當家作主,主要是採用「代表制」的方式,通過直接或者間接選舉人民代表,由他們在各級人大代為行使國家權力。由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憲法、法律和法規並且依法監督其實施,這是人民行使主權權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在立法上,人民的所有成員都是平等的,他們依法平等地享有國家和地方的立法權,以保證法律(廣義的概念,包括憲法、基本法律、法規等各種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始終體現人民的意志,但在立法上是不能與敵對階級、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講平等的,所以,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實施和遵守上的人人平等,在立法上只能講「人民平等」。
三、依法行政原則
「徒法不足以自行」。行政權是為了執行法律而設立的,它的主要職能是快捷准確地執行體現為法律的人民意志。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絕大多數(80%以上)的法律是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的,因此法律在現實生活中能否發揮應有作用,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能否依法行政是至關重要的。
四、司法獨立公正原則
由社會關系的沖突和矛盾所引發的糾紛,是任何現代社會難以避免的。法治對此的功能在於,預防和減少糾紛的發生,並在糾紛發生以後給予公正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解決。司法權就是國家用於解決糾紛的制度設計,是一種以追求公正為價值取向的公共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