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為普法
『壹』 立法守法的傳統美德
1.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人們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則.在人們的互相交往中,和悅的語氣、親切的稱呼、誠摯的態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現.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講文明禮貌能促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道德橋梁.
講文明禮貌是社會文明和個人道德修養的標志之一.人的行為舉止最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程度.每一個自尊自愛的人都應當把講究個人禮儀當作獲取成功的素質去培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仍會看到種種不講文明禮貌的現象,如一些人常常出言不遜、惡語傷人,失禮不道歉,無理凶三分,騎車撞倒人後揚長而去,乘車爭先恐後,在公共汽車上見老人或抱小孩的婦女不讓座……如此等等,都是不講文明禮貌的表現,必須認真克服.
文明禮貌包含的內容和要求很多,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明禮貌的要求和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更新.例如,中華民族歷來有好客的傳統,「有客上門,當降階而迎」,但是現代社會探親訪友不僅要輕聲敲門,而且需提前通過電話等形式預約.另外,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我們與外國友人的交往越來越多,必須了解、掌握對方的風俗習慣,尊重對方的禮儀.
2. 助人為樂
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大家樂於相助,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給予熱情和真誠的幫助與關懷,這就是助人為樂.
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在一定的人際交往中生活,每個社會成員都不能孤立地生存,而在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矛盾和問題,都需要別人的關心、愛護,更需要別人的支持、幫助.如果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能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使助人為樂在社會上蔚然成風,那麼,你就能隨時隨地得到他人的幫助,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從這個意義上講,「助人」也就是「助己」.因此,人人都應該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積極主動地愛護他人,幫助他人.具體來說應做到:一是「我為人人」.每個人都應該從乘車讓座、幫助殘疾人過馬路等小事做起,養成關心他人的習慣.二是「遇難相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他人發生不幸、出現困難時,熱情幫助,為其分憂解難.三是「見危相救」.比如,在遇到歹徒行凶時,遇到有人恃強凌弱時,遇到意外險情等危急情況時,每個公民都應該挺身而出、捨己救人、弘揚正氣.近年來,我市先後涌現了秦炳奎、張東京、左寶忠、盛曉虹等一批見義勇為的模範人物,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四是熱心公益.社會公益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與每位公民息息相關.每個公民都要關注和支持社會公益,多獻一點愛心,多添一份真情,在社會生活中做一個熱心人,如賑災救荒、捐資助學、義務獻血、為社會福利事業捐款捐物等等,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3. 愛護公物
公共財物包括一切公共場所的設施,它們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種服務和便利的物質保證.對待公共財物是愛護、保護,還是浪費、破壞,是一個公民有沒有社會主義道德的反映.每個公民都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一要愛護本單位的公物,做到公私分明,不佔用公家的財物,不化公為私.但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人不愛護機器、設備;有些人在家裡千方百計節約用電、用水,在單位卻對「長明燈」、「長流水」滿不在乎,視而不見;有些人甚至化公為私,隨意佔用公家財物,並認為「公家的東西不拿白不拿」.二要愛護公共設施,如電話亭、路燈及有關通信線路、交通設施等,還要包括保護文物古跡,使其為更多的人服務.有些人不注意愛護公共設施,我們遺憾地看到:街頭的公益廣告牌被故意損壞,宣傳櫥窗的玻璃被人為破壞,市區新公園內設置的幾只「梅花鹿」、「小山羊」有的已經成了「殘廢」;一些人就是喜歡在公園、文物古跡等地「信手題詞」;有的人甚至把公共設施視為「發財致富的源泉」,惡意偷盜窨井蓋,導致夜間行人受傷致殘.三要敢於同侵佔、損害、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為作斗爭.有些人經常抱怨公用設施差,但是對隨意破壞、損害公共設施的行為無動於衷,視而不見,見而不問.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同侵佔、損害、破壞公物的行為作斗爭,時時、處處關心和愛護公共財物.
4. 保護環境
環境問題,是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黃河的長時間斷流,沙塵暴的頻頻發生等一系列環境問題所帶來的危害,使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環境和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能不能有效地保護環境,關繫到每個公民的生活質量和切身利益,關繫到人們的安居樂業,關繫到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否持續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保護環境不僅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社會公德的一項基本要求.
保護環境,首先要增強環保意識.有些人認為,現在是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經濟搞上去,環境治理以後再說.豈不知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們發展經濟的一大制約因素,況且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已遠遠超過前幾年污染企業所產生的「效益」.據有關部門測算,治理太湖至少需要投入2000億,利害關系可想而知.但是,仍有少數人認為:天空那麼大,放點煙氣算什麼;江河這么多,排點污水算什麼;天地這么廣闊,有點噪音算什麼.我們每個公民都必須明白,「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金山銀山」,還要「綠水青山」.其次,要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養成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如自覺節約能源,反對浪費,不亂倒垃圾、污水,不損壞各類環境衛生設施等.此外,還應積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綠化成果.
5. 遵紀守法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一個公民來說,是否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秩序,紀律觀念、法制意識強不強,體現著他的精神道德風貌.遵紀守法同時也是保護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
遵紀守法,首先要知法.隨著「三五」、「四五」普法活動的不斷深入,市民的法制意識普遍提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因為對法律的無知,為了一些不足道的小事,惡語相向,拔拳斗毆,傷害對方,甚至鬧出了人命案子,成為終身憾事.這種慘痛的教訓屢見不鮮.所以,每個公民都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不斷增強法制意識.首先要學習與自己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搞清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是法律允許的,什麼是法律禁止的.其次要守法.有少數人認為,現在實行市場經濟,崇尚自由競爭,因此,有的人就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盜用他人專利或商標權,製造假冒偽劣產品,有的甚至製造、銷售淫穢音像製品.實質上,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更是法制經濟,任何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要護法.有些人仍信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違法犯罪行為沒有危害到自己的利益時,就認為「與己無關」、不必去管「閑事」.如果人人都只考慮自己的安危,見惡不鬥、見凶躲避,甚至目睹有人同犯罪分子搏鬥時也不去相助,出現使「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情況,就會使邪氣上升,使社會不得安寧.今天流氓侮辱了過路婦女,大家不過問,明天說不定就會降臨到你的家人頭上;今天小偷扒竊別人的錢包,大家不制止,明天說不定那隻罪惡的黑手就會伸進你的口袋.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敢於扶正祛邪,同一切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努力為他人、為自己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貳』 做到什麼就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把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兩大基礎性工作引導全
『叄』 憲法在立法的作用
1、憲法是其他法律抄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也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本質上同普通法律一致。
(3)立法為普法擴展閱讀:
憲法在內容上所具有的國家根本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憲法的法律地位高於普通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普通法的基礎,普通法的內容必須符合憲法的規定。與憲法內容相抵觸的法律無效。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為近、現代實行憲政制度的國家所公認,許多國家的憲法都明確規定了這一點。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中明確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務。它是國家的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肆』 普法是指什麼
普及法律知識的簡稱
公民學習法律常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學法才能知法、懂法、用法。 我國社會主義法雖然從本質上來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全體人民意志的體現,是人民自己手中的工具和武器,而且,在制定過程中,立法者也盡量注意到使法律通俗易懂。但是任何公民要真正能做到知法懂法,也還是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學習。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家頒布的法律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掌握的,而且法律條文里邊包含的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也比較豐富,因此給學法者理解方面也帶來了一定困難。因此,人們要更好地做到知法、懂法,就非得盡可能地掌握法律里所包涵的豐富的科學知識,弄明白有關的術語、詞彙的基本意思不可,而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別的途徑,只有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學習。 另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法律影響社會的廣度和深度都在發展,「用法」成了人們的迫切需要。然而,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需要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時候,卻不知道用法,不會用法,法律意識相當淡薄。主要原因是他們還不知法、不懂法,或知法不多,懂法不深。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只有一條,那就是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認真學習法律常識,逐步做到知法、懂法,並且學會用法。
第二,學法才能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也稱法律觀,它是人們關於法律的情感、信念、觀點和思想等的總稱。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一種嶄新的無產階級的法律意識。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除了應該具有忠於祖國和人民,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投身改革,努力為四化做貢獻的政治意識外,還應該逐漸培養自己的社會主義法律意識,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公民的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提高了,他們熱愛和擁護我國現行法律的情感,信念才能加深,並且由自發上升到自覺。他們對我國現行法律的一些基本問題的認識,也才能逐步科學化、系統化,同時,他們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規范自己在勞動、工作、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同違法現象作斗爭,以及遵守法律,保證法律實施等觀念,也才能不斷增強。這不僅對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合法利益,鞏固安定的社會秩序,而且對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尊嚴和權威,都具有巨大意義。
第三,學法是做到守法的必要前提。大家知道,社會上經常發生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許多人從來不學習國家各項法律,因而也就根本不知法、不懂法,違了法甚至犯了罪,自己還不知道究竟。例如,殺害自己的孩子,砍伐國家森林,濫捕亂殺飛禽走獸,私拆別人信件,偷聽別人電話,虐待迫害部屬等等類似的違法犯罪現象,卻不認為是違法犯罪的人不在少數。
可見,不學習國家法律,沒有法律常識的人,就不會有自覺守法的觀念,就難免做出違法以至犯罪的事情來。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個知法、懂法、自覺守法的好公民,必須要學習法律常識,把學法、增強守法觀念列入自己的議事日程,作為自己生活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伍』 法律的三個基本問題是立法普法和什麼
法律的三個基本問題應該是立法普法和執法。
『陸』 法制國家改為法治國家是多少大提出的
黨的十八大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一論斷和號召,實現了從「法制」到「法治」的巨大轉變,是治國理念的巨大進步。
從字面上理解,盡管「法制」和「法治」都有一個「法」字,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開展相關活動、實現相關管理。可是,「制」是制約,是鉗制,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行為。按照以往的有關說法,就是要在法制社會中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治」是在法律制約下的科學有效治理,包含對法治精神的全面貫徹、全民知曉、全方位領會,包含對法治行為的實時監督和監控,對司法公正的嚴格管控。在「法治」的治國理念下,我們應該做到的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焦洪昌說:相較於「法制體系」,「法治體系」內容更加明確,界分為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也就是說,在依法治國的精神領域里,相較於依法制國的概念,范圍更廣,增加了實施、監督、保障環節,並將黨內法規明確納入。在制度的保障之下,各種法律行為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統一。
在法制的觀念之下,制度是「死」的,是一成不變的條條框框。在法治的精神中,治理國家的各種法律制度、監督機制都能在現實的環境中實現有效的跟進和隨時的改進。因為治理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革新、自我糾正、自我調整的過程。治療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兩架馬車,並駕齊驅則雙贏,反向用力則雙損。中國共產黨人最擅長、最真誠的就是在建設法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有效的自我革命,創新性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理念。
『柒』 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是個方面談談全面依法治國如何從我做起
似乎依法執法司法這三方面,普通人可能無所施展
『捌』 關於普法的句子
1、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2、有二種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歌德《格言和反史》
3、普法需靠你、我、他,學法需要從小抓。
4、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儒貝爾《冥想錄》
5、當法制觀念普遍融入人們的心中,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也就為期不遠了。
6、緣法而行,法盛人和。
7、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8、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9、國立法普法、民學法依法;國無法不安國、民不法無良民。
10、法治走進千萬家,長寧盛開和諧花。
11、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12、立身明法,辦事依法,維權用法,誠信守法,和諧有法。
13、人人學法、知法、守法,創建和諧社會。
14、若是沒有公眾輿-論的支持,法律是絲毫沒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15、再堅強的堡壘也敵不過金錢的侵蝕。——西塞羅
『玖』 立法、司法、執法有什麼區別
1、司法機關僅指法院和檢察院,他們行使的是司法權;執法機關是行政機關,行使的是行政權。司法與執法 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主體、內容、程序性要求、主動性四個方面。
2、主體方面:司法,司法機關(法院和檢察院)及其公職人員;執法,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
3、內容方面:司法,對象是案件,內容是解決糾紛;執法,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內容比司法廣泛。
4、程序性要求:司法,有嚴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違反程序,將導致司法行為的無效和不合法;執法,執法活動不如司法活動的程序性要求嚴格。主動性:司法丁被動性,「不告不理」;執法;主動性和單方面性。
拓展資料:
1.司法必須獨立,公正至上,主要為被統治者服務,活動范圍狹;執法不能獨立,效率至上,主要為統治活動服務,活動范圍廣。執法不過是嚴格依法辦事,執行法律;司法則不然,職能要廣泛些,如司法審查職能、造法職能等。
2.執法實行首長負責制,司法實行法官負責制。二者適用的法律程序區別很大。司法活動要依法進行。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從事司法活動必須要在法定許可權內,在司法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程序法的有關規定,保證司法權正確、合法、及時地行使。
3.司法活動要有表明法律適用結果的法律文書。這些法律文書具有法律約束力,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