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曹睿依法治國

曹睿依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2-04-04 21:57:34

『壹』 誰可以幫我找找有關曹操之子曹植的有關文件,或有沒有曹植的傳記,不要那些浮躁的垃圾網路書。

明代郭雲鵬、汪士賢、張溥諸人各自所刻的《陳思王集》,大率據南宋本稍加釐定而成。
清代丁晏《曹集銓評》、朱緒曾《曹集考異》,又對各篇細加校訂,並增補了不少佚文□句,為較全、較精的兩個本子。
近人黃節有《曹子建詩注》,古直有《曹植詩箋》,今人趙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現有郭沫若的 《論曹植》

另外,這里還有很多真實的資料:
曹植吧 http://tieba..com/f?kw=%B2%DC%D6%B2

(192~232)三國時魏詩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生平 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斗爭中漸占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從一個過著優游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在曹丕登極的最初兩年內,對他的打擊尤為酷烈。曹丕通過"監國使者"和一些地方官,兩次製造口實,給他以貶爵削邑的處分。終黃初之世,他一直在受迫害的陰影下生活。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繼位,即魏明帝。曹□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曾多次上書,要求得到任用,希望為國家效力,並向曹□陳述過於重用異姓大臣的危險,但曹□只是"優文答報",略無採納之意。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卒謚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一生,以曹丕即位為界,明顯形成前後兩個時期。但無論前期後期,他最強烈的願望就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他曾多次表示,要"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要"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求自試表》)。他抱負很大,自視甚高,對當時三國形勢及曹魏內部狀況的分析,也不乏中肯之見。曹植的思想相當復雜。他時而鼓吹"宣仁以和眾"、"禮樂風俗移",推尊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儒家聖賢;時而宣揚"長全貞而保素"、"澹泊無為自然",表示要"仰老莊之遺風"。有時在一篇之中,往往儒道兩家思想雜糅,例如《七啟》。他對陰陽家、法家的學說以至讖緯、佛經都有所接觸。這種兼容並包的思想與漢末以來社會思想沖破經學迷信桎梏直接有關。當時曹操以及一批思想文化界人士,都具有思想比較開放活躍的特點,而曹植是其中最顯得駁雜的一個。他的思想既有豐富多採的優點,也有零亂不成系統的缺點。
曹植一生勤於著述,他曾自述"余少而好賦","所著繁多"(《前錄自序》)。他死後曹□又稱他"自少至終,篇籍不離於手。誠難能也"(《魏志·陳思王傳》)。他的詩、賦、各體散文,不論數量質量,都堪稱當時之冠。
詩歌創作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後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他貴介公子的優游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前一類作品如《斗雞》、《公宴》、《侍太子坐》等,描寫游樂宴享之事,內容比較空虛浮泛。另一類作品有《泰山樑甫行》、《送應氏》等。《泰山樑甫行》描寫了濱海地區人民的困苦生活,"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妻子像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從這些樸素而真實的描寫中,可以體味到詩人對下層百姓所懷有的同情。《送應氏》二首,送別好友應□,作於建安十六年隨軍西征途經洛陽時。詩中除敘述友情外,著重寫了東漢皇都洛陽在戰亂以後"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的殘破荒涼景象以及詩人的內心激動,反映了漢末軍閥混戰所造成的社會大破壞,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詩中寫到"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同曹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蒿里行》)、王粲"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七哀》之一)等描寫相一致。
此外,《名都篇》寫京洛少年的"騎射之妙,游騁之樂",前人以為有譏刺之意,但從內容看,當是作者生活的自我寫照。他的《白馬篇》則寫"幽並游俠兒"的高強武藝和報國立功的壯志,以"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等句作結,表現了建功立業的抱負。詩風雄健剛勁,是歷來傳誦的名篇。
後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願望。其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七哀詩》、《怨歌行》、《□□篇》、《雜詩》等 6首。《野田黃雀行》大約作於曹丕繼位之初,詩中以黃雀上遇鷂鷹、下逢羅網,來比喻他的好友丁儀、丁□被曹丕所殺。《贈白馬王彪》是一篇力作。詩作於黃初四年,其年五月,諸藩王俱朝京師洛陽,任城王曹彰在洛突然死去,七月諸王還國,曹植與曹彪(白馬王)同路,又被監國使者所禁止,詩人"意毒恨之",憤而成篇,以贈別曹耄��?章,先寫離開洛陽返回封地時途中情狀,又寫對已故曹彰的懷念和對即將分離的曹彪的惜別之情。詩中憤怒斥責監國使者是"鴟梟"、"豺狼"、"蒼蠅",實際上矛頭指向了曹丕。詩中安慰曹彪不要過於悲傷,"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整篇作品既表現了深沉的悲痛,又不流於悲傷絕望,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七哀詩》使用以夫婦比君臣的手法,訴說自己被長時間棄置勿用的愁思。《雜詩》六首,非一時一地之作。除第一、六首("高台多悲風","飛觀百餘尺")外,其餘四首大抵是後期作品。其中第二、三、四首,內容與《七哀詩》相類,多抒寫時光流逝而自己無所作為的悲哀。第五首("僕夫早嚴駕")則跳出了感嘆個人命運的圈子,把注意力轉向國家大事,對當時政治形勢表示關切,並發出了"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的呼聲,顯示了身處逆境而志意不衰的精神狀態。
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其中樂府詩體佔一半稍多。這表明詩人與他的父親曹操、兄長曹丕一樣,也很重視從漢樂府民歌中汲取創作養料。如《美女篇》對美女的大段描寫,就是借鑒了漢樂府古辭《陌上桑》對羅敷的描寫;《白馬篇》"借問誰家子?幽並游俠兒",《七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等,就是學習民歌中常用的問答手法;《五游詠》"披我丹霞衣,襲我素霓裳,……帶我瓊瑤佩,漱我沆瀣漿",《野田黃雀行》"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等,也都是源出於樂府民歌的手法。《贈白馬王彪》大部分章間的首尾轉換,也都使用樂府民歌常用的連章銜接句式。此外,曹植的有些詩句還直接從樂府詩中化出。由於著意吸取了漢樂府民歌的滋養,曹植詩歌具有明朗、和諧、清新等特色。
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新發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作上貢獻尤大。首先,漢樂府古辭多以敘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發展了這種趨向,把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復雜的事態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功能。《贈白馬王彪》就是出色的一例。其次,曹植在詩歌語言的提煉和修飾上,是遠勝於漢樂府古辭及《古詩》的。例如他的《美女篇》,其描寫手法比《陌上桑》更加工細,辭藻更加華麗。即使是他的遊仙詩,也比漢樂府中的同類作品寫得圓熟,二者相比,工拙不同,是相當顯著的。由於刻意提煉的結果,曹植詩中有不少精採的警句,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君子行》,《樂府詩集》作"古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箜篌引》)等。曹植善於運用民歌傳統的比興手法而又加以創新,詩歌開篇的比興所傳達的某種情緒往往以居高臨下之勢籠罩全詩,一氣貫注。所以,曹植的詩往往一開頭就能給人以強烈的印象,所謂"陳思最工起調"(沈德潛《古詩源》卷五),正是指此而言。另外,曹植的五言詩還頗留意於文句的整飭和音韻的和諧。如《公宴》中"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等句,即已形成初步的對偶句了,有些詩句在音韻上也大致具有平仄相對的形式。
關於曹植詩歌總的藝術風格,鍾嶸曾指出其"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詩品》上),這是比較全面的評價。曹植的詩,一方面感情真摯強烈,筆力雄健,體現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詩風,另一方面又呈現著色澤豐富,文采斐然的面貌,在這一點上,曹植是度越前人的,在所有建安作家中,也是突出的。所以在中國詩歌史上,他被視為五言詩的一代宗匠,誠如鍾嶸所說的"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賦、文創作 曹植的賦,今存40餘篇,數量在漢魏作者中為第一。從內容來看,大致可分三類。一為紀事,如《東征賦》、《登台賦》、《述行賦》等;二為述志,如《離思賦》、《感節賦》、《喜霽賦》等;三為詠物,如《寶刀賦》、《迷迭香賦》、《神龜賦》等。後二類數量更多些。曹植的賦有三個特點,一是取材相當廣泛,朝著日常化、生活化方向拓展。二是小型化,他似乎一篇大賦也沒有寫過,今存作品全是形制較短的小賦,一般只有幾百字,最長的《洛神賦》也不過千字左右。三是抒情化,無論紀事或者詠物,他都摒棄了漢賦鋪排堆砌的傳統,而是滲透進強烈的主觀情感。
曹植最出色的賦有《洛神賦》、《鷂雀賦》、《蝙蝠賦》等。《洛神賦》作於黃初年間,它以傳說中的洛水之神宓妃為題材,借鑒了宋玉《神女賦》的寫法,刻畫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子,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愛慕以及因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悵。賦中的描寫細膩而又生動,如寫洛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等,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一連串巧妙的比喻,描繪出了鮮明的形象。對這一文學史上的名篇,過去曾有"感甄"的說法,即認為此賦是曹植思念甄氏(曹丕之妻)而作,後來一些研究者多已指出其妄。《鷂雀賦》用擬人手法,寫鷂與雀的故事,表現了對被欺壓的弱小者的同情。此賦的寫法是寓言式的,在賦史上很特異,而且它通篇是四言句,很像是一篇四言敘事�?BR> 曹植的散文,包括頌贊、銘誄、碑文、哀辭、章表、令、書、序、論、雜說等多種體裁。今存較完整者近百篇。其中著名的有,前期寫的《與楊德祖書》、《與吳季重書》、《辨道論》、《王仲宣誄》,後期寫的《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令禽惡鳥論》、《藉田說》、《髑髏說》等。在《與楊德祖書》中,作者以親切直率的語言,對當時的一些作者進行了評論,同時傾談了自己的思想抱負。文章還表示了他對政治與文學的看法,是研究曹植文藝思想的重要材料。《辨道論》一文,闡述了對神仙之事的觀點,指出"其為虛妄甚矣哉","自家王與太子及余兄弟,咸以為調笑,不信之矣",表現了樸素的唯物思想。《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都作於明帝太和年間,表文的基本內容都包含這樣兩點:一是對自己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束縛表示悲痛,說自己過的生活猶如"禽息鳥視",是"圈牢之養物",二是要求明帝消除疑忌,給自己以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機會。這些表文都寫得慷慨激昂,情緒強烈,幾乎是聲淚俱下。《令禽惡鳥論》,述禽鳥的鳴聲出於天性,與人事無關,俗傳鳥之所謂"善惡",是"愚民之所信,通人之所略也"。文章多舉古代傳說故事,來證成其說,寫得頗輕松有趣。《藉田說》用種植原理來比擬治國之方,反映了他的用世之心和政治理想。《髑髏說》以"曹子"同髑髏的對話結構全篇,宣傳存亡異勢,死生必均的道理。全文學《莊子》寫法,在曹植集中別具一格。總的來看,曹植的散文同樣也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影響及作品流傳 曹植作為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對於後世的影響是不小的。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鍾嶸《詩品》中的說法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陳思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劉勰也認為他的詩歌臻於"兼善"境地。不過在實際創作中,南北朝時期的大部分作家都習尚綺靡詩風,他們只是片面地發展了曹植詩歌"詞采華茂"的特點,而忽略其"骨氣奇高"的精髓,致造成"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甚至出現齊梁間詩歌"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陳子昂《修竹篇序》)的局面。
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後,明帝曹□曾為之集錄著作百餘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

『貳』 魏國的所有皇帝叫什麼

三國時期魏國有5個皇帝

(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

1、魏文帝(曹丕)—黃初—7年

2、魏明帝(曹睿)—太和—13年

3、魏齊王(曹芳)—正始—14年

4、高貴鄉公(曹髦)—正元—7年

5、常道鄉公(曹奐)—景元—6年

(2)曹睿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魏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

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魏國亦稱梁國。

公元前453年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魏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由於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於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為秦國所滅。

『叄』 寫一個出自《三國演義》這部著名的故事

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無能」一面,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梟雄」、「人傑」的真實形象。
關羽: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曹操: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復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是「千古風流人物」。
魯肅: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麼,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共商戰守大計。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歷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斗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肆』 蜀國後期人才凋零,魏國最後被司馬懿竊取,這跟曹操、諸葛亮的人才意識有什麼聯系

1、首先我認為魏國從曹丕開始就一代不如一代,完全不復曹操的雄才大略,曹丕雖然做了皇帝,可更多的是坐享其成,看不出有多大才幹來。而司馬懿有野心,有心智,有手腕,對付這些年輕人完全游刃有餘。蜀國地小人稀,人才凋零有客觀原因,可也有其主觀因素。

2、不知道你對兩漢到隋唐期間的士族階層了不了解。士族在三國時期已經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世人都要看門閥出身以評高低貴賤。我們都知道曹操的用人方式是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可以看出曹操對於人才並不講究出身,這也是曹操的政治理念(建設寒族法制政權)。可對於士族階級來說他們又想壟斷做官的權利,按照門第高低來世代分享特權。所以曹操和士族之間是有矛盾的,當時的魏國也不是完全一派繁榮昌盛的穩定氣象。而到了曹丕掌權,他手底下的魏國跟曹操的已經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他接受了陳群等的建議,實行九品中正制,向士族階級妥協,賦予他們壟斷仕途的特權,從而立馬獲得了國內廣泛支持,順利稱帝。從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的悲哀(我由此認為曹丕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同時士族的崛起也是當時的時代潮流,誰也阻止不了。
3、再看諸葛亮的蜀國,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治國的理念是「依法治國」,也不打算給士族階級特權。一切都要依據法令,諸葛亮憑借公正的管理和超強的個人魅力將蜀國治理得井然有序,可這不代表蜀國的人民過得好。常年的對外用兵加上政權本來與當地士族集團就充滿矛盾,導致國力日趨衰弱,雖然百姓折服於諸葛亮,願意和他一起過苦日子,可蜀國政權也難免暗流涌動。果然,諸葛亮死後,突然冒出一批像譙周這樣的人,到處散播投降言論,巴不得魏國趕快滅了蜀國。這其實還是當地的士族集團在起作用,他們也想像魏國的士族那樣享受特權,可在蜀國實現不了,那就不如讓魏國來「解放」自己,這不僅是士族的利益驅動,也是大勢所趨。作為當地支柱的士族階級不能融入劉氏這個外來政權,雙方不能各取所需成為利益共同體,劉氏政權靠什麼來統治,甚至保衛自己?
曹操和諸葛亮都是有大才乾的人,都做出了一番大事業,可最後也並沒有完全「成功」,因為他們不是為了利益而不顧一切的歷史過客,而是有真正政治理想的偉人,他們不願為了順應大流就放棄自己的理想,這也正是他們的偉大之處。

『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故事簡介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故事簡介:

諸葛亮,字孔明,蜀漢丞相,白帝城劉備監終託孤,諸葛亮輔佐後主利禪治理蜀國,採取一系列富國強兵措施,國家實力增強,他「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又南征孟獲,七擒七縱。平定南方解除了後顧之憂,公元226年,他決定率師北代,以平定中原,復興漢室。出兵前,諸葛亮上表後主,力勸後主聽信忠言,任用賢臣。是為《前出師表》。 北伐開始頗有戰果,但最終失利。諸葛亮回師漢中,日夜操練部隊,籌集軍械糧草,准備再戰。

公元228年,北魏進攻東吳兵敗,實力大損,諸葛亮決定趁此良機再度北伐。蜀中群臣不然者甚從,多有非議。於是諸葛亮又上一表給後主。在奏章中,諸葛亮分析局勢,認定蜀漢與曹魏不可長期共存,必須利用多年積聚的力量,及時發動攻勢,北伐或許可以建立王業,消極防守只會坐待敗亡。但事情的發展變化難以測度,自己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以後的成敗得失,就不是自己的才智所能事先料定的。是為《後出師表》。

為了完成統一大業,諸葛亮六齣祁山,竭盡全力指揮作戰,終因積勞成疾,卒於五丈原軍中,實踐了他的諾言。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

鞠躬:彎著身子;瘁:勞累。盡瘁:竭盡心力。指貢獻出全部精力。意思為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多用來形容人的偉大。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故事:

三國時期,夷陵之戰,劉備敗走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後,建興元年四月,後主劉禪即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正是從這時起,諸葛亮的政治才能才真正地發揮出來。諸葛亮牢記先帝的臨終囑托,忠心輔佐劉禪,治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蜀漢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並積極改善與西南各少數民族的關系。他曾多次北伐中原,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劉備的興兵伐吳,破壞了業已形成的孫劉聯盟,對蜀漢的發展極為不利。劉禪即位後,蜀國國力薄弱,當務之急就是恢復並鞏固孫劉聯盟,以抵抗曹魏。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斷絕與曹魏的關系,重新建立了與蜀漢的盟友關系。

諸葛亮治蜀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措施。

在政治方面,他強調依法治國,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法檢》、《科令》、《軍令》、《蜀科》等就是諸葛亮同其他人共同制定的法律文本。諸葛亮賞罰分明,不徇私情,同時,還重視人才,任人唯賢。諸葛亮還對蜀漢的行政機構進行了改革整頓,精簡了吏員,節省了國家開支。

在農業方面,諸葛亮重視農業生產,要求各級官員不要耽誤農時,妨礙農民作業,同時還要減輕賦稅。他鼓勵農民種植,還在漢中一帶推廣屯田,以解決北伐所需的軍糧供應。

在水利事業方面,派專人對蜀國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都江堰進行維護和管理,以保證農業灌溉的順利進行。

在諸葛亮手工業政策的引導下,蜀國的鹽鐵業和織錦業都非常發達。當時蜀國一些地方已經可以用火井煮鹽,鋼鐵冶煉也非常先進。

在織錦業中,錦江、錦里都因織錦而得名。諸葛亮鼓勵桑蠶事業,蜀錦成為當時蜀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國得以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與魏、吳對峙,繼續延續了40年的時光。

諸葛亮在治蜀的同時,還南征北戰,一方面平定南中,改善與當地少數民族的關系;另一方面,多次北伐中原,企圖恢復漢室基業。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對當地採取了一系列安撫政策。如增加郡的數量,任用當地官吏管理當地事務,還讓一些有威望的少數民族豪酋到蜀漢中央任職,對改善蜀漢與少數族的關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促進了南中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在平定南中叛亂後,諸葛亮又開始了對曹魏的北伐戰爭。黃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諸葛亮認為這是北伐的好機會,第二年春天,他親率大軍開始了第一次伐魏戰爭。著名的《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在這次北伐前,向後主劉禪上的。

為了解決軍糧輜重的運輸問題,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為戰爭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後援補給。經過了三年的修養生息,魏、蜀雙方的實力都有所增長,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十萬大軍第五次伐魏。此次北伐,蜀軍兵出斜谷口,駐扎在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諸葛亮與司馬懿在渭水南岸繼續對峙。但諸葛亮由於過度勞累,身體每況愈下,終於病倒在前線,逝於五丈原。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開始走下坡路,最終被曹魏所滅。

劉禪為了紀念諸葛亮對蜀漢政權做出的豐功偉績,將其葬於漢中的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追謚為忠武侯,所以歷史上稱諸葛亮的祠廟為「武侯祠」。

拓展資料: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准備兩次北伐,在最後一次北伐前夕給劉禪寫《後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後出師表》原文: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陸』 三國中謀士的排名是怎樣的有何依據

謀士之才分為戰略之謀和戰術之謀,戰略之謀是對全局的策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全方面的謀劃,戰術之謀是指對某一具體事項的謀劃,如一場戰爭,一個事件。戰略高於戰術,戰術是為戰略服務的。三國之中,具有戰略之謀的頂級謀士按排名先後次序有:1、諸葛亮。諸葛亮是全才,文能安邦定國,武能指揮作戰,尤其歷害的是在天下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以自已的才能為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戰略《隆中對》,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劉備集團就幾近實現《隆中對》的戰略規劃,這在冷兵器時代,也是不多見的。

程昱看出劉備非常人,是一個勸曹操殺劉備的謀士,可惜曹操不聽。赤壁之戰前,程昱曾經提醒過曹操,孫權會與劉備聯合,而其它人認為會像遼東公孫康殺了二袁兄弟一樣把劉備的人頭獻上,但曹操不以為然。程昱不僅有謀,而且能帶兵打仗。程昱歷任東中郎將、振威將軍,曾帶領700人守鄄城以抗袁紹,還拒絕曹操的援軍。程昱曾經糾合一夥民眾及亡命之徒,與曹操會師黎陽,討伐袁譚、袁尚。後繳還兵權、激流永退。5、荀攸。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在曹操征張綉和呂布過程中 ,都提供了正確的建議,協助曹操征服了張綉和呂布。官渡之戰時,荀攸同曹操建議聲東擊西、解救白馬的作戰方略,曹操採用 ,大破袁軍,解了白馬之圍,又在延津之戰中,建議曹操丟棄輜重,引誘袁軍,大破袁軍於延津。官渡之戰後,就曹營南下征劉表還是北上打袁家兄弟的問題,獻計曹操,應該繼續北上打擊袁家兄弟,而劉表沒有志向,不足為懼,曹操聽從了,之後就開始打擊北方,統一北方。

『柒』 請問 曹操管理手段特點謝謝

曹操管理之長在於用人。轉載文章而篇,供參考。
曹操怎麼管理下屬
用人之道是曹操的成功之道的重要內容。陳壽的《三國志》為曹操做傳,最後《三國志》有一段總結,這段總結陳壽表達了這么一個意思:第一點,戰勝袁紹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點,曹操為什麼能夠戰勝袁紹呢?兩個原因,第一是曹操精於謀略,第二是曹操善於用人。這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給曹操一生做的一個總結,可見用人之道對於曹操來說是多麼地重要。

曹操的用人之道: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這兩個人對曹操用人之道的評價,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統一的。什麼叫知人善任?包括三個內容: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種類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這些人放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說我們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們的特點是什麼呢?作風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讓他們去主持組織部和幹部部的工作,選拔官員,果然他們兩個選拔推薦上來的那都是德才兼備的。再比方說棗祗和任峻這兩個人,這兩個人的特點是什麼呢?任勞任怨,曹操就讓他們去屯田,結果曹操的屯田製得到了貫徹和落實,曹操獲得了豐厚的糧草和經濟基礎。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個特點,知人善任、唯才所宜。這個特點,連最討厭曹操的人,比方說寫《容齋隨筆》的洪邁,他也承認,洪邁對曹操的用人也有這么一個評價:「智效一官,權分一郡,無小無大,卓然皆稱其職」,就是說他不管安排什麼人做什麼事都非常地合適,都非常地稱職,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推誠取信,用人不疑。這個是用人的一般原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會用人的人都是這么做的。但是曹操這里有一點特殊,特殊在什麼地方呢?就在於曹操第一他身處亂世,亂世的特點是什麼呢,人心浮動,人際關系緊張,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和誠意,用曹操的話說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這是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是曹操的雙重角色,曹操這個人用周瑜的話說叫「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當然這個事情我們現在也不能肯定地說那曹操到底是不是漢賊了,至少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曹操在前期他還是想把漢王朝維護下去的,他後期的個人野心膨脹,變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但是即便在前期曹操也未嘗沒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名義上是為漢王朝招納人才,實際上它是希望這些人才為他所用。但是這樣一來,他又一個優勢,他也有一個劣勢,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說「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又優有劣,優勢是什麼呢?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漢王朝、現任皇帝的名義,以及這個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祿來招攬人才,比劉備比孫權要方便一些;他的劣勢是什麼呢?就是他弄不清楚他招來的是為誰服務的,是效忠皇帝的還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這就難免會有猜疑。第三個特點就是曹操陣營復雜,他這個陣營裡面有原來東漢王朝的官員,有新招聘和新選拔的官員,有曹操自己帶出來的人,也有別人陣營裡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那麼這些人之間也是互相猜疑,也就是說對於曹操來說,信任和誠意在這個時候、在這個環境、在這個條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個領導人,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寬容和誠意。

我們講曹操對那些包括背叛他的人都那麼寬容,他對張綉,對魏種,對畢諶,還有對曾經惡毒攻擊他的人,比方說陳琳,對這些人這么寬容,他是為什麼?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這個人確確實實是真心誠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這里來為國家效勞,我是非常誠懇的,哪怕你們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後悔,也不計較,甚至我也不懲罰,只要你再來,他就是為了表達這個誠意。那麼這樣的一種信任和誠意,他換來的是什麼呢?換來的是忠誠。比方說於禁,於禁是曹操自己親手從行伍當中提拔起來的將領。曹操第一次南征張綉的時候,張綉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後又反叛了嗎,反叛的時候就打得曹操有點落花流水了,這時曹軍是很混亂的,但是唯獨於禁的這個隊伍非常地整齊,一路整理著自己的隊伍,一路敲著鼓,有秩序地撤退。撤退的路上碰到幾個其他人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狼狽不堪的樣子,於禁就問他們怎麼回事,他們說,我們被青州兵搶劫了。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黃巾軍,這個黃巾軍投降曹操以後曹操把他們收編為青州兵,曹操對他們特別寬容,這些人一看曹操打敗了就起來作亂,就把曹操其他的隊伍搶劫了。於禁一看這還得了,既然都是曹公的隊伍怎麼可以這樣做!然後隊伍開過去把青州兵整治了一頓,再往回撤。這時候青州兵挨了於禁的整,就趕緊跑到曹操那兒告了於禁一刁狀,等到於禁回到大本營的時候,上上下下已經是沸沸揚揚了,但是於禁仍然首先整頓好自己的隊伍,安下營寨,沒有及時去見曹操。當時就有人跟於禁說,青州兵都告了你了,你還不去向曹公說清楚,你現在在安營紮寨干這些事干什麼?於禁說,敵兵在後,說來就來,我們不做好准備怎麼迎敵呢?公事要放在前面,我於禁的個人的進退榮辱要放在後面,再說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怎麼會聽信讒言呢?安頓好部隊以後,做好了戰斗准備以後,於禁才去見曹操,曹操大加表揚,說於將軍你真是有古之良將的風度,太好了。這是什麼?信任換忠誠。

曹操用人的第三個特點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曹操治軍是很嚴的,多次下達和頒布各種命令,要求嚴明軍紀。因為曹操很清楚,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而且曹操還能夠做到以身作則。有一個有名的故事,可能觀眾朋友們都很熟悉,就是有一次在行軍的時候曹操下達了一個命令,不得踐踏農田,他要保護農民,誰的馬如果踩了麥田那是殺頭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騎兵全部下馬步行,一隻手牽著馬,另外一隻手用武器,用戈啊什麼東西把麥子護住,小心翼翼地走。曹操自己沒有下馬,結果馬驚了,一傢伙跳到麥田裡面,曹操的馬踐踏了麥田。曹操馬上下馬,把軍法官叫來說,該當何罪?軍法官說,殺頭。曹操說那就請你行刑吧。唉呦,那怎麼可以呢,反正古代有這個傳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統帥怎麼能夠殺頭呢。曹操說那沒有辦法,那就割一把頭發吧,自己拔出劍來把頭發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過罰了。這個故事是記載在一部對曹擦很不友好的書裡面,這個書的名字叫《曹瞞傳》,用來說明什麼呢,說明曹操虛偽,奸詐,說你下道命令說踩了麥田就要殺頭,結果你弄個頭發下來。其實不然啊,曹操這個也是受刑的,叫髡刑,髡刑就是把頭發剃掉,因為古人認為這個身體膚發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放棄的,而且髡刑是帶有侮辱性的這樣一個刑罰,所以他還是受了刑的,還是表現了曹操的執法嚴明。

那麼曹操罰得重,賞得也不含糊。曹操獎賞部下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像某些豪帥那樣,憑一時的興致。我們知道軍閥混戰的時候會有很多所謂豪帥,一仗打下來以後,這仗打贏了,來,來,來,哥幾個,分了,這個給你,這個給你,這個給你,隨便拿,好像很豪爽,其實沒道理。曹操如果要獎賞一個人,肯定有兩條,第一,這個人一定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勞;第二,曹操的獎勵一定十分到位,就是曹操給你的獎勵一定超過你希望的那個份額,他加碼,他在獎勵你的時候他考慮得周到,可能周到得連你自己都想不到,曹操是一個非常會做人情的人,他不做則矣,人情一定是做得足足的。曹操作為一個統帥,他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從來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面子、搶功勞,他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部下;第二個,他的獎勵絕不走過場,一定讓你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曹操是一個非常非常實在的人,正是這種實在的作風使得大家覺得跟著曹操確實是跟對了。

第四個特點是:虛懷若谷,見賢思齊。曹操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面子、搶功勞,這且不說,而且部下給他提意見,如果他沒有採納,犯了錯誤他一定檢討,他一定把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曹操是虛心納諫的,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作為一個人才來說他固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勞、智慧換取他應得的報酬,這是他的一個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夠施展才華,自己的建議、策劃能得到採納。我們讀史書可以看到,大量的這樣的記載,太祖聽之,從之,善之,當然也有不聽的時候,也有太祖不聽,如果不聽而決策錯誤,曹操一定檢討。有一次曹操打孫權的時候,曹操就做了一個決定,就准備把淮南的老百姓都遷移到北方去,當時有個叫蔣濟的人就不贊成。曹操說你看上次我跟袁紹官渡之戰的時候我就把白馬的老百姓遷移到延津,蔣濟說,曹公,現在這個情況和你跟袁紹打白馬的時候不一樣了,再說老百姓他都是戀土的,戀家的,誰願意搬來搬去,不要遷移他們。曹操不聽,不聽以後這些老百姓一聽曹操要把他們遷移到北方去,呼啦啦都跑到孫權那兒去了。所以後來蔣濟去見曹操,曹操聽說蔣濟來了以後馬上出門迎接,然後呵呵呵地笑著,拉著蔣濟的手說,哎呀蔣濟,你看你看這事我弄得,我本來是想讓他們躲避一下孫賊的,誰知道把他們都趕到孫賊那去了,你看我乾的這事,檢討。而且我們還要學他一點,就是檢討也用不著總是哭喪著臉,我們現在一些當領導的犯了錯誤不願意檢討就是因為一檢討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檢討也有各種感情,你也可以笑著檢討,笑著檢討你也不丟面子,接受你檢討的人他也還是覺得你是有誠意的。

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個特點,根據這四個特點我們可以總結出八句話:

真心誠意,以情感人;
推心置腹,以誠待人;
開誠布公,以理服人;
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
設身處地,以寬容人;
揚人責己,以功歸人;
論功行賞,以獎勵人。

曹操用人術
曹操一貫實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注重從能力方面去考察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提出「舉賢勿拘品行」、「取士勿廢偏短」,即使是「不仁不孝」,但是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都可以大膽起用。他說: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 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 ①意思是說,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品行。曹操舉例說:陳平並不是一個純厚的人,蘇秦也並不守信用,然而陳平輔佐漢高祖奠定了西漢的帝業,蘇秦救助了弱小的燕國。因此曹操認為:有才能的人即使有某些短處和缺點,又怎能廢置他們不用呢? 這段話較好地體現了曹操「唯才是舉」、「勿拘品行」的主要精神。公元196 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後,決心刷新政治,曾給獻帝上了一份表章,提出十四條改革建議。他在前言中強調了要富國強兵,必須推行「用賢任能」②的政策,體現了他注重從能力這個角度考慮人才選拔的思想,直接激勵了將士謀臣們的能力發展。此外,曹操還繼承了先
秦韓非子「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③的用人思想,「撥於禁、樂進於行列之間,取張遼於亡虜之內」④ ,且上表漢獻帝,均封三人為將軍。這對當時「任人唯親」的用人路線是一個有力的沖擊,同時使將士們都認識到,凡有某方面的能力者,都可受到重用。既滿足了將士們的個性心理需要,又考慮到了這種作法在社會上的影響,從而獲得了部下的信任和忠誠,因此在他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文武人才,並吸引了不少敵人營壘里的名將謀士棄主來投。這說明「唯才是舉」的用人路線,在當時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也是曹操勢力由小到大,最終取統治權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代管理心理學認為: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的總和。」⑤要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使組織發揮較大的群體效能,就必須重視個體的能力。曹操在東漢末期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然而,從表層現象看,曹操「唯才是舉」、「勿拘品行」的用人方針,與我國現代領導幹部選拔提倡「德才兼備」的指導思想是相矛盾的。但是我們如果從更深層的原因來分析,會發現曹操的這種觀點有他更為廣泛的、深遠的社會意義:
第一,曹操是在封建社會到處充滿「任人唯親」用人思想的環境中提出這一理論的,用歷史的眼光來看, 「唯才是舉」在當時具有非常進步的社會意義。確實為曹操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功奠定了理論上的基礎。
第二, 「勿拘品行」是有條件的。曹操的本意是指人的品行方面的「偏短」可以忽視,這些「偏短」並不會影響一個人的根本品質,而在根本品質上,他對將領提出了「質忠性一,守執節義」⑥的基本要求。認為在「忠誠」和「大義」等原則問題方面,要稟性專一,堅守節操,這在管理過程中是絲毫不能含糊的。
第三,現代管理心理學中重視領導者素質「德才兼備」的標准,這實質上是我們在理論上設立的目標,具體實踐過程中我們當然是努力朝這一目標前進,而要完全滿足這一目標的要求,則有相當的難度。
由此看來,曹操「唯才是舉」、「勿拘品行」的用人方針,不僅與我們現代管理心理學中領導素質「德才兼備」的用人標准不矛盾,而且還能夠對我國現階段改革開放社會環境中的用人路線提供積極的、務實的理論參考,並產生更深遠的意義。
二、「選將量敵」的用人藝術
「選將量敵」是曹操管理心理思想中比較典型的一個特徵,即在掌握將領心理品質的基礎上,根據敵人不同之特點,選派不同的將領以制敵。曹操在其《曹操集》和《孫子注》中多次提到關於將領心理品質的要求。認為一個稱職的將領,必須具備這樣一些心理條件,他說: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率督,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⑦就是說一個稱職的將領,必須武藝高強,謀劃周密,品質忠誠,稟性專一,堅守節操和大義。要臨陣督戰,奮勇破敵,親自擂鼓而不知疲倦。率部出征,則能安撫將士。執行命令,從不違犯,遇敵應當機立斷,從不疏忽大意。曹操認為,如果一個將領能夠具備了這些心理品質,不但能戰勝強敵,還能為部下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激發軍隊的士氣。「將賢則國安也」。⑧是曹操對將領心理品質的高度評價。
另一方面,作為將領還必須注意矯正自己一些不良的干擾作戰的心理因素。曹操在《孫子注》中指出:大將怒而不厭服,忿而赴敵,不量輕重,則必崩壞。⑨
意思是說,將領在情緒狀態不好的情況下,帶著心中怨怒出戰,又不知自己能力的大小,在這種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擾下,最後必然會導致失敗。
公元215 年,大將張遼、樂進、李典三人領兵七千擊退了東吳孫權的十萬來犯之眾,保住了合肥。這一仗的勝利也和曹操了解將領心理品質而「選將量敵」的用人藝術是分不開的。守城將領張遼和李典是善於進攻的猛將,而樂進則比較持重。於是曹操下了這樣一道密教:「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⑩終於大敗孫權。後來東晉歷史學家孫盛評論道:「合肥守御,弱而無援。如果專任勇,必然好戰,導致失敗;如果專任怯,必然生懼而難保。曹操勇怯互用,實在妙極了。」這是曹操根據將領不同個性差異和才能特點等心理品質,去擊敗敵人的一個實例,也是曹操「選將量敵」思想在實戰中成功運用的一個典範。
三、「褒亡厚往」的激勵手段
管理心理學認為,激勵是「通過一定的刺激促使某種思想、願望和行為產生的心理過
程」。激勵理論被認為是現代管理心理學中最核心的內容,群體的士氣就是通過激勵手段來實現的。曹操在其一生的政治、軍事生涯中,總結出了這個道理,並實施到他的管理活動當中去。他說:勢有不得已也。陷之甚過,則從計也。必殊死戰,在亡地無敗者。就是說,士兵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會拚死戰斗,如果陷於危險的絕境,就會聽從指揮,絕地反而容易激發士兵的勇氣而反敗為勝。這裡面唯一起作用的是士兵在絕境中產生的強烈的求生慾望,從而激發出高昂的士氣。同時, 「褒亡厚往」也是激勵部屬士氣的重要因素。曹操曾說過:「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就是說獎勵死者是為了鼓勵活人,厚賞前人是為了激勵後人。曹操用這種方法激勵部隊的士氣,使將士生時能為國家努力作戰,奮勇殺敵,也能為自己的不幸犧牲預先感受到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他還讓士兵們用雞羽毛裝飾頭盔,他說:雞猛氣,其斗終無負,期於必死。今人以為冠,象此也。意思是說, 雞具有勇猛的氣概,直到斗死,從不敗退。所以曹操認為:士兵用羽裝飾頭盔,就是象徵這種戰斗精神。這對士兵的戰斗情緒確也起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激勵和鼓舞,使軍隊能夠保持著旺盛的士氣。
激勵是一種管理手段,同時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因為人的任何一種行為的出現,都是有一定原因的,這種原因就是人的心理需要。如果領導者掌握和理解了其下屬的心理需要,就可以採取一定的激勵手段和激勵措施給予心理上的滿足,這樣就可以較大程度地激勵下屬的工作情緒和活動效率,使組織的目標得以盡快實現。曹操在其一生的實踐過程中,較好地運用了這一原理,是他最終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的有效前提。同時,也值得我們現代的領導者們學習和借鑒。
四、「賞罰分明」的管理原則
曹操「賞罰分明」的管理原則與現代西方管理心理學提出的「公平理論」不謀而合。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在研究分析人的積極性與分配方法的關系時指出:工資、報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對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有較大的影響。曹操在其《孫子注》中也明確提出:「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公元207 年,曹操消滅了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集團後,為了激勵將士繼續為統一戰爭貢獻力量,下令封賞功臣。他說:
吾起義兵,誅暴亂,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豈吾功哉? 乃賢士大夫之力也。天下雖未
悉定,吾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而專饗其勞,吾何以安焉! 其促定功行封。意思是說,我(曹操) 起義兵平叛十九年來,每戰必勝,這並不是個人的功勞,都是與將士謀臣的奮勇作戰和出謀劃策分不開的。現在天下並沒有安定統一,我應當同大家一起去為之努力,而又怎能安心地獨自享受這些功勞和榮譽呢? 現在要盡快定功行賞,安撫將士。不難看出,曹操在另一方面,曹操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他「賞罰分明」的管理原則,加強部隊的組織紀律性,頒布了《敗軍抵罪令》。他說: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意思是說,自從我(曹操) 派遣將士出征以來,只賞有功的而不懲辦有罪的,這是不符合國家大法的。眾將帶兵出征,打了敗仗要按法律治罪,造成損失的要免去官職和封爵。這樣,使將士們存在著一定的心理緊張,強化了將士們的責任感。
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出,曹操「賞罰分明」的管理原則具有一定的心理依據,而且貫徹執行過程中十分嚴格。他在《諸兒令》中曾說道:「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兒子亦不欲有所私。」曹操這種「賞罰分明」的管理原則對於我們現代的管理心理研究也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賞罰分明」使人口服心服,就會讓下屬有較強的進取心,對順利完成組織目標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捌』 正史中的三國智力排行

正史沒有排名,但是從正史中能推斷出來。
單以軍事而論,排第一的無疑是曹操早期首席謀士郭嘉郭奉孝,助曹操平定北方,用計天馬行空,人稱鬼才。其次是賈詡賈文和,一言攪亂天下,用計奇狠,人稱毒士,鬼狐。司馬懿司馬仲達,拖死諸葛,使其徒勞無功,其後更是篡了曹操的天下。龐統龐士元,史上提出火攻曹操獻連環的人,但不是本人親去,人稱鳳雛。荀攸荀公達,平生八策,皆為曹操取得最大利益與平安,人稱器世之才。法正法孝直,迎劉備進川,漢中斬夏侯淵,人稱應變之才。田豐田元皓,沮授沮則注,袁紹憑此二人稱雄北方,但結局不好,投錯人了。徐庶徐元直,新野破陣破曹操,後被騙歸曹,不發一謀,身在曹營心在漢,人稱麒麟兒。陳宮陳公台,兗州叛變差點弄死曹操,後輔佐呂布稱雄一時。還有曹操曹孟德本人,我及不多說了。
單以政治而論,排第一的無疑是諸葛孔明先生了,成績隆中對,連吳抗曹。其次是荀彧荀文若,立定曹操本營。魯肅魯子敬,也有三分之策,不過是劉表曹操孫權三方鼎立,正史有記載。馬良馬季常,平定荊襄四郡,以退為進。張昭張子布,東吳重臣,東吳早期內政高手。
單以領軍而論,排第一的就是周瑜周公瑾了,功績我就不說了。其次是陸遜,大敗劉備。曹操曹孟德,我也就不細說了。鄧艾,破蜀國。

這些就是我看正史中各方面推斷出來的了。謝謝!

『玖』 魏國最後被誰滅掉了

被秦國所滅。

趙國被秦滅亡後,秦即想南下滅楚,但中間尚相隔一個魏國,魏此時雖然已只剩國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終屬秦進軍楚地之障礙,於是決定先滅魏,再伐楚。本來魏處於「天下之樞」,具有優越的戰略形勢,但由於戰爭頻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實力。

多年來,在強秦的進攻下,節節敗退,不斷割地求和,魏國大河以北領土被吞食殆盡。

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進攻魏國首都大梁。秦戰地統帥王賁認為大梁城垣堅固,很難在短期內攻拔,於是引大溝之水沖灌大梁城,經3個月戰爭,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賁所殺,魏國滅亡,秦以其地建為東郡。

(9)曹睿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魏國,公元前344年稱王、至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共179年。領土包括現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陝西西部、河北南部。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

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魏國稱為梁國。

公元公元前453年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魏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由於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

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公元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於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

戰國初期,魏國迅速成為實力最強的新興大國,對天下諸侯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力。尤其對西鄰秦國,魏國以強盛的國力軍力,奪取了整個河西高原與秦川東部,將秦國壓縮得只剩下關中中西部與隴西商於等地。

這種令天下瞠目結舌的崛起,根源在於魏文侯開創了後來一再被歷史證實其巨大威力的兩條強國之路:一是積極變法,二是急賢親士。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

『拾』 魏蜀吳三國為什麼會同歸於盡(晉)呢

首先,沒有北魏奠定的基礎,就沒有以後的晉朝。北魏是晉朝的前身,當三國鼎立的時候,就註定了北魏一定會統一三國。但是為什麼不是北魏統一三國而是晉朝呢?那就是北魏自身的原因了。 曹睿死後,把大權給了曹爽,司馬懿,曹爽的權利大於司馬懿,但是能力差的遠了,開始的個把月還把他當前輩看,後來越看越不順眼,架空了他。這種赤裸裸的威脅怎麼能讓久經沙場的司馬仲達不憤怒?一場政變就發生了,這場政變的結果就是司馬家族統治了北魏的政權,曹氏衰敗,所以,以後的改朝換代之是時間問題了..

熱點內容
道德經說兵 發布:2024-11-16 07:00:35 瀏覽:683
百民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發布:2024-11-16 06:59:57 瀏覽:768
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6 06:56:16 瀏覽:286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