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實行兩法治

實行兩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4-04 22:31:32

『壹』 法制與法治是什麼意思

1、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2、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法治是依據法律的治理。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1)實行兩法治擴展閱讀

一、法治與法制

1、法治與法制既有聯系也有區別。

(1)聯系在於:實行法治需要有完備的法律制度。

(2)區別在於:法制相對於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治則相對於人治;法制內涵是指法律及相關制度,法治內涵則相對於人治的治國理論、原則和方法。法制一詞,中外古今用法不一,涵義也不盡相同,通常

2、在兩種意義上使用:

(1)泛指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法律既包括以規范性文件形式出現的成文法,如憲法、法律和各種法規,也包括經國家機關認可的不成文法,如習慣法和判例法等。制度指依法建立起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各種制度。中國古代的典章制度也屬於這一類。

(2)特指統治階級按照民主原則把國家事務制度化、法律化,並嚴格依法進行管理的一種方式。這種意義上的法制與民主政治聯系密切,即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證,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並嚴格依法辦事,以確立一種正常的法律秩序的國家,才是真正的法制國家。

『貳』 法治與法制的關系

一個是制度
一個是國家在處理事物上堅持的方法,像對應與專制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區別又有回聯系的兩個概念,答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4、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二者的聯系在於: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實行法治,必須具有完備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法制的發展前途必然是最終實現法治。

『叄』 法制/法治

題目的空應填:法制,這里強調「制度」的建設問題,而「法治」中的「治」則有治理和管理之意。

一、法制的概念

(一)法制的含義
法制一詞古已有之,但含義、用法不一。通常有兩種意義上的理解和作用:

第一,把法制同法律、制度聯系起來。對這種意義上的法制又有兩種理解和使用方式。

(1)指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簡稱。我國古代典籍中的法制一詞多指此義。董必武亦說:「我們望文思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

(2)指國家的法律制度的簡稱,包括國家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諸方面的制度。這兩種意義上所說的制度有所不同,一指國家依法制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各方面的制度,一指法律規定的國家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制度。

同法律、制度相聯的法制,其前提和基本要求、基本內容,是要制定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有法律和制度的國家都有這種法制。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都有法律和制度,因而都有這種法制。對這種法制的作用,有不同說法。我國古代典籍一般認為法制有禁奸、止邪、去私、明分、罰罪的作用。社會主義法制也有這種作用,但本質不同。社會主義法制所「禁」、「止」、「去」的,是損害國家、集體、他人合法利益的「奸」、「邪」、「私」;所「明分」的,是法律確立的社會主義的社會秩序、社會關系;所「罰罪」的,是違反社會主義法律構成犯罪依法應受處罰的行為。
第二,把法制同民主制聯系起來。這種法制指掌握政權階級按照民主原則把國家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並嚴格依法進行國家管理的一種方式、制度。歷史上各種類型的國家都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法律和制度,但並不都有法制,只有實行民主制的國家才有法制。因為這種法制是以民主制為前提和基礎的,同時又體現民主,保障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這種法制的基本要求和內容,不僅在於制定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而且更在於嚴格實施法律、遵守制度。在實行這種法制的國家,所有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都必須嚴格地執行法律,平等地遵守法律和制度。同民主制相關聯的法制是近代意義上的法制,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一般不存在這種法制,在資本主義社會在形式上存在,在社會主義社會才可能真正存在這種法制。以民主制為前提和基礎的法制,一般都要求貫徹合法原則,即一切組織和個人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貫徹平等原則,即實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貫徹統一原則,即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嫠制度。但這些原則在資本主義法制中往往不可能貫徹到底,只有在社會主義法制中才可能貫徹到底。

不論哪一種意義上的法制,或哪一種歷史類型的法制,其共同本質、根本 作用和特徵都在於:

(1)反映一定社會中掌握政權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規定和維護對掌握政權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2)屬於上層建築范疇,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又轉過來對經濟基礎起重要作用。當這一基礎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時,可以有力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當這一基礎本身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時,就會阻礙以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3)由一定的政權制定,並以政權作後盾保證實現,具有政權的強制性和效力的普遍性。

(二)社會主義法制
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簡稱,內容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諸方面的法律制度。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有法可依指國家應高度重視和加強立法工作,根據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適時地逐步地制定完備的法律制度,使需要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都得到法律調整,使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重要方面都有法律制度可以遵循。不重視立法,各方面無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就無從談起,因此,有法可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首要任務。

有法必依指一切國家機關、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和公民 ,都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制度,依法辦事。有法不依,法再好再完備也不行。同時,有法可依的目的是實現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也是有法必依的邏輯結果。只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切實依法辦事,才能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的作用。從我國近些年來的法制實踐看,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不依法辦事的現象還相當普遍,理論和實踐都表明,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關鍵。

執法必嚴指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一要嚴格遵守法律制度,切實依照法律規定的內容、精神和程序辦事;二是執法嚴明,一絲不苟,忠於事實真象和法律制度,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權;三要嚴肅、正確理解和運用法律,在刑事案件中,正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輕罪與重罪的界限。不能把執法必嚴理解為對任何違法犯罪分子的處理都必須從嚴,也不能把執法必嚴和嚴刑峻罰相混淆。執法必嚴,才能確立和維護法制的尊嚴和權威,保證法律制度得以實現。因此,執法必嚴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

違法必究指對一切違法犯罪分子都依法予以追究和制裁,不允許任何人凌駕於法律之上,享受法外特權。違法必究是從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引申出來的要求,也是實現立法目的和法的普遍約束力所必需,並關系社會主義法制能否取信於民、是否具有尊嚴和權威。因此,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製得以實現的一個保障。

社會主義法制與資本主義法制有重大區別;

(1)社會主義法制建立在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自己的基本任務;而資本主義法制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基礎之上並為其服務。

(2)社會主義法制反映工人階級和其他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資本主義法制則主要反映資產者的意志和利益。

(3)由於社會主義法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因而在根本上具備了把法制原則貫徹到底的可能性;而資本主義法制,由於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體現少數人意志,難以真正貫徹。這些區別的存在,表明了社會主義法制的先進性、優越性。

社會主義法制具有貫徹到底的可能性,並不等於社會主義法制一定能貫徹到底。要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必須作一系列努力,特別要注意三方面:

(1)充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使廣大人民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當家作主。這樣才談得上把人民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制定為法律制度;才能為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提供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2)黨要模範地遵守社會主義法制。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要使社會各方面依法辦事,首先要求執政的、領導人民制定法制的共產黨自己依法辦事。能否做到這一點,是社會主義法制能否得以加強、健全和實現的決定因素。

(3)要加強法律監督,以保證社會主義法製得以切實貫徹執行。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公民群眾,都有權利和義務監督法律實施。

二、法治的概念

同法制概念一樣,法治這一概念也是古已有之,其含義和用法也不一。通常主要在兩種意義上理解和使用它。一種是作為與「法制」通用 的概念。例如,1959年國際法學家委員會出版的《自由社會的法治》所載英國法學家馬什的報告指出:對大多數法學家來說,Rule of Law(法治)這一片語對一切配稱為法律制度的制度來說,是基本的和不言而喻的東西。受過英國法律教育的人,稱之為「法治」;一個美國法學家則稱「法治政府」;一個法國法學家則稱「法制原則」或「法律規則至上」;在德國通用的同樣內容的概念是「法治國」。另一種是作為與「人治」對應的概念,其基本含義是主張執政者嚴格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的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

首先提出法治主張的是古代思想家。我國先秦法家就是強調建法立制、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學派。他們認為人生而好利惡害,人的這種本性一方面使人們必然要發生相互爭奪要抑制爭奪就要「定分」,使民皆在自己「分」內活動,而定分、止爭都需要實行法治,以具有特殊強制力的法律制度作定分、止爭的標准;另一方面也使得執政者只能用賞罰的法律手段而不能用仁義恩愛的手段來進行統治,行賞才能使好利的人們自願按執政者的要求去做,懲罰才能使惡害的人們不得不按執政者的要求去做,這就需要實行以賞罰為內容的法治。他們認為實行法治也是避免人治的弊病所必需。人治實際上是隨心所欲的「心治」或「身治」,其弊病甚多,如「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則誅賞予奪與從君心出矣。然則受賞者雖當,望多無窮;受罰者雖當,望輕無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輕重,則同功而殊賞,同罪殊罰矣,怨之所由生也。」所以韓非說:「釋法術而任心治,堯不能正一國。」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倡言法治,反對人治,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的命題,認為法治比人治理智、公正,比人治正確、高明,比人治穩定、可靠,並給法治下了定義:「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在強調實行法治時,中外古代思想家並不否定人的作用,相反,認為法治與人治應是統一的,法治不排斥個人的智慧。

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特權的革命時期,其思想家一般也都強調法治,這種法治通常也稱法制。它強調按資本主義民主原則立法,一切以法為治。「它意味著所有權力,立法、執法、司法等等權力,都服從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通常被視為表達了法律的各種特徵,如:正義的基本原則、道德原則、公平和正常程序的觀念。它意味著尊重個人的最高價值和尊嚴。」「法治的意思是不僅政府維護和執行法律秩序,而且政府本身要服從法治,決不能無視法律或任意更改法律。」

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也提出了法治主張.但我國要實現的法治,是以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社會主義法律作為國家、社會、機關、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准則。

三、法治與法制的區別和聯系

作為與人治相對應的法治,它與法制有如下區別:

(1)法制既指一國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也可指嚴格依法辦事的一種方式、制度。而法治概念的含義則主要在於主張執政者嚴格依法治理國家。

(2)當法製作為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簡稱時,它指的是具有實體性的法律、制度,屬於制度的范疇,強調加強法制是強調要有治國的工具。而法治是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相對人治而言,強調法治就是強調法律、制度這種工具在治理國家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國執政者特別看重法律、制度的作用,以法治國,即為通常所說的法治。

(3)法制既強調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也強調每個公民守法。而法治強調的主要是一切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

(4)在近現代,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亦即都有某種意義上的法制。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以法治國,都有法治。

但法制與法治又有密切聯系。不僅當法制意指嚴格依法進行國家管理時,與法治含義相同,當法制意指一國法律制度簡稱時,與法治也有密切聯系。因為,一國法律制度的健全需要有法治理論指導,執政者沒有法治觀念,不重視法律制度在治國中的作用,不重視對法律制度的執行和遵守,就不可能真正加強法制。同時,法治這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的實現,又需要以健全法制為條件,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肆』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

  2. 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3. 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

  4. 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5.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6. 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7. 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

  8. 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拓展內容:

法制:

「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1. 其一,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2. 其二,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3. 其三,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4.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5. 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

法治:

  1. 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

  2. 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3.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

  4. 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5.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伍』 進行法治有哪些重要意義(兩方面即可)

所謂法治,就是以法律作為調節一切社會關系的最高規范和准繩。

法治作為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在中華文明5000年社會文化發展歷史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從公元前361年戰國時期,商鞅變法提出「法令行則國治,法令不行則國亂」,到我黨十八大後將法制政府基本建成作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我們國家在法治道路建設的探索中一直前行,從未停步。

治原則的本質,即是依靠國家政權的強制力量,將人民和人民的意志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只有堅持法治,才能運用國家政權和法律的強制力量,保衛人民的權利和利益,保障人民的意志在一切國家和社會事務中得以遵從和貫徹。相反,如果沒有法治,所謂人民民主就會變為空談,所謂人民的意志就會受到某些人、某些組織的違背和踐踏。

堅持法治原則,把法律作為調節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最高規范和准繩,這是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實際體現。如果還有什麼人、什麼組織的意志可以超越法律,具有不遵守、不執法法律和不受法律約束、制裁的特權,那實質上即等於否定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否定了以組織和支持人民當家做主為本質內容的共產黨的領導。

『陸』 法治與法制,有什麼區別

法治與法制的區別

「法制」 與「法治」 是我們日常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兩個詞, 人們有時甚至不加區分地使用。實際上, 「法制」 與「法治」 是有一定內在聯系但內涵並不完全相同的兩個詞。 「法制」 與「法治」 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內容, 都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6)、 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 是一個國家從立法、 執法、司法、 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 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 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 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 團體和個人, 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 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法治與法制這兩個詞, 乍一看起來似乎大同小異。 事實上, 二者具有本質的區別。


『柒』 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法治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法律分析
法治就是法的統治。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要求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 是憑靠法律這種公共權威, 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權威, 不是靠掌權者的威嚴甚至特權, 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它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中國,"法治"和"依法治國"這兩個概念是根本一致的,依法治國實際就是法治的另一種表述,二者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要全面認識法治的內涵,必須對法治與法制、法治與人治、法治與德治的概念做一下辨析,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法治與民主有著天然的聯系,正因為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在黨的領導的前提下強調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基本情況,尤其是結合公民個人的成長、成才,全面介紹了已基本建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並闡釋了法治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捌』 請問 法制和制度這兩個有什麼區別的嗎

法制指的是國家司法制度
制度就很廣泛了,有整個國家綜合的意思
比如,教育制度,文化制度,衛生制度等等
這兩句話個人認為是有道理的 基本算對!

法制泛指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嚴格依法辦事的一種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其基本含義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不一定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在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排除了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法制的專制性質,但資產階級受階級本性的局限,當有的法律規定不符合本階級的利益時,就加以破壞,因此,不可能有真正法制。只有徹底消滅剝削制度,實現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法制。

法治與法制既有聯系也有區別。聯系在於實行法治需要有完備的法律制度。區別在於:法制相對於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治則相對於人治;法制內涵是指法律及相關制度,法治內涵則相對於人治的治國理論、原則、方法。

熱點內容
道德經說兵 發布:2024-11-16 07:00:35 瀏覽:683
百民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發布:2024-11-16 06:59:57 瀏覽:768
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6 06:56:16 瀏覽:286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