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野史

道德經野史

發布時間: 2022-04-05 04:20:25

① 記載老子言行的古籍除了道德經還有哪裡

《太上感應篇》,不是記錄他的言行,是道家的一個奠基的思想

② 老子在古代為什麼能寫出《道德經》這樣的作品

道德經不是老子寫的,而是中國上古德「王官之學」。老子作為周朝的守藏史,負責管理這些古典書籍,後因參與王子朝的叛亂逃出京師,同時也把一部分這些「王官之學」帶了出來。這樣這些中國的上古的不傳之學就流落到民間,這也是引起後來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的原因。

③ 野史上說,老子最後去了印度。是不是真的

道家有部書《老子化胡經》,偽造老子出函谷關後,南行天竺(今印度),化身釋迦牟尼,廣宣佛法的故事。這是肯定經不起推敲的。
事實上,據史學家研究,老子藏身國內,化名隱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④ 請問《道德經》的老子的老婆和兒子的信息介紹

老子古代國思想界位偉人世界上較早提出了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千百年來世人提供了觀察社會、思索人生獨特視角思想構築華文化思想體系重要支柱和組成部分又現實生活位特立獨行奇人人處世卓犖群當時和人心目包裹著濃厚神秘色彩雖歷史己跨越千年老子思想和精神由於早已融入國式生存生活活動里而至今猶有極強穿透力 長期來人們把春秋戰國時期當作國社會結構和華民族精神思想蘊蓄磨礪期現實生活相對混亂動盪、思想領域卻極其活躍繁榮年代流傳至今國式根本道德、思想乃至文化精粹得孕育成形時諸子百家謂種精粹孕育成形過程各種文化思想百川匯流、沖激跌宕時代現象老子、孔子、列子、鬼穀子、荀子、莊子、孟子、墨子、韓非等等燦爛星空相映生輝其老子、列子、鬼穀子等三數人來考證較少尤其老子創道家學派開文化脈澤被千年影響深遠而其人其事僅僅世浩煙海典籍留下星星點點碎片而且其大半還人轉述摘載或者象《神仙傳》之類講仙闡道稗官野史虛幻誇大了老子至今人心目依迷濛著奇幻光彩 也許正此老子才半雲半霧神龍見首見尾令人好奇有代表性記述關於孔子求見老子故事說孔子見老子問道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淫志皆無益於子也孔子又問仁義老子說:今仁義慘而汩人心……夫子修道而趨則至矣又何用仁義……夫子乃亂人之性也又說孔子引榮《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藝都因人陳跡了無新意:跡者履之出而跡豈異哉些簡直對儒學理論番鞭辟入裡韃伐與批判孔子默默無言回來三天沒有給學生講課學生怪問孔子慨嘆:我見人做事都能猜測揣度其用意至於龍乘雲氣游太清吾能逐也今見老子其猶龍乎老子使名滿天下孔丘張口結舌神錯而知其所居也(意:失魂落魄)我們且論件事情有多少能性只說老子道法自思想意義實際上直和儒學及來佛學起薰陶冶鑄著國傳統文化早已深遠影響了國傳統哲學、醫學、工程、藝術乃至千百年來無數彪炳代名人人處世、宦海沉浮尤其些著名文人諸屈原、李白、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等影響痕跡更鮮明進而言之也深刻影響了國人特有精神心理素質據傳老子著有《道德經》五千言經考證人或老子同時代稍人根據老子言行編纂又名《老子》基本上概述了老子思想《老子》世較近接觸位神秘歷史人物比較明晰途徑 老子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說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據說做過周朝史官退隱蒙山著書立說游歷江南塞北出關赴秦講 學死於扶風孔子學說受老子思想影響也頗多多數世流傳闡釋湮沒了或被故意統儒家學派里了譬忠恕講已所欲勿施於人乃至儒家仁學里許多說法等等代闡揚老子學說有影響人物距老子故鄉遠商丘東北叫蒙地方人莊子使老子道法自理論齊物我、等貴賤、天人合逍遙自彎入了宿命荒野卻也由此走入疲於戰亂天災、等級差別和迷惘非生死紅塵俗世走上切甘於俗世憂患糾葛又企盼脫塵出俗人群心靈祭壇走上影響千餘年國社會左顧右盼、上上下下道家煙霧彌漫空靈蒼穹至高無上地位老子從此成了西方世界耶穌樣三位體三清化神仙鼻祖既俗世人生引導者和解脫者又許多神仙傳說開天闢地老仙國古代泛濫成災傳說故事裡老子都天地間第由人修煉而成神仙;人們來按照俗世社會構架建設了雲霄之上神仙社會至天宮玉闕構想了代表各階層人群意念、成群結隊神聖仙人和三清四帝八洞散仙老子仍居住於三十三天之上高上清宮太上老君 神仙世界既眾多神仙頂禮膜拜神祉和白日升天教引祖宗又無職無權、逍遙自卻具有無上法力天仙紅塵俗世老子更成了些備受階層利益擠軋、疲於生活生理奔命及厭倦名利人頂禮膜拜神祉、竭慮追求偶像成了國至今絕大多數人參悟人生俗世份心情 從古迄今國每時代每種階層每類人群每處地域幾乎都有關於老子與神仙傳說故事們各有盡相似理解老子確實無處因確切說己經成國人傳統精神文化部分而且說國人有了老子才得成國人

⑤ 求關於老子和《道德經》的評論的文章,最好是有些新意的!

史書關於老子的記載不很清楚。司馬遷的《史記》一說他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問禮的老聃;一說他可能是周烈王時見過秦獻公的周太史儋;又說他可能就是老萊子。教材取前一種說法。老子學說的核心是「道」。他認為「道」就是「無」。這個「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沒有意志、沒有具體形狀、無聲無臭的,是無時無地不在的。「道」既在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猜測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雙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而且,事物對立的雙方會互相轉化,「正復為奇(反常),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但是,老子這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存在嚴重的缺陷,他不僅忽略了對立面轉化的必要條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轉化看作是循環的,而不是上升發展的。老子的學說,對後來中國哲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唯物與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極的一面。老子長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亂,禮壞樂崩,社會正面臨著一場大變革。面對這一切,他消極悲觀,提出一個回復到「小國寡民」的遠古時代的主張,「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他所嚮往的這種理想社會,實際上不過是保留著原始公社遺跡的早期奴隸社會。這顯然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沒落階級的消極思想。 《道德經》相傳為老子所著,變稱《老子》、《老子五千文》。但從書的思想內容和涉及的某些問題來看,該書大約編定於戰國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書5000餘字,是用韻文寫成的哲理詩。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故稱《道德經》。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因此又稱《德道經》。道經側重講哲學,德經側重講政治和軍事。 老子,古代中國思想界的一位偉人。他在世界上較早提出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為千百年來的世人提供了觀察社會、思索人生的獨特視角,他的思想是構築中華文化思想體系的重要支柱和組成部分。他又是現實生活中一位特立獨行的奇人,為人處世卓犖不群,在當時和後人的心目中包裹著濃厚的神秘色彩。雖然歷史己跨越千年,但老子的思想和精神由於早已融入中國式的生存生活活動里而至今猶有極強的穿透力。 長期以來,人們把春秋戰國時期當作是中國社會結構和中華民族精神思想的蘊蓄磨礪期。在那個現實生活相對混亂動盪、思想領域卻極其活躍繁榮的年代,流傳至今的中國式的最根本的道德、思想乃至文化精粹得以孕育成形。那時的諸子百家可謂是這種精粹孕育成形過程中各種文化思想百川匯流、沖激跌宕的時代現象。老子、孔子、列子、鬼穀子、荀子、莊子、孟子、墨子、韓非等等如燦爛星空,相映生輝。其中老子、列子、鬼穀子等三數人後來考證較少。尤其老子,創道家學派,開文化一脈,澤被千年,影響深遠。然而,其人其事僅僅在後世浩如煙海的典籍中留下星星點點的碎片,而且其中大半還是他人轉述摘載或者象《神仙傳》之類講仙闡道的稗官野史虛幻誇大了的。老子,至今在後人的心目中依然迷濛著奇幻的光彩。 也許正是如此,老子才半雲半霧,「神龍見首不見尾」,令人好奇。最有代表性的記述是關於孔子求見老子的故事,說孔子見老子問「道」,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也。」孔子又問「仁義」,老子說:「今仁義慘然而汩人心……夫子修道而趨,則以至矣,又何用仁義?……夫子乃亂人之性也。」又說孔子引以為榮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藝」都是因人陳跡,了無新意:「跡者履之出,而跡豈異哉?」這些話簡直就是對儒學理論一番鞭辟入裡的韃伐與批判。孔子默默無言回來,三天沒有給學生講課。學生怪問,孔子慨嘆:我見什麼人做什麼事都能猜測揣度其用意,「至於龍,乘雲氣,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見老子,其猶龍乎!」老子使名滿天下的孔丘張口結舌,「神錯而不知其所居也。」(意:失魂落魄。)我們且不論這件事情有多少可能性,只說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意義,實際上一直和儒學及後來的佛學一起熏陶冶鑄著中國傳統文化,早已深遠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哲學、醫學、工程、藝術乃至千百年來無數彪炳一代的名人為人處世、宦海沉浮。尤其是那些著名的文人,諸如屈原、李白、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等影響的痕跡更為鮮明,進而言之,也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特有的精神心理素質。據傳,老子著有《道德經》五千言,但經考證是後人或老子同時代稍後的人根據老子的言行編纂的,又名《老子》,基本上概述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是後世較近接觸這位神秘歷史人物一個比較明晰的途徑。 老子是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一說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據說做過周朝的史官,後退隱蒙山著書立說,游歷江南塞北,後出關赴秦講 學,死於扶風。孔子的學說受老子的思想影響也頗多,但多數在後世的流傳闡釋中湮沒了或被故意統一到儒家學派里了,譬如「忠恕」講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乃至儒家「仁」學里的許多說法等等。後代闡揚老子學說最有影響的人物是距老子故鄉不遠的商丘東北一個叫蒙的地方人莊子,他使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論在「齊物我、等貴賤」、「天人合一」的逍遙自在中彎入了宿命的荒野,卻也由此走入疲於戰亂天災、等級差別和迷惘是非生死的紅塵俗世,走上一切不甘於俗世憂患糾葛又企盼脫塵出俗的人群心靈祭壇,走上影響千餘年中國社會左顧右盼、上上下下的道家煙霧彌漫的空靈蒼穹至高無上的地位。老子從此成了一個如西方世界耶穌一樣「三位一體」的「三清化一」神仙鼻祖。他既是俗世人生的引導者和解脫者,又是許多神仙傳說中開天闢地的老仙。中國古代泛濫成災的傳說故事裡,老子都是天地間第一個由人修煉而成的神仙;人們後來按照俗世社會的構架建設了雲霄之上的神仙社會以至天宮玉闕,構想了代表各階層人群意念、成群結隊的神聖仙人和三清四帝八洞散仙,老子仍是居住於三十三天之上最高的上清宮太上老君。 在神仙世界,他既是眾多神仙頂禮膜拜的神祉和白日升天的教引祖宗,又是無職無權、逍遙自在卻具有無上法力的天仙。在紅塵俗世,老子更是成了那些備受階層利益擠軋、疲於生活生理奔命以及厭倦名利的人頂禮膜拜的神祉、竭慮追求的偶像,成了中國至今絕大多數人參悟人生俗世的一份心情。 從古迄今,在中國每一個時代,每一種階層,每一類人群,每一處地域,幾乎都有關於老子與神仙的傳說故事,他們各有不盡相似的理解,但老子確實無處不在,因為他確切的說己經成為中國人傳統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說中國人有了老子才得以成為中國人。 我所了解的老子和《道德經》 一、關於老子的生平 對於老子的生平,至今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即使是見識淵博的太史公在《史記》中為老子寫傳也只能模稜兩可地採取了很不確定的說法,其中還摻雜了若干不同版本的民間傳說。今天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老子的籍貫在楚國苦縣曲仁里,也就是現在的鹿邑縣,還有就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大約生活在前571至471年之間,可能做過周朝的守藏史,通俗一點地說,他曾經在東周王朝國家圖書館供職,掌管史冊典籍,相信這一段經歷對他思想的完善、人格的升華都有不小的幫助。在中年的時候,他因為受到王朝貴族的迫害,逃居魯國數年,歷史上說的孔子向老子問禮一事,大致發生在這一期間(也有說孔子是到周朝向他請教的)。在天命之年,老子因為戰亂失去官職,離開東周去秦國,西行途中經過函谷關,守令尹喜請求他為自己寫一部書,老子寫下了大約五千字的文章給他,這就是今天的《道德經》,老子西去後,就一直在秦國隱居,不為世人所知。 二、關於「道」 老子哲學的最高范疇和指導思想是道,道本身的意思是道路,引申為方法、途徑、手段乃至規律等等,一般以為,老子的道具有雙重含義--一是指物質世界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二則是指物質世界的本體、實質,或者說自然界、宇宙的自身。比如說,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51章》下同),就是說人的活動和自然界的變化都要遵從自然的規律。另外,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可以認為這里所說的道也有宇宙本體的意思。 由此可見,老子的「道」的觀點是具有一定的唯物主義色彩,這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顯然具有相當進步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但是也必須看到,老子對什麼是道,用什麼標准來判斷道,道的表現形式有哪些,並沒有作出一個完整、明確的解釋,這就像一個向導告訴人們要向東走,卻不告訴人們哪裡是東或者如何判別哪裡是東一樣,很容易讓人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的混亂狀態,更使自身的學說有被人篡改、利用的危險。當然,這種缺陷的根源不在於老子本身,而是當時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換成任何人估計也不能作出一個更圓滿的解釋。 老子在《道德經》的一開頭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文中又把「道」描述成「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起後」(14章),一方面承認道是實在的東西,可以迎之、隨之,另一方面又認為道是看不到、聽不見、講不出的東西,本身多少有些矛盾,在承認物質性的同時又帶有不可知論的色彩(這一點被後來的莊子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全篇開頭那一句,既然「道,可以說得出的,就不是永恆存在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也不是永恆存在的名」,那麼,你老子還寫《道德經》做什麼?你在文章中反復論述的「道」究竟是不是道?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一個問題。 三、關於「無為而治」 這是老子的政治思想的一個總結,他認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5章),意思是說,天地對萬物冷漠不仁,無所恩愛,無心干預萬物,任憑他們自生自滅;聖人(一般解釋為執政者)對百姓也沒有什麼恩愛,任憑他們閑散自在,隨其作息。之所以會得出這樣今天看來似乎荒謬的結論,和老子生活的時代不無關系。春秋末年,是我國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變革的動盪時期,階級矛盾空前尖銳突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斗爭激化,諸侯之間戰亂無綉無止,所謂「春秋無義戰」,當時戰爭的慘烈、自然災害的頻繁造成人口的極度匱乏,從《詩經》中的一些篇章就可以看出,許多統治者甚至允許青年男女自由在野外結合,生下來的孩子可以由政府撫養,通過這樣的手段來增加人口。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里,老子一生坎坷、顛沛流離,小小的官職到最後也被迫失去,淪為庶民,他深切地感受到時代的混亂與黑暗。他認為統治者的強制妄為、為一己私利而不惜加大對下層民眾的剝削掠奪和刑罰鎮壓,無疑造成和激化了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弊病,使民眾生活困苦,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因此老子認為,最好的統治方法是以人道順應天道,修養生息,任百姓自我發展。應該說,這樣的想法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是換成今時今日的市場經濟,那就是國家放任經濟生活不加干預,回到資本主義完全自由競爭的時代,那麼上個世紀20年代的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或者說,國家不管理社會事務,對經濟、社會、文化生活中暴露出的問題不聞不問、裝聾作啞,那麼國家還具有國家的職能么?還能稱之為國家么?從這一點來看,老子的政治、經濟思想還有很不成熟的一面,他追求的是原始社會的生活狀態,看不到階級性的一面,或者說,他只看到百姓困苦是因為統治者的一己私慾造成的,而沒有認識到那是階級壓迫、統治的表現形式,這樣就更談不上找到解決問題的合適方法了。 當然,老子的政治執政理念中也有先進的一面,他曾說「治大國,若烹小鮮」(60章)。在《道德經》里並沒有對這句話做過多的說明倒是在下面找到了解釋--《詩經·檜風·匪風》毛傳:「亨(通「烹」)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亨魚則知治民矣。」意思是說,烹小魚不能老是翻動,翻多了就要碎,治理國家不能頻繁地擾動人民,否則百姓就會混亂。在這里,老子很明確地提出了一個國家政策穩定性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到了穩定與發展的辨證關系--朝令夕改,只能使整個社會陷入一種混亂的境地,使百姓陷入一種盲從的危險。從這一點來看,老子無疑是走在時代前列的。 四、關於老子的認識論 客觀地說,老子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制約,是比較輕視感覺經驗和實踐活動對認識過程的重要作用的。他甚至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47章),片面誇大了理性認識的作用。他認為凡事都不必親自體察,完全可以推想而知,實踐多了、久了,只能對人的認識能力和認識結果起到負作用,所謂「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走得越遠,知道的就越少。這顯然是荒謬的,即使就老子本身而言,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社會經歷,怎麼可能寫出《道德經》中的許多見地?不經歷戰亂,安知順其自然的重要性?不親歷苛捐雜稅,安知無為而治的重要性?他主張「塞其兌,閉其門」(56章),提倡要塞住察覺外物的耳朵、眼睛等一些感官,禁閉馳向外界的慾望之門,只要靠「致虛」、「守靜」就可以認識道,認識世界,顯然,他把理性認識絕對化了,把感覺經驗排斥到了極其輕微甚至應該扼殺的地位,從而使自己又陷入了唯心主義的境地。事實上,就他自身的活動而言,都沒有完全遵守自己的觀點與要求,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違背了,既然要「塞其兌」,那又寫什麼《道德經》?讓後人自己去「致虛」、「守靜」領悟真理好了;既然「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那又何必千里迢迢移居秦國?既然感覺經驗會起負作用,那乾脆吃啞葯、刺耳目、砍掉手腳做「人棍」好了,豈不是可以一心一意不受外界干擾地去「滌除玄覽」 「致虛」、「守靜」了?

⑥ 求關於老子和《道德經》的評論的文章,最好是有些新意的!

老子是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道德經》是中國乃至世界偉大的哲學經典。《道德經》在日本、英國、德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翻譯出版,是在全世界擁有讀者最多的中國古代著作,老子被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魯迅更是說,不讀《老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在今天依然不斷給我們帶來新的啟發,研究老子思想尤其是老子的人生觀對現代社會生活是有很大參考價值的。筆者就從解析老子的「無為」思想出發,來談談老子的人生追求。
一、無為――老子人生追求的思想基礎
談到老子,很多人甚至教科書都會將其與「消極避世」相聯系,這是對老子思想的廣泛誤解,而究其根源主要是對老子「無為」思想的誤讀導致對老子思想理解的偏差。「無為」思想時常被誤讀為不作為,因而老子的人生觀被曲解為消極避世,我們要理解老子思想,不能望文生義和斷章取義,通讀《道德經》就會發現,老子對世界的認識是透徹的,老子的「無為」思想是深邃的。
「無為」在《道德經》中的首次出現是第二章的「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一次出現老子就開宗明義,說「無為」是聖人的處事法則。第三章又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十七章和四十八章都寫道「無為而無不為」,可見老子的「無為」並不能理解為不為,「無為」的結果是無不治、無不為,而「無不」有兩個意思,「有」和「沒有什麼不」,也就是說「無不為」可以理解為有為和沒有什麼不能為兩個含義。如何為呢,老子在第七十七章寫到「聖人為而不恃」,第八十一章寫「為而不爭」,可見「無為」的真正含義是不妄為,不以功利的目的去為,而是依照規律的自然發展,在自然而然中去作為。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把老子的「無為」解讀為「無意於為,沒有自己的目的和追求」,筆者認為這同樣是對老子的誤讀。《道德經》第三章寫到「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在這里就是一種治國的方略,而其目的就是使國家「治」。第二十九章寫「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這里無為是一種做事方式,而「無敗」是其追求。第四十三章則直接說「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老子說「無為」是有其好處的,教導我們要善於利用「無為」的方式去做事。由此可見,老子的「無為」思想非但消極,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積極入世的。
「有無相生」、「無之以為用」、「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無為「思想是老子辯證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體現,做事的時候不一心想著所以達到的目的,心無旁騖把當前的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到極致,不用刻意去追求結果,取得好的結果是自然而然的。「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都是在「無為」中自然成就有為的典範。如果說「無為」是老子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法,那麼老子處無為之事追求的什麼呢?
二、復歸嬰兒――老子人生追求的思想境界
老子主張為「無為」而成其事,功成名就,金錢與權力隨之而來,這就是老子的追求嗎?對此,老子在《道德經》里做了明確的回答:「功成而不居」、「功遂身退」,很顯然金錢與權力並不是老子所追求的,而且老子對利益的態度是十分鮮明的。
《道德經》第十二章中說,「無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無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認為外在的聲、色、貨、利對人是有害的,無休止地追逐名利,最終,利祿、名聲和權勢必將毒害了自己。所以,他告誡世人不要貪求耳目口鼻等感官慾望的滿足,不要成為慾望的奴隸。
《道德經》第九章又寫到:「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認為金玉滿堂,並不能夠長久,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給自己留下禍根。貪慕權位利祿得寸進尺;恃才傲物耀人眼目,這些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否則,富貴而驕,便會招來禍患。過多的財富不但不能長久且對人有害,面對利益,我們要努力做到「見素抱朴,少私寡慾」,以至無知無欲,沒有名、物之知,沒有巧、利之欲。而最能保持這種樸素天性的,就是知欲全無的嬰兒。所以,老子提出「復歸於嬰兒」,像嬰兒一樣保持純潔朴實、恬靜無欲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這不只是老子個人的道德修養之道,也是老子對管理國家提出的治國方略。如果人人都保持自身本來的純朴狀態,內心淳厚無妄念,行為樸素而自然,那麼人與人之間就沒有巧詐與欺騙,盜賊也就沒有了。
三、道――老子人生追求的終極歸宿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以「道」字開篇,「道」也是其中出現最多的一個字眼,可以說整個《道德經》都是圍繞著一個道字展開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才是老子終其一生的追求。那麼,「道」到底是什麼呢。
雖然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說道是不可言說的,但是在後面的篇幅里還是為我們竭盡所能的對道作了一番描述。《道德經》第四章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第十四章中寫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第二十五章說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存在,它是產生宇宙萬物的總根源,也事物發展的規律,即存在萬物之中又是萬物的根本。道,即抽象又具體,即不可捉摸又有跡可循,老子把道總結為:「玄之又玄,眾秒之門」,道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洞悉宇宙天地萬物變化奧妙的門徑。
道如此高深、玄妙,對道的具體運用老子也舉例作了具體說明,《道德經》第三十二章說:「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第三十七章寫道:「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為政為民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他,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那麼如道是如何存在的呢?《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寫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字在這里是效仿的意思,「自然」並非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然界的自然, 「自然」一詞在《道德經》第十七章就已經出現,「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意思是,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自然」在這里是形容詞,即事物自然而然的存在,自然而然的發展。「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也是同樣的意思,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純然自然,本來如此。道衍生萬物而任其自然發展,並不對萬物妄作干涉,這便是「道」的存在方式「無為」。而正是這種「無為」,使得萬物蓬勃生長,生生不息。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人人都能從老子的《道德經》中學到不同的道的智慧,「身先」、「民治」、「成其私」、「成其大」、「為天下貴」、「為百穀王」,而老子自己所追求的道,卻並不是一個結果,而是而是整個生命過程。見素抱朴、處無為之事,與道法一致,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天道長久,不生不滅,將自己化入天道,是一種超越物質而在精神意義上的追求。「道乃久,沒身不殆」,這,正是老子所追求的。


【參考文獻】
[1]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2]朱貽庭.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許啟彬.《道德經》的生命倫理精神探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

⑦ 你認為誰目前把《道德經》解釋的最好

沒有解釋最好的。各人有各人的解讀、體驗體會,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正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從科學角度講是遺傳變異的作用。《道德經》開篇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事物規律都處於運動發展之中,若靜止講出道、名,都是紙上談兵。真正地道,只能意會。

同一個人閱一本書,讀幾遍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同樣,每個人《道德經》多讀一遍,就有一遍的收獲,對於古文不熟字詞,可通過查字詞典,上網搜資料、看專家、大V視頻,或口口相傳、野史外聞為佐證以幫助更好的理解。

總之,千人千思想,萬人萬模樣,要用發展眼光閱讀感悟踐行《道德經》。《道德經》的解讀百花齊放,各有所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⑧ 野史上說,李耳(老子)西出函谷關後,在甘肅一帶隱姓埋名居住,一直活到三國時代。是真假

大部分教派或者宗教為了讓信徒們覺得他們神秘莫測,往往會把他們的歷史編寫得很有神話意味。老子被道教尊為三大祖宗之一,傳說傳授黃帝(打敗炎帝後合並炎帝的部落的那個黃帝,我們統稱為炎黃子孫)成仙的那個神仙廣成子,後來化身為老子出現在春秋時期,再後來又變化為人身出現在各種時期。所以,如果這些傳說是真的話,那麼老子就真的是個神仙,是不會死的。要是真有這樣的神仙,那麼就會有很多不死的神仙。所以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都是欺騙愚昧的人讓這些人因為感到驚奇而產生敬畏,最終這些愚昧的人就成為信徒,就會經常給那些騙子捐款(香油錢什麼的)。

所以,你說的野史,就是野史,有空讀一下娛樂,就像《西遊記》一樣,不是真的。老子活到三國是假的。

⑨ 老子真的對秦國君說過秦國將會統一天下,只傳二世之類的話嗎求文獻、典故......

沒有。。可能是後人斷章取義。。。

⑩ 《道德經》目前市面上哪本註解的最好

首先王弼、河上公的是必須看的,任何研究《道德經》的都不能跳過他們兩個,而且他倆的有個優點基本是逐句注釋,字數少,看起來不費勁。

河上公版是最早的通行版,其人是一個真隱士,莫知其名莫知其蹤。其特點是用神仙隱士觀點解釋老子,據說後來的文景之治和河上公的教誨有很大關系。看這個其實可以和漢嚴遵的老子指歸對比看。

接著推薦宋徽宗唐玄宗明太祖的御注。本來《道德經》的目標閱讀對象就是侯王,所以侯王角度的解讀不可忽視。也別有皇帝思想學術水平低的先見,三帝的東東常常會有驚嘆,而且仍然還有前面說到的那個優點,就是基本逐句注釋,字數少。對於文言文閱讀來說,相對容易上手。

相關介紹:

《道德經》量變引起質變的闡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道德經》是告訴我們:道可以意會,個人得道後要善於守道、循道,並且要在實踐中與時俱進。個人要悟道守心,做到知行合一即主客觀一致;要做好人,行好事,這樣心安壽長綿綿過好一生。

同一個人閱一本書,讀幾遍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同樣,每個人《道德經》多讀一遍,就有一遍的收獲,對於古文不熟字詞,可通過查字詞典,上網搜資料、看專家、大V視頻,或口口相傳、野史外聞為佐證以幫助更好的理解。

總之,千人千思想,萬人萬模樣,要用發展眼光閱讀感悟踐行《道德經》。《道德經》的解讀百花齊放,各有所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熱點內容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
居委會選主規章 發布:2025-01-19 18:23:20 瀏覽:117
企業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18:14:21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