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教義

道德經教義

發布時間: 2022-04-05 07:40:47

❶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1)道德經教義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❷ 老子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無為」思想。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老子崇尚「無為」,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

老子思想主張「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道德經教義擴展閱讀:

一、無為而治的適用范圍

1、治理國家

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治國策略,所以治國是無為而治的第一應用。

為了貫徹無為而治的方針 ,各級政府官員既要拋棄各種政績主義和形式主義,也要拋棄「為人民謀幸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寬刑簡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戚。

盡量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務工作即可;同時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屬,讓下屬去完成各項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識人用人的工作。

2、企業管理

無為而治用在企業管理上,要求企業管理者從瑣事中跳出來,主要抓好企業發展戰略和識人用人的工作,至於具體的研發、技術、生產、銷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員工和下屬來做。

高層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為,而在小事上則有所不為,就必須實行「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管理方法,才能達到「君逸臣勞國必興,君勞臣逸國必衰」的管理目的。

3、教育領域

無為而治用在教育領域,要求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賴孩子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試、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甚至去破壞,哪怕他會失敗會犯錯誤也不要緊。

因為他會從這些失敗和錯誤中學到很多東西,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必要條件,並做必要的輔助工作。

二、世界影響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其影響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

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老子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❸ 《道德經》的內容是什麼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❹ 道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道教的基本教義是道是天地之元,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開始,天地萬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的一切教理教義都是由道演繹而來。

道被人格化後,稱之為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他們也是道教所崇拜的最高的天神。道教還認為人經過修煉可以延壽,如果修煉有恆,日久年深,可以得道成仙。

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4)道德經教義擴展閱讀:

道教不同於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它不是由外國傳入的,它是中國本土生長出來的。它起源於中國古代先秦王朝的道家,奉老子為教祖和最高天神(老子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

道教思想之所以在中國存在了二千多年,就是因為它的主張附合人們熱愛和平,嚮往自由的美好願望。它對人類要求的行為規范,附合歷代統治者的意願,對於穩定社會,發展生產有著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❺ 我國道教的基本教義與《道德經》有多少區別

道德經是道教的相當與聖經的東西..

❻ 道教的教義

道教的主要教義是什麼? 道教以《道德經》的思想為主要教義,倡導尊道貴德、重生貴和、抱朴守真、清靜無為、慈儉不爭和性命雙修。
道教認為,無形無象的「道」生育了天地萬物。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拜神仙。 以上摘自中國道教協會官網。

❼ 道德經和佛教教義差不多嗎

有同有異。比如道德經和佛經都提倡心要柔軟。

❽ 道都的教義是什麼

中國道教協會官網 http://www.taoist.org.cn
道教基本知識:一、什麼是道教? 道教是以老子之「道」為最高信仰、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的中國本土固有的宗教。道教思想淵源於中國先秦時期的祖先崇拜、鬼神信仰、道家哲學和神仙方術。
道教教團組織的正式創立,一般認為是在東漢後期,創教人為張道陵天師。 二、道教的主要教義是什麼? 道教以《道德經》的思想為主要教義,倡導尊道貴德、重生貴和、抱朴守真、清靜無為、慈儉不爭和性命雙修。道教認為,無形無象的「道」生育了天地萬物。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拜神仙。 三、道教的神仙譜系是怎樣的? 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之下的眾神則以得道之深淺、功德之多寡而分為不同的等級和職守,最高者為玉皇,玉皇統御諸天,為宇宙的最高統治者。分司不同職責的神仙,老百姓最熟悉的有風、雨、雷、電、水、火諸神,以及財神、灶神、城隍、土地等。 四、道教的宇宙結構是怎樣的? 道教認為宇宙之間,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地。三十六天之最上一層為大羅天;其次三天為三清境,分別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其次四天為四種民天(又稱四梵天),分別為賈奕天、梵度天、玉隆天和常融天;再次為三界二十八天,包括無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四種民天以上為聖境,「 三災(刀兵、疾疫、飢饉為小三災,水災、火災、風災為大三災)所不及,劫會(宇宙周期性的毀滅)所不幹」 。無色界以下,壽命依次減少,本領依次減弱,苦難依次增多。 三十六地則為人死之後鬼魂所入之處,俗稱陰間。道教認為,人死之後在陰間要受到十殿閻王的審判,有善行者則能轉生,作惡多端者則打入地獄受懲罰。 五、道教的主要經典有哪些? 道教最主要的經典是老子的《道德經》。其他主要經典則有《陰符經》、《清靜經》、《黃庭經》、《度人經》、《玉皇經》等等。 六、道教有哪些派別? 道教在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道派。如漢代有天師道和太平道兩個道派,魏晉時期有上清派、靈寶派、三皇派,宋金元時期有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凈明道等道派。
各個道派經過歷史上的融合,最後歸並到正一道(由天師道發展而來)和全真道(創始人為王重陽)兩個大道派中。
今天的道士即分屬這兩大道派。正一派主要傳播於江西、江蘇、上海、福建等地,其他地區的道士則大多屬於全真派。
兩派的信仰並無差異,只是在教規教戒上有所不同。全真派要求素食、出家(不結婚)、住觀,正一派則無這些規定。 七、道教的現狀如何? 目前全國各地正式開放的道教宮觀有5千多處,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約 5萬餘人,普通信徒的人數則難以統計。
道教界有自己的全國性組織——中國道教協會。各地還成立了許多地方性的道教組織。在北京有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各地也設立了一些道教教育和研究機構。中國道教協會辦有《中國道教》雜志,一些省市道協和宮觀也辦有道教刊物。改革開放後,道教界舉行了數次全真派傳戒和正一派授籙活動,使道教的傳承按傳統的儀軌有序進行。 八、如何加入道教? 加入道教有兩種形式:一是成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為道教居士。成為正式的道士,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成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為正一派道士。
二者均須履行拜師手續,但前者必須到道教宮觀出家,後者則可不出家。要成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宮觀辦理皈依證即可。 九、如何報考中國道教學院? 中國道教學院不面向社會招生,只招正式道士。報考人員由所在道教宮觀或道教協會推薦,參加中國道教學院組織的考試,根據成績擇優錄取。 十、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道教的理想世界不同於佛教的極樂世界,也不同於基督教的天堂。道教的理想世界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一種是宗教的。世俗的理想世界在《太平經》中講的很明白,希望世界成為一個公平、和平的世界,沒有災禍、沒有戰爭。而宗教的理想世界則是「仙境」,道教追求得到成仙,這樣就能超脫生死,在仙境中過仙人的生活。不同於其它宗教的是,道教並不認為人死後才能到達仙境,而是認為人的形體通過一些形式的鍛煉可以長生不死,成仙以後也可以一樣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裡,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由於達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因此後來才出現了「屍解」等方式。部分風景秀麗的地方由於適合修煉而被譽為人間仙境,例如所謂的「洞天福地」就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地方。大多數的宗教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不幸或者罪孽,認為死後靈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卻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久視」(《道德經》)、長生不死。也因此有許多養生的方法,例如氣功等在道教得到了發揚。許多宗教都認為人的壽命是不能改變的,然而道教不這樣認為,有一句話「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出自道教的《西升經》,另外,道教作為一個多神教(但講「道通為一」),相信萬物有靈,甚至人體的各種器官都有神靈。

❾ 道教的教義是什麼

尊道貴德

在道教,人們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說得最多的還是道和德。道教經書也是特別注重道與德的闡說,《雲笈七簽》以《道德部》為第一部,《道教義樞》以《道德義》為明宗第一義,《玄綱論》則是以「道德」為道教綱要。其實,道教對道德的高度重視,早在太上顯化之時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來垂教的。尊道貴德的教義也源自《道德經》道生德育的論說,並說:「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體,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為核心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萬物的原動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氣化為三清,聚形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偉大的德行,它以虛無為體、清靜為宗、柔弱為用,無為不爭。其四,「道」真常永恆、無生無滅,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長存於天地間。「道」的偉大和神聖之處,可說是無處不能體現。由於前文《教理綜述》中已有敘述,遂不再細說。總之,由於「道」的偉大和神聖,所以道教尊道為最高信仰,並教導人們學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貴德。對道與德闡釋,《道教義樞?道德義》這樣說:「道德一體,而具二義,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說,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因為道是由德來體現的,在理義中又有差異,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稱為道。因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們信道修道,必需以「德」為根基,來證道成道。
從上述闡釋中我們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應以德為基。對於廣大信道務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內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慾、柔弱不爭、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妒嫉、不妄語,不溺於音色美食。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世利人,慈心於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仙道貴生

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體現了道教的鮮明特色。所謂「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學和實有,神仙生活是逍遙無礙,長存不亡的,他們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學道務道之人學習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的修行,達到長生久視。所以道教教導人們要貴生、重生、樂生,生存的質量提高到神仙一樣的境界,達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經》曾把這一要旨歸納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道教「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秦漢時期的方仙信仰。《南華經》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穀,只吸風飲露。可以乘雲御龍,行游四海之外。還說有一種人,千歲厭世,去而上仙。《漢書?藝文志》則將神仙者概論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經》修真常長生久視之道的理義。祖天師張道陵立教時,將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為一體,完整了道教信仰的體系。他在《老子想爾注》中說:「生,道之別體也。」又說「道意賤死貴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願長生」,「生生不息」。從而構成了「仙道貴生」的重要教義。
道教相信人通過修煉,物質生命可以得到延續,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華,最終成仙得道。為此,歷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積極探索生命修煉的途徑,總結了豐富的修養學說和修煉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的精神為動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貴生樂生和胸懷世人的人生態度。
修道以至長生成仙,就是要求人們以積極和超脫的人生態度來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靈秀之氣而化生,得之不易,當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養和身形生命的修煉兩個方面。道教謂之「性命雙修」,以致神形兼備。心性品德的修養和提高,是修煉物質生命的基礎。修養心性品德的標准,是學修「道」一樣的德行,清靜寡慾、柔弱不爭。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養。同時,還要廣行善舉,利物濟人,積功累德。生命的修煉則是以品德修養為根基,寶養精氣神,通過服食導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氣化煉、靜功動功等修煉方法來促進生命的健康和長久。最終達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三洞宗元

道教宗元於三洞,以三洞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經教體系無不宗元於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為宇宙混沌之始。稱「一分為三元,三元變化三氣,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這是《雲笈七簽》對三洞宗元的基本論述。概括來說,「道」氣衍化為三元,三元分別是,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變化為三氣,三氣分別是始、元、玄三氣,再由三氣化生萬物。其造化開辟的過程是,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運行,而後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氣化生萬物。在《道德經》中則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洞宗元作為「道」化萬物的信仰宗元,還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寶君。第一天寶君,從混洞太無元化生;第二靈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第三神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寶君分別治於三清境,故三寶又稱三清。天寶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氣始青;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氣元黃;神寶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氣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氣,所以,三寶君的名號雖殊,卻本同於一。
三寶君、三清,道教全稱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同時還是經教之教主,為道教傳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經。《道教三洞宗元》說: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三洞經又各有垂教的對象,以合乎學道修道的品級。開始人道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寶經。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以洞玄靈寶經。最後即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以洞真天寶經。其目的都是通過經教文化,誘俗修仙,從凡證道。故後世《道藏》的編纂,就是以「三洞四輔」來分例的,並構建起了以「三洞宗元」為信仰的經教體系

清靜寡慾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老子想爾注》釋曰:「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從而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學道修道應做到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樂好清靜,這樣才符合「道」的體性。
道以其清靜的本性來化生和養護萬物,從無想過自己應該得到什麼回報或想得到什麼,無欲以待萬物。而人類社會,若亦以「清靜」的思想來治世修身,世界將會和諧而太平,人們則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生命也將得到升華。所以,學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學知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准,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為此,《清靜經》總結清靜的要旨時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把清靜之教義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靜教義,與濁動相互化和對應。《清靜經》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意思是說:清是濁的源頭,動是說明靜寂的條件。而修道,就是要通過修煉由濁而返清,由靜而生動。使人心清寧明靜,靜而精生,氣足神明,生命的原動力得到寶藏和育養,生命的質量得到提高。這種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關系和表現,也正是「道」之清靜的完整表現,《清靜經》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人修大道,體行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靜之道意。教條式地理解清靜,或把死寂靜止看著是清靜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麼,怎樣的修行才能進入真正的清靜境界呢?《雲笈七簽》中說:「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真仙直指語錄》中也說:「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其核心的法則就是少思而寡慾。然而,人生在世,名利聲色不斷撓得人們慾望滋生,濁動不已。但作為修道務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樣,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慾。
《道德經》中說:「咎莫大於欲得」。意思是說,災禍的發生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慾」。所謂寡慾,就是要求人們對世俗的名利、聲色、財貨的企求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用極端的行為去獵取,不要有非分的念頭和過分的奢求,嗜欲過重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復雜人際關系,成為社會惡害的根源。要以寡慾為行為准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
自然無為

道以自然為法則,以無為處世應物,成就了萬物,也成就了自我。其義理可謂簡易卻又是那麼深刻。
自然和無為是兩個既不同又有著密切聯系的教義名詞。所謂自然,《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說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則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間,其行為的最高法則也應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則。自然,沒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萬物,萬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長,無持無待,不存在強加的任何因素,從而保證了自然界的和諧。而人修真道,就當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順應天地自然變化的規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於維護自然界的和諧。對於人世間的一切東西,不要強求,要順應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華。
然而,要真正進入或達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踐行「無為」的處世方法。《道德經》中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告訴人們,「道」就是踐行無為的,並通過無為的作用成就萬物,體現「道」之偉大的體性。所以,所謂無為,並不是消極不為,而是要反對「有為」,要遵循自然之規律,不要強求或對事物的自然發生和發展強行進行干預,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為此,王景陽在《明道篇》中有詩說:「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告誡修道之人,體行自然無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執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無為」作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並指出:若修行能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於精神,治國則有益於人們。體現了道教對社會政治和處世修身的基本態度。
但人生在世,對尊名榮貴,華衣美食,珍寶廣室和音色財貨總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無為的規律就會出現種種有為之弊害,轉化為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靜寡慾的教義外,還應持守樸素無為的人生態度。消滅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為強求,基本企求不要脫離社會實際,以全身修道為目標,卻危離咎,最終達到忘其形骸,無所執著,自然無為的境界。對此,《雲笈七簽》中還從兩個方面作了闡釋:一是先當避害。遠嫌疑,遠小人,遠敬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斗。常思過失,改而從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在積極通曉自然、社會和人際關系的基礎上,更好地學道修道。

柔弱不爭

柔弱不爭是道教修養自我,處世生活的教義。太上老子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為用,道教徒信道學道,以柔弱的教義思想規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柔弱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說似乎表現的是脆弱沒有精神,但在道教教義思想中卻並不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實質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第一,柔弱內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續的精神實質。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因為有生命才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則更是如此,沒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現出的則是剛強的僵硬。所以《道德經》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垂教人們修道,維護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長生久視。道教在繼承和闡揚這一教義中,要求人們重視柔弱的修煉,始終持行「專氣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應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靜,和弱其氣,持養身神。
第二,柔弱內含著積極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為用,主張一切行為都不要太剛強,剛者容易先受摧缺,強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應是以靜待動,守柔弱而不妄動,從而開闊自我容讓的胸懷。學習水柔弱而能攻堅強的精神,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處世應物,健養身神。
而道教「不爭」的教義,與「柔弱」思想有著相互的聯系。所謂「不爭」,《道德經》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即天地萬物的運行和人的行為都應順乎自然而不能強求,與自然無為的教義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無為不爭」之說。
不爭的教義精神,《道德經》通過對「水」的論說,就「不爭」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闡明。《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爭的性格,哪裡低就流到哪裡,隨方就方,隨圓就圓,無私地澆灌萬物,供人們利用,福育人和萬物生長。從無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為。可謂至善完美。為此,祖天師張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別倡導太上不爭的教義,把不爭作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則。《老子想爾注》中說:「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長生者,也應做到「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後來歷代道教高真,避世利榮名,甘隱深山儉朴修行,並發善心濟世利人,就是「不爭」教義的體現。因此,對於一個真正學道修道者來說,就應體行柔弱不爭的教義,以柔弱不爭修養自我,不與人爭名利榮華,知足,知止,寡慾,不自恃,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為善自賞,常懷濟世利人之心。從而戰勝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會的和平和發展。

返樸歸真

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
道教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純朴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朴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朴純真的狀態。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為「道」的質朴狀態,是指真常之道的本來體性。然而,要返樸必需要抱朴,《道德經》說:「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即要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使之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盡量少一些私心和慾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儉朴,使本性漫漫返復到淳樸的狀態,與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通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通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回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在返樸歸真的修行道路上,諸多高真大德的踐行曾為後世學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樣。漢末魏伯陽真人,「挾懷樸素,不樂權榮」而專心修煉。葛洪真人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終日默然,被邦人咸稱為抱朴之士。並提出應「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晉代嵇康好道,亦以「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為修行宗旨。今天,學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進一步發揚守朴全真的教義,留一份淳樸之真於後世。

天道承負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於凈化人心,使人心神寧靜,好善樂施,濟世利人,從而為社會和人們的和諧共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道教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在善惡報應觀上構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義。這一教義,就是天道承負說。即相信天道有循環,善惡有承負。其核心主體則還是圍繞生死問題,承揚於《老子想爾注》中「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
道教的「承負」之說,源自《太平經》,意思是祖先積德行善,則可蔭及子孫;若先人屢屢犯過作惡,後人將無辜蒙受災禍。即人們常說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其特點是前輩後輩相承負。但對於「承負」的論述,《太平經》中有兩種解釋。其一是,「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其二是,「三統共生,長養凡物名為財,財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則亂敗,敗而不止,不可復理,因究還反其本,故名承負」。意即天地人三統共生,長養財物,欲多則生姦邪,以至不可復理,直到財物窮盡才知還返回虛無之源本。其一說的是善惡承負,其二則是說天道循環。
由此可見,天道的循環承負報應,是因人作惡和嗜欲造成的,並給後人和自然界(包括社會)帶來極大危害。為免人們遭受危害和災禍,人們應當學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負」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們遵循「道」的行為准則,按「道」意來處世行事,積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負之說中,道教還特別重視並相信現世的善惡報應。《太平經》也為說: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於身。《老子想爾注》中則說: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行善,道隨之;行惡,害隨之也。認為吉凶禍福和生死都是隨人行善惡行為來報應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應行善積德,使精神與天通,乃可至長生成仙。
道教善惡承負和現世報應的教義,對後世有非常重要影響。《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天地間有司過之神,行善積德則可延年加壽,乃至成仙。犯過作惡,則依所犯輕重,給以減少生命年限的懲罰。鼓勵人們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同時,還融會了輪回報應學說,修道行善則可升入仙國,犯過作惡則將會在地獄受到刑罰。凡人死後,家人當信道行善,誦經祈禱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義。雖然,對於道教的全部教義,諸如宗仰黃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沒能一一展開釋說。但通過這些核心而基本教義思想,相信能有助於大家真正認識和了解道教。

順便再補充一句「齊同慈愛」!

這是我在道教協會上面復制的!

無量壽福

❿ 道教的教義是什麼

道教以《道德經》的思想為主要教義,倡導尊道貴德、重生貴和、抱朴守真、清靜無為、慈儉不爭和性命雙修。道教認為,無形無象的「道」生育了天地萬物。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拜神仙。

官方的解釋是: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宗教,它淵源於古代的巫術、秦漢時的神仙方術,黃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公元142年(東漢順帝漢安元年)由張道陵倡導於鶴鳴山(今重慶境內)。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經過歷代的發展,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全真道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道徒為出家道士,蓄發留須,頭頂挽髻,不娶妻室,不食葷腥,一般多居宮觀之內,以清修煉養為主要宗教生活內容。正一道派道徒一般為在家道士,可有家室,不忌葷,可不蓄發,主要從事齋醮儀式活動,也叫"作道場"。兩派道士都以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為最高天神。�
道教的基本觀點是神仙觀念,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理想。道教的經典基本上是以肉體成仙為核心,闡揚延年養生之理,宣揚"金丹黃白"是延年大葯,提倡"內修外煉"是神仙要道。
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道"。一切教理教義都是由此衍化而生。道教認為,"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與"道"並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道教認為信徒要"修道養德",並認為"修道"可以使人返本還原,長生久安,生活康樂。道教是一種以生為樂、重生惡死的宗教,因此長生久安就是道教的基本教義和信仰。�
道教信奉的經典主要有《道德經》。《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道教經書很多,但一般道士只念誦《玉皇經》、《清靜經》、《三官經》等。文化高一些的道士才奉習《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以及《悟真篇》、《坐忘論》、《參同契》等。

熱點內容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 發布:2025-01-19 18:54:39 瀏覽:483
注會經濟法幾篇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710
合同法簽署日期 發布:2025-01-19 18:26:31 瀏覽:500
居委會選主規章 發布:2025-01-19 18:23:20 瀏覽:117
企業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18:14:21 瀏覽:541
指導意見是部門規章嗎 發布:2025-01-19 18:12:57 瀏覽:796
公司更名後的債權債務法律 發布:2025-01-19 17:15:07 瀏覽:94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