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治療面癱
㈠ 為什麼我艾灸了眼睛過後都得了面癱
也許樓主的體質不適合艾灸,面癱一般是吹了風造成的,也可能艾灸的煙氣刺激到你的面部神經。樓主可以做針灸治療,就可以治癒面癱。
㈡ 艾灸貼可以調理面癱嗎
得了面癱疾病,肯定是有注意實事項的,面癱後應多鍛煉面部肌肉的收縮:如:張大嘴、努嘴、示齒、聳鼻、抬眉、雙眼緊閉、鼓氣等功能鍛煉。避免光源刺激,避免用眼過度,注意眼的休息。如:減少紫外線、電視、電腦等光源刺激。面癱的治療要注意保暖:應該避開風寒對患者面部的直接襲擊,特別是患有關節炎、神經痛、高血壓病等慢性疾病或是過勞、酒後、年老體弱、病後的患者,不要迎風而行。
中醫能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症狀差異,遵循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從修復神經損傷、疏通經絡、調暢氣血、調節五臟六腑等角度,達到治療面部神經疾病的目的。
㈢ 艾灸可以治療面癱後遺症嗎
艾灸是可以治療面癱後遺症的,而且越早治療越好,建議艾條選擇長生鶴
㈣ 怎樣應用葦管器灸治面癱
葦管器灸是古代灸法的一種,主要用於治療面神經炎。早在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就有記載:「卒中風口,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氣,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差。」明代楊繼州《針灸大成》及清代廖潤鴻《針灸集成》也有記載。
(1)葦管器製作。取一段長6~7cm,管口直徑0.5~0.7cm的蘆葦,將葦管的一端切成斜面,另一端管口平滑,以便插入耳內施灸。
另取長5cm,寬3.5~4cm薄金屬片,將其一端平行插入葦管斜面端的下方,深約1.5cm,管口暴露,使金屬片與葦管連接。金屬片的另一端剪成半圓形,並將金屬片兩邊向上彎曲,形似鴨嘴,以便施灸時放置艾絨。
(2)施灸方法。先將葦管平滑端插入耳內,取大艾絨炷放入鴨嘴形金屬片上,點燃,數分鍾後,耳內則有溫熱感。如果沒有溫熱感,可調整葦管的角度,使艾煙傳入耳內。
(3)施灸量。一般患病2~3周內為急性期,3周後為恢復期。
急性期的治療以祛風寒為主,針灸並用,重用灸法。葦管器灸治面癱主要用於本期,每日灸一次,每次3~5個艾炷,約30~40分鍾,連灸2~3周。恢復期以疏通面部經絡為主,多用針刺,配合拔罐,亦可用葦管器灸,每次1~2個艾炷,約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一次。
㈤ 面癱怎麼用艾灸
對於面癱,引起面癱的直接原因為面神經麻痹或是受損所致,如面神經炎等,主要表現為癱瘓側的肌肉麻痹、口角歪斜、閉眼異常等症狀,通常主要的治療方法為針灸、面部按摩刺激等。
治療方法: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葯物或電針。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鍾。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㈥ 針灸對治療面癱有用嗎
針灸可以治療面癱,如果配合口服和輸液等改善循環,營養神經的葯物,偏方,效果會更好,能盡早恢復。
㈦ 面癱艾灸什麼部位最好面癱如何艾灸哪裡艾灸多長時間
其實面癱還是受了風寒之類引起的,這個艾灸起來也比較簡單的,可以直接患處艾灸,也就是哪裡有問題艾灸哪裡就好了。
有些人會手持艾灸熏,去風寒,之後面癱就好了,也有些人面部做隔姜灸之類的!!不過隔姜灸這個操作要小心一些,畢竟是面部要防止燙傷,一般用粗艾條手持艾灸就好了。
每次艾灸的時間個人建議不低於半個小時,舒服了多艾灸一會。另外也要配合其他穴位,例如中脘,關元,神闕,足三里這些穴位的,希望回答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