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利他

道德經利他

發布時間: 2022-04-05 20:26:56

❶ 利他是什麼意思

利他是指為了使別人獲得方便與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為,出於自覺自願的一種利他精神的有益於社會的行為。

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原為佛教用語,給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報。現在指是為了使別人獲得方便與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為,出於自覺自願的一種利他精神的有益於社會的行為。

人們通過採取某種行動,—方面滿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幫助了別人;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人們可能會不惜放棄自己的需要來滿足別人的願望。

(1)道德經利他擴展閱讀:

反義詞:利己:

利己是有利於自己的意思,事物是否利己是由主體的目的決定的,對於主體目的的達成起積極作用的是有利主體的,反之則不是。

然而事物總是矛盾體,事物的發展總是伴隨著諸多矛盾,主體的目的也不是單一或者單純的,所以考慮事物是否利己是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的,對於特定的,具體的目的而言的,不能無所限制的談事物是否有利於主體。

❷ 道德經是誰的著作

老子(中國·春秋生卒年不詳)

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的海德格爾被認為最直接地從《道德經》中吸取了思想資源。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哲學家閱讀老子思想,都是為了從中獲取能夠拯救西方文明危機的良方。而他們的確發現,《道德經》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理解、為人處世的自然態度、德性培養的修行方法,對彌補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強權意志等,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環球時報》

先秦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不僅是先秦諸子的啟蒙者,也是中國文化大智大慧、大本大源的象徵。他在世界上較早提出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千百年來為世人提供了觀察社會、思索人生的獨特視角,他的思想是構築中華文化思想體系的重要支柱和組成部分。他又是現實生活中一位特立獨行的奇人,為人處世卓爾不群,在當時和後人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包裹著濃厚的神秘色彩。雖然歷史已跨越千年,但老子的思想和精神由於早已融入中國式的生存和生活里而至今猶有極強的穿透力。

老子堪與孔子比齊,同被世界公認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智者和哲人,這位才智過人的哲人,識窮宇宙,道貫天地,立萬世之典範,創道家學派一脈,澤被千年,影響深遠。他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與老子的思想的影響有關。他教人順應自然、順應大勢,謙恭、知足、徐緩、柔順、自守和不妄為,這些偉大的思想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華,早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子所撰述的《道德經》一書,是中國文化的大寶藏,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它廣博精微,短短5000多字,以「道」為核心,建構了上自帝王御世,下至隱士修身,蘊涵無比豐富的哲理體系,成為後世道學的圭臬和國人立身處世的規則所在。

兩千年以來,《道德經》大而用之於天下國家大事,小而用之於個人立身處世,所用之處無不產生深刻的影響,無數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乃至普通百姓,紛紛從《道德經》中汲取智慧。老子的智慧經過兩千年歲月的洗禮,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對世人有著非同一般的深刻影響和啟迪。

周末王室發生內亂,景王崩,王子朝叛變,在守藏室中帶走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國。此事波及老子,老子於是辭去守藏室史官之職,離開周都,准備從此隱居。行至函谷關時,關令尹喜知道他將隱去,請其著書,於是老子留下了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共81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共5000多字。取上部第一字「道」與下部第一字「德」,合為《道德經》。這部經典雖然只有5000多言,但是作為先秦諸子中重要的學術著作之一,它涉及了哲學、政治、軍事、文化、藝術,以及倫理道德、修身養性等,可以說無所不包。老子從極其超越的高度審視世態人生,提出了一套獨特的人生觀。他的人生觀不僅奠定了道家人生哲學的基礎,而且對中國人的為人處世和行為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

「道」是《道德經》一書的中心范疇和哲學基石。《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主宰,宇宙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在老子看來,修道即修德,凡是善於建功立德的人,必須以人為本,從修養自身做起。在社會人生領域,人們通常主張有所作為,普遍贊同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老子對此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有些事情不是可以勉強去「為」的;勉強去做,就會遭受挫折。老子十分推崇無為的原則,《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無為」,「無為」是修道修德的最高境界。世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當你只是為獲得而去獲得,成功總是那麼遙遠;一旦你超越了功利的目的,順其自然而為,成功或許馬上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老子無為而為的人生觀就具有這方面的意蘊,為人處世目的性不要太強,不要太功利,不要勉強,不要刻意而為,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強作妄為,不要為成功而追求成功,否則欲速則不達。

達到「無為」的前提,就是無欲。人作為一種生命存在,總會表現出一定的慾望。老子主張「少私寡慾」,反對縱欲。在他看來,慾望有其限度,一旦超過了,就有百害而無一益。老子發現事物向其對立面轉化、物極必反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人生領域也不例外。他反復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老子看來,既然物極必反,人的追求超過了一定限度,才會發生不利於自身存在的轉化;那麼,限制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追求不超過一定的限度,就不會發生那種不利於自身存在的轉化。在老子看來,能知足知止,就不會與他人發生矛盾,發生爭斗,因而也就不會遭人暗算,產生怨尤。知足知止是老子為自我保護而提出的重要人生原則,這一人生原則包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千百年來,許多人將「知足不辱」、「知足常樂」、「知止不殆」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老子認為人類最大的禍害是人的私心慾望,修道的關鍵在於去掉人的私心慾望;去掉了私心慾望,人就可以獲得身心健康、獲得幸福。在紅塵滾滾、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人們怎樣才能做到無欲呢?老子給世人提供的減少私心慾望的方法是「守靜」。老子守靜制動的思想作為人生原則,包含著極高的人生價值。根據老子的看法,為人守靜,處世從容,則能舉重若輕,化險為夷;遇事急躁,輕舉妄動,則很難有好的結果。臨事不慌,處亂不驚,鎮靜自若,以逸待勞,靜觀其變,又常常能夠勝人一籌。「寧靜致遠」,靜定生慧,靜能給人帶來無窮的創意和智慧。正因為此,千百年來許多人把《道德經》中守靜制動的思想奉為人生的座右銘。

人在社會上生活,要面對許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關系問題。老子在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關系問題上贊同無私利他,但又不忘利己。根據老子的看法,一個人只要無私,為他人著想,他就能夠擴張自己的利益;而且他越能無私利他,獲得的利益便越多。因此老子認為,為人處世應當寬宏大量,能容人,能原諒人,能包涵人。

老子生活在諸侯爭霸的時代,對於爭斗的殘酷現實和災難性後果,有著深切的體驗。他希望社會停止紛爭,主張為人應寬容,把「不爭」作為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就個人而言,所謂「不爭」是指不與人爭地位、爭功名、爭利益,不與人發生正面沖突。老子認為「不爭」是一種高尚的德行。他十分贊賞水謙下、居下的品性。水表面上看是最柔弱的東西,隨遇而變,遇圓則圓,遇方則方,但卻能穿石銷金,無孔不入,無堅不摧。他確信柔弱蘊藏著巨大力量,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人們在剛強與柔弱之間,往往看重剛強的力量,習慣於求強、圖強、逞強,甚至以強凌弱,老子卻告訴人們:柔弱並不是懦弱,柔弱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比剛強更大的力量。

柔弱處世是老子的高明之處,在他看來,謙恭卑下,先人後己是居上、領先的有效手段。退是為了更好地進。在老子心目中,謙下不先具有積極的功效,它可以引起別人的好感和佩服,得到人們的同情和幫助,而對自己有益。相反,如果一個人熱衷於自我表現、自以為是、自我誇耀、自高自大,就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不能為人所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這也就是「謙受益,滿招損」的意思。

老子表面上看是現實人生的冷眼旁觀者,骨子裡卻是一位熱愛人生的智者。他十分關注人的命運,特別注重生存的方法和策略。他不僅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就個人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進行思考,提出了豐富的明哲保身思想,而且還就人在社會中如何取勝、如何實現自己的利益和目的進行探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人生進取觀。人在社會中生活,總要有所追求。老子並不反對人基於自然需要的追求,但他要求人們知足知止。在老子看來,名利是身外之物,人的生命價值遠在名與利之上,什麼樣的名聲和財物也沒有人的生命寶貴、重要。為獲得名利而傷害自己的生命是捨本逐末,得不償失的。老子把個人的生命看得比天下還貴重,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因此在仕途多舛、命運不濟的情況下,應該放棄功名利祿,隱身保命。

從「重身輕物」、「知足知止」的觀點出發,老子進而要求那些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功成不居,功成身退。老子並不主張人鋒芒畢露,勇於自我表現。他覺得鋒芒畢露對人沒有益處,應該韜光養晦,善於隱藏自己,不讓人知道自己的實力和底細,以防不測。老子主張韜光養晦、「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但並不是崇拜愚昧和笨拙,單純要人愚昧、笨拙,而是要有才乾和大德的人懂得匿才藏德,不露鋒芒,善於隱蔽自己。在老子看來,樹木長得捲曲不合規矩,就會免除砍伐之禍;在社會中,人能委屈自己,生命就會得到保全。當一個人建立事業,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能及時引退,而要自恃其功,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不懂得知足知止,將會招致災禍,危及生命。老子從保身的角度提出功成身退的思想,要求人在取得成就、建立功勛之後,見好就收,急流勇退。這是一種十分理智的人生忠告,後世的國人十分服膺這一忠告,范蠡、張良功成身退的故事,長期為人們津津樂道。

老子的思想經受了歷史的考驗,作為人們修身處世的普遍原則,可用於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道德經》是人類傳統文化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到中國訪問時,有人向他介紹《道德經》中幾段文字後,他極為驚嘆,認為2000多年前能有這么深邃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在美國作家麥克·哈特著的《人類百位名人排座次》一書中,老子被列為第75位,在地球上出現過的數百億人中,老子以短短5000言而進入百位名人之列,足見《道德經》在人類歷史上影響之巨大。在西方,《道德經》各種譯本至少有40多種。在德國,德國總理施羅德曾在電視上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多年以來,世界各國眾多的有識之士都從《道德經》裡面吸取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完善了他們的思想,升華了他們的品格。

❸ 道德經十句經典名言

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

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

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輕易許諾別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難就一定多。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寬厚仁慈,人民就會變得純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會恐慌,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五、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就會能夠保全自己,彎曲就能夠伸直,低窪的地方就會變得充滿,破舊的東西反而會生出新的東西,少反而會變得多,多反而會生出迷惑。

六、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經·第九章》。咎:災禍。遂:成功。金玉財寶堆滿堂室,沒有誰能守藏得住;富貴了就驕橫,是給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身退,才是順應天道。這些話指出事物發展達到頂點、極端後,就會轉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適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八、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失敗;在快要完成、結束時能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壞事。這是說無論做什麼事,從頭到尾都要兢兢業業、謹慎對待。

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總是有利於萬物的生長,卻不與萬物相爭而以平靜自持,甚至甘心處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地方。這句話以水的品性來贊揚利他、無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爭無憂」、「甘於平淡」的精神。

十、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出自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真正的勇士不會勇武鬥狠;善於打仗的人也不會發怒;善與敵人交戰的人不要與之交鋒;善於用人的人甘心居於他人之下。

❹ 老子道德經的精髓

的道德經主要講的就是順應自然。
第一,《道德經》認為,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規律是「道」,道也可以說成是「無」。

道生成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本體。具體的事物有種種具體的屬性,如有白有黑,有高有下,有大有小,但是道不能有具體的屬性。

因為具體的屬性是相對立的,如果道有大這種屬性,就不能生成小的事物,如果道有白這種屬性,就不能生成黑的事物。

所以道沒有任何具體的屬性,老子形容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只能是恍恍惚惚的一片混沌。

所以道可以稱之為「無」,魏晉時期的天才哲學家王弼在註解《道德經》時,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思想。王弼說:「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

第二,《道德經》認為,人也必須學習「無」的道理。

道是萬物的規律,所以人也應該順應道的規律,才能成功。《道德經》特別重視「無」的作用,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提倡「無為而治」,認為君主應該做到不妄為,這樣就可以天下大治。

《道德經》還說:「常使民無知無欲」,要去除民眾的機巧之心與慾望之心,才會消滅種種紛爭。
老子認為,高下,美醜,前後,禍福這些都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甚至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辯證法思想,讓我們看到對立物之間的真實關系。

02 逆向思維

春秋時期,儒家提倡仁愛、禮義和忠孝,認為只有仁愛、禮義和忠孝等美的才能改造社會,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但老子採用逆向思維,他認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紛亂,有忠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老子認為,上用智慧治,下便以計謀應,上下都旁離了質朴而崇尚文飾機詐,便使天下失去了真誠,以致大的詐偽必然就會出現。家庭親屬不和睦,才有了所謂的孝慈;國家陷於昏亂,才有了所謂的忠臣。

03 不爭思維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唯有不爭的處世態度,天下才沒有人能與之相爭。老子認為,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不爭,才能保全自己,立足不敗之地。

04 利他思維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這個世界上,什麼才是真正的無敵?儒家說,仁者無敵。這與老子有相通之處。只有利他的人,才是無敵的。

只有利他的人,才會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靈魂上的高度。反之,如果只是為自己的私慾所蒙蔽,看問題、做事情始終離不開自己的慾望,那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

❺ 利他思維於道德經那句話意思一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8

❻ 道德經可以提高情商嗎

人之所以不同,很多時候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01

  • 對立統一的思維。

  • 老子認為,高下,美醜,前後,禍福這些都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甚至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辯證法思想,讓我們看到對立物之間的真實關系。

    02

  • 逆向思維。

  • 春秋時期,儒家提倡仁愛、禮義和忠孝,認為只有仁愛、禮義和忠孝等美的才能改造社會,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但老子採用逆向思維,他認為: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紛亂,有忠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老子認為,仁義、孝慈、忠義恰恰是社會風氣壞的表現,是大道被破壞的表現。

    03

  • 不爭思維。

  •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你的不必爭,不是你的不用爭。老子認為,聰明人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做出退讓。

    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

    不爭,才能保全自己,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07

  • 要重視「無」的價值。

  • 老子說: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告誡我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看到「無」的價值。

    盆子、杯子等器具內部是「無」的,所以能裝東西;人建造的房子內部是「無」的,所以能住人。

    人們很容易看到眼見的實物,卻忽略了「無」的價值。

    08

  • 守正出奇的思維。

  • 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意思是說,治國要用「正」,帶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過「無事」。

    正代表了原則性的東西,奇則代表了打破規則。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懂得守正出奇的思維,首先要尊重規則,有些事一定要名正言順,有條不紊,但又要懂得打破規則,懂得變通創新方式。

    01

    愛講道理的人,情商一般都很低

    要說最讓人討厭的低情商的溝通方式,「講道理」一定位居前列。

    前兩天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難搞的合作方,把我氣得快要崩盤了,一下班立馬約了個朋友,想跟她吐槽一下。

    結果剛坐下來點了杯奶茶,我開始吐槽不到2分鍾,朋友就打斷了我,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大段話,大概的意思是:

  • 在職場上你應該更加專業一點,不要那麼情緒化;

  • 越是面對這樣的人,你就越不能生氣,他就得逞了;

  • 你要硬氣一點,不要讓他覺得女人在職場那麼好欺負......

  • 聽完這段話後,我吸了一大口冰奶茶,什麼都不想再說了。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里,道理講得越多,越會讓聽的人堵得慌,不想再溝通下去。而講道理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是真的想為對方好,但最後也真的總會被冷落。

    這種「低情商」的溝通方式,讓別人厭煩,也讓他們自己受委屈。核心的原因在於:在溝通中,他們只講道理,不談感受。

    一般高情商的人,總能對人的情緒和感受有著敏銳的感知,並在這種感知的基礎上有一系列應付辦法,因此在人際關系處理上比較有分寸,讓人覺得恰當舒服。

    但低情商的人對人的情緒感受力准確性較差,或者沒有感受力,導致說話做事對人的情緒感受照顧不周,只能套用一些僵硬的道理或溝通方式,顯得情商很低。

    想到大話西遊中唐三藏念經般的說教:

    喂喂喂!大家不要生氣,生氣會犯嗔戒的。

    悟空你也太調皮了,我跟你說過叫你不要亂扔東西……月光寶盒是寶物,你把它扔掉會污染環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麼辦,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

    句句都非常有道理,但若在生活中出現這樣的人,我們一定會和孫悟空一樣覺得特別煩,恨不得把他亂棍大打一通。

❼ 無我利他下一句是啥

無我利他,即是大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綜述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❽ 康德是利他主義者嗎

書上講是
但是,老子的《道德經》裡面講「無私為大私」
想想,利己主義中「利己」二字或許是絕對真理,但可以以「無私」的方式使私慾被滿足。
所以,康德利他主義,筆者認為不完全是。
世上有利己主義,也有利他,但恐怕沒有利他主義。

❾ 道德經中有沒有說人是 自利的

我想你基本知道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了~~(芻狗就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用完了就扔掉)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說是嗎??~你可能認為「難道在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大慈大悲的人??難道連上天,連聖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思考得很好!恭喜一下!!~

不才有一點愚見供你參考:
這個要全篇參考老子的思想中心,立論基石是什麼~
歷來有道家一種說法叫「太上忘情」,道德經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僅僅知道有這么回事就完了。沒有很多的感動與贊揚,歌功頌德~ 因為那些東西是比較低級的,與大道不符合,所以該章接著說:「其次,親而譽之」。那些是次一等的了!!

道家另一本經典《陰符經》中說:「天之無恩,而大恩生」~~很多時候對人的仁愛反而會害了一個人不是嗎??~~

有仁,而忘記這份仁,超越這份仁與不仁。你就放下了所有的妄想追求,你就向道靠近了~ ~

至於連仁愛都做不到的,還被世間的是非得失所糾纏痛苦的。那還遠遠在後面呢!!如果乾脆不仁不義,單獨一知半解地抽出「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這些話去弄陰謀詭計去暗算謀害別人,必將走上邪道~~這就叫「畫虎不成反類犬」!!沒有資格說自己懂道家思想!!

孔子晚年的時候去請教老子。這個是為什麼呢?~ ~

熱點內容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
民法典手卡 發布:2024-11-16 02:55:41 瀏覽:838
單位法律知識講座通知 發布:2024-11-16 02:30:12 瀏覽:182
觀其復道德經 發布:2024-11-16 02:21:55 瀏覽:301
七零九律師 發布:2024-11-16 02:20:19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