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處長經濟關鍵還得靠法治來消滅人治

處長經濟關鍵還得靠法治來消滅人治

發布時間: 2022-04-05 21:49:45

㈠ 到底是法治還是人治

總的來說,還是人治。

原因在於,老百姓會背八榮八恥,包括大量網民會背各種各樣的民主自由法治理念,卻鮮有人明白何謂法治。

這與老百姓是否認可、是否有反對黨沒有半毛錢關系。日本、新加坡、台灣都數十年一黨把持政權,新加坡的嚴刑與肉刑一直飽受爭議,並不影響三地形成法治氛圍。很多時候,「沒有反對黨」能回答很多政治問題,並且在網上可以避免被問專業問題,的確是個很巧妙的高大上答案。

最關鍵的是大家都膚淺的背誦文字,以為有法律,按法律做就是法治,法律高於一切就是法制。

舉個剛剛發生的事情。剛剛我下樓散步,回到小區門口。一個搬家公司的卡車司機和門衛在爭執。
小區大門掛著「禁止大型貨車進入」。那究竟什麼算是「大型貨車」呢?還是有保安大叔來「目測」一下。

很明顯,小區有「區規」,但「法律條文」的模糊,導致形式上已經達到「依法辦事」,但實際上還是「人來判定」。保安大叔擁有判定權,而不是法律或者條文有判定權,仍然是「人治」

另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我國法治真正起步還是在八十年代之後。而判案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空白,需要人為填補。例如郭敬明與庄羽的抄襲官司,之前都是沒有相似案例的。需要人為認定。但認定之後,就能給後面的相似案例做參考。這就是法治的完善。

所以,我國的法治道路還有相當長要走。一方面是因為起步晚。一方面是因為法治精神並未深入人心。

㈡ 公安部法治處長

2018年5月3號下午,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公安部法制局刑事法規處處長陳敏,省廳副廳長向書茂,廳法制總隊總隊長周俊峰、副總隊長常武剛、四級警長郝貝領導一行來分局參觀指導。

公安部設有辦公廳、情報指揮、研究室、督察審計、人事訓練、新聞宣傳、經濟犯罪偵查、治安管理、刑事偵查、反恐怖、食品葯品犯罪偵查、特勤、鐵路公安、網路安全保衛、監所管理、警務保障、交通管理、法制、國際合作、裝備財務、禁毒。

(2)處長經濟關鍵還得靠法治來消滅人治擴展閱讀:

1、研究擬定公安工作的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指導、監督、檢查全國公安工作。

2、掌握影響穩定、危害國內安全和社會治安的情況;指導、監督地方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危害社會治安秩序行為,依法管理戶口、居民身份證、槍支彈葯、危險物品和特種行業等工作。

3、組織指導偵查工作,協調處置重大案件、治安事故和騷亂,指揮防範、打擊恐怖活動。

4、依法管理國籍、口岸邊防檢查工作;指導、監督消防工作、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以及機動車輛、駕駛員管理等工作。

5、指導、監督地方公安機關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以及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和公共信息網路的安全監察工作。

㈢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是什麼

所謂人治,就是按照人的意志及其對利益的要求來行事的。這是人治的廣義概念。但人治有少數人的人治與多數人的人治之分。少數人的人治是按照少數人的意志及其對利益的要求來行事的。這種人治,類似我國封建社會的專制人治。按照少數人的意志及其對利益的要求制定的制度,就稱之為少數人的法治,這種法制,類似我國封建社會的君主政治。

「法治」與「人治」的本質區別在於國家權力是否嚴格依法運作.法治國家要求樹立「法大於權」的觀念,創設「法大於權」的制度.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當把民主與法治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逐步清除「人治」和「權治」等遺留下來的不良影響。具體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法治」與民主相容,「人治」與專制相合。「法治」是與市場經濟、工業文明相適應的一種治國方式.現代民主政治建立在法治基礎之上.法治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現代化的重要指標.
「人治」是與自然經濟、農業文明相適應的一種治國方式,君主專制是人治國家的主要統治形式.在人治國家中,一切人只服從擁有權力的人及其意志。

第二,「法治」強調「權自法出」,人治強調「法自權出」。「法治強調權自法出,即所有的公共權力都應當具有合法性根據,沒有合法性基礎便不得行使任何權力,即使人們在法律之外行使了相關權力,也不發生法律效力.『合法性』這個概念可以在兩種意義上使用,其一是政治哲學所使用的合法性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講,它與合理性概念有內在關聯;其二是法學上所使用的合法性概念,事實上,它所講的就是合法律性.」

第三,「法治」強調「法大於權」,「人治」強調「權大於法」。「法治」強調一切公權力都應當服從法律,法律是最高的公共理性,也是公權力的產出之所.沒有法律根據的一切權力均為非法.即便是緊急狀態下政治權力的運用也要遵循依法行使的原則.[vi]所以,以法律為治的治理活動服從既定的規則,而不取決於統治者頭腦的一時聰明或其他什麼智慧.這種治理方式可以免受統治者個人的性情及好惡的影響,防止政治權力的濫用和個人獨裁的災難。
「人治」是最高統治者不受法律約束的「權治」.最高統治者的權力大於法律.誰擁有國家權力,誰就主宰國家和民眾.在人治國家,官本位觀念盛行,人們普遍地崇拜權力,漠視法律.因為掌握政治權力是發財致富、光宗耀祖的一條捷徑.正所謂「一人當官,雞犬升天」.中國古代自漢武帝以後的歷代皇朝尊崇儒學,倡導「以德治國」,隋唐以後還採用了科舉考試.但是,「人治」的「家天下」羅織了巨大而又嚴密的權力關系網,法律和道德在權力的沖擊下盪然無存,其結果是官場政治黑暗腐朽,貪官污吏大行其道.所以,中國古代歷代皇朝始終跳不出「政權興亡的周期率」。

第四,「法治」強調法律至上,「人治」強調領袖至上。「法治」強調法律至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和任何其他規則相比較,法律在治理社會活動中,在規范人們交往行為中具有至上性和首選性;其二是與任何組織和個人相比較,法律是至上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因此,法治國家要求執政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普通公民一樣遵守法律.
「人治」強調的領袖至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掌握國家權力的領袖的意志高於法律,他可以一言立法,也可以一言廢法;其二是掌權國家權力的領袖決定國家的重大事務.他依靠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把自己的意志貫徹到整個社會並使之得以執行。

㈣ 法治和人治,法治和法制的區別

法制、法治以及人治是三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

首先,從約定俗成的意義上說,法制和法治兩個概念的用法歷來不同。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它是相對於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其他各種制度而言的。

法治則是與人治相對的一個概念:主張法治意味著否定人治,贊成人治則意味著反對法治。

法治和人治被人們在對立的意義上加以使用,在中外歷史上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中國近代資本主義思想家政治家如孫中山等也倡導以民主政治和法治取代封建專制政治和人治,並有精闢論述。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歷任領導人中,也同樣是在與人治相對的意義上運用法治一詞。

其次,法制與法治兩個概念的內涵不同。法制的基本內涵是指法律以及與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相關的各種制度(如立法制度、司法制度等)。法治的基本內涵是與人治不同甚至對立的一種治國理論和治國方略或原則。作為一種治國理論,法治和人治探討的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興旺發達的關鍵問題。「法治論」認為,關鍵在於要有一套良好的法律制度,並予以充分實施;「人治論」則相反,認為關鍵在於國家領導人是不是賢明,「法律只能作為辦事的參考".主張法制並不意味著否定領導人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而是認為領導人賢明與否不應成為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所在。作為一種治國原則,「法治論」主張法律應有極大甚至無上的權威,不能聽任個人和組織的權威凌駕於法律之上;「人治論」則相反,它主張或默認組織和個人的權威高於法律的權威,權大於法。

再次,雖然法治與法制具有內在聯系,即實行法治必須要有法制。但我們不能說有了法制就必定有法治。從人類的政治法律實踐看,任何國家在任何時期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法制,但卻不一定是在實行法治,如當年希特勒統治的德國和蔣介石統治的中國也有法制,但都不是在實行法治。

最後,即使在動態意義上理解「法制」,也與現代意義的「法治」相去甚遠。「法制」的動態含義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簡單地說就是有法可依,依法辦事。對此,我們可以提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有什麼法?「惡法"還是「良法」?二是如何才能保證做到「依法」?「依法」的程度如何?顯然,這些都是動態意義上的「法制」概念所不曾也無法回答的。與此不同,現代「法治」與民主政治密切相關,它不局限於形式或邏輯意義上考慮問題,不單純以「有法」、法律完備為滿足,還要求在價值層面上考慮法律的好壞,而且,作為現代「法治」的一個鮮明特徵,它還強調《憲法》和法律應該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因此,現代「法治」要求在法律制定和實施的各個環節上貫徹民主原則,實行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的分離和互相制約,嚴格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體現法律的正當程序原則。

㈤ "到底是法治還是人治

法治社會是和人治社會相對而言的;它是指國家權力和社會關系按照明確的法律秩序運行,並且按照嚴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社會糾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執政者的個人喜好以及親疏關系來決定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公共事務。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具備精神和制度兩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簡約而言,法治的精神方面主要是指整個社會對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認同和堅決的支持,養成了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並且通過法律或司法程序解決政治、經濟、社會和民事等方面的糾紛的習慣和意識。在法治民主的社會中,法律和行政法規等由規范的民主程序產生和制訂出來,並且其司法和執行過程通過規范的秩序受到全社會的公開監督。

㈥ 什麼是法制什麼是法治什麼是人治為什麼法治勝於人治

法制與法治,同一個讀音,卻是兩個單獨使用的詞,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法制」靜態意義上指法律和制度,動態意義上指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對法律實施的監督等各個環節構成的一個系統。「法治」強調的是通過法律對國家和社會事物的管理,代表理性、效率、文明、民主和秩序,是與「人治」對立的。在英文里,法制是ru le b y law,意思是用法律來統治,而法治是ru le o f law,其意是法律的統治。

說起法制,在中國可謂歷史悠久,在「法制」的傳統中,帝王是不歸法律管的,而且「刑不上大夫」。雖然法治與法制只一字之別,然而最最關鍵的區別,那就是法治國家不允許有任何一個人處於法律之上或者出於法律之外。法治的價值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治國」已被正式載入我國憲法。這標志中國已進入一個嶄新的法治時代。「依法治國」要求的是用法律來統治所有人,而不是有人用法律來統治別人

㈦ 法律,也講依法治國,為什麼它依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法律,只是紙面上的文字。最終還是得靠人把握、執行。執行人,被執行人,監督、審核…都是人在操作。所以…

㈧ 當代中國為何要摒棄人治,而選擇走法治之路

人治的成功必然要依賴於個人的品德和能力,估不論能力,個人的品德那可是個不可靠的內玩意。
而且,個人品德容也有不同的標准,對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標准,例如以公謀私,對大眾來說是一件很壞的事,可對於他的家人、家族卻是個好事。說白了,大公無私的人有,但絕對不多。再退一步來說,誰敢說自己在無監管的情況下一定會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不是一兩天的問題,而是很長一段時間,誰敢保證??

熱點內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