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感出現

道德感出現

發布時間: 2022-04-05 22:13:21

A. 人的道德感是怎麼產生的

這是倫理學來的問題源,有很多理論、學說、爭論。

堅持性善論的人 說道德感是與生俱來的,特別是最基本的同情心這些是人普遍具備的,而且是天生就有的,天生的意思是跟吃奶、說話一樣,每個人自然而然就會。

有堅持環境塑造說的,白板說的,說人的道德感是社會化、教育,文化等環境作用的結果。主要觀點有:認識環境的產物,,,人生來是一片白紙,,,都是注重後天的鑄造作用

還有一派比較犀利的思想家們認為,道德感就是虛偽的,弱者的規則、約束而已,沒有什麼道德感,都是社會強加給人的,他們只承認人的吃喝拉撒睡等本能。道德感其實是適應社會的手段而已

以上每種觀點都有自己的證據和缺陷。如果你要選擇其中一種(你能想到的答案幾乎都被前人想到而且論證反駁過了),你必須思考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觀點,你要能拿出強大的證據,足以反駁對方,並覺得正確無疑,以至於你可以將此變為信念

B. 什麼是道德感

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認識得越來越清楚,但對諸如「什麼是道德」「什麼是道德教育」、「學校道德教育旨在達到何種目的」等更為本源性的問題卻很少做進一步的追問。如果我們不能從理性層面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反思,那麼我以為,一種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實踐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首先表現在外向型經濟對學生的思想影響。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外向型的「三資」企業,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種思潮紛紛湧入,使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發生了變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開始悄悄侵蝕學生的靈魂。涉外企業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識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學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畢業生將外企作為擇業的熱點目標,國營企業即使有正式錄用名額也不受他們青睞,祖國意識在一些學生的心目中漸漸淡化。其次是市場經濟與學生價值觀念的轉變。由於部分學生對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認識不足,界線劃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積極主流與消極支流的關系,致使認識上出現誤區,價值觀念發生扭曲。商品經濟的等價交換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原則,一些學生錯誤地將其視為思想行為的准則,導致了做事講價錢,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為用「等價交換」來衡量。在為社會付出的價值觀上具有濃厚的「務實性」,在利他的同時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現出只顧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顧他人和社會公德,認為生活的真諦就是享受。無私奉獻已不再成為人的價值范疇,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虛。第三是勞動力市場及用人制度的變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質量要求。
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為企業輸送人才的院校在培養人才上向質量要效益,應培養出覺悟高、能力強、懂理論、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企業為適應商戰競爭,還突出表現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變化,強調制度的執行與制裁要獎罰分明。培養人才與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受到供求關系的制約,培養的人才類型、規格、特點、素質及管理手段,必須與人才市場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則,我們的畢業生將會在人才市場的競爭中失去競爭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場經濟給思想品德教育帶來的困難。在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社會觀念的變化,知識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來說幾乎是同步的。】
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現狀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價值取向趨於實惠,社會責任感淡薄,自我意識彰顯,公德素養較差,認知與行為脫節,求職和學習目的功利化等等。 大學生道德素質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網路信息社會的到來,科技革命給大學生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以及行為帶來了雙重影響,東西文化的交匯碰撞,加劇了大學生道德發展的矛盾性和復雜性;高校教育方面,高校道德教育存在「德育首位」名存實亡,德育目標過於理想化,教育內容的安排欠合理,德育方法單一,德育工作者隊伍不穩和素質不高等問題,是大學生道德素質方面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大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這些問題形成的內在原因。 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及其道德綜合素質:一要樹立明確的德育新觀念,確定恰當的德育目標;二要豐富和發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三要改進德育方法,拓寬德育渠道;四要加...

從古到今,關於人性的討論從未停止。有人認為人類天性善良,所謂「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認為,「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也」。他們舉例說基督教里就認為人類具有原罪,有經常做錯事的根源。也有人認為人性是亦善亦惡的,比如休謨說:仁慈是存在的,不管它有多麼地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兇殘,蛇的歹毒,總還有鴿子的善良。
歸總起來,人們爭論的關鍵在於人性是利己的還是利他的。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學者彼特拉克之所以會認為人性自私,就是因為他看到個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為了 求得個人的幸福而不受一切道德規范和社會義務的約束。
但我覺得彼特拉克的觀點很值得商榷。首先,人當然有利己的天性,人只要活著有各種的需要。按照馬斯洛的理論,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需要滿足了,人們才有可能獲得幸福。追求幸福是天經地義的,是人們不可被剝奪的一項權利。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美國《獨立宣言》就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在人性本惡的理論下,自私行為似乎是被定義為那些對個體有益,或者是個體感到愉快的行為。這實際上是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功利性的,追求個體的幸福是可恥的。顯然,這於理不合。彼特拉特批評的行為在我看來,只是某些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時候侵犯了其他人追求幸福的權利。損害踐踏他人的權利,是惡的行為,但並不代表惡的人性。第二,人有利己的天性是人類能生存、發展的重要特性,是求得人類幸福的人性基礎。人類社會的全體幸福,並不是鏡中花,水中月,抽象模糊,高高在上,虛無飄渺,它應該是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的。所有的個體幸福才能組成全體的幸福。個體的幸福,首先要由該個體來追求,而不能由他人給予。只有個體本身才最能體會到自身的需要,最有去滿足個體需要的動力,因此他會用各種辦法來滿足自己。別人的給予雖然也是需要的,但不是首要條件。
總得來說,我不認為人具有利己的天性利的天性就是「性本惡」;同理,我也不認為人有利他的天性就是「性本善」,單憑人有母性、友情和感恩等利他的本性就認為人性本善,顯得過於武斷,不嚴謹。我更願意這樣去看:人是具有各種各樣的需要的生命,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她)必須不斷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然,人們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過程中的確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們看了許多爾虞我詐,不折手段的卑鄙行為,我們還看到追求個體幸福中出現了許多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當代美國學者尼斯說,在美國,個人主義使社會組織瓦解,社會已不再是人們由共同利益、共同志趣所匯合凝聚成的團體,而是演化到了這樣一個地步:這里至多是個沙礫場;若從壞的方面說,則是孤單兇狠,靠掠奪而生的人們活動的熱帶草莽。這確實令人深思,這是一個從以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為理想建立的現代西方社會發出的聲音。我們常常說解放人性是進步,但在美國是不是已經到了放縱的地步呢?個人主義,是不是真的使社會瓦解呢?
應該說,尼斯看到了個人主義帶來的弊病,但觀點未免有片面之處。最大的組織是什麼?是政府。在今天來看,政府的權力並沒有削弱,而是加強了,對公共利益不是淡漠了,而是重視了。最典型的例子是財產權原則的改變。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強調的是絕對自由。「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意味著財產權益是一種絕對的所有權,即所有權人完全可以任意地使用和處分自己的財產,其他任何人包括政府都不得干涉。但是20世紀以來,情況發生了改變,資本主義法律在肯定私有財產權的同時,重視了社會利益和公共福利服務,「私有財產的絕對權利」原則改為了「所有權行使的限制」原則。顯然,個人自由受到了限制,在社會公平面前低了頭,向公共利益作出了一定的讓步。而且,國家在住房、醫療衛生、最低工資標准、失業救濟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這一切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制度設計,使人們在滿足自己的需要,追求自己的幸福時,達到個人與社會雙贏的局面。具體來說,好的體制至少要做到:1人們只為社會提供了某種服務,滿足了社會上的某種需求,才能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滿足。從而實現為私的行為能達到增進公益的目的。2使社會上每一個有利他之心的人都有機會去施善,促進社會道德的提高。比如建立為社會公益或慈善事業捐款的制度。這樣,我們就可以盡力避免尼斯所說的情況出現,將個人主義的不良後果降到最低。
基於對人性和與人與社會關系的分析,我認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可以這樣處理人我關系。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所以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必須相互尊重對方追求幸福的權利,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際交往中的黃金規則。這樣做即便不能增進他人的幸福,至少也不會增加他人的痛苦。
人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並不是註定我們要進行生存爭斗式的競爭,而是提供了相互合作,攜手齊進的機會。我們應該抦棄損人利己的觀念,建立利己利人的信條。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人人都有享受生活的資源,他人所得不必視為自己所失。假如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永無休止的競爭中,必然會陷入永無休止的焦慮和痛苦之中,那時生命將是多麼的可怕。因此,我們應該用互助與合作增進幸福。

C. 道德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有以下四個基本原因:
1 社會關系的形成。
2 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
3 生產實踐產生內了需要。
4 社會出現分工容。
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道德是社會物質社會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

D. 道德感是什麼意思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情感,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動機、言行是否符合社會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為:
1、直覺的道德情緒經驗,它是由於對某種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
2、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它是通過人的想像發生作用的一種情感。
3、意識到道德理論的情緒體驗,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識到道德要求為中介的情感。

E. 什麼是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種高級情感。同情、反感、眷戀、疏遠、尊敬、輕視、感激、愛、憎、背信棄義等屬於道德感;同志感、友誼感、愛國主義感、集體主義感,也屬於道德感。

F. 道德感指的是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情感,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動機、言行是否符合社會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道德法則的「絕對命令」的情感沖動,即道德感就是義務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義務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們因獲得「倫理上的造詣」而得「道」;以對道德准則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優美靈魂」和源頭性的「靈魂驅動力」;培育以自我解放為本質和追求的義務意識。

一、分類
例如對符合道德行為准則的行為,即會產生滿意、愉快、心安理得等內心體驗;反之,則會產生憤怒、厭惡、羞愧等內心體驗。這類內心體驗就是道德感。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為:
(1)直覺的道德情緒經驗,它是由於對某種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
(2)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它是通過人的想像發生作用的一種情感;
(3)意識到道德理論的情緒體驗,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識到道德要求為中介的情感。

二、基本特質
道德感既是一種道德的主觀意志,也是一種見諸行為的道德沖動。「意志作為主觀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就是行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才是行為」。作為一種主觀形態和沖動形態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質。

G. 道德感太強怎麼辦

有道德感也等於有素質和責任感!不要強迫自己該怎麼做。請跟著心走就好了!

H. 人的道德感是如何形成的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一句千古大忽悠

這個觀點是我很反對的,前幾年很多學者圍繞性善和性惡爭論不休

在我看來,人性的本來是惡的,因為有了道德教化

有了知識,有了歷史的是非,才慢慢形成道德

一個沒有教化的人是沒有道德感的,那是一頭自私自利自欲的動物

所以,根據性惡論的邏輯,道德的形成是教化

近些年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性善論的觀點視乎有點站不住腳

熱點內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