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民生法治化的必要性

民生法治化的必要性

發布時間: 2022-04-06 02:11:54

⑴ 關注民生問題的重要性是什麼

最佳答案檢舉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並對此作了明確部署: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這是我們黨著眼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我們要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這一重要精神。

一、深刻認識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

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並強調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推進社會建設,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認識、新概括,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這一科學和精闢的論述,體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既要求大大發展生產力,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質基礎,又要求不斷完善生產關系和分配關系,使全體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經濟發展的目標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進社會進步的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作出統一部署。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生活、生產和生命安全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推進社會建設,這是我們黨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集中體現,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體人民的共同願望。

體現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只有抓住機遇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離開發展,一切無從談起。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學發展觀要求發展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兼顧和協調好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推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抓住了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抓住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和影響社會和諧安定問題的關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同時又是十分重要而緊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就是要擴大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要理順分配關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就是要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這樣,才能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萬眾一心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十六大以來,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也面臨不少問題,突出的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就會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同時,人民群眾在新的發展階段,期待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對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生活環境以及個人全面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會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長,也更加需要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要完成這樣的歷史任務,就必須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很難實現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目標。

⑵ 如何理解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義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經濟發展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
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極大地增加社會物質財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還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激發全社會創造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生活、生產和生命安全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權益,使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終衡量黨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標准,也是評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水平的根本標准。
人民群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動力。只有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才能真正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集中體現。
二、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
經濟發展方式是否合理,主要看經濟發展中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組合是否高效,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等重大比例關系是否協調,以及經濟發展成果的分享是否公正公平。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突出矛盾和問題,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失衡,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人力資源總體水平不高等,嚴重阻礙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源泉。我國是發展中大國,民生消費和民生投資始終是支撐國內需求的重要力量。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不斷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民生需求不斷擴大。就業、收入分配、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養老和社會救濟等,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僅可以解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還可對居民消費需求產生巨大拉動作用,將有力擴大城鄉居民的即期消費需求,極大釋放潛在需求,不斷創造新的需求,提高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當前,我國民生需求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實現了從生存需求向發展需求、從物質需求向文化需求、從實物需求向服務需求的重大轉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僅能夠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而且能夠全面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推動科技創新,提高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從而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注入持久活力。
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戰略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取得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城鄉結構、就業結構、人口結構、分配結構等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利益格局出現深刻調整,社會發展進入矛盾凸顯期。公眾利益訴求不斷增多,訴求方式更加多樣,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不斷加劇,這些都成為引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特別是就業、收入分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矛盾更加突出,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幸福和社會和諧穩定。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和影響社會和諧安定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只有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公平正義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民生政策,讓人民的意願得到反映、權力得到實現、利益得到保護,才能使我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要理順分配關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分好蛋糕;要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通過努力,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是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其發展目標不僅包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還包括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小康社會建設中的題中應有之義,又是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向好,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2010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程度達到80.1%。在新的歷史起點,人民群眾對小康社會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多體現在對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生活環境以及個人全面發展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只有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好民生領域的現實困難和問題,讓人民體會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才能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同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未來幾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階段。我們既要看到,我國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小康社會建設有著良好的基礎條件;也要看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沒有根本改變,各種潛在的挑戰和風險依然存在。這要求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優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循序漸進、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進民生事業加快發展,使全體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有尊嚴,確保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⑶ 我國關注民生的重要意義

我國關注民生的重要意義:

1、維護社會公平,能促使社會合作取得成功,有利於社會合作的不斷延續;

2、能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3、能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社會矛盾,減少或避免社會沖突,有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

從社會層面看,民生貫穿人類文明的始終,體現社會文明的進步。民生構成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具有廣泛的受益面和較強的公共性,是國家機構和社會組織活動的根本目的。社會的發展最終要歸結到利益的實現和人的全面發展。

民生的改善,實質是社會成員獲得生存與發展的資源和機會,以滿足自身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需要的過程。只有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社會治理,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發展機會相對均等,才能不斷滿足民生需求、促進利益均衡,也才能消減社會沖突、實現社會和諧。

從政治層面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影響政權。古今中外,朝代的更迭和政權的興衰一再證明:重視民生則政通人和,無視民生則民怨政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權的基本職能,也是執政合法性的重要依據,這是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特徵。

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歷程,就是為廣大民眾謀利益,民眾生活不斷改善、利益不斷實現的過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都體現了「執政為民」的宗旨。

黨的十七大順應民眾意願,彰顯時代特徵,鮮明提出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明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標並務實推進,成為我國對民生內涵最具體、最現實的解讀,對民生改善最廣泛、最生動的實踐。可以說,民生是發展之源、社會之基、為政之要。

(3)民生法治化的必要性擴展閱讀:

民生是一個漸進發展過程,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和訴求。人類文明越發展,民生內涵就越豐富,並呈現階段性特徵。

遠古文明時代,先民岩居穴處、茹毛飲血,民生是果腹之「食」和禦寒之「衣」;農業文明時代,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生增加了「耕有田」、「居有屋」等要求;工業文明時代,人居密集的城市化和勞動分工的專業化,激發了社會發展的蓬勃創造力,帶來了社會成員的較大流動性,民生訴求拓展到發展自由、機會公平等方面。

在我國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進程中,我省客觀存在「三個最大」的基本省情,處於繼續應對危機、推進「兩個加快」,「爬坡上坎,蓄勢突破」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民生既表現為衣、食、住、行、用逐步改善的需求,也體現在穩定就業、教育公平、社會保障、分配公正、醫療服務等方面的訴求。

我們應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要使命,圍繞「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的階段目標,協力建設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幸福美好新家園。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關注民生需求 助推民生改善

⑷ 頒部民生的法律有什麼必要性

民生立法凸顯民生主題
——《人民法院報》記者楊宜中
12月2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這次為期6天的會議共有8部
法律草案提請審議。而其中,竟然有4部與民生緊密關聯,凸顯出我國立法以民生為主的轉變。
保險法草案加強對投保人權益保護
這是保險法再次提請審議。修訂草案進一步加強對投保人、被保險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特別
是針對大家反映強烈的霸王條款問題,草案做出了明確規定。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向常委會所作的匯報中講道:「為防止保險人以其提供的格式條款,
在保險合同中規定免除其依法應承擔的義務或加重被保險人責任,草案增加規定:採用保險人提
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免除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義務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險人責任,
排除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的規定無效。」
仲裁工作不向當事人收取費用
首次提請審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法草案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強對仲裁工
作的指導;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支持仲裁機構開展工作,仲裁機構日常工作由當地農村土
地承包管理部門承擔;仲裁工作經費由財政預算保障,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健全農村土地承
包經營糾紛解決機制,切實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仲裁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受理農村土
地承包經營糾紛應以當事人的書面協議為前提。但在實際操作中,要想讓農民事先簽訂仲裁協議
不太現實,糾紛發生後更難以達成仲裁協議。因此,草案規定,只要發生糾紛,雙方當中任意一
方提出,就可依法申請仲裁。
養老保險有望實現異地轉移接續
據介紹,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能轉移接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由於無法轉移接續,跨地區就業勞動者的繳費年限不能累計計算,致使很多勞動者不能享受基本
養老保險待遇,造成勞動者參保積極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大量農民工退保的情況,企業
也有意見。為解決這一問題,再次提交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中將該規定修改為:個人跨地區就
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個人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按照退休時各繳費地的基本養
老金標准和繳費年限,由各繳費地分段計算、退休地統一支付。社會保險法草案對原來過於原則
和分散的內容進行了分類和細化,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5個
險種分章進行了規定,把每個險種現行有效的成熟做法納入到了草案當中,明確參保人員的權利
義務,使該草案內容更加充實,可操作性更強。
環境污染擬實行無過錯責任
侵權責任法草案進一步完善了環境污染責任制度,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提供法律保障。草案規定:排污符合規定標准,但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排污者應當承擔相應的賠
償責任;因環境污染發生糾紛,排污者應當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
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兩個以上排污者污染環境,除能夠證明與損害不存在因果關系的外,應當
承擔賠償責任。排污者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排放量等情形確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
境造成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排污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排污者賠償後,有權
向第三人追償。

⑸ 政府為什麼要依法治國,關注民生

民生問題是國家的重中之重,所以國家必須關注民生,了解民情,更好的為人民服務,這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但有個條件和制約那就是法律。如果不按照法律辦事,那不是欒城一鍋粥了。。。

⑹ 民生的意義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經濟發展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

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極大地增加社會物質財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還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激發全社會創造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生活、生產和生命安全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權益,使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終衡量黨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標准,也是評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水平的根本標准。

人民群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動力。只有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才能真正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集中體現。

二、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

經濟發展方式是否合理,主要看經濟發展中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組合是否高效,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等重大比例關系是否協調,以及經濟發展成果的分享是否公正公平。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突出矛盾和問題,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失衡,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人力資源總體水平不高等,嚴重阻礙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源泉。我國是發展中大國,民生消費和民生投資始終是支撐國內需求的重要力量。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不斷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民生需求不斷擴大。就業、收入分配、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養老和社會救濟等,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僅可以解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還可對居民消費需求產生巨大拉動作用,將有力擴大城鄉居民的即期消費需求,極大釋放潛在需求,不斷創造新的需求,提高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當前,我國民生需求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實現了從生存需求向發展需求、從物質需求向文化需求、從實物需求向服務需求的重大轉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僅能夠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而且能夠全面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推動科技創新,提高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從而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注入持久活力。

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戰略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取得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城鄉結構、就業結構、人口結構、分配結構等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利益格局出現深刻調整,社會發展進入矛盾凸顯期。公眾利益訴求不斷增多,訴求方式更加多樣,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不斷加劇,這些都成為引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特別是就業、收入分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矛盾更加突出,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幸福和社會和諧穩定。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和影響社會和諧安定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只有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公平正義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民生政策,讓人民的意願得到反映、權力得到實現、利益得到保護,才能使我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要理順分配關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分好蛋糕;要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通過努力,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是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其發展目標不僅包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還包括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小康社會建設中的題中應有之義,又是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向好,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2010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程度達到80.1%。在新的歷史起點,人民群眾對小康社會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多體現在對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生活環境以及個人全面發展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只有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好民生領域的現實困難和問題,讓人民體會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才能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同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未來幾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階段。我們既要看到,我國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小康社會建設有著良好的基礎條件;也要看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沒有根本改變,各種潛在的挑戰和風險依然存在。這要求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優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循序漸進、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進民生事業加快發展,使全體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有尊嚴,確保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⑺ 改善民生的重大意義

1、改善民生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本質體現。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立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因此,必須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終關心百姓,始終惦記民生,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構建和諧社會落實到人民的生存、發展和幸福等問題之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實到一系列具體的惠民政策之中。

2、改善民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不斷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

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本質特徵,只有人的全面發展才能為社會主義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教育,需要健康,需要安全保障。

大力加強社會建設,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目標指向,切實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化解現實中的各種矛盾與利益沖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3、改善民生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社會財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會財富要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這是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

提高和改善民生的舉措:

1、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

2、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3、加強社會主義保障體系建設;

4、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5、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6、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7、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⑻ 法治和民生的關系

法治和民生的關系是相互相承的,民生和法治密切相關,保障民生需要法治,民生同時也為法治發展注入新活力。

⑼ 淺談民生問題在中國的戰略意義

中國正進入流動時代。2011年,全國流動人口達到2.3億人,占總人口的17%,即每6名中國人中就有1人是流動人口。未來20年,還將有3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

如何讓這支龐大的流動隊伍同享市民待遇?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存在哪些難題?

4月13日,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在江西南昌召開。流動人口的計生服務問題,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一問:信息難摸清嗎?

流動性大、信息不透明,是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面臨的首要難題。如今,遷移於960萬平方公里國土上的兩億多人,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事什麼工作?家庭什麼結構?懷揣什麼需求?諸多「個人私密」,誰來摸清?怎樣摸清?

在我國對人口計生管理末梢的設計中,全國6萬多個鄉鎮、街道都設有人口計生辦公室,平均每個鄉鎮有6人左右,每個街道有3人左右。散落到每個社區,也有1人。

人口計生網路這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公共服務優勢,為統計流動人口信息提供了便利。2009年以來,人口計生系統著力打造全員流動人口信息平台,摸查流動人口「家底」。

「除了全盤接收公安部門統計的居民信息外,我們建立了以社區為基礎的實有人口信息及時採集和更新機制。」江西省人口計生委宣傳處處長李先春說,社區流管員定期入戶採集信息,做好流入、流出人口的登記建檔等工作,報街道計生辦錄入全省全員人口信息庫,並與國家資料庫信息實時互通。

「目前,國家、省兩級的全員流動人口資料庫基本建立,初步實現了全國范圍內流動人口信息的動態管理。」全國人口計生委主任王俠介紹。

依託這張信息網,國家人口計生委啟動流動人口生存發展狀況動態監測調查,開展人口流動遷移和城鎮化系列研究,連續兩年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問:服務難均等嗎?

隨著新生代流動人口逐步成為主體,舉家遷移和在流入地長期居留趨勢明顯,他們對就業、住房、社保、教育、健康等需求日益增長,維權意識顯著增強。

如何滿足2億多流動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也成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面臨的重大挑戰。

2009年開始,國家人口計生委聯合中央綜治辦、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全國49個城市開展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工作,提升流動人口免費服務和工作保障能力。

各地以人口計生服務「市民待遇」為抓手,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江蘇無錫市打破二元化人口管理模式,將外來務工人員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實行與戶籍人口同宣傳、同服務、同管理。「新無錫人」不但享受職業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而且其子女也與戶籍人口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免費預防接種、計生服務等。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觸角,還延伸到教育、醫療、社保領域。」南昌市西湖區人口計生委主任陳小飛介紹,該區各街道計生服務中心除了每月下工地、社區巡迴服務,為流動育齡婦女免費進行生殖健康咨詢、普查、發放避孕葯具外,還為流入人口計生家庭辦理0—6歲兒童愛心保險,為純女戶家庭子女提供陽光助學金,為下午3時半放學的流動人口子女免費安排學習場地。

通過試點帶動,2011年全國流動人口避孕葯具免費率、孕環情檢查免費率、四項手術等免費率均明顯提高。今年,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試點范圍將擴大到60%的縣(市、區)。

三問:問題難破解嗎?

王俠指出,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1.27%。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引導人口有序遷移,使人口分布與生產力布局、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是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重大課題。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認為,除了要實施一元化人口管理,還要加快新農村建設,實現人口就地城市化、有限市民化、居住園林化和農業現代化,這樣才能轉變大城市遭遇空前壓力、農村出現人口「窪地」的人口分布失衡困局。

我國人口發展的數量、結構失衡問題,在流動人口中也有突出反映。

統計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流動育齡婦女數量和在外生育比例逐年提升。2011年,流動已婚育齡婦女約6700萬人,佔全國已婚育齡婦女總數的1/4,在外生育人數佔全國流動人口總生育量的六成。而這個群體也是計劃外生育和出生性別比失衡的高發人群之一。

目前,粵、浙、滬、京、蘇、閩6省(市)流入人口佔全國總數的86%以上;皖、川、豫、湘、贛、黔6省流出人口佔全國總數的72%以上。如何在流入地與流出地之間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做好重點對象的信息核查、政策宣傳和技術服務,減少計劃外生育和「兩非」行為(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人工終止妊娠)。

一線流管員萬萍管理的是南昌市西湖區十字街街道建設橋社區。如今,萬萍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登陸「江西省流管信息平台」,看有無外地發來的協查信息。如果有,立即入戶摸排,配合流入地核實本地流出對象信息,落實必要的管理措施。

王俠指出,經過3年努力,人口計生系統基本建立起「統籌管理、服務均等、信息共享、區域協作、雙向考核」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全國「一盤棋」工作機制。流動人口的出生政策符合率逐年上升,2009年為81.8%,2010年升至83.5%。

⑽ 民生的必要性是什麼

當前主要是考慮怎麼讓那沒富起來的那部分人們解決溫飽問題,小康的夢想先放一放吧。

熱點內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