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道與道德

人道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4-06 02:54:55

1. 何為人道,何為天道,何為商道

天道自然,人道使然

洪荒世界有沒有道

生中含死 死中含生

生殺為則,化變為機

天地無情 死生平等

你往哪個方向變化

常人為什麼都怕死

悟道的人為何不怕死

讓生命回歸生命之源

三界本是一界

常中存變 變必返常

修煉功行是後天有為

化變變化 生殺體陰陽消長之道

沒有對待有沒有變化

無有有無 化變成有無進退之則

天機自然 人機使然

至行無為 自行妙為

無為為無和無為為有

天道人道 兩者不可偏廢

無為之規與有無為機

孔夫子聞不到的道

講終始不講始終

有無為機 必以終始為則

九宮太極手是太極拳的祖拳

零才是真正的無為

返本之義

知和識是兩個層次

什麼叫迷

還我妙如之無量光明

天道順行 人道逆行

順則為人逆則仙 只在此中顛倒顛

順本非順 逆本無逆

聖人爭天下之不爭

跳出兩端 不在中間

逆人道而返天道者奪造化
出處:太極三大哲

2. 道德經中老子是對天道的理解還是對人道的理解

《道德抄經》就是用《易經》中陰陽的法理,來講解人世萬物的。古人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生化而成,所以有句話很有名:」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經》是用陰陽爻來展現陰陽的核心變化規律,《道德經》是把萬事萬物中所隱含的這種規律講述來,告訴人們怎樣符合這種」陰陽之道「。
所以《道德經》中有句話: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對於名利情的牽掛太深,就不容易割捨,而陰陽之道,要清心寡慾,去掉私念的,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為名利情而奔忙不已,要踐行,《道德經》,易乎?!

這里朋友把人道和天道分開了,是不了解傳統文化的緣故。古人認為,天,地,人是相貫通的,所謂」天人合一「是也!《道德經》中也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道德經》是統言宇宙和生命的經書,是具有非常深刻的內涵的,其中把天地人三才的道理都囊括在內了。而當我們思維層次比較淺的時候,就只能看到淺顯的內涵,而思想深刻的人,就會看到更深的內涵。

3. 人道與道德本質區別在哪

人道是對社會和如果對待人類的道德標准.道德是對個人的人格品行而言

4. 道和德區別是什麼道德中的道和德分別指什麼意思

道德經中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的終極答案

耿閣(鳴天士君)著
道德經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的終極答案兼論武全先生對道德的見解有待商榷
耿閣(鳴天士君)著
題記:
錄武全先生對道與德的個人見解的原文原貌: 回答 武全2345LV.172018-04-08
「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德」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附:【耿閣:語】:
老子的「道」是什麼?答曰:「老子之「道」就是「無之宇宙之無極」。或之曰:「就是「無之無極之宇宙」。或之曰:「就是「無之無極之宇宙的之其宇宙道德」。這是鐵律定論。老子的「德」是什麼?答曰:「德也者唯道是從」。「德者也道之居所」。老子的道與德之間的關系是什麼?答曰:「答曰:道與德之間的關系是:「道德整體道德無間」之「整體無間無間整體」。「道人德身之道身德影」。「道長啥樣德啥樣之德長啥樣道啥樣」。(世界上所有的比喻都是有缺陷的,美中不足是趨向於無限之美的。不平衡到或然平衡至達平衡是整個宇宙物質運動運行始終行為的並之是整個人類事物發展變化始終因果的總規律總道理總天理的之其道理·是其宇宙的真諦·是其宇宙的法則·是其宇宙的實質·之是其宇宙的本質·是其宇宙的本來面目」。!!!!!)
本文正文:
老子先生和世俗對道的認識認知認為認定的境界狀態:
(一):「從來都是清晰無比的」。!!!!!
(二):「始終都是堅定不移的」。!!!!!
(三):「絕然都是斬釘截鐵的」。!!!!!
(四):「本然都是毫不含糊的」。!!!!!
(五):「斷然都是精確至極的」。!!!!!
(六):「常然都是沒有勉強的」。!!!!!
(七):「綜然都是論欠徹悟的」。!!!!!
(八):「總然都是解老有誤的」。!!!!!
(九):「定然都是聖言自謙的」。!!!!!
(十):「鑒然都是不能亂來的」。!!!!!
耿閣:著於2019年9月6日早上7點16分。關於對老子先生對道的認知的問題,有史以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的世俗論道者們轉了九百九十九個狗尾巴圈都得回到那個誤解了老子先生數千年的那個什麼總認為老子先生自謙式所說的那種:「吾也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的話語的意思中總是傾向於誤認為的老子先生是勉強曰道,也有的人認為老子先生真的不知道道是啥?道名是啥?道諦是啥?也有人認為老子先生沒有把道解釋清楚等等的那些個怪誕不經的荒謬無際的甘願自丑式的淺識陋知式的那種見識低劣的鬼域魔圈之中·好像永遠永遠的都不能自拔超越似的,好像永遠永遠的都不能正解正悟似的」;其實人家老子先對道是啥?德是啥?名是啥?天道地道人道聖道萬事萬物萬情萬理的所有的規律是啥是什麼意思的道理都講完了並都徹底的講清楚講透徹了!老子先生他自己所著寫的《道德經》他還能不知道「道」是什麼嗎?他所說的:「吾也不知其名」的「自謙自譏」式的自應反詰之語只不過是為了更貼切更自然更有力更順心更有序的論證自己的思想理論觀點而已罷了。!他絕對不是不知其名,而是精準精確到了無以復加的那種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知其所定然的那種層次層級的之其境界境態了」。!!!!!我耿閣所著寫的:「文章三千詩萬首」的千萬言的文字中有很多的篇幅是在論知老子先生的《道德經》的有關問題的之其問題的」。君)著

5. 道德和人道的區別是什麼呀

「什麼叫道呢?道是宇宙之間自然的規則,稱之為道,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大宇宙在太空當中運行,它有秩序,它有規則,所以古聖先賢他們教學的根在哪裡呢?根就是從這里生的。人生活在世間,一定要隨順自然的規則,這叫道啊。中國人常常說的天人合一,自古以來所謂是天地人三才,天地人是一體的,人要能體天心。什麼叫天心呢?就是自然的法則,叫天心,自然的規律。在人就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個人與人之間關系,這是天然的法則,不是制度,不是學說,如果人能夠合乎天然的法則,這叫行道。行道有得於心,有得於身,這叫德。德是日常行為當中局部的標准,局部的規律,但是這個標准規律跟大道、大自然的規律一定相應,古聖先賢教育的根是從這來的。」
[凈空老法師接受中國公益文化教育網站-「中華養正文化網」及「中華王逸夫網」之邀,進行了一段有關青少年教育及重建道德的專訪]。

人道,或稱人格,是「仁、義、禮、智、信」,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

6. 何為人道 何為天道

在中國古代儒學中,「人道」與「天道」相對應。</B> 春秋時期隨天人相人思想的逐漸發展而產生。
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

「天道」的字面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所謂天道,即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規則。</b>

人道

</b></b></b></b>
儒學含義</b></b></b></b>
其後,各家論為人之道多歧義。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墨子主「兼相愛,交相利」;老、莊主「恬淡寂寞」,法天道之無為;荀子重要,以「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所以道也」,主張「制天命而用之」。《禮記》提出「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 有道之在者也」。
經過儒家的不斷發發揮,人道一詞被賦予了更高的人文含義。人道,成為一種對做人基本價值的追求,成為一種是否還稱得起為人的底線。
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內心是基於另一個名詞:革命的人道主義。這是相對於西方人道主義而提出的具有特定時代感的概念。毛澤東主席語錄:「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曾經激勵了無數衛生工作者奮不顧身,投身於捍衛人民健康的事業中去。人道,也就成為了一代中國人心中普遍存在的價值觀。

天道

理念一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的特點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道就是減少有餘而補充不足。
《左傳·昭公17-18年》子產曰:「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西漢人劉向《管子》中,《重令》有言:「天道之數,人心之變。」遵循天道並得人心,戰爭一旦爆發,「戰可以必勝,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
中國古代道學中有:「修道最終之境,乃天之大道也,故為天道」。
佛教中關於天道:「通一道,而齊萬道,此道即天道也。」感悟天道可以預知到一些事情的發展軌跡,因為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本必有同一道理,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
理念二
天道常與人道對稱,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疇。
中國古代哲學家大都認為天道與人道一致,以天道為本。
一些哲學家主張,天道是客觀的自然規律,天人互不幹預。如荀子主張「 明於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應「制天命而用之」。
另一些哲學家則認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應的,天象的變化是由人的善惡引起的,也是人間禍福的預兆。如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還有一些哲學家認為天道具有某種道德屬性,是人類道德的範本,天道是人類效法的對象。 佛教中關於天道,認為因為自身的原因,只有用自然的方式,來感悟天道,通過模仿一些接近天道的東西,來實現感悟天道的目的。而對天道充分的理解後,便可以永存於世。具體感悟天道地方法有很多,比如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這個世界的構成,模仿一些自然渾然天成的軌跡。
其他言論:天道者,感悟萬物的規律所形成的大意,可信,不可全新。以人類的眼光來看,世間萬物能掌握的事物太少了。所謂天道者,多看不言,言者即為墮落,對於世間情感糾集者,是不能察覺的,天道看到與否都跟這個世界沒有關系。世界本無顏色,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世界,才有了感情,有了顏色。

7. 關於人道救援的道德思考800字作文

人道主義一詞是從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來的,在古羅馬時期引申為一種能夠促使個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在15世紀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家那裡,人道主義是指文藝復興的精神,即要求通過學習和發揚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在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人道主義反對封建教會專制,要求充分發展人的個性。直到19世紀,人道主義始終是資產階級建立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隨著資產階級革命性的喪失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這種人道主義理論和思潮逐漸失去了其進步的歷史作用。在現代 ,西方的思想家們雖然沒有放棄人道主義的旗幟,但他們的人道主義理論,或多或少都具有虛無主義或悲觀主義的色彩 。

真正批判繼承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從而吸取和發展其合理內容的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不僅重視人的地位和價值,把一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人類解放的目標,而且指出了為實現這一理想目標所需要的具體條件。在中國,對人道主義問題有種種不同的理解。其中一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作為世界觀和歷史觀的人道主義是唯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所要堅持和發揚的是作為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的革命人道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

資產階級人道主義 這種人道主義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人道精神的精華,沖破了中世紀教會統治下以神為中心的思想束縛,主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支配自然,認為追求快樂是人的天然權利和社會發展的動因。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根據這種理論,無情地批判了封建教會視肉慾和世俗生活為罪惡的禁慾主義,肯定了人擁有享受人間一切快樂的權利,從而使征服自然、尋求人生快樂、進行自由創造、爭取個性解放以及建立公正社會制度等等進步思想得到了廣泛傳播。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在當時所起的進步作用,使它成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教會專制的革命的思想武器。

人道主義救援發展史

從歐洲文藝復興到18世紀啟蒙運動之前的人道主義者 ,大多是藝術家、作家、思想家和科學家,他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里提出或宣傳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的人道主義理論要求現實的一切都要合乎人的理性。這種理性的人道主義在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的各個領域內直接抨擊封建專制制度,並為即將勝利的資本主義制度描繪藍圖,從而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奏。在法國大革命勝利以後,作為法國第一部憲法序言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勝利的記錄。但是,資本主義制度並非人類理想的社會制度,早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之前,一些啟蒙思想家就已發現人道主義本身的矛盾,並試圖尋找解決方法。但是,他們都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產生這些矛盾的根源,而他們所主張的人道主義恰恰是維護這種制度的,所以靠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本身不可能找到真正解決矛盾的出路 。從理論實質上看,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在考察人時,完全脫離了社會關系,把人只看作自然人,並以此為出發點論證人的追求和嚮往。這就使它陷入抽象的人性論,具有超階級、超時代的假相。然而,在這種抽象人性論中追求的自由和享樂權利及公正的社會制度等等並不抽象,它們以私有制為基礎,以個人主義為核心,鮮明地表明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虛偽性。

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相應出現了公開拋棄人道主義旗幟的理論。在20世紀上半葉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國的法西斯主義集團所推行的種種滅絕人性的政策,集中反映了壟斷資產階級反人道的本質。但是,在世界上有一大批正直的公眾,包括一些著名的學者、科學家、藝術家、作家等等,仍然信奉傳統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並從這個原則出發抨擊資本主義世界種種反人道的罪惡,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現代西方哲學中的人道主義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人道主義仍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現代西方哲學中的許多流派 ,如存在主義、新托馬斯主義、人格主義、實用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等等,往往自命要褒揚人的價值,捍衛人的尊嚴,提高人的地位,以現代眼光研究人的狀況、特點、前途和利益。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盡管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立場相忤,卻大都稱自己是人道主義者,至少是人道主義的擁護者。他們共同關心的問題主要有:人的本質、人格、人與科學技術以及實現人道的設想等等。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有不少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提出了各自的拯救人類的設想。薩特把超越性和主觀性視作實現人道的手段。在他看來,人要成為人,需要超出自身,尋求人生的更高目的。超越的方向總是指向未來,而「投向未來」的選擇是由個體的主觀決定的,人道也只能實現於一系列的自由選擇之中。在雅斯貝爾斯看來,超越的目的是上帝,通向真正人的存在之路就是天啟宗教和哲學,恢復人的本性要依靠愛的力量、理性的敞開性和同超越的存在交流的願望。

馬里旦試圖以神道作為實現人道的手段,並用靈性的東西和宗教信仰鼓動人們創造人道化的社會環境。他指出,基督教的人生哲學指導著基督徒的

8. 道德中的道主要指

道德中的道主要指人道。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9. 何為「道」何為「德」,「道德」的含義是什麼

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見,「道」是人關於世界的看法,應屬於世界觀的范疇。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意為風俗和習慣。
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順理則為善,違理則為惡,以善惡為判斷標准,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 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10. 人道與人性的區別

人性與人道,是人們經常使用的兩個概念,其中的差異卻不多道及。人性是指個人,人道則是指社會。沒人性者,行事肯定不人道;行事不人道者未必沒人性。但是,行不人道之事者,通常人性是有缺陷或嚴重缺陷的。把別人當作人來對待時,必守人道,於是乎我們說他有人性,是由人道而及人性。反過來,當一個人對人不行人道時,別人也就視其為無人性,對無人性之人如何對待,可謂眾說紛紜,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
一是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其人之道」,可以是「人道」,也可以是「非人道」。
一是毋以其非而為非。也就是說,他不人道是他的錯誤,但我們如果不對他人道,則是我們的錯誤;不能因為他犯錯,就是我們犯錯的理由。

熱點內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