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職業道德形成於

職業道德形成於

發布時間: 2022-04-06 07:01:46

Ⅰ 職業道德真正形成與什麼時期

要真正重視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就必須切實重視公民的人格培養。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當看到這一點。但是,以往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氣花在了正面的、顯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輸上,而很少從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來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潛移默化的效應。因此,必須在人格培養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來一個根本的轉變,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優勢和效益。這里僅從人格培養的角度提出幾點應當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第一,必須把外部灌輸和開發人的自覺性結合起來進行人格教育。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外部灌輸就是社會教化的過程,人的自覺性過程是個體內化的過程。只有外部灌輸,而不注重於社會個體內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觀念,人格培養就是一句空話。中國傳統教育十分重視從小培養人的自覺性,並主張通過「修養」建立自覺意識,這是值得我們今天借鑒的有效方法。第二,必須採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內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結合起來,進而形成為人的習慣。

Ⅱ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如何形成和發展

概括地說,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五個基本特徵。

第一,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要求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交叉的規范結構。從縱的方向看,它包括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包括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為基本內容的道德規范,包括具有全人類性的社會公共生活規則,包括「義務」、「良心」、「榮譽」、「幸福」、「正義」、「價值」、「善惡」等道德范疇,還包括最高層次的共產主義道德的某些要求。這里,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范疇是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道德原則是其他一切道德規范和范疇的統帥,而其他一切道德規范和范疇都是它的具體化和補充。它決定著整個社會主義社會道德要求的性質和方向,從根本上指導如何處理人們之間、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從橫的領域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的社會生活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家庭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與此相適應,用以指導和調整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也分成三大部分: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和公共生活規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所謂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就是職業范圍內社會主義道德的特殊道德要求,也就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第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內容具有人民性。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的。社會主義社會消除了人與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拋棄了「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利己主義原則,在根本上使職業利益同整個社會的利益一致起來,各種職業都是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因此,各行各業可以形成共同的道德要求。其根本要求就是為人民服務。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對於從事各種職業的人來說,不論是熱愛本職或者是忠於職守,都應該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職業工作的出發點,並以努力滿足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目的。例如,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強調商業工作人員要誠信無欺,對顧客主動、熱情、耐心、周到,急顧客之所急等等。所有這一切,決不只是為了狹隘的職業利益或個人的榮譽,而是要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社會的文藝工作者,對自己的技藝精益求精,既不應該是為了名利,也不應該是為了藝術而藝術,而是要力求滿足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的需要。簡言之,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把從事各種職業的人的利益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職業道德服從於人民的利益,構成了它區別於以往各種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也使之能夠在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發揮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第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灌輸性」。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在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建立的職業道德。因此,它的主體內容不像舊的職業道德那樣,可以自發形成,而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下,通過社會主義社會中有覺悟的成員的努力建立起來的。列寧在談到培養工人的社會主義意識時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列寧選集》第1卷,第267頁)這就是說,社會主義意識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工人要具有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必然也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下,特別是在倫理學的理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要使工人和其他社會成員具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意識,也只能是「從外面灌輸進去」。因此,加強對廣大群眾的馬克思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的教育,使他們認清社會主義職業的性質和特點,了解本職業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地位和職責,是十分重要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們從事不同的職業,在工資待遇、勞動條件等方面,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某些差別,但他們都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們,都只有分工的不同,並無高低貴賤之分。應當使從事各種職業的人都懂得,特別要使那些從事在舊社會被人看不起的職業的人們懂得,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各種職業都是為人民服務,都是光榮的;各行各業都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都是與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利益和現代化建設密切相關的。個人只要把自己的理想、志願和聰明才智,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職業實踐結合起來,就能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充實和高尚。

第四,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樹立新的勞動態度。在社會主義的社會里,勞動是每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盡的義務和光榮的職責;決定每個公民在社會上的地位的,不再是私人占據財產的狀況、傳統門第和民族、出身、性別、職業,而是個人的能力和個人的勞動及其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勞動成了社會生活中重要的道德標准。此外,職業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已經成為最基本的實踐形式,職業道德所倡導的「熱愛本職工作」和「忠於職守」,其核心恰恰就是勞動態度。因此,樹立新的勞動態度,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問題。

第五,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獨立的規范體系。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特殊表現,反映著行為的道德調節的特殊方向。前面說過,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同總的道德體系密切統一的,它們分別以適用於本職業的更具體化的形式體現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基本規范和范疇的要求。但是,各種不同的職業,又對勞動者或工作者有特殊的道德要求。這種特殊的道德要求顯然不能由社會道德代替;必須在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的指導下,建立一些具體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范疇,保護和發展某些特殊職業所流傳的健康的風俗和習慣,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具體化和補充。這里體現著社會主義時期的社會主義道德的多樣性和規范的層次性。沒有這種多樣性和層次性,社會主義道德就不能在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中得到生動體現和有效地發揮作用。正因為如此,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獨立的規范范疇體系。

Ⅲ 會計職業道德的形成取決於( )

D

會計職業道德的形成取決於會計職業的產生,它是會計人員在長期的職業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總結出來的,用以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之間、會計人員個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職業道德,是主觀意識和客觀行為的統一。

Ⅳ 職業道德最早產生於哪個時期

1887年美國阿拉巴馬州律師協會制定了最早的律師職業道德規范性文件《律師道德標准守則》。

Ⅳ 簡述下職業道德的發展歷史

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並出現相對固定的職業集團時產生的。人們的職業生活實踐是職業道德產生的基礎。
在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出現了農業、手工業、畜牧業等職業分工,職業道德開始萌芽。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又出現了商業、政治、軍事、教育、醫療等職業。在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基礎上,這些特定的職業不但要求人們具備特定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求人們具備特定的道德觀念、情感和品質。各種職業集團,為了維護職業利益和信譽,適應社會的需要,從而在職業實踐中,根據一般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漸形成了職業道德規范。在古代文獻中,早有關於職業道德規范的記載。例如,公元前 6世紀的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計》中,就有「將者,智、信、仁、勇、嚴也」的記載。智、信、仁、勇、嚴這五德被中國古代兵家稱為將之德。明代兵部尚書於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養的六條標准,被稱為「親民官自省六戒」,其內容有「勤撫恤、慎刑法、絕賄賂、杜私派、嚴徵收、崇節儉」。中國古代的醫生,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優良的醫德傳統。「疾小不可雲大,事易不可雲難,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葯無別」,是醫界長期流傳的醫德格言。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醫界職業道德文獻。 一定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受該社會的分工狀況和經濟制度所決定和制約的。
在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封建等級制不僅限制了職業之間的交往,而且阻礙了職業道德的發展。只是在某些工業、商業的行會條規以及從事醫療、教育、政治、軍事等業的著名人物的言行和著作中包含有職業道德的內容。在這一社會的行業中,也出現過具有高超技藝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們的職業道德行為和品質受到廣大群眾的稱頌,並世代相襲,逐漸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傳統。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分工的擴大,職業和行業也日益增多、復雜。各種職業集團,為了增強競爭能力,增殖利潤,紛紛提倡職業道德,以提高職業信譽。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還成立了職業協會,制定協會章程,規定職業宗旨和職業道德規范。從而促進了職業道德的普及和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不但先前已有的將德、官德、醫德、師德等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而且出現了許多以往社會中所沒有的道德,如企業道德、商業道德、律師道德、科學道德、編輯道德、作家道德、畫家道德、體育道德,等等。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和金錢至上的觀念,使職業道德的作用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受到很大的局限。也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決定了某些職業道德的虛偽性,需要時提倡它,不需要時就踐踏它,並往往做表面文章,自我吹噓。

Ⅵ 職業道德的形成期是在什麼社會里

職業道德的形成主要是在工業社會。因為工業社會對紀律的要求高了。

Ⅶ 完整的職業道德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

2,我覺得是奴隸社會。

Ⅷ 職業道德初步的發展於什麼社會1、封建社會2、原始社會3、奴隸社會4.資本主義社會

1、封建社會

職業道德的初步發展----封建社會

職業道德在封建社會得到初步發展。因為農民在封建社會佔多數,故農民的職業道德成為封建社會職業道德的主體。因為絕大多數農民租佃地主的土地進行耕種,向地主交租和服勞役,農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勞動者,受剝削者。農民的職業道德就具有了兩重性的特點。

一方面,他們在長期的艱難的勞動生活中,養成了勤勞節儉、團結互助、富有人道和憎惡剝削、壓迫等優良道德品質,象東漢《太平經》所說的 「夫人各自衣食其力」, 「力強者當養力弱者。」

另一方面,由於農民所處的經濟地位和當時社會一家一戶自給自足的生產條件的限制,決定了其自私狹隘、保守散漫、只顧眼前、貪圖小惠、安於官令、崇拜偶像的職業道德特點。

除了農民這個最主要的社會職業外,其他各行業在封建社會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在西歐的中世紀就出現了各種行業幫會。在我國,從隋唐到明清,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幫會,如手工業行幫、商人行幫等在行幫內部的師徒之間、學徒之間、行邦會員以及同整個社會成員之間都形成了一些協調相互關系的職業道德准則。

清末國學大師章太炎曾把我國封建社會的職業總結為16種,即農人、工人、稗販、坐賈、學究、藝士、通人、行伍、胥徒、幕客、職商、京朝官、方面官、軍官、差除官、雇譯人。並說:「其職業凡十六等,其道德之第次亦十六等;雖非講如畫一,然可以得其概略矣。」其中 「農人於道德為最高」。

由於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和等級更加森嚴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作用,使得封建社會的各種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其特點是:

第一,統治階級把各行各業的安於本份、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看作是保護現有職業分工和維護其統治秩序的長治久安之方。認為人們只要「安其居,樂其業」,國家就能出現「太平之象」。

第二,各種職業道德大都維護家長制統治,這是因為許多職業是世襲的,特殊的技術是 「父子相傳」的秘密,而且職業道德也以 「子受父訓」的方式世代相傳,從而形成職業道德的家長制傳統。

第三,在封建社會中,職業被分為三六九等,各種手工業者、醫生、樂師等職業,社會地位十分低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在 《師說》一文中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其意是說,從事巫醫樂師百工職業之人,是不能和有地位的仁人君子相提並論的。至於商人,在我國地位就更為低下。他們甚至把商人納入奸人之列。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對商人的看法是 「行賈、丈夫賤行也。」代表了當時的人們對商人的基本態度和認識。商人地位低下,和中國封建統治階級歷來實行重農抑商、重本抑末政策有很大關系。

Ⅸ 職業道德的定義是什麼

  1. 職業道德就是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是從業人員在一定的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

  2.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熱點內容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
民法典手卡 發布:2024-11-16 02:55:41 瀏覽:838
單位法律知識講座通知 發布:2024-11-16 02:30:12 瀏覽:182
觀其復道德經 發布:2024-11-16 02:21:55 瀏覽:301
七零九律師 發布:2024-11-16 02:20:19 瀏覽:465
廣東司法親子鑒定 發布:2024-11-16 01:59:43 瀏覽:104
民法典之意 發布:2024-11-16 01:57:40 瀏覽:269
勞動法最近案例 發布:2024-11-16 01:43:34 瀏覽:741
刑法總論ppt 發布:2024-11-16 01:33:36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