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核心價值觀法治

關於核心價值觀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4-06 08:54:24

⑴ 如何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等新要求

以法治引領核心價值觀建設
「法治是底線和保障,社會生活是受法治引領的,應以法治推進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全國政協委員、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劉紅宇建議。劉紅宇說,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法治的指導,並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過程,要在大的司法框架下構建和諧社會。劉紅宇舉例說,比如,在實際生活中,依法執政也應該遵照核心價值觀,執政者首先自己要遵守法律,在法律框架內,依據法律授權行事。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黨建研究部主任王長江認為,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理念中,並用法治的方式表現出來,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王長江認為,人的生存需要安全感,在法治社會中也需要一種確定性,比如,信用評價中就會涉及到很多屬於道德的范疇,如果不用法治的手段去約束,那麼這個道德約束其實很多時候無法獲得效果。
因此,王長江建議,應該用法律法規的方式體現出來,用法治的方式確定下來,而不是單靠個人的意志力去評判。比如,應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文化氛圍;應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形成公開、透明、具有公信力的社會信用平台。加快信用制度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徵信平台,准確、及時地記錄經濟社會活動中的信用情況。加強政策引導,用制度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實。要讓誠信的企業和個人能走遍天下,失信的企業和個人寸步難行。
應鼓勵群眾參與法治化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監事薄紹曄認為,鼓勵群眾參與到法治化建設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薄紹曄指出,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了我國的時代精神,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值觀是不斷充實沉澱積累的,隨著歷史的延伸還可以完善,而現在到了一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薄紹曄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夠脫離我們的意識形態,需要法治的引導和執法來規范,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法治建設中,就少不了要運用法治化手段來治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群眾參與進來,這才是我們法治建設的真正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不能只是一種理論的東西,而是需要作為大家的共同觀念確立起來的。

⑵ 社會主義義核心價值觀裡面的法制是什麼意思

是法治而非法制。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專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可參考人民網了解詳細內涵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401/c395162-26784117.html

⑶ 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里法治的日記200字

近期,我學習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六大中,明確的提出了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的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
神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組成.
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以人為本既是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迫
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價值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價值的性
質、構成、標准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處理各種價值問題時所持的比較穩定的
立場和觀點的總和.以人為本之所以能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就是社會發
展再也不能把人當作客體、手段和工具,而要當作起點和歸宿,切實保障人的生存權、
自由權和發展權,切實尊重人的尊嚴、人的勞動和人的創造,為人的全面發展、社會
的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和諧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理想目標,也是社會
主義社會的本質屬性.它最集中、最鮮明地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訴求,是指導社
會成員價值選擇、行為取向的基本標尺.資本主義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是效益,這是
一切邏輯中的首要邏輯.這種價值觀雖然能促進經濟發展,物質財富增加,但也導致
人際關系的冷漠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和諧,既是中國
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繼承,也是關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諧,
是發展中的和諧,是動態中的和諧,是有序中的和諧,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諧.
責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底線.責任作為一種可貴的品質,是個人或組織應
該秉持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准則,能對文明進化和社會發展做出質量上的規定,現在日
2014年各行業工程師考試備考資料及真題集錦安全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物業管理師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化工工程師
益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中國幾千年來的文明和道德傳統,已形成了獨具魅力的
東方人格——社會型人格,例如,「以天下為己任」、「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
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等等.作為我們大力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就應將大寫的「責任」作為共同的價值目標
和理想追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兩點,一是民族精神,二是創新精神.
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不竭源泉,有沒有高
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在五千多年的發
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
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它指要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
維能力和進行思維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
不人雲亦雲,唯書
唯上,堅持獨立思考,說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不喜歡一般化,追求新穎、獨特、
異想天開、與眾不同;不僵化、呆板,靈活地應用已有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都是
創新精神的具體表現,是我們高中生應該學習到的.

⑷ 社會生產力核心價值觀和法治建設密切相關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兩者的各自內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即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本內涵,在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談到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時進行了明確闡述:「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三個倡導」是我們黨順應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期待、總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經驗得出的重要結論,是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踐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對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第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是立足國家層面概括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社會屬性,是立足社會層面概括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基本價值追求和道德准則要求,是立足公民層面概括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次再認識兩者的關系: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現實和全局出發,借鑒世界法治經驗,對近現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法治建設上的體現。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從以上可以看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契合、相互承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遞進發展關系。

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是指什麼意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指的是以法律、法規等政治制度所確定的政治方法和手段。「法治」原指中國古代與儒家「德治」相對立的法家所倡導的政治學說。法家都注重法治,但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各有側重,例如古代的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而韓非(約前280—前233)集法家之大成,建立起以法為中心,法、術、勢緊密集合的完整的法治學說體系。而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遠遠超過古代法治的具體內容。它囊括了古今中外法學所有合理的部分,拋棄不合理的部分,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代要求和實際國情而確定的政治制度。例如:行政法民法婚姻法,以及行政單位所制定的各種條例、章程等都是法治的具體表現。概括地說:就是保障社會政治經秩序和諧、穩定的所有政治方法和手段,其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而相隨時代要求變化而變化。
李勝中2015.

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強調堅持什麼的有機統一

⑺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如何踐行法治核心價值觀

我覺得當代大學生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做好自己安分守己,不觸犯法律,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基本上就能夠踐行法制和因價值觀了,其他的也和你沒啥關系

⑻ 如何把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依法治國和政策制度之中

一、堅持依法治理,推動全民踐行。70.4%的成人認為,在當前的思想政治形勢下,應把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依法治國的實踐中,落實到立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方面,用法律的權威來增強人們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一要在立法上求突破。「24字」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宏觀的概括,需要有更為具體的標准細則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應把「24字」進一步細化入法,讓法律條文更能反映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價值准則,更能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性質、基本特徵和實踐要求,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提供法律依據。二要在普法上求認同。進一步改進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成效,加強憲法、法律關於對核心價值觀條款的宣講解讀,使人們進一步理解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一種道德要求,而且是一種法律規定,違者是要受到追究,是要付出代價,從而增強遵守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三要在執法上求實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陽光政務,依法規范行政行為,優化執法權力配置,保證執法權力運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自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堅決克服亂作為、不作為,提高政府公信力。在案件查辦中突出「24字」精神,樹立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加大司法強制力,保證司法公正公開,增強公民對法治的信心。嚴肅查處並公正審判每個案件,對損害國家利益、破壞公物以及企圖通過坑蒙拐騙、上訪鬧事等手段來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嚴懲不待,提高公民違法成本,迫使人們發自內心地敬畏法律、信任法律、遵從法律,養成遵法守法習慣。
二、強化黨政推動,增強認知認同。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應完善相應的制度機制,確保工作順利推進。一要完善融入機制。堅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國民教育之中,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教育教學督導評估體系,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課程和教材體系,推動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完善實踐教育體系,著力建設一批青少年社會實踐平台,形成課堂教育、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通過循循善誘、春風化雨,使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大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融入到公序良俗之中,按照核心價值觀要求修訂完善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等行為准則,引導人們積小成為大成,積小善為大善。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以制定「十三五」規劃為契機,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領域,融入信用建設、法制建設、文化建設、社會管理等有關領域的專項規劃。二要完善政策機制。把核心價值觀體現到經濟政策中,在制定與人們利益密切相關的財政金融、工商稅務、商業貿易、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政策時,堅持經濟行為與價值導向相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推動經濟運行與道德建設良性互動。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加大對先進典型、道德模範的關心和幫助,從輿論上宣傳,從生活上關心,從物質上獎勵,從政策上優惠,如免費乘坐公交、免費體檢、排隊優先、減免稅費等,推動形成好人好報、善有善報的正向機制。三要完善宣傳機制。充分發揮主要新聞媒體的主渠道作用,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把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貫徹到日常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典型宣傳、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中,弘揚主旋律,集聚正能量;高度重視網路傳播陣地建設,做大做強重點新聞網站,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佔領網路戰地;充分運用微博、微信、微電影、手機報等方式,生動詮釋核心價值觀,實現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不斷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發揮「文以載道,以文化人」作用,以優秀傳統文化、文學創作、影視作品、地方小戲等廣泛傳播核心價值觀念,嚴厲抨擊以丑為美、以恥為榮現象,鏟除滋生不良現象的土壤,為社會注入強大正能量。四要完善評估機制。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與推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制定規劃,完善措施,扎實推進;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綜合運用定性分析與量化評定等方法,全面把握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接受效果;搭建動態檢測平台,對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過程、培育模式進行多方位、全程化的監控預警,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探索基本規律,改進方式方法,指導面上工作;統籌效果評價、要素評價與環節評價,並依據評價結果確定優化標准和策略,不斷開創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新局面。五要完善糾偏機制。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國家憲法、法律法規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嚴肅懲處執法不嚴、執法不公、不作為行為。建立獎懲機制,褒揚一切符合核心價值觀的集體和個人,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伸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批評和懲戒。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資料庫和共享、公示平台,把每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信用狀況納入平台,實現資源共享和公開;嚴格市場監管,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建立信用預警和黑名單制度,對恪守誠信的個人和企業,在各方面給予優惠便利;對失信者,使其一處失信,處處受制,形成法律和心理上的雙重震懾,使其害怕失信、不敢失信,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
三、推動社會共建,促進自覺踐行。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和全體公民應有的正確價值取向,應大力推動全民參與、人人實踐。一要發揮中共黨員帶頭作用。嚴格按照好乾部20字標准和「三嚴三實」的要求,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納入黨性修養、選拔任用、考核評價、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訓中,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特別是要抓住黨員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用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召群眾、帶動群眾,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凈化風氣、培育風尚,實現以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引導各行各業中共黨員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做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守護者、建設者。二要發揮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作用。指導和督促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非公有制經濟以及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把核心價值觀作為企業、組織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堅持合法經營、合法活動,堅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自覺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三要發揮社會公眾人物作用。引導企業家、文化名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別是「創二代」、新媒體人士、歸國留學人員等社會公眾人物,加強道德修養,提升價值追求,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慈善捐贈等善行義舉,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四要發揮先進典型示範作用。要堅持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積極培育、發掘、推廣先進典型,進一步完善先進典型評選、審定、發布、表彰機制,大力開展「安康時代楷模」、「最美安康人物」、「道德之星」「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人教身邊人,讓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可學、可親、可行,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風氣。

⑼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核心價值觀中的是法治而不是法制呢

法治強調的是治理,而法制強調的是制度,前者強調執行的全過程,後者強調頂層設計。前者的覆蓋面更廣,要求更高,特別是對執行者要求更高,更需要全民參與。

熱點內容
勞動法最近案例 發布:2024-11-16 01:43:34 瀏覽:741
刑法總論ppt 發布:2024-11-16 01:33:36 瀏覽:572
法院的作用與職能 發布:2024-11-16 01:21:15 瀏覽:135
巴南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4-11-16 01:13:28 瀏覽:890
刑事訴訟法關於凍結期間 發布:2024-11-16 01:12:36 瀏覽:195
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一款 發布:2024-11-16 00:47:33 瀏覽:527
勞動法資遣費計算 發布:2024-11-16 00:45:33 瀏覽:68
離婚協議書具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00:37:39 瀏覽:113
新民法院l 發布:2024-11-16 00:26:38 瀏覽:506
公司願不願法律仲裁 發布:2024-11-16 00:07:01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