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柳華陽講道德

柳華陽講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4-06 11:23:22

㈠ 中國各大道教派別 恆山派 華山派 青城派 還有什麼派

天下道士半全真,天下全真數龍門。清楚說明了今天中國及世界道教門派的分布現狀。

道教的內部門派眾多,僅在一座武當山上就聚集著許多名目不同的道教派別,比如武當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以張三豐為祖師的武當道派有真武玄武門、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三豐派等。還有以奉祀玄帝為主的「榔梅派」,也稱作是武當山的本山派,乃正一支派。此外,武當山還有一新武當派,屬於清微派支派,由元代的武當山道士張守清開創。所以,道教的宗派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也就各不相同。

如果按照道教學理的劃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這五大類。

如果按照地區的劃分,又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十個大類。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道家創始人來劃分,則有:尹喜派(關 尹)、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 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少陽派(王玄甫)、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十二個大類。

如果按道門來劃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 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 祖)、鐵冠派(周 祖)、日新派、 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 廣慧派等二十四個大分類。

在中國道教的發展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派的劃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道教派別的劃分法。

不僅如此,此外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道教八派的說法。

㈡ 元性、元神、元氣、元情、元精指什麼

1
元精: 「元精」一名始見干丹書。又稱「二五之精」,指由陰陽二氣交感而成的先天之精。精為形之基,是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本源物質,並具有調節與主宰生殖、生民發育的作用。
《古文參同契》說:「元氣之積厚而精英者,稱為元精」。《內經》中雖無「元精」一詞,但《靈樞•本神》「生之米,謂之精」、《靈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以及《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之「精」,皆是指元精而言。張伯端《悟真篇•金丹四百字序》明確肯定此精「非淫佚所感之精」,秦漢及以後的道家多論元精,多指「氣之精者」。如《淮南子•精神訓》:「煩氣為蟲,精氣為人。」王充《論衡•超奇》:「天稟元氣,人受元精」,而道教學者則肯定元精不僅僅是氣之精,而且能生元神,即精中含神識種子。《老子想而注》:「所以精者,道之別氣也」,「精結為神,欲令神不死,當結精自守。」張伯端《青華秘文》:「元神見而元氣生,元氣生而元精產」。柳華陽《金仙證論•正道淺說》:「精者乃是人死入生之關鎖,其名雖然稱之曰精,其里本自無形,因靜中而動,言之曰元精矣」。又補註:「此精當未動之先,里本虛無,有何精可名?因人靜極,陽炁從靜而發動,故名之曰元精矣。」李涵虛《道竅談•先天直指》:「以言其精,為二五之精……二五之精,即與陰陽之氣共生成。」李涵虛還把元精稱為至精,以與後天交感之精區分開來。這與陳致虛《金丹大要》中的解釋相同。
2
元神:常常與「元性」、「先天之性」混稱。意即父母媾精結胎成形之後,此神為出生前尚未被後天所染之神。不是思慮之神(即意念活動),故表現如嬰兒不識不知而又具備感覺、靈動的狀態。氣功態下,人處於恬淡虛無的境界,此時呼吸綿綿,若存若亡,無思無慮,飄飄欲仙,恍恍惚惚,這一狀態即乃元神所現。其實,《老子》所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動狀態。
《黃庭外景經》石和陽註:「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動不靜之中活活潑潑時是也。」《脈望》說:「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武術匯宗》說:「此神亦謂之本性,亦謂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渾渾淪淪,無一毫念慮,無一毫覺知,則空洞之中,恍惚似見元神懸照於內,斯時殊覺五蘊皆空,四體皆假,而我有真我也。」正如《性命圭旨全書》所說:「父母媾精之後,一點靈光……元從太虛中來者,我之元神也。」 。《靈樞•本神》說:「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天年》又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3,
元性:元性指作為具有神識的人所不同與其他生命的「道性」,元性可以說就是一種自在真常之道佔主導位置的本性。換言之即人心的自然清虛之本性。唐初著名道教學者成玄英指出:「命者,真性惠命也。既屏息囂塵,心神凝寂,故復於真性,反於惠命。」這里的「命」,就是真性,即元性。《經》又雲:『以輔萬物之自然。』物之自然,即物之道性也。」在《道教義樞•道性義》看來,它「冥寂一源」,但又不是空無一物,即真實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眾生皆與自然同也。也就是說元性是關於眾生皆有的和合於天地自然的不為塵俗所動的寧靜本性。
司馬承禎的《坐忘論》雖然專論道教的修煉方法,其中說道:「至道之中,寂無所有,神用無方,心體亦然。原其心體,以道為本。但為心神被染,蒙蔽漸深,流浪日久,遂與道隔。若凈除心垢,開識神本,名曰修道。無復流浪,與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剛也就是說,人的心性以道為本,清靜自然,但由於人心的慾望而被污染,被蒙蔽,背離了道,所以要「凈除心垢」,回到道性之本體。回歸「元性」也就是修煉的目的。

4,
元情:它屬於「義」,指人秉承善之本性,自由發展的感性的具體表現。肯定人們的自主意識,強調個體性與平常心。強調「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師友載籍。」也就是說這種元情是無情之情,即不為物所累而善待於物之情,主張超越一切功利的追求,榮辱的考慮、出處隨順自然,以求得個體生命的保全和自由發展,「達於情而遂於命」,反對違反自然本性的欲求。

可以說「上義」就是道情,它具有濟安扶危、助人為樂、處善聚緣、助弱扶危、果斷有力、利生舍己、排憂解難、扶生萬物等的一些表現。這些表現都是明顯地超出了內環境之外的具體實施和作為,而不單單只是一個思想和觀念,可以說它就是行道的一種表現,是行德的一種表現。由於有這些特點和特性,老子才在這里說「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這個「有以為」就是在實踐過程中雖然具備了上乘的義德,但是這些義德的表現,還必須在後天的有為狀態中去進行實踐,產生的能量又反饋到無為之中。「為而不為,為而有為」,兩者是一個有機的結合。先天佔主導地位、後天占輔導地位的仁德以及義德,這兩者之間相比較,就有一種自然的差異性,把握好了這個差異性對我們修養自己的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元情的重要特點就是善待萬物,我們都能善待萬物了嗎?義是否表現在我們的行為之中?如果沒有這些表現,那麼你的義德就是空的。所以透發於內的仁德,行之於外的義德,兩者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要整體把握住,結合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結合自己內環境的點點滴滴,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看看你的五德只是意識上的缺德,還是實質上的缺德?如果只是意識上的提升,那就還需要行道、修德,通過行德來進行改變和再造。

5,元氣:人身元氣又你「原氣」、「真氣」,是存在於體內惟動生命活動的本原物質。氣功學中所言元氣,多指先天之「炁」。此「炁」形成於受胎之先,先天細細蘊蘊,生於無形,又謂「原始祖炁」,是推動胎兒內呼吸(潛氣內轉)的循環動力;在人出生後,即「炁落丹田」,成為啟動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並司理後天呼吸之氣、水谷之氣、營衛之氣、臟腑之氣、經脈之氣等。氣功學中所指先天之「炁」是潛藏的內氣,而後天之「氣」則著重指形於呼吸之氣(外呼吸),《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此即指元氣而言,故元氣廣義義簡稱為「氣」。《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允身者也」,此氣源於先天而養於後天,但狹義又專指稟受父母的先天之氣。在古典氣功文獻中,常把此「氣」字寫作「炁」,以示與後天之「氣」的區別。
元氣論認為,元氣是人的生命與天地自然統一的物質基礎,「大人生廠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素問•寶命全形論》);元氣也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游》);生命活動過程,即是元氣的消長變化及升降出入運動。「人之生此由乎氣」(景岳全書》),「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素問•六微旨大論》)。人體通過元氣的調控作用,以維持內環境及內外環境間的陰陽平衡:有人從「場」論角度,認為元氣是一種「動態的生物場」,這種「場」非常活躍,雖看不見、摸不到,但其可產生感覺,能聯系調節機體內外環境,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協調。

五行 五元 五常 五臟 五方
木 元性 仁 肝 東
火 元神 禮 心 南
土 元氣 信 脾 中
金 元情 義 肺 西
水 元精 智 腎 北

研究五行性理,為養生成道的要素。人的肝臟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陽木性人,仁德、正直、有擔當力。陰木性人好抗上、不服人、說酸話,作事不許人辯駁,多不孝,一生多難。好生怒氣,怒氣傷肝,頭迷眼花,兩臂麻木,四肢無力,胸膈不舒,耳嗚牙痛。若想病好,必須撥陰取陽,問主意。以仁德存心,愛人愛物,戒殺。德能養性,行持日久,元性復初。 心臟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人。陽火性火,溫柔謙讓、明禮、?止合度。陰火性人,急躁、好爭理、喜誇張、好虛榮、貪而無厭,作事有頭無尾。有一分陰火,就多一分遮障,一生多苦。好恨人,恨人傷心,心熱心跳,失眠?狂,音啞疔瘡。要想病好,問明禮。撥陰取陽,以禮存心,戒邪淫。禮能養心,行持日久,元神復初。 脾臟屬土,戊土為陽土,己土為陰土。陽土性人,信實、忠厚、寬大,勤儉樸素,篤行道德。陰土性人,固執死板、心量狹窄,蠢笨蠻橫。好怨人,怨人傷脾,膨悶脹飽,腹疼吐瀉,氣虛氣短,面黃懶惰。若想病好,問信實。撥陰取陽,抱住信實,認因果,戒妄語。行持日久,元氣復初。 肺臟屬金,庚金為陽金,辛金為陰金。陽金性人,豪爽活潑,善交際、有義氣,敏捷果斷。陰金性人,殘忍嫉?,虛假好辯,諂諛輕佻。陰金性人多命薄,好惱人。惱人傷肺,氣喘、咳嗽、有各種肺病。若想病好,問響亮。撥陰取陽,要有義氣,找人好處,戒愛小(盜)。行持日久,元情復初。 腎臟屬水,壬水是陽水,癸水是陰水。陽水性人有智慧,性柔和,心靈手巧,擅精藝術,肯低矮就下。陰水性人,愚魯、遲鈍、遇事退縮,多憂多慮,好煩人。煩人傷腎,腰腿酸痛,遺精淋症,虛癌癱痿,疝氣郁結。若想病好,問柔和。撥陰取陽,認不是,生智慧水,戒酒,行持日久,元精復初。 佛教戒殺,就是孔子講的仁字,仁是德,德能養性,是陽木。?木性人能立,是德的根,有主意,能忍辱,能受氣,不動性(不發脾氣),立萬物。行持久了,自然養足元性。 佛教戒淫,儒家守禮,禮能養心,神足,是陽火。?火性人能容,是神的根,明禮達時,聰明過人,能化萬物。行持久了,自然養足元神。 佛教戒妄,儒教講信,信是萬善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能保氣,是陽土。?土性人能容能化,是成道的根,知因果,了循環,能生萬物。行持日久,自然積足元氣。 佛教戒盜,孟子講義,大義參天,情理足,是陽金。?金性人果斷,是成仙的根。知人好處,有義氣,緣大,遇事迎刃而解。行持久了,自然積足元情。 佛教戒酒,儒家講智,智能養腎,是陽水。?水性人柔和,是成聖的根。能認不是,認不是生智慧,能養萬物,行持久了,自然積足元精。 若想成佛,得嚴守戒律,存佛心、說佛話、行佛事,當體成?,就是佛了。若想成仙,五氣朝元,得照五行性理,撥陰取陽,實作實行,才能得道。孟子曾說:「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不明道的人,說信道是迷信,做道德那有迷信呢?全要躬行實踐,才能得?。 一一、五行性識別法 一個人是什麼性,可以從形狀、面色、聲音、行態(?、形、色、聲音、行)幾方面來分辨。 木性人:身高、肩平、長臉上寬不窄、瘦而露背;走路高壓有聲;說話的聲音,直而短,齒音;生氣時,青筋暴露,面色青而帶殺氣。 火性人:身材圓胖,肩圓,棗核形臉上尖中寬;行動急速,走路上身搖擺;說話聲音尖高而破、舌音;赤紅臉;肉多橫紋,一生氣,面紅耳赤。 土性人:背隆腰厚,圓臉、蒜頭鼻子、多肉。土性人有三厚;背厚、唇厚、手背厚。行動沉重踏實;說話鼻音重,好生悶氣,生氣時面色焦黃。 金性人:眉清目秀,唇薄齒白,顴骨高,臉形長方,身段不高,體材單薄;行動敏捷,說話聲音響亮,唇音;好惱人,生氣時面色煞白,惱在心裡笑在面上。 水性人:?肚子臉;重下頦,多肥胖,粗眉大眼,毛發深黑,行動緩慢,坐立時均好扶倚;說話聲音,慢長而低,喉音;面色淡黑,生氣時好哭。 把各種性情人的「形、色、聲音、行」記清楚,自能見人之性。 一二、心界五行 人心本是至明的,本性也是至靈的, 心生邪念,立?迷惑本性,則惛暗矣。心正神足,光明覺照,洞徹十方。 心界的陽木,正直、有良心;陰木性,抗上不服人。心界的陽火,謙虛、明禮;陰火,爭理、貪名、好高愛利。心界的陽土,誠實、信人、心大意大,能容能化;陰土,多疑、心小量窄、好怨人。心界的陽金,會找人好處,人情圓到;陰金,好分辯、嫉?心重、好惱人。心界的陽水,清靜、平和;陰水、憂慮、好煩人。 心界的陰陽,像太極的陰陽魚似的,互為消長。心念邪正,立?印在性海腦膜上。愚人以為有秘密,那是自欺的想法。人一動念,自性知道就是天知道,自心知道就是地知道,「誠於中,形於外。」「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這就是說人人都知道。人心一念之微,天地人三界全知道,所以說,意念一動,浪傳十方。況且人存什麼心,作什麼事,就成為什麼性。作善事,就長善性。

元性:人生下來就附帶著其本身的性格,即本性,是先天的,無法改變。
元神:即魂魄,人都有的,當沒有時精神就崩潰了,那是行屍走肉
元氣:出自腹中,氣不續,人亡
元情:即最本生的感情,包括七情六慾
元精:就是元陽,現代稱荷爾蒙

㈢ 道家有那些經典名著

1、《道德經》,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

2、《莊子》,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

3、《呂氏春秋》,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

4、《淮南子》,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

5、《管子》,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結,《管子》在《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類。

㈣ 幫忙解決我的問題!問題如下(關於道教)

道教
【簡釋】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玉皇上帝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所謂道教,是以中國古來的薩滿教的咒術信仰(鬼道)為基礎,在其上重迭地、復合地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儀禮與思想,吸收了老莊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學,並吸收了佛教的業報輪迥和解脫,乃至濟度眾生的教理、儀禮等,在隋唐時代大體上完成了作為宗教教團的組織、儀禮和神學體系,以同"道之不滅"合為一體作為最高理想的中國民族(漢民族)的土生土長的,傳統的宗教。

道教門派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中國道教史

前 言

綜觀道教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干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本文章僅以最簡易的行文方式,總結論述道教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礎的理論與相關知識,使那些對於道教陌生的朋友有一個最直接的了解,對於復雜的學術性理論與論述,本文沒有太多的講解,如果您對於道教有深刻的興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資料充實自己的知識.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復雜.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盡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的正宗.

第二章 魏晉之際道教的傳播與分化

魏晉天師道在北方的傳播與曹操對民間道教的鎮壓與五斗米道北遷有極大關系.曹操對於信奉太平道的黃巾軍採用武力鎮壓與招降並舉.後又因太平道領導張魯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層人物遷入北方居住,漢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眾也隨之遷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傳播.隨著魏晉統治者對民間宗教活動有極大的戒心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禁止,五斗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規章制度上極不完善,組織渙散,號令不一,其發展處於停滯.但是在其巴蜀地區及江南地區部分民間道教組織卻在形成發展傳播之中.如陳瑞領導的巴蜀天師道團,江東的於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晉之際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動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傳播與分化過程.

第三章 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生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歲時完成<<抱朴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葯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仙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系為:左慈-葛玄-鄭隱-葛洪.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志了早期道教的終結.

第四章 東晉南朝道教的變革與發展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道教由於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東晉以來,佛道二教興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經典傳播其教義.佛教的經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書籍以及供鑒佛教的經文了.東晉以後新的出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唐代受到官方禁止,現已失傳.在<<道藏>>傷字型大小<<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經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書吞服或佩帶,便可以召神靈役鬼怪.可謂學習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嶽真形圖>>是一類似印章的圖版道士佩之,百神群靈奉親迎.<<靈寶經>>也是由葛氏家族傳播的一組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於<<道藏>>水字型大小.內容為養生求仙之書.上卷為存思服氣之術,中卷為服食草木葯方,下羊為佩帶或吞服之符錄以及成仙之法.

總而言之,以五行思想為基礎的來構造道教修煉方術,是上述東晉靈寶諸經共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靈寶派,注重齋戒科教,勸善度人,是靈寶派的兩個顯著特點.這一派的形成與南朝了陸靜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關系.

<<上清經>>是東晉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組重要的道教經典.上清經的問世及傳布,在道教內部開創了一個新的派別-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現存<<上清經>>中,諸如金丹服食,導引行氣,佩符投簡,遁甲隱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誦禮贊,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術應有盡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雌一玉檢五老寶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被稱為道者三奇.其內容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術最有特點即存神煉形之術.當今搞符咒術的必須學會存想之術.說明人體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腎藏精,五藏盡傷則五神離去.,現<<正統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大洞玉經>>為南宋茅山傳本.

陸靜修生於公元406年,為晉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為了適應當時門閥士族階級的需要,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並與神仙道教融合,成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師.也成為奉持三洞經典為特徵的新道教的大師.建立完善了道教齋醮儀式.他首先創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道教典籍的分類方法.即將道書分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類.三洞四輔不僅是一種道書分類法,同時也包含著區分道經品級高低和排列道士階級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僅能成仙,修靈寶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聖.

陶弘景生於公元456年.歷經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在當時稱其為山中宰相,道門學者.南朝時期的達官顯貴紛紛拜於其門下,足見當時之顯赫地位.陶弘景在實際研究操作中嚴謹地將養生術,煉丹術,醫葯學用之於實踐,為道教上清派的最後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將茅山(今江蘇南部原句曲山)建成道教上清派的基地與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後來也被稱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楊曦為第一代宗師,以<<上清大洞真經>>為本門正傳,供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同時也研習靈寶,三皇及天師道經及法錄.茅山派的形成標志著自葛洪以來江南士族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舊天師道團,創立官方化的正統道教的完成.陶弘景還完善創立了道教的神仙體系,為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三清尊神神說.即玉清元始天尊說上清經;上清靈寶天尊說靈寶經;太清道德尊說三皇經.在這一時期內道教又引進了地獄的概念.北方癸地有羅酆山,有六座鬼神宮府.陶弘景將錯綜復雜的神仙系統統一歸納,集成一本<<真靈位業圖>>.將道教出現的近七百名神靈的名諱稱 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於使修道者明白:超現實的仙真鬼神世界裡也有明確的等級秩序.

在這一時期,道教與佛教與儒教三教鼎立,為了擴大各自的社會影響,爭奪作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與佛教之間的矛盾斗爭愈來激化,三方展開的唇槍舌戰與辯論.盡管這樣,但三方又總是能夠彼此調和的原因在於三者都可以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能夠被士大夫們兼容並舉.

綜上所述,東晉南北朝的道教變革,從葛洪到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道教經過這一時期的改造,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教義理論和經典文獻,建立完善了自身的科戒儀式和相對統一的教會組織,豐富發展了修煉方術,形成了獨特的神仙信仰體系,並擴大了在統治階級和普通民眾中的影響,完成了從民間宗教向官方正統宗教的演變過程.在西晉以後,在少數民族統治的十六國北朝境內,也出現了道教改造舊天師道的事件,形成了寇謙之新天師道和樓觀道派.

在北方十六國像張忠,王嘉以清虛守志,修道養生為宗旨,隱居山林,招合徒眾的鬆散道教集團很多.這對於寇謙之(公元365-448年)改革天師道的影響很大.他以著作<<老君音誦誡經>>(現僅存一卷收錄於道藏力字型大小)宣布革除舊五斗米道的一些落後的道法.他以儒家禮法來清整道教組織.反對濫傳房中術及反對亂傳服食仙方,而特別強調要以齋功為養生求仙之本.其後他又著有<<錄圖真經>>,這部書不僅是一部改革道教的經典也是一部圖讖式的神書.在完成了道教改革之後,寇謙之已經准備下山投奔封建統治者,實現佐國扶命,為帝王師的願望,以使道教成為官方的正統宗教.由於天師道經過其變革後,適合了鮮卑統治者與漢族門閥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謙之善於鑽營與地位顯赫的貴族崔浩得到寵信,終於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認和支持.在北魏大興起來.

北魏初期,佛教與道教同時發展壯大,但由於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聽信寇謙之與崔浩之言,又加之隨著北魏統一戰爭的進展,新征服的關中都是佛教興盛之地,僧侶地主交通官府,妨礙國家政令統一,甚至有參與叛亂可能,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決心鎮壓佛教勢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詔令滅佛,殺盡佛門弟子.同年九月發生了誅殺高僧玄高事件.後由於崔浩失政被誅殺,寇謙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後,道教與佛教在論較中失敗,北齊政權誅滅道教,提倡佛教,從此新天師道團消亡了,於隋唐時期流行的道教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後期興起於關中的樓觀道了.

樓觀道以陝西終南山下的樓觀為中心,傳播於關中地區.在北魏孝文帝時起以梁諶,王嘉,王道義,陳寶熾,李順興等為代表正式形成樓觀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頗深.在其興盛發展過程中,陳寶熾,韋節,王延,嚴達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時期,樓觀道成為與上清派同樣的待遇的御用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點的道教.,在學術上形成了注重實用而不尚義理辨析的特點.樓觀派雖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較深,但在神話老子方面卻繼承了北方天師道的傳統.在佛教,儒教,道教三者的關繫上,辯論空前激烈.雖然經歷了道教被廢除,但是道教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奠定了成為封建上層建築與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編 隋唐道教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國道教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之一.因隋文帝幼時由尼姑養大,自稱我興由佛法.對佛教非常重視.規定三教的次序是佛為先,道為次,儒教為末.在唐皇近三百年的統治中,道教始終得到扶植和崇奉,居三教之首.唐末的呂洞賓,鍾離權成為後來內丹派的祖師爺.

第六章隋唐道教重玄哲學與政治

魏晉以來不大受道教重視的老莊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經,成為唐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道經.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當系統化的道教哲學體系.重玄之道即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性是指眾生稟賦於道或道同一的不變之性.眾生即是道,道中有眾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個人的信仰,但仍舊以政治利用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靈來製造皇權神授論,以達到神化皇權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術來佐國濟民,其實質是利用宗教來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勸善懲惡來維護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來抑制或反對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傳和發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國之略和養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術以求長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斗爭有密切的關系.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第七章 唐代道教心性論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論建樹的總體與精深方面,有不足之處,常處於佛教下風.此時,道教中的博學之士以中華文化中的道家老莊之學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理問題提出了諸多新解釋與新觀念,形成新的道教義理之學.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討成玄英的重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承於江東重玄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與又玄說,二是獨得於魏晉郭象之玄學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獨化說,三是深化道教哲學理論的道性與真性說.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關於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為: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為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道的這種深奧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成玄英的真性說實際表明了這樣一條邏輯思信維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靜的,修道眾生也同萬物一樣,稟賦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眾生之本性也應是清靜無為的,然而眾生賦性成形以後,由於外物的誘惑和干擾,則漸漸耽於物慾.心識迷亂,喪失本性.解救的唯一辦法就是靜心修道,摒棄物象之干擾,體悟萬法雖動不動,而歸根復命,靜於真性,以達長生久視之道.

李榮是繼成玄英之後又一個在重玄思想領域內有獨到學術研究和貢獻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現已失傳.他認為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即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和心靈來認識.然而它卻能包容一切事物,彌羅整個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認識方式不足以表達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從反面的否定方式來以體認.真道作為實體,不生不滅,從時間上講是不常不怕斷,從空間上講是無象無形,從運動變化來說不盛不衰,無所相待,絕對長存.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體,時空與運動變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道排除了所有這些條件,沒有任何東西可與它相對,因此,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的精神實體.李榮將道解為虛極之理是他在道教義理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

司馬承禎(公元647-735)號白雲子,他的道教哲學思想可歸納為:1.道本元氣論.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學與養身健體修煉.他又將道教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經戒傳授

道教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後可成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為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為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只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於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第十章 唐代道教的法籙傳授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稱為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道教法師們認為籙文是由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眾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制採用象徵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眾多天仙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為做法事的憑仗. 籙文實際上開創於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為瑰寶.並制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於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正一盟威法籙:它是南北朝以來正一天師門下法籙的總匯集.它又稱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太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為黃中總數,元精固守.正一法籙始自張道陵,經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的整理使法籙適用於道教各派的傳薪,齋醮活動. (清龍子可為專業為您書寫下列各種符籙)

太上童子一將軍籙-它是張天師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籙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陽籙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靈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陰籙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統帥陰陽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

正一四品治籙

洞神三皇部法籙(天皇,地皇,人皇經文內容已省略,有需要者可與清龍子聯系)

高玄部法籙

靈寶部法籙

靈寶五符

老君六甲秘符

八景天書

諸天內音

五嶽真形圖

上清部法籙

太上神虎符籙

太上飛步空常籙

太上三景三奔籙

太上黽山元籙

上清靈飛六甲籙

太玄河圖九星籙

上清曲素決詞籙

八威召龍籙

招靈致真攝魔籙

豁落七無真籙

三元玉檢籙

學術界稱唐代為道教外丹的黃金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餌仙術,這極大的信推動了道教外丹的發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道教外丹術的歷史發展本身.因為在某些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分岐,特別是以什麼葯物作為還丹原料這一問題上主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視煉制和服餌黃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張以鉛汞為至寶大葯的鉛汞派;以及硫汞轉煉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煉丹實踐成果在古代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黃帝九鼎丹,老君還丹最為著名.

道教組織
道教組織
中國道教協會,省一級地方道教協會,地區、市一級地方道教協會,

㈤ 魏晉南北朝唐宋時期如何理解道德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教義著重在宇宙觀、社會觀和神仙觀方面的建設。《西升經》就是以體用關系闡述「道」和「德」的關系的,稱「道以無為上,德以仁為主」。劉仁會註解說:「宥物於無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德」也就是「道」體現於「物」之中的屬性——「仁」。《西升經》中還有「道非欲於虛,虛自歸之;德非欲於神,神自歸之」,「無心德留而鬼神伏矣」。這里的「神」,既有人「神」的意思,又有「神靈」之神的意思。

唐代李榮註解說:「道既虛無,德亦神妙。虛無神夢,畢竟清靜。而人若能虛心無身,自然歸道;抱神守妙,自然歸德也。」又注稱:「聖人無心,不起貪欲,道在於己,德止於身,故曰:留也。用道,則道流遐邇;懷德,則德被幽明,既為人之所歸,亦為鬼神之所伏從也。」

因此,人能歸道,也就歸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辦使鬼神降伏。但是,同期的江南一帶的道教卻大多從一般的「道德」觀念闡述「德」。葛洪的《抱朴子內篇》要求個人「積善陰德」,這個「德」解釋為「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災」,而治國之君以及忠臣輔佐則應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於太平。唐代,道教教義體系逐漸充實完備。吳筠在《玄綱論》中稱:「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吳筠認為:「德者,何也?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咸暢其宜。澤流無窮,群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這就將天地陰陽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視為「德」成之物,包括「靈仙、鬼神」。唐宋以後,道教教義著重探討人的問題。

宋徽宗注《西升經》有《序》稱:「萬物莫不由之之謂道,道之在我之謂德。道德,人所固有也。」這就將「道」和「德」視為人所共有的稟賦。古時,「德」和「得」相通,因此,混然子王道淵認為:「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開物成務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聖人,「未嘗顯己之有德,藏身潛跡,抱朴含光,專氣致柔,如嬰兒也」,而「下德」的賢人,「執著其事,唯於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論揚於己德,以被聰明所蔽」。因此,有德之人,就應該「含養德性,純純朴朴,則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嬰兒也」。認為:「太上以此喻修真之士,心切切矣。我輩欲反本還源,歸根復命,以此為則,不亦簡妙乎。今心無所主,性不安閑,安得元神凝寂,元氣沖虛而比如赤子乎。」

唐代內丹家們多將「道」和個人的內丹修煉相結合,認為「道」與「生」的結合就是「德」。司馬承禎說過:「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樂也,人之大福也。」又稱:「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久。言長久者,得道之質也。」因此,「大人含光藏暉,以期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清代道士、著名的內丹家柳華陽則稱:「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體,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現,體乎其道,而沖和自運,是之謂寂然不動,感而遂能也。」又稱:「古聖雲:德者,性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則無著,道非德則無主。道外覓德,其德遠矣;培德體道,其功切矣。」

柳華陽在內修實踐中曾經以「道德體用觀」指導其內修實踐,自謂:「吾嘗自內觀而無心,外覓而無體,飄飄乎尋之不得,恍恍乎覺而虛靈,似魚之隨水,如霧之籠煙,一派沖和,榮衛天地,但人不能深進,故本然之道味卻矣。」另一些內丹家則從內修角度認識和解釋《道德經》,將內修理論置於道教教義系統之下。清代道士、著名內丹家劉一明在《修真九要》中,強調內丹修煉必須「積德修行」,認為「德」就是「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葯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稱「道者,為己之事;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積德無窮」,感嘆「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師傳成仙之事。不積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劉一明在《修真辯難》中,對「上德下德」則完全從內丹學的角度來解釋。他認為:「先天全,則為上德;先天虧,則為下德。」

所謂「先天全」,就是「體全德備,乾陽未傷之人」,就是「未傷先天之陽」。所謂「先天虧」,就是「先天已散,五行各分,四象不和,諸般寶物皆失」。劉一明還批評了當時某些內丹家的謬指,即稱「精漏者為下德,精全者為上德」。由此可見,在內丹家的修煉理論系統中,「德」已經衍化為「精」和「先天之陽」的同義語

㈥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6)柳華陽講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㈦ 道教分哪兩派

道教史上因「道法承受」來源不同而分衍的宗派,最大的有五派: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教、太一道、凈明道。

道教之分宗派,實始自宋﹑金之間。一支道派,實際上便是以宗教為聯系紐帶的一個大家族,有共同崇尊的祖師,有共同遵循的代代相嗣的系譜,有共同的祖庭。在本道派內叢林財產公有。

全真派講究內、外丹的修煉。內丹即人身的精、氣、神的修煉,是全真派的主要修煉方術;外丹即用鉛汞和葯物配製燒煉一種可食丹丸的方法。

正一派,道士則以降神驅鬼、祈福禳災的符籙活動為主。該派道士按傳統皆為不出家道士,他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家庭生活;可以食葷;除上殿誦經、作經懺法事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胡須,發式隨俗。

(7)柳華陽講道德擴展閱讀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

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

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葯,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㈧ 慧命經的慧命經

柳華陽在《慧命經·自序》及寫書的目的,讀之頗受啟發,中敘述了他學道得道的經過以其要點有四:
第一。修煉家必賴師傳。
柳華陽聽長者說,古時五祖在三更的時候,暗中將慧命之道單獨傳授給六祖。聽到這種說法以後,便恍然大悟,才知道要修煉必得有師傳。於是便到處尋師,足跡走遍了荊楚一帶,競無所遇。後來便在皖水的雙蓮寺落發為僧,仍然到處訪師。凡三教之師,無不拜訪請教。卻仍沒有遇到一位真正懂得慧命要旨的。這時他不但沒有灰心,求道之志反而愈堅,心愈誠。過了半年,有幸遇到了伍沖虛真人,傳給了柳華陽修煉秘旨,遂豁然通悟,乃知慧命之道並不神秘,只不過是人身體中本來所有的靈物,修煉此靈物,即神和霖,便可得道。
後來到了匡盧,又遇到壺雲老師。聽壺雲老師談論大道,便知他不是常人,於是更加精勤,誠懇地聽壺雲老師講道。壺雲老師於是大發鴻慈,進一步講述練功中的微密和奧妙,無不周全而透徹。柳華陽臨行告別時,壺雲老師叮囑說:「佛教中的雙修之道,現已少傳,你當續其命脈,以度有緣」。
第二,得法後,便當實踐。
柳華陽得壺雲老師所傳之法以後,便隱跡江左,與四位道侶勤修苦練,互相研討。因碧蟾、瞭然、瓊玉、真元等人苦修都已成舍利。默契師傳。於是,柳華陽便纂集了這本《慧命經》。
第三,求實語以證真詮。
柳華陽所著的《慧命經》,畫圖立相,揭開了古佛之秘密,泄祖師之元機,實可為接引後學之階梯或渡船了。世之求道者,多宗語錄。可是,語錄有實語、妄語之分。而初學者卻分不清,同時又不知慧命之道,因而往往陷入套語口頭禪之中。終為下愚,非但不能從中得益,反而受到妄語之害。這是不善於學者。柳華陽遍閱諸經,並與師傳印證,得知《楞嚴》、《華嚴》、《壇經》中所講的都是實語,而那些禪師語錄,和尚語錄,則有的是妄語。修煉大道,靠實語,而不能靠妄語,只有實語才能證真詮,只有實語才能辟妄語。如果不破妄語,而妄語勝,則魔障便會發生,雖是智賢,也無法修煉下去。
第四.苦心求師悟道之本願,乃在於弘揚大道。
慧命之道,過去都是深秘單傳,很難弄得明白。古代柳華陽以淺顯之言,將佛寶和盤托出,以廣流傳,使學道者,看到這本《慧命經》,就像柳華陽親口相傳一樣,只要勵志精勤修煉,不必再到處求師訪友,便可得道。這就是柳華陽當年苦心求師悟道的本願。
讀了這段可以看出柳華陽老師當年求師之苦,悟道之難,及其悟道之後,便將所得和盤托出,以示後學。有些練功人,求師心切,練功亦苦,及其得道之後.態度大變,求名逐利之心大發。這足以證明,其最初求道之心不誠耳。如此之人,豈是載道之器哉?
讀了此文,當會懂得如何做人,如何修煉,修煉有成以後,又當如何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繼續修煉,庶可有成,不可半途而廢,中間止步。氣功界這樣的教訓太多了,可不慎哉?

㈨ 道家分哪些派別

1、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

2、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3、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9)柳華陽講道德擴展閱讀:

道教各派在理論、教義方面的差別較小,因此各派之間幾乎沒有理論上的紛爭,只在修習方術上互有貶斥;相反,各派之間的互相汲取,卻是比較突出的。不僅符籙派之間互相汲取,符籙派與煉養派之間也互相汲取。這種現象在南宋以後特別明顯。

如南宋時期出現的神霄派、清微派以及當時的龍虎宗都十分重視內丹修煉,甚至強調內煉是行法的基礎,使之和符籙咒術結合起來。全真道至後期也兼習符籙齋醮。這樣互相汲取的結果是各派特點的進一步融合。這也是後期道教各派能互相聯合為兩大派的原因之一。

道教各派善於兼收並蓄,除各派彼此汲取外,又多汲取儒、釋思想(與儒釋又有斗爭的一面,但主要集中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早期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雖未汲取佛教思想,但卻汲取儒學。其後各派則既汲取儒學,又汲取佛教。

熱點內容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
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8:13:05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