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時假定

立法時假定

發布時間: 2022-04-06 14:37:10

『壹』 立法法的四大基本原則分別是怎樣體現的

請問你所謂的「貴州省制定的一個地方規章」是指貴州省人大制定的地方版性法規還是指貴州省政府權制定的地方規章?

第八十六條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貳』 民法基本原則在立法中的體現

民法基本原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立法准則的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的立法准則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中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民事立法必須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進行,沒有一定的原則指導,民事立法就難以准確體現立法的宗旨,也難以達到立法的目的。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的過程中,就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如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基本原則的確立,就對我國的民事立法起著指導作用。這種作用無論是在制定民事基本法上,還是在制定民事單行法或民事特別法上都有所體現。具體而言,在民法的基本原則確立後,所有的民事立法都應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具體的民法規范也要受其約束而不能與其相抵觸。
(2)行為准則和審判准則的功能
民法的行為准則功能和審判准則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活動和民事審判中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民法基本原則雖然具有非規范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但它卻體現了民法的精神實質和價值取向,對整個民事法律制度有著統帥作用。在我國目前民事立法尚不完善,存在著諸多缺陷的情況下,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活動和民事審判就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首先,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如果遇到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就可依據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實施自己的行為,而且可以合理地預期只要自己的行為符合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就可得到法律的確認和保護。其次,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如果尋找不到相應的法律規范來適用,而且又不能以法無規定不處理時,則可直接依照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對案件作出適當的處理。甚至有學者認為,在現行法對某一現象已有規定但該規定違背民法基本原則,其適用會導致顯失公正時,法院可以不適用該具體規定而直接適用民法的基本原則。
彌補民事法律規范缺陷的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法律規范存在缺陷的情形下,可起到彌補其缺陷的作用。事實上,民法基本原則在立法上的確定,正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產物。由於立法者不可避免地存在認識上的局限,立法時不可能窮盡一切可能出現的社會現象,同時由於受法律本身穩定性的限制,不能朝令夕改,因此,現行民事法律規范往往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有些民事法律規范甚至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桎梏。在此情形下,民事主體就可以直接依據民法基本原則進行民事活動,人民法院也可直接適用民法基本原則處理有關案件。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民法基本原則實質上就是原則性民法規范,是具體民法規范的補充。

『叄』 爾雅題商鞅在立法時提出的原則是什麼

棄古法新
棄古法新

『肆』 立法所需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第二章
法律
第一節 立法許可權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第十條 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第十一條 授權立法事項,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及時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後,相應立法事項的授權終止。
第十二條 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決定行使被授予的權力。
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被授予的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第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第二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十四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第十五條 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十六條 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三節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法律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
第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
第十八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十九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
第二十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
第二十一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法律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第二十二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並向大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二十三條 法律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決定。
第二十四條 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第二十五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三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第二十六條 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第二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二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況外,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法律草案發給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會議。
第二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的說明,由分組會議進行初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由分組會議進一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由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修改稿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根據需要,可以召開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對法律草案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第三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調整事項較為單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
第三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根據小組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三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可以邀請其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三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情況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
法律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四條 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根據需要,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派有關負責人說明情況。
第三十五條 專門委員會之間對法律草案的重要問題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向委員長會議報告。
第三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法律案有關問題專業性較強,需要進行可行性評價的,應當召開論證會,聽取有關專家、部門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方面的意見。論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法律案有關問題存在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涉及利益關系重大調整,需要進行聽證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有關基層和群體代表、部門、人民團體、專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聽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將法律草案發送相關領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及有關部門、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
第三十七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應當在常務委員會會議後將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委員長會議決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十日。徵求意見的情況應當向社會通報。
第三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收集整理分組審議的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分送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並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九條 擬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的法律案,在法律委員會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前,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法律草案中主要制度規范的可行性、法律出台時機、法律實施的社會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進行評估。評估情況由法律委員會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
第四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委員長會議同意,並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四十一條 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前,委員長會議根據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情況,可以決定將個別意見分歧較大的重要條款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單獨表決。
單獨表決的條款經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後,委員長會議根據單獨表決的情況,可以決定將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表決,也可以決定暫不付表決,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第四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因各方面對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問題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審議滿兩年的,或者因暫不付表決經過兩年沒有再次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審議的,由委員長會議向常務委員會報告,該法律案終止審議。
第四十三條 對多部法律中涉及同類事項的個別條款進行修改,一並提出法律案的,經委員長會議決定,可以合並表決,也可以分別表決。
第四十四條 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伍』 論述無罪推定原則(從刑事訴訟方面講)

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內涵與價值構造分析

在現代社會中,無罪推定原則不但是一項在國際公約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而且更是相當多國家的一項憲法性原則,已經逐步演變成為現代民主法治社會的理論基石。在中國,自強調依法治國以來,無罪推定原則也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學術界的諸多同仁抱著科學研究的嚴肅態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且在很多方面已經形成共識。特別是中國政府相繼參加或締結了一些國際人權保障公約,對其中規定無罪推定原則的條款並沒有聲明保留,這標志著中國政府已經接受了這一原則的要求和內容。中國立法機關在其制定並通過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中,也從相關的條文中充分體現了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精神,並結合中國的司法實踐大膽進行制度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無罪推定原則在中國的立法和司法中的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這一重要原則。然而,在我國學界仍有少數人對無罪推定作為刑事訴訟的一項原則持否定、批判或疑慮態度,刑事訴訟立法反映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尚不充分,司法實踐對無罪推定原則的理解有待於進一步提高,這與中國已經簽署並將要批准實施的情況不相協調。因此,僅僅說明無罪推定是目前具有世界性的法律文化現象還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澄清有關問題,才能消除加諸於無罪推定原則的否定、批判或疑慮態度,從而確保無罪推定原則的貫徹和落實,進一步推動我國刑事司法現代化進程。
一、 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內涵
盡管無罪推定原則已經成為現代各國刑事司法的一項重要原則和刑事司法的最低限度標准之一,但對其基本內涵,學術界的認識並未一致,在以往的討論中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1、有學者認為,無罪推定即是指:在刑事訴訟進行過程中,司法人員對刑事被告人有一種無罪的認識;在這種認識基礎上進行追究被告人刑事訴訟的活動。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無罪推定是有罪推定的對立物。既然有罪推定是指司法人員在刑事被告人一經確定,即主觀地認定其是罪犯,其訴訟活動都是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那麼,無罪推定當然應是與之相反。然而,無罪推定盡管與有罪推定存在著這種對立,兩者還是有一致之處,即都是在刑事訴訟進行過程中,而不是在結束之時(判決後),在刑事案件事實尚未搞清、沒有充分確鑿的證據條件下,對刑事被告人有罪與否的一種主觀認識。同時,無罪推定中的「推定」,不同於科學研究中的假設,因為假設並不是主觀認定,而只是一種研究方法;也不同於法律中常有的根據已知事實對未知事實的推定,因為這種推定只是在法院的審判中才有意義,並不作用於整個訴訟過程。
2、有學者認為,無罪推定是指:司法人員在沒有充分確實的證據證明刑事被告人有罪以前,不應認定其是罪犯或應認為其是無罪的。持這種觀點的同志認為,無罪推定的基本精神是要求以證據定罪。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無罪推定才與有罪推定對立。有罪推定並不是以證據定罪,而是被告人業經指控即被認定為犯罪,或者雖然沒有充分確實的證據也能對刑事被告人定罪。因此,無罪推定既不是一種法律推定,因為法律推定的本質是無證定案;也不是一種主觀認識,因為它並不要求司法人員對被告人有罪與否有一先驗的認識;而是一種法律要求,即對被告人有罪與否,最終應以證據來確定。
3、有學者認為,無罪推定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在未經判決以前,應先推定為無罪,這是一種法律擬制。法律擬制的一項重要作用在於,對某些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在無充分確實的證據條件下,確定有無、是非的方法。據此法院可以適時處理該特殊情況。例如對長期下落不明的人宣告「失蹤」或「死亡」等等。當然,這種法律擬制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假定,並允許以確實充分的證據來推翻。這種法律擬制並不是對司法人員主觀認識的一種要求。正如在無證據證明長期下落不明的人是否「失蹤」或「死亡」時,司法人員對其是否失蹤或死亡的認識與法律擬制無關;無罪推定也只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便宜措施,與司法人員對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認識無關。目前,學術界許多人持這種觀點。
4、還有學者認為,探討無罪推定概念的含義,不能脫離實際情況而憑空作出理論上的結論。他們認為,在探討無罪推定概念時,首先要注意這個詞是外來語,因而首先存在翻譯是否確切的實際問題。他們認為,「無罪推定」的譯法,是不確切的。根據該原則的實際內容和外文原意,應譯為「無罪假定」。其次,「無罪推定」的立法例,應是進行研究時需充分注意的客觀情況。從立法例來看,無罪推定有兩種不同的表述。一種以法國《人權宣言》為代表,即其中第九條規定:「任何人在其被宣告為犯罪人以前,應當假定為無罪」。另一種以義大利憲法為代表,即「被告人在最終定罪之前,不得被認為有罪」。後一種表述在《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刑事訴訟綱要》中也規定得很明確,即「非經法院判決,任何人不能被認定為犯罪人並受到刑事懲罰」。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推定無罪」和「不能認為有罪」,兩者有著雖然不顯著但卻很重要的差異。
需要指出的是,關於無罪推定原則所引申出的幾項規則,雖然也有爭論,但對其主要的核心內容,基本上無爭議。這些核心內容包括:在被告人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疑惑不決時,應從有利於被告人作結論;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控訴一方承擔;被告人應有沉默權,其拒絕陳述,不應作為有罪的根據。
我們認為,探討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內涵,除了上述含義的理解外,更應當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含義:
1、字面的理解
「無罪推定」一詞是我們直接從日文譯來的,當然,人們並不是將「無罪推定」僅僅作為一個普通詞,而是作為刑事訴訟理論和法律中的一個專門術語來理解的。其核心是對這個術語中「推定」二字的法律含義的理解問題。對此,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法律擬制。即作為法律擬制的「無罪推定」,其含義是:刑事被告人在未被依法確定有罪以前,應當被視為無罪的人。然而,把無罪推定理解為是一種法律擬制,仍只不過是從字面上的一種理解。對這種擬制的含義還有不同理解。例如,有人認為其含義並不是「被告人在未被依法確定有罪以前,應當被視為無罪的人」,而應是:「被告人在未被依法確定有罪以前,不應被視為罪犯。」但筆者認為,這種對字面含義不同理解的探討,雖然也是有益的,但不是關鍵所在,重要的是考察無罪推定的立法例並探討其字面含義之外的法律意義及其他意義。如果對無罪推定僅從字面含義來理解,將會導致一些荒謬的結論,對此,後文將予進一步地說明。
2、對立法例的理解
就我們所知,「無罪推定」一詞一般並不直接見諸於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刑訴法律文件中,所能見到的只是被人們認為屬於「無罪推定」的表述的立法例。例如,前蘇聯最高法院全體會議1978年
6月16日的決議中的一段:被告人(受審人)在其罪責未依法定程序被證明並被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所確定以前,被視為無罪。又如,南斯拉夫聯邦刑訴法第3條規定:刑事被告人在其罪行未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確定以前,不認為是刑事犯罪人。著名的法國《人權宣言》(1789年)則在第9條規定: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為犯罪以前,應當被假定無罪。義大利則在其1947年的憲法第27條規定:被告人在最終定罪以前,不得認為有罪。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86條規定:任何人在被合法拘捕後,享有盡早接受司法機關公正審判的權利,未經司法機關判罪之前均假定無罪。當然,也有對其更進一步的闡述。如在尊奉判例為法律淵源的美國,其最高法院法官羅伯特·傑克遜在斯塔克訴博伊爾一案中的贊成意見里說:定罪以前,被告人仍享有的傳統自由權利,就不允許妨礙其辯護的准備工作,並阻止其在定罪之前受懲罰。這一權利應當得到保護,不然,經過多年的斗爭所獲得的無罪推定,將失去其意義
。至於國際人權公約,不論是聯合國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還是《歐洲人權公約》等,則在規定無罪推定的條款中,均將「公正審判」、「辯護權」等內容同時作了相應規定。因此,從有關立法例來看,無罪推定從來就不是一個孤立的原則,而是與保障司法公正、刑事被告人的權利的訴訟規則緊密聯系的原則。從有關無罪推定的判例來看,這一特點更加明顯。例如,在歐洲人權法院有關無罪推定的判例中,就將剝奪辯護權的情況,法庭審判時的偏袒,對被告人的刑事羈押時間過長等,均作為對歐洲人權公約有關無罪推定的違反來處理。

通過對有關立法例的考察,對無罪推定的理解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突破了字面理解的局限:
第一,無罪推定的上述立法例表明,對這個法律術語的各種字面理解,實際上不過是某些立法例的翻版;而「無罪推定」一詞,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是有關立法例所表述的法律規定的簡稱。
第二,無罪推定作為一項法律原則,是一種具有世界性普遍意義的法律文化現象。1966年通過並於1976年生效的聯合國《公民和政治權利公約》
得到了世界各國廣泛承認這一事實,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
第三,對「無罪推定」的字面理解較之立法例的實際情況,更為抽象、貧乏。就立法例來看,無罪推定原則的內容,更為具體廣泛;並且,還表現其不僅是一項孤立的法律原則,而且與刑事訴訟中的其他法律規定有密切關系。就內容而言,如前面曾引證的前蘇聯最高法院全體會議決議對無罪推定的表述中,就包含有「經法定程序證明」、「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所確認」等項內容,而這是字面理解無法包含的;又如,1982年的加拿大憲法第11條第4項規定:被指控犯罪的人,在獨立的不偏袒的法庭舉行公平的公開審判中,根據法律證明有罪之前,應推定無罪。其所包含的內容也超出了字面理解的內容。就與其他法律規定的關系而言,如聯合國大會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11條第1項的規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經依法公開審判證實有罪前,應視為無罪,審判時並須予以答辯上所需之一切保障。而聯合國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第14條規定無罪推定的第2款之前和之後的相關款項中,則規定了與無罪推定相關的更為廣泛的有利於保障公正審判、被告人權利的內容。
通過對無罪推定的有關立法例的考察,一方面,使我們突破了對該項原則的字面理解,因而使理解深入了一步;另一方面,也因此而提出了更多的問題。例如,無罪推定究竟包含哪些內容,該原則與其他有關法律規定有著怎樣的聯系;該原則為什麼會成為具有世界普遍意義的法律文化現象,等等。只有對這些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才能對無罪推定的含義有一個更全面深入的認識。
3、對無罪推定的性質的理解
對一事物性質的正確而全面的理解,需要將其置於與他事物的聯系中加以考察。要理解無罪推定的性質,就有必要搞清無罪推定與有罪推定的關系及其他有關的問題。為此,先澄清如下兩個事實:
第一,有罪推定並不象無罪推定那樣,有明確的立法例可資證明。「有罪推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是人們對封建專制下的刑訴法律制度中的某些現象所作的原則性歸納。該原則的含義是:任何被指控為犯罪的人,被假定為有罪,可以不經正當的司法程序而將其直接宣告為罪犯或作為罪犯對待;或者,雖經司法程序才將刑事被告人宣告為罪犯,但這種司法程序是以假定被告人有罪為基礎而設立並進行的。人們對有罪推定的這一原則性歸納,主要針對的是封建專制下刑事訴訟制度中的這樣一些現象:被指控犯罪的人,可以不經其他司法程序而被法院或其他有權作出判決的機關確定為罪犯,或象對罪犯那樣可加之以刑罰;被告人是訴訟客體,不僅沒有辯護權等各項訴訟權利,而且可以對其長期甚至無限期關押;缺乏公開且公正的司法程序以保障刑事訴訟實現客觀、公正地適用法律;被告人的口供是證據之王,可用刑訊逼供等既不人道又不科學的方式獲取,等等。
第二,無罪推定是資產階級在反封建斗爭中,針對其專制野蠻的有罪推定刑訴制度而提出的。無罪推定從其被資產階級提出開始,就不是一項孤立的原則,而是包含著與有罪推定現象相對立的一系列內容。這從貝卡利亞的論述中可以得到說明。被認為最早比較完整地闡述了無罪推定原則的義大利啟蒙法學家切查利·貝卡利亞,在他1764年所著的《論犯罪和刑罰》一書中表述無罪推定時說:在沒有作出有罪判決以前;任何人都不能稱為罪犯。而且社會就不能不對他進行保護。如果犯罪行為沒有得到證明,那就不應折磨無罪的人。因為任何人,當他的罪行沒有得到證明時,根據法律他應當被看作無罪的人。當時還僅限於對無罪推定進行理論說明和宣傳。當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就將該原則規定為法律,並進而以此原則的精神為指導,確立了一系列與有罪推定現象相對立的訴訟制度。如被告人具有以辯護權為核心的各項訴訟權利;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應經公正的司法程序;禁止刑訊逼供,並否定以非法方式獲取的口供及其他證據的證據效力;被告人不負舉證責任;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應有限制條件,等等。
上述兩個事實喻示我們的有兩點。一點是:對無罪推定含義的理解,必須將其置於其對立面——有罪推定的相互關系中加以考慮,並進而將無罪推定不是作為一項孤立的原則,而是與刑訴制度許多方面有密切聯系的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思想,才能獲得有關這項原則的完整認識。另一點是:正由於無罪推定原則與刑訴制度的許多方面所具有的密切聯系,才使這項原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並受到世界多數國家普遍的重視和確認。實際上,無罪推定的思想萌芽早就有了。例如,中國古代社會中就有「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的思想
。然而,這一使人振奮的思想火花,畢竟沒能劃破我國數千年封建專制刑事訴訟制度的黑夜,留給我們的是只開花不結果的遺憾。探究起來,除受當時的社會制度制約外,這一無罪推定思想的萌芽,未能貫徹、反映到刑事訴訟制度的有關內容中,也是重要原因。然而,資產階級則不同,他們不僅提出了無罪推定思想,並且將其規定為法律,進而使之貫徹、反映到刑事訴訟制度的有關內容里去。這是其刑事訴訟制度與封建刑事訴訟制度有巨大區別並在許多方面體現出先進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說資本主義刑事訴訟制度中有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內容,作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確立現代刑事訴訟制度的參考,與無罪推定原則有密切關系,那麼,世界多數國家在其法律制度中普遍重視和確認無罪推定原則,就不應是令人奇怪的現象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無罪推定」的含義應作這樣的理解:無罪推定是指,刑事被告人在未經法律規定的正當程序判決有罪以前,應當被假定為無罪的人;作為刑事訴訟的一項原則,與有罪推定相同,並不是一項孤立的原則,而與刑訴制度諸多方面有密切聯系;這項原則不僅在反封建斗爭中曾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在現代仍是一種具有世界普遍意義的法律文化現象。
二、 無罪推定原則價值構造
作為一項確定和保障被告人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准則,已經遠遠超越了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法律文化傳統的界限,成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憲法性原則,並作為民主法治社會的制度性要素充分體現在現代各國刑事訴訟結構之中。由此可見,無罪推定原則不但具有一定的普適性,能夠確保刑事訴訟公正性目標的實現,而且已經成為現代社會賴以存續和發展的堅實基礎。所以,深入探討其內含的價值構造,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無罪推定原則的程序意義
如前所述,作為一項與有罪推定相對立的原則,無罪推定需要在刑訴制度中反映其一系列的要求,這是無可置疑的。然而,無罪推定對刑訴制度具體有什麼要求,這些要求包含哪些內容,在學術理論界卻是一個雖經長期爭論而至今仍眾說紛紜的問題。詳細闡明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所應包含的全部內容,是本文篇幅所無法容納的,但對其中的核心內容的說明,卻是必要而可能的。筆者認為,根據無罪推定原則的含義,該原則對刑訴制度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既然無罪推定意味著被告人在未經判決有罪以前,應被視為無罪的人,那麼,刑訴法律制度應賦予並保障被告人各項訴訟權利,就是其邏輯的必然。世界各國的現代刑訴制度,之所以大都賦予了被告人以辯護權為核心的廣泛訴訟權利,並注重保障其實現這些權利,追本窮源,就因與其肯定無罪推定原則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可以說,使被告人擺脫訴訟客體的地位,而具有訴訟權利主體的身份,是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要求之一。
第二,既然無罪推定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需經法律規定的程序,那麼,刑訴法律制度為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而設立公正的訴訟程序並維護其不可違反的尊嚴,就是其應有之義。根據無罪推定原則的需要而設立的公正訴訟程序的含義雖不易確定(因為各種不同司法制度所規定的司法程序繁多,且差異很大),但其中心點是可以確定的,即它與在有罪推定刑訴制度下,司法機關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時普遍存在的司法恣意,是截然相反的,或者說制約司法機關的行為,使其司法活動既有助於實現客觀公正,而又避免對被告人的不公正對待,就是這種程序的基本要求。
第三,無罪推定既然是假定被告人在判決前是無罪的人,那麼,在任何具體案件中要推翻這一假定,就必須有充分確鑿的證據;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在任何具體案件中要推翻對被告人的這一假定,提出證據並予以證明的責任應由控訴一方承擔;刑訊逼供以及其他非法手段獲取證據應被禁止。對法院來說,這就意味著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應建立在確鑿、充分的證據基礎上,口供不再是證據之王;對被告人來說,既不應承擔自認有罪的義務,而且雖然未能證明自己無罪,但如果控訴人的指控沒有確鑿充分的證據,對其無罪的假定即應轉為判決的依據。
第四,無罪推定既然是假定被告人在判決前無罪,那麼,在判決前其不能作為罪犯來對待就應是該原則的必然要求。在現代刑訴中不應將被告人作為罪犯來對待,其中心思想是要求將限制被告人一系列公民權利、尤其是人身自由的訴訟強制措施,應予以嚴格限制,不僅應慎用,而且即使採用了,也應盡早結束這種強制措施,使被告人接受及時審判以確定其最終法律地位,任意關押、長期關押或無限期關押都不能允許。

以上論述表明,無罪推定原則對刑訴制度所提出的要求的核心內容,涉及到刑訴制度的各個方面:從被告人的基本法律地位到司法機關的職責,從司法程序制度、強制措施制度到證據制度,都受到無罪推定原則的制約。同時,無罪推定的各項要求並不是孤立存在、各不相乾的,而是環環相扣,只有整體運作才能共同實現無罪推定原則。另外,對於刑訴制度中的那些體現無罪推定原則要求的規定,只有將其置於與無罪推定原則的聯系中,才能認識其更深層的意義。
2、無罪推定原則的客觀真實性價值
法律需要反映社會現實及其需要。法律的客觀真實性問題,也就是其反映社會現實及其需要的客觀性及其程度問題。就無罪推定的客觀真實性而言,是與刑事訴訟的客觀現實及其要求相聯系的。對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
首先,刑事訴訟的發生是基於這樣的事實,即無犯罪痕跡就不會有刑事訴訟,無犯罪嫌疑人,也就沒有刑事控告。這一事實說明,旨在對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的刑事訴訟,從立案偵查到起訴再到審判,一般都是以公安、司法機關認定被告人有犯罪嫌疑為前提的。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如果只從一個角度進行,就容易陷於主觀偏面性,發生差錯。無罪推定的價值體現為,在判決前應假定被告人是無罪的,這就從一個相反的角度對司法機關的認識提出了要求:它要求司法機關在訴訟的各個階段時時注意自己對犯罪事實和刑事被告人的認識,是否有確實、充分的根據,以推翻法律的這種假定。無罪推定正反映了對司法機關提出的防止主觀認識偏面性的客觀要求。
其次,刑事訴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有犯罪嫌疑的被告人與國家的公安、司法機關的對抗。國家司法機關與刑事被告人的對抗,兩者力量對比的懸殊是不言而喻的。這種力量對比的差異不僅由於國家司法機關掌握著被告人不可能擁有的財力、物力、人力和各種專門技術手段等因素而產生,並且由於刑事被告人處於特殊的法律地位,被剝奪或限制了其作為公民而具有的某些權利(如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而擴大了。無罪推定原則要求賦予並保障被告人的廣泛訴訟權利,制約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雖然不足以也不可能實現在刑事訴訟中司法機關與被告人力量的對等,但有助於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前述的無罪推定作為一種法律假定,所具有的防止司法機關主觀認識偏面性的功能,因為這種平衡而得到了另一重保障,其現實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
再次,刑事訴訟有兩項基本任務,即:發現、揭露、證實犯罪和犯罪人並正確適用法律對之追究刑事責任;與此同時,應保障無辜者免受刑事追究。無罪推定對於實現這兩項任務,具有不應忽略及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無罪推定要求賦予並保障被告人廣泛的訴訟權利、禁止刑訊逼供等,不僅有助於保障無辜者免受刑事追究,而且有利於司法機關正確認識案件的客觀情況。
因此,無罪推定原則正是基於刑事訴訟的這種客觀實際情況,為保障公正、准確實現刑事訴訟的任務而必須的,因此,具有不可否定的客觀真實性。然而,在某些對無罪推定原則心存疑慮的人看來,刑事訴訟從立案、偵查、起訴到審判,無不是以認為有犯罪存在為前提的,若在判決前假定被告人無罪,則顯然與刑事訴訟的這種實際情況不符。這是將無罪推定原則僅從字面含義上予以理解的結果。這種理解的錯誤在於,如果按照這種理解,那麼,實行無罪推定原則的刑事訴訟,將比實行有罪推定原則的刑事訴訟更愚昧、更野蠻、更落後。因為依據有罪推定原則,追訴犯罪尚且需要以懷疑有犯罪嫌疑為前提,而依據無罪推定原則,追訴犯罪不再需要以懷疑有犯罪嫌疑為前提,任何人因此都將在被認為無罪的前提下受到刑事追訴。如果按照這種對無罪推定原則的理解所得出這種結論,當然是荒謬的。
3、無罪推定原則的社會價值
第一,刑訴制度的民主程度雖然可以體現在許多方面,但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的有無及廣泛程度,卻是其中最突出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因為民主總是需要具體表現為人的權利。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是處於中心地位的特殊人物,其訴訟權利的有無及充分與否,當然對刑訴制度民主程度的高低,有決定性意義。無罪推定要求確立被告人為訴訟主體,應具有廣泛的訴訟權利,就表明了它對刑訴制度的民主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第二,刑事訴訟制度的文明程度雖然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然而,實現刑事訴訟任務的手段的差異,從直觀的意義上說,更鮮明地反映了刑事訴訟制度的文明程度。由於實現刑事訴訟任務的手段不同,人們也能夠並且必然會對其文明程度作出判斷。例如,法西斯時期的刑事訴訟制度因盛行刑訊逼供,就是其被人們視為野蠻的刑事訴訟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無罪推定要求嚴厲禁止刑訊逼供等野蠻手段來實現刑事訴訟追究犯罪的任務,要求嚴格限制對被告人採取的強制措施等,實際上就是對刑事訴訟制度文明化發展的突出貢獻。
第三,如果說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既要完成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又要注意避免使無辜者受刑事追究,是自刑事訴訟制度出現以後就產生的雙重且往往是矛盾的任務,那麼,如何協調完成這兩項任務就是判明刑事訴訟制度民主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實行有罪推定的刑事訴訟制度,注重的是完成前一項任務,後一項任務僅僅是前者的附屬物。因此,寧可錯捕錯判有罪,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是犯罪分子的被告人,這是實行有罪推定的典型結果。而無罪推定則要求,從刑事訴訟一開始,就應假定被告人是無罪的,因此要求司法機關從認識上,以及在司法程序的設立上,始終注意使無辜者免受刑事追究之累。因此,把兩項任務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只要認識到存在錯捕及錯判有罪的可能,就不能捕,不能判有罪,就是實行無罪推定的必然要求。兩種原則對這兩項任務所產生的矛盾的不同處理方式,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應當看到,刑事訴訟制度的民主與文明程度的高低,並不是簡單的僅以是否實行無罪推定原則來決定,其發展水平還要受到諸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許多方面的因素制約。但是,無罪推定原則必竟為刑事訴訟制度的民主與文明發展提出了要求、明確了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推動刑事訴訟制度民主與文明進步的積極意義。對中國來說,其積極意義應予以更進一步地肯定。因為中國的刑事訴訟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尚未完全體現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例如,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不僅未明確規定「不得強迫自證其罪」,而且還明確規定了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訊問時有「應當如實回答」的義務;又如,對於保障和實現辯護權具有重要意義的「先悉權」,在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中也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因此,闡明無罪推定原則的含義,宣傳無罪推定原則的精神,對於推動中國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早日批准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陸』 為什麼要立法

第一,它是國家意志形成和表達的必要途徑和方式。
第二,掌握國家政權回的階級答必須利用立法手段,來確認那些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矛盾。
第四,立法還有指導未來的預測功能。
第五,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條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活動。

『柒』 如何時理解立法的科學原則

1、堅持立法的科學性,就是要尊重立法規律,克服立法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立法效益。2、堅持立法觀念的科學化和現代化。3、建立科學的立法制度。4、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從客觀需要出發的立法方法和策略。

『捌』 刑法第7條第1款,為什麼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有什麼依據嗎,立法時是怎麼考慮的………

有些中國認為是輕微犯罪行為的,在國外可能不算犯罪,所以不追究。但是一些嚴重的犯罪行為是國內外都會追究的,所以用3年這個標准來判定。懂了么

『玖』 立法法的具體內容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第二章
法律
第一節 立法許可權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第十條 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第十一條 授權立法事項,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及時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後,相應立法事項的授權終止。
第十二條 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決定行使被授予的權力。
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被授予的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第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第二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十四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第十五條 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十六條 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三節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法律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
第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
第十八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十九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
第二十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
第二十一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法律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第二十二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並向大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二十三條 法律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決定。
第二十四條 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第二十五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三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第二十六條 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第二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二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況外,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法律草案發給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會議。
第二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的說明,由分組會議進行初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由分組會議進一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由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修改稿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根據需要,可以召開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對法律草案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第三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調整事項較為單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
第三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根據小組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三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可以邀請其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三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情況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
法律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四條 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根據需要,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派有關負責人說明情況。
第三十五條 專門委員會之間對法律草案的重要問題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向委員長會議報告。
第三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法律案有關問題專業性較強,需要進行可行性評價的,應當召開論證會,聽取有關專家、部門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方面的意見。論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法律案有關問題存在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涉及利益關系重大調整,需要進行聽證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有關基層和群體代表、部門、人民團體、專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聽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將法律草案發送相關領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及有關部門、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
第三十七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應當在常務委員會會議後將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委員長會議決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十日。徵求意見的情況應當向社會通報。
第三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收集整理分組審議的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分送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並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九條 擬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的法律案,在法律委員會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前,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法律草案中主要制度規范的可行性、法律出台時機、法律實施的社會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進行評估。評估情況由法律委員會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
第四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委員長會議同意,並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四十一條 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前,委員長會議根據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情況,可以決定將個別意見分歧較大的重要條款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單獨表決。
單獨表決的條款經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後,委員長會議根據單獨表決的情況,可以決定將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表決,也可以決定暫不付表決,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第四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因各方面對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問題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審議滿兩年的,或者因暫不付表決經過兩年沒有再次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審議的,由委員長會議向常務委員會報告,該法律案終止審議。
第四十三條 對多部法律中涉及同類事項的個別條款進行修改,一並提出法律案的,經委員長會議決定,可以合並表決,也可以分別表決。
第四十四條 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四節法律解釋
第四十五條 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第四十六條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第四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研究擬訂法律解釋草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第四十八條 法律解釋草案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審議、修改,提出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
第四十九條 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五十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節其他規定
第五十一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第五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等形式,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認真研究代表議案和建議,廣泛徵集意見,科學論證評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需要,確定立法項目,提高立法的及時性、針對性和系統性。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委員長會議通過並向社會公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負責編制立法規劃和擬訂年度立法計劃,並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要求,督促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落實。
第五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提前參與有關方面的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法律草案,可以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組織起草。
專業性較強的法律草案,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
第五十四條 提出法律案,應當同時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參閱資料。修改法律的,還應當提交修改前後的對照文本。法律草案的說明應當包括制定或者修改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內容,以及起草過程中對重大分歧意見的協調處理情況。
第五十五條 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法律案,在列入會議議程前,提案人有權撤回。
第五十六條 交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未獲得通過的法律案,如果提案人認為必須制定該法律,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重新提出,由主席團、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其中,未獲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案,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決定。
第五十七條 法律應當明確規定施行日期。
第五十八條 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法律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中國人大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在常務委員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文本。
第五十九條 法律的修改和廢止程序,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法律被修改的,應當公布新的法律文本。
法律被廢止的,除由其他法律規定廢止該法律的以外,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六十條 法律草案與其他法律相關規定不一致的,提案人應當予以說明並提出處理意見,必要時應當同時提出修改或者廢止其他法律相關規定的議案。
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認為需要修改或者廢止其他法律相關規定的,應當提出處理意見。
第六十一條 法律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編、章、節、條、款、項、目。
編、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
法律標題的題注應當載明制定機關、通過日期。經過修改的法律,應當依次載明修改機關、修改日期。
第六十二條 法律規定明確要求有關國家機關對專門事項作出配套的具體規定的,有關國家機關應當自法律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作出規定,法律對配套的具體規定製定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有關國家機關未能在期限內作出配套的具體規定的,應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說明情況。
第六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組織對有關法律或者法律中有關規定進行立法後評估。評估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第六十四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具體問題的法律詢問進行研究予以答復,並報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章
行政法規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六十六條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中的法律項目應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相銜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立法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
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六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第六十八條 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九條 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十條 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有關國防建設的行政法規,可以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公布。
第七十一條 行政法規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在國務院公報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准文本。

第四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

第一節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第七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綜合考慮本省、自治區所轄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行使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職權。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依照前款規定確定。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已經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涉及本條第二款規定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第七十三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

熱點內容
刑法總論ppt 發布:2024-11-16 01:33:36 瀏覽:572
法院的作用與職能 發布:2024-11-16 01:21:15 瀏覽:135
巴南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4-11-16 01:13:28 瀏覽:890
刑事訴訟法關於凍結期間 發布:2024-11-16 01:12:36 瀏覽:195
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一款 發布:2024-11-16 00:47:33 瀏覽:527
勞動法資遣費計算 發布:2024-11-16 00:45:33 瀏覽:68
離婚協議書具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00:37:39 瀏覽:113
新民法院l 發布:2024-11-16 00:26:38 瀏覽:506
公司願不願法律仲裁 發布:2024-11-16 00:07:01 瀏覽:855
山東省養老保險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4-11-16 00:01:33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