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教的問題

依法治教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4-06 16:55:35

1. 如何依法治

信仰宗教不違背社會主義。

2. 教師如何依法治教

實行依法治教是一個學法、守法、用法的過程。在學校工作中,校長、教師和學生只有全員行動,採取多種方式,自覺運用法律手段指導和衡量所從事的活動,才能達到法制的目的。

一、破除舊觀念,樹立依法治教新意識

我國學校教育管理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其中既有為世人所敬仰的優良傳統,也沉積了許多組礙今天依法治教的舊觀念、舊習俗,如有些家長沒有認識到子女接受基礎教育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有些領導把《義務教育法》、《教師法》視為軟法,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對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和作法不解決,依法治教就難以實現。目前看來,需要破除的舊觀念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破教育發展史上的所謂「德治觀」。有些領導者長期以來總是習慣於把願望是否善良、動機是否端正作為治理學校的指導思想基礎。這種單純地強調動機而不顧效果好壞的作法,致使教育管理始終不能上升到體現國家和人民意志的高度來認識。表現在:一是寄厚望於上有「黨的號召」,下有「群眾支持」,以熱衷於「陣風式」領導為滿足。不管什麼工作,只要上邊一呼下邊就應,風起雲涌,忙個不停。比如上級來檢查德育工作,學校就把活動搞得豐富多彩,領導匯報也頭頭是道,無可挑剔。然而,陣風一過,原來怎樣做還是照樣怎麼做,這種風風火火搞形式主義是導致教育不能持續穩定發展的原因之一。二是希冀於「領導重視」,「全社會關心」。辦教育外因固然不可忽視,但主要還是靠內因,靠自己創造條件。而有些領導卻是接受「恩惠式」的治校觀。一旦領導不重視,社會不給什麼具體支持,學校就顯得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一些工作就有落空的危險。三是把善良的願望片面地寄託於校長個人德行上,認為教育自古以來是「慈善家」的事業,只要領導者心地虔誠,尊師重教,就可辦好學校。

(二)破學校內部管理上的所謂「人治觀」。有些領導者承襲了以言代法,權大於法的觀念。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學校一切工作都以領導者的個人意志為轉移,「人在政掌,人走政怠」,使學校管理長期與法治不能貼近。由於領導者個人素質不同,各俱心態,於是各種以人的情趣、品格、好惡為特徵的管理模式應運而生。有的實行「家長式」管理,領導者年長資深,以「前輩」自居,所言即法,「小字輩」則言聽計從,不敢非議;有的實行「放縱式」管理,領導者無力駕馭「學校之舟」,有法難依,治校不嚴,無政績可言;有的實行「掠奪式」管理,領導者為了在任期內有所建樹,無視政策法規,不按教育規律辦事,盲目投入人、財、物,千方百計抓實惠,不管學生能否承受,想方設法抓「升學率」,結果使師生長期處於全面緊張狀態之中。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從總體上來說,上述兩種傳統的「德治觀」,「人治觀」是不足取的,必須破除。因為在現代國家中,調整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等一切方面的規范主要是法律規范。傳統的「德治觀」、「人治觀」有許多弊端,一方面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需要,以僵化的思想,老一套辦法觀察處理事物行不通;再一方面是傳統的道德規范和領導觀念有很大局限性,只靠內心信念、輿論作用和個人意志力量,無法與法律規范的巨大權威性和強制力相比。正因為如此,所以必須摒棄傳統的領導觀念,樹立新的依法治教觀念。

二、學習掌握教育法規,把實行法治手段和其他教育手段結合起來

實行依法治教,首先應學法懂法,這是前提。沒有法規知識,就不可能有運用法規的能力,怎樣學呢?對於領導者來說,主要是參加進修院校組織的崗位培訓班和自學。對於教師來說,主要是參加學校組織教育法規輔導講座,要求能夠掌握有關中小學教育的主要政策,教育法規基本知識及主要法規的基本精神。作為校長來說,應該學得多一點、深一點、好一點。對於教育法規基本知識的學習,能系統了解,懂得教育法的本質特徵、法律規范、權利和義務,以及如何實施教育法規。對於具體政策或具體文件的學習,能夠根據它的制定、公布情況,判斷它的形式、類別和地位,能夠從總體上把握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條款的要求。除此之外,還要具備起碼的行政法民法刑法的基本知識。

其次,要處理好法規教育與其他教育方式的關系。領導者管理學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諸多管理方式中,就有一個選擇的排列組合問題。經常碰到的有兩種關系需要處理好。一種是現有教育法規與本校制定的規章制度的關系。在學校管理中,學校直接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制定教育法規是理所當然的,有的學校由於某些方面無法可依,從實際出發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如備課制度,學校一日常規,獎金發放辦法等,這些行為規范也具有一定的約束和教育作用,但是不具有廣泛的效力,不能稱這為教育法規,只是一般規章制度而已。這樣在執行過程中,就要注意,應把施行教育法規放在第一位,而不能本末倒置。在施行本校制定的規章制度時,如有與教育法規相悖的內容或規定,要主動調整或修正。再一種是要處理好法律方法與其他管理方法的關系。學校管理的其他方法有思想教育方法、行政方法、經濟方法和現代技術方法等、規律方法和其他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從某一個方面發揮管理效能。領導者在具體管理中,不能不靠法規,但不能光靠法規。要從工作實際出發靈活選擇,有時可以一種方法為主,配之以其他方法,有時可以將幾種方法綜合使用。如開學初制定學校和各部門的工作計劃,主要是貫徹執行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法規,同時也要使用行政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在管理實踐中,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它們各自的作用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不能使用此種方法而排斥或否定另一種方法。

三、提高執行教育法規能力,堅持依法辦學

學校組織、領導者和教師應有執行和運用教育法規的能力。只有堅持依法辦事,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卓有成效的開展工作。

(一)要提高自覺遵守教育法規的能力

提高守法能力,是指把法律意識轉化為守法行為,要具有這種能力,一靠認識高,二靠自覺行為。所謂認識高,一是承認學校領導者在行使權力時,必須嚴格遵守教育法規,必須在教育法規和其他規范性要求之內活動;承認一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享有不受法規約束、超越法律法規之上的特權。那種迷信權力至上的信條是必須拋棄的。二是要不斷增強公民享有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意識。所謂自覺行動,就是領導者要帶頭執行法規,人人執行法規,能做到積極主動地執行,而不是消極地被動地執行;能堅定忠實地執行,而不是打折扣地虛假地執行。

(二)要提高應用法規分析、評價法律現象的能力

在學校管理中,經常有許多矛盾出現,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有些師生關系問題,教師之間的利益沖突問題,需要用道德規范來調整;有些黨員以權謀私,搞不正之風,需要用黨的規章和紀律來解決;而大量的教育教學問題、教師管理問題,需要用教育法規來調節。比如有的學校隨意巧立名目收資料費、晚自學費、班級活動費;有的學校編快慢班,砍掉升學不考的音樂、美術、勞動科目,佔用星期天、節假日補課;有的教師對學生輕則張口訓斥、挖苦,重則拳腳上身等等。對這類問題,作為領導者和教師不能無動於衷,漠然置之,必須運用有關教育政策法規對自己,對他人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根據事實做出判斷、評價。如確認上述問題是違反教育法規行為,就必須追究責任,堅決予以糾正,並對責任者進行教育或處理。這樣經常不斷地分析周圍的各種法律現象,搞些典型案例分析,有利於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

(三)要提高維護學校和師生合法權益的能力

實行依法治教除了依照教育法規辦學之外,同時還要與違反教育法規的行為作斗爭,積極維護學校和師生的合法權益。

判斷一個組織或個人是否違法,要看是否做了法規所禁止的行為或者不做法規所要求的行為。如確有違反法規行為,並造成了一定社會危害,那就構成了違法。以此標准來衡量,在學校內部不僅經常有違法行為產生,而且社會上也有大量存在。學校是社會的一角,不是世外桃源。因此,要不斷抑制和防犯校內違法行為發生,同時還要與外部違法行為作斗爭。例如,當社會上有的人到學校偷竊財產,毀壞校舍,佔用房屋操場,擾亂教學秩序時,學校校長等領導應理直氣壯地對肇事者依法予以制止,進行批評勸阻,如果無效,可交由當地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再如,當校長等領導和師生的生命健康權、榮譽權、肖像權等遭到侵害時,校長就應積極用法律手段,保證本校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四)實行綜合治理,齊抓共管

依法治教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齊心協力,共同治理。學校要加強各項法規的自我檢查。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定期檢查《義務教育法》的貫徹執行情況,並把做好義務教育工作作為考核幹部政績的重要內容,制定考核標准,對執行義務教育法成績顯著者給予獎勵,對造成流失生嚴重失控的作出處理。地方人大常委會結合執行檢查,進行監督,使之經常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各地要推廣社區教育,優化青少年綜合教育的社會環境。社區內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在社區教育委員會的組織與協調下,明確職責,互相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社會參與雙向服務,共同育人的大好局面。

3. 簡述推進依法治教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教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黨的領導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和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進一步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要。
(三)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門改變領導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與水平的必然選擇。
(四)依法治教是培養跨世紀一代新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有力保證。

依法行政作為一種憲政原則與行政管理模式,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政府發展的基本方向。這一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對於現代國家民主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於行政管理改革的鞏固與完善,都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1. 依法行政是現代國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發展的前提與保證
國家民主或是行政管理民主,其實質都在於要使公共權力的運行能真正體現人民的共同利益與意志。在現代國家,人民利益與意志的直接與集中體現形式就是各種法律規范。而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要保持行政法律規范的規范性與約束力,確保行政管理活動在法律規范限定的范圍內合法合理地進行。這就從根本上確保了行政管理活動民主化的實現。與此同時,現代行政法律規范還規定了公民和社會組織直接參與行政管理過程的途徑、方式與權利保障手段,這也構成行政管理民主化的一種重要形式與推動力量。
2. 依法行政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與保證
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制經濟,也是一種強調權利與義務對等的經濟形態。它要求政府作為公正的裁判,制定與維護社會普遍遵從的、以法律規范形式體現出來的各種 「游戲規則」,如公平競爭、等價交換、第三者權威仲裁等。同時,它也要求在所有游戲規則的運行過程中實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更為基本的法制規則。 ① 正因為如此,市場經濟的發展就離不開「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於社會之上並且日益同社會脫離」的國家政府,要求政府作為市場法律秩序的建立者與維護者,確保市場經濟有序發展。但是,為確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與原則能得以實現,又要求政府行為具有公正性。對於作為政府的一部分,並且地位日漸突出的行政系統而言,實現依法行政、公平行政,也就成為市場經濟順利發展的客觀要求和保障。

4. 依法治教的我國當前依法治教中存在的問題

(1)體罰、變相體罰學生,諷刺、挖苦學生,歧視差生。
(2)隨意停學生的課,隨意禁止學生參加考試。
(3)私拆學生信件。
(4)亂收費。
(5)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罰款。
(6)閱卷評分不公,評語偏激傷害學生自尊心。
(7)擅離工作崗位。 (1)各種回扣、手續費收入不入學校統一賬戶。
(2)利用虛假發票套取資金合夥進行私分。
(3)違法處理學生的伙食節余
(4)原始憑證不合法。
(5)應收款不及時清理。
(6)存貨管理僅是流於形式。
(7)固定資產不建賬或賬目不清。
(8)會計崗位責任不明。
(9)違反「收支兩條線管理」 規定,私設「小錢櫃」。
(10)學校招待費開支過高。
(11)招標投標違法。 (1)教學設施不進行維護。
(2)對周邊環境存在的安全隱患不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3)對體育器材沒有進行有效管理。
(4)對學校內存在的隱患不設置明顯標志,不採取防範措施導致傷人事件。
(5)對公益活動沒有很好的管理。
(6)假日對學生放任管理。
(7)擅自放假並放任對學生的管理。
(8)對學生在課余、課間、自習課缺乏有效的管理,教師不在場的現象時有存在,有可能引發不良後果,學校要承擔責任。
(9)對逃課學生沒有很好的管理。
(10)消防安全、實驗安全管理不到位。 (1)不按定的科目進行課程設置。
(2)增加上課或自習時間。
(3)設置快慢班,分好差生。
(4)組織學生參加與教學無關、無益於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

5. 依法治教的重點是什麼

1、堅持服務大抄局。緊緊圍繞學校改革襲和發展總體目標,以服務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安排和落實普法依法治理各項任務,充分發揮法治建設在推進教學改革、維護穩定方面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2、堅持服務師生。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解決師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始終是普法依法治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切實把依法治理與解決師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斷提高學校法治化管理水平。

3、堅持務實創新。要研究構建和諧校園的新形勢新任務,把握全縣對普法依法治教工作的根本需求,探索內在規律,進一步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工作形式。要在取得實效上下功夫,注重把依法治理工作與本職業務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

4、堅持突出重點。要抓住新一輪依法治教工作的重點,提出階段性工作目標和要求,統籌規劃、分段實施、穩妥推進。要注重培育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推動全局工作。要加強調查研究,深入探索切實可行的普法依法治理新路子,提高工作指導水平,推動依法治理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6. 推進依法治教的具體措施是什麼

(1)提高教育法律意識,轉變教育管理觀念。
(2)完善教育法律法規體內系,形成教育法規網路,保證有法可依容。
(3)運用法律手段,推動、促進和深化教育改革。
(4)初步建立新的運行體制,不斷提高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5)繼續推進教育法律的實施與監督工作。

7. 依法治教的依法治教的標准

如何判定依法治教的實施狀況,換言之,以什麼樣的標准或什麼樣的條件判定依法治教已經全面實現呢?這就是依法治教的評價標准問題,即對依法治教的實施從客觀狀況與理論抽象結合的基礎上進行判斷和認識。在實踐中,依法治教是否具有明晰的評價標准,既會影響人們對依法治教狀況認識的客觀性,也會影響到健全法制對人們行為的可預見性作用。那麼,如何確立依法治教的標准?對此,可從不同范圍和層面進行理論設定,可以就依法治教的動態過程進行評價,也可以就其靜態過程進行評價;既可以從推行依法治教的實質的社會效益去評價,也可以從實現依法治教自身的價值因素的認知角度去評價。動態與靜態、實然與應然的結合統一,是我們設定依法治教評價標准時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借鑒國外依法治教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全面實現依法治教,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完備的教育法體系
教育立法是依法治教的基礎。只有健全、完備的教育法體系,才能為依法治教工作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據,也才能使依法治教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嚴格依法行政,健全嚴格、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嚴格而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具有一支秉公廉潔的執法隊伍,是決定依法治教能否全面實現的關鍵因素。而要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實現教育行政機關職能的轉變。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轉變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並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要善於運用法律引導和保障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2.具有健全的教育行政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明確其承擔的綜合執法職能,在教育行政執法中由其牽頭組織辦理重大和涉及綜合性的行政執法案件,審核業務職能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承擔對本部門提出的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請求的受案和處理工作。
3.法律職責明確。在教育執法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明確各自的職責、許可權與程序,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教育經費投入及其他物質保障條件,依法保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依法調解和處理各類教育糾紛,積極維護學校、教師、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
4.教育執法隊伍高效。法律制定出來以後,能否得到全面貫徹執行,與執法者的業務素質、道德素質及工作態度、能力等直接相關,教育執法人員的素質是依法治教的關鍵。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行政執法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制培訓、考核和持證上崗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建設一支法律素養較高、品質優良、秉公執法的教育執法隊伍。
5.具備嚴格的教育行政執法程序和完善的監督機制。嚴格執法,不僅要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而且處理程序必須合法。因而必須具有完備的規范行政行為的實體性與程序性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權力制約機制與監督機制。為此,必須依照法律要求,建立完備的教育行政處罰制度、行政復議制度、教育申訴制度、教育仲裁製度、教育行政訴訟制度、教育行政賠償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法律制度,以及行政許可程序、行政裁決程序、行政聽證程序、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程序等一整套教育行政執法程序,建立對行政權力的制約機制,確保教育執法活動的有效實施,依法保護公民在教育領域內的合法權益。
(三)教育司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依法治教要求充分發揮司法機關解決教育糾紛、制裁違法行為的作用。司法機關應認真查處教育違法案件,運用司法手段合理、公正解決教育糾紛,制裁違法行為,並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予以監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四)健全的教育法律監督制度
建立對教育工作進行監督的各項制度和有效的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明確監督標准和程序,綜合運用各種監督手段,保證做到監督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五)社會成員具有較強的教育法律意識
教育法律意識是人們對於教育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不僅包括人們對教育法律的本質和作用的理解和評價,也包括對教育執法和司法的信任程度和守法、用法的自覺性等。公民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識應該是能夠對教育法律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具有較高的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六)全面實現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之一,也是依法治教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依照有關的法律法規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實現學校管理與運行機制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全面實現依法治校,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學校具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學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學校在法律上具有的主體資格,包括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作為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在教育行政法律關系中作為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在教育刑事法律關系中作為刑事法主體的法律地位。例如,在民事法律關系中,首先,學校可以是法人。根據我國教育法第31條,「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准設立或者登記注冊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民事活動中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具備法人條件的學校,一旦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就意味著學校能夠以獨立的法人身份廣泛地參與民事和經濟活動,同時也意味著學校必須以獨立法人身份依法承擔一切因自己的民事行為引起的民事責任。其次,學校是特殊法人。由於學校具有公益性特徵,因而相對於一般法人而言,學校法人是一種特殊法人。比如學校法人與企業法人就有所不同,雖然學校以獨立民事主體資格參加學校與社會的各類關系中,但學校不能像企業那樣去贏利,不能用學校資產去進行抵押、擔保等,學校的民事行為受到一定的限制。
2.依法行使學校權利,嚴格履行學校義務。依法行使學校的權利和義務是依法治校的核心條件。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場所,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重要主體之一,有其特定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我國教育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學校在教育活動中,可以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可以按照國家規定,自主確定、實施本機構的教學計劃,全面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具體的招生辦法,確定本機構招生的具體數量及招生范圍;有權根據主管部門的學籍管理規定和國家有關學生獎勵、處分的規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學籍管理辦法和獎勵、處分辦法,並對受教育者實施具體的管理;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其學生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有權根據國家有關教師及其他職工管理方面的法規及主管部門的規定,制定本校教師及其他職工的聘任辦法,自主決定聘任、解聘,並有權對教師及其他員工實施包括獎勵、處分在內的具體管理活動;學校對其佔有的場地、房屋、設施、設備、經費及其他有關財產,享有管理權和使用權,必要時可對其佔有的財產進行處分;學校對來自社會上的其他組織及個人等任何方面的非法干涉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有權加以拒絕和抵制。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自己的義務。學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採取積極措施,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通過合法、有效的途徑,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學校要從辦學的公益性質出發,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收費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學校對於權力機關、行政機關依法進行檢查、監督等職務行為以及社會各界依法進行的社會監督,應積極予以配合,不得無理阻撓和拒絕。
3.依法管理學校各項事務。學校在教學、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實行依法管理。具體地講,就是依法進行教學管理、財務管理、教職工管理、學生管理、後勤管理等。在學校教學管理方面,應按照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及教育部有關教學方面的計劃和規定去執行,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標准,科學地進行課業組織、師資配備、教學環節管理、學籍管理、科研管理及課外活動的管理等,充分調動教師、學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在對教師管理方面,學校應根據教育法、教師法及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實施管理,學校不僅要尊重教師的權利,同時還要注意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素質,充分發揮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在學生管理方面,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學校與學生的法律關系,重視學生在教育法律關系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和保護學生的權利,並督促他們依法履行其義務。在財、物管理方面,學校應依照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其中包括財務計劃和決算制度、預算管理制度、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制度、收費標准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財務檢查制度等,使財務工作有章可循,從而合法、有效地籌措、運用資金,提高教育投資效益。在學校食堂管理、衛生管理等方面,也要依法履行對學校育人工作的支持職責,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價法》(以下簡稱物價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提供充分、有效的物資和服務。
4.依法保護學校及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對於學校自身而言,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得侵犯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也不得侵犯社會上其他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而當社會上其他組織或個人侵犯了學校的合法權益時,要敢於運用法律的手段,依法保護自己;當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積極協助有關單位,查處違法行為的當事人,保護師生的合法權益。

8. 如何深入推進依法治教

(1)完善教育法律法規。教育法律法規是依法治教的有力保障。完善各項工作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並梳理現行有效的教育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編印成《教育政策法規實用手冊》,使依法治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立依法治教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把依法治教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組織實施,加強檢查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真正做到依法管理教育的各項工作,使教育走上法治軌道。二是要加強教育行政執法隊伍的建設,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可靠、訓練有素、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秉公執法的隊伍。各職能科室要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項教育事務,實現行政行為的程序化、規范化,保證行政執法行為的公平、公正、公開和合法有效。
(3)大力推進依法治校。 學校是依法治教的基礎,對教育行政部門是否依法行政具有晴雨表作用。學校要建立起依法自主辦學、民主參與、自我管理的工作機制和現代學校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權益救濟渠道,使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依法得到保障,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教育公平,保證學校正確辦學方向,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一要加強學校制度建設,依法加強管理。學校要依據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學校章程,把學校章程作為學校辦學活動的重要依據。要依據法律法規健全學校教學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基建投資管理、設備投資管理等制度。要依法健全校內管理體制,明確各種機構科室的職責許可權和議事規則,做到規則明晰、權責統一。二要維護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學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校內教師和學生申訴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決教師與學校的爭議,依法保障學生申訴的法定權利和合法權益。

(4)完善督導制度和監督問責制度。若要推進依法治教,必須全面推進學校的
民主建設,完善民主監督。要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要全面實行校務公開制度,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大決策、財務收支情況、教職工福利待遇及教職工權益的其他事項、學生獎懲規定、收費項目與標准等,都要在校內公布。中小學要成立家長委員會,對涉及學生權益的重要事項,要聽取家長委員會的意見和接受監督。

9. 學校在依法治校,教師依法執教中出現哪些問題

教書育人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也被大家尊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蠟燭」也是常常用來比喻老師的,甚至把老師當做嚴父慈母也不為過。

如此看來,平常生活中,大家更多是從道德范疇來界定或者說注釋「教師」的,卻忽略了從法律角度來認識「教師」。

教師確實高尚,奉獻於此業的教師們也的確偉大,但是,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他最基本的執業准則是——「依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是依法執教的法律依據,上面白紙黑字寫著:「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這算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老師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對學生「動粗」,無論是動手還是動口。

近年來,老師動手打死學生的事件屢見不鮮,打罵侮辱學生的事更不勝枚舉。有的是因為學生調皮搗蛋,導致老師「氣不打一處來」,情急之下大打出手;有的是學生成績太差,拖了班級的總成績、平均分,導致老師「恨鐵不成鋼」,於是「教訓一下」學生,讓他長點記性;有的是因為老師心理變態,不與學生為善,總與學生交惡,想「整他幾下」心裡才舒服些。當然,這三種原因的背後還存在一種最根本也最根深蒂固的原因:應試教育思維。

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機制是在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下建立和運行的:學生你就得學好書本知識,而衡量學好與否那就得用成績說話。成績好的學生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父母眼中的乖娃娃,同學眼中的佼佼者;成績差的學生就是公認的「調皮匠」,是「搗蛋鬼」,是「低人一等的人」。而在西方,很多企業家、發明家、政界領袖其實以前都可能是「調皮匠」 和「搗蛋鬼」,別忘了比爾·蓋茨還是一個輟學生,普京和布希小時候在學校都不是優秀生,而且還很不聽話,相反卻打架、斗毆、成績一塌糊塗。

這似乎是在用教育體制和育才機制為體罰學生的老師開脫,本文目的完全不在於此。在學校學生得尊敬老師,這是尊師重教,老師也要尊重學生,這是一視同仁。教師要依法執教,學生應依法接受教育。像文章開頭提到這位打死學生的侯老師,和殺人犯有何異?

此事值得每位老師警醒,為人師者也一定要踐行「依法執教」,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心存僥幸,這是法定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談得上尊重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也只有這樣,才是對學生及家長負責,才是對自己和社會負責
如此看來,平常生活中,大家更多是從道德范疇來界定或者說注釋「教師」的,卻忽略了從法律角度來認識「教師」。

教師確實高尚,奉獻於此業的教師們也的確偉大,但是,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他最基本的執業准則是——「依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是依法執教的法律依據,上面白紙黑字寫著:「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這算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老師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對學生「動粗」,無論是動手還是動口。

近年來,老師動手打死學生的事件屢見不鮮,打罵侮辱學生的事更不勝枚舉。有的是因為學生調皮搗蛋,導致老師「氣不打一處來」,情急之下大打出手;有的是學生成績太差,拖了班級的總成績、平均分,導致老師「恨鐵不成鋼」,於是「教訓一下」學生,讓他長點記性;有的是因為老師心理變態,不與學生為善,總與學生交惡,想「整他幾下」心裡才舒服些。當然,這三種原因的背後還存在一種最根本也最根深蒂固的原因:應試教育思維。

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機制是在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下建立和運行的:學生你就得學好書本知識,而衡量學好與否那就得用成績說話。成績好的學生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父母眼中的乖娃娃,同學眼中的佼佼者;成績差的學生就是公認的「調皮匠」,是「搗蛋鬼」,是「低人一等的人」。而在西方,很多企業家、發明家、政界領袖其實以前都可能是「調皮匠」 和「搗蛋鬼」,別忘了比爾·蓋茨還是一個輟學生,普京和布希小時候在學校都不是優秀生,而且還很不聽話,相反卻打架、斗毆、成績一塌糊塗。

這似乎是在用教育體制和育才機制為體罰學生的老師開脫,本文目的完全不在於此。在學校學生得尊敬老師,這是尊師重教,老師也要尊重學生,這是一視同仁。教師要依法執教,學生應依法接受教育。像文章開頭提到這位打死學生的侯老師,和殺人犯有何異?

此事值得每位老師警醒,為人師者也一定要踐行「依法執教」,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心存僥幸,這是法定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談得上尊重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也只有這樣,才是對學生及家長負責,才是對自己和社會負責

10. 什麼是依法治教

依法治復教,即全部的教制育活動都應當符合教育法律的有關規定,所有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在從事各類教育活動時都應當遵守或不違背教育法律的規定和精神。
1、對依法治教基本內涵的理解所謂依法治教是指運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事業它既包括國家和國家機關對教育事務的管理也包括學校的內部管理
2、依法治教是指依照法律管理教育事業,學校應當符合國家高等教育發展規劃,這其中既包括國家及國家機關對教育事務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得以贏利為目的管理,也包括學校的內部管理
3、所謂依法治教,是指依據法律來管理教育,即在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無論國外的法律還是我國的法律,均對保證人的條件作出了規定
4、依法治教是指通過法律的調整使教育管理和教育,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依法治活動向規范化、制度化及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熱點內容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
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8:13:05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