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市級法學會

市級法學會

發布時間: 2022-04-06 17:39:24

『壹』 安徽大學法學院的教學成果

法學院教師積極參加科研工作。學院教師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21篇,其中有較多論文發表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學評論》、《法律科學》、《法商研究》、《現代法學》等重要期刊;獨著和合著30多部;主編和參編教材30多部。學院教師科研成果獲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二等、三等獎以及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獎等20多項。學院教師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餘項,另主持教育部、司法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中國法學會、安徽省社科規劃辦、安徽省科技廳、安徽省教育廳項目等數十項。
法學院在培養人才中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曾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以及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學院教師現主持安徽省教育廳重點、一般教學研究項目多項。
法學院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之餘,積極服務國家和地方法制建設。學院教師中現擔任《高等教育法》修訂專家組成員、省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省市政府法律顧問、省市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等十多人。
二十多年來,法學院共畢業碩士研究生近千名、全日制本科生2000餘名。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許多畢業生在國內著名高等政法院校、科研機構和法律實務部門發揮骨幹作用,為我國的法學教育事業以及民主和法制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貳』 地方法學會成立需要同級黨委批准嗎

地方法學來會成立需要源黨委批准(常委會上研究機構,定編定崗定級,然後編委辦下有關編制的文件,組織部下有關人員任職的文件)

那兩位老兄不知道法學會的情況,法學會現在隸屬於政法委,級格還挺高的。

法學會是不需要在民政局登記的,但是需要在編辦辦理信用代碼證,法人有的是法學會專職領導,有的是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法學會機關屬於群團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實際上比一些事業(參公)編制要好的。
學會的專職領導一般在市級城市的話,行政級別最高能達到正縣級,一般為副縣級。

『叄』 北京擬出新規允許共有產權房出租

共有產權住房交付後能否擅自用於出租?這關系著購房人的切身利益,也關系著社會資源分配公平。實際上,由於子女上學、就近上班等原因,部分已入住共有產權項目的購房人存在住房出租的實際需求,希望能明確細化共有產權住房出租流程和收益繳納路徑。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於規范共有產權住房出租管理工作的通知(試行)》(徵求意見稿),首次就共有產權住房交付後的出租管理規定,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已供應共有產權住房項目77個,房源約7.9萬套,部分項目已陸續入住。
2017年9月實施的《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已購共有產權住房用於出租的,購房人和代持機構按照所佔房屋產權份額獲得租金收益的相應部分;購房人應在市級代持機構建立的網路服務平台發布房屋租賃信息,優先面向保障性住房備案家庭或符合共有產權住房購房條件的家庭出租。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共有產權住房具有保障和市場雙重屬性,其出租有別於普通商品房的市場出租行為,需統一在政府指定平台中操作,以確保出租行為「封閉管理」。出台試行文件,就是為進一步規范共有產權住房出租行為。「共有產權住房屬於政策性住房,購房人與政府共同擁有產權,因此政府專門出台相應的管理辦法,既滿足了購房人的出租訴求,政府也可以獲得國有資產應有的增值收益。而強調出租行為需在指定平台操作,確保出租行為『封閉管理』,則可以有效防止出租資格管理不嚴、租金流失等問題出現。」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秀池分析表示。
徵求意見稿提出,共有產權住房購房人未經代持機構同意擅自出租共有產權住房的,應按照共有產權住房購房合同約定追究其違約責任,並向代持機構返還違規期間政府產權份額部分租金收益。購房人拒不改正的,代持機構可暫停辦理該套住房的回購和上市手續。 (樓蘭)

『肆』 市級法學會秘書是什麼級別

市級法學會是市政法委下屬機構,秘書長相當於副處或正科級

『伍』 以新環境法的角度看柴靜的穹頂之下

柴靜《穹頂之下》的法治困境及未來(法治聲音|李晨)

作者「李晨」介紹: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與資源法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律師協會環境資源專業研究委員會主任;上海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低碳經濟師。

昨天,手機被柴靜的《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刷屏,朋友們各種熱議,再次喚起大家內心深處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思考。相信「穹頂之下」的熱議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最終又會被「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一路上有你」、「搶紅包」等各種此起彼伏的刷屏所淹沒。民眾內心被激發、喚醒的環保意識,將被時間又一次無情的磨滅。

作為一個法律人,在感謝柴靜的同時,一個聲音在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法律作為保護公民健康權益的最後底線可以做些什麼?如何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的法治閉環,去長久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

先來說說中國的環保法治現狀。環境污染問題並非中國獨有,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曾經歷過極為嚴重的環境污染階段。很遺憾,我們也在走著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但當下環境污染越演越烈的現狀,可以說與我們的法治環境密不可分。早些年,我們的環境法治可以說是一個缺手、缺腳毫無威懾的怪物。大家都知道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過去,環境污染問題幾乎完全依賴於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即以罰款、限產、停業整頓等方式追究污染者的行政責任,其中又以罰款最為普遍。而我們的罰款額度相對於企業的治污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企業甘願受罰,這是一個很劃算的買賣。諷刺的是,罰款反而不情願的成為了污染行為的「保護傘」!當公眾的意識被喚起,當人們問道:「你們怎麼能違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們繳納過罰款了」?

值得慶幸的是,另外兩個被長期忽視的法律責任正在被逐漸完善、落實。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對「污染環境罪」做了較大的修改;2013年6月,最高院和最高檢聯合發布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對《刑法》中已經有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做了進一步完善,擴大了污染物的范圍;降低了入罪的門檻,對普遍存在的取證難、鑒定難、認定難等問題做了有針對性的調整。同年,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分別公布了典型案例,其中對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定罪處罰,給予諸多企業及相關管理人員敲響了警鍾。當公眾的意識被喚起,有人問道:「你們怎麼能違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們再也不敢了。」

2014年,《環保法》在頒布了25年後進行了第一次修訂,就我個人而言,印象深刻的就兩點:加強信息公開、披露義務;開閘環境公益訴訟。2015年1月,最高院出台《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環境公益訴訟做了第一次較為完整的規制。至此,污染者所面臨的民事責任從立法上得到了極大的落實。試想,當公眾意識被喚醒,能夠更為容易的獲取環境污染信息,能夠通過公益組織就污染行為提起訴訟的時候,有人問道:「你們怎麼能違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賠不起了!」

當我看到最高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心裡非常激動!我認為:這是環境法治的未來方向!當公眾能夠真正參與監督、並且舉起法律的武器,此時,污染者的違法成本將大大提高,而國家的環境治理成本將大大降低!依據這部解釋,我看到了未來環境公益訴訟的如下發展趨勢,與大家分享。

(1)適格原告會越來越多,未來公眾監督的渠道會增多。

司法解釋明確了提起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的范圍:在設區的市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最高院沒有在將這個範文進行嚴格限定,在幾種類型的組織後添加了「等」字,最高院的發言人也表示,這將保持一定的開放性,允許新的行政法規或地方性法規拓展這個范圍。這也是考慮到公益訴訟還處於開始階段,希望更多的環保組織可以進入到環境公益訴訟中來。

(2)案件受理後應當發布公告,並允許符合條件的原告加入訴訟,未來公益訴訟會呈現抱團取暖的局面。

目前公益訴訟處於開始階段,對於環保組織,雖然法院大門已經打開,但其自身能力、專業性和資金還會存在困難,因此在訴訟對抗中,法院允許符合條件的環保組織的加入訴訟,提升人力、財力和專業能力,有利於現階段環境公益訴訟的開展。

(3)檢察院扮演推動角色,作為原告的支持者出現,未來環境公益訴訟會得到司法的支持。

檢察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在目前的一些公益訴訟案件中,檢察院也頻頻現身,例如,在江蘇泰興的「12.19」公益訴訟案件中,一審中,泰州市檢察院支持泰州市環保聯合會對常隆農化等6公司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二審時江蘇省檢察院又法庭發表支持意見。地方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已經成為原告的有力支持者。

(4)公益訴訟將為私益訴訟掃清障礙,未來會形成先公後私的訴訟格局。

環境公益訴訟是對污染環境、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提起的訴訟。在環境污染事件中,除環境受到破壞外,還有不少個人利益受到損失的情況,例如水域污染事件中的漁民。對於這些當事人,他們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要求賠償,必須要證明包括污染和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等在內的法律要素。由於力量懸殊,他們要法律維權本來是困難重重的,但現在公益訴訟的出現,將為他們掃清障礙。依據該《解釋》,在公益訴訟證明了污染和損害的因果關系等侵權責任要素後,他們可以直接適用,無需再另行證明。可以預見,未來個體受害者,將會在公益訴訟獲勝之後再行提起個人私益賠償之訴。

(5)訴訟型環保公益組織將會出現,未來公益訴訟會逐漸專業化和品牌化。

環境公益訴訟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可以預見未來環保組織的格局將發生變化。有部分環保組織會不斷提起公益訴訟,並從中積累經驗、資金、專業人才、專業技術等,從而成為環境公益訴訟中的品牌和標志。相應的,其他環保組織可能會在環保宣傳、培訓等其他領域更加突出。

(6)公益賠償款的執行和使用,需要信息公開透明,未來會形成專門針對公益訴訟的監督平台。

目前在公益訴訟勝訴後,所獲賠償款須進入環保組織的指定賬戶,用於專門的環境修復、治理等。現階段,這些款項在勝訴後,如何執行到位,以及執行到位後如何運用,還沒有具體的法律制度。公益訴訟中所得賠償往往款項較大,例如泰州公益訴訟案件中獲賠達1.6億元,這些款項的執行到位和實際使用,必須置於公眾監督之下,否則難免會誘生濫用或私占賠償款的腐敗以及和污染企業的內幕交易。未來,我們需要一個公開、透明的監督平台。

也許有人會問,李律師看來你對中國未來環境法治很有信心,我只能回答:我看到了希望!再回到本文的開始,柴靜的《穹》更多的是在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這非常非常重要!若公眾沒有這樣的環保意識,以上所有預見的未來均不會出現。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根本就不會有人投訴、反映環保問題,麻木地戴著口罩出行即可;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環保組織也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我們根本找不到願意起訴的原告;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檢察院的支持也僅是為了完成某個試點案例而已;若沒有公眾的環保意識,律師們也仍然在低頭忙於生計或者賺錢。這比什麼都可怕!環境保護的法治未來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點滴努力,在於每一個法律人參與其中所匯聚的法治力量,與各位共勉!

『陸』 王利明與王利民

怎麼能是一個人呢?法盲都知道。。法律是嚴謹的!
除非:那個人自己取了個化名,本來叫王利明

『柒』 各縣(市,區)法學會的機構性質、職能是什麼是不是參公單位

法學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團體,是法學界、法律界的全國性群眾團體版、學術團體和政法戰線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和團結廣大法學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是參公單位。

『捌』 行政法的現有范圍

根據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下列組織都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國務院
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的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在中國,國務院掌理中國行政事務,所以它實際上是權力最大的行政主體。
行政機構
根據《國務院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1997年8月3日實施)第6條的規定,國務院行政機構根據職能分為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和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等,其依法分別履行國務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故又叫國務院的職能部門。根據第十屆中國人大一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國務院除辦公廳外設28個部、委、行、署。各部、委的性質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執行機關的執行機關。國務院直屬機構是指國務院設立的主辦各項專門業務的行政管理部門,它主管國務院的某項專門事項,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因其級別低於國務院各部委,又直屬於國務院領導,故稱國務院直屬機構。
地方政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同時又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
管理本轄區內的各項行政事務。中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其性質、地位和作用可以劃分為:一般地方人民政府;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和特別行政區地方人民政府三類。
(1) 一般地方人民政府。一般地方人民政府是指各省、直轄市、市、縣、鄉、鎮等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中國根據地域和層級關系共劃分為四級人民政府:第一級是省人民政府,包括省級人民政府和中央直轄市人民政府;第二級是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包括省轄市人民政府、各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第三級是縣級人民政府,包括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省轄市的區人民政府;第四級是鄉級人民政府,包括縣、市下屬的鄉、鎮人民政府。
(2)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根據中國憲法、地方組織法及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是中國境內各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治州(盟)、自治縣(旗)、自治鄉的人民政府,是民族區域自治機關的組成部分,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
(3) 特別行政區人民政府。中國政府已分別於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別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並享有高度自治權,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於中央政府管轄外,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及終審權。
地方派出機關
派出機關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必要時,經有權的上級政府批准設立的行政機關。派出機關在中國實際行政生活中發揮著一級政府的作用,它們自然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
地方職能部門
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情況下,設立若干工作部門。這些工作部門在省級通常稱廳、局、委員會,在市、縣通常稱局。上述工作部門在性質上屬於各級政府組成部分,但法律、法規卻明確授權他們就專門事項以自己名義進行管理的權力,所以,它們具有當然的行政主體資格。
地方派出機構
派出機構是指享有獨立對外進行行政管理職權的各級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在一定行政區域設置的管理某項行政事務的機構。派出機構是否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在中國爭論已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的出台,為這一爭執劃下了權威性的句點。該解釋第20條第2、3款規定:「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者其他組織,超出法定授權范圍實施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實施該行為的機構或者組織為被告」。
非行政機關組織
按照組織的性質,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非行政機關組織大致有以下幾種:
(1) 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企業這類組織有的原為企業,後得到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
而成為具有行政主體地位的經濟實體。例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在現金管理方面享有行政主體的資格。(2) 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事業單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1981年1月1日起實施)第8條第1款規定:「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這就賦予了高校學位授予權。
(3) 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社會團體是指社會成員本著自願原則,依團體章程而依法組成的集合體。如工會、共青團、婦聯、殘疾人基金會、紅十字會、法學會、佛教協會等。社會團體有時也受到來自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進行行政活動。

熱點內容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
二倍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1-19 11:38:23 瀏覽:518
陳舊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成語 發布:2025-01-19 11:17:21 瀏覽:203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
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8:13:05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