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進道觀

法治進道觀

發布時間: 2022-04-06 20:17:58

① 進入道觀前,哪些道教「禁忌」是必須知道的

首先尋常人在進入道觀之前,應該要衣著整齊光鮮,注重儀表不能赤身裸體或者光膀子赤腳。在進入道觀之前要分清男女左右,因為女香客,入門要先邁右腳,男香客入門要先邁左腳,而且在邁入門檻的時候,腳不能踩在門檻上。

作為專業修行的道士,則還有一些一禮三叩,三禮九叩的叩拜禮要學習,這些跪拜禮比拱手禮更為復雜嚴謹。在道觀中碰到女道長,不可以稱呼她們為道姑,因為那是對她們的不尊重,但是遇到年長的道長可以稱呼為道爺。若是想上前與他們打招呼,那麼可以說“道長慈悲”或“福生無量天尊”,並且在說的時候要行拱手禮。

② 進道觀之前有什麼禁忌嗎

前一天能吃素,洗澡是最好了。進道觀不要大聲喧嘩,對道士要恭敬

③ 請問進入 道觀 應注意什麼

進入道觀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1)進入道觀應安靜、嚴肅,腳步要緩慢,如有數人一同進入,說話聲音要低,不可大聲喧鬧或說笑。

(2)觀內如有道士在進行宗教活動時,不要隨便去打擾。

(3)要保持道觀環境潔凈,不要帶瓜果等食物進去吃食,並在地上亂丟瓜皮、果殼等。

(4)全真派道士是出家的,不要去詢問道士的年齡和家庭情況等。

(5)不要隨便在道觀內拍攝有道士在內的照片,更不能拍攝殿堂內的佛像。

(6)參觀齋醮儀式時,未經允許,不要擅自進行錄音、錄像,不要對道士進行采訪。

(7)遇到道士打招呼時,可行拱手禮,有些比較隨俗的,也可和他握手問好。

(8)對道士的稱呼,可稱其為「道士」,如已知其姓氏,也可冠以姓,稱其為「某道長」。

④ 現在進道觀修道需要什麼條件

1 當地派出所無犯罪證明 2 當地派出所家庭無意見證明 3 民宗局的批准證明 --------------------上面的三點他們都說了 但具備這樣條件的人太多了,那不誰都能去當了 關鍵是你對五行八卦這些都了解和有興趣嗎?還有就是道觀裡面要對你進行特別特別嚴格的測試,主要是看你的心意是否誠懇,別今天招進來,明天就走了,最怕的就是這個 .一般的話只要是道教宮觀都會收徒的 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但是也有特殊的存在 首先你要清楚的是你要當皈依弟子還是玄依弟子 皈依弟子的話隨便找一個宮觀就行 玄依弟子的話就要先出家才行的

⑤ 佛教皈依居士能不能進道觀跪拜

當然可以。天道諸神雖也為六道眾生,但即如我們在此世間若看到值得尊敬之長者,我們亦會尊敬、向其問訊之理。至於該如何拜?其實無論捻香也好、問訊也罷,乃至敬心合十也可 ,此乃我們心中「敬意」之表。

您有此一問,我揣度應是在顧慮此會否破「皈依」之誓願?其實所謂之「皈依」,乃皈依佛、法、僧三寶,因此只要不是「心外求法」,即無破戒之慮。換言之,行為上、修行上皆往心上求,往內心探討,即是佛教徒,而不是以何事不能做、何事可做來判斷。

南無大師遍照金剛!

⑥ 跪求道家養生密法,哪座道觀能進去修煉

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雖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達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復人本元,命曰歸宗——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鑽究養生之道多年,在樁法的修持上感覺站得越多體會越多,雖然只是一個姿勢站著,沒有其他動作,但永遠不覺得枯燥,永遠感覺自己是在進步,每天都有新的變化。為什麼會如此呢?是因為站養生樁不光調整了筋骨、調動了氣血,更微妙之處在於養神。這也是中華傳統養生法優於其他運動鍛煉之處。 《黃帝內經》曰:"粗守形,上守神。"在掌握了抱住健康的基本姿勢之後,就要進一步安養人的心神了。到了這個階段,意拳(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曾有過一個精闢的論述:"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注重在精神層面的調整。我們知道,唱京劇要有神韻,否則就是京劇歌,而不是京劇;打太極拳同樣要有神韻,否則就是太極操,而不是太極拳。站養生樁也要站出樁的神韻來,不然就是枯木一棵了。 我剛開始練站養生樁的時候,把姿勢調整好之後,老師總是不斷強調要精神集中,身體放鬆,但試想,年輕小夥子哪有那麼深厚的定力呢?後來練習得久了,我發現越想排除雜念,雜念越來,更加思緒紛繁,反而造成精神緊張。我索性聽其自然,採取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態度,反而容易進入狀態。王老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在站養生樁時設想自己身如大冶洪爐,無物不可陶熔。精神上要將自己放大,頂天立地,有吞吐宇宙的氣概。孟子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後人不明白怎麼個養法,還以為是聖人的一個比喻。其實站養生樁才是養浩然之氣的不二法門。 站養生樁時,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公園里散步,觀賞著美麗景色,呼吸著新鮮空氣,甚至嗅到松柏樹散發出的陣陣香氣,這時的思想和肌肉將自然地進入一種狀態,正是養生樁所要求的放鬆狀態。接下來,可以設想站立在齊胸深的溫水中,身體隨波晃動,在煦暖的陽光下,舒舒服服地站著。眼裡看著外界秀麗的風景,心裡想著舒暢美好的事情,然後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感受一下身體各部分是否放鬆了,有緊張感的部位,稍稍地調節一下。等身體放鬆下來時,用心感受身體與水波之間的阻力,感受阻力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調動了全身的皮膚毛孔,使它們也進行了互動。如此持之以恆地站下去,日久功深,會覺得全身毛孔似乎都在呼吸,這是身體充分放鬆、人體陽氣充沛的表現,陽氣敷布全身,渾身上下猶如武俠小說中描述的護體神功那樣,有了一個堅強的防護層。達到這種境界,還有什麼病痛能侵害到你呢?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練習養生樁一段時間後,多數人會發現自己說話變得渾厚有力,底氣也足了。我有一位朋友,站養生樁幾個月後,走夜路不害怕了,膽子明顯大了。平時在領導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現在也變得落落大方了。這是站養生樁調動了人體心陽之氣的結果。

⑦ 請問進道觀修行有什麼條件

出家進道觀的條件:

1、五官端正、身體健康、六根具足,無不良嗜好如抽煙,酗酒,賭博等。

2、年齡在17--60歲之間,而且父母同意。

3、無法律糾紛,無負債,無婚姻關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當然越高越好,但文化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過於注重文字往往對修行不利,成為所知障。

5、欲出家者可以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健正面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有認識人和介紹人最好。

6、到道觀後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間一切娛樂設施,進入考驗階段,

7、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早晚功課、學習道教禮儀、學習道教基礎知識。

⑧ 進道觀有什麼要求嗎

我在武當山時,聽說短期的修行沒什麼要求,須本人身份證以及單位或居委會證明。長期修行,就是出家了,要求同上,但要高中以上學歷,身體健康,三十歲以下。一般是這樣,當然有例外。

⑨ 進入道觀,應該注意哪些重要的禮儀和禁忌

穿著得體 不過分與人較之 隨和待人 面帶微笑 見認識的人熱情打招呼 多幫助人

⑩ 進道觀修行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國學 幫助
全文 書名 作者

般若品第二
書名:六祖壇經 作者:不詳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坐,告大眾曰:『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復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
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
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
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
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
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
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
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
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
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
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
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約『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
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
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行性自
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
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
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
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
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
水有波浪,即名於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
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
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
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
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
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
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
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嘆,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
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智小謗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
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
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
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
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
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謗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
不能增長。小謗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
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生。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
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
即是小謗;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
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
《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
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
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為愚人
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
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凈,若識自心見性,
皆成佛道』《凈名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開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
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需覓大善知識,解最
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
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
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
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
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
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
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
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
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
至佛地位。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們,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
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
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善知識,吾有一無向頌,各須頌取,在家出家,但
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即心通 如日處虛空 為傳見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凈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凈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生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卧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使君
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嘆善哉!冓期嶺南有佛出世。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全文 書名 作者

&;2008 Bai 免責聲明 此內容系網路根據您的指令自動搜索的結果,不代表網路贊成被搜索網站的內容或立場

熱點內容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
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8:13:05 瀏覽:615
木工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08:12:59 瀏覽:986
借條上面的擔保人是不是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08:12:53 瀏覽:811
輸入法立法 發布:2025-01-19 06:59:25 瀏覽:325
爾雅律師 發布:2025-01-19 06:58:15 瀏覽:583
衛生行政法律與法規比較 發布:2025-01-19 06:58:12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