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恐慌
㈠ 英語高手請進 英譯中 謝謝!
作為成年罪犯將有可能開始得罪他們年輕的時候。少年犯是誰一再犯下罪行,但這些少年犯可極有可能精神失常/行為問題,如精神分裂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品行障礙[ 3 ]或躁鬱症。
㈡ 獵巫的介紹
獵巫是原指搜補女巫或施行巫術的證據將被指控的人帶上女巫審判。今日此類事件被視為一種道德恐慌。
㈢ 為什麼基督徒要燒死女巫呢 為什麼他們會這么仇恨所謂的巫女
如果從宗教的教義上說的話,仇恨或許是有的——聖經中對於所羅門娶專異教女子和巴比倫大淫婦屬之類的象徵物就持有很嚴厲的批判,再加上中世紀天主教帶的禁慾主義色彩尤其強烈,女巫的仇視算是這方面的一個延展。
如果從世俗的角度講,那麼大約不只是仇恨,而是有更多的實際意義。在基督教鋪遍全歐洲以前,日耳曼地區佔有統治地位的信仰是民間巫蠱和傳說,這其中會讀寫、懂醫術的女性尤其受到尊重。基督教如果想在這片土地上牢固地樹立起「唯我獨尊」的地位,勢必要將本土信仰連根鏟除,那麼那些受到尊重的女性,那些有知識、懂醫巫的所謂「巫女」,勢必要以最為殘酷的手段成為犧牲品以便於殺一儆百,對遵循本土信仰的人形成道德恐慌,從而令基督教的勢力輕松深入每一個角落。
㈣ 求一篇關於「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或者「消費時代文學」的英文文獻資料包括文獻出處以及中文翻譯
以下是消費時代文學的中文部分:
一
文學是否面臨著一個消費時代,許多人還是持懷疑態度的,有的人甚至拿中國東西部的不平衡、整體還在建設小康社會之中來否定消費時代的到來。
法國學者讓·波德里亞(Jean Baudriard)在馬克思提出的歷史變化的三個階段即前商品化階段、商品階段和商品化階段的基礎上提出了第四個階段,那就是消費社會階段。在消費社會中,商品不僅僅是數量的極度擴張問題,而是商品太多,反客為主去製造人們的各種需要。人們的消費行為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而是轉向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行為。綜觀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全球進入了消費社會已成為大多數專家認可的事實。
中國經濟正處於向市場經濟加速轉型並盡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期。盡管我國現在還存在著東西部發展的不平衡,城市和鄉村、山區發展的不平衡,但在總體上中國已進入了一個消費社會的中級發展階段。隨著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居民在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吃」的同時,用於娛樂、旅遊、休閑等享受性消費的支出增加。2002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恩爾格系數已為37.7%,比1998年的57.5%下降了19.8%個百分點;2002年與1996年相比,下降了10.9個百分點。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影碟機、熱水器等耐用消費品已逐漸成為居民家庭生活的普通用品;家用電腦、筆記本電腦、轎車等高檔消費品也漸次進入居民家庭;住宅需求也成為城鎮居民共同追逐的消費熱點 ① 。有專家認為,當前要考慮的不是實行適度消費政策,而應該是繼續擴大內需,促使我國將巨大的消費潛力轉化為現實購買力,才能保持國民經濟長期發展的後勁 ② 。因為近10年來我國的最終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在呈不斷下降的現象。這種高儲蓄、低消費的現象對國民經濟是不利的。
無論是從經濟發展的現實還是從將來的走向來看,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既是發展我國經濟的政策,也將是我們不得不認可的事實。
再從文化消費角度來看,在我國,文化消費的嚴重不足更是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據統計,在中國居民的文化消費中,絕大部分是教育消費,就2001年說,教育支出人均428.3元,而文化娛樂支出僅122.3元,文娛耐用消費品支出139.4元,教育支出占的比重顯然過大 ③ 。僅就圖書市場言,2000年中國人均購書5.55冊,29.77元,而1999年,美國圖書銷售240.2億美元,人均約為100美元,摺合800多元人民幣 ④ 。從生產與消費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看,文化消費的嚴重不足將不僅直接影響到文學藝術的生產與發展,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而且還會影響到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沒有文化消費的主體,繁榮與發展文學藝術生產亦將成為空想。
因此,對消費時代的來臨,我們確實不能採取鴕鳥政策了。波濤洶涌的消費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我們不可躲避的事實。作為批評家、理論家、文化人,我們也應該以經濟學的眼光去看待社會問題,既不要對消費社會的到來採取躲避政策,也不要對消費社會抱有偏見,而應該是承認事實,積極應對。這才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態度。
二
在當下消費時代,文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兩個,一個是消費時代的文學究竟是什麼,另一個就是消費時代文學的意義問題。圍繞著第一個問題,前幾年已展開過討論,雖然沒有什麼定論,但有些學者的觀點如彭亞非的《圖像社會與文學的未來》和費勇的《什麼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 ⑤ 給這個問題的思考提供了新的途徑。而在文學的意義問題上,一些批評家、理論家們卻更多地流露出擔憂:一是文學藝術的商品化會導致文學藝術意義的減弱,尤其是教育意義的衰減;二是在刺激消費過程中,其它領域對文學藝術的借用或利用帶來的日常生活審美化會使文學藝術的「詩意」泛化,繼而削減文學藝術的感染力;三是文學藝術的商品化會造成文學藝術創造性與個性的喪失,從而導致文學意義的流失。 應該說,要弄清楚這三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復雜而艱難的課題,而且這也是一個正在變化和正在實踐中加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實際上在法蘭克福學派那裡就早已提出並討論過,但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卻存在著困惑和爭論,結論也並不一致。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一直在進行著。
從文化經濟學的角度看,文學藝術的商品流通過程中並不僅僅是流通著財富,它也會生產和流通著意義、快感和社會身份,所以,讀者(受眾)從作為消費品的文學藝術中仍可獲得意義和快感。他們選擇什麼樣的文學藝術,實際上也決定著他們的文化價值觀。正如約翰·費斯克所指出的那樣,消費者「在許多商品中選擇特定的一種,對消費者來說,選擇的是意義、快感和社會身份」 ⑥ 。商品流通過程中的意義和快感可以有強弱之分、多少之分,但並非文學藝術作為商品流通之後就只會減弱它的意義。意義是否減弱或者保持與增強,這主要取決於文學藝術本身所具有的社會與藝術價值。從傳播學角度看,文學藝術作為商品交換流通量越大,其意義的影響面也越大,其社會的效益也會越大,它們所具有的社會價值會得以放大。如果從贏得更多的交換/流通機會看,作為商品的文學藝術倒還要更認真地去考慮它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因為拙劣的藝術商品只會敗壞消費者的胃口,並加速它退出市場的速度。比如粗製濫造的肥皂劇與蹩腳的言情武打小說。從營銷角度看,作為商品的藝術,同樣必須樹立自己的品牌意識,也要製造得精緻優美,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正如張藝謀的電影和他的其他藝術製作一樣,他通過多種藝術手段創造一種唯美主義的氛圍,就是力圖想以精美製作贏得更多的市場與消費者。張藝謀是想走市場道路的,事實上,他在《紅高粱》和《秋菊打官司》製作成功後,就一直在探索電影的市場化道路。他能將《一個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這樣並不具備轟動效應的題材打造成具有轟動效應的作品,就在於他懂得了一些市場之道。後來人們批評他的《英雄》與《十面埋伏》,認為它們並不成功,這恰恰是他太想樹品牌了,沒有把握好文學意義與市場的互動關系,反而損壞了它的市場效果。我想,他會在市場化的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取得更好成就的。他編導的《印象劉三姐》在民間文化的再創造與市場化運作的融合上就取得了進步。
文學藝術作為商品生產與流通之後,是否一定會減弱或失去教化功能,甚至引起道德上的滑坡呢?這也不是絕對的。必須承認,文學藝術作為商品去生產,它所注重的當然會是市場,但在市場佔有與道德滑坡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這正如市場經濟興起與道德的淪喪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一樣。對於資本滲入文化生產以後帶來的「道德恐慌」,從18世紀以來就一直存在,正如英國文化評論家特里·洛威爾所指出:「18世紀,小說的興起引起廣泛的攻擊,小說被指責在道德上對思想薄弱的婦女和僕人產生了有害的影響,而她們是這一新形式的熱切的消費者。從教堂到評論界,小說受到一致抨擊。這一現象在20世紀30年代的電影和50年代的電視身上重新出現。這次的恐慌同樣集中於意志薄弱的兒童和青少年,擔心他們會沉溺於放縱地模仿媒體上播放的暴力內容。」 ⑦ 在中國,明清戲劇、小說興起之時,也曾受到官方的道德抨擊,認為它們是「誨淫誨盜」,有的地方官還頒布禁令禁演「淫戲」,如清代周際華在任地方官時就曾出令《禁夜戲淫詞示》,其中說到:「民間演戲……惟是瞧唱者多,則游手必眾;聚賭者出,則禍事必生;且使青年婦女,塗脂抹粉,結伴觀場,竟置女紅不問,而少年輕薄子,從中混雜,送目傳眉,最足為誨淫之 漸。」 ⑧ 這亦是將「道德恐慌」對象鎖定於婦女和青少年身上。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人們也一直擔憂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形象會影響到青少年的道德追求發生偏向。現在,當《魔戒》小說和電影出場時,又有人擔心青少年會墜入幻想,將歷史與現實不作區分,干出一些荒誕不經的事情來。其實,人們看到的只是資本滲入文化生產以後帶來的「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或者是有極個別的個案出現就以個案推及全部,造成「道德恐慌」的聲勢,但對它所產生的道德方面的積極影響,甚至在文學想像領域的拓展作用卻估計不足,同時對當代青少年所具有的知識面和接受力也缺乏正確估價。比如青少年喜愛的《魔戒》、《哈利·波特》中同樣滲透著有關正義、善惡等倫理觀念的教育,通俗歌曲中同樣也可承擔主流意識形態中的道德教化功能,像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書》、《工作》、陳紅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等,其中也貫穿了孝敬父母、增強家庭責任感以及忠於職守、干好本職工作等樸素的道德教育。從影響與收效上說,這些歌曲的歌詞遠強過那些空洞枯燥的道德教育報告和報紙上充滿陳詞濫調的高頭講章。
在當今消費社會中,文學藝術常常被其他的文化現象如廣告傳媒、時裝表演、商品包裝、各種節慶等所借用,並覆蓋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這種借用造成了許多亞文學藝術現象,或稱之為文學邊界的擴大,從而形成審美的泛化或稱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態勢。對此文化現象我們究竟如何應對?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文學藝術的這種被借用不是什麼壞事,對文學藝術的發展來說,反而會起到一種形式上的拓展與推進。歷史上文學藝術常常被宗教所借用,產生諸如西方的教堂音樂、教堂壁畫以及中國敦煌的變文等等。宗教看重的正是文學藝術的感染力。當今的廣告借用文學增強它的影響力和感染力,若有獨創性,亦可能產生廣告文學這一新的文學體裁;主題公園中不乏大型歌舞,這種大型歌舞亦可獨立為一種形式,區別於晚會歌舞形式,將來誕生出的精品亦可能成為大眾文化中的藝術經典;通訊借用文學創造具有文學性很強的簡訊,簡訊文學的產生也呼之欲出(實際上這種形式我們在《世說新語》中不是也見過嗎?)。網路文學更是藉助網路的普遍使用而正逐漸形成它獨有的文學體裁、語言等形式特徵,並且改變著讀者的閱讀習慣,甚至改變了受眾與生產者的相互關系。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當物質生產條件包括技術發生一定變化之後,意識形態包括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在內都會產生或快或慢的變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藝術,在當今信息時代與消費時代,文學藝術發生擴容、變異並產生變種,應該是可以理解、容忍並逐漸接受的。
其次,文學藝術被其他領域所借用帶來的日常生活審美化也並非壞事,而是好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追求進程中,大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慾望只能是越來越強烈。大眾要求他們的衣食住行越來越趨向於審美化,而生產者為了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而將審美「灌注」於產品中,會成為消費社會的正常態勢。美理應屬於大眾。大眾在美的產品與全社會製造美的氛圍中得到美的熏染進而提升自身的素質又有什麼不好呢?在送人的禮品包裝盒上印上唐詩不是既富人情味又富藝術性嗎?在逛商場時順便觀賞它布置得美侖美奐的陳列櫥窗,不也是賞心悅目嗎?寬敞舒適又富藝術趣味的購物環境我們會排斥嗎?刺激消費當然是銷售商的目的,但對「灌注」其中的藝術性難道我們就只有反感、排斥嗎?日常生活成為審美文化的一部分,藝術也成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藝術生產又成為文化製作的一部分,亞文學藝術現象亦 能給大眾帶來美的享受,詩意泛化一下又有什麼不妥呢?
再次,對什麼是消費社會中的「詩意」問題,也應有一個新的理解。拿中國畫來說,昔日描寫幽壑高林、漁樵寺廟謂之有詩意,到「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以及現代國畫大師齊白石等人,描寫平民百姓以及百姓日常生活器物也不能說它就缺乏詩意。徐悲鴻畫馬固然符合傳統的詩意,但寫實寫史的題材如《田橫五百壯士》等也有詩意。當今的一些文入畫,將候車的白領、閑居弄貓的婦人畫進畫中,也不能說就無詩意了。茅盾文學獎得主、長篇小說《白門柳》作者、廣東畫院院長劉斯奮,他的畫擷取日常生活現象入畫,不僅入時,而且也揭示了日常生活的詩意。當今油畫界描寫日常生活成為畫家們的共同傾向。2004年第10屆全國美展,廣東作者孫洪敏所作的《女孩·女孩》,畫的是兩個入時但又精神疲憊的女孩,其意義也是較豐富的。此畫曾獲得銀獎提名 ⑨ 。細想一下,西方的一些優秀畫家,過去描寫的也多是貴族的日常生活,如洗浴、梳妝、宴會等,它既是時尚,同時也充滿詩意。如今的畫家本著「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把筆觸放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思想深刻,也同樣會獲得詩意的。在科學技術發達的時代,通過一定的技術詩意還可能被放大與加強。如燈箱廣告中的巨幅照片,電視中富有詩意與視覺沖擊力的廣告片等。在這一點上,我倒很贊賞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本雅明,他認為在機械復制時代,以電影等為代表的現代機械復制藝術的誕生,雖然使得傳統藝術的「光韻」(相當於「詩意」、「韻味」)消失,但因為它把藝術品從「對禮儀的寄生中解放了出來」 ⑩ ,使藝術成為大眾的東西,從而使得藝術的功能、價值以及接受都發生了根本改變。既然現代藝術的功能、價值以及接受都發生了轉變,為什麼「詩意」就不會發生轉變呢?在當代社會,我寧可將「詩意」理解得更廣泛些,正如海德格爾所說過的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里的「詩意」不僅指人類應具備精神家園,亦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當代文藝具備豐富而深刻的思想,給陷入物質迷茫當中的人以啟蒙與警醒,讓人在現實中重建對合理生活的希望與信心,不也是當代社會的「詩意」嗎?
至於文學藝術的商品化是否會造成文學藝術創造性和個性的喪失,這也是一個尚存爭議的問題。本雅明和詹姆遜都認為藝術的商品化會損害藝術的創造性,尤其是詹姆遜認為在後現代文化時代,藝術的獨一無二性消失,成為模仿的「類像」。喪失創造性和藝術個性的現象在當今的文藝生產或文化生產中固然存在,因為文學藝術作為商品流通自然會造就一批製造「通貨」的生產者。但購買藝術的大眾口味也是變化的,到一定的時候他就不滿足於「通貨」而要求接受「精品」了。其實,在商業競爭激烈的消費社會,文學藝術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並贏得市場的佔有量,如果沒有強烈個性與創造性,消費者也是不買賬的。優秀的藝術生產者既要考慮市場需求,又要在適應市場中堅持其藝術理想和藝術個性。巴爾扎克曾經為了市場而寫作,但他在大量創作中也留下部分具有創造性的「精品」。莎士比亞的劇作也曾迎合過大眾的口味,但他創作的優秀作品仍然是所有劇作家中最多的一個。在消費社會,連物質產品的生產也要打個性的品牌,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如手錶、手機、微型洗衣機等,其工藝設計師在能保證其功能實現的前提下,也越來越追求外型的個性化和獨特性。最近,德國的皮勒(Piller)教授首次提出了「個性化批量生產」的概念,即客戶(購買者)可以藉助互聯網等工具參與到生產過程當中,自行設計所需 要的個性化產品,再由廠家組裝、生產和配送。戴爾公司的電腦已開始實施按用戶要求組裝各種個性化電腦。瑞士的一些手錶廠可以由客戶對手錶的設計進行參與。皮勒教授的研究小組正夥同阿迪達斯公司,在網站上請消費者自行設計運動鞋,並由其他用戶參與修改,最後再由用戶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款式進行批量生產。作為精神生產的文學藝術作品,更要面臨大眾的評頭論足,如像戲劇、電影、電視連續劇等,如果缺乏獨創性和個性,就會被大眾無情地拋棄。因此,在市場經濟與消費時代,藝術的商品化同樣也向藝術的獨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鍵在於藝術家和理論家是否能應對這種要求與挑戰,拿出更具獨創性的作品來。
三
以上是我為消費時代文學的意義問題所作的辯護,目的是想從積極或正面的方面去理解文學存在的價值以及發展的前途問題。我總覺得我們當前的理論界、批評界對文學存在的價值、文學的意義、文學的發展路向太過於悲觀。一些理論家、批評家總是認為當前的文學由於受到價值多元與市場經濟的沖擊,意義趨於貧困化、平面化、低俗化,有的甚至持一種「新左派」的立場,認為當前文學已完全喪失了批判性,淪為了金錢與肉慾的奴隸,是與消費社會、市場經濟合謀而扼殺了文學。我以為這些看法有失辯證法。我不否認當前文學確實存在一些弊端,但這些弊端的解決只能靠發展。發展也是文學得以生存與發展的硬道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大大發展起來了,這應該是事實。比如90年代始作家和批評家都開始重視敘事,實現了從「寫什麼」到「怎麼寫」的重大轉變;文體大大發展,單散文一項就出現了許多突破;小說創作中也有像阿來的《塵埃落定》、陳忠實的《白鹿原》、張平的《抉擇》等重磅作品,其價值並不遜色於20世紀80年代的作品;還有文學與電影電視的聯姻,既形成了電影電視的繁榮期,反過來電影電視又擴大了文學的影響力,吸引了大量觀眾等等。這些都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文化娛樂與精神的需求。可以肯定地說,當前文學並沒有衰退和走下坡路的跡象,更沒有要「終結」的預兆。如果當前的文學正在變得無意義、無價值,正在當著金錢的奴隸,那文學還有什麼前途呢?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消費社會的到來真的就成了文學的剋星了嗎?技術時代的到來真的就會使文學徹底從地球上消失嗎?我看未必。想中國宋元明時期,文學亦曾面對過市場,經歷過消費與肉慾泛濫時期,宋元話本中不也是有佳作留存嗎?「三言二拍」不也成為中國文學的經典,其中也不乏追求精神至上的優秀之作嗎?就是頗存爭議的《金瓶梅》,不也風風雨雨撞入到21世紀來了嗎?想當年這些東西都曾是迎合過市場和大眾的,它們倒也構成了中國文學中「有意義」的部分與環節。當今文學在迎接市場經濟和消費社會的挑戰中,依然在尋找和探索新的定位、新的意義、新的價值,出現了許多新的轉變和轉機。我對消費時代文學的前途是充滿希望的。
文學是人學,是關注人、研究人、研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精神生產。古往今來,文學充滿對人類和社會的愛,歌頌也罷,批判也罷,都是為了追求人類與社會更美好的前程。自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產生以來,文學似乎表現對人類、社會絕望的成分多,但正如阿多諾所言,人們正是從卡夫卡式的絕望之中看到了希望,得到了拯 救。從批判中得到拯救,從絕望中獲得希望,這正是文學的人文關懷。用佛家語說這是大慈悲。文學與文化研究之所以相通,是因為它們在本質上都滲透著批判精神,充滿著對人類社會的拯救關懷。這種人文關懷精神在21世紀不會過時,往後恐怕也不會過時,除非文學不再是由人來創作。人文關懷在各個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21世紀文學及其文學研究只要堅持批判、拯救,並實現對現實的超越,大方向就不會錯。這可能是文學還之所以為人們熱愛而未能被終結拋棄的原因。
注釋
①②參見陳新年:《消費經濟轉型與消費政策——關於如何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思考》、《經濟研究參考》2003年第83期。
③見李康化:《文化消費: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載《文化藍皮書/2003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江藍聲、謝繩武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④參見賀劍鋒、劉煉:《我國圖書買方市場的特徵及對策研究》,《出版科學》2001年第4期。
⑤彭亞非文、費勇文載《文學評論》2003年第5期。
⑥[英]約翰·費斯克:《大眾經濟》,陸揚、王毅選編《大眾文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134頁。
⑦[英]特里·洛威爾《文化生產》,陸揚、王毅選編《大眾文化研究》,同⑥,第128頁。⑧周際華《家蔭堂匯存從政錄》。
⑨參見《南方日報》2004年9月12日第7版。
⑩[德]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王才勇譯,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頁。
哎. 打了那麼久手都打累了 英文部分的寫不上了,你去網路在線翻譯就可以了,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吧~!
㈤ 你怎樣看待英國《世界新聞報》的事件
目前我們還無法評價但是 默多克宣布關閉《世界新聞報》之後,各方反應不一,但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危機公關手段,不久又會以另一種形式重生。 由於竊聽丑聞進一步升級,默多克(Rupert Murdoch)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世界新聞報》將在周日發行最後一版後關閉。 以下是各方反應: 執政保守黨議員戈德史密斯(ZAC GOLDSMITH) 「這對英國來說是個好日子。我認為《世界新聞報》從各個層面來講都是不有毒的。我認為周日之後英國會變得更好。這是一個腐蝕我們政治體系的機構,使大家對警察失去信心。」 媒體咨詢師休利特(STEVE HEWLETT) 「這是一個重磅消息,也很出人意料。但是我不敢肯定這可以解決問題,該報紙最黑暗時期的首席執行官和執行編輯仍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倫敦經濟學院政治智庫創辦主任貝克特(CHARLIE BECKETT)。 「這是現代時期最引人關注的公關活動之一。由於成為名譽黑洞而關閉非常盈利的業務部門既大膽,也是一次賭博。」 「看起來新聞集團終於被公眾情緒擊敗了,並且希望控制危機的傳播。沒錯,廣告抵制意味著價值減少,但沒有人認為這會是永久性的。」 「這也明顯是一個顯示實際貢獻並清理道德檯面的重大舉措。當然內部員工可能受到傷害,但如果哪天《星期日太陽報》(Sunday Sun)突然崛起也不會讓人意外。」 媒體分析師德格羅特(ALEX DEGROOTE) 「你相信嗎?太讓人難以置信了。我不知道這件事將如何推進。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這完全是史無前例。我認為這就是明確承認有罪。」 「我以為可能至少會有一個延長期,或推遲至大家更冷靜一點時處理。更壞的情況,就是他們不得不退出。比這更壞的情況,就是他們不得不出售天空的股份。」 加迪夫新聞學院媒體與文化研究教授哈格里夫斯(IAN HARGREAVES) 「這是一次讓人吃驚、史無前例的行動。這對報紙所有方面臨的道德恐慌來說是合適的,但仍沒有回答很多問題。」 「我們仍然需要進行徹底調查,以了解該非道德行為的真相。其中必須包括其它擁有類似行為的報紙是否有罪。關閉報紙並不能結束丑聞。」 英國聯合政府少數黨自由民主黨議員桑德斯(ADRIAN SANDERS) 「我感到憤怒的就是,這是一個消除天空廣播壓力的手段,當事態平息之後,有些東西又會死灰復燃。」 「我希望我是錯的,但是該公司的紀錄顯示,憤怒是正常反應。當你採取如此大的一個動作時,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注意到。這是一種高姿態,多數人都會看到這個頭條消息,並認為已經發生一些事情——這樣就可以消除壓力。」 英國國家新聞聯盟秘書長斯丹尼斯特里特(MICHELLE STANISTREET) 「這是一件難以置信的打擊——默多克今晚應該宣布的是開除布魯克斯(Rebekah Brooks)。應該受到懲罰的是最高管理層,而不是普通員工。」 恩德斯媒體分析咨詢公司(ENDERS ANALYSIS MEDIA CONSULTANCY)負責人恩德斯(CLAIRE ENDERS) 「我們認為此舉並不意味著《世界新聞報》將會關閉。只是意味著《太陽報》將變成每周7天發行。品牌上的污點就是永久性的,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維斯特敏斯特大學(WESTMINSTER UNIVERSITY)傳播學教授巴尼特(STEVEN BARNETT) 「讓人震驚。我完全被震驚了。說道這個重大舉措。你會為那裡工作的人感到難過。有人會因此失去工作。」 「這可能只是一個遭人恨的手段,可能會出現新的《周日國際新聞報》。很可能他們會在3個月後,等丑聞稍微平息之後讓啟動新的周日小報。」 「這肯定會給現在關於新聞行為和電話竊聽的指責一些降溫。我懷疑他們擔心會有更多消息被揭露,而現在他們就可以說:『我們還能怎樣?我們已經把它連根拔掉了。』」 「布魯克斯還在公司,並且默多克仍讓他負責該事件的調查。這一點是站不住腳的。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受這個消息干擾,而忘記問一些非常嚴肅的問題。」 反對黨工黨議員沃森(TOM WATSON) 「需要明確的是,關閉報紙的不是默多克,而是全國上下正派家庭一周來因為丑聞對該公司的狂轟濫炸。這是全國上下正義人士的一次勝利,《世界新聞報》關了,真是謝天謝地。 追問: 那麼你個人的觀點呢? 回答: 事件剛出來我們了解的也不怎麼多 不過你可以從 英國 的各方反應做出判斷啊
㈥ 西方國家歷史上的獵殺女巫事件是怎麼回事
其實是西方為了維護教皇權威,鏟除異端而進行的行為。
女巫審判(又稱魔女狩獵)是中世紀基督教對其所謂的異教徒進行迫害的方式之一,受害者多是女性。主要目的是維護教皇權威,鏟除異端。
女巫審判是以前基督教對異教徒的一種異端審問。這場從1480年延續到1780年的迫害「女巫」惡潮,席捲歐洲300年。良家婦女一旦被誣為「女巫」,立刻被斬首示眾,然後焚燒屍體,刀下冤鬼多得難以統計。這是歐洲歷史以及人類文明史上黑暗的一章。
(6)道德恐慌擴展閱讀:
17世紀初,西歐各國反對迫害魔女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1614年,西班牙異端裁判所根據一位北部地區裁判官詳盡的事實報告做出結論:關於巫師存在的說法完全是些憑空臆造、沒有根由的想像,絕大多數的定罪缺乏真實性,從此教會司法部門需加強整頓管理,不許再接受有關魔女的指控。
1650年,在西班牙審判魔女的事情基本上得到了禁止。
之後再有聲勢浩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的興起,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傳播和推廣,認知過程中個人見解的理智性、合法性越來越得到承認;
另一方面,自然與國家的地位也從上帝的神權中單獨劃出,科學家、哲學家對自然世界不斷完善的認識與釋解,使對魔法、巫術的迷信不攻自破。西歐各國也紛紛在啟蒙運動的強大壓力下,對審判魔女下達禁令(1649年在德國北部,1672年在法國)。
㈦ 什麼叫沉迷於科學技術無法自拔
人們總是很擔心花過多的時間在電子產品上會影響心理健康,但是人們到底應該版多擔心這件事情呢?大家力權求在科技使用與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保持平衡似乎是合理的,但哪裡才是那個平衡點,則眾說紛紜,甚至很多專家的建議都自相矛盾。大部分討論圍繞著與技術「成癮」作斗爭。 但對我而言,這就像一種道德恐慌,那些令大眾對科技沉迷感到恐慌的言論背後,其實並不沒有詳實數據基礎的支撐。
㈧ 老人摔倒扶不扶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
1、一方面反映了當今社會誠信缺失和國人道德滑坡。助人為樂的人得不到保護,蓄意訛詐的人得不到懲罰,這更加助長了訛人者的氣焰。
2、另方面也反映了當今社會」人人自危「,因為人心中太多的依賴,過於的依賴,病態的依賴。導致沒有人敢做好人,擔心被訛上。大多數人看到老人摔倒第一反應都會想著去幫扶,絕不會袖手旁觀,但是扶與不扶可能在每個人都會做一番心裡斗爭,不扶的原因歸結到底還是害怕惹禍上身,不敢扶,扶不起。
3、其實正常的依賴是正常的,只是很多人過於依賴,這就是病態。小孩子過於依賴是啃老;人們過於相信他人的道德水準,常常表現為「不致於吧」,於是或是上當,或是傷心,或是受騙。
4、這種現象總而言之是人們對於那些敗德人的行徑所嚇到了,好人不得好,於是不敢做好人了,這是世內引起的「道德恐慌」。
(8)道德恐慌擴展閱讀:
2013年底,有報道稱,北京要推出「老人意外險」。對於這份老年人保險,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說,「如果確實存在訛人現象,也是因為老人出於自身保障體制不到位而不得已為之。他不知道自己這一跤要搭上多少錢」。我們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這不僅僅是社會福利提高的表現,能夠降低老人們的危機感,也能夠拯救正在滑坡的公共道德。
一個國家的福利制度也會影響該國的文明程度。如果福利制度中公平闕如,則難免會產生諸多因心理不平衡而造成的社會丑惡現象。一萬條誅心式的道德批判,也比不過一條能夠促進社會公平的制度建設。因此,在扶不扶老人這個問題上,我們當更多地去責備當下這個醫保不保和一半以上老人沒有養老保險的現實,然後不斷完善我們的醫療和養老體制。
㈨ 巫婆為什麼會判死刑
巫婆會判死刑是有條件的。如果構成故意殺人罪,並且致多人死亡,就可以判處死刑。
死刑是依據法律相關規定,是行刑者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剝奪一個犯人生命的刑罰,是最古老也是最嚴厲的刑罰。
㈩ 王家衛的電影到底是什麼風格
王家衛是中國非常著名的一位導演,在十年前可以說非常著名。而如今快餐文化盛行,王家衛的電影,變成了許多觀眾吐槽的對象,大家不在喜歡這樣緩慢隱晦的劇情設計。
不喜歡人物們矯揉造作的台詞和做派。大家將王家衛的作品歸入了不能成為票房擔當的文藝片類型。但其實,看過王家衛電影的人都知道,他的電影一環扣一環,節奏把握的非常好,很容易就可以看完整部電影,作為王家衛電影的粉絲,經常會回看他的電影作品。
王家衛的電影特點是非常獨樹一幟的,是非常旗幟鮮明的。除去他的文藝片以外,他還拍過一些商業片,比如《東邪西毒》這部電影,觀眾受眾明顯增多,我們也能藉此窺探王家衛的獨特電影風格。他的作品往往都是荒誕現實的,人物感情非常細膩,因此有大量的旁白來體現人物的內心。王家衛的電影劇情都是為人物性格服務的,劇情比較散,而通過劇情展現的人物內心才是影片的核心。
正因為更多的探討人物的內心,因此王家衛電影和劇本下的人物形象都是孤獨的。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在尋找自我,追尋答案,這恐怕也是王家衛本人的內心寫照了。而這樣的風格,在俗世中追尋簡單快樂的觀眾看來,可能是矯揉造作的。但對於王家衛來說,恐怕是離開了低級的生存要求,對自我、對生命的探討和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