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荊州市道德

荊州市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4-07 15:31:56

Ⅰ 荊州和沙市有哪些初中,哪所最好排名

湖北荊州沙市的初中有:

1、沙市六中:

荊州市沙市第六中學創建於1956年,位於荊沙市中心城區北京路中段。學校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是一所全日制市級示範學校。

學校的老師很強大。現有在職教職工164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明星教師3人,骨幹教師32人,高級教師90餘人。學校共有37個教學班,17個初中教學班,2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生2200多人。

2、荊州開發區農場中學:

荊州開發區農場中學荊州開發區位於國有沙市農業區,是一所全日制學校。有近800名中小學生。學校牢固樹立「育人為先、德育為先」的理念,推進學校德育精細化管理,構建清晰的思想教育體系。

建立以政教辦為中心,從年級組到教師負責的學生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班風校風,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以行為規范培養教育為切入點,以道德素質教育、法制教育、國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積極構建家庭、社區、學校三位一體的道德教育網路。

3、荊州市沙市第五中學:

荊州市沙市第五中學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系荊州市重點中學,荊州市重點建設學校。它的前身是1906年創辦於江陵縣的龍山書院。

1956年8月,為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沙市第五中學在沙市大巷小學的原址上成立。在此期間,學校多次更換校名和校址。

4、沙市七中:

沙市七中位於湖北省荊州市岳堤路中段。它始建於1959年,佔地133畝,綠化面積70%。學校位於荊州開發區,行政管理權屬於沙市城區,性質屬於全民高中所有,實行寄宿制封閉式管理。

5、沙市四中:

沙市四中以培養全面發展、有特長的人才為辦學理念,以勤奮務實的態度實施科學規范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校連續七年榮獲「荊州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獎」。

被區政府評為「明星學校」、「文明單位」;被區委評為「傳統教學管理先進學校」、「德育先進學校」;被區委評為「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被黨總支評為「先進黨組織」。

Ⅱ 沙市有幾所高中

沙市實驗中學、沙市一中、沙市二中。

沙市第一中學(Shashi No.1 Middle School ofJingzhou)又名荊州市田家炳中學,簡稱沙市一中,是荊州市一級甲等學校、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荊州市沙市第一中學創辦於1936年,學校坐落於荊州市繁華的北京路西段,分教學、運動、生活三大區域,

學校師資現有教職工19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68人,高級教師59人,一級教師88人,教學輔助人員21人。高初中共有教學班40個,其中初中部21個班,高中部19個班,在籍學生2300人。

辦學理念:

以「讓學生終身受益」為辦學宗旨,以「求真、求善、求美;自立、自重、自強」為校訓,按現代先進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運行,堅持育德為首、育智為主、健體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為高等院校輸送合格新生。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沙市一中

Ⅲ 湖北荊州沙市有哪些初中

湖北荊州沙市初中有:沙市實驗中學、沙市二中、荊州英華雙語學校、關沮中學、觀音壋中學等等。

1.沙市實驗中學

荊州市沙市實驗中學位於荊州市沙市區朝陽路19號,始建於1973年,原名為沙市第十中學,1988年被市教育主管部門確定為「五四」學制初中四年制改革實驗先行試點學校, 1991年被省教育主管部門命名為「湖北省教育改革實驗初中」,1995年更名為沙市實驗中學。

學校現有33個教學班,全校學生2135人,教職工116人,學歷合格率98%,其中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90人,高級教師66人,共產黨員40人、有16人被評為市骨幹教師, 35人分別被評為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明星教師。

5.沙市關沮中學

沙市關沮中學創辦於1964年,學校地處沙市北郊,西靠荊州古城,北枕鳳凰山、海子湖。

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16人,在編在冊在崗教師55人,聘請帶課教師3人,其中在職黨員22人,中學高級教師8名,中學一級教師42人,大專本科學歷29人,大學專科學歷20人,計算機操作等級考試合格率100%,普通話考試合格率100%,另有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區學科帶頭人3人,區級骨幹教師14人。

參考資料網路-荊州市沙市區關沮中學

網路-觀音壋中學

網路-沙市二中

網路-荊州英華雙語學校

網路-沙市實驗中學

Ⅳ 荊州的風土人情

關帝廟會 每年正月和農歷 5月l3,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荊州人在這里玩龍燈,劃采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荊州人敬仰、崇拜關公,已成了延續千年的習俗。當年關羽出兵伐吳獲勝歸來,荊州軍民在大北門外敲鑼打鼓放鞭炮,夾道歡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為「得勝街」。逢年過節,荊州人玩龍燈,耍龍的小夥子們都要先到關帝廟內拜拜關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龍。荊州城生產的旅遊紀念品,也有以關公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如綉有關羽像的絲織手絹,印有關公的精緻背包,還有關公畫片、小塑像等等。荊州城內的賓館、商店和許多民宅,多喜歡在大堂供奉關公像,有的還一日一拜。荊州的大人小孩,幾乎每人都能講上幾段關羽鎮守荊州的故事。關公的忠義精神,已深深根植於荊楚大地。隨著台灣海峽兩岸的交流日漸頻繁,隨著中國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國朋友來荊州朝拜關公,進香還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經常聚在荊州關帝廟,用不同的語言贊頌關公的忠義精神,給關公文化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荊州花鼓 荊州花鼓戲作為一種荊州獨有的文化藝術形式,源遠流長。荊州花鼓原是民間窮苦人乞討謀生的「沿門花鼓」和薅草秧歌。這種「花鼓」是一人擊鼓唱詞,數人幫腔和調。近幾十年來,荊州花鼓已演變成獨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戲。1955年有一位老藝人搜集記錄了花鼓戲的全部唱腔,整理出從未有過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樂曲譜,並大膽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揚琴、竹笛、嗩吶等民族樂器用來為花鼓戲伴奏,使花鼓戲結束了「一唱眾和」和單純用鑼鼓伴奏的歷史。如今,荊州花鼓戲充滿濃郁的地方情調,唱腔悠揚、甜美、悅耳,已有《家庭公案》、《水鄉情》等幾十個劇目,既取材於湖鄉生活,又展現湖鄉風貌。在民間,男女老幼走路、勞作,不時哼唱花鼓調。有人說:「聽了花鼓的喲喂喲,害病可以不吃葯!」「做活不唱花鼓戲,渾身上下無力氣」,由此可見荊州人對荊州花鼓戲的由衷喜愛。 鼓盆歌 《鼓盆歌》於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鼓盆歌是在喪事中演唱、為喪禮的內容之一,現代俗稱「喪鼓」。鼓盆歌,古代亦稱「鼓缶、擊缶」。鼓盆歌的起源可以元溯到《詩經》和《周易》的記載。「鼓盆"擊缶」以娛樂內容和喪禮習俗的共存持續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現今主要分布於荊州市沙市區及其周邊地區。沙市鼓盆歌在千百年歷史中,從形成到內容不斷發展變化。形式上,打擊的樂器由最早的缶到木盆,再到木盆上架鼓,最後定型為單一的鼓。沙市城區的藝人現在仍保持著原生態坐唱不表演的格局。鼓盆歌的曲目內容豐富多彩,尉為壯觀,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戲曲故事、民間傳說、神話演義、市井習俗、風花雪月、幽默笑話、民間丑態、人生疾苦等無所不包。現已發現曲目多達500多篇,大多數為藝人手抄本,可謂「案積如山」。沙市鼓盆歌的唱腔是以沙市地方語言為基礎,本地人極易上口。「鼓」是沙市鼓盆歌中唯一的伴奏樂器,擊鼓者雙手持鼓槌,左手為「板」,右手為「敲」、「扎」,擊鼓面的中部、側部、邊部,鼓槌有沉、浮、立、斜、平之分,構成了鼓聲的豐富性特徵。鼓的節奏總是在唱腔的上、下句結束前,悖於音樂拍的常理,出現強拍無重音的獨特性特徵。鼓盆歌是荊楚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形式簡單,不受地域環境之限,紮根楚文化的沃土,深受群眾歡迎。 馬山民歌 曾經出土稀世文物越王勾踐劍的荊州區馬山鎮,素以民歌之鄉著稱。這里悠久的歷史、特定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歌風格,被譽為荊州民歌的搖籃,在整個湖北民歌音樂寶庫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馬山民歌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流傳久遠,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楚地的「揚歌」、「田歌」。戰國楚襄王時期,宋玉在《對楚王問》中說:「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後,唐、宋、明、清各個時期都有關於「郢中田歌」的記載。馬山民歌代表了江漢平原民歌的總體形態特徵和音樂特色,具有濃郁的原生態風味。它奇特的五句成歌、句尾點題的唱詞結構,是荊楚文化的一塊瑰寶。「喇叭調」、「伙計調」、「 嘚嘚調」、「叮口當調」、「哦嗬調」五大調和五句子歌更是聞名遐邇,久唱不衰,在民間廣為流傳。馬山民歌內容涵蓋歷史朝代故事、生產生活知識、四季花鳥蟲魚、婚喪習俗禮儀、節日玩燈賀彩等各個方面。種類有田歌、號子、小調、燈歌、兒歌、風俗歌、宗教歌等數十種。「五句子歌」又有「喊五句」、「趕五句」、「 穿五句」之分,曲體結構差別較大,基本旋律大同小異。荊州區在收集整理的同時還對傳統的馬山民歌進行了改編和創新,賦予其新的內涵,推出了以民間歌舞《車水鑼鼓》、《火燒粑》、《鳳鼓齊鳴》、《開秧門》、《夜漁》、《山歌唱出農家樂》等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馬山民歌,使馬山民歌更具時代感,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公安說鼓子 公安說鼓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安說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學形式角度來看,它是和唐代的變文一脈相承的,因為「敦煌變文是後世各種說唱文學的先驅。」到了宋代,說唱藝術盛極一時,涌現了許多說唱的形式。鼓子詞正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曲藝形式。宋代以後,鼓子詞幾番變化,經元明時期「詞話」,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逐漸發展衍變為公安說鼓。清代至民國時期,公安說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說鼓藝人不斷增加,曲目逐漸增多,內容也日益廣泛豐富。公安說鼓,亦叫公安說鼓子。以說為主,說中帶唱。說,即在本地方言聲調上加以適度的誇張,有起有伏,帶有韻味,富有節奏感,快而不亂,慢而不斷,吐詞清晰,層次分明。唱,一般是夾在每個小段落的結尾處。往往是在一段有韻律的說白之後,以兩句唱腔來結尾,收腔後用嗩吶重吹一遍下句的旋律,打一陣鼓,然後再起下一個段落。公安說鼓的音樂分為唱腔曲牌和嗩吶牌子兩部分。唱腔曲牌又分為主腔、花腔和哭腔三類。公安說鼓的傳統曲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一是取材於街談巷議,閭里瑣事,笑話趣聞;二是來源於民間傳奇故事;三是來源於武俠及歷史演義小說。此外,也有從地方戲曲和外地曲種中移植的。公安說鼓採用鼓和嗩吶配合伴奏,鄉土氣息濃郁,極富表現力,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和藝術特色;公安說鼓這一文藝形式形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流行於民間,因而具有民俗學價值。公安說鼓的音樂分為唱腔曲牌和吹奏牌子,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經過百年來的積累衍變,已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曲牌,因而具有音樂研究價值。 松滋說鼓子 松滋說鼓子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現存資料考證,松滋說鼓子原名「說古書」,由元、明朝的「詞話」演變而來,並逐步形成一種民間說唱形式。清同治年間(1862年前後)開始在松滋境內的大岩咀、西齋、街河市、紙廠河一帶流行。鼓書說唱經過歷代藝人們的傳承和不斷改進,已經有了長足的變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曲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說唱乃至表演伴奏樂器作了進一步改革,韻白採用本地南面方言,說唱並重;音樂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調;伴奏除嗩吶外,還增加了管弦、彈撥樂器。使得演唱、音樂、擊鼓於一體,成為獨具風格的民間奇葩,深受群眾歡迎,在湘鄂邊界尤其是松滋境內廣為流傳。松滋說鼓子曲目豐富多彩,尉為壯觀。街談巷議、民間瑣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戲劇故事、神話演義、風花雪月、幽默笑話、人生疾苦等無所不包。「松滋說鼓子」是松滋的地方曲種,採用的是方言俚語,起初是以說為主,在末尾一句或兩句加上唱腔,並以松滋「南五場」的地方語言為基調,鄉音土調,幽默詼諧,通俗易懂。說古書在松滋已流傳上千年,古人由於文化生活貧乏,茶餘飯後聽「說古書」,可謂是一種精神依託,人們對這種聽書的習俗有一定的依存性。特別是鄉音土調使人備感親切,人們愛聽、愛學、愛唱,由此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啰啰咚 「啰啰咚」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監利自古屬江漢楚地,尚楚風,作楚聲。「啰啰咚」主要是以演唱民間戲曲唱本為內容。屬接力式的傳聲唱法,曲式結構具有復調音樂的特色和「無伴奏自然和聲」的特點,俗稱「打和聲」。「啰啰咚」的發音是監南地區的方言,處於西南官話和湘鄂方言的過渡地段,開口呼的音節占所有音節的一半。在民歌音調中監南和洪湖東,這是鄂中、鄂東南、湖南凍庭幾種語言音調的匯合之處,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格。歌詞的結構類型可分為:簡單的一句子結構、較復雜的多段體結構。監利以第二種居多,這種結構形式,新穎別致,此起彼落,博採口語,妙趣橫生。構成了「啰啰咚」歌詞的藝術特色。「啰啰咚」在音樂上自由的節奏,悠長的旋律,使它具有平原地區山歌風的特點:行一般以四、五度跳進為其特徵;句法上構成先揚後抑的旋律線;上在高音區運用富於色彩性的「偏音」。「啰啰咚」在監利文化歷史環境中,在長期農耕生活和稻作勞動中,形成了別具特色的一種文化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啰啰咚」曲調高亢悠揚,旋律抒展自由,有「無伴奏自然和聲」的特點。「啰啰咚」是平原地區唯一的具有山歌特點的原生態民歌,運用大量的襯詞襯腔,在調式調性及曲式結構上具有復調音樂特色,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 荊河戲 荊河戲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湖北荊州地方傳統劇種。系以本地彈腔吸收崑腔和高腔的優點融合而成。明代永樂二年(1404),沙市已有荊河戲演出,時稱「楚調」。萬曆四十三年(1615)袁小修曾看楚調《金釵》演出。晚清至民國年間,著名戲班有「三元班」、「泰壽班」。現今茶社、酒館亦常有當地「圍鼓」班子為群眾清唱。荊河戲有南路、北路、子母調(南北反)三大腔調,板式有導板、三眼、原板、搖板、三流、平板、一流、慢二流、流水等,行當有生、旦、凈、末四種,樂隊分文場、武場。常用曲牌約150支,堂曲150支。荊河戲表演重做功,講究「內外八塊」。唱詞及念白以荊州口語為基礎,京白、蘇白、川白夾雜其中。以武功戲見長,尤以各種姿態的「拗軍馬」、「抖殼子」最具表演藝術的獨特風格。荊河戲是荊州及鄂西群眾最喜歡的劇種,民謠稱「漢腔偏是客幫重,調愛荊河本地哥」。荊河戲傳統劇目極為豐富,保留下來的有「三殺」、「五圖」、「十二山」以及《大回荊州》、《打黃蓋》等500餘本。研究荊河戲的興衰對揭示戲曲藝術與社會經濟發展,與民間習俗,與人們的心理、文化需求的關系,與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認同,有著十分積極的社會意義和人文價值。荊河戲經過荊河藝人們長期的藝術實踐和積累,其劇目,聲腔,音樂表演等豐富多彩,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因而荊河戲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荊河戲故事敘述流暢,人物刻畫細膩,道白准確生動,唱詞形象精彩,具有很多的文學價值。研究荊河戲的聲腔,曲牌,鑼鼓經,樂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譯音樂旋律中的密碼,對解讀戲曲音樂、聲腔的發展、流變具有重要的作用。 松滋滾燈舞 松滋滾燈舞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滾燈,是我國花燈藝術中紙燈的一種,源於江浙一帶,由於歷史上人口大遷徙傳入湖北松滋。史籍燈節起於漢、隋、唐有群眾觀燈游樂活動,以後愈盛。八寶東岳鄉民間藝人劉守玉的父親劉魯成,在解放前就曾用滾燈形式為四鄰鄉親們賀新年,討吉利。新中國成立後,劉守玉把她父親當年口授於她的滾燈舞傳承講授,使這一民間藝術流傳至今。1978年,詞曲經整理改編後,收入《湖北民間歌選》;1980年,選入《中國民間歌選》(上海出版發行)。滾燈舞以「拖、戲、晃、擺」為主體動律,形成燈為人舞,人為燈轉,生動活潑、祥和喜慶。充分表現人民群眾對「團、圓、亮」的美好心願。滾燈舞表演時,打擊樂起著貫穿,烘托、連接之作用,它由鼓、大鑼、大鈸、馬鑼、小鑼五件擊樂組成。鼓(冬)音色熱烈、厚實;大鑼(廣)音色深厚,奔放;大鈸(且)音色穩健,明快;馬鑼(得)音色開朗、活潑;小鑼(太),音色清脆、悅耳,合奏起來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擊樂音響體,獨奏時又可充分顯示擊樂本身的特點和性能。「滾燈舞」是根據松滋自古已形成「正月十五鬧花燈」玩「滾燈」的傳統習俗演變而來的,一般都在元宵節前後進行,它具有民間習俗的傳承特徵。「滾燈舞」選自別具一格的松滋鄉土擊樂音響,特別是馬鑼起著指揮、協調作用,並貫穿於整個舞蹈的始終,鑼鼓點譜主要有:花鑼、長錘、大小收頭、亂錘、滾頭子等,演奏時隨舞蹈的變化而變化,時輕時重,快慢交替,節奏鮮明,氣氛熱烈,使整個舞蹈場面更富活力,具有濃厚的鄉土特徵。「滾燈舞」舞蹈通過表演者採用「推、拖、戲、晃、擺」等動律,加之大小「圓場」,形成燈為人舞,人為燈轉的場面,因而極具審美特徵。 挑擔圍鼓 「挑擔圍鼓」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挑擔圍鼓」俗稱「挑鼓架子」「打踩街」,是可以行進演奏的一種民間吹打樂演奏形式。先秦時期,古楚樂盛行,已八音俱備,凡重大慶典、祭祀、宴樂之舉,必有鼓樂演奏。漢唐以來,荊州民間吹打樂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運用十分廣泛,南北朝時期直至宋代,荊州民眾於臘八日舉行「驅儺」民俗活動時,「村人並系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人們敲鑼打鼓,走街串村「以逐疫」。唐宋時期,泊於沙市長江碼頭的船隻,有擊鼓鳴鑼開船的習俗。南北朝以來,沙市龍舟所用擊節之樂器便為鼓、鑼、馬鑼。入宋,「唐代俗樂,盛傳民間,」宋太祖趙匡胤平定荊南,曾從其都城江陵得精藝樂工32人納入教坊樂部。明代荊州王府所用之樂曲及演奏方式,對「挑擔圍鼓」的影響極大。「挑擔圍鼓」演奏和樂曲一部份源於明、清散曲和套曲,一部分為荊楚民間音樂。清代,荊州城為將軍府所在地,據「挑擔圍鼓」老藝人講,過去荊州的將軍出行,都用「挑擔圍鼓」演奏。「挑擔圍鼓」主要是在荊州市的中心城區及公安、江陵等地。市內各條街巷如:梅台巷、杜工巷、勝利街、拖船埠等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挑擔圍鼓。市郊如:躍進村、張溝村、連心村、同心村、三板橋村、草市、岑河。曲牌的種類主要分為上字調、六字調、正宮調及洋盤等幾種類型。如表現曲調低回的「上字調」曲牌「大紅袍」,表現曲調婉轉的六字調曲牌「嗩吶皮」,表現曲調高吭的正宮調曲牌「風夾雪」,以及洋盤曲牌「鬧龍舟」等都是挑擔圍鼓曲牌的代表作。樂手們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曲牌進行演奏,如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工商廟會節日(布財神會、軒轅會、土地會)和民間喜慶禮儀(婚慶、壽誕)等多用正宮、六字、洋盤等曲牌。白喜事(喪事)多用上(合)字,六字、洋盤等曲牌。「挑擔圍鼓」自清代早期在民間形成基本形態流傳至今,演奏曲目豐富,樂器獨特,道具工藝精美,其保護、傳承價值和研究價值極高。 跳喪鼓 跳喪鼓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喪鼓,唱孝歌,這種民間風俗幾乎流行全國各地。舊時習俗,成年人死後要在家「停靈」三至七天;守靈時,不僅靈前要燈火通明,而且往往要請會唱孝歌的歌師擊鼓唱歌,通宵達旦,徹夜不息。絕大多數地方唱「孝歌」都是只唱不跳,惟有荊州及鄂西地區是又唱又跳,故名「跳喪鼓」。跳喪鼓的表演通常是在死者的靈堂內夜間進行。一般是在靈堂中央放一張方桌,俗稱「歌台」,三名歌師中有一人坐在歌台旁邊擊鼓,鼓徑二尺許;另二人則一手持銅鈸、一手持竹筷在歌台前邊邊歌邊跳。跳喪鼓具有完整的表演程序和成套的唱腔及舞蹈動作。先由擊鼓的歌師(一般是長者)擊鼓三通,並高聲「叫白」,念一些哀悼之詞,表示喪歌開台。擊鈸的歌師則由歌台兩邊出場,想死者靈位弓身拱手,然後就開始按照鼓點節奏邊擊鈸、邊舞蹈。鼓聲一停,舞步則止,跳舞的歌師就開始唱孝歌,擊鼓歌師負責幫腔。唱完一段再跳一段,跳完一段又唱一段,循環反復,直至天明。在表演過程中,喪家要不時燃放鞭炮,烘托氣氛。跳喪鼓唱和舞的節奏由鼓師掌握,唱則一拍一鼓,舞則一拍四鼓,舞師在舞蹈過程中要和著鼓點擊鈸。拿鈸的方法很有講究,一般都近似「端碗」,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纏緊銅鈸上的綢帶,再用拇指控制鈸的發音,拇指與鈸分開時擊鈸,聲音清脆明亮,稱為「明擊」,拇指頂住鈸敲擊,聲音沉悶,稱為「悶擊」。每段擊樂有五小節。跳喪鼓的鼓師和舞師均為男性,舞蹈動作剛勁有力,主要舞步為「顫步」(俗稱「一步三顫」),其它的舞步還有「四大步」、「滾身子」、「吆耶嗬」、「風擺柳」等,這些動作均源於生產生活,如「扯蘿卜」、「倒線耙子」等,也有模仿飛禽走獸的姿式,如「老鷹散翅」、「吊鷹掌」等。

Ⅳ 荊州市中考總分是多少

650分。

考生考試總成績為650分,主要由文化考試成績、體育與健康科目合成,即文化考試科目: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理化綜合(由物理,化學兩科合並)、政史綜合(由道德與法,歷史兩科合並)。

各科分值為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25分)各120分,物理80分、化學60分、道德與法治50分、歷史50分。所有文化課科目均實行閉卷考試,理化綜合與政史綜合分別實行合卷同場考試,各學科考試均不得攜帶手機、計算器等電子設備入場。

(5)荊州市道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受疫情影響,荊州市教育考試院提前制定了2020年初中畢業考試指南,要求學生及家長在考試前,先了解新冠肺炎個人防護知識,熟悉考場規則,確定好出行方式,上好考試時間提醒鬧鍾,如何穿戴著裝,快速過安檢等注意事項。

為嚴格考試條例,考生必須自覺與其他人保持距離,全程戴好口罩。為防止異常,如有考生體溫超過37.3度,現場還設立了隔離點和隔離考場。

Ⅵ 2021年荊州市中考科目及總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Ⅶ 荊州殺人案回顧:兇手為報奪妻之恨,實施報復,致1死1傷! 後來怎樣了

2001年8月18日下午,湖北省荊州市發生了一起惡性殺人事件,兇手因妻子有染,遂恨意叢生,持刀殺人,現場血跡斑斑,慘不忍睹!兇手後被附近村民追擊打倒,送至公安局。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女子無辜被害,慘遭殺戮,背後到底隱藏著哪些隱情?到底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缺失,下面和小編一起走進荊州殺人案,探尋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後王傳兵知曉妻子打掉孩子,並與前夫回到其家中,便頓時怒火中燒,欲要報復。於2001年8月18日下午,王傳兵手持長趕到監利,趁著夜色行至張文家的瓜棚。次日清晨,王傳兵前去敲門,將前來開門的胡靈砍傷。

後發現抱著孩子正要逃跑的張文,隨後前去追擊,兩人發生打鬥,張文被其重傷,後又對胡靈行凶,連捅15刀,致其身亡,隨後逃跑。


因劇烈的打鬥聲引來村民的注意,後附近村民對王傳兵進行圍追堵截,在其逃出幾十米後,被追上的村民用扁擔擊打倒地,隨後將其送至當地派出所,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此案皆因貪欲而起,才造成如今的結局。慾望具有兩面性,若稍有差池,便會萬劫不復,我們應要正確面對且學會掌控它,才不會被其侵害。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Ⅷ 荊州電視台的荊視簡介

荊州電視台,每天節目播出總量70小時,信號覆蓋鄂湘兩省28個縣市2500多萬人;是武漢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5所高校新聞傳播學科實習基地。
荊州電視台始終踐行科學發展觀,從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出發,一手抓改革創新、一手抓品牌建設,努力在傳播方式、生產方式、經營方式上進行突破,其媒體影響力、市場佔有率和品牌競爭力不斷增強,探索出一條全國城市電視台發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台自辦欄目15個,每日自產節目量達400多分鍾;生產效能在全國同級電視台中處於領先水平;三個頻道白天和晚間黃金時段的平均市場份額(CSM數據),分別達到33.34%、43.66%,長期穩居本地有線網內所有電視節目排位第一名。
2010年,全台經營創收額達到1.5億元,掌控本地傳媒廣告市場份額的65%以上;固定資產達到2.3億元,其綜合競爭實力連續十年在湖北省同級電視台中位居第一。
荊州電視台,堅守荊楚文化氣質,兼容傳媒理念,在策劃、編排、包裝、技術、傳播、經營、管理諸方面不斷探索,傾力打造出江漢平原傳媒品牌,鑄成在江漢平原地域無出其右的公信力與影響力,在全省同級電視台中綜合實力穩居最前列,被譽為「湖北廣電隊伍第一方陣中的第一陣容」。
荊州電視台先後被評為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先進集體、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廣播電影電視先進集體等殊榮;有16人次分別獲得中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中國五四青年獎章金獎、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湖北五四青年獎章金獎、湖北省「三八」紅旗手、荊州市勞動模範、荊州十大傑出青年等殊榮。近年來,共有全國20多個省市、120多家電視台近1000人次前來參觀研學,被業界譽為中國城市電視台發展中的「荊州現象」。
「青春荊視,朝陽未來!」荊州電視台如今已成為荊州文化的一部分,作為荊州人的喉舌和外界了解荊州的窗口,荊州電視台正努力去挑起這份重擔,不斷發揚荊州的優秀文化傳統。為荊州老百姓謀富,為全國傳媒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平原視野,一覽無余」,看好荊州,首看荊視。

Ⅸ 荊州殺人案回顧:兇手為報奪妻之恨,實施報復,致1死1傷! 結果怎樣

2001年8月18日下午,湖北省荊州市發生了一起惡性殺人事件,兇手因妻子有染,遂恨意叢生,持刀殺人,現場血跡斑斑,慘不忍睹!兇手後被附近村民追擊打倒,送至公安局。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女子無辜被害,慘遭殺戮,背後到底隱藏著哪些隱情?到底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缺失,下面和小編一起走進荊州殺人案,探尋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因劇烈的打鬥聲引來村民的注意,後附近村民對王傳兵進行圍追堵截,在其逃出幾十米後,被追上的村民用扁擔擊打倒地,隨後將其送至當地派出所,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此案皆因貪欲而起,才造成如今的結局。慾望具有兩面性,若稍有差池,便會萬劫不復,我們應要正確面對且學會掌控它,才不會被其侵害。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Ⅹ 荊州及沙市哪所初中學校最好

1、沙市六中:

荊州市沙市第六中學創建於1956年,位於荊沙市中心城區北京路中段。學校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是一所全日制市級示範學校。

學校的老師很強大。現有在職教職工164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明星教師3人,骨幹教師32人,高級教師90餘人。學校共有37個教學班,17個初中教學班,2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生2200多人。

2、荊州開發區農場中學:

荊州開發區農場中學荊州開發區位於國有沙市農業區,是一所全日制學校。有近800名中小學生。學校牢固樹立「育人為先、德育為先」的理念,推進學校德育精細化管理,構建清晰的思想教育體系。

建立以政教辦為中心,從年級組到教師負責的學生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班風校風,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以行為規范培養教育為切入點,以道德素質教育、法制教育、國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積極構建家庭、社區、學校三位一體的道德教育網路。

3、荊州市沙市第五中學:

荊州市沙市第五中學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系荊州市重點中學,荊州市重點建設學校。它的前身是1906年創辦於江陵縣的龍山書院。

1956年8月,為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沙市第五中學在沙市大巷小學的原址上成立。在此期間,學校多次更換校名和校址。

4、沙市四中:

沙市四中以培養全面發展、有特長的人才為辦學理念,以勤奮務實的態度實施科學規范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校連續七年榮獲「荊州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獎」。被區政府評為「明星學校」、「文明單位」;被區委評為「傳統教學管理先進學校」、「德育先進學校」;被區委評為「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被黨總支評為「先進黨組織」。

5、沙市實驗中學

荊州市沙市實驗中學位於荊州市沙市區朝陽路19號,始建於1973年,原名為沙市第十中學,1988年被市教育主管部門確定為「五四」學制初中四年制改革實驗先行試點學校, 1991年被省教育主管部門命名為「湖北省教育改革實驗初中」,1995年更名為沙市實驗中學。

學校現有33個教學班,全校學生2135人,教職工116人,學歷合格率98%,其中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90人,高級教師66人,共產黨員40人、有16人被評為市骨幹教師, 35人分別被評為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明星教師。

熱點內容
輸入法立法 發布:2025-01-19 06:59:25 瀏覽:325
爾雅律師 發布:2025-01-19 06:58:15 瀏覽:583
衛生行政法律與法規比較 發布:2025-01-19 06:58:12 瀏覽:457
法律援助青年志願 發布:2025-01-19 06:03:46 瀏覽:293
道德經托爾斯泰 發布:2025-01-19 05:39:14 瀏覽:269
法院招聘最新信息 發布:2025-01-19 05:25:09 瀏覽:950
有關行政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1-19 05:00:00 瀏覽:309
雲簽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9 03:52:01 瀏覽:830
魏龍律師 發布:2025-01-19 03:32:57 瀏覽:893
嘉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3:29:07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