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木匠
『壹』 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出自哪裡是《老子》嗎
是曾文正的,《敬業與樂業》-梁啟超 裡面有寫到
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
翻譯:總是看著別人的好,卻丟失了自己的位置,這樣到頭來,就是一事無成,甚至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原文欣賞
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的。我所說的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葯可醫,惟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務,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 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什麼為先?萬惡什麼為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應采何種態度。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得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裡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什麼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於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里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鍾起到絕氣的那一秒鍾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遊民,終日閑游浪盪,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裡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里不願意做。不願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又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聒不舍。今天所講,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我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
『貳』 莊子道德經的問題
老子認為,「自以為是」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其表現是剛愎自用。老子認為,只有真正自知,人們才不會固執己見。老子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意思是知道自己的無知是高明的,而強不知以為知就是弊病了。老子針對當時的人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病態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在對這些病態的人作了剖析之後,又將聖人的「不病」擺在了世人的面前,以此進行對照。老子說聖人沒有毛病的原因,是聖人能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努力加以改正,長此以往,他也就沒有什麼毛病了。聖人貴在能承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所以聖人日益完善,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都和他人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系,生活在大集體中,若要與他人和睦相處,首先我們必須克服自以為是的弱點。如果一個人的目標錯了,而他仍要奮力向前,而且自以為自己意志堅定、態度堅決,那麼導致的惡劣後果,恐怕比沒有目標或猶豫不前更為可怕。這種盲目心理能讓人付出慘重的代價,剛愎自用帶給人的是失敗的痛苦,而不是成功的幸福。剛愎之人常常是狂妄之徒,狂妄的人常常在無意中傷害了他人的自尊心,而自己也常常因為這種無意而受傷。有一些人,並不一定沒有才華,他不能施展才華的原因是太狂妄。沒有多少人樂意信賴一個言過其實的人,更沒有多少人樂意幫助一個出言不遜的人。剛愎之人,多是無禮之人;無禮之人,多是孤立之人;孤立之人,多是最終失敗之人。大凡具有大將風度之人,多具有謙遜的品德,而剛愎之人,骨子裡總是透著一股小家子氣。最糟糕的要算是既剛愎而又無能之人,剛愎使他什麼都敢幹,無能使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得一團糟。有時剛愎者盡管心中已感覺到自己錯了,但仍堅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而這一點最讓周圍的人受不了。固執是剛愎者的一個手段,別人越反對,他就越是非做不可。長此以往,就會發現別人都躲著自己。一個驕傲自滿的人必定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面對一個狂妄而驕橫的人,我們無需與之理論,時間自會證明他的實際價值,事實自會懲戒他的無知可笑。我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堅持虛心的原則,要明白世上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只有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計劃策略,才能處處掌握主動權,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剛愎者則恰恰相反,他們最大的缺點就是常常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判斷是完美無缺的,因而常常表現得驕橫跋扈、一意孤行,他們往往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總是低估對手,這樣就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導致判斷失誤,遭到失敗。莊子在《問世》一篇中,用樹木不成材卻終享天年來比喻說明「無用」之為有用。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位木匠大師,來到齊國的曲轅一地旅行,發現有棵巨大的櫟樹被當成神木祭祀,那棵樹極為龐大,樹蔭下可供幾千頭牛休息,樹干需百人方能環抱,高度不亞於山,在離地面七八十尺之處,有樹枝長出,每枝樹枝都足以造一艘船,更難得的是它竟長了幾十枝。為了一睹神樹的風采,來訪者絡繹不絕,使附近熱鬧得像個市場。匠人的弟子們屏息欣賞大樹,但師傅卻看都不看一眼,便匆忙地走過,弟子們連忙趕上,並問道:「師傅,自我們拜師以來,還沒見過這么優秀的木材,你為何不停下來瞧瞧呢?」「別打誑語,那塊木頭一無是處!用它來造船,船會沉沒;拿來做棺木,很快會腐朽;做成傢具,不久就會壞掉;拿來製造門窗,還會流出樹汁;當做柱子,馬上會引來蛀蟲,你說,它有何用呢?」大師傅結束旅行,回到家中的那天晚上,大樹托夢給他:「你是拿我和誰比較呢?是對人有益處的那些樹吧?像梨樹、柚木它們的確有用,會結好吃的果實,但也因這些果實,它們的樹枝會被折斷,會被扯裂,無法享受上天所賜的壽命。它們是因為自己的長處而減短了壽命,因自求於世俗價值,反而被踐踏。大凡世間之人與物,都為了追求有用,而重復犯下愚蠢的行為。然而,我與它們不同,我一直保持著無用之身,在即將終夭壽的現在,我慶幸自己實踐了無用之用。如果我有用,一定早就被砍倒了。」匠人醒來後把夢中的情形告訴給他的弟子。弟子說:「旨意在於求取無用,那麼又做什麼神樹讓世人瞻仰呢?」匠人說:「閉嘴,別說了!它只不過是在寄託罷了,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辱罵和傷害。如果它不做神樹的話,它還不遭到砍伐嗎?況且它用來保全自己的辦法與眾不同,而用常理來了解它,可不就相去太遠了嗎?」
『叄』 《道德經》到底是講什麼的,為何被那麼多人推崇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經典。從古到今,註解它的書層出不窮: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從修行實操來解老的,有從權謀運用來解老的。各行各業,各類人群,好像都能從中得到啟示,包括歷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所說:「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麼《道德經》都講了些什麼內容,揭示了些什麼道理,能歷經兩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范圍內都備受推崇呢?(據說:曾經在譯成外國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發行量上,《聖經》排第一,《道德經》高居第二。因為譯文太多和偏向領域的重疊,《道德經》幾年前就超過聖經了。)
一、宇宙觀
在人們還流行聽天由命,普遍崇拜神靈的時代,老子已經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了。他指出,天地萬物都是由一個叫做「道」的東西造生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麼「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執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著求助於鬼神。
道生萬物是這樣一個過程:道→無→有→萬物,老子概括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是有形有象有名,因為有形有象,故而有上有下,有內有外,可以分割為「二」;「無」,因為無形無象,故而無上無下,無內無外而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至於「三」,它源出於「有」(二),但又不同於那個母體的「有」,所以被稱為「三」。就好像一顆石頭,它具有堅硬、白色的性質,但如果把這顆石頭碾成分子原子,也就不再具備這些性質了。而「物」,如果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特性,也就不成其物了。就像一個人,把他分拆成細胞,也就不能再稱之為人了。天下萬物,都具備自身獨有的性質,都來源於這個「三」。
「無」,之所以能造生「有」,因為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只是擁有沒有形狀的形狀,具備沒有形體的形象(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就像我們的意識一樣,沒有形狀,沒有形象,但並非空無,可以有意識空間,可以造生夢境。
所以無中生有的過程,是非常玄妙的,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只要我們能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那個「無欲」的情狀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就能體會到無中生有的妙處。
比如我們在放鬆身體,放空心靈的時候,常常就能靈機一動,激發出靈感來。靈感即出,心念已動,身體已行,此時為「有」。處於「有」的狀態時,就能在同為「有」的萬事萬物中運用和檢驗它。
這兩種狀態的區別在於,「無」是不用意識主導的,是空虛寧靜的感悟狀態,也就是「常無欲」;而「有」是用意識主導的,是主動有為的有意狀態,也就是「常有欲」。
這「無」和「有」,在於道,同樣源出於道;在於人,同樣源出於人。它們就像形體和影子一樣不可分離,就像聲和音一樣同生共存。它們是道生萬物並讓萬物得以持續演化發展的玄妙法門,也是人得以認知和運用道之玄妙的總法門。
生之,又生之,任何事物推及到它最終的根源,指向的一個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道」。所以把握住了道,也就把握住了天地萬物。
二、處世之道
這里的處世之道,包括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與人的相處方式,人與事、物的相處方式。與之相對應,老子提出了「嗇」、「柔」、「小」、「朴」四個概念。
嗇: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治人」,是指治理人事,在人間世闖盪;「事天」,是指服侍上天,在天地中生存。
不論是生存在人間世,還是應對於天地自然,都沒有比收斂自己的慾望而不妄作,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為更加重要的了。
老子又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之徒,是指沒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死之徒,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但還有一些人,想要讓自己得到更多,活得更好,活得更長久,結果反而遭到橫死。為何?
因為他們被主觀欲求控制了頭腦,結果失去本心清明;拋棄根本而追逐外物,以致看不清形勢,妄動入死地而不自知,這正是導致他們橫死的原因。
柔: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說「曲則全」。這三者之間有關系嗎?當然有。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曲得下來,才能得到保全;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馳騁天下,而不會受到阻礙。
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態沒有一個是絕對筆直的。經歷那麼長時間的生存發展,它們最終都選擇了最適合保全自身的「曲」,所以曲才可以保全。就算是在生活中,也幾乎沒有一直一帆風順,想什麼就來什麼的情況出現,所以才有「委曲求全」這個成語。
因此,彎曲著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伸展,因為保全了自己;曲折前行反而能更快到達目標,因為避開了障礙。柔弱,故而能夠「全生」,能夠「葆真」,所以老子說「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守柔曰強」。
柔弱之所以強大處上,正是因為它在下、在後,老子所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用人者為之下」。所以聖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後,但卻能站在前方領導眾人;並不一心為自己謀取福利,但卻能得到天下人的保護和擁戴。這就是無私反而成其私,處下反而居上,柔弱反而勝剛強。
小:老子說「見小曰明」。見小,是因為「知常」,掌握了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故而再細微的地方都能掌握。
任何難,都成長於易;任何大,都成長於小,所以掌握了小,也就掌握了大。因此「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處理困難的問題,要在它還很容易解決的時候就開始處理;治理大的問題,要在局面還沒有發展至混亂的時候就開始治理;成就大的功業,要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所以聖人從來不會等小事變成大事之後才開始有所作為,故而最終能取得大的成就。
因此,真正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反而不會留下什麼值得記錄的重大事件,因為國家是太平無事的。真正善於打仗的人反而沒有赫赫之功,因為他根本就不會讓戰爭打起來,未戰已先勝,不戰而屈人之兵。真正善於成大事的人看起來反而無所事事,或者只是在做小事。
事物在趨勢之初的時候,事都還是小事,都還是容易的事。但我們不能因為事情「小」就輕視它,因為事情「大」才重視它。因為「大」都是由「小」發展起來的,只有像對待「大」那樣去對待「小」,才能輕松做事,成功做事。「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人們做事,常常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失敗。如果不論是在開始的時候,還是在結束的時候,都能始終如一地謹慎對待,也就不會再有失敗的事了。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如果把什麼事情都看得很容易,最終就一定會碰到大的困難;如果輕易去許諾別人,最終就會失信於人。所以話說太多就顯得很廉價,行為太隨便就顯得很輕浮。
朴: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眼睛是用來視物的,而不是用來追求視覺享受的,五顏六色看多了反而會讓眼睛受到損害;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而不是用來追求音樂享受的,靡靡之音聽得多了,反而會讓耳朵受到損害。
嘴巴是用來吃飯的,而不是用來追求口舌享受的,品嘗的味道多了,反而會讓味覺受到損害;內心是要保持淡泊寧靜的,過度的馳騁娛樂只會刺激得人心中狂躁;生活是要過得自由自在的,身上珍貴的東西放多了,反而連走路說話都變得小心翼翼了。
所以過於追求外物,就會損害自身。最大的罪過莫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的過錯莫過於貪得無厭。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個人自己知道滿足而得到的滿足,才是真正恆久的滿足。
人不需要外物來襯托和裝扮,物也同樣如此,質朴才是最美。《韓非子》說:「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飾;隋侯珠,不用金銀修飾。它們的本質極美,別的東西不足以修飾它們。事物等待修飾然後流行的,它的本質不美。」
老子說「大巧若拙」,我們總覺得大自然不夠完美,於是對自然的素材進行加工。自以為手法靈巧,卻不知這素材本身,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們總是否定自己,主觀去雕琢自己,修改自己,自以為「成器」。卻不知這真正的大器,是不需要也無法通過主觀人為來造就的――「大器免成」。
三、治國方略
治國,取天下,也是《道德經》中比較突出的主題了。老子用了很多的篇幅,提出了三個理念:1、中正;2、無為;3、少私。
中正: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如果得「正」?守中而已。守中而得正,天下就會向之歸順和依附,就能成為天下的根本。也就是老子所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無為、好靜、無事而無欲,即為「清靜」,故「清靜為天下正」。
我不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強行管理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有序發展;我喜好清靜而不折騰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和諧安寧;我不人為生事而侵擾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富裕;我不為自己的私慾而驅使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朴實。
中正,故而能視天地萬物如一,故而能以百姓為芻狗,不會有特別的偏愛或偏恨,故而能得公平公正。「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歷心於山海而國家富。」(《韓非子?大體》)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山石,故而能成就其高;江海對細小的流水也不拒絕,故而能成就其廣。所以君王如果能像天地一樣對待萬物,就會人才齊備;如果能像山海一樣心胸寬廣,就會國家富足。
無為: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如果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私產而隨意處置,那麼最終就會失去它。同樣的,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治理國家,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處置自己的身體,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
天下神器,它自然而生,自有其運轉規律存在,如果隨意去干涉,就必然會遭受失敗。所以「以無事取天下」,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大的國家,就好像烹制小魚一樣,不能隨意的翻來翻去,否則一來二去小魚就被翻爛了。
故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無所作為,但實際上它無所不為,萬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來治理天下,萬物將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有各種慾望產生,有各種負志強行的行為出現,此時就需要以「無名之朴」鎮之。讓人們「無知」以保守自然天性,「無欲」以保持清靜無事。如此,天下自然也就能得到和諧安寧了。
所以「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國家政令寬厚,則民眾淳樸真實;國家政令繁苛,則民眾狡詐多智,難以治理。
少私: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人民之所以會挨餓,是因為統治者橫征暴斂無度,所以才會導致人民挨餓。人民之所以會難以治理,是因為統治者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治理國家,所以才會覺得人民難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連死都不怕了,是因為統治者讓百姓都沒有了活路,為了生存下去,才會不怕死。所以那些居於上位的人,如果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麼重,不處處想著盤剝人民利益自己,他就是善於造福人民的賢主了。
如果人民一直都不害怕死亡的話,拿死亡來威脅他們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人民一直都很害怕死亡的話,那麼對於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我就把他們都抓起來殺掉,又還有誰還敢再去作惡呢?
自有上天來除去那些必死的人,而不是由統治者來決定誰當死誰不當死。如果硬要替代上天來執行殺人的任務,就好像替代技藝高超的木匠去砍木頭一樣。替代木匠去砍木頭,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
因此:「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如果我對道稍微有所認知,那麼行走在大道上,我就會唯恐有所偏差而走入歧途,所以不敢憑借自己的主觀妄然行事。
否則的話,朝政無人打理,田地一片荒蕪,倉庫非常空虛。但卻有人穿著華麗的衣服,行走佩帶利劍,山珍海味吃到厭煩,財產貨物多到用不完。這不是一群強盜在治理國家嗎!
四、個人修養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我一直有三樣寶貝,並堅定不移的持守著它:一個叫「慈」,一個叫「儉」,一個叫「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不傷人,不害物,守護培育的意思。父母因為有「慈」,所以能養育自己的子女,所以能「勇」到不顧自己的生命來守護自己的孩子。
「儉」,是少欲的意思。少欲的人,他們不會被外物所驅使,不會因利而貪得,不會把得失放在心上,所以能夠積累到很多很富有。
「不敢為天下先」,是不爭的意思。不爭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天下人的前面,而更願意站在天下人的後面。他們把自身放在最後,所以能夠得到大家的推崇,可以成為眾人的官長。
如果舍其慈,勇於傷人;舍其儉,貪得無厭;舍其後,處處爭先,這樣的人,就算能夠風光一時,最終也必會給自己招來無窮的禍患。
「慈」,用於作戰則百戰百勝,用於守護則無人能破。所以上天將要成就一個人,就會讓他心中恆有慈念。
因此「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善於輔佐治理天下的人,不會以武力逞強於天下;善於作戰的人,不會表現出很兇猛好鬥的樣子;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給敵人正面硬拼的機會;善於用人的人,對人態度都很謙下。
因此「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聖人不會為自己爭奪利益,而是用來成就他人,成就的人越多,他的德性就越廣博;聖人不會為自己累積財貨,而是用來造福他人,造福的人越多,他自己就越富有。所以天道有利於萬物,而不會傷害他們;聖人造福於萬民,而不會與人相爭。
『肆』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工匠
1、工匠鼻祖——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班,又可稱為公輸子。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一個世代工匠的家庭。所謂「時勢造英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堪,這樣的社會背景,給了魯班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
他能製造「宮室台榭」,也能製作攻城用的「雲梯」。他能創制「機關備制」的木馬車,也能發明曲尺、墨斗、刨子等木作工具,所以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
2、隋匠作大師——宇文凱
宇文凱是隋代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家,他主持建造了隋朝新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為以後各代都城的建築樹立了範本。隋大興城佔地84.1平方公里,堪稱世界第一城。
不止是城市建築,宇文凱還精通水利工程,他開鑿的廣通渠,全長300餘里,連接了大興城、渭水和黃河,既方便了漕運,又灌溉了農田。
3、丁緩
西漢末(公元1世紀)巧工,他的「被中香爐」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其構造精巧,無論球體香爐如何滾動,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爐體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鏤空球內有兩個環互相垂直而可靈活轉動,爐體可繞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轉動。其原理與現代陀螺儀中的萬向支架相同。
4、馬鈞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生活在漢朝末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
5、雷威造琴
雷威是唐代著名的古琴製作家,雷家世代造琴傳說他的技藝經神人指點,他常在大風雪天去深山老林,狂風震樹,聽樹之發聲而選良材,這些傳說說明了雷家選材的精良。
『伍』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是謂大
譯文:
如果人民飽受暴政的逼迫,到了連死都不怕反抗的時候,統治者又怎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若人民都畏懼死,一有人做壞事就被抓起來殺掉,那還有誰敢胡作非為呢?
天地間,冥冥中有專司殺伐的力量,無須人代勞。如果人代替天實施殺伐,就好像一個不會工藝的人代替木匠做工一樣,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出處:《老子》第七十四章——春秋·老子
(5)道德經木匠擴展閱讀
《民不畏死》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五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
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陸』 如何下載老子《道德經》拼音版(全免費,掃描版)
《道德經》.txt下載: https://tc5.us/file/22215238-408937561 親親我找到了,點擊普通下載即版可^權_^
『柒』 道德經笫75條
第75章 代斲傷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譯文若人民不畏懼死亡,則以死來恐嚇他們又有何用?若人民真的害怕死亡,對於為非作歹者,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通常應當由行刑者來殺他們,代替行刑者去殺人,好比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
名家註解河上公:治國者刑罰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傷神,貪財殺身,民不知畏之也。人君不寬刑罰,教民去情慾,奈何設刑法,以死懼之?當除己之所殘克,教民去利慾也。
王弼:詭異亂群謂之奇也。為逆順者之所惡忿也,不仁者人之所疾也。故曰,常有司殺也。
朱元璋:王者陳綱紀,各有所司,司之以道,民有可罪者,乃有司責之,官守法以治之,然如是猶有過誤者,故違者君有所不赦。
經典解讀老子在這一章中,主要講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他認為,當時的執政者施行苛政和酷刑,壓制人民,濫殺無辜,有朝一日人民不堪忍受,就不會再畏懼死亡。
正所謂「司殺者殺」,在老子看來,人的自然死亡是由天道掌管的,但殘暴無道的執政者卻把人民推向死亡線上,這從根本上悖逆了自然法則。因此,老子對於當時嚴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現象,提出了嚴正的批評與抗議。
此外,老子還提到,如果人民真的害怕死亡,對於為非作歹者,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有人便就此斷章取義地認為:「老子經常講退守、柔順、不敢為天下先,這是他的手法。他對待起來造反的人民可是不客氣,是敢於動刀殺人的。只是他看到用死來嚇唬人沒有用,所以才說出一句真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過去有些人為了掩蓋老子敵視人民的凶惡形象,故意說老子是不主張殺人的。」
其實,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經被殘暴的執政者壓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還用死來恐嚇他們?如果不對人民使用嚴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樂業,就會畏懼死亡。在那種情形下,對於為非作歹之人,把他抓起來殺掉,還有誰再敢做壞事呢?
老子的主張是,把主觀與客觀兩方面的情況考慮周全,並採取寬容的政策;如果不按天道自然辦事,草菅人命,就會遺禍無窮。盡管本章中有好幾個「殺」字,但仔細體會老子的原意,他絕不是要用殘酷的手段隨意殺人,這一點是應當搞清楚的。
--------------------------- 智慧典例 ----------------------------------------
擺正位置,別越俎代庖
老子說: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意思是:通常應當由行刑者來殺他們,代替行刑者去殺人,好比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
由此可聯想到兩個成語:一是「越俎代庖」。「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俎而代之矣。」即廚師就算不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來代他下廚做菜。比喻超出自己職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二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孔子的話,是說一個人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不要思考自己不該思考的。曾子說的「思不出其位」,也是同樣的意思。
張玲是個很活躍的女孩,點子多,做事有股沖勁。剛到公司的時候,她的表現讓領導頗為滿意。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張玲更加自信,覺得工作形勢一片大好。
有一次,她所在的部門開會,但到了會議室才發現,別的部門還沒有開完會,於是大家就在門外等候。張玲卻一個人跑了進去,並且對這個部門的工作發表了一通自己的見解,告訴大家應該如何、該怎樣。她哪裡知道,這番指手畫腳的評論,讓這個部門的同事十分反感。
這樣的事一次又一次發生。對於任何人的工作,她都會發表一通評論,自認為別人都沒有她想得多、想得好。直到有一次,一個需要領導簽字的合同,她竟然自作主張簽了。當領導問起時,張玲說:「我覺得沒什麼問題,所以就簽了。」結果可想而知,她很快就被解僱了。
張玲是位思維活躍的員工,可惜她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她不僅到處評論他人的工作,最後竟然還越俎代庖替領導做主,犯了職場大忌。其實,如果她能腳踏實地,多把自己活躍的思維用在本職工作上,多提有價值的建議,完全能夠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
在企業里,有些人從不主動去做事,總希望別人包攬一切,自己坐在那裡拿拿工資、拿拿獎金就行了。而與此相反的另一個極端,則是一些「有為青年」總喜歡越俎代庖,事事都要插上一手。這種工作熱情應該鼓勵,但超過了度,好事就會變成壞事。
黃威大學一畢業,就進了一家高科技公司,收入還算不錯。由於專業對口,他在公司如魚得水,很快成了技術人員中的佼佼者,頗受經理重視。
經理為人不錯,常向下屬徵求意見,而且向來很看重年輕人。於是,黃威就將自己對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看法,直截了當地向經理提出。一開始經理還很高興,直誇黃威將公司的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
黃威也便飄飄然地開始狂妄起來。他隔三岔五地向經理指出管理上的不當之處,甚至還不經意地流露出對經理的輕視。時間一長,經理厭煩了,最後胡亂找了個「欲加之罪」的理由,就將黃威辭退了。
一開始,同事們還都覺得很奇怪,經理平時不是這樣的啊!但他們後來一討論,終於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經理僱傭黃威是因為看重他的技術,而不是每天讓他在企業管理方面說三道四的。相信再大度的領導,都很難接受下屬一而再、再而三地指責自己的管理行為。
多動腦子,積極提出建議,當然是好的。事實上,每個開明的領導都會喜歡這樣的下屬。但是領導需要的是在了解情況後,認真思考而得出的有針對性的建議,而不是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胡亂聒噪。
有些年輕員工,在得到了肯定後就有些「飄飄然」,心浮氣躁,忘乎所以,對什麼事都喜歡表一下態,並熱衷於給別人提意見和建議。但是,如果你對這個職能部門的工作方式和內容都不懂,你的意見又有何價值,你的話又怎能服眾呢?指手畫腳,只會惹人反感罷了!
『捌』 求道德經第七十四章的全文翻譯
第七十四復章
原文:民不畏制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為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意譯:
當人民到了連死都不畏懼的時候,(統治者)用死來威嚇他們又有何用?為使人民畏死,對於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我(指統治者)把他捉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
人的生死有天道(自然規律)司管。代天道行事,猶如代高明的木匠削砍木頭,代木匠削砍木頭很少有不自傷其手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