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建設法治理中國

建設法治理中國

發布時間: 2022-04-07 21:30:11

『壹』 現階段建設法治中國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我國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貳』 建設法治中國獻一策

建設法治中國,培養法制人才
法治人才培養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保障
法律本質上是一種制度。在制度與人的關繫上來看,好的制度還要靠人去執行,制度本身也要靠人去制定。明代海瑞即言:「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則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則法必不能濟。人法兼資,而天下之治成。」這說明,要推進依法治國建設,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絕對是一個關鍵因素。
法治工作隊伍既包括法治專門隊伍,也包括法律服務隊伍;前者包括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後者主要是律師隊伍;在廣義上,法治隊伍還應包括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隊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一個立體、動態、有機完整的體系,它包括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法治人才隊伍是法治保障體系中一個重要方面,直接影響著其他體系的形成和實現。只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以及促進全民守法的重任才能得到更好地實現。
改革開放30多年、特別是進入本世紀的10多年來,經過恢復、重建、改革和發展,在我國以法學學士、碩士、博士教育為主體,法學專業教育與法律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法學教育體系已經形成,在招生人數、向國家和社會輸送法治人才方面形成了相當規模,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需要。據粗略統計,1977年,全國只有三所法律院系,1978年全國法學專業共有在校學生223人,到1990年全國已有70多所高校設置法律院系或法學專業,1999年這一數量已經超過300所,而現在全國有600多所高校有法學本科專業,全國每年招收法學本科生超過10萬,在校的法學本科生超過了40萬;300多所大學或者研究機構招生法學碩士或者法律專業碩士研究生,年度招生約2萬人,在校生規模超過6萬人;有40多所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具有招收法學博士的資格,法學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超過1000人,在校生規模大約3000人。法治人才隊伍的壯大,為推動中國的法治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同時,我國的法學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具體體現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還不夠深入,培養模式相對單一,學生實踐能力不強,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培養不足。法治人才的培養面臨著多重矛盾和困境,主要包括規模和質量的矛盾、現實需求和供給不足的矛盾、模式化培養和多樣化需求的矛盾、法學教育和司法考試的矛盾等。其中,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一方面,法律類專業擴張迅速,但低水平重復建設較多,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就業形勢嚴峻,法科畢業生總體上供過於求,法科畢業生就業率非常低,近年來甚至被排到了就業率最低的專業之一而被警示,已經就職的多數人也從事著與法律無關的工作;另一方面,人才培養規格單一,難以滿足社會對多樣化法治人才的需求,真正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法治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和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嚴重不足,以至於我國涉及世貿和其他國際爭端的官司往往要請國外的律師,面臨很大的泄密風險,相關國際組織中的我國法律雇員也少得可憐。因此,有人指出,我國法學教育現在面臨的最基本問題是學生的就業生存,還談不到培養的法學人才怎麼引領社會發展,怎麼參與國家、國際社會的事務與秩序構建。這種觀點雖然不夠全面,但也有一定道理。這些都為我國法治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強我國法治人才培養需要創新培養機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法治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機遇。法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嚴密的邏輯體系,這決定了法治隊伍的基本特點也在於其專業性,要求具有法律專業精神和專業素養,形成法律職業共同體,即以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家為核心的法律職業人員所組成的特殊的社會群體。它必須經過專門法律教育和職業訓練,是具有統一的法律知識背景、模式化思維方式、共同法律語言的知識共同體;其成員間通過長期對法治事業的參與和投入,達成了職業倫理共識,是精神上高度統一的信仰共同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形成法律職業共同體成為我國法治社會生活的內在要求。法治人才隊伍和法律職業共同體不會自發形成,而需要培養。雖然培養的渠道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最基礎和最重要的無疑是專門法學教育機構的專業培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法學教育。與此同時,我們建設的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必須始終高度重視和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精髓貫徹其中,來加強法治人才的培養。結合四中全會精神和我國法學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滿足法治國家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法治人才,可以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夯實法學教育基礎。在技術的教育之上是思想的教育。法學教育應當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加強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組織編寫和全面採用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納入司法考試必考范圍。注重基礎知識、基本規范、基本能力的訓練,使之有清晰的邏輯思維,有較好的組織材料、推理、表達的能力。
第二,加強職業素養教育,培養法律職業操守和職業倫理。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導向,在知識與技能教育之外,進行深入細致的職業倫理教育,使得培養出的人才具有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民主意識、公正意識,為全民法治素養的培育奠定基礎,以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第三,進一步明確各層次法學教育的定位,實行法治人才的分類培養。法學本科教育、法律碩士教育、法學碩士教育、法學博士教育等不同層次教育有各自的功能和目標定位。法治國家建設既需要立法人才、行政執法人才、司法人才等法治專門隊伍和律師等法律服務隊伍,也需要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人才隊伍,法律職業人才和法學學術人才宜做分類培養。其中,法學學術人才培養應當少而精,而法律職業人才培養則是主要任務,為此應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培養,促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深度銜接。
第四,建設通曉國際法律規則、善於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涉外法治人才隊伍。適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國家對外開放的需要,應當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法律事務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涉外法治人才。
第五,健全政法部門和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實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門人員互聘計劃,重點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熟悉中國國情的高水平法學家和專家團隊,建設高素質學術帶頭人、骨幹教師等。

『叄』 推進什麼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

推進依法治國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最為關鍵的環節。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環節和標志。

依法治國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法治國家的建成同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是同步的。法的內容與形式,法律制度的模式選擇及其實現,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與發展,而必然受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具體條件的影響與制約。同時,人們認識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也須要有一個過程。

『肆』 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措施有哪些

1、強化依法辦事的理念。

堅定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各級領導幹部都應當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始終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

特別是司法機關作為法治建設的生力軍,必須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堅定法治信仰,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自覺抵制西方錯誤思想觀點的滲透,始終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憲法法律。

2、發揮好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的作用。

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實踐表明,良好的道德風尚既可以減少各種矛盾紛爭、凈化社會環境,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大疑難案件,又可以使法律的實施得到廣泛的道義上的理解與支持,減少法律實施的阻力,提高法律權威。

要通過依法打擊犯罪、保障人權,釐清責任、明辨是非,平衡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教育、評價、指引、示範等功能,引導全體公民切實增強法律意識、道德意識,依法行使權利,主動履行義務,做到知榮辱、明善惡、重品行,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3、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是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公民的心裡。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才能形成推動法治進步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法治凝聚共識,樹立全社會對法治的信仰,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對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弘揚法治精神,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通過依法審判處理各類案件,把法律觀念、法治精神融入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心中;必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讓憲法和法律家喻戶曉,促進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必須引導公民以法治方式表達訴求,使大家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地擁護法治、信仰法治。

(4)建設法治理中國擴展閱讀

法治國家的相關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僅需要制定完備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使這些法律制度為廣大公民接受認同並遵循運用。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公民意識是公民對自己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和法定權利義務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的統一,加強公民意識教育能為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思想理念支撐。

因此,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應大力加強包括權利義務、民主法治、道德文明意識教育在內的公民意識教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國家

『伍』 如何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實現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深入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一、堅持科學立法,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必要前提。迄至今天,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領域、新情況、新特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及時制定、修改、完善各項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地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適合我國的具體國情。
二、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法治國家對政府行政活動的基本要求。深入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要求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
一是要求合法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二是要求合理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恰當行使自由裁量權,正確使用相關行政措施和手段,避免損害當事人的正當權益。
三是要求程序正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盡可能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應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四是要求高效便民。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五是要求誠實守信。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六是要求權責統一。通過科學的法律和其他制度,合理規定和配置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和責任,保持責任與權力的對應;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切實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三、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發揮著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保障社會成員合法權益,建立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等重要作用。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對於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要堅持司法公正。嚴格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同時理性地權衡案件所關涉的各種社會利益,妥善把握和處理好案件所關涉的各種關系,對各類案件作出正確處理,對各種糾紛予以有效化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實現司法高效。合理配置司法資源,不斷完善司法程序,切實改進司法作風,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全面提升司法活動的效率,有效應對社會生活中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
要樹立司法權威。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要切實做到公正、高效、廉潔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全社會要依照憲法的規定,尊重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尊重司法機關作出的生效裁決。
四、堅持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社會成員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社會基礎: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每一個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模範帶頭遵守法律;每一個社會成員在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尤其是在享受自由和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的合法權利與自由,必須依照法定的程序、運用法律規定或法律允許的方式與手段表達利益訴求,維護自身權益。要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全體社會成員掌握和熟悉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五、強化監督制約,構建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社會主義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權之治」。要從法律上構建起「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以道德制約權力」的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以保證執政黨的權力和立法、執法、司法等各種權力的設置和行使始終不偏離我國民主政治的正確軌道。要圍繞權力運行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完善各種權力的配置,統籌發揮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人民法院對於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監督、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以及行政機關自我約束與監督的作用,擴大公民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有序參與,強化人民群眾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廣泛監督,同時重視和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要從法律上規范各種監督行為,不斷提升監督的科學性、合理性,建設性和實效性。

『陸』 建設法治政府對於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

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一環。如果我們的政府不夠法治,那麼將會對整個社會的法治建設產生負面的影響。相反,我們如果我們的政府能夠做到帶頭。守法。那麼將會為整個社會樹立起積極的榜樣作用。

『柒』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什麼共同推進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建設法治中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專八大屬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

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准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7)建設法治理中國擴展閱讀: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動搖,緊緊圍繞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切實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

要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基本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捌』 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是什麼

依法治國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最為關鍵的環節,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熱點內容
保安勞動法無法保證 發布:2025-01-19 02:05:21 瀏覽:315
民法典與與生態環境 發布:2025-01-19 01:21:19 瀏覽:439
中國合同法起草 發布:2025-01-19 01:08:06 瀏覽:180
法律與道德的案例 發布:2025-01-18 23:50:09 瀏覽:277
違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8 23:45:42 瀏覽:414
刑法什麼罪名 發布:2025-01-18 22:44:36 瀏覽:570
依規章行事 發布:2025-01-18 22:20:52 瀏覽:710
如何堅守道德 發布:2025-01-18 21:48:53 瀏覽:893
道德上負擔 發布:2025-01-18 21:18:01 瀏覽:131
法學類6 發布:2025-01-18 20:49:49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