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家長道德建設調查

家長道德建設調查

發布時間: 2022-04-08 13:26:27

Ⅰ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一個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只有人們的道德意識提高了,才能讓社會變得跟美好。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現在正是奧運期間,有許許多多的志願者在為奧運作者默默的奉獻。我們家住在「鳥巢」附近。經常可以看到些志願者,他們穿著鮮艷,整齊的服裝,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外國友人的到來。每當我們可以在家收看奧運比賽時,志願者們卻只能繼續在工作。我請神體會到了奧運志願者的服務。他們不怕烈日炎炎的夏天,為每一位需要服務的人服務。假如我能有幸成為一名志願者,我會用最佳的狀態去迎接四面八方的來客,熱情地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將他們帶入比賽的規定場點,為他們送上一份祝福,一份關心,讓他們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在學校,我們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在樓道里追跑打鬧。如果樓道里有許多的同學,那必然會撞到其他的同學。以前,在上小學時,我就經常在樓道里追跑。一不注意,就會撞到老師或同學。在升入中學,我要改掉追跑打鬧的毛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上操之前,應先把燈關掉。不說臟話,見了老師就向老師問好,這些都是在學校應該做的。
在家裡,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家人減輕一些負擔。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個東西這種小事應盡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許多尊敬長輩的事。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體將父母的枕席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Ⅱ 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調查問卷(家長卷)的意見怎麼寫

加強對於鍾樓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保護未成年人茁壯成長。

Ⅲ 家長道德素質對兒童家庭教育的影響

1.家長素質與兒童家庭教育
(1)家長的文化素質對兒童家庭教育的影響:
a.家長的文化素質高對家庭教育具有促進作用。首先,文化素質較高的家長往往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資;其次,文化素質高的家長一般會比較注重自身修養的不斷提升;最後,文化素質高的父母往往比較熱愛學習、善於學習,這就可以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潛移默化地熏陶和影響孩子,而且,文化素質高的家長還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惑和問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b.家長的文化素質低會阻礙家庭教育的正常進行。首先,家長文化素質低比較容易忽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採取放任自流、聽之任之的方式,同時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教育方式方法的運用上也會有所欠缺,從而弱化了家長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影響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質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兒知識,教育沒有根據,比較盲目;最後,家長文化素質低,往往會導致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產生不科學的教育觀念,採用不科學的教育方式。
(2)家長道德素質對兒童家庭教育的影響:家長的社會道德影響著兒童的文明意識;家長的傳統美德影響兒童為人處事的態度;家長的婚姻道德影響著兒童的心靈健康;家長的人生信仰影響著兒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Ⅳ 師德師風調查問卷答案 德師風建設(家長)問卷調查表 尊敬的家長:您好! 為了進一步開展學校師德師風建設

作為教師要像大海一樣待人,容納百川;像細雨一樣做事,潤物無聲。

Ⅳ 家鄉社會道德調查論文 要錦州的~~

一、 調查的背景與動機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寒假返鄉時間,對我家鄉幾個村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鑒作用。在我家鄉的農村裡,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這幾個村莊是整個地區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可以代表家鄉農村的整體狀況。

時間:2007年2月7號至2007年2月27號。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七里店村及附近幾個村莊:沙坡池村,王莊村,毛庄村,孫庄村。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從過去二十年來到現在的變化及一年四季從農忙到農閑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二、 總體狀況及分析

總的來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范圍和人群來說,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 按時間來說

從近二十年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狀況的變化來看,經歷了先慢後快的發展過程。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逐漸形成,農村的整體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同時由於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歷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輩們自身文化素質過低、觀念落後,使得他們在受到外來文化沖擊時顯得猶豫、盲目以及不適應,農村裡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戲、聽說書、扭秧歌、祭祖等逐漸消失,農村文化陣地明顯萎縮,文化建設發展緩慢。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現在,這種情況開始逐漸好轉。80年左右出生的人開始成為農村家庭的家長,這些人大都受過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對各種新鮮事物感興趣,並且接受很快,於是,一度單調沉悶的農村文化生活逐漸變得豐富多樣,聽廣播、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看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得到廣泛接受和普及,發展到現在,在我所調查的農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電視,近40%的農村家庭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30%左右的家庭購買了VCD或DVD。在我們鄉鎮也有許多文化場所,如:音像製品出租、書報刊出租與零售、網吧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改善,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也發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來說

當前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30歲到45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裡還是自己家裡,他們主導著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裡看電視或者聽廣播,23%打撲克,10%左右搓麻將,7%下象棋,另外的6%讀書看報或作其他文化活動。

農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體來看缺乏指導、監督和引導。比如我在調查鄰村的一個網吧時,發現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學生幾乎全部是在玩電腦游戲或者聊天。電腦和網路本來是一種現代文明的傳播工具,而如果缺乏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導,使孩子們整日沉迷在游戲或聊天的虛擬世界裡,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毒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群體,他們的文化生活相較於其他年齡的人群顯得相對貧乏,我所調查的這些農村裡針對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組織。建議農村鄉鎮的相關部門和幹部多關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組織開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類的文化活動,為他們購置一些健身器材,使農村的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三、 當前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是:

1、 賭博風的抬頭

在我這次調查的幾個村莊里,有近30%的農民在打撲克、搓麻將的時候賭過錢,雖然數額不大,一般都是一元、兩元,並且按這些農民所說,「如果不來點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這種風氣必須加以遏制,阻止其擴散蔓延。

2、 迷信活動

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我調查的村莊幾乎全部是漢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於農村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當地農村的傳播中,為了吸納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揚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針吃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這已經帶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農民的參與熱情不夠

有些農民仍然只注重掙錢,而忽視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對群體文化活動熱情不高,參與較少。

四、 幾點建議

以上就是我所調查的家鄉農村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況,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家鄉農民對目前的現狀是基本滿意的,農村的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但目前的現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不適應,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硬體建設。就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家鄉的農村鄉鎮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農家書屋,健身的器材和場地,放映廳等。

2、重視對農民的文化教育。上級部門應多開展一些「送文化下鄉」活動,並且應該針對農民需求,豐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

3、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提高鄉村教師的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使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Ⅵ 簡述提升家長道德素質的方法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要教育孩子謙讓之理,告訴我孩子要懂得謙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後,要學會放下身段,但是父母也要教育孩子,懂得謙讓,學會不要鋒芒畢露。更不要驕傲自大,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大千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學會禮讓,學會謙虛。低調做人。

理解德

有句話說理解萬歲,其實人人是都需要被人理解的。能去理解別人能去換位思考,能站到別人的角度上多去為他人考慮,多去為他人解決問題,多去為他人提供價值,能理解別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要告訴我,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為他人著想,擁有一顆利他之心,利他思維。

同時這個理解值得不只是要理解他人,理解一些事情,但是也要理解別人不能理解的一些事。

尊重德

學會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要告訴孩子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在意別人的面子,在意別人的尊嚴,為他人方便。

幫助德

幫助值得,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會去幫助他人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們都應該聽老師教育過我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無私的幫助他人,不求任何的回報。

Ⅶ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調研結論怎麼寫

道德風尚是指某種比較穩定的社會道德狀況。它是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在社會道德生活中的表現。道德風尚通常反映出社會中絕大多數人的道德水平,是一種社會風氣,它既指那些在社會上得到普遍保持的具有道德意義的風俗和習慣,也指那些在社會上出現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風俗和習慣。一種良好的道德風尚是人們在社會道德實踐中通過道德教育、道德修養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級和集團,道德風尚的要求也不同。道德風尚代表一定社會或社會中一定階級、集團、集體本身所固有的、習以為常的行為內容。
社會主義社會,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要求人們在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尊師愛生、拾金不昧、濟困扶貧、見義勇為、勤儉節約、愛護公物、鄰里關系、遵守秩序等方面樹立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如何樹立良好的社會道
德風尚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我認為:
一是要抓住重點,突出主題。
要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把思想道德建設的作為永恆主題,使之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和最強音。加強道德建設,涉及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領域,要注意抓重點人群、抓重點行業、抓關鍵部位、抓薄弱環節。在重點人群方面,要切實加強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道德教育,著重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在抓重點行業方面,要以經營單位和行政執法部門為重點,深入開展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和公正執法、熱情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教育。
二是要聯系實際,重在實踐。
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要以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群眾性的公民道德實踐活動。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和黨政機關開展的爭先創優、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以及社會各界組織的「希望工程」、「送溫暖」等公益活動,都要結合實際,在活動中充分體現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內容,寓道德教育於實踐活動之中。要結合我縣文化特點、傳統美德和經濟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楷模,讓廣大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得到啟發、受到鼓舞。要利用各種節日、紀念日,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活動,陶冶人們道德情操。要開展必要的禮儀、禮節、禮貌教育活動,規范人們的言行舉止。
三是要明確任務,分工落實。
家庭、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各有側重、各有特點,要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宣傳、教育、文化、科技、組織人事、紀檢監察等黨政部門,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和社會各界,都要明確在公民道德建設方面的職責任務,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各盡其責,把道德建設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作為家庭的家長,要自覺加強道德修養,以良好的言行舉止影響家庭成員,特別是要抓好對孩子的道德啟蒙教育。
全體公民都要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參與道德實踐,共同樹立高尚的社會道德風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起模範帶頭作用,以良好的道德取信於民,帶動廣大群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領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Ⅷ 如何填寫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家長)問卷調查表

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家長)問卷調查表整理:賈鳳蓮尊敬的家長:您好!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努力興辦人民滿意教育,請您配合我們填寫此表。 1、教師的形象(言談舉止、著裝)是否符合教師職業道德有關要求?符合( ) 不符合( ) 2、教師有沒有體罰或變相體罰、辱罵幼兒、歧視差生、令幼兒身心受損的現象?有( ) 沒有( ) 3、您對教師給幼兒布置的家庭作業(如:家園雙通道)這種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方式是否滿意?滿意( ) 不滿意( ) 4、您對教師為幼兒作業的批改反饋是否滿意?滿意( ) 不滿意( ) 5、教師是否有舉辦有償家教或違規辦特長班現象?有( ) 沒有( ) 6、教師有無不按時到崗、對孩子的活動不負責的現象?有( ) 沒有( ) 7、教師是否有擅自收費或推銷商品現象?有( ) 沒有( ) 8、您對教師尊重幼兒人格,保護幼兒安全方面的工作滿意還是不滿意?滿意( ) 不滿意( ) 9、您的孩子最喜歡的老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認為孩子本學期進步最快的是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對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有何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Ⅸ 中國社會道德建設現狀調查

可以看出,中學生無論在社會上,在學校內,其愛國意識的養成,總體上看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由此也驗證了學校在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學生愛國認識與愛國行為養成方面的教育效果。在升國旗、奏國歌時,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的行為調查中,有89%的學生能做好。也說明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建立在學生對愛國主義概念認識之上的。

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文化成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講,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調查結果則表明,一部分學生對一些基本常識缺乏掌握。應該看到,德育與智育是辯證統一的。我們在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十分注意智育因素的培養。

另外。13%的學生不了解國徽圖案的象徵意義,還要加強有關知識的學習。有3%的學生對升旗儀式持無所謂的情感,甚至有厭煩的情緒,令人擔憂。說明《國旗法》的學習教育要深入開展,升旗儀式有待進一步規范。參加升旗儀式是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之一,不是一種形式主義要讓學生自覺地通過這一活動接受教育、陶冶情操。

基於以上分析,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道德品質教育,德育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政治方向、形成馬克思主義正確的思想觀點、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不然的話,他們很有可能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迷失方向。學校要注意研究學生品德形成的內在心理機制,抵制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學校一定要把德育和智育結合起來,努力開展「寓德於教」的活動。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就是一句空話。要充分發揮政治課及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學校一定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鼓勵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能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停留在觀念的層次上,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標志是其行動,這同樣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立足點和歸屬。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強調一個人的道德行為,我們要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才真正地落到實處,找到方向,德育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

對待師長的情感行為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中小學生對師長的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來看是比較好的,這從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中小學愛國主義品質的人格基礎狀況,又從另一方面表明我們的中小學具有形成優秀道德品質的潛在的較強的能動性,自然也是加強道德教育能受到實效的前提。

禮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古訓曰:「不學人與禮無以立」「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可見,禮儀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禮儀教育肩負著選擇、傳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尚使命。它一方面把中華民族禮儀轉化為青年一代的素質結構: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時代禮儀。近年來,由於社會風氣不盡人意。一些與禮儀相悖的行為侵襲和影響著青少年,不少青少年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調查顯示,有的不會鞠躬、不會微笑、不會拍手;有的見到老者不是昂首挺胸,「目中無人」,就是低下頭來,摔肩而過;有的家庭甚至出現「孝順顛倒」的不正常現象。「禮儀之邦」的中國出現了禮儀失落,不能不使人感到憂慮。

人生在世要有「三自」,即自尊、自知、自製。「自尊」是為氣節、「自知是為智慧、「自製」是為修養。有了「三自」,在人格上能頂天立地,在交際上能使用文明用語、道德規矩,不卑不亢,在品德上能上下稱道。

人生價值取向

學生最敬佩的人物調查中處於前五位的次序為:

1、科學家

2、革命領袖

3、成功人士

4、英雄模範

5、著名演員或歌星

崇拜偶像的選擇時代的限制,年齡和社會影響的痕跡是很明顯的,敬佩的人物中科學家居第一,革命領袖居第二。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有可望長大的急切心理,在這種急切心理的催促下,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未來的我」。這個「未來的我」,就是孩子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中心崇拜的偶像是學生心甘情願選擇的,是在一定環境熏染下潛移默化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動搖、不易轉移,就會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起規范作用、推進作用。

作為家長和教師應該將一些追求高遠、矢志不移、貢獻卓著、完善小我、光大大我的知名人物介紹給孩子。讓孩子的心靈逐漸與他們產生共鳴。讓孩子去體察,去感受,逐漸從崇敬升華為崇拜。

幫助孩子選擇崇拜偶像,就是幫助孩子選擇永不退休的終身教師,一旦做成功了,又是終身有益的大好事,就會全方位、多層次地影響孩子,給孩子以前進的動力。

奉獻與所取的關系是人生價值取向的核心問題,學生中認為人生在於奉獻的佔40.6%,認為在於奉獻也在於索取的佔49.2%,多數中學生用奉獻與索取兼顧的價值取向取代「人生價值在於奉獻」這一觀點的主導位置。

對人生的思考,多數中學生是非觀念比較明確,但社會生活的實際狀況比理性的標准更具有影響力,他們思考的熱點更側重對現實人生的關注,不確定的因素不少。

在政治價值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正確認識並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領導,對走社會主義道路持肯定態度的佔95.19%,表明大多數學生希望國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保持長期穩定和繁榮。當然有部分學生對政治教育課冷淡,對意識形態不關心,「政治無用論」有一定的市場。

在道德價值觀方面,對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61.6%的學生認為需要大力提倡。有35.3%的學生既要為人民服務,也要為自己謀利益。

在道德行為上,一些公認的社會道德准則在不少中學生中並沒有成為約束自我的力量,對考試作弊問題,30%的學生認為「不作弊更好,作點弊也無妨」;有3.2%的學生認為「不作弊太傻了」。調查還表明,對英雄模範人物表示敬佩,但不準備去仿效。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學生道德能力不強,道德選擇是非不清,對社會上的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認識錯位,道德行為表現不良。少數學生有打架斗毆、偷竊、欺詐等行為,受到校紀、法紀處理。

職業價值方面,在選擇職業考慮的因素上。選擇職業符合個人特長和興趣的佔35.8%,而符合社會需要的僅佔20.6%。總體上看,中學生考慮職業選擇因素上,更加註重自身發展,強調符合個人興趣、特長,以實現個人抱負為出發點,並且兼顧社會需要,同時也考慮工資收入和穩定等實際問題。

在具體職業選擇上,把從事科技工作放在首位,偏重個人生活和前途,民族、社會、集體責任感不強。認為講人生理想就是自我設計,講成才就是成名成家,講幸福就是個人幸福,講民主就是個人自由。

極大多數學生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是持否定態度的,但同時有追求個人利益,嚮往高收入、高消費的現象比較明顯。不少學生在對待理想與現實、精神生活與物質享受、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繫上,明顯地向後者傾斜,具有兩面性。對學生情況的估計,不能只停留在調查數據的分析上,還要看到問題的深層內涵和實質。當今的中小學生,思想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他們思維敏銳,勇於探索,求知慾強,文化科學知識面廣,但存在著兩重性,既有務實、自立、開拓的一面,也有短視、盲目的一面。其表現為可望實現現代化,又對社會主義方向不夠明確和堅定;能較快適應改革開放,但情緒起伏不定;務實觀念增強,但對政治漠不關心;自主意識突出,但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意識減弱;開拓意識強,但刻苦意識欠缺。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不在學校教育階段給予正確引導,勢必影響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影響他們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此,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給點分吧!謝謝

Ⅹ 尋找一篇大學生公德調查報告

有關大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報告
「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說到社會公德,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的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擴大,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公共生活日益成為社會成員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會公德則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准則。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
調查目的: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修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已成為我國傳播社會公德意識和實踐社會公德規范的重要力量,對宣傳、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現狀,發現大學生公德意識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傳播公德意識的建議,共創和諧社會。
調查形式:於2009年4月7日,隨機抽取湖南地區兩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中南大學)的210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佔49.7%,女生佔50.3%,調查問卷回收率79.5%,有效問卷167張,有效率100%,人工處理數據,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制。
調查內容:從長沙市大學生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對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態度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態度三個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
此次調查我們通過如下幾個問題,對大學生對待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進行了研究。
1、坐公交車時,你會給老幼病殘孕讓座嗎?
2、坐公交車時,你自己沒有座位,但看到坐著的年輕人對身邊的老人小孩熟視無睹,你會
3、你會在自習室里大聲接電話嗎?
4、一位農民工的權益受到侵害,但卻不知如何維護,而你恰好懂這方面的法律知識,你會
調查發現對於問題一,有70%以上的同學表示一定會讓,25%的同學表示視情況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學表示不會讓。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識,視情況而定的同學,可能是因為公交車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離老人又遠,不方便給老人讓座。對於問題二,有75%左右的同學,只是心中責怪那人沒素質,但沒有任何行動,有5%左右的同學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學表示提醒年輕人讓座。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公德意識,至少對這種行為表示不滿,但絕大多數保持沉默,缺乏維護公德的勇氣;更深層次的探究,還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別人不聽勸告,而使自己尷尬,或者說不知道怎樣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與私德之間,大多數人還是在維護私德的基礎上再去維護公德,問題四和問題五同樣顯示出了這樣的問題。
二、對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態度
我們主要是通過調查大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度,以及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等方面進行研究的。
1、你對國計民生的態度是
2、你曾主動去無償獻血嗎?
3、你曾經利用手機或網路等媒介傳播過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嗎?
調查發現,對於國計民生的態度,有57%的同學表示偶爾看一下,只了解周圍人談論的事情;40%的同學表示很關心,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只有3%的同學表示與自己無關的不關心。表明大部分同學還是會去關心社會問題,但並沒有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大多都是從別人不經意的談論中,獲得信息的,也有極少數同學表示不關心。當我們調查大學生無償獻血情況時,我們了解到有36%的同學表示想去,但不放心;33%的同學沒有獻過血;31%的同學無償獻過血。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還是願意去無償獻血的,但有30%多的同學卻不敢去獻血,因為擔心衛生條件,害怕自己因為獻血而感染疾病。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我們認為跟負面宣傳有關,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報道,大多是會因此而感染病毒。我們的社會、政府應該積極為大家創建一個安全的環境,作一些正面的宣傳與引導,消除人們心中的障礙,建立人們對社會的信賴。隨著近年來網路逐漸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網路活動也中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如網路暴力,色情信息泛濫等,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對大學生在網路中的道德作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有81.25%的男生從來沒有在網路上傳播過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93%的女生從來沒有做過,11.25%的男生曾經有過這種行為,但現在不再有,僅1%的女生有過這種行為,7.5%的男生一直都有這種行為,6%的女生一直都有這種行為。 結果顯示,在網路上接觸不良信息並傳播不良信息的人群中,男生明顯多於女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好奇心比女生強。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正確使用網路工具,健康進行網路交往,避免自己沉迷網路,養成自律精神。
三、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態度
此項內容,我們主要是通過大學生對待環保問題的態度,進行研究的。
1、你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態度是
2、如果在舉行一些環保活動,你會積極參與嗎?
在調查大學生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態度時,有70.5%的同學表示有意識,盡量少用;6.5%的同學表示堅決不用;25%的男生表示不在意,6%的女生表示不在意。結果顯示,大多數同學有一定得環保意識,在能不用的情況下盡量不用,女生的環保意識要強於男生。可能是因為女生比較細心,比較關注細節,更注重環保。部分原因可能是性格差異造成的。同樣在調查大學生參加環保活動的積極性中,我們發現女生的積極性也要高於男生。
從上述三個方面的分析表明長沙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具有以下特點:<一>大多數大學生具有公德意識,並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二>大多數大學生能自覺遵守公德但缺乏維護公德的勇氣;<三>大多數大學生還是會在維護私德的前提下再去維護公德。對於以上特點,我們認為有如下原因:1、大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和素質有待加強和提高;2、社會公德所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而大學生往往會忽視這些細節;3、從眾心理普遍存在;4、網路中的不良信息的影響,如:網路中的暴力游戲等;5、學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強;6、社會陋習依然存在。
關於如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我們有如下建議:1、首先是加強大學生自身修養與素質,通過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公德意識,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攻起,帶頭踐行公德規范;2、其次應該加強家庭與學校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教育。大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家和校園,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正確的道德教育,不要將一些自私利己、時時提防他人的錯誤思想教給孩子;作為學校,應該多開展一些有關加強公德教育的活動,讓同學們積極參與,並讓他們從實踐中培養公德意識;3、最後政府應該要為提高大學生公德意識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讓在路邊乞討的人們能夠獲得救濟;完善醫療保障制度,讓人們在更完全、更清潔的醫療環境中得到治療。總的來說,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進一步加強需要個人、家庭、學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只有人們社會公德意識的普遍提高,社會風氣才會逐漸變好。

熱點內容
婚姻法哺乳期多久 發布:2025-01-18 18:31:50 瀏覽:787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