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語法學視角

語法學視角

發布時間: 2022-04-08 20:15:33

1. 從語法學視角來看她有個妹妹很能乾的句式是

「她有個妹妹很能幹」的句式是兼語句。在這個句中,「妹妹」作「有」的賓語,同時,它又兼做「能幹」的主語。

2. 社會語言學視角可以研究語言的什麼方面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網路的使用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交流工具,在這一交流過程中便產生了網路語言。網路語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路語言是指與網路有關的所有語言形式,包括網路中的專業術語和人們在交流過程中所使用的交際語言。而狹義的網路語言是指人們在網上交流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符號,即通過漢字、拼音、字母、數字、表情等輔助手段在網上進行交流的語言形式。由於它簡潔、方便、有趣、形象、生動,因此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在使用網路語言的同時,也在不斷改變著自己的語言習慣和交流方式。而本文則主要是從社會語言學的視角重點分析後者。
社會語言學研究人們的言語與其社會身份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從使用語言的人與社會來研究語言對社會地位的反映;另一方面,對使用某語言的社會及個人使用的語言進行深入研究。網路語言作為一種交際語言,即人們在網上進行交際時所使用的語言,是一種語言變體,而語言變體正是社會語言學所研究的對象。因此,本文將從社會語言學視角分析網路語言的特點、形成原因及其發展趨勢。

3.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漢語與英語有哪些不同

漢語是表意的,象形的,英語是表音的;英語的音位比漢語多,達50個左右,漢語31個;漢語是單音節,且音節的數量和變化比較簡單,英語是多音節,數量多而且變化復雜;漢語單音節只有一個重音,英語重音根據音節的變化而變化;在詞彙方面,一、二、三級結構的詞彙英語都超過漢語;從語法上講,英語是屈折語,詞形有變化,漢語是孤立語,詞形無變化。

4. 從語言學的角度(語音、詞彙、語法)分析漢語和英語的不同

(1) 語音方面,漢語有聲調,英語沒有,漢語的音節開頭的部分只能存在一個輔音,英語存在輔音連綴。
(2) 詞彙方面,漢語多採用「詞根+詞根」式的復合式構詞法,而英語則使用詞根加詞綴的構詞方式。
(3) 語法方面,漢語基本上沒有詞形變化,語序和虛詞重要,而英語存在詞形變化。

5. 談談語法在教學中的作用

語法可以讓人們從一種語言中由小的意義結合體組合成大的意義合體所依據的一套規則准確地進行思維表達活動。

此處的語法是指現代漢語(狹義的現代漢語——普通話)語法,現代漢語語法有三大根本特點:分析型語言、重語用、重韻律。三者為"一體二用"的關系。

所以,現代漢語語法能夠幫助我們現代漢語語法所覆蓋的體系——詞類、句子類型、句子成分等。

語法教學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語言的多重屬性如語言結構性、語言生成性和語言社會性等決定了語言研究的不同視角。語言教學發展的歷史表明,語言學理論發展歷來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語言教學發展方向。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發展使傳統的語法教學受到質疑,有的專家甚至堅決反對顯性語法教學。

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看,二語/外語語法教學至少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性:有助於第二語言認知體系的建立;有助於加快第二語言教學進程;有助於使用第二語言的准確性。

以上內容參考:知網-淺談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6. 如何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文學作品

文學語言有其不同與其他藝術現象的特點,本文將對文學語言的幾個主要特點為突破口展開論述,以修辭、細節和幽默三個角度入手,闡述了文學的形象生動性。

文學語言的特點包括眾多方面。而鮮明性、生動性、形象性等為主要方面,除此之外,文學語言還有它自身的特點如音樂性、情感性、蘊藉性、陌生化、鮮明的個性化,復義、反諷與悖論等等。與其它藝術不同,「文學是語言藝術,是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傳達作家對人生獨特的審美體驗的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傳達作家對人生獨特的審美體驗的藝術門類,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使文學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本質特徵。」
一、修辭手段的應用
談及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首先要弄清:文學語言是它以民族共同語﹐特別是人民群眾生動的口頭語言為基礎﹐經過作家加工﹑提煉而形成﹐富於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文學語言具有的想像生動性要求活的東西不能寫死,但死的東西一定要寫活,表現為一些修辭手段的應用;其次,文學語言能夠精確地按照事物和行動呈現在視覺和聽覺里的那種形式展現給讀者,即所謂的「繪聲繪色」、「情景再現」,表現為細節上的生動刻畫;最後,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表現在它能夠構建出含蓄中的幽默,恰到好處涉筆成趣。文學作品要把枯燥無味的文字變為活潑跳動的語言,不可或缺的是恰到好處的修辭方法的運用。朱自清先生把這一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如他的作品《春》:
「一切都象剛睡醒的樣子,」…「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紅的像火」…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作者運用比喻和比擬手法,「鑽」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小草萌芽的生命力,彰顯著力量與生氣。「鬧」則描繪出了眾蜂飛舞,聲音靈動而此起彼伏的熱鬧場景,二者站在視覺與聽覺的角度,表現了春的生動。除了《春》,在《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也用了頗多修辭。
除了比喻、比擬等修辭方法的運用,誇張、借代、婉曲也是經常使用的手法,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字之所以用得精妙,就是因為讀者會隨著這個敲字,在頭腦中勾起敲後景物所產生的變化——宿在池邊樹上的鳥,池中的魚,樹上的葉子,不遠處的貓狗等動物的反應,聯想和想像鋪天蓋地起來。
二、細節的刻畫
不同於科學語言、日常語言,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性是指文學語言文本細節刻畫上。科學語言,強調嚴謹的邏輯性、嚴謹性、明確性尤其是實用性,它不注重個人色彩和風格,顯得樸素單純、千篇一律。日常語言由於發生在具體交往中,受到現實人際關系和具體預警的影響,更加富於感情色彩和個人風格,主要用於溝通交流的需要。文學語言則突破了語法結構和邏輯要求,強調個人感情和語言風格,它不作為說理的手段,而是作為描寫、表現、象徵的符號體系,與普通語言有一定程度的背離,採用描寫形式來反映外部世界表達主體的情思,甚至刻意使用隱含性語言,涉及的意義往往不能直接理解,需要讀者思考、分析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以及作品本身所體現的價值,尤其是對細節描寫上所下的功夫。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的那段描寫:「兩彎似,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是描寫林黛玉神態的,她的性格是多愁善感,身嬌體弱。
通過細節描寫可以使讀者在頭腦中浮現作品刻畫的情景,彷彿身臨其境,生動入微。如《狼圖騰》文中形容小狼的吃食:「小狼在吃撐以後就開始挑食了,先是跳粥里的碎肉吃,再挑星星點點的肉丁吃,它銳利的舌尖像一把小鑷子,能把每一粒肉丁都鑷進嘴裡。…小狼居然在用舌頭擠壓剩粥,把擠出來的奶湯舔到嘴裡面…」隨著閱讀,一隻小狼在吃東西的情形彷彿就在讀者眼前,而讀者似乎就沉浸在觀看小狼啄食的情景之中。這種細節化的描寫突出了小狼個性化的一面,使小說並非平鋪直敘地展開,增添了作品的形象生動性。
三、風趣幽默性
最後說到文學作品所傳達的風趣幽默性更是表達出形象生動性的一面。語言新鮮活潑、風趣幽默、富於表現力。生動、流暢的講述,能把讀者帶進一種藝術享受的境界,會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文學作品中俗語、成語等在人物對話中的應用,凸顯了作品中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突出。《紅樓夢》第六回中劉姥姥說:「那我們也知艱難的,但俗與說道: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些;憑他怎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呢。」 [2]寶釵的練達老成,劉姥姥的樸拙逢迎的性格,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
趙樹理論及了三仙姑的來歷:「當時的青年,如今都已留下鬍子,家裡大半又都是子媳成群,所以除了幾個老光棍,差不多都沒有那些閑情到三仙姑那裡去了。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綉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發脫光了,用黑手帕蓋了起來,只可惜宮粉塗抹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上了霜。」 [3]通過詼諧的刻畫,三仙姑的個人形象鮮活地展現出來。
無論是從文本修辭上,從細節斟酌角度,或是以風趣詼諧的視角入手,總而言之,作品文本無論是從作者創作角度,讀者接受層面,都是以作品的形象生動性作為創作或解讀為基本著眼點的。這個問題也許看似容易,實則難過登天,所以作家不容易成為真正的作家,所以作品的形象生動性是一個需要長久關注的角度,無論對於讀者或是對於創作者。

7. 請問一下,從現代語法學角度來說:root、stem與base 三者的區別

root指根源,即事物的最終來源。
stem是起源於,主要是從時間上繼承的意義。
base是基礎,即事物的基本。

8. 英語學習中,語法和語感哪個更重要

一、首先回答語法和語感的關系:


語法和語感的關系是什麼?


語法和語感的關系是「形」和「影」的關系。


「形」清晰,則「影」清晰;

「形」模糊,則「影」模糊;


也就是:


「語法」清晰,則「語感」清晰;

「語法」模糊,則「語感」模糊;


所以說:


「語法」為「體」,「語感」為「用」;

「語法」是「內核」,「語感」是「外衣」。


用太陽來比擬語法和語感,正因為內核的高溫核爆(語法),才有外在閃耀奪目的光芒(語感)。


沒有「語法」加持的「語感」,就有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形之影」。


「語法」是英語語言的規律。


有「語法」加持的「語感」是理性的「語感」;

無「語法」加持的「語感」是非理性的「語感」;


所以,很多時候,沒有「語法」加持的語感,是似是而非的,是不靠譜的。


眾所周知,「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深化理論」。


語法就是「理論」,語感就是「實踐」,所以「語法指導語感實踐」,「語感深化語法理解」。


所以不要妄想希望通過大量聽說讀寫練習來建立起正確的語感,這是典型的舍近求遠,事倍功半的方法。


而應該先為自己構建起一個系統、強悍的語法內核,做到對英語的各種語言、語法現象「熟練於心」,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之後再通過大量聽說讀寫去訓練語感,這樣的來的語感才是「理性、正確」的語感。



二、回答一下如何走出英語瓶頸


英語的瓶頸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語法」,第二個就是「單詞」。


一、語法瓶頸


語法瓶頸表現為對語法的理解一知半解,語法學的零散、細碎,不深入,不透徹,不系統,不完整,根本沒有觸及到語法內在的邏輯和其背後的原理。

語法瓶頸直接導致閱讀和寫作的語法障礙,復雜的句子難以理解,更寫不出,無法細膩和准確的感知和把握。


二、單詞瓶頸


單詞的瓶頸表現為大量的單詞僅是眼熟,大多數單詞僅局限於最基本意思,根本沒有做到全面了解一個單詞,全面精學一個單詞。


單詞瓶頸直接導致閱讀和寫作的詞彙障礙,閱讀時單詞的意思稍作變化就無法理解,寫作時想表達某種意思卻不知道該用哪個單詞。


語法是根,單詞是葉。


只有真正學透語法,建立起「真正意義上完全的英語自學能力」,這時你才跨入了真正高效高質學習英語的大門。


所以,無論是語法還是單詞,都需要重新回爐,重新打磨。



三、語法包含哪些內容



英語語法包含哪些內容?


英語語法分為如下兩部分內容:


一、句法部分——包括十大詞類、兩大句型、八大成分、主從句、單復句、完全句、非完全句(非謂語動詞);


二、時態部分——主動時態、被動時態、真實時態、非真實時態(虛擬語氣)、非謂語動詞(相對時態)等。


句法部分是對句子的組織,時態部分是動詞傳遞的「時空」內涵。時態知識的學習是基於良好句法知識基礎之上的。沒有堅實的句法知識,時態是很難學好;光有了句法知識,缺乏了時態知識,語法又不夠深入透徹。可以說句法知識和時態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句法知識結合時態知識構成英語這座大廈的宏觀框架體系。


學習語法需要從「頂層」著眼,從「底層」著手,即,從宏觀的「頂層」視角建立起系統完整的英語語法體系,也就是你要看清英語語法的全貌,同時從微觀的「底層」出發,深入到英語語法的內在本質,也即是你要深刻理解英語語法的內部邏輯。 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理解英語語言的規律——語法。


所以與其花費大量練習似是而非的語感,為什麼不花十多個小時系統的學透語法呢。


推薦《英語思維:10小時建立完美英語語法體系》,花一兩周時間看完,認真記筆記,認真復習筆記,效果會更好。一兩周後,你會見證你的語法「脫胎換骨」「破繭成蝶」。


真正學透語法了,你才真正能夠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真正能夠做到「以不變(語法規律),應萬變(聽說讀寫語言現象)」。

9. 語言學家從語言學角度把語言分為 什麼

語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語言的限制.系統固有的語言,從語言的形式和結構,和語言的社會功能和其他外部因素分析.
語言在人類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人類的語言是那麼的神秘現象,人類還沒有完全了解的東西.自古以來,語言學家們試圖探索語言在許多方面,並形成了一些語言學校.概括起來,主要從兩個傳統:文學傳統與人類學的傳統的現代語言學.從比較語言學和歷史語言學的語言分析和比較文學傳統,文學和寫作的文學作品的研究.19世紀語言學家為現代語言學自主研發奠定的基礎,後來發展到布龍菲爾德的結構和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傳統的強調語言的自然屬性,語言作為一個封閉的獨立系統,全面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獨立尖端科學的語言學.人類學傳統是指利用人類學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書寫系統和文字傳統的社會團體.美國寶ASI和薩皮爾自20世紀開始,人類語言學家強調語言的社會屬性,語言和它的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因此必須被視為語言學是一門社會科學,語言,社會和文化環境的研究.傳統的人類學語言學誘導的出現和興起的文化語言學.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語言的交際過程中,語言學家們發現,人在語言溝通過程中,不僅涉及語言系統,但也有密切的關系,以相同的語言系統和生存的文化體系.
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制定,有兩種:語言和文化「和」文化語言「.為了定義語言和其他文化現象之間的關系,和一些語言學家的文化劃分到兩個方面,「文化」和「小文化」(光明,1976年).其中,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從屬關系,關系與小文化的平行關系.
語言?一個特殊的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作為一個全方位的整體概念的文化,語言屬於人類整體文化的范圍,即文化,但它是一種特殊的狀態在對應的整體文化,小文化關系的其他組成部分的整體文化(IE).這種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和人際溝通的工具,人與文化媒體整合形成的人形,也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發展,並改變

10. 請問怎樣從語法角度講解「會」和「能」的區別

從廣義來說, 能和會的意思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從語言學來說准確的有以下細微的專差別:
「能屬」,是被動詞,而「會」是主動詞
例如:一個人面對壓力時,往往( )激發起內心的能力。
此句中,是該填能還是會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句中的激發是謂語動詞,雖然是人在激發,但從語態上確認,是這個人被激發,是被動語態,所以填能。
2.一個人有貪念時,往往( )被別人利用。
此句中也是被動的,應該填:會

熱點內容
行政法范疇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5 17:49:43 瀏覽:676
學習經濟法的收獲體會 發布:2024-11-15 17:14:28 瀏覽:687
行政法與民法的交鋒 發布:2024-11-15 17:11:03 瀏覽:772
畜牧獸醫行政法規包括 發布:2024-11-15 17:00:08 瀏覽:926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5 16:30:43 瀏覽:995
創遠律師事務所黑律所 發布:2024-11-15 16:26:11 瀏覽:21
法院調查股票 發布:2024-11-15 15:57:34 瀏覽:269
開封人民法院執行網 發布:2024-11-15 15:35:07 瀏覽:332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