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道德圖
Ⅰ 《道德經》中的道德是什麼意思
凈空法師:什麼是抄道德 道德兩個字是非常淺顯簡易的,簡單容易。所謂 道 就是自然的法則,像植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運行,自然的規律,自然的法則,這是道。 道在我們人倫方面 ,就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中國先人所講的「五倫」,這個五倫是道,是自然的結合。 遵守這種自然的運作、自然的法則, 就叫做「 德 」。所以「父子有親」,那個「親」就是德,親是親愛,這是道德裡面的第一德,也是最根本的大德,親愛,父子的親愛。這個親愛向外擴張,就是「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德!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德。 道就是自然的法則(若講人倫即五倫),德!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德(若講人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而人倫方面講道德倫常,就是順應這種五倫五常的自然規律,這就是道德倫常的意義。
Ⅱ 道德經中講萬物負陰而抱陽,這不是說背陰腹陽么但是中醫講腹為陰背
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不單是指人,所有萬物,比如植物向日葵,向陽生長,面對太陽,抱陽,前陽則後陰,中醫里的,背為陰腹為陽因為背部有足太陽膀胱經,且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央,督脈為陽脈之海,背為陽跟經絡有關,其次,我認為的是,觀察人體,一般都是背部較簿,而腹部脂肪較多較厚,這些都屬於陰的,所以是背為陽,腹為陰。
Ⅲ 《道德經》中的「有」與「無」究竟是指什麼
《道德經》中的「有」與「無」究竟是指什麼
「有」與「無」二字,《道德經》乃至其他諸經中時常提到它們,然而今人對此二字的理解卻大有偏差:有的認為是指具體形物的「存在」與「不存在」而言,這個「存在」與「不存在」是由眼、耳等覺知器官所決定的;有的乾脆認為是指「某物看得見」與「某物看不見」而言,譬如將人活著稱為「有」,人死火化了而稱為「無」。對「不滅論」學得好一點的人則認為,無論形物存在與否或人活著與否,其中有一個本質的東西是永遠不會生滅的,所以「有」與「無」是指「形」、「象」而言也。
上述諸說法不能說不對,只是不符合《道德經》乃至其他諸經中的本意而已,那麼其本意是指什麼呢?除了「不滅論」的一層意思之外,本質應是指我人乃至萬物的識心而言也。
看過佛家《楞嚴經》的人都知道,我人的識心並不是那個真正的「心」,那個真正的心是「不知不覺」的,也就是《莊子》中所說的「庸矩知」,也就是「知而不用」;唯有識心才形成了萬物的自身,唯有識心才能識別萬物。譬如一個植物人,既不能說他死了,又不能說他不活著,若說其還活著,何以連人都認不得呢?若說其死了,又何以知道喂他而懂得張嘴呢?可以說,他的識心並未全死,只是識心中的意識心死了而已;如此說來,「有」與「無」則應是指識心中的意識心而言,《道德經》中所說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即是指識心與識心中的意識心兩方面而言也。
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當初只是一派渾沌,忽起一動,於是識心也就隨之而漸成了,此時雖有了點識心但卻未發生作用,此即謂之「無」也。由於這個「無」的作用是後來所產生萬物的第一步,故曰「無,名天地之始也」。那麼此處的「天」、「地」,是否就是指頭上的天與腳下的地呢?非也,此二者也是萬物中的一種而已。如果將那個渾沌之心叫做真心或道心的話,那麼它的一動即謂之「天」,它的一靜即謂之「地」,一動與一靜的作用就漸長了識心,故曰「天地之始」而不曰「萬物之始」也。
因為「有」了識心的作用,所以才產生了萬物,故曰「有,名萬物之母」也。說到這里不免要問,植物人為什麼不認得萬物的呢?你會說「那是因為他沒有了意識」,由此而知,意識心才是我人認識萬物的根元。人類當初並沒有意識心,就連嬰兒也沒有意識心,人類長大了才有了意識心,所以也就能識知萬物了;由此而知,萬物早就存在了,只是我人不識得它們而已,不識得則等同於「無」,識得則等同於「有」,故曰「有,名萬物之母」也。
《道德經》不是在講什麼世界的形成,當然也含有世界形成的原理在;《道德經》也不是在講「如何認知世界」,當然也含有認知世界的道理在;《道德經》主要是講如何使我人恢復道心的,而恢復道心的第一步即是除意識心,繼而除識心,最終達到「五蘊皆空」的精神境界。「五蘊皆空」只算是歸入道體了,但還不能發生道的「妙用」,只有體、用皆具才是完整的道,所以必須「即空即有」也;這個「即空即有」,即是「常無」與「常有」,故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也。
Ⅳ 三玄四書五經六藝是哪些
三玄:《莊子》、《老子》、《周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一、三玄
1、《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莊子》與《歸藏》、《黃帝四經》、《老子》等著作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典,它們不僅是哲學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關於文學、美學、藝術、審美的智慧結晶。
莊子等道家思想是歷史上除了儒學外被定為官學與道舉的學說。
《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更是對中國文學、審美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深遠影響。
莊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得以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精神得以發揚,在現實意義上,更為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精神鋪墊。
2、《老子》
又稱《道德經》、《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周易》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
《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後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
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聖典,六經之首。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並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二、四書
1、《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為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年—前434年)作。
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家學派的入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2、《中庸》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
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准,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宋代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宋元以後,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和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其主要注本有程顥《中庸義》、程頤《中庸解義》、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傳注》、戴震《中庸補注》、康有為《中庸注》、馬其昶《中庸誼詁》和胡懷琛《中庸淺說》等。
3、《論語》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
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
4、《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
《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86章。
相傳另有《孟子外書》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書》系明姚士粦偽作)。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
三、五經
1、《詩經》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
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 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
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 《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2、《尚書》
《尚書》意為「上古之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作品的匯編。記載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
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這說明作者應是史官。《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相傳為孔子編定。
《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是《今文尚書》,一種是《古文尚書》,現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
3、《禮記》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
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4、《周易》(已介紹)
5、《春秋》
《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就因文字過於簡質,後人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
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暠《春秋公羊傳》,穀梁赤《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
《公羊傳》與《穀梁傳》是為解春秋之筆法,釋《麟經》之精妙,但於《麟經》並無後續紀年。《左傳》 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傳》,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
是孔子所著《麟經》之續,同為魯國編年體史書,故與《麟經》並列。《史記》稱作者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清代今文經學家認為系劉歆改編,近人又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國史料編成(又有說是魯國歷代史官所寫)。
它的取材范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
《左傳》本不是儒家經典,但自從它立於學官,後來又附在《春秋》之後,就逐漸被儒者當成經典。
四、六藝
1、禮
禮節(類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禮者,吉、凶、賓、軍、嘉也。
2、樂
音樂。六樂 :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
3、射
射箭技術。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4、御
駕駛馬車的技術。
5、書
指書法(書寫,識字,作文)六書: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6、數
指理數、氣數(運用方法時的規律),即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運動規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書五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藝
Ⅳ 你對道德經有什麼理解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回;凡被造的,沒答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里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黑暗卻不接受光。」這段話是《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的開篇序言。
Ⅵ 你從《道德經》里學到了什麼
5000多個字,老子表達了自己的思想,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包羅萬象。難在遵循與實踐,有這內份豪情豪膽容的人也不多。現代來講,世人紛雜,物慾橫流,因此現代懂道的人寥寥無幾更在及少數。我認為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無為,清凈不私,以此為核心修煉道德經。
Ⅶ 看完道德經,你們有哪些理解
中國人的老祖宗老子在《道德經》上說得非常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也就是說:道生時間,道生空間,道生宇宙,道生萬有,道生萬物,道生植物,道生動物,最後,道生人類!
道是自有永有的!道是充滿宇宙萬有的!被生的不是道!被局限於宇宙的不是道!道是超越宇宙而存在的!道可以不因宇宙而存在!但是,宇宙不能離開道而存在!
中國人的老祖宗告訴子孫:太初有道!道是生命的源頭,道是真理的本體,道是唯一的道路!順天行道便是德!
一切生命包括宇宙,都是道生的!產生宇宙和生命的生命叫做道!
道不是被造的!道不是被生的!被造的不是道!被生的不是道!
孔子編輯的四書五經中的《尚書》里說:。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於上下,敬哉有土!
天是道的另一個稱呼,老百姓也叫做老天爺!道是有性格的,有感情的,有脾氣的,是公義光明的!道對宇宙萬物和生命以及人類擁有絕對的主權!就象人對被人所造的手機一樣,人對自己造的手機有絕對的主權!
如果人向自己的手機按A,自己的手機不顯示A相關的內容,反而顯示B,這個手機就是問題手機!就是壞的手機!就是不正常的手機!就是不合格的手機!就是不能用的手機!就是要修理和更換的手機!如果不能修理和更換的手機,就是被人拋棄的手機!手機不順從人就壞手機!
同理,人不順從道,就是壞人或者叫罪人!順天行道叫做天人合一,稱為德!替天行道或逆天行道必然會出現天災和人禍!
道,有主權無中生有!道創造時間,創造空間,創造宇宙,創造萬有,創造萬物,創造生命!生命不是從宇宙產生的!生命是生命的源頭,道生的!
道,也叫做天,也叫做造物主。
順天行道便是德!德是道本性的張顯!
Ⅷ 老子辯證法精華包含在《道德經》的哪些名言中
老子《道德經》中的許多名言都反映出老子的辯證法智慧。本文選取其中六個名言,並通過它們來解釋老子的辯證法智慧。
一,「物壯則老」
道德經
可信的語言往往是普通的,過於美麗的語言往往是不可信的。語言適當地往好里說還可以,如果達到花言巧語的程度,就是假話。這就是真話和假話之間的辯證關系。
老子的辯證思想還有很多,能夠領悟老子辯證法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益處。
Ⅸ 解釋下列詞語''盆景'
盆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韻。其中植物還具有生命特徵,能夠隨著時間推移和季節更替,呈現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種活藝術品,是自然美和藝術美有機結合。
盆景是呈現於盆器中的風景或園林花木景觀的藝術縮製品。多以樹木、花草、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匠心布局、造型處理和精心養護,能在咫尺空間集中體現山川神貌和園林藝術之美,成為富有詩情畫意的案頭清供和園林裝飾,常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起源發展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西安花卉盆景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面積1280畝,注冊資金2000萬元,員工39人,其中高級園藝師5人,中級技術人員15人。集園林種植、綠化設計、園林施工為一體的綜合花卉種植企業。公司位於藍田縣城北環路中段路北,南臨霸河、北臨縣委縣政府。這里氣候適宜、雨量充沛、鳥語花香,具有得天獨厚的花卉盆景苗木栽培資源。
公司按照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式建立了一個1千畝的名優花木生產種植基地,主要品種有:大規格朴樹、國槐、皂角樹、柿樹、桂花、白皮鬆、北美海棠、法桐、青竹、紫薇、木瓜、紅葉桃、榆葉梅、七葉樹、大葉女貞、辛夷、紅黃玉蘭、垂柳、金絲柳速生柳、等多個品種,形成了規模化、市場化的布局。公司本著以誠信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的經營理念,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准化種植、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格局,計劃用3至5年時間,把公司打造成為鄢陵縣花卉苗木、旅遊、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名優產業基地,成為鄢陵縣的一個靚點。
鄢陵花卉種植歷史悠久,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明確提出了保護生態平衡、恢復植被、綠化環保、美化環境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們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公司期盼與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共同打造一個生態環保、休閑旅遊、花卉苗木一體化的生態園區。
類別製作
盆景一般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前者以樹木為主要材料,又可分為觀枝、觀葉、觀果和觀花4類;後者較多地應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為主的為水盆景,以土、石為主的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為水旱盆景。
盆景的規格:樹樁盆景按樹樁高矮(其中懸崖式按枝幹伸展長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長度,分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種。
樹樁盆景
多選用枝葉細小、盆栽易成活、生長緩慢、壽命長、根干奇特的樹種,兼有艷麗花果者尤佳。現已被用作樹樁景樹的約有160種,除通過人工繁殖外,常從山林野地掘取經多年樵砍後留下的老乾樹樁培養。樹樁盆景千姿百態,可歸納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懸崖、枯乾、連根、附石、叢林等形式。培養土以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為最佳。盆景的製作有以修剪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屬絲或棕絲扎縛枝幹彎曲成一定形狀、再經逐年細致修剪成型等方法,並有不同的地方風格。
樹樁盆景成型後須精心養護。其中,修剪是促進或控制樹樁生長,使之保持一定姿態的重要措施。凡枝葉成片,層次分明的樹樁,要經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擾亂姿形的枝條。松類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變短。闊葉樹類的修剪,因樹種及開花結實習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過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葉茂花繁,健壯而不徒長。花、果樹樁需肥較大,且須增施磷、鉀肥。澆水量依氣候、樹種、物候期及盆的質地不同而異,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度。對產自高山的松柏、杜鵑等還需經常行葉面噴水。視盆景規格大小隔1~5年換盆一次。換盆時須除去部分舊土,剪去周圍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養土,重新種植。此外,還須採取防治病蟲害和防寒、遮蔭等養護措施。
山水盆景
須事先選定主題,並精心設計,根據主題選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隨類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質松軟)和硬石(石質堅硬)兩類。松質石料可用特製的錘在石上琢出溝壑、洞穴、峰巒、崗嶺;硬質石料則用切割、鋸、截等法達到去蕪存精的目的,不足之處可通過拼接膠合來彌補。在石上留有種植穴,便於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須主次分明,層次豐富,有變化而不雜亂。同一盆中宜石種相同,石色相近,紋理相順。同時運用近大遠小、低大高小、近實遠虛的透視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橋、鳥獸、人物等,用淺盆襯托,達到小中見大、咫尺千里的藝術效果。
藝術流派
盆器和幾架
樹(或石)、盆和幾架,是盆景藝術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質地、形狀各異。樹樁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狀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漢白玉、礬石或陶制的淺口盆,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多。幾架多用紅木、楠木、柚木、紫檀、黃楊等名貴硬質木材製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樹根加工。中國幾架的傳統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兩類:明式造型古雅,結構簡潔,線條剛勁;清式雕縷刻花,結構精緻,線條復雜多變,各具特色。
題名與陳列
給盆景以恰當而富有詩意的題名,可畫龍點晴,引人入勝。中國的詩詞、典故和成語,常是產生盆景題名的重要源泉。為了使盆景在短距離、小空間中達到較好的觀賞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適於平視為宜,或略低於視平線。如要給人以高聳入雲的感覺,或系懸崖式盆景,位置可適當提高。背景色彩宜簡潔淡雅,並與盆景有所對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陳設要與環境協調。如中式古建築廳堂中多對稱陳放,格局整齊嚴謹;現代公共建築和家庭中則應與室內裝飾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覽時的展品陳列講究整體藝術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後錯落,疏密有致,重點突出。長期展出的盆景園還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長的條件和養護管理。
風格流派
嶺南盆景
包括廣東、廣西地區的盆景,而以廣州盆景為代表。由於嶺南氣候溫暖,古樹蔥蘢,樹種多選用榆、雀梅藤(Sageretiaspp.)、榕樹、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樹,Carmonamicrophylla)等為盆景樹種,並創造了「截干蓄枝」為主的製作法,先對樹樁截頂,以促枝葉生長,又經反復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體現出挺拔自然或飄逸豪放的風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為代表,包括重慶等地盆景。樹種多為瓶蘭(Diospyrossp.)貼梗海棠、羅漢松、銀杏、竹、梅等。樹樁盆景以蟠扎技藝見長,並著重懸根露爪、盤根錯節的造型。又可分傳統規則式和改良自然式兩類。前者用棕絲扎縛曲枝,後者以蒼古雄奇取勝。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採各家之長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獨特風格。樹種多樣,而以松柏類為主;製作多用金屬絲縛繞整形和逐年細致修剪的方法,蒼勁自然。其中,近年發展的微型盆景尤別具情趣。其他尚有蘇州、常熟等地的蘇派盆景,老乾蟠枝,清秀古雅;揚州、泰州等地的揚派盆景,嚴整平穩、層次分明;歙縣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樁扎制,樹干左右彎如游龍,均各具特色,曲盡其妙。
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此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景、盆、幾(架)三位一體。「景」在盆景中為主體部分,盆、幾為從屬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幾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盆」或「幾(架)」上來。盆、幾(架)無論在形狀、體積、色彩等方面與景的關系要處理得協調、自然。要保持主客關系,這就是常說的:一景二盆三幾(架)的原因。
大類流派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寫文章所運用的起承轉合的手法,爾後演繹為書畫金石的結構布局。在中國盆景中章法用來處理結構之間的照顧,呼應,曲直,疏密,聚散,形勢,剛柔,巧拙,粗細,輕重,增減,反復,爭讓,穿插,掩映,離合,變形,寫實與留白,光潔與殘損等關系。
將之分為大章法和小章法來說。在中國盆景藝術的應用中,「大章法」可以說是整個作品的「布白」,為什麼這里不用圍棋中「布局」這個詞,而用書畫中「布白」的說法呢?我們常說「盆景是立體的畫」。盎尺之盆,竟尺之樹,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興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雲:不出戶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這盎尺之盆就是畫紙,竟尺之樹就是筆墨。古人論畫有「計白當黑」的說法,這樹是筆墨,盆中虛空處就是留白。如何處理這筆墨和留白的關系當然應該叫做「布白」。
中國盆景中樹與盆的關系;樹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幾的大小,色澤,式樣,質地;鋪苔,置石,綴草,安放擺件等屬於「大章法」的范疇。
中國盆景中景樹的根與桿的關系;桿與枝的關系;枝與枝的關系;枝與葉的關系;整樹與花果的關系稱作「小章法」。昔董其昌雲:「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余見米痴小楷,作《西園雅集圖記》,是紈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軍《蘭亭序》,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中國書畫與中國盆景一義相承。
專論「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達了,這兩種說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樹,須大枝與大枝間顧盼呼應(多干樹作大枝解),小枝於大枝間隨勢而安,前枝後枝遞相映帶,左枝右枝伸縮挪讓。如是自能神完氣暢,精妙和諧,產生「枝里精生,葉間氣潤」的效果,有精氣爾後神生。
整樹不論布枝大小多少,須一氣以貫之。所表現的輕重,虛實,疏密等的關系各得其宜,做到輕中含重,重中寓輕,輕重相衡;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生;疏中知密,密中顯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將排兵布陣,首尾相應,奇正相生,進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諧統一。而又在和諧中生變化,形聚而不塞,勢放而不亂。牝牡其相銜,脈絡其相注。老子《道德經》所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就是陰陽,所以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的關系就是對比而統一。陰陽的理論是中國一切傳統學科的奠基理論。也是中國獨有的,屬於中國盆景造型總的指導理論。在這樣的指導理論下做出來的中國盆景無論大小,長短,遠近,皆骨肉勻停,生機勃勃,壯不痴肥,瘦不殘廢。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常見盆景的功效
1、滴水觀音
滴水觀音——有清除空氣灰塵的功效。(溫馨提示:滴水觀音莖內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誤碰或誤食其汁液,就會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適,胃裡有灼痛感。應當特別注意防止幼兒誤食。但是滴水觀音並不屬於致癌植物。)
2、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可使人放鬆、有利於睡眠,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3、白掌
白掌——抑制人體呼出的廢氣,如氨氣和丙酮。同時它也可以過濾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發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乾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銀皇後
銀皇後——以它獨特的空氣凈化能力著稱: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越高,它越能發揮其凈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適合通風條件不佳的陰暗房間。
5、鐵線蕨
鐵線蕨——每小時能吸收大約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生物"凈化器"。成天與油漆、塗料打交道者,或者身邊有喜好吸煙的人,應該在工作場所放至少一盆蕨類植物。另外,它還可以抑制電腦顯示器和列印機中釋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6、鴨腳木
鴨腳木——給吸煙家庭帶來新鮮的空氣。葉片可以從煙霧彌漫的空氣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並通過光合作用將之轉換為無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質。另外,它每小時能把甲醛濃度降低大約9毫克。
7、吊蘭
吊蘭——能吸收空氣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
吊蘭能在微弱的光線下進行光合作用,吊蘭能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一盆弔蘭在8~10平米的房間就相當於一個空氣凈化器。一般在房間內養1~2盆弔蘭,能在24小時釋放出氧氣,同時吸收空氣中的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致癌物質.吊蘭對某些有害物質的吸收力特別強,比如空氣中混合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分別能達到95%和85%.吊蘭還能分解苯,吸收香煙煙霧中的尼古丁等比較穩定的有害物質。所以吊蘭又被稱為室內空氣的綠色凈化器.
8、蘆薈
蘆薈——1盆蘆薈相當於九台生物空氣清潔器。盆栽蘆薈有空氣凈化專家的美譽。一盆蘆薈就等於九台生物空氣清潔器,可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尤其對甲醛吸收特別強.在4小時光照條件下。一盆蘆薈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氣中90%的甲醛,還能殺滅空氣中的有害微生物,並能吸附灰塵,對凈化居室環境有很大作用。當室內有害空氣過高時蘆薈的葉片就會出現斑點.這就是求援信號。只要在室內再增加幾盆蘆薈.室內空氣質量又會趨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