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跡

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跡

發布時間: 2022-04-11 05:13:51

㈠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事跡4個(每個50字左右)

王文忠在北京知名的外貿商業街雅寶路上擁有6家門店、經營著6個皮草品牌、固定資產超億元,卻於2007年毅然回到自己的家鄉擔任村支書。他把帶領家鄉父老過上好日子作為自己最大的事業,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自己最大的心願,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愛國愛家、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
王文珍,2009年10月27日終生難忘:在人民大會堂,她從胡錦濤主席手中接過「南丁格爾」獎章——一名護士所能獲得的最高褒獎。從事醫護工作30多年來,王文珍被群眾譽為「身邊的『提燈女神』」,她像南丁格爾那樣,用心燈照亮了無數需要幫助的生命。
2008年9月,王振治和妻子不顧家庭困難,領養了4名被遺棄的兒童。他們最小的3歲,最大的9歲,都有先天嚴重殘障。幾年來,王振治夫婦當起了他們的父母,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教他們學會自理,供他們上學讀書,給他們幼小的心靈以莫大慰藉,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真情與溫暖
王景光2009年、2010年暑假,他兩次帶領東部發達地區的老師和學生來到自己故鄉寧夏固原市等地區開展支教和社會調研活動,促成南京曉庄學院加入寧夏鹽池教育發展基金會(寧夏第一個服務教育、服務師生的基金會),與鹽池縣政府建立了南京曉庄學院鹽池教學實踐基地。

㈡ 2021年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是什麼

2021年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是:

1、王懷花,女,漢族,1954年8月生,上海市浦東新區南碼頭路街道銀河社區居民。

年逾花甲的王懷花不顧個人安危,為救鄰居赤手空拳勇斗醉酒行凶者,協助民警將其擒獲。她的左手被割傷,傷口被縫十幾針。她在危急時刻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弘揚社會正氣,被鄰里譽為守望相助的「俠女奶奶」。

「救命啊!」2020年9月7日深夜,借住在銀河社區朋友家的王某因飲酒過量,在回住處時醉倒在樓門口。居民海某聽到聲音後,前往詢問:「你怎麼會摔的,是不是酒喝多了?」這時,王某突然掏出隨身攜帶的折疊刀向海某連捅兩刀,隨後趕來救援的海某母親也被刺傷。

母子倆的求救聲,驚動附近的鄰居。聽到有人呼救,住在附近的王懷花沒有遲疑,穿著拖鞋跑下樓,第一個沖到事發地點。在現場,王懷花看到海某滿身是血倒在地上,一名陌生人正沖著海某母親揮舞刀刃,情況十分危急。

眼看行凶者的刀即將再次扎向海某母親,王懷花一個箭步沖上前,眼疾手快,奮力一拳擊中行凶者的頭部,行凶者摔倒在地,惱羞成怒,爬起後抓起掉在地上的凶器,向王懷花沖來。

對峙中,王懷花的左手不幸被割傷。她忍住疼痛,用右手抄起一根木棍,繼續奮力與行凶者搏鬥。在連續三次被王懷花擊中後,行凶者終於倒在地上,被隨後趕來的民警擒獲。海某母子兩人也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

回憶起當晚發生的驚險一幕,王懷花說:「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如果我有一秒鍾的遲疑,他們母子就危險了,那一瞬間我想到的就是要救他們。」

平時在鄰居眼中,王懷花樂於助人,還愛打抱不平。周圍許多鄰居都得到過她的幫助,大家親切地叫她「阿花」。

王懷花榮獲上海市浦東新區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

2、王金鈴,男,漢族,1978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央儲備糧天津武清直屬庫有限公司寶坻分公司報賬員。

王金鈴路遇一家四口落入路邊大水渠中,不顧個人安危,兩次入水把4個人救上岸,在確認被救老人和孩子沒有大礙後悄悄離開,被譽為不畏艱險、捨己救人的英雄。

2020年8月23日下午,王金鈴駕車途中見到路邊有位老人攔車呼救。王金鈴立即下車查看,看到路邊水渠中翻扣著一輛三輪車,有孩子正在水中掙扎,情況萬分危急。王金鈴奔到水渠邊,顧不得脫衣服,馬上跳進水裡救人。

跳入水中他才發現,是一位老人一隻手用力托著兩個孩子,另一隻手緊緊抓著第三個孩子,4個人都掙扎得筋疲力盡,正慢慢下沉。王金鈴迅速抓住兩個年幼的孩子游到岸邊,在聞聲聚集過來的村民幫助下,把孩子托舉到岸上。

隨後,他再次返回水渠,把老人和第三個孩子也救上了岸。回到岸上,確認老人和孩子們沒有大礙後,王金鈴招呼大家幫忙打撈三輪車,就悄悄離開了。

事後,被救孩子的家人幾經周折,通過民警幫助調取監控,才找到王金鈴,並製作了一面「不畏艱險捨己救人」的錦旗送到他的單位表達謝意。

王金鈴一再表示,自己就是一個平常的人,做了一件平常的事。誰遇到那種情況都會出手相救,何況自己還是一名共產黨員。再遇到這樣的事,自己還是會盡最大的努力義無反顧地去幫助別人。

在工作中,王金鈴認真、仔細、嚴謹,是行家裡手、業務骨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帶頭堅守崗位,加入黨員突擊隊,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王金鈴入選「天津好人」。

3、王建東,男,漢族,1980年11月生,中共黨員,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

王建東在遭遇空中重大特情的緊急關頭,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37秒內3次轉變航向,成功避開翼下居民區。他不懼風險、不畏生死,心繫群眾安危,敢於挺身而出,以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信念,樹立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好樣子。

2020年9月4日,王建東駕駛戰機實施空中對抗課目練習,戰機起飛上升至高度272.2米時,突然遭遇低空鳥擊、發動機停車重大特情。王建東全程保持頭腦冷靜,准確判斷飛機狀態,首先嘗試返場迫降,由於飛機快速下墜無法實現。

此時實施跳傘,王建東可以保證自己人身安全,但是下面是人口密集居民區,「一定要避開人群」是他當時心裡唯一念頭。

此時飛機發動機已停止運轉,距離地面只有151米,千鈞一發之際,王建東冒著生命危險全力控制操縱桿,壓低坡度、向小山頭飛去,最終在空曠水田找准難得縫隙,直到飛機接地前的最後3秒才選擇跳傘。

在飛行高度低、處置時間短、飛機狀態急劇變化的情況下,王建東一心想著群眾安危,憑著豐富的飛行經驗,拼出了零動力、低高度多次變向制控的飛行奇跡,為降低事故等級、減少事故損失盡到了最大努力。

現場勘查發現,接地方向位置正對水田最前側,充分展現了他精湛的飛行技術和及時應變果斷處置的能力。

從事飛行多年,王建東注重從嚴從難訓練,敢於飛邊界、飛極限,不僅練就了精湛的飛行技術,更鍛造了頑強的戰斗意志。在這次突發特情的危急關頭,他處變不驚、沉著冷靜,於轉瞬間作出正確判斷。

跳傘後,在全身9處骨折的情況下,強忍疼痛第一時間向單位報告位置和事故情況,令在場群眾和前來救治的醫學專家深感敬佩。

王建東榮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授予空軍功勛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4、王亮,男,漢族,1999年1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73132部隊61分隊班長。

王亮面對突發險情挺身而出、臨危不懼、生死救援,從5米高的河堤跳入水中,3次下水,兩破車窗,勇救4人,展現扎實過硬的救援技能,彰顯勇敢無畏的精神品格,詮釋「人民子弟兵為人民」的宗旨本色。

2020年7月12日10時許,王亮在休假回家途中,突遇1輛轎車與貨車相撞翻落河堤,倒扣沉入河中,車內人員被困,生命危在旦夕。王亮毫不遲疑沖了上去,一邊催促他人報警,一邊從貨車工具箱里取出一把鐵錘。

為了爭取時間,王亮沒有選擇繞路下河,而是就近從5米高的河堤一躍而下,迅速向轎車游去。看到車內拍打窗戶的手,他手腳並用猛力一蹬拉開車門,一手懷抱驚恐抽搐的小孩,一手拉出精疲力竭的大人,先後將後排的2名大人和1名小孩救到岸邊。

來不及休息,他再次轉身撲入急流,沖向沉車點,試圖救出前排老人。此時,車輛已被河水淹沒,數次拉拽車門均無濟於事。緊急瞬間,他拿出鐵錘,奮力破窗,將老人從車中救出,拖回岸邊,並立即進行心肺復甦直至老人蘇醒。

兩次救援,他體力幾近透支,當得知車內還有人時,他再次跳入急流,拼盡全力砸開車窗,將司機從車內托救上岸並進行急救,直到醫護人員到達現場。

事後調查,救援時車輛已沒入河水,受困人員肺部已經進水,如果再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面對社會各界的贊許,王亮說:「人民有難,別說是5米高崖,就是刀山火海我也會跳。」

他時常為司機因傷重離世而遺憾自責,說:「如果當時能夠早來一會兒,動作再快一點,或許就能保住司機的生命。」

入伍5年來,王亮在重大演習中先後擔負海上操舟、立體機降、快速突防等任務,熟練操作步兵班6種主戰武器,掌握20餘個課目組訓方法和6項戰場一線救治能力,是單位戰斗班長、首席教練員。

生活中,他樂於助人、甘於奉獻,休假期間多次加入家鄉的防汛工作隊,參與巡山巡堤、義務宣傳等工作。此次立功表彰,王亮把1萬元獎金捐給家鄉慈善總會。

王亮榮立一等功1次,被評為陸軍「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被授予浙江青年五四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5、牛紅生,男,漢族,1975年1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歡喜嶺採油廠採油作業三區齊7站站長。

面對不慎翻入溝渠的小轎車,牛紅生毫不猶豫、奮不顧身跳入水中救人,並對重傷者緊急施救,為搶救生命贏得寶貴時間。

2017年7月7日17時左右,正在站上值班的牛紅生例行巡檢,走到龍王路段時,發現一輛轎車從百米外的公路上猛然栽進路邊的排水渠。由於當天下午突降大雨,不僅路面濕滑,公路兩旁排水渠里的水位也比平時上漲不少,最深處達到2米左右。

牛紅生來不及多想,快步跑過去,跳進排水渠,在齊腰深的水中快速靠近事故車輛。由於轎車浸在水中,加上水體渾濁,施救並不容易。牛紅生只能在水中摸索,摸到車門後用力拽開,把人拉出水面,並與附近聞訊趕來的工友合力將落水男子拖上岸。因為營救及時,男子得救了。

牛紅生再次確認車內情況,發現車內還有兩個人。他果斷向岸上喊道:「快打120!再下來幾個人搭把手。」由於車輛反扣在水底,水壓大,擋風玻璃砸不開,牛紅生就和工友一起在深沒胸口的水中合力把轎車翻轉過來。經過10多分鍾的努力,他們陸續將困在車內的司機和一名女子救上岸。

落水女子因溺水時間較長,救上岸後面部青紫。牛紅生見狀立刻跪在她身旁,實施心肺復甦急救,經過3分鍾左右的施救,這名女子慢慢恢復呼吸和心跳。救護車到達現場後,牛紅生等人配合急救人員,將3名落水者轉移到救護車上才離開。

10天後,獲救者及親屬一行10餘人,專程給牛紅生等人送上錦旗和感謝信。牛紅生說:「看到有人遇到危難,伸把手是應該的,相信無論是誰都會這么做!」平日,牛紅生就是個熱心腸的人,發現鄰居老人暈倒,他幫助聯系120救護車;得知夜班員工突發疾病,他連夜開車將員工送往醫院。

牛紅生榮獲遼寧省道德模範、遼寧省見義勇為英雄等稱號。

㈢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要具體事例

一、李成環,女,漢族,1987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甘肅省蘭州市二十四中學生活指導老師。

李成環作為一名熱心公益事業的志願者,把幫忙他人當成自己最大的快樂,在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關愛孤殘兒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車禍,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蘭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學校。作為生活指導老師,她和其他幾名同事一同照顧著全校600多名學生的生活起居。盡管崗位平凡,盡管自己家裡並不富裕,但李成環總是盡力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一次下了幾天陰雨,學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環一個人將幾個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曬,自己累得滿頭大汗。

學校地處農村,女生宿舍樓上下用水不方便,樓內廁所不能正常使用,學生夜間上廁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廁,很多女生膽小不敢去。李成環明白後,不管下雨刮風,都拿著手電筒一路護送。她用自己的熱心、細心和善良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李成環和丈夫龔大錟都十分熱心公益,夫妻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無論在戀愛期間還是婚後,只要是關於孩子們的公益事業,他們都用心參與。得知青海玉樹震區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缺少過冬棉鞋和學慣用品,李成環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購置了700餘雙棉鞋和電腦、書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們手中。

當時李成環和丈夫還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懷有孕。由於路途遙遠,丈夫曾勸她不要親自去。但李成環堅持要和丈夫一齊看望災區的孩子,度過一個具有特殊好處的新婚蜜月。2015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與另外3位愛心人士前往玉樹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發生車禍,李成環因受重傷搶救無效,於2015年12月4日15時許不幸去世。李成環去世後,人們贊譽她為「最美新娘」、「愛心天使」,以多種形式進行悼念追思和慰問。

李成環先後被追授青海省紅十字優秀志願者、甘肅拾五四」青年獎章、蘭州市傑出青年志願者、蘭州市優秀青年、蘭州市「三八」紅旗手、甘肅省優秀青年志願者、蘭州市道德模範、甘肅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二、王一碩,男,27歲,中共黨員,河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

2000年,王一碩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應對每年6000元的學費,父母愁眉不展。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也為了不使兩個妹妹失學,他決定放下上學,去西安打工。學校了解到狀況後,迅速為他爭取了國家助學貸款,他帶著萬分的感激邁入大學校門,並順利完成了學業。當學校號召動員大學畢業生用心參加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時。

他當即就下定了決心:「是國家的助學貸款和學校領導老師的幫忙圓了我的大學夢,在國家西部建設急需人才的時候,自己不能無動於衷」。在即將奔赴西部之際,王一碩帶著一封感謝信來到給他貸款的銀行行長的辦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學業的銀行表示感謝,並告訴行長,「母校不僅僅教給我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更教會了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為一名西部志願者,請你們記下我的聯系方式,我保證盡早還清貸款」。

在西部期間,他充分發揮所學專長,服務於當地經濟建設,用心帶領當地群眾發展中葯材種植,自費為種植農戶印發資料,幫忙三家制葯企業透過了GSP認證,高票當選陝西省傑出青年志願者,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服務期滿後,為了早日還清貸款,他決定一邊打工一邊復習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憑借自身的知識和在西部做認證時積累的經驗,王一碩順利地在一家企業找到了工作。他的誠實守信和工作潛力得到了業內廣泛認可,許多企業邀請他幫忙做認證工作。

隨著收入不斷增加,王一碩歸還國家貸款的潛力也日漸增強。他認為,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以誠信為本,以守信為榮。2005年底,雖然離還貸期限還有10個多月,但他決定提前還貸。學校為他舉行了還貸儀式,當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26770元錢交還到發貸銀行負責人手裡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2006年,王一碩被團中央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當選教育部2006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

三、全國見義勇為模範——韋正雄

韋正雄,男,47歲,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韋正雄的家在平卜河邊,附近的平卜小學宿舍較少,他主動把自家一樓騰出來讓32名學生寄宿。2006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很快淹沒了房屋。從睡夢中驚醒的韋正雄一家,趕緊搶救困在一樓的學生。女兒海豐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兩個嬸子和弟妹們肯定也在水裡,「他們也很危險呀1聽到此話韋正雄頓時淚如泉涌。但情勢已十分危急!

他吩咐女兒:「快!快到後牆處喊叔娘和弟妹們,我去救學生1說完就沖到樓梯口處下了水,摸黑向樓下幾個房間游去。兩個女生最先摸到門口出來了,有5個學生在水中掙扎著,由於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韋正雄急忙用嘴含著手電筒,往水裡趟去,把這5個學生一個一個拉到樓梯口。之後他又撬開一間被泥沙堵住門的房間,把6個男生拉出來。

洪水還在暴漲,上氣不接下氣的韋老師不顧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間快被洪水淹沒的女生寢室里,兩次拉出來4個學生並把她們送上樓。還有15個學生被圍在洪水裡。幸好韋正雄家樓房牆縫都用水泥和石灰糊過,大水來勢太猛,裡面的空氣被擠壓在天花板下構成了約20公分的空間,學生們站在床架上能夠勉強呼吸。

此時進去救人,會捲走空氣,學生反而會被憋死,韋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勵孩子們堅持祝到13日凌晨1時許,洪水從二樓屋面消退,一樓大半截還浸在水中。韋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長竹竿游下樓去,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只有一名學生不幸遇難。

隨後,筋疲力盡的韋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牆之隔的弟弟家。然而,兩個弟弟的家已經被洪水沖毀,兩家7口人全部遇難。如果韋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許能救出一個、兩個或者更多,但是身邊學生的急切呼救聲容不得韋正雄有過多思考和猶豫,在痛苦的抉擇中,他舍棄了親人選取了學生。

2006年,韋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07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四、黃久生,男,漢族,1965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

黃久生是700位鰥寡孤獨老人們共同的兒子。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溫暖不僅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黃久生是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6歲時母親去世,留下黃久生和4歲的妹妹、2歲的弟弟。父親走街串巷修鍋補盆,十天半月難得回家一次,是鄉親們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把他們養大的。

為了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13歲的小久生曾在一個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鄰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滿水。18歲出門打工,從建築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實肯干逐漸致富的黃久生,內心時刻激盪著報恩的情懷。

1996年起,每逢年節,家鄉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傷殘老人都會收到黃久生送來的衣被、米面、肉油還有現金,17年從未間斷過,黃久生為此累計出資230多萬元。2015年,黃久生投資45萬元在家鄉雙柳樹鎮建設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國家發給的補貼外,其他費用全部由他個人承擔,包括養老送終。多年受黃久生資助的李鴻金老人臨終前拉著他的手泣不成聲:「活著你養我,病了你花那麼多錢為我治病,我死前能見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黃久生不遺餘力地支持家鄉建設,先後為援建家鄉小學、修路、購置醫療設備等捐款310多萬元。在2015年5·12汶川抗震救災中,他個人先後捐款12萬元。黃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應對遭遇困境的人,他總是慷慨解囊。

他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萬元、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萬元。一位素不相識的女青年打電話給黃久生,說家裡三口人患了癌症,黃久生當晚就籌集3萬余元現金送了過去。這樣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鄭州打工多年的黃久生,看到老家來鄭打工的人雖多,但比較分散,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等權益被侵害的事時有發生。在黃久生的推薦下,「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他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娘家」。農民工黨支部用心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農民工討回兩千多萬元。透過這個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工達一萬多人,每年還為家鄉帶回1.5億元的勞務收入。

黃久生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入尋中國好人榜」。

五、黃久生,男,漢族,1965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

黃久生是700位鰥寡孤獨老人們共同的兒子。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溫暖不僅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黃久生是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6歲時母親去世,留下黃久生和4歲的妹妹、2歲的弟弟。父親走街串巷修鍋補盆,十天半月難得回家一次,是鄉親們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把他們養大的。為了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13歲的小久生曾在一個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鄰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滿水。18歲出門打工,從建築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實肯干逐漸致富的黃久生,內心時刻激盪著報恩的情懷。

1996年起,每逢年節,家鄉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傷殘老人都會收到黃久生送來的衣被、米面、肉油還有現金,17年從未間斷過,黃久生為此累計出資230多萬元。2015年,黃久生投資45萬元在家鄉雙柳樹鎮建設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國家發給的補貼外,其他費用全部由他個人承擔,包括養老送終。多年受黃久生資助的李鴻金老人臨終前拉著他的手泣不成聲:「活著你養我,病了你花那麼多錢為我治病,我死前能見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黃久生不遺餘力地支持家鄉建設,先後為援建家鄉小學、修路、購置醫療設備等捐款310多萬元。在2015年5·12汶川抗震救災中,他個人先後捐款12萬元。黃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應對遭遇困境的人,他總是慷慨解囊。他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萬元、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萬元。一位素不相識的女青年打電話給黃久生,說家裡三口人患了癌症,黃久生當晚就籌集3萬余元現金送了過去。這樣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鄭州打工多年的黃久生,看到老家來鄭打工的人雖多,但比較分散,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等權益被侵害的事時有發生。在黃久生的推薦下,「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他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娘家」。

農民工黨支部用心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農民工討回兩千多萬元。透過這個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工達一萬多人,每年還為家鄉帶回1.5億元的勞務收入。

黃久生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入尋中國好人榜」。

㈣ 道德的力量—全國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紀實 內容

全國十大道德模範」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責任——對工作、對家庭、對親人、對朋友,我們都有一定的責任。正因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責任,才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從劉霆身上,不僅能使人感受到中華民族孝親愛老的傳統美德,而且還讓我們感受到了當代大學生所應有的孝心、愛心和責任心。

劉霆,一位陽光的青年,一位堅強的青年。他的自強精神、自立能力、感恩品質永遠是當代青少年學子們應該汲取的。

眼睛裡閃爍著晶瑩的淚水, 同學們被劉霆的先進事跡感動著,紛紛表示要以劉霆同學為榜樣,感恩父母,珍愛生活,勤儉節約,努力學習。

感恩的心

——讀劉霆的先進事跡有感

「媽媽,我會帶著你上完大學!我向你保證絕對不影響學習。」這是劉霆大哥在接到浙江林學院通知書後對母親立下地莊重誓言。孝子劉霆帶著母親上大學的消息感動著中華大地。

劉霆,男,1986年出生,浙江省湖州市雙林鎮人。6年前,劉霆大哥只有13歲,他家突遭厄運,母親不幸身患尿毒症,此時,猶如晴天霹靂,給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蒙上了無限痛苦的陰影。為了治療母親的病,用盡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父親不堪忍受而離家出走,更是雪上加霜,可劉霆大哥沒有嫌棄身患絕症的母親,用瘦弱的肩膀勇敢地挑起了照顧母親的重擔,唱響了感人肺腑的感恩之歌。在這樣極其艱苦的環境里,劉霆大哥憑著堅強的毅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浙江林學院。自己要上大學了,母親怎麼辦?在徵得學院同意的情況下,他帶著母親一起上了大學,終於實現了自己許下的諾言。在大學里,他一方面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生病的母親,晚上,要是母親不舒服,他就爬起來照顧母親。因為母親不能吃太鹹的東西,也不能吃味精,所以有時就在家裡煮點稀飯,炒個青菜,盡一切可能讓母親生活得舒服些。為了省錢,還學會了給母親打針熬葯。另一方面勤奮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從不以照顧母親為由,而請假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更沒有遲到過一次晚自習,在班級里還擔任多項職務。劉霆大哥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守住了自己的承諾,譜寫了一曲充滿愛心孝心感恩之心的贊歌,成為我們少年兒童學習的楷模。

我和劉霆大哥那時相比,幾乎是同齡人,可我每天穿著嶄新的衣服,喝著可口的牛奶,花著父母給的零用錢,整天不愁吃不愁穿,無憂無慮。成了父母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如遇不稱心的事,或一時得不到滿足,就大耍脾氣。今天,我讀了劉霆的先進事跡,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羞愧得無地自容。

現在的我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擁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從小倍受家長的寵愛,因此,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本體會不到人生道路上的艱辛,一遇到挫折就退縮,或自暴自棄。對父母,對長輩,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同學們那,請和我一起反思吧!劉霆大哥用堅強的品格化解了人生道路上的困境,用一顆純潔的愛心孝心溫暖著患病母親那顆冰冷的心。難道我們只能做依附於父母身上的「寄生蟲」嗎?不,我們不能!雖然我們身處不同的家庭,條件也各不相同,但比起劉霆大哥來要幸福得多,我們也需要自立自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在家裡,當父母下班時,遞上一杯熱茶;洗腳時,端上一盆清水;休息時,削一個蘋果……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平時,在車上,主動讓座;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校園里,拉一把摔倒的**、小妹妹……為社會獻一份愛心。「人人都付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只要我們時刻注意為他人著想,學會感恩父母,回報社會,人生將變得精彩而充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咱們一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一個和他一樣有自強精神、自立能力的好孩子吧!

㈤ 全國道德模範故事100字

一、助人為樂類

1、蔣國珍 男,81歲,中共黨員,新余市羅坊中學退休教師。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2年前,他把補發的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獻給國家;32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20餘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

他的節儉世間少聞: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鹹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紅薯飯,穿破爛衣,點煤油燈,區區幾百元就可度過一個年頭……

這是一個大愛無私的人,他捐資助學從不圖回報。這是一個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動萬千心靈。他一生無兒無女,但在他的心裡,學生們卻親似兒女。

他是新余市渝水區一名普通離休黨員教師。他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2010年5月,新華社記者撰寫的《離休教師蔣國珍傾盡所有助學扶困》一文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發表,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關注,並作出批示,要求宣傳其先進事跡。1957年,由於歷史原因,蔣國珍被錯誤劃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他平反後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共計9600元的工資,一次性捐給當地政府用於發展教育事業。從此以後,捐資助學便成了蔣國珍生活的一部分。

1983年蔣國珍因病提前離休,雖然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教師崗位,但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學生們無私的關愛。他主動與羅坊鎮下山橋中學聯系,對每學期期終考試成績前50名者,分等級每人分別給予5元、10元、20元的獎勵。對一些家境貧困面臨輟學的學生,蔣國珍開始十幾元、幾十元地代交學費,讓他們得以繼續上學。

個人先後榮獲「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新余市首屆道德模範」等榮譽,2010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2、詹學銀 男,63歲,中共黨員,都昌縣太陽村主任。

從1988開始,詹學銀一共撿到過三個路邊遺棄女嬰,那時,盡管其家庭經濟條件比較緊張,但看到無辜被棄女孩時,他鼻酸流淚,心如刀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個我自己養了,後兩個分別送給了我的兩個妹妹,並叮囑他們要細心撫養。」詹學銀欣慰的告訴記者,他養的女兒目前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

2006年9月,詹學銀無意中從一份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張淑琴創辦中國太陽村救助服刑人員子女的報道,詹學銀為張淑琴的行為而感動,思想上也產生共鳴。在以前工作時,詹學銀就很熱心公益事業。在看了這篇報道後,詹學銀決定在都昌縣創辦一個這樣的太陽村。於是他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北京,見到中國太陽村的創始人張淑琴,並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張淑琴十分支持詹學銀的想法,於是詹學銀開始著手解決太陽村的建設用地問題。

為了抓好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的建設,詹學銀整天泡在工地上,為了節省每一分善款,他樂當工地的搬運工、值班員。「汽車拉來的沙、石、水泥等建築材料,人手不夠,我和老伴兒也要參加卸貨,到了晚上,我還要值班、看管材料。」詹學銀告訴記者,近半年的時間,他從未休息過一天,為的就是太陽村工程盡早竣工。

「一夜春風至,萬樹梨花開」。2007年6月1日,太陽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勢兒童住進了太陽村,有了家,有了歸宿,詹學銀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詹學銀是太陽村的主任,內部管理的任務十分繁重。100多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學習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最讓詹學銀操心的是這些孩子的管教問題了。「因為孩子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還會因為自己是服刑人員的子女而自卑。」詹學銀告訴記者,他和愛心媽媽們只能一遍遍地教育、開導他們、為他們重建信心。

為了改善太陽村孩子的生活,詹學銀在太陽村旁開挖了荒地種上了蔬菜,還利用原魚塘養上了魚,把自己家裡幾畝水田給了太陽村種水稻,山上種上了水果,圈攔養上了生豬,在山上養了雞。詹學銀一有空閑就去勞動,身上曬脫了幾層皮。

在太陽村,孩子們都親切地叫詹學銀為詹爺爺,詹學銀像關心自己的兒孫一樣關愛孩子們的成長。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總要起來為孩子們蓋被子。白天,只要他發現哪個孩子情緒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談心。他給孩子們的愛也感動了社會上許多有愛心的人,他們給太陽村的捐款捐物也成為孩子們茁壯成長的有力保證。

個人先後年榮獲全國、江西省「勞動模範」榮譽,2010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㈥ 誰知道2015年今年才評選出來的全國道德模範事跡幫幫忙,知道的請給我回復

10月13日,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名單正式公布,中國江西網獲悉,江西2人當選。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離休幹部毛秉華當選「全國助人為樂模範」、撫州市崇仁縣政協退休幹部寧宏昌當選「全國孝老愛親模範」。
全國助人為樂模範毛秉華:常年捐款、愛心助學成井岡山上的「活雷鋒」
據中國文明網資料顯示,毛秉華,男,漢族,1929年1月生,中共黨員,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原館長。
作為一位離休老幹部,毛秉華堅持義務宣講井岡山精神,常年捐款救災、愛心助學,成為遠近知名的井岡山上「活雷鋒」。
自1968年調任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他始終重視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收集井岡山斗爭史料。離休後,更是一門心思撲在收集史料上,隻身一人跑遍了湘贛兩省邊界各縣的農村,還到贛南、閩西、廣州、北京、長沙等地拜訪了32位老紅軍和紅軍後代,收集革命文物21件,掌握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毛秉華的心臟做過搭橋手術,但為將井岡山精神發揚光大,不顧家人的擔心和反對,走上了47年如一日的義務宣講之路。他義務作井岡山精神宣講報告1.5萬余場,每年講課300多場,聽眾累計達220萬人次。從不收取講課費用和任何禮品。
毛秉華的離休工資大部分用於義務宣傳所需的開支,並先後向汶川、玉樹等地震災區捐款8000餘元,上交特殊黨費和設立公益事業基金共5.1萬元,累計捐款11萬余元;先後為井岡山市畔田、龍市等15所中、小學籌資1100多萬元,解決學校的危房改造、校舍擴建、道路不通和安全飲水等問題;個人捐款和籌款,幫助180多位家庭貧困的大、中、小學生上學讀書。
毛秉華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宣部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全民國防教育先進人個等260多項榮譽。
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寧宏昌:家中12人有8名黨員
寧宏昌,男,1935年10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政協退休幹部。他立家訓、樹家風、嚴家教,以德立家,以愛傳家,引導子女孝老愛親,一家和諧,其樂融融。
寧宏昌四世同堂,家中但凡遇上大事要事,他都以召開家庭民主會的方式一起商議,全家各司其事、各美其美、互敬互愛。家裡12人中有8名是黨員,他叮囑孩子們時刻牢記:「黨員的最先進的思想是奉獻,要多為黨和人民做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2008年汶川地震,舉國同哀,老寧帶動全家向組織捐款13036元;今年4月25日尼泊爾地震,寧宏昌主動找到撫州市紅十字會捐款2000元;他把從報刊上看到的貧困群眾視作「遠親」,近的親自上門幫助,遠的就匯去善款。多年來,他省吃儉用先後幫助貧困人士40多人,100多次,累計捐款50000多元。全家人在他的感召下,都樹立了熱心助人、樂善好施的好品質。
2002年4月,72歲的寧春蓮帶著8歲的養女,敲開了老寧的家門,一見面,便嚎啕大哭起來。原來,寧春蓮一家無房無地,老伴去世,沒有經濟來源,生活艱難。老人四處求助無果,幾度想輕生,聽說寧宏昌人好,便找上門來試試。了解情況後,老寧竭力援助, 8個月里奔波40多次,找了9家單位,幫助她們辦理戶口和低保,解決了養女上學問題。此後,一直關心不減,帶老人看病、帶領兒女們幫老人做家務、天寒給她們送食送衣送炭,這一幫就是14年。此外,寧宏昌家庭還榮獲了「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㈦ 2021年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有哪些

2021年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有胡珍。

胡珍是河源市龍川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1968年12月生。2021年11月5日,胡珍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家住縣城的胡珍一家是親戚們小孩讀書時經常投靠的地方。「小孩在家裡從沒斷過。」在胡珍自己小孩還未出生之前,她就將大伯的孩子接到自己家裡撫養,以讓小孩可以在縣城接受更好的教育。

「家裡最多的時候,同時住有8個小孩」。胡珍說,這些都是自家兄弟姐妹的小孩,為了能在縣城更好地讀書。為此,胡珍的家裡設有上下鋪的床位或兩張床,為能容納更多的小孩住下。

不僅為小孩提供住宿,胡珍一家也承擔了部分學費。在胡珍看來,自己可以省吃儉用,但小孩的教育一定不能省。由此,她和丈夫同心協力,每月的工資使用計劃優先項都是小孩的學費。

胡珍撫養的小孩中,有一位是讓她現在都十分牽掛的—胡珍小叔子的小女兒。小叔子身體殘疾,常年病痛纏身。胡珍一家幫助她小叔子解決了基本生活難題,湊錢給小叔子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幫助小叔子開了一家糧油店。

2001年時,小叔子因病離世。胡珍主動擔起責任,照顧小侄子侄女,彼時,侄子6歲,侄女才1歲。20年來,胡珍對侄子侄女視如己出,自己省吃儉用,圓他們的學習夢。農村出生的胡珍深知只有教育能改變命運。

20年的默默付出和堅韌支持,小侄子考入音樂學院,畢業後回到龍川縣成為一名教師,而小侄女的人生就不一帆風順,小侄女因為先天性骨軟骨發育不良,生活難以自理。

㈧ 道德模範的模範事跡

助人為樂模範林秀貞:30多年贍養孤寡老人救危濟困
30多年來,林秀貞義務贍養孤寡老人,救危濟困,被人們稱為「好人林秀貞」。林秀貞義務贍養本村和鄰村的6位散居孤寡老人,使他們過上了幸福生活,其中一位已在林秀貞家生活了26年。老人常說,自己生活得比有兒有女的人還要幸福。
見義勇為模範趙傳宇:勇救落水老人
2007年1月22日下午,76歲的張多平老人在長江荊江段江邊洗衣服時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邊散步的趙傳宇聽到呼救聲來不及脫掉衣服、鞋子便縱身躍入冰冷的江中。這一段水深湍急,漩渦極多,落水人員生還幾率很小,生活在此的本地人也不敢輕易下水,而趙傳宇卻在這刺骨湍急的江水中急速游到老人身邊,他一手托起老人頭部,另一隻手朝岸邊劃去。兩人的棉衣因浸水越來越沉,趙傳宇也越來越吃力,他奮力游到岸邊,把老人推上岸,老人得救了。
全國誠實守信模範候選人:武秀君
武秀君夫婦從事建築施工生意多年,憑借誠信經營,樹立了良好的商業信譽。2002年,武秀君的丈夫趙勇因車禍去世,留下個人名義的外債270多萬元、債權300多萬元。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時,仍然沒有忘記誠信,頂著家庭和債務雙重壓力,走上了代夫還債之路。 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李素芝
在西藏工作31年來,李素芝始終牢記宗旨,熱愛部隊,熱愛西藏,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他外科主刀30多年,手術13000多例,搶救垂危病人、重大手術600多例,被譽為「高原一把刀」。
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黃來女
黃來女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一個貧困家庭,4歲起就與父親相依為命,為了生活四處奔走,居無定所,顛沛流離,日子過得十分清苦。2003年高考,黃來女以763分的優異成績被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學校通過「綠色通道」讓身無分文的黃來女進入了大學殿堂,並且幫助她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安排了勤工助學崗位,給予每月120元的特困補助,黃來女靠勤工儉學維持著生計和學業。

㈨ 07 08全國道德模範先進人物事跡

丁文利
2007年,丁文利任工程測繪一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2007年該分院所承擔的安徽省鳳陽縣地籍項目要求進行地籍屬性錄入,以往都是利用特定的商業軟體作業,但是商業軟體比較昂貴,還不一定能夠完全滿足需要。為了節省資金完成任務,他經過兩個多月的反復研究調試,終於突破了技術難關,利用自己編寫的軟體實現了商業軟體的功能,為單位節省了資金20餘萬元,並得到甲方的高度評價,又與我院續簽35萬元的合同。目前,該軟體已經在國土一院得到推廣。鄭州市部件調查項目對我院來說同樣是新的領域,為了克服軟體的局限性,滿足數據入庫要求,他分別編寫了符號替換、線形替換、重復線檢查等小程序,使數據格式符合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數據質量。
丁文利被評為院2007年度先進工作者、突出貢獻標兵,勞動模範。

程進強
2007年,程進強作為豫地公司技術人員,先後參加了新疆精河縣巴音那木金礦預查、新疆托里縣吉爾吾沙克金礦預查、河南省固始縣連塘銅礦詳查進行等六個礦區的野外地質工作,其中大半時間是在新疆度過的。他努力學習,刻苦鑽研,虛心向老地質工作者求教,熟練掌握了關於地質工作中的各種軟體的使用,並能獨立完成儲量估算及經費預算等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業務水平迅速提升。為了早日完成調查工作,把我隊礦權的家底徹底摸清,他曾經在四十八度高溫下進行工作,也曾在雪地里進行野外地質填圖;曾經戈壁灘中徒步三十餘公里,也曾爬過傾角四十度以上、高差八百多米的高山,超額完成了預定任務目標。
程進強被評為院2007年度先進工作者、突出貢獻標兵。

熱點內容
學習經濟法的收獲體會 發布:2024-11-15 17:14:28 瀏覽:687
行政法與民法的交鋒 發布:2024-11-15 17:11:03 瀏覽:772
畜牧獸醫行政法規包括 發布:2024-11-15 17:00:08 瀏覽:926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5 16:30:43 瀏覽:995
創遠律師事務所黑律所 發布:2024-11-15 16:26:11 瀏覽:21
法院調查股票 發布:2024-11-15 15:57:34 瀏覽:269
開封人民法院執行網 發布:2024-11-15 15:35:07 瀏覽:332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
新車貼膜法規 發布:2024-11-15 15:14:09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