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要讓法治成為

要讓法治成為

發布時間: 2022-04-11 09:10:33

㈠ 如何理解讓法治成為社會的一種思維方式

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首先需要讓法治成為一種思維方式。
法治思維,就是按照法治的觀念和邏輯來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它要求思維主體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覺將法律付諸實踐,善於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領導幹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維,直接關系權力能否得到正確行使,直接影響依法治國成效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讓法治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涵和要求。
立法治信仰。就是尊重法律的權威,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使權力、保障權利。在法治社會,法律不僅是治理國家的工具,而且是規范社會關系、裁判糾紛訴訟的主要標准,必須得到充分認同和嚴格遵守。領導幹部樹立法治信仰,須切實尊重法律的權威,嚴格依法辦事,克服人治思想,避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堅決反對從本地區、本部門利益出發制定和推行違反法治原則和法律規定的土政策、土辦法,自覺堅定地按照法律規定用權履職、推動工作。
克服特權思想。平等是法律的生命。只有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才有權威和公信力,法治才能得到實現。法治思維與特權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培養法治思維必須克服特權思想。現在,有的領導幹部特權思想嚴重,認為法律只管群眾不管自己,遇到用法律約束自身或本部門行為的時候就有抵觸情緒;對涉及自身和本單位利益的事情,常常希望通過「私下協調」等繞過法律的方式處理,這從根本上背離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克服特權思想的關鍵在於: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行使權力的目的是保護和實現人民的權益,而不是謀一己或小團體之私利;牢固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切實遵守法律規定和要求。
增強程序意識。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是法治的兩大要件。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必經之路,沒有程序公正就沒有實體公正。隨著依法治國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要求實體公正,而且更加註重程序公正。因此,領導幹部樹立法治思維,還必須切實增強程序意識,真正做到懂程序、講程序,按程序辦事。缺乏程序意識,實質上是缺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意識。領導幹部在實踐中守程序,不僅有利於工作開展,而且可以減少麻煩;不僅有利於保障社會公平正義,而且可以讓人服氣。增強程序意識,要求克服個人的主觀隨意性和無原則的彈性,不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辦事,使權力運行更加規范有序,使工作開展更加陽光透明,從而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㈡ 如何讓法治成為國民信仰

伯爾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①亞里士多德認為,構成法治要素的「法律」必須是「良法」,而且這種「良法」必須被國民所信奉,所遵循。「我們應該注意到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循,依然不能實現法治。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剩餘7750字)

㈢ 如何實現讓信仰法治成為社會風尚

在追利的當下,難為還有你提這樣的問題,費點腦筋答下:一是立法要適當,要反映絕大多數人民對社會秩序的需要,法應是良法而不是惡法。二是執法要嚴格,違法必究不能掛在嘴上寫在紙上,要實實在在執行到位,讓違法者全部受到應有的追究。三是守法教育不放鬆,要通過教育讓公民培養守法自覺。四是監督要公開透明,確保法律陽光下運行。有此四條,法治也就能成為社會風尚了,只是要走的路還很長喲!

㈣ 法治之所以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因為法治具有哪些特性

法治之復所以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制是因為法治具有【立法上客觀性 、理念上有效性、約束上單一性、司法上平等性】等特性。


讓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這對中國發展而言,是一種巨大轉變和進步。而要讓法治真正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就需要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必須依照憲法和法律而不是別的什麼而開展工作,就需要各級領導幹部都必須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就需要全社會推動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這是一個「共同推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一體建設」的過程,需要所有社會成員都從自身做起,都不折不扣行動起來。同時,這也需要強有力的監督,尤其是要加強對立法、執法、司法等活動的監督,使治國理政各項行為都在法制軌道上,都在陽光之下。

㈤ 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做到讓法治成為一種思考習慣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一、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進程能否順利推進,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會主義法律思維能否深入人心。我國法制宣傳教育的任務不僅包括宣傳和普及法律知識,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維水平。 (一)法律思維方式的含義 所謂法律思維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規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習慣與取向。在通常情況下,法律問題往往還包含著政治、經濟或道德問題,可以從道德的、經濟的、政治的角度來思考和處理,但一旦這些問題被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就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原理和精神來思考與處理。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按照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問題,與按照道德思維、經濟思維或政治思維思考與處理問題,會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結論,但在某些情況下,則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 例如,欠債還錢是幾乎所有社會普遍通行的一項道德原則。法律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利,但法律中有訴訟時效的規定。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債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也就是說,如果債權人在二年內既沒有向法院起訴債務人,也沒有向債務人提出還債要求,而且債務人也沒有表示要償還債務,那麼債權人的債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法律雖然不強迫債務人履行義務,但並不反對債務人自行履行,因為從道德上說,一項債務不論過了多長時間,債務人都有義務償還。在此類情況下,法律思維與道德思維之間即產生了沖突。必須強調的是,在對法律問題的思考與處理上,法律思維應當優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則和道德評價取代法律的規則和評價。 (二)法律思維方式的特徵 講法律。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首先要以法律為准繩。某種行為是合法行為還是違法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還是犯罪行為,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等,都應當以法律為標准作出判斷。如果脫離法律來思考與處理問題,就談不上什麼法律思維。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有時會遇到法與理、法與情的沖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況。但是,即使人們感覺到某些法律規定不合理、不合情,也不能漠視、違背或擱置法律。一項法律規定,只要它沒有被修改或廢除,就是有效的,人們就有義務遵守或執行。如果人們覺得某項法律規定不合理,可以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修改或廢除的建議,由有關國家機關修改或廢除該項法律規定,但在國家修改或廢除之前,仍然必須遵守或執行。 講證據。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以證據為根據。正確地分析與處理法律案件,要抓住兩個關鍵問題:一是查清案件事實,二是正確運用法律。只有收集到充分的證據,才能查清案件事實。一般來說,證據就是以法律規定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法律上的證據不同於一般的事實。首先,證據要具有合法性,即證據的形式、收集和查證都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其次,證據要具有客觀性,即證據必須是客觀真實的,既不能捕風捉影,更不能主觀臆斷。再次,證據要具有關聯性,即證據只有與案件事實有實質性聯系,才能對案件事實具有證明作用。 講程序。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從法律程序出發。程序問題在法律領域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簡單地說,程序是法律所規定的法律行為的方式和過程,法律通過規定明確的程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程序告訴人們實施某種法律行為時,應先做什麼事情,後做什麼事情,以及如何做這些事情才是符合法律的。與其他類型的思維方式相比,法律思維更為關注行為的程序問題。 講法理。法律思維思考與處理法律問題要運用法律原理和精神。法律思維的任務不僅是獲得處理法律問題的結論,而且要為法律結論提供充分的法律論證與法律理由。任何理性的思維都應當用適當的理由來支持所獲得的結論,而法律思維對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處。其一,理由必須是公開的,而不能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須有法律上的依據。其三,理由必須具有法律上的說服力。就此而論,與其說法律思維的首要任務是尋求解決問題的結論,不如說是尋求據此作出結論的法律理由——那些認同法律並依賴於法律的人們能夠接受的理由。 (三)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途徑 培養法律思維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大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等途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 學習法律知識。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是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前提。一個對法律知識一無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維方式。法律知識通常包括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識,這兩部分法律知識對於培養法律思維方式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法規在某個問題上的具體規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則,才能更好地領會法...

㈥ 如何讓法治成為信仰

如何讓法治成為信仰?在人治傳統根深蒂固的中國,這的確是個難題。信仰法治,關鍵是要消除人治。因為法治的對立面是人治以及人治背後的封建文化,正是人治封建傳統阻礙了法治。破除封建人治意味著,不僅要破除封建特權的思想,還要觸動某些特權者的利益,不僅要建立平等民主的文化制度,還要清除封建等級制的思想基礎。應該看到,社會不會自動接受法治,特別是當法治與人們的傳統觀念和自身利益發生沖突時,人們自然會選擇已經習慣了的人治,故而法治之路依然漫長。

雖然法治信仰的形成過程異常艱難,但不是沒有希望。只要我們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全力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努力建設法治國家,營造法治氛圍,法治的種子總有一天會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法治信仰必將形成。具體而言,離不開以下幾個前提:

首先是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如果執政者意識不到法治的重要性,不能夠率先垂範的話,整個社會的法治氛圍很難形成。政府是老百姓的楷模,政府官員的一舉一動影響著整個社會。所以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立法機關科學立法,這些都是影響法治信仰的重要因素。比如上訪就是封建人治文化的產物,消除此類現象,就必須使領導者意識到這種人治方式的弊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其次是媒體要理性傳播。媒體是信息的傳播者,是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的關鍵一環。媒體的理性和規則意識、自律和責任擔當,對整個社會形成法治信仰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新興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其影響力不可小覷。媒體的導向很重要,現在有些媒體對明星八卦過度熱衷,但對關系民眾基本權益,關系社會正義與良知的社會問題無動於衷。只有當媒體展示真相、客觀表達、嚴守規則、維護公義的時候,社會才能恢復理性、尊崇法治,我們期待的法治信仰才會形成。

三是學校要承擔起教育責任。文化的養成不可能速成,必須從小灌輸、教育、訓練。法治信仰涉及三觀,只有通過家庭的耳濡目染,教育機構的長期努力,全社會的共同推進,才可能逐漸形成。尤其學校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所有學校都開政治公共課,但是最需要的法治課卻遲遲開不起來。學校應該把法治課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生從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強規則意識、程序意識、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四是民眾要理性表達和行動。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礎在廣大民眾。當「中國式過馬路」、「信訪不信法」、「走關系」強於「走程序」大行其道時,我們就必須反思,是什麼力量讓規則失效,是什麼力量讓理性缺位?為什麼人們不願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按照法律渠道解決問題呢?為什麼人們遇到熱點問題就無視規則競相從眾?如何才能保持理性按規則行事?這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也是法治信仰形成過程中每個公民的責任。

五是法治信仰還需制度保障。比如美國的信用體系是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號是全國統一的公民唯一的證明記錄,考試作弊可能就是一個污點,商場偷東西也成為污點,人一生中不斷累積的這些污點不僅影響著繳納保險金額的高低,還影響未來的職業選擇,影響政治前途。社會信用制度對人的行為和習慣有明顯的規范作用,其後又有強大的威懾力保障。由於信用體系不健全,執法者和相對人都缺乏有效約束,甚至可以說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是執法隨意和腐敗造成的。社會信用缺失本質上還是制度缺失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形成法治信仰還有賴健全並落實各項制度。

㈦ 如何讓法治成為信仰」徵文

大學,作為青年進入成人社會的預備階段,大學生經常在校園內、社會上看到與法治背離的情形。對此,不少大學生感嘆,法律的實踐效果與他們內心中的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甚至存在以情代法、執法不嚴的現象,沖擊著青年人的法律信仰。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的青年正處於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傳統的文化思想,加之,在教育體系內,法治教育並不充分,青年的法治信仰存在一定的「缺位」。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已經有這樣一種共識,「法治中國」是重要的途徑之一,也是保障的支柱。因而,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如何讓法治成為青年的信仰就顯得至關重要。
美國法學家伯爾曼說過一段膾炙人口的話:「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他將形同虛設。」對於法的重要性,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解釋,各有側重。但可以肯定的是,讓青年具備法治信仰,一定是將法治從法律條文,內化為一種約束、一種責任感。絕不會逾越法律的底線,這是一種將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信仰。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裡。」當下的青年,雖然在中學、大學階段,學習了一定的法律知識,但是對於法治的認同還遠遠不夠。相對於冷冰冰的法條如何因勢利導,讓法制觀念直擊青年的內心深處就顯得至關重要。
目前,大學已經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課程,以增強大學的法律意識,同時也是德育課程的重要陣地。可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少老師對這門課並沒有「精耕細作」,有的學生甚至覺得上課有些「無聊」。作為教師,要在課程上下功夫,既不能對內容泛泛而談,也不能只講重點。試著運用理論+案例的方式,讓課程成為法律常識課程的同時,也進行法治信仰教育。
畢竟,法治不是遠離現實生活的空中樓閣,法律條文也不能喚起人們的尊重。對於青年,只有讓法治的實踐與內心的標准產生「共振」,法治的魅力才能釋放出來,讓更多的人信仰。因此,讓法治成為青年的信仰,就不妨為青年提供具體的情景。比如,中學階段,學校完全可以徵求學生的意見制定校規,讓學生組織監督校規的執行。正如有人所言,法律就是解決紛爭、創造合作關系的程序。對於青年而言,讓法治要成為信仰,並非只是個別法律條文的理解,而恰恰是一種質疑。如此,在實踐中完善法治、理解法治、尊重法治,最終才能激起青年對法治的認同感,才能走出將法治等同於工具的誤區。

㈧ 如何讓法治成為信仰摘要

法治的解釋有很多,但最有價值的就是公平公正,人類世界是個充滿矛盾的世界,個體的自由需要團體的維護,而團體是由各種個體構成的,所以便會產生來自不同個體自由意志的沖突,因此就需要有效的方法去協調,這裡麵包括有各種機構律法的擬定,對於國家而言,讓民眾理解法治的目的更加重要,人民明白到個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互依存的關系,才會真正去學法守法,而這樣的法治才能長久。能理解這些,法治也就成為信仰了。只要能達到公平公正的目的,法治人治這些概念其實沒什麼好探討的。而對於鑽空子的人,就更不重要了,律法只是手段,而不會是信仰。

㈨ 如何理解'法治成為共同信仰'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法治建設亦是如此;沒有精神的法治,猶如沒有靈魂的人體。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真正意義上的法治,並不完全取決於法律條文有多麼嚴厲、嚴密,也不僅僅體現在公民對法律條文有多麼深透的了解,而在於能否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法治成為人們共同堅守的信仰。
讓法治成為人們的共同信仰,黨員幹部的示範作用至關重要。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又是全黨的表率。從一定意義上說,法治精神只有武裝了黨員幹部的頭腦,才能真正走進人民的心中。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黨員幹部對待法律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對待法律的態度。黨員幹部嚴格依法辦事,直接體現著法律的尊嚴和權威。黨員幹部帶頭弘揚法治精神,就是要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指引下,增強法治觀念,帶頭尊崇、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讓法治成為人們的共同信仰,必須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要健全完善學法用法制度,把法治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幹部培訓規劃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必須切實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禮法相依、崇德重禮、正心修身的歷史智慧中吸收營養,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盧梭曾經說過:「規章都只不過是穹窿頂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誕生的風尚才最後構成那個穹窿頂上的不可動搖的拱心石。」當法治一旦成為人們的共同信仰,必將釋放出巨大的正能量,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保障。

熱點內容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