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信仰缺失的原因
① 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據了解,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有多,這里學術堂特意整理了二十個好寫的題目供大家參考:
現代化進程中的法律發展透視
論法律解釋的基本要求與難題
論診所式法律教育的概念特徵困境及其消解
黔東南苗族地區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探討
信息自由與學術自由沖突
淺談依法治國戰略的實現路徑
日本修訂紡織品兩項法規
國外人才法律制度及其啟示
羅馬法監護監督制度的公益法理念及啟示
從責任規則和財產規則的角度分析廣場舞事件
基於字義的法律解釋之界限
和諧社會視角下的法律文化培植研究
融入政治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之關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制度體系
民國時期雲南貨幣法律制度嬗變
"互聯網+"時代中的法學成人教育模式轉變
莫高窟藝術文化反映的儒家化法律現象
論我國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其培育--從《法律與宗教》談法律信仰
日本海洋立法對我國海洋法治建設的啟示
物化的法治文化研究--以法院建築為例的研究綜述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改革的法律思考
"法不責眾"的博弈心理與法治對策
② 領導幹部法制精神和法治文化缺失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法治信仰認同普遍缺失。
這是一個最為嚴重而又被熟視無睹的問題。「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法在現實生活中不過是一個概念現象、一種實用工具,甚至沒有被廣泛認知,更不要說被普遍信仰。一些領導幹部在施政過程中,常常考慮的是GDP、看得見的政績或民心工程、上級領導的滿意度、協調甚至是媚順輿論媒體,依法治市(縣、區)、依法行政自然而然地成了擺設。現如今很少有不強調依法行政的,他們甚至會認真講,只是不會認真對待。
二、法治權威遠未形成。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人們不信仰法,也在於實踐中,法治沒有形成應有的權威。法治一直在受到各種挑戰,並且似乎還沒有勝利過,更不用說顯得強勢。在影響地方和基層的事務中,法治無論如何排不上前列。本來「法治」或「依法行政」應該是理念、精神,而不是事務,但常常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報告中成為一項具體事務。從量化工作而言也不能說不科學、不應該,但就其排位來講,肯定在較後的文字里出現。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作為一種行政狀態,法治給人的力量還是輸給「人治」。
三、法治氛圍整體淡薄。
任何社會活動都與其環境密切關聯。如前所述,不少地方黨政領導的關注點其實不在法治,在我們這個強調「讓領導滿意、放心,讓群眾滿意、舒心」而重在「領導滿意」(因為即便群眾滿意了,領導不滿意也白搭)的施政思維中,難免分出輕重緩急,無形中「法治」的思維就淡了,氛圍當然也就淡了。而事實上,依法行政所處的環境也比較尷尬,一方面被較高期待,另一方面則被不信任、不支持、不寬容。特別是一些關繫到公民個體切身利益的執法過程,往往進行得不順利,大大增加行政成本,甚至付出形象代價。與此同時,人們骨子裡固有的傳統的「官本位」或是「權本位」思想至今還大行其是,沒有真正形成崇尚法治的氛圍。
再看看我們享受的法治之文化。滿眼、滿街的是商業廣告,法治廣告和欄目相形見少,有的地方幾乎是全面讓位。我們參與的活動如果不是統一的要求,幾乎不會與法治相關。文藝是人性的、煽情的、冷峻的、嬉皮的、批判的、娛樂的,如果要找和法治關聯的,就要很費心思地專門找,而且找得到的作品幾乎很少關心法治精神。電視劇上常有警匪片之類,主題很正義、正氣的也有,但多數更關注劇情的娛樂性。這也難怪,法治如果不找到看點或賣點,幾乎很難產生經濟價值。因此,整個社會實際消費和享受的文化作品和產品中,法治類作品或產品只佔極小的份額。這對於廣大的公民來說,受教育的頻率和強度顯然偏低了。
四、法治文化投入缺乏機制和保障。
文化建設無疑需要投入。但文化已經市場化,我們不能責備非財政資本的投資者和工作者沒有把他的作品創作成一部完好的法治作品,畢竟投資的目的首先是利潤。問題是,誰來創造影響公眾的法治文化產品,誰有這個當仁不讓的責任,誰應該投資。
當然是政府。遺憾的是,法治文化建設在地方被「輕」被「緩」了,幾乎很少有地方政府會把法治文化建設當重要工程做的。我們常看到公路、廣場、體育館場、劇院被當作民心或民生工程列入日程,甚至是舉全市(縣、區)之(財)力,加班加點趕進度,但沒有聽到哪裡的黨政領導把法治文化建設列進了工程項目表。地方黨政領導往往關注了「文化建設」的形,而沒有關注建設的實(內容)。因為要繁榮的文化太多,一地的一屆政府怎麼做得了,於是大家樂得裝糊塗,絕不想再為「法治文化建設」專門規劃專門投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財政不列支,政府不主導,長此以往,法治文化建設的處境難免成沒有封地的王子,穿著黃馬褂,過著游手好閑的生活。
五、依法行政主體缺乏組織約束機制。
除了歷史文化的原因,為什麼主政者的執法主張、執法行為與執法理念之間會形成落差?組織約束機制失位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么講會令組織人事部門的同志不滿意,因為實在地講,組織人事部門在這方面的努力是自發的、巨大的,而且確有剛性舉措,但我們要探討的是實際效果。衡量一個幹部是否稱職,是否優秀,是否有作為,本來很難把握,當前我們往往從德、能、勤、績、廉幾個方面進行規制。但法治意識、法治能力怎麼體現在考評體系中就有難度了。特別是對於「沒有執法權」的公務員,如何評價其法治能力?幾乎沒有依據。但在整個公務員體系中,沒有具體執法權的人數巨大。這些人雖然不具體執法,但可能會決策執法、監管執法、保障執法。對這部分人,在法治考評時,往往是憑印象或虛擬為優。這剛好說明,許多行政人員游離在法治考評之外。而即便是具體行政執法人員,以其行政過程、程序是否合法、結果是否適當作為法治水平考評依據,已然不夠全面。執法的效果如何,不僅要考慮法律效果,還要考慮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不僅是一時的社會效果,還有長遠的社會影響。對這個層面的關注,公務員的組織人事考評體系顯然不夠。
共產黨是執政黨,面臨如何執政和長期執政的問題。依法治國是執政理念,不可能不體現在組織人事制度這個關鍵環節中,畢竟「幹部是決定性因素」。那麼,在抽象行政行為暫時沒有法律調整之前,法治理念和能力納入組織考評就顯得尤為重要。黨委政府如何行使非法律調整的權力,如何規范約束抽象行政行為,其實對於法治的權威和信心至關重要,比如行政決策、行政審批制度、經濟規劃、城市規劃、行政收費等等,如果讓這些行為游離於組織考評機制之外,即便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再體現依法,也難攏住群眾游離於法的心。
六、依法行政面臨新形勢新問題的挑戰。
中央政法委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正處在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處在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的時期。地方政府執政執法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發展和維穩的任務都相當繁重。比如信訪問題,「維穩是硬任務」,各級黨委政府莫不重視,為了緩解矛盾,中央、地方都高度重視信訪工作。為了解決信訪問題,地方受到高壓,總結出「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人民內部矛盾就是要用人民幣來解決」等經驗,因而措施服從於結果。各個部門紛紛在各種「特殊敏感時期和日子」無可奈何地急於處理一些歷史問題和社會矛盾,但往往不能堅持公平正義,常常求助於親情倫理,親戚宗族,最終都以政府出錢了事,將法與理的和了稀泥。「上訪就有理」、「政府最怕上訪」成為基層群眾的普遍認同。這種變態的文化認知,無疑成了法治精神的最大傷害。
之所以要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就在於文化具有導向性、先進性和滲透性。不認知、不重視、不投入、不弘揚,法治便沒有文化可言,依法行政便不會有執法氛圍,法治被信仰便是無稽之談,依法治省、治市(縣)便是紙上談兵。如是這樣,難免空談誤國!因此,必須從領導特別是地方首長做起,認真思考治國方略實施問題,真誠信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率先垂範,做法治文化建設的倡導者、踐行者。如是這般,則重造法治信心,再造法治權威,建立法治秩序有望。
領導幹部認識上的誤區是制約其法治文化素質提高的重要原因。雖然大多數領導幹部都十分重視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是現實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文化素質缺乏應有的重視,認為法律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這種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認為懂業務是硬條件,學法律是軟要求。有的領導幹部只重視經濟工作,看重業務工作,認為在業務上要多下些工夫,學通弄懂,這樣有利於出成績、出政績,對職業發展有利。法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平時用不上,不學法、不懂法照樣可以把工作做好,需要法律時再學也來得及,不行可以請律師及懂法律的人來幫忙。
二是認為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領導幹部的大事,是其他部門領導幹部的額外負擔。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認為法律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幹部的工作需要,對他們來說,學法、懂法、用法是一項很關鍵、很重要的事情,而其他部門的幹部職工有自己的專業及本職工作,不從事實際的法律工作,學不學法,懂不懂法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
三是認為領導幹部從事的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學法、守法是群眾的事。不少領導幹部認為,黨政部門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政部門的工作是日常的工作,不必了解法律、學習法律。有的領導幹部將法治視為管理者的特權,僅僅當作治理老百姓的工具,對自己有利時就搬出來用一用,對自己不利時就擱在一邊。一些領導幹部對群眾缺乏信任,認為老百姓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秩序,濫用法律條例,與政府「作對」,與官員「搗亂」,應該多學法,自覺守法,把普法工作看作是對老百姓的單向的法制教育。四是沒有從正面認識和理解法律普及工作的重要意義,反而認為通過多年的普法,使得老百姓動輒上法院去告政府或官員,「不那麼好管了」。這些認識誤區如果不及時消除,不僅影響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提高,還會影響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進程,也損害了領導幹部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③ 我國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哪些方面
違法成本極低、守法成本相對畸高,不僅誘使當事人違法,更重要的是守法者吃虧,違法者賺便宜,進而劣勝優汰,具體表現在:
1、公權力機關的退位、歸位與市場機制和社會組織發育仍不成熟之間的矛盾。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是公權力機關退位和歸位,理性再定位的過程。但由於市場機制仍不健全,社會組織仍不規范,市場機制和社會組織往往難以擔當起合格的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導致公權力的進退維谷。
2、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要求與法律質量整體上仍不理想之間的矛盾。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是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然而,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立法質量已在不斷提高,但仍有一些法律尤其是低層級的法律規范質量不高、類型化不夠、科學性不足,將執法和司法帶入或難以實施,或實施沖突,或實施背反的多難困境。
3、嚴厲制裁違法行為的要求和期待與違法成本極低、守法成本較高之間的矛盾。
普遍守法是法治社會的當然特徵,嚴厲制裁違法行為是保障法治權威和發揮法治威懾力的必要條件。
但是現實中,在一些方面,由於責任設置過低,特別是查處率不高,導致違法成本極低、守法成本相對畸高,不僅誘使當事人違法,更重要的是客觀上造成「逆向選擇」、守法者吃虧,違法者賺便宜,進而劣勝優汰,並導致普遍違法。
(3)法治信仰缺失的原因擴展閱讀:
我國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的改善:
1、價值建設,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法治社會的根本問題在於將法治理念、法治信仰內化於人心,成為社會成員決策和行動的基本指引。
當前人民群眾已經有一定的法治意識,但牢固的法治理念尚未確立。實現人心大治,不僅要通過立法、執法、司法著力強化規則意識、誠信意識、權利義務統一意識、責任意識,還要透過多途徑、全方位的理念引領價值觀建設,使法治精神浸潤人心。
2、基層調整,使治理暢達「末梢神經」。
體制問題具有決定性。我國傳統上從中央到基層的縱向層級化管理體制倚重「生產經營單位」和「基層組織」。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存在著在「最後一公里」失靈的問題。建議以確立社區的法律地位為主要方式,重塑我國社會的基層組織形態,確保國家與其成員之間的「感測」途徑暢通。
④ 如何認識國民信仰缺失問題
信仰就是主宰人的思想意識的觀念。當今社會國民信仰缺失,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 封建社會的傳統信仰不再適用:傳統信仰如儒教等,由於其大部分內容已不適合於當今的社會發展需要,中國只有把它推倒,選擇新的意識形態才能進一步發展,這早在五四運動時中國的知識分子已明確證明。不過,儒教中的仁恕和諧的核心理念適應於各種社會,應予繼承發展。
2)馬列主義的信仰不盡人意: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後,國外舶來的馬列主義立即成為了中國人的普遍信仰,主宰了中國人民的意識形態。馬列主義大搞公有制、計劃經濟、集體主義和平均主義,導致了政治上的高度集權主義,同時強烈排斥宗教和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法治的價值觀,這一切實踐證明無益於社會的發展。不過,集體主義仍是正確的理念。
3)資本主義的正確的價值觀得不到確立:改革開放後,中國在經濟上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意識形態上卻仍抱住馬列主義不放,不允許接受資本主義的正確的價值觀作為信仰。資本主義的價值觀中雖然包含強烈的個人主義和個人自由,但其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科學和法治的觀念是正確的,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一味否定資本主義對中國毫無益處。
個人觀點:社會發展,中國人不可能再選擇儒教作為信仰,馬列主義的信仰難以全面維持,資本主義的正確的價值觀得不到確立,所以當今中國社會的國民信仰缺失也就自然出現。感覺當今中國社會應在保留儒教的仁恕和諧的理念基礎上確立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科學、法治的價值觀會比較合適。
⑤ 有人說,中國法制建設舉步維艱的原因是信仰缺失的結果,請談談你對法律信仰的看法。
法只有約束了執法的官吏才能最佳發揮法的效用,所謂以法治吏,以德治民,方為治國之道。
⑥ 現在社會信仰缺失,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危害
會讓學生沒有信心,讓大學生不會規劃自己的未來。
學術研究和竊反映了對大學生法治和合同精神缺乏信心。大學生在日常教學任務中需要完成課程論文和本科畢業論文,但是,他們缺乏自己深入的理論水平和學術研究能力,因此他們經常在沒有創新和思考的情況下在Internet上大量復制和粘貼意見。在生活方式上,拖欠學費,進入大學的大學生有義務繳納學費。但是,有些學生有能力支付學費。他們從家裡收取學費後,欺騙了父母,將學費挪作他用。學生拖欠學費,使學校的教學計劃毫無動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合同被隨意打破了,有一種現象是畢業生無視僱傭協議的法律效力而隨意地違約。一些畢業生不會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首先確定擔保單位,然後騎驢找馬,當他們遇到一支更好的部隊時,他們會隨意中斷合同。
⑦ 如何培養公民正確的法治意識
1、通過學校教育的正確引導,使他們樹立憲法和法律具有至高無上權威的理念,培養秩序與自由相統一的法治觀念,引導他們確立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規則意識,踐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行為准則。
2、加快普及國民素質教育 。通過大面積普及國民素質教育使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使社會成員都具有較強地獲取知識技能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具有較強地獲取和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
3、提高普法工作水平 。普法工作應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推進公民現代法律意識為目標,以灌輸給公民現代法的基本觀念為主要內容,重點在於對公民權利意識、訴訟意識和法治意識的培養。
4、完善法律體系建設。完善法律體系就是要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水平,使所制定的法律更具有嚴密性、具體性、可操作性,能更加有效地規范和制約現代社會生活的運轉。
5、建設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我們今天社會所呈現的法律意識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知識宣傳普及的結果,而不是從社會現實和文化深層生長出來的,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宣傳的社會效應和效果,這也是法律意識提高的一種必要手段。
(7)法治信仰缺失的原因擴展閱讀:
增強公民的法治理念、培養公民的良好法治思維習慣,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關鍵。公民的法律素養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准。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但是如今,有些公民,包括個別黨員幹部,遇事第一時間、第一思維,不是依法、求法、找法、靠法,而是求人、找人、靠關系、走後門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最後被逼無奈才走法律程序,把打官司告狀當醜事。
在他們心裡,人大於法,權大於法,甚至有人拿法律當兒戲,這都是缺少法治理念、法治思維習慣的表現。
《決定》指出「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為依法治國指明了方向,如何培養公民的法治思維習慣是提高公民法律素養的關鍵、前提。
多年來,我們在立法的修改、完善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這只是第一步,如果第二步跟不上或者脫節,法律再完善,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必須在普法上下功夫、做文章。
普法,就是讓公民了解法律,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利用各種途徑,多種形式普及法律知識。如利用媒體開展法制講堂、課堂、會議、學習培訓等,讓普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氛圍、環境。
學法,就是讓公民掌握法律,學習法律常識、知識,學習法治思維,增強法治理念,遵法、守法。目前,應該從小學生抓起,讓法進課堂,開辦法治課,從小就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打上法律烙印,養成法治思維習慣。
作為黨員幹部要帶頭學法,做學習法律的模範,帶頭、帶領、帶動全民族學法熱潮,樹立正確的法治理念,形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社會風氣。
用法,就是讓公民駕馭法律。法律,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法律,不成社會。法律是保護公民自身與他人的雙刃劍,普法、學法的最終目的是用法,學會用法律武器,小到修身、齊家,大到治國、平天下。
有法、守法,天下太平,無法、違法,天下大亂。教育引導公民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運用法治思維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提高自己的用法水平,這是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也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關鍵。
參考資料來源:光明網-培養公民良好的法治思維習慣
⑧ 法律信仰的缺失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影響是什麼
執行難是一個既是一個老問題,又是一個大問題,說它老是因為已存在了很久,說它大是因為它牽扯多方利益,更為嚴重的是它關繫到民眾對於法律的信仰問題,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執行難問題,到時恐怕不只是「執行難」了。
執行難現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它的存在有多種原因,但是吾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法律信仰的缺失問題。第一,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難」不只是被執行人的拒不接受執行,而是現有立法的不完善讓其可以不接受執行,無論是實體抑或是程序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宣告破產問題、強制清算問題等都是急需立法所要解決的;第二,法律信仰的缺失。從古時我們一直是「人治」抑或「德治」,突然來了「法治」,民眾一時難以接受,對於是否是真的法治抱有懷疑情緒,社會的不良風氣也導致民眾對於執行存在蔑視,認為「只要花點小錢就可以搞定,睜隻眼閉隻眼」等等,導致被執行人對於執行人的執行誠意或是執法的嚴肅性產生懷疑,這就給執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法的威懾性都沒有了,何談執行?讓被執行人自己割掉自己身上的肉?夢中才有可能且也是不情願的。特別是社會的一些大的陰暗面給民眾以極大的影響,有道是「好事不傳遠,惡事傳萬里」,這樣以來,民眾對於法治更是產生了懷疑,而作為實行真正的法治中的執行產生抵抗心理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之,想解決執行難,就要先解決好法律制度的完善及法律信仰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了,那麼我想執行難到時就可能是「執行不難」抑或是不用執行了。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32260
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人是需要有這樣的精神支柱的,這個精神支柱是為人立世的內在 動力。但如今好象許多人都缺乏信仰,不管承認或者不承認,現在是信仰缺失的時代,人活著不知道究竟是為了什麼,有什麼目標,為什麼信仰而奮斗。
⑨ 如何提高全社會的法治信仰
如何讓法治成為信仰?在人治傳統根深蒂固的中國,這的確是個難題。信仰法治,關鍵是要消除人治。因為法治的對立面是人治以及人治背後的封建文化,正是人治封建傳統阻礙了法治。破除封建人治意味著,不僅要破除封建特權的思想,還要觸動某些特權者的利益,不僅要建立平等民主的文化制度,還要清除封建等級制的思想基礎。應該看到,社會不會自動接受法治,特別是當法治與人們的傳統觀念和自身利益發生沖突時,人們自然會選擇已經習慣了的人治,故而法治之路依然漫長。
雖然法治信仰的形成過程異常艱難,但不是沒有希望。只要我們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全力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努力建設法治國家,營造法治氛圍,法治的種子總有一天會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法治信仰必將形成。具體而言,離不開以下幾個前提:
首先是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如果執政者意識不到法治的重要性,不能夠率先垂範的話,整個社會的法治氛圍很難形成。政府是老百姓的楷模,政府官員的一舉一動影響著整個社會。所以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立法機關科學立法,這些都是影響法治信仰的重要因素。比如上訪就是封建人治文化的產物,消除此類現象,就必須使領導者意識到這種人治方式的弊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其次是媒體要理性傳播。媒體是信息的傳播者,是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的關鍵一環。媒體的理性和規則意識、自律和責任擔當,對整個社會形成法治信仰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新興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其影響力不可小覷。媒體的導向很重要,現在有些媒體對明星八卦過度熱衷,但對關系民眾基本權益,關系社會正義與良知的社會問題無動於衷。只有當媒體展示真相、客觀表達、嚴守規則、維護公義的時候,社會才能恢復理性、尊崇法治,我們期待的法治信仰才會形成。
三是學校要承擔起教育責任。文化的養成不可能速成,必須從小灌輸、教育、訓練。法治信仰涉及三觀,只有通過家庭的耳濡目染,教育機構的長期努力,全社會的共同推進,才可能逐漸形成。尤其學校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所有學校都開政治公共課,但是最需要的法治課卻遲遲開不起來。學校應該把法治課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生從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強規則意識、程序意識、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四是民眾要理性表達和行動。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礎在廣大民眾。當「中國式過馬路」、「信訪不信法」、「走關系」強於「走程序」大行其道時,我們就必須反思,是什麼力量讓規則失效,是什麼力量讓理性缺位?為什麼人們不願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按照法律渠道解決問題呢?為什麼人們遇到熱點問題就無視規則競相從眾?如何才能保持理性按規則行事?這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也是法治信仰形成過程中每個公民的責任。
五是法治信仰還需制度保障。比如美國的信用體系是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號是全國統一的公民唯一的證明記錄,考試作弊可能就是一個污點,商場偷東西也成為污點,人一生中不斷累積的這些污點不僅影響著繳納保險金額的高低,還影響未來的職業選擇,影響政治前途。社會信用制度對人的行為和習慣有明顯的規范作用,其後又有強大的威懾力保障。由於信用體系不健全,執法者和相對人都缺乏有效約束,甚至可以說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是執法隨意和腐敗造成的。社會信用缺失本質上還是制度缺失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形成法治信仰還有賴健全並落實各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