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的有名

道德經的有名

發布時間: 2022-04-11 14:04:41

A. 道德經中的有名,無名究竟是什麼意思,不是很理解

liuhua
名可名,
【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當如嬰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內雖昭昭,外如愚頑。】
無名,天地之始。
【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
【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本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
【有名謂天地。】
【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剛,是其有名也。】
【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
——【 】內為河上公解釋。

註:名可名,非常名。出現三個【名】。第一、第三【名】為老子哲學的重要范疇,指【道】的真相。第二個【名】是動詞,,指用言詞正確地表達概念。

B. 道德經 名句

1.道可來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C. 40個出自道德經的經典好名字

D. 道德經經典名句及解釋

《道德經》中經典哲理名句及翻譯。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E. 《道德經》取名有哪些

《道德經》取名有:

1、清正

「清正」這個名字源自於《老子·德經·第四十五章》:「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中,這句話講述了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時,不應過於浮躁,要保持一顆清凈的心。所以,這個道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還是很有意義,因此,從中為孩子起名「清正」有一身正氣、保持平靜心態的意味。

2、於淵

「於淵」是出自「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中,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環境,都有內心堅持的事,我們不能脫離自己的身份去做一些不符合實際的事。所以,「於淵」這個名字有正視自己的意思,同時,這個名字也很適合男孩起名。

3、若渝

「若渝」這個名字是出自道德經「建德若偷,質真若渝」中,若渝在文中指的是人質朴而純真的樣子,就像混濁未開,所以,出自其中的名字可以形容人純潔、心地善良。並且以這個名字來形容女孩,還可以指女孩的心靈美。因此,「若渝」這個名字,很符合父母對女孩的期望。

F. 道德經中的有名、無名究竟是什麼意思,不是很理解

只要是能夠被認識,被講述明白的東西都稱之為有名,只能感受到但無法訴諸於任何文字的東西稱之為無名。有趣的是無名本身也是指代一切虛無的東西的名稱,所以無名也是有名的特殊形式。
你能夠想像一下多邊形嗎?任何畫出來的多邊的形狀都叫有名,沒有開始的劃的東西叫無名。開始和未開始之先才是真正的無名,你能描述嗎?

G.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 「有名,天地之母」,謝謝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無名:
無,有三層意思:第一是沒有,是指客觀事物根本不存在;第二層意思是,客觀存在,但我們沒有感知到,注意到,不管是物質的東西,還是精神的東西;第三,不是有形的東西,而是無形的東西;不是物質的東西,而是精神的東西,因此,這個「無」,是「有」,就猶如客觀規律,是我們思想上、認識上可把握的,但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用手抓到的。
把握「無」這個概念很重要,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好多事情,因為我們沒有用心,沒有關注,沒有方法,好多事物,好多事物的發展進程及相關表現,好多案例,好多經驗,好多教訓,我們沒有發現,沒有思考,沒有提煉,沒有總結,以致於事情曾經發生,曾經經歷,也不曾有收獲,不曾有真知,這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不覺現象。這種現象極為普遍,以致於多數人經歷無經驗,增長無成長。而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用心和關注,需要知識和方法,為此,才能視而見,聽耳聞,觸而覺,過而熟,慮而知,思而得,行而獲。
「無」更為重要的一個內涵是它的對立面「有」,即看不見,摸不著,但人的思想、人的認識能夠把握的,物質東西背後,事物表現及發展過程的背後蘊含的非物質的、無形的、精神上的東西,比如自然界發展變化的規律,企業經營發展的規律,比如人的精神、態度、作風、經驗、教訓等,這些東西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看不見,抓不著的,是需要用人的大腦,思維和認識水平把握和概括的,這就是無中有有,有種有無,物質和精神的統一,精神物質的附著。這樣一個「無」的概念,對於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至關重要,它提示我們,要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物,看到事物,把握事物的屬性;看到過程,把握事物發展的過程;看到行為,看到行為背後的東西,也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過程看規律,透過行為看品質,從而做到由表及裡,由淺及深,由有及無,由無及有,從而把握事物的屬性和客觀規律。
名:名稱,是指對客觀事物屬性的表述和命名,是對客觀事物屬性及規律的概括和反映。
無名:沒有名稱,沒有命名,沒有把握,沒有概括。
天地之始:表層意思為天地剛開始的時候,實際意思為在天地剛剛開始或事情剛剛開始的時候。
無名,天地之始,其實際含義為,在天地剛剛開始的時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並沒有名稱,並沒有概括,並沒有相關的符號反映;在事情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把握事物的屬性和規律,還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還沒有概括和總結,還沒有命名和定性。

有名,萬物之母。
有:存在,擁有。其意有二:一是有形的,實際發生的客觀存在;二是無形的,可感知,可概括的精神層面的東西。
名:名稱,命名。
有名:有名稱,能夠把握,能夠概括,能夠命名。
萬物之母:表層意思為孕育萬物的母親,引申意為兩個方面:一是事物發展的本源、源頭;二是由此派生、繁衍、變化出來的萬事萬物,猶如一個孫猴,可以有七十二變;事物的發展有多重的變化,多重的格局,多重的結果。
有名,萬物之母,其意為要想認識事物的本源,要想把握事物的發展變化,要想把握事物的發展格局,預知事物發展的結果,就要對客觀事物的屬性、規律能夠認識,能夠把握,能夠概括,能夠命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為在開天闢地之時,我們對世界的屬性和規律,還沒有認識、把握和概括,還沒有對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屬性和規律沒有命名;在我們做任何工作之時,對工作的屬性和規律,還沒有認識,把握和熟知;為此,我們要把握世界的本源,把握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就要從認識客觀事物的屬性和規律入手,從對客觀事物屬性、規律的認識、概括、把握、命名開始,而做到這一點就要,由由表及裡,由淺及深,由有及無,由無及有,追根溯源,透過現象看本質,形成定義,確定名稱,從理論的高度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

H. 道德經十句經典名言

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

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

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輕易許諾別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難就一定多。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寬厚仁慈,人民就會變得純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會恐慌,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五、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就會能夠保全自己,彎曲就能夠伸直,低窪的地方就會變得充滿,破舊的東西反而會生出新的東西,少反而會變得多,多反而會生出迷惑。

六、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經·第九章》。咎:災禍。遂:成功。金玉財寶堆滿堂室,沒有誰能守藏得住;富貴了就驕橫,是給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身退,才是順應天道。這些話指出事物發展達到頂點、極端後,就會轉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適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八、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失敗;在快要完成、結束時能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壞事。這是說無論做什麼事,從頭到尾都要兢兢業業、謹慎對待。

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總是有利於萬物的生長,卻不與萬物相爭而以平靜自持,甚至甘心處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地方。這句話以水的品性來贊揚利他、無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爭無憂」、「甘於平淡」的精神。

十、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出自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真正的勇士不會勇武鬥狠;善於打仗的人也不會發怒;善與敵人交戰的人不要與之交鋒;善於用人的人甘心居於他人之下。

熱點內容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
新車貼膜法規 發布:2024-11-15 15:14:09 瀏覽:949
淘寶司法拍賣費用 發布:2024-11-15 15:14:01 瀏覽:71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方案 發布:2024-11-15 14:03:56 瀏覽:74
美國紐約律師 發布:2024-11-15 13:58:45 瀏覽:932
2014注冊會計師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4-11-15 13:45:47 瀏覽:768
司法廉潔隊伍 發布:2024-11-15 13:04:04 瀏覽:513
對校園法治社理解 發布:2024-11-15 13:02:37 瀏覽:313
平面設計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5 13:02:33 瀏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