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美探

道德美探

發布時間: 2022-04-11 15:03:31

Ⅰ 關於道德的小故事

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父母、老師也從小教育我們要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尊老愛幼、不罵人、不打架等等一切行為都表明,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每當早晨我出去鍛煉,只要看見路邊的自行車倒了,而且沒人管的時候,我常常會自覺地扶起它們,每當做完後,心裡便一下輕松多了,因為我又做了一件好事。同時也讓外國人知道我們中華兒女是講文明的,懂禮貌的,不像他們在外國說的那樣——中國人沒有素質,沒有修養。
大家也許會經常看到這種現象:很多人喝完飲料或吃完東西後,會不經意的把瓶子和袋子扔在路旁,嚴重影響了街道的美觀,那麼又有多少人去把它們撿起來了呢?每當我看到這種現象,我的手就像不聽使喚似的,自己會把它們撿起來丟進垃圾箱內。我想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那麼我們的家園會變得多麼美好,也同時反映出我們講文明、懂禮貌。
還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好不容易佔了一個座位,剛坐一站時,一位老奶奶上車了,但是大家好像都沒有看見,看到老奶奶站在那裡,我心裡就覺得很不舒服,坐立不安,就決定站起來讓給她,她誇獎我說:「謝謝你。」頓時我感到心裡很輕松,我感覺給老人讓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眾人也向我投來贊賞的目光。回家後媽媽表揚了我,對我說:「你要把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保留下來。」我點了點頭。
也許有很多人都在電話亭打過電話,但現在很多電話亭已經面目全非了。曾經有一次,我陪同一位同學去打電話,我不經意間看見他一邊打電話一邊往內壁上亂寫亂畫,我的氣不由得從心中生起,我急忙上前去阻止,他卻振振有詞地說:「你生什麼氣?這又不是你家的東西。」我理直氣壯地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不愛護國家財產,那麼這些電話亭還能活幾年呀!再說了,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愛護公物,你怎麼能忘記呢。」他慚愧地低下了頭。我覺得愛護公共財務也是講文明懂禮貌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小時候,我記得媽媽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蒙古族小女孩為公社放羊,結果遇上了暴風雪,她為保護羊群,自己獻出了青春的生命,那時我並不理解媽媽給我講故事的本意。但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深受感動,受益匪淺。

Ⅱ 你是如何看待道德文化

一、道德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特徵

《漢書?藝文志》對於諸子的起源有過清楚的論述:「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不難看出,這些學派的起源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基本上都起源於官。這些官雖然各司其職,分工負責,但目的與功能都不外乎道德問題。

《大戴禮記》中說:「古之卿政以治天下者,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馬之官以成禮,司寇之官以成義,司空之官以成智。」這表明,「司徒」等官職在堯舜時期就已經設立,「道、德」治理在五帝時期就成為政治的主軸。

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和最高境界。中華傳統文化,上溯其祖根,初創於伏羲的「易道文化」(以原始「易學」為標志),成形於黃帝的「法道文化」(以馬王堆出土《黃帝四書》內容為標志),成熟於老子創立的「道德文化」(以《道德經》為標志),她們共同組成「以易闡道、以法論道、以德證道」三部曲,為諸子百家之源頭,為中華文化之發祥,非常完美地構成中華道德文化大系統。老子創立的「道德文化」對他以後的諸子百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公認的「百家之祖」。所以,中華文化從本質來講是道德教化的文化,道德回歸、道德熏陶、道德實踐、道德修養、道德傳播等,幾乎是中華文化精神與內容的縮影。

二、道德文化的基本價值

(一)自覺憂患。內修道德,見微知著,具有高度的預見性、洞察力和判斷力,這叫做自覺。將自覺常態化,成為心靈深處亘古回盪的警鍾,則為自覺意識。大眾自覺意識的培養是社會、企業與個人規避風險的基石。

《周易》中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識說,一個富有道德修養的人,應當終日不懈地自覺激勵,晚上也要戒懼警省,這樣即使有禍端也能避免。老子認為:「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意思說,在矛盾還沒有產生的時候就提前介入,在亂象還沒有顯現的時候就預先治理。把自覺意識貫穿始終,就不會有失敗了。在道德文化的熏陶下,中華民族涌現了大量具有自覺意識的精英,他們前瞻性地運籌帷幄,先覺地勘破迷霧,自由通達。如諸葛亮《隆中對》未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劉伯溫《時務十八策》謀定大明天下……精英們從不在危難中缺位。中國的新一輪再發,需要人民的精英,更需要精英的人民。精英意識能否復制、普及為群英團體,將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自信自強。自信是什麼?它是一種軒昂的底氣,以道德修養為基礎,就有了正氣而無傲慢;以文明沉澱為內涵,就有了厚實而無浮華;以民族認同為標識,就有了尊嚴而無自卑;以中華復興為責任,就有了振作而不頹廢。中華文化的自信一開始就站在道德關懷和天下主義的制高點上,把自我心靈修養(內天下)的抱負,擴充到世界和諧大同(外天下)的責任。

西方文化從蘇格拉底開始,目光從自然中心轉到自我中心,到今天泛濫成個人貪欲。現代西方文化的自覺意識,更多的是通過征服自然滿足自我物慾的意識。西風日漸,在全球化、市場化的進程中,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如何提升全民素質,規避道德淪喪是非常迫切的課題。西方炫耀「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的荒謬邏輯,建立在強勁軍事、經濟實力上的西方文化,以浮華耀眼的優越感給我們造成了空前的自信危機。西方科技和經濟單純發展物質文明所產生的惡果正逐漸顯現,這種「自己活不讓別人活」的達爾文主義的模式成本過於高昂,不值得效法。

(三)睿智清醒。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閑暇(即寧靜沉思)才能產生智慧」,他特別重視在心靈美德基礎上培養智慧。恩格斯最崇拜、欣賞的品德和機智兼備的軍事家——亞歷山大就出自他的門下。

《淮南子》中說:「執元德於心而化馳若神。」意思說,只有心修道德,才能產生自由馳騁於萬事萬物的大智慧。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而愚之首也。」意思說,淺表層的智力,僅是思想的外在光華,看似鮮亮實則愚昧的開端。如果失去道德修養的支撐,智與慧的開發不同步,聽憑後天智力的單向發展,那麼屬於慧心的潛意識與預見性、創造性思維和靈感將難以透發,慧心也容易被蒙蔽。大智慧的精髓是「內求法」。中醫學認為,腎臟蘊藏著支撐智力活動的能量,又稱為「智德」和腎氣,而腎又生精,精氣上行補充於大腦,大腦與心靈相通,智力與慧性互補,一旦「腎精虛損」就會出現精神萎靡、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的病理表現。凡被酒色淘空了的身軀,智慧之光必會消磨。

在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正需要靜下心來睿智地重新布局和盤活新的增長點。我們的幹部和企業主如果沉湎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同樣會磨損銳氣,耗散智慧。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在《第二次機遇》中反思:「誰要扮演當今全球的領袖角色,都需要有一種能夠把握世界時代精神的本能。」人文是心靈之燈,儒雅是交流的潤滑劑,雋永的智慧既可以使個體、團體與國家之間競爭的成本降低、資源得到高效整合及實現良性循環,還可以使我們肩負起引領人民克服各類艱難險阻的使命。

(四)勇擔責任。在生物世界中,生物圈的分布格局呈金字塔形,層級越高,數量越少。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生物所起的作用最大,因為高端生物不僅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和資源最多,而且它們的微小變動將引發其他生物的巨大變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能力最大的人所承擔的責任就最大。

老子認為,人類對待自然的責任是「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違」(始終遵循自然規律,竭力保持生態平衡而不敢有所違背);對待同伴是「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有高度道德修養的聖人,心胸寬廣而沒有私心,始終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裡);對待國家社會的責任是「執一以為天下牧」(從道德的高度教化人民,統領社會與國家)。從而告誡:敬畏自然,共同呵護生存環境;效法聖人,一起維系人際和諧;以道德為最高宗旨,凈化社會風氣,規范大眾行為。

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由於長期在水中勞作,腿上的汗毛磨光了,腳趾甲脫落了,腰以下的肌肉都潰爛生蟲了。以至於人們感慨:「微禹,吾其魚乎!」意思說,要不是有大禹,我們現在早已變成魚蝦了。他的豐碑建立在大地之上,後世的人稱國土為「禹域」,就是對大禹最好的紀念。身處戰國的亂世中,孟子說:「如果想以道德來安撫治理天下,在當今之世,除了我還有誰可以肩負這個責任呢?」中華興衰,我的責任。我們的社會責任是大國崛起大志向的外在顯示和擔當,從個人生存價值向國家社會經濟進步共同的責任價值轉變,從而在個人與全局、人與區域人、人與大自然之間傳播持久的關懷和大愛。

(五)合作共贏。傳統中醫學認為,人與自然環境「天人合一」,人的機體與精神「形神合一」,所以人體是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人體依賴「天人、形神」兩大生態系統而獲得健康,我國的生產與經濟活動的成功同樣依賴兩大「生態系統」:這里的「天人」是人與自然資源的生物鏈,這里的「形神」則是經濟人與經營模式的關系鏈。在區域性合作的世紀,共生共贏及合作發展才是可行的路徑,而獨占和單打與信息共享化、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所以,所有行業企業理應放棄劍拔弩張的沖動,放棄非理智的惡性競爭,杜絕殺雞取卵的同行壓價,避免一窩風的重復經營,相互容忍地生活在「生態系統」共同的屋檐下。

《易經》中的「比卦」就蘊涵親密團結、真誠合作的深意。老子說「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意思說:對創造的成果並不獨自佔有,對事業的發展並不唯我主宰,這樣的合作關系才最為穩固,因為它的核心價值觀是「玄德」——高尚無私的品德。老子不僅把市場利益視為生態資源,不允許個人擅自霸佔,而且進一步把合作成果以及合作本身視為自然生態,恢復它公正獨立、平衡共享的道德屬性,告誡合作者和競爭者要從屬、臣服於這個生態系統,遵循「天下為道」 的自然規律,而不是讓生態系統隸屬、淪落於人的私慾。即以敬畏心對待同類和生態、以「玄德」觀鞏固利益資源和合作態勢。

將互利精神引進經濟領域,制定道德約束,功利性的商業活動和資本運作才會恢復智慧、理性與溫情。在一個經濟體系裡,經濟行為主體把求自身利益與交換對方的利益結合起來,不僅關心自己的利益,而且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這也符合「經濟最優化」的現代經濟學規律。

(六)真情包容。高尚無私的德,是萬物最大的公約數,德越淳厚,就越具有承載性和包容性,顯示出的情感就越真切無私。

究竟如何才能具備這種承載性和包容性呢?老子說:「江海之所以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為百浴王。」意思說: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浩淼深淵,是因為它們善於居於下位,始終把自己擺得低低的,海納百川地接納了涓涓細流,成為水中的王者。歷史上,周文王以「握發吐哺」的精神實行仁政,使天下諸侯和賢士競相歸附,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勢。正應了老子的一句話:「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意思說:有德的人,他自然具備包容心和真感情,即使他走在前面,那是他引領大眾邁向真善美的和諧之境,對百姓絲毫不構成傷害;即使他居於尊貴的位子,那是他勇擔服務大眾的職責,肩負天下和平、眾生幸福的重任,對百姓絲毫不構成壓力。所以天下都無法與此相爭。

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道德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建

(一)道德文化與中華文明的興衰

中華文明歷史的沉浮就是一部道德文化的興衰史,天下有道,則國家昌明;天下無道,則國家混亂。漢代道學的興起,客觀上促進道德文化的傳播,唐代以「清靜無為」為國策,從而形成百國來朝、四海賓服的道德文化鼎盛局面。宋遼金元時期,四百餘年間,道德文化進入了一個遲緩的發展變革的新階段。明清兩代五百多年,統治者對道德文化徒用其表,外有異族入侵,內因理學禁錮,由漢唐所積累的道德資源「莫之能守」,與整個封建社會的衰落同步,道德文化步履惟艱。後儒在宋明時期的自我拔高和不斷僵化,偏離了道德文化的主線,故步自封,導致科學與人文的分離,為「西強中弱」長期格局的形成種下苦果。

改革開放以來,在西方文化的物慾主義影響下,非道德主義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許多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標准。事實證明,西方的弊端日見深重,西方自然科學、政治經濟的代表人物不約而同地把探索、欣賞和崇拜的目光投向東方的老子、孔子,絕非偶然。我們要深入研究學習中華根文化,發揚道德文化中的道德價值觀,樹立自身的道德信仰;要大力傳播道德文化,推動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修養,努力發揮道德文化在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功用。

(二)道德文化是價值體系不斷成熟的最重要元素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將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時期稱為歷史的「軸心期」,他說:「最不平常的事件集中在這一時期。在中國,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躍,中國所有的哲學流派,包括墨子、莊子、列子和諸子百家,都出現了。像中國一樣,印度出現了《奧義書》和佛陀,探究了一直到懷疑主義、唯物主義、詭辯派和虛無主義的全部范圍的哲學可能性。伊朗的瑣羅亞斯德傳授一種挑戰性的觀點,認為人世生活就是一場善與惡的斗爭。在巴勒斯坦,從以利亞經由以賽亞和耶利米到以賽亞第二,先知們紛紛涌現。希臘賢哲如雲,其中有荷馬、哲學家巴門立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圖,許多悲劇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在這數世紀內,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幾乎同時在中國、印度和西方這三個互不知曉的地區發展起來。」

現在看來,雅斯貝斯所說的軸心期也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萌芽期,它以「道」的形式在中國的老子、孔子及其門生的的作中出現了,在西方以宗教的形式出現,並發展延續下來,直到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從這個時期開始,人類的價值體系開始進化,在與舊價值體系激烈沖突的過程中,新價值體系發展起來,這期間經過了許多曲折,經過多少代人的傳承發展,並與西方文化傳統的優秀成果馬克思主義匯聚融合,經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上升為統治的意識形態,再經過長期執政的考驗,最終形成了科學理性的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人類的歷史便是這種價值體系的成長史,這同時也是人性與獸性沖突的歷史,是叢林法則與和諧法則沖突的歷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這一過程的成果,它是老子、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馬克思的理想的忠實繼承和最終實現,是人類進化過程的共同精神遺產。

從軸心期開始到我們現在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2500年的歷史即是人的誕生成長期。直到馬克思主義的問世,在列寧和毛澤東領導的奪取政權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革命斗爭中,新的價值體系長出了主幹,直到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新的價值體系成型,人性趨向成熟。

(三)馬克思主義與道德文化同源性

李約瑟先生曾經說:「辯證唯物主義淵源於中國,由耶穌會士介紹到西歐,經過馬克思主義者們一番科學化後,又回到了中國。」

大文豪郭沫若還專門寫了一篇《馬克思進孔廟》,馬克思描繪成孔子的學生。郭沫若寫道:「馬克思(對孔子)說:『我想不到兩千年前,在遠遠的東方,已經有了你這樣的一位老同志,你我的見解完全是一致的,怎麼有人曾說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們中國國情不合,不能施行於中國呢?』」他們的對話幽默詼諧又令人深省。

越南前國防部長武元甲元帥就公開表示過:他之所以信仰了馬克思主義,走上了革命道路,是因為他早年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

馬克思是一個徹底的人道主義者和道德實踐家,他的道德觀曾批判性地汲取了基督教神學道德觀、黑格爾唯心主義道德觀、康德自律論倫理觀、費爾巴哈觀點等諸多觀點的有益部分,最終確立了以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論為基本原則的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上的思想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意識形態或上層建築,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道德又具有區別於其它意識形式的特殊本質和規定性,從而使道德成為憑借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觀念來把握現實世界的「實踐精神」。馬克思主義的這一道德本質觀,為我們研究當今社會的錯綜復雜的道德文化現象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和方法指導。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辯證法中,與老子《道德經》的辯證觀有許多接近性,來布尼茲、康德、黑格爾等都曾對老子的辨證觀大為贊賞。道德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從世界觀和方法論到人與自然關系都是相通的。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伴隨而來的社會改革,需要我們架通中國道德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橋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及時將道德文化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相結合,這既是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大國崛起有力的力量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升華和創新,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行不悖、互相促進。我們今天研究和探索道德文化,就是要以文化傳播和道德覺醒的形式,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發揚馬克思主義的道德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道德實踐,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理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建增加豐厚的養分。

Ⅲ 什麼是「親熱感、美感、道德感」訴求訴求

道德感:人依據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規范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理智感是是人在理智活動過程中認識、探求和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主觀體驗。審美活動中,對於美的主觀反映、感受、欣賞和評價。道德感體現著一個人與社會生活相容的程度,體現著個體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理智感是一個人能否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能否真實的面對這個世界的能力。美感是一個人在適應和改造這個世界的過程中,產生出來的精神上的滿足。這三種感覺都是個人與周圍的環境周圍的人互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是個體融進社會的必需。對你有用,給好評啊

Ⅳ 蘇格拉底有什麼倫理學說

蘇格拉底建立復了一種知識即道制德的倫理思想體系,它的中心是探討人生的目的與善德。他主張人們要認識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與「認識自己」,認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各種有益的和有害的目的與道德規范都是相對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絕對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識,才是人們最高的生活目的與至善的美德。在蘇格拉底看來,一個人要有道德就必須有道德的知識,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無知的結果。人們只有擺脫物慾的誘惑與後天經驗的局限,獲得概念的知識,才會有智慧、勇敢、節制以及正義等美德。他認為道德只能憑心靈與神的安排,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人認識心靈和神,聽從神靈的訓示。這就是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的倫理思想。

後來,這種倫理思想,被安提斯泰尼繼承並發展,形成以強調禁慾為特徵的犬儒學派;而蘇格拉底倫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樂論思想,就被亞里斯提上繼承並發展,形成主張享樂的居勒尼學派。柏拉圖全面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倫理思想體系,並進一步系統化和理論化。蘇格拉底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認為倫理道德是由理智來決定,這種理性主義的思想,在以後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中,起了積極作用。

Ⅳ 人性美,道德美為主題500字左右的短文

生活中的美處處可見。暖春綿綿的細雨滋潤著大地,這是一種美;盛夏的荷花在清水池塘中莘莘開放,這是一種美;高山的積雪被暖陽照射,化成潔凈的河水,這是一種美;崇山峻嶺,霜林盡染,這也是一種美。羅丹說過:「生活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自然的風光讓人陶醉,而人心靈的美更是楚楚動人。

在非典盛行的時期,不少人因此而喪失了寶貴的生命,但也涌現出了一批批英雄人物。護士長葉欣,她在與非典抗爭的途中英勇殉職;還有醫生保衛周,因在工作途中疲勞過度,心臟病突發而犧牲。長葉欣在生前說過一句話:這里危險,讓我來。在與病魔抗爭的時候,這些人不畏困苦,最後都英勇犧牲在自己熱愛的崗位上。就是因為有了這些甘願為人民付出的人的存在,我們才能更加團結一心,勇往直前。這難道不是美嗎?

在「神舟七號」正式升空前,楊利偉等宇航員踏上「太空之旅」。這是第一次載人飛行實驗,也存在著許多危險的可能性。但作為宇航員的楊利偉等人義無反顧,終於順利完成了這一次偉大的載人飛行實驗,取得圓滿成功。在楊利偉登飛之前,為了自己的家人,已將遺書攤在桌子上。明知道這次旅途有很大的危險性,但同時也明白自己肩上背負著整個名族的責任,絕不能退縮。這難道不是美嗎?
在2008年的四川地震中,全國人民的心都揪在了一起。各地紛紛捐款捐物,就連不能走路,這能靠兩只雙手行動的殘疾人都將自己的積蓄拿出來捐給災區人民,這是多麼大無畏的精神,這難道不是美嗎?;在許多養老院里,有許多兒女和陌生人都來探望老人,給他們送去快樂,這難道不是美嗎?;還有各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共同攜起手來,保衛祖國的幸福與安康,這難道不是美嗎!!!
只有人性的美,才能使波瀾平靜,才能化除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因為人美,所以家美,國才美。

Ⅵ 倫理與道德有何區別和聯系

1、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2、「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

3、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論: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

4、「西學東漸」以來,中西 「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6)道德美探擴展閱讀

1、倫理和道德的含義基本相同,都與行為准則有關,但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倫理主要指客觀的道德法則,具有社會性和客觀性;而道德是客觀見之於主觀的法,主要指稱個人的道德修養及其結果。

2、孫正聿在《哲學導論》一書中,通過援引趙汀陽的觀點,闡述了「倫理」與「道德」這兩個倫理學基本概念的區別。他是這樣說的:

3、學者指出,在關於倫理學的理解中,我們還應當特別注意「倫理」與「道德」之間的關系。長期以來,「道德」與「倫理」這兩個概念常常被混為一談,或者至少是缺乏本質上的區分。這導致了對「倫理學」的許多誤解,「倫理」表明的是社會規范的性質;而「道德」表明的卻是生活本意的性質。

4、道德是一個存在論概念,是一個作為倫理學基礎的特殊的存在論概念。道德問題是倫理學的根本性問題。倫理規范作為一些禁令,總是為保護有意義的生活,而確立倫理規范只是依照道德要求的技術性處理。

5、因此,倫理學的主題是「道德」而不是「倫理」,道德主題引出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獲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另一個是由獲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去澄清建立倫理規范的要求。

6、在對倫理學的了解中,提出並思考上述問題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這會使人們理解,人們「在社會機制中生活決不意味著為了社會機制而生活」,「社會必須服務於生活」。

7、這還會使人們理解,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幸就是誤以為生活目的是某種結局,這種態度離間了生活與生活目的,生活目的成了遙遠的目標,生活也就似乎總是還沒有開始。

8、生活目的是與生活一起顯現的東西,它不是遙遠的目標而是與生活最接近的存在方向性,但又是永遠無法完成的追求。可以說,生活目的不是某種結局而是生活本身那種具有無限容納力的意義,生活是一種自身具有目的性的存在方式,這種目的性就是生活本身的意義。

9、應當說,在這種關於倫理學的思考中,體現的是一種哲學的前提批判的精神,因而有助於人們在哲學的意義上去思考和探尋倫理學問題。

Ⅶ 老子所指的道德指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奇書,老子所著《道德經》曾被做出過無數種解讀。有人認為本書是一本兵書,其中說盡了各種行軍打仗及詭譎變化之事;有人認為本書是一本治國之書,其中內容多離不開君王和臣民,更是將為國、為家作為最終的政治理想;也有人認為,這本書是一本純粹的哲學作品,老子第一次為「道」賦予了超越的屬性,從而使其成為「軸心時代」的東方代表人物。古往今來各家各派的名士對《道德經》一書做出過註解,雖然其出發點和落腳點不盡相同,但彼此始終不離二字,即《道德經》的最核心——「道德」。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老子

唐玄宗在《御制道德真經疏》中曾講到:「《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此觀點,作為中國古代皇王社會對《道德經》一書的至高評價,一直影響了幾千年來人們對《道德經》的理解。畢竟,唯有對治家理國有實際作用的作品,才有可能具有流傳萬世的意義。也正因為此,人們對這一傳世之作的理解往往容易禁錮於「人」的概念上,所有的解讀都必定是出於人世的價值和判斷。而「道」本身所有具有的生化性和超越性,其實是「無情」的,是表現為「天地不仁」的。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道德經

那麼,若想要理解「道德」二字的真意,一則要跳脫人們在世俗生活中具有強烈認知的儒家忠孝節義的價值觀點,回歸到老子從氣數將盡的周王朝的時代背景下去認知,由此才會更加明白老子作此書的真正意圖所在;二則更要脫離我們當下的語言環境,把「道德」二字與日常中所涉及到的個人品質相剝離,從「道」和「德」之內在與外顯的層面去理解老子對整個宇宙世界的認知,而非僅僅只是對人類社會的敘說,否則就極容易把《道德經》對整個生命體的關注降低到以人為主的高度上。

由此,首先要著重強調「道」的屬性。老子在《道德經》25章中第一次為「道」下了定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在老子的概念中,「道」不再單純地是人們行走的道路,也不僅僅是我們如今所理解的萬物運行的規律,而是在天地誕生之前就存在的某種事物,或者稱為某種具有氤氳、混沌屬性的狀態,是在人類對其有認識之前就已經亘古存在的。在天地萬物中,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是生化一切的本源,又是寓於萬物之中的本性,同時還是生老病死之周而復始的本質。「道」效法的是「自然」,並非我們常說的大自然,而是萬事萬物的自我之本然。在道家的思想觀念中,只有一切事物都按照自我的規則運行,才是世界「周行而不殆」地運轉的內在驅動力。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道法自然

「道」雖然並不是一種有形有相的事物,但萬物所具有的道性是共通的。如果在塵世的范圍內來闡述的話就會發現,萬物在同一道性的生化作用下,則會表現了出了萬千種不同的情態。而萬物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表現或存在方式,即是道家所謂的「德」。「道」是「德」的內在屬性,「德」是「道」的外在體現。但同時,「道」與「德」又是不可分離的,二者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能夠觸及的物質世界。所以蘇子在那篇著名的《赤壁賦》中寫道:「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此「造物者」,即是「道」也;此聲色之屬,即是「德」也。

從「道」的虛空到「德」的實有,中間起到連接作用的便是道家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陰陽與五行。「道」的存在,是以陰陽的方式來運化萬物。《易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整個世界存在的方式正是以陰陽的互相生化為基礎的;「德」的彰顯,是以五行的概念來昭類萬物。金木水火土,並非實指構成世界的五種基本要素,而是從萬物各自屬性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相生相剋的道理。正是因為有生有克,所以才能保持彼此之間的平衡狀態,不會使世界走向「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的極端。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乾坤八卦

所以,在道家的理解中,「道」是形而上的超越,「德」是形而下的展現。在這里提到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又與中學課本中所講到的觀點有所不同。顧名思義,形之上下的概念是建立在萬物固有的形態之上的。從「形而上」方面去探討萬物本我屬性後的真諦,是所有宗教與思想致力於的終極命題;從「形而下」方面去鑽研萬物的具體構成,是所有實踐與技術致力於去深化的歷史使命。以此可知,所謂「科學」,乃是一科之學問,而非僅僅只是指實踐科目的「形而下」。若以「形而下」去驗證、去懷疑甚至去否定「形而上」,便等於是以人們自我的已知去判斷超越形骸的本真是否正確,這無疑是犯了學問上的大忌。南華真人有言:「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在「道」的層面去看這些是是非非的辯解,真乃是貽笑大方之說。

明辨了「道德」二字的實際含義是什麼,也就不難理解《道德經》一書的用意,自然就不會把本書當成是各種方術之流了。「術乃道之末」,老子正是因為看到了人們用盡術數才使天下大亂,所以作書以明其中道理,希望後來者們可以超越彼此之間的不同,從而使天下臻於「玄同」的大境界。聖人之心,可悲可嘆哉!

Ⅷ 愛默生的有一篇關於道德和美的散文,請問誰找得到

愛默生與他的哲學(節選)——修訂版 馬修·阿諾德在評價愛默生時說:「 他是那些以心靈為居所的人們的良師益友。 」阿諾德的這句名言,也許是對愛默生所創立的那種勇氣非凡但卻不成體系的哲學的最佳概括,它揭示出愛默生哲學的所具有的略顯模糊,但卻充滿力量、啟人心智的特點。 [1] 愛默生出生於新英格蘭的一個牧師世家,然而即使是面對當時一些最為自由的傳道方式,他也深感束縛,無法忍受。於是愛默生平靜但卻毅然地走下佈道壇,在確保自己的興趣志向和思想觀點不隨波逐流的同時,他充當起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世俗傳教士。從大學期間的文章《關於倫理哲學的現狀 》開始,愛默生就始終如一地專注於對人的品行的探究。無論他所關注的對象是一位古代詩人、一個科學事實,還是晨報中的一則新聞事件,愛默生總是以優雅華麗的寫作風格,闡釋出其背後的教育意義,並以此作為對更高貴、更自由的生活的宣教。 從歷史的角度看,愛默生是自己先輩所敬奉的加爾文主義[2]的最大的反對者之一。加爾文主義嚴格的信條強調人的罪惡,否定人性自然、自主地走向完美的可能性,要求人們通過永無休止,心力交瘁的種種努力來賺取天國的非分之報,為上帝所揀選。而愛默生的觀點在一開始就和加爾文主義分道揚鑣,他認為,一個人只要能夠獲得自我的完美本性,他就可以成為近乎於上帝的完人。 愛默生反對加爾文主義所謂的一個人越是擺脫自我,就越接近完美的觀點(因此一個人必須仰仗上帝的慈悲才能趨於完美),他認為如果一個人越是趨於完美,那麼他就越是接近自我。有些人在被庄嚴的音樂和感人的演講所深深打動時,會感嘆道「 這幾乎使我超越於自我之上 」,而在愛默生看來,那些音樂和演講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其實是使我們超越於「 自我之中 」。 愛默生反復提到的一個最基本的觀點就是,「 人類棲居在偉大的自然之中,如同地球安枕於大氣層溫暖的懷抱 」,在自然之中,「 所有個體都是普世之靈[3]的組成部分,都在其中合而為一 」,「 這種普世之靈源源不斷地衍化為我們的思維和能力,形成智慧、道德、力量和美。 」這是一種動力——一種趨使我們追求與生俱來、上天註定的自我完美的動力——愛默生對此堅信不疑,他要求我們遵循自我的本性和並接受一切可以啟發這種本性的外界影響。 愛默生說,自然界「 總是吸引著我們身體里最美好的部分 」,它環繞在我們周遭,通過呈現種種樸素簡單的表象,引導我們去感知那些深邃、廣袤的自然之理。「 即使是扎系鞋帶這樣微不足道之事,也與自然界中最深邃、隱奧的運行法則相通相契,同為一理 」,因此「 大千世界系於一心 」。無論他是一位偉大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顛覆性的物理法則,並通過賦予它某種創造性的能力,使其能夠駕馭宇宙,還是一位詩人,將樹木喻為「 殘缺的人 」,「 為它們紮根泥土,無法動彈而深深的憂傷 」,他們都在此刻回歸到自我本性之中,因為他們能夠體會到物質的心靈受到外界影響時所表現出的能力或痛苦——無論這種物質有無生命。 愛默生以迅雷之勢掃視時間和空間,將那些通常意義上毫無聯系的名字和物體拼接組合,讓歷史來見證獨立自主和服從本性的必要。愛默生認為,對學生來說,保持獨立自主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學生很容易被歷史上的那些偉大的名字所震懾,對書本上的東西深信不疑,但如果我們能夠堅持自我,那這樣的事情就不應,也不會發生。愛默生說,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確實無法相信歷史,那麼不管那些歷史先驅的地位如何崇高,我們都必須與之劃清界限。但是歷史並不會經常讓我們失望,在我們追求自我的完美之時,歷史往往會助上一臂之力。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偉大的人物,而這些偉人越是感悟到自身與普世之靈的契合,那麼就越是比我們更接近自我。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回顧這些充滿天賦的靈魂,讓他們為我們代言,講出那些我們心中有感,但卻無法言表的思想。面對這些偉人在思想表達上所達到的難以逾越的高度,我們不應該感到自卑,更不應該為此而氣餒,而是應該重新樹立這樣的觀念:「 有怎樣的作者,就有怎樣的讀者 」。在我們旅行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接觸與歷史時,只有牢記「 世界無足輕重,一切取決於人 」,才能從歷史中得到益處,增長見識。 社會交往對我們也有同樣的幫助。相對於自然和歷史而言,有一點更為一目瞭然,即我們往往可以在社交中邂逅一些與自己極其相似的交往對象,並因此感到無比興奮,以至於將這些知己「 視作自然的傑作。 」然而在另外一些場合,愛默生提醒我們不要「 太過於合群 」。在與同伴相互交往中,往往充滿著大量的繁文縟節和隨聲附和,而我們必須擺脫此種束縛,避免在交往中一味模仿他人。我們應該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去重新激發我們對自身輝煌命運的召喚,而不是使它成為我們追求此一目標的障礙。 以上我們頗為系統地展現了一些為愛默生津津樂道的思想觀念,無論他所寫的散文涉及何種主題,這些思想觀念都無一例外地貫穿其中。雖然愛默生在一定程度上與當時種種猶如過眼煙雲般的思想潮流頗有相似之處,但是如果今天我們翻看他的文章,卻會發現他的思想並沒有受到他所處時代和地域的限制。如果將他文章的一些段落換作希臘語讓人去閱讀的,很可能會被人誤以為是出自一位希臘人之手。愛默生認為傅立葉的思想「 關注了所有的事實,可單單忽略了生命。 」這種明智的眼光將他的哲學與「 小溪農場運動 」[4]劃清了界限,也使他的哲學沒有迷失於那些到21世紀將無人問津的問題之中。這種對時代和地域的超越正是愛默生的散文所追求的境界,這些散文總是針對友誼、真理、信仰以及榮譽等具有永恆意義的問題進行天馬行空般的思考。可以說,普世性是愛默生哲學強大生命力的來源之一。 愛默生哲學生命力的另一個來源,是他的作品所表現出來簡潔凝練的寫作風格,以及視野開闊、出人意表的表述方式。的確,愛默生在妙語警句方面的造詣猶如神賜,以至於我們在閱讀時不得不渴望偶爾能享受一下慢條斯理、老生常談的輕松悠閑。然而愛默生的文章卻總是使我們的大腦興奮不已,這不只是因為他那令人驚嘆的思想見解,還與他的文章所展現出的使人印象深刻的凝練筆法有關。他喜歡用一句精煉的句子談古論今,將一些通常並無聯系的人物相提並論,不管他們是異教徒還是基督徒,是世間俗人還是歷史聖賢,比如:「 西庇阿、席德、菲利普·悉尼、華盛頓以及所有在言語行動上崇拜美的純潔勇敢的心靈。 」 盡管愛默生哲學具備以上種種值得稱道的特點,有些人可能仍然覺得它含混不清、雜亂無章——也許只要有一些明確的文件可以簽上自己的大名,這些人倒很樂意成為愛默生主義者。不過應該記住的是,愛默生希望培養的是精神上的獨立而不是使徒般的虔誠,如果一個人是從某個他自認為過於明確、死氣沉沉的體系中掙脫出來,那他就很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愛默生在這一點上走得如此之遠,是和他所處的那個以熱烈的思想探索而著稱的時代有關,他的缺乏系統和不拘一格反映出他所堅信的一點,對一個哲學家而言,重要的不是通過明確的術語,巧妙的手法,以及精密的推理,創造出嚴謹、牢不可破的哲學系統以供他人接受,而是指引每一個人駕馭自己的心靈馬車去追逐自己心中最絢爛的夢想。 [1] 關於馬修·阿諾德對愛默生的評價,參看呂佩愛所撰《馬修·阿諾德的「真實評價」與<愛默生>》一文,此文對理解原文很有幫助。來源: http://qkzz.net/magazine/1000-7946/2007/06/1015028_2.htm [2] 加爾文主義的5點要義,該5點(尤其是前3點)要義有助於我們從側面了解愛默生的思想,以便更好理解原文: 1、完全無能力(Total inability)或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人類由於亞當的墮落而無法以自己的能力作任何靈性上的善事。
2、無條件選擇(Unconditional election)上帝對於罪人揀選是無條件的,他的揀選並非因為人在倫理道德上的優點,也非他預見了人將發生的信心。
3、有限的代贖(Limited atonement)基督釘十字架只是為那些預先蒙選之人,不是為世上所有的人。
4、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人類不可能拒絕上帝的救恩,上帝拯救人的恩典不可能因為人的原因而被阻撓,無法被人拒絕。
5、聖徒蒙保守(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已經得到的救恩不會再次喪失掉,上帝必能保守其揀選的。

Ⅸ 你覺得正確的道德和三觀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不要隨意評價他人,也不要隨意斷定自己,他人和世界是你永遠了解不完的,在不完全了解的情況下,妄下評論,也許有失公允,可以有自己的見解,但是評價和定論就有點過分了,對自己亦是如此

Ⅹ 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這人一點都不道德;你的行為要符合道德的標准,等等。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究竟怎麼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
可能有人說:只有你的行為在法律的允許的范圍內,那麼你就可成為一名道德的人?是這樣的嗎?想想,答應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寬廣的多。也許有人說:你的行為只要符合社會習俗,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應也是不一定。因為道德內涵不僅僅只是指符合風俗習慣。也許有人說:沒法給「道德」的標准下個定義,因為道德的標準是隨著社會的風俗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道德的標準是不同的。此點,我也承認,確實「道德」的標準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但如果否定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准,我又覺得是不可能。
那麼究竟拿什麼來衡量「道德」的水準呢?
在思考以上問題時,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名小偷在機場偷了一名乘客裝有機票的錢包,導致該名乘客無法按時登機,誰知該次航班因故卻在空中爆炸了。這名乘客因錢包被小偷偷,卻因禍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請問:該小偷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
第二則故事是:一個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沒有幾天了,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里安逸的度過,當朋友問此人:我的病要緊嗎?要住多久的醫院?此人回答:你沒事,一點小病,你不用擔心,住幾天就可出院了。請問:此人對他的朋友說謊,此人道德嗎?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大家都是摻進了自己的情感的,因為我們以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作的判斷,以「情感」作為了我們判斷的主旋律。
那麼怎樣來判斷「道德」呢?怎樣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斷的標准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這就看我們判斷「道德」的標准與視角了。
一般來說,我覺得判斷一個人或其行為的是否道德的標準是:「意識」與「結果」兩者。(這里補充一點:判斷「道德」與法律上判斷「犯罪」是有區別的。法律上只看其行為是否對社會造成了影響,而不涉及意識。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為,我們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識本身。)從意識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從結果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道德的,因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為他沒把真相告訴朋友,讓朋友沒有心理准備。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通過「意識」或「結果」來判斷,兩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讓我們產生混亂了嗎?沒有一個有效的標准來衡量我們的行為是否道德了嗎?通過思索與尋找,我們只能找到判斷人類的行為道德的最底線,人類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則,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無形形成的社會美德。這種美德應該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皮膚人群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共識」。然而,用這種「共識」來判斷行為道德與否,又會讓人產生一些誤會,甚至會混亂人的思維與視野。

那麼,究竟道德的標准在哪裡呢?

也許,大家會說:沒有一個標准,因為世上本沒有「道」,又哪來的衡量「道」的標准呢?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於無形無聲無名中,探討本就虛無的東西,也只能虛虛實實罷了。

熱點內容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