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管理學管理道德

管理學管理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4-11 22:21:42

⑴ 管理學原理簡答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除了管理者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管理者所處的道德階段影響之外,還受到管理者的個人特徵、組織結構、組織文化以及道德問題的強度等影響。
個人特徵是指個人早年形成的、關於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的基本信條,它們成為組織中個人的一套相對穩定的價值准則。
組織結構有助於形成管理者的道德行為,例如正式的規則和制度可以減少模糊性,促進行為的一致性;上級的行為對個人道德行為具有強大的影響,所謂上行下效;等等。
組織文化的內容和力量也會影響到道德行為,例如一種高風險承受力、高度控制以及對沖突高度寬容的文化,有可能形成較高的道德標准。處在這種文化中的管理者將被鼓勵進取和革新,並對他們認為不現實的或不喜歡的期望和需要進行自由公開的挑戰。
最後,所面對問題的大小、嚴重程度等也會對管理者的道德行為產生影響。

⑵ 企業倫理與管理道德的管理學意義

摘要 您好,這邊給您的回答是:

⑶ 管理學原理常見的道德觀有哪些,分別具有什麼特點

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文明成果的一種沉澱和積累。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基礎性。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在每一個社會都被看做是最起碼的道德准則,是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礎之上還有許多更高的道德標准和道德要求。社會公德水平的高低又昭示著一個社會

道德風氣好壞的程度。

2.全民性。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和適用范圍。在同一社會中,任何社會成員不管屬於哪個階級或從事何種職業,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簡單規則,都必須遵守,否則就要受到社會輿論譴責。國家、社會團體、機關單位有時甚至可以以國家權力或行政權力、經濟權力予以干預。

3.相對穩定性。社會公德作為「多少世紀以來人們就知道的、千百年來在一切行為守則上反復談到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是人類世世代代調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關系的經驗的結晶。這種最一般的關系,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形態里都存在著,因而,調整這種關系的社會公德在歷史上比起其他各種道德分支來,具有更多地穩定性。而且社會公德總是隨著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保存和發揚其進步的、合理的方面,剔除其落後的、不合理的部分。

⑷ 在管理道德方面,存在哪些基本觀點各種觀點的要義和區別何在(管理學)

管理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道德,是從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為內准則與規范的總和,是容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是對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對管理者自身而言,可以說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為之基、發展之源;對企業而言,是對企業進行管理價值導向,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所需的一種重要資源,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源泉,可以說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與企業的精神財富。管理道德觀的有4種不同觀點:功利主義的道德觀;權利至上的道德觀;公正主義的道德觀和綜合社會契約的道德觀。功利主義,即效益主義,提倡追求「最大幸福」。邊沁的功利主義最為著名。
追求幸福、效益並沒有錯。但是事事、時時以功利為目標、為目的,就會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虛假偽善、圓滑市儈。

⑸ 管理學論文管理與道德

管理與道德關系密切。管理倫理這門學科興起也有很長時間。你給的題目還是有些大。管理是什麼管理。公共管理還是其他。相對來說研究公共管理的著作蠻多。
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必然要體現「善」和「應當」的價值取向,公共管理行為必然是一種倫理行為;而普遍性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也必然會影響到公共管理的發生和發展,即公共管理與倫理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1.現代市場經濟倫理訴求呼喚公共管理的倫理化。公共管理產生於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公民社會,市場經濟的倫理訴求必然使公共管理具有一種倫理價值取向。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治理模式的公共管理必然要協調由於利益分化和沖突所引起的各種利益關系的緊張狀態,維護社會的和諧有序,體現人類社會發展的追求善性的倫理化要求和價值取向。
2.現代管理發展的人本主義傾向促成公共管理的倫理化。關注現實的人的需求滿足和價值實現,必然需要協調各種各樣的現實的社會關系,倫理作為維系人的社會性存在的重要基礎,勢必會在公共管理協調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管理發展的人本主義傾向促使以道德為核心的管理模式的形成,也即實現公共管理的倫理化。
3.社會秩序供給的合理化要求公共管理的倫理化。公共管理在提供社會秩序的過程中要做到科學
化、客觀化、規范化、可操作化,同時更應該關注社會秩序在維護善、公正、正當等倫理價值方面
的作用和意義。
4.從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管理思維範式轉換體現了一種管理倫理化的趨勢。現代公共管理的服務理念的確立,人本原則的形成,責任意識的增強等等都體現了現代公共管理的人性化趨勢。這種人性化趨勢加強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就是公共管理的倫理化:管理者的自身道德責任感的增強,公共權力受道德約束的增強,社會公正觀念的增強。(參見韓升的《公共管理倫理的理論與實踐》)
以上只是一個簡單介紹,具體可以萬俊人的《現代公共管理倫理導論》以及如韓升等人的論文。
當然你寫行政管理與道德也未嘗不可。。。

⑹ 管理學提升員工道德修養的途徑有哪些

提升員工道德修養的途徑有:
一、建立正式的保護機制;二、挑選高道德素質的員工;三、建立道德守則和決策准則;四對員工進行道德教育;五、設定工作目標;六、進行獨立的的社會審計;七、在道德方面引導員工;八、對績效進行全面評估。

⑺ 什麼是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
管理活動中,包含著人際關系,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系,有一個道德的問題。管理道德就是對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即要求管理者具有與管理活動相適應的道德素質,要求管理者的行為是有道德的行為。

道德,是一定社會用以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管理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道德。一般的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勞動和工作過程中應遵守的與其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為准則與規范的總和,是在社會一般道德原則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它是通過規范管理者的行為去實現調整管理關系的目的的,並在管理關系和諧、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實現管理系統的優化、提高管理效益。

為什麼要提出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規范對象的特殊性。也就是說,職位、職權是管理者所特有的,管理者是積極主動地承擔職位責任還是被動地承擔甚至逃避職位責任,是正確地行使職權還是濫用職權甚至以權謀私,都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和制約力量來保證。

二、調整對象的特殊性。也就是說,管理關系的狀況主要取決於管理者,在管理系統結構一定的條件下,管理關系的改善是通過管理者的行為來實現的。所以,管理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以及管理者之間的特殊的職業聯系,它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關系。管理道德的出發點是管理系統的整體利益。在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是一切管理道德行為的最高准則,因而也是管理道德的最高標准。

管理道德根源於管理系統的客觀要求。

在管理系統中,一切管理關系都是建立在實現管理目標的前提下的,管理關系中的人際沖突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但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管理者之間由於認識不同造成的沖突;利益上的沖突;管理中的結構性缺陷造成的沖突;領導作風方面的問題造成的沖突。在現實的管理活動中,這四個方面人際沖突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管理道德在管理關系的調整中,只發揮正的功能而決不產生負的功能,任何時候,道德都不會成為人際沖突的根源。

管理道德之所以能夠在調節管理系統時發揮作用,是因為它能夠滿足公正性的要求和合理的功利要求。

管理道德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管理道德有助於增強管理人員的自我約束能力;

管理道德評價是考察和遴選管理人員的一個重要手段;

管理道德為管理活動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

促進管理系統中人際關系的道德化。

無論管理道德的功能具有多麼復雜的表現,都是通過管理者以及管理者內心道德信念的建立和健全來發揮作用的,正是管理者有道德的管理行為,才表現和增強著管理道德的功能。

做一個有道德的管理者:

要在下級面前以身作則;

要密切聯系部屬,虛心聽取下級的批評意見;

要加強管理的民主化,要肯定部屬的成績;

正確應用情感激勵。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所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無非是在一定的規章制度的框架下進行的指導與被指導的活動。總之,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道德關系,不同與一般的社會道德關系,它是基於根本利益一致的同一經濟實體中的道德關系,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總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在一定的協作關系中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負責,相互制約。

道德規范是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中產生的促進人的善行的規定,主要是通過激勵人的善行去實現人際關系和諧的目的。道德規范是具體的,每一種道德規范只是針對一類行為所做出的規定。然而,人際關系是復雜的,人的行為是多樣的,所以,道德規范也是多樣的。

盡管如此,最為基本的管理道德規范有以下幾種:

一、忠於職守。是指管理者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創造精神,自覺地與官僚主義作斗爭。

二、遵紀守法。具體要求:嚴以律己,為人表率,依法實施管理,尊重法律規定的人民的基本權利。

三、實事求是。包括的內容有:重視調查研究,反對主觀武斷,堅持表裡如一,反對弄虛作假,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作風踏實,與人為善。

四、團結協作。管理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服從上級,尊重下級,尊重同事,協調友鄰。

五、尊重人才。人才是管理系統生命活力之源,尊重人才往往是現代管理成敗的關鍵,現代管理者的一個主要品德就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識。

管理人格也就是管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實現,是管理規范在管理者心靈中的內化,表現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質的總和。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質這三個概念所指稱的是管理者道德修養的三個層次,後者都是前兩者的進一步提升和深化,因而也表現為後者是對前兩者的綜合。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人格又是管理者道德品質的升華。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管理者的管理人格:

1、自覺的責任意識

2、真誠的服務意識

3、清廉為公的追求

4、主持公正、維護正義

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

管理人格是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能夠做到正直公道、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嚴於律己、關心他人、平易近人的充分條件,從而使管理者在被管理者心中是一種親切感人的形象,因此得到被管理者的敬佩和愛戴。

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為管理道德評價、管理道德教育和管理者的自我完善三個階段。

管理的道德評價是對管理者的管理活動是否合乎道德性所進行的價值評定,其目的是要幫助管理者樹立道德觀念,培養管理者的道德責任感,影響管理者的行為,以求揚善抑惡,改善管理系統中的人際關系。具體的評價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考慮到動機與效果的統一,目的和手段的統一,選擇自由和道德責任的統一。

管理道德教育是指為培養管理者良好的道德品質,造就管理人格而對其進行的道德知識的傳播和道德規范的宣傳教育的活動,管理者道德教育的過程包括提高管理道德認識、陶冶管理道德情感、鍛煉管理道德意志、堅定管理道德信念等環節。

現代管理者是指具有管理科學知識和技能、擁有一定管理權力從事管理活動的人。管理者的道德自我完善是管理者個人人生修養的過程。人生修養是一個學習、磨練、涵養和陶冶的功夫,是需要經過長久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能力和素質。因此,對於管理者來說,自我完善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表現為學習和磨練都是一種自覺的活動,是管理者的自我修養意識的體現,意識到自我修養的必要性,能正確的估計自己,有自知之明。

⑻ 大一管理學中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課里的道德的最高准則

摘要 仁為最高道德准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

熱點內容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方案 發布:2024-11-15 14:03:56 瀏覽:74
美國紐約律師 發布:2024-11-15 13:58:45 瀏覽:932
2014注冊會計師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4-11-15 13:45:47 瀏覽:768
司法廉潔隊伍 發布:2024-11-15 13:04:04 瀏覽:513
對校園法治社理解 發布:2024-11-15 13:02:37 瀏覽:313
平面設計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5 13:02:33 瀏覽:25
勞動法固定期限合同視為長期 發布:2024-11-15 12:18:11 瀏覽:740
老賴民法 發布:2024-11-15 11:56:26 瀏覽:723
佛山經濟律師 發布:2024-11-15 11:04:47 瀏覽:675
申請法律援助書怎麼寫 發布:2024-11-15 10:42:48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