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法學
Ⅰ 法美學強調的主要是什麼
法美學強調「世界」與「作品」的對應關系,即認為作品是對世界的摹仿或再現,也就是再現論。
法國啟蒙主義美學家狄德羅的美學思想集中地體現於「美在關系說」。狄德羅提出的美學觀點,他認為"美"是一個存在物的名詞,它標記著存在物一種共有的性質,這個共有的性質就是關系。
這就是美在關系的含義。"美在關系"就意味著美在事物的客觀性質,事物的性質是美的根源。
相關信息介紹:
當德國法學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Gustav Radbruch)在其《法哲學》一書中主張通過文學創作和藝術作品來認識法律的本質,並且要求建立一門法美學之時,他實際上已經注意到「法的世界」和「藝術(美)的世界」之間的隔膜給現代人類的心性所造成的深刻影響。
拉德布魯赫指出,隨著文化領域的特定化,法與藝術逐漸趨於分化,甚至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法是文化構體(Kulturgebilde)中屬於最為僵化的一種,而藝術則是變動的時代精神最為靈動的表達形式,兩者處在自然的敵視狀態。
Ⅱ 電動浪潮之夜專訪—法學美學與先鋒藝術多元對話
易車訊 DS3 E-TENSE將在5月21日晚正式上市。而在此之前,DS品牌特地與眾多專業媒體和跨界類媒體展開了一場訪談會。會上分享了DS品牌未來的動作方向以及DS對於「科技即豪華感」的看法等話題。參加會議的嘉賓有Stellantis 集團高級副總裁 DS 中國 總經理——李昕陽 先生以及和DS品牌展開全面合作的UCCA集團的首席運營官——朱瑋琦 女士。
李昕陽 先生 Stellantis 集團高級副總裁 DS 中國 總經理
李昕陽:
感謝大家的時間,感謝大家一直關注DS品牌。我們和UCCA的合作從DS9上市就已經開始了。這次DS3上市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到UCCA Edge的開幕中來。後續我們也希望能夠繼續雙方的合作。
今天是小滿,「小滿未滿,無限可能」。
問:DS 3上市是DS品牌電氣化的開始,那麼未來DS 品牌將有哪些動作?
另外,DS和UCCA合作的初衷是什麼,基於怎樣的考慮?
朱瑋琦:謝謝你的提問,這次是UCCA和DS合作的第二個項目。藝術和品牌走在一起,肯定是奢侈品品牌,DS 這是這樣的一個奢侈品牌。從法式優雅到電動都是生活方式和美學的追求。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中國第4年了。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要在上海再開一家美術館。我們的使命是讓藝術深入生活,生活跟車、跟出行很有關系,這其中能夠產生很多共鳴。我們跟李總也商量了很久,要挑一個小滿未滿的特別日子,讓未來可期。
我們對DS 3充滿期待的。一方面,因為電動、環保;另一方面,高定美學和汽車完美結合。從高定美學出發,我們這次邀請了藝術家,以DS 3為靈感源泉進行創作。
我們是希望,從產品賦能的角度深入到產品,將奢侈品和工業品完美結合在一起,很多最高級的品牌也都會有自己的基金會、藝術收藏以及跟藝術家保持溝通。我跟李總也一致認為,雙方合作不是一次性的,我們希望持續下去。
我很期待大家可以給我們一些建議,能夠讓跨界真正地突破小眾的范疇走到大家的生活中去。
李昕陽:和UCCA第一次接觸的時候,我們關注很多資源。我到任以來重新梳理了這個品牌。看哪些品牌和DS 的訴求、人群相符合。UCCA和DS品牌非常吻合。打個比方,兩個人談戀愛叫「一見鍾情」,DS品牌和UCCA雙方是有這種感覺的。
第一,UCCA是藝術多樣化的平台。第二,UCCA品牌的主張是將藝術融入生活,並且改變生活。這和DS的方向是和吻合的。
DS 品牌如何有別於其他品牌。我們希望今天大家在發布會現場感覺到,我們期望這個品牌讓整個世界能夠慢下來、靜下來、去充分享受你的生活。這就是DS 品牌未來要走的一條路,和我們的基因、產品特性、未來人群相吻合。
現在在中國,「小眾即大眾」。我們覺得這樣的結合對雙方來講是非常好的。雙方團隊的磨合也是非常順利。我們都非常期待進一步合作的機會。我們不只是選擇一個合作對象,也是選擇一個團隊。
今年,國內電動市場增長量,電動車1-3月份同比累計增長330%。在上海PHEV增長180%。對於DS 品牌來講,幾年前已經開始做新能源的布局工作了。今天大家會看到我們一台Formula E賽車。Formula E相當於電動車行業里的Formula 1,我們是唯一一支連續2年雙冠王的車隊,去年更是提前兩輪就鎖定冠軍了。
Formula E車隊的核心技術是E-TENSE。DS3是我們帶來的第一款電動車型,3月份上市的DS 9有PHEV車型,都是採用E-TENSE技術。我們根據市場變化的情況順勢而行,不斷地尋找用戶,跟消費者更好地對話。
問:目前有一個趨勢,科技就是新豪華。對於DS來講,怎麼看待高定美學豪華和新的科技豪華之間的關系?你覺得這兩者之間會有矛盾和沖突嗎?
李昕陽:很多媒體朋友不斷地在給我建議。DS不要再說豪華了,雖然自己是豪華,但消費者不這么認為。
我們在考慮這個問題,DS 品牌是一個來自巴黎的品牌,本身DNA並沒有發生變化,可能是我們某一方面沒有做好。無論是產品還是溝通,還是我們的目標人群。
今天的發布會上大家會聽到我講這個詞:一個叫左情右欲,這是講的兩款車,DS 3左岸版和DS 3右岸版;
一個叫外華內聰。外華指的是外表,DS 3的顏值非常高的,它的側面非規則性的外表,我相信一定會吸引其他車企向我們學習,而且很多女孩子會非常喜歡這台車。再加上我們跟UCCA合作,特意請UCCA的特邀藝術家設計了高定藝術塗裝,所以外觀非常漂亮。
內聰是使用了E-TENSE冠軍科技,所以是一台又漂亮、又時髦的車。
如果問我們跟其他品牌區別點的話,我們還是更強調「高定」兩個字。我們的定位是獨一無二的巴黎高定汽車品牌。
今天早上看了一篇文章,BBA向左、××向右。我們也有類似的感覺,是迎合了整個市場多樣化的方向。左邊大家可以看滿街都有,右邊有一群像UCCA這樣的很優雅、精益求精的合夥人,他們喜歡DS這樣的車。既優雅,又有很好的科技。我們的科技不是堆積成的,是優選高定,符合用戶人群的。
問:品牌下一步將有怎樣的梳理和布局。
李昕陽:我們每一天都在思考怎樣更好地和消費者溝通。我工作主要的出發點,是怎樣去服務好終端用戶,渠道如何搭、品牌如何打、產品如何配置。還有怎麼能夠互動起來,形成1+1>2的局面。第一是,我們定位了獨一無二的巴黎高定汽車品牌。
第二是,圍繞著這個品牌定位的亮點是什麼,高定美學對我來講是很重要的。我們充分利用和UCCA的合作關系,以及DS7跟敦煌的合作。後續如果疫情好轉的話,我們還有和盧浮宮、巴黎時裝周等,讓關注DS的朋友們能夠近距離地感知這個品牌。
另外一條線是E-TENSE。
我們在准備一個超級試駕活動,來拉動力操控、底盤的部分。左邊的情,右邊的物;一個情感線,一個物理線;一個是偏美學設計的高定美學,一個偏科技E-TENSE,慢慢都出來了。
第二塊是網路工作在不停地進行中,經銷商願意跟我們走。我剛接手的時候坦白講經銷商的情況非常差,經過這么幾個月大家覺得這個隊伍是有希望的,品牌的產品線是有豐富的,大家願意一塊走。同時,我們又發展了新的網路資源,有6家新的經銷商加入。我們搭了一二線城市和下沉市場,不同線、不同產品的組合。同時,我們在做一些新的方式和思考,DS 3會以限量限城的方式。
我們重新梳理了DS Plus,在每一個月第4周,會做一個DS Friday,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
今天晚上我們會發布DS3,明年會迎來DS4,還有全新的DS7,加上已經上市的DS9,車型矩陣就更加完善了。今年把品牌調性找准之後,後面就是落實。
問:怎麼解讀豪華。就車來講,大家經常說德系豪華、美系豪華、北歐豪華,各自都在說自己的豪華。剛才談到了法國的這種,未來怎麼解讀豪華能夠讓大家認知確實是豪華。很多消費者認為德系的BBA是豪華品牌,其他都不認為是豪華品牌。
朱瑋琦:我們第一次想到兩個品牌能夠在一起做戰略合作的時候,李總開玩笑說,你覺得藝術豪華嗎?這個問題大家都懂,其實很多人理解中的藝術和真正代表的意義和價值,願意付出的價格標簽是不一樣的。通過跟李總學習我也發現,其實法國的車企,尤其是像DS一直在堅持不只是在於價值,而是一種在美學心智上怎麼去理解審美和藝術品類的鑒賞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願意跟DS合作。
我們不是和最貴的藝術家合作,最貴不代表市場的走向和美術館的選擇標的。
我們的展覽一點都不豪華,門票100塊錢一張。對每一個有審美和藝術的嚮往的人,我們都願意打開這扇門。有一些網紅發起的運動叫「藝術在身邊」,保安大哥們、保潔阿姨們都定期會免費邀請他們來看美術館展覽,是因為他們心靈的美感,當你有了這樣的認知,生活方式就有了加分,就是豪華的。所以,法式的優雅美學我很認同。如果只是為了找一個標簽,比如說藝術,其實每個品牌都能跟藝術合作。但是法式優雅這種方式代表的是什麼,我認為是要通過藝術家和品牌的深度合作,以及一起去講故事的方式。
今天的開幕式很豪華,為什麼豪華?左邊是Formula E賽車,右邊是高定美學DS 3。一個美術館是不是豪華?是的,因為我們請到的是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藝術家,這些人都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講故事、現身說法。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未來的車主體會到他和誰在一起,這個圈層是豪華的。
開車到我們的美術館有一個VIP的游覽,還能享受兒童專屬的服務和課程,給孩子和家庭美學啟蒙。從體驗上會比其他單賣功能性的豪車多了一些生活方式的平衡,這種平衡可以源源不斷地拉來更多的人加入我們。他們本身可以買得起更好的車,如果認同這個品牌和倡導的生活方式,就很願意成為我們的朋友。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讓很多
Ⅲ 法美學強調的主要是什麼以給予人一種生存意義的終極關懷
摘要 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傳遞美
Ⅳ 現有若干西方美學史問題亟待回答,求助相關哲學、美學大師解答,不勝感謝!
從美學角度的觀點看法律 - 法美學隨筆,也許是時代的濫用合理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的計算「的規則的緣故,我們現在越來越失去了黑格爾冠軍「的理念的感性顯現(審美)的能力。高貴的對象驚心動魄的游戲沖動「無私的」,詩一般的語言調用驚奇和單純的快樂,無限渴望的自由伸展的想像,「風格」,豐富的經驗和追求「好玩」,尼採的悲劇描述出生的「酒神忘我的境界」[1],從視覺上我們的直覺似乎是越來越遠。所以,當我們看的藝術和美學的角度來看,高度理性的統治所謂的「法律的世界」時,我們必須面對法律的指控,作為一個純粹的規范性科學專家,「美學理論旨趣,甚至可能被看作是一個」不倫不類跳議「遭到嘲笑,排除」古老的大廳門外。事實是,這是很難接受的法律如何根據不同的對象美學或藝術?
所以,當德國法學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的著作「法哲學」(1932年,在德國),主張通過文學創作和藝術作品了解的法律性質,並呼籲建立一種美學的法律(Aesthetik德Rechts),他實際上已經注意到的隔膜世界之間的「法律」和「藝術世界(美國)到現代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所造成的自然的心態。拉德布魯赫認為,具有特定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法律和藝術變得越來越分化,甚至相互對立的。法律文化異構體(Kulturgebilde)的屬於最嚴格的,藝術的是最面部表情,在的形式的精神的時代,都在在自然狀態下的敵意的變化。浪漫的詩人,財富的天才甚至咒罵的法律,以治療他們作為「折磨的人的心中所有的時間,可怕的事情,」[2 。我們發現,在學術史的發展:它是屬於不同的精神境界的緣故[3],最初的那幾年,必須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申請法學院的學生有才華的人(如法律和藝術(美國)歌德,席勒,馬克思,卡爾·雅斯貝爾斯),不堪忍受折磨的靈魂「的法律,後來放棄了法律界人士。
不可否認,法律反映人的經驗和理性的認識,法律的經驗,知識,智慧和理性。自然,法律也可以穿透研究人員的個人情感觀察和理解,但它不是任何宣洩的個人感受。就其本質而言,法律是一對矛盾,所有節目的想法?浪漫的情趣和智慧。特別是在近代,隨著法律活動的專門化和專業化,判例和法律語言的不斷增長的趨勢,法律專家後,提煉,加工,已演變成完全一樣的「天對天語」一套復雜的行業,語言。其特點:「法律的語言是酷:它排除了任何感情的語調,語言的法律是剛性的:它不包括任何推理,法律語言簡潔,拉德布魯赫它排除了任何學究之氣,我們也可以說,法律語言的一個精確的含義,並提到,但因為他們是專家操作或「表現」的語言,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本魏施郭的語言是沒有如此接近人的活潑,豐富多彩的情感生活,但總是直觀的感性普通百姓保持著「距離間隔,有時抑制自由地追求審美的一種慾望和沖動。終極快感「(幸福),所以,至少在最近的現代法學方面的法律」(Juristenrecht),他們失去了越來越多的表面上,讓普通百姓感到親和直觀有趣的樂趣,它也幾乎掩蓋其自己獨特的審美本質和價值。
(二)
朦朧感的距離遙遠的歷史可以喚醒跟蹤尚存在我們的現代意識的審美意識,促使我們去探看歷史,也出現了所謂的「法律歌」規則,研究什麼樣的概念,正義和人類感性的無縫生動的「活法」(lebendiges RECHT),即使有興趣在我們的氣質和認知隔膜完全的(食品)現代法律或司法活動的審美趣味。
由於18世紀義大利哲學家維科(Giambatista維科,1668年至1744年),他的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能力來檢測,寫了一本書「新科學」(scienza NUOVA),大自然帶給的古代世界的夢幻般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祖先種不同的「詩性智慧」的魅力,其創造的技術理性和數學方法。 「詩意的經濟」,「以德治國」的詩意,詩意政治,詩意的宇宙。 「圖片空間等等的顯示語言背後的意義,仍然在我們的技術統治的震顫的心
維科其獨特的語言的語音分析和活潑的風格,描繪的自然意象的」法「起源詩意的推斷,他的任期在羅馬法「(IUS),通過法律的審美情感。維科指出,:
古代法的詩歌,... ...羅馬法是一個嚴重的詩歌,羅馬人在羅馬廣場(Roman Forum)的表演,古代的法律是一個嚴重的詩歌創作。 [5]
事實上,在較早時期,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國家文件「(」烏托邦「)和」法律「已經隱約表達了同樣的想法。柏拉圖美國的法律和社會團體國家「的居民更高層次的」美「[6],在他看來,建立一個城市比創作一出悲劇,但也是美國的國家法律得多,最高的(悲劇)劇本與物權法,以達到完美的歷史。偉大的的立委(例如,萊庫的古代斯巴達和雅典的梭倫)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們制定的法律是最偉大的詩篇。 [7]
遲到維科德國著名童話作家的「格林兄弟」的作者之一,法學院綠雅可布(雅各布格林,1785-1863)在1816年的歷史的重要代表發表了長篇論文「論詩法」(馮der POESIE IM RECHT),從詩歌語言的法律,法律的象徵詩的形式不同角度探討法律和詩歌之間的關系,以及德意志古代詩的韻律規則(法律)在他的文章的開幕表示維科相同的觀點:
法律和詩歌彼此誕生在相同的溫床......事實上,兩者的起源是建立以上兩個性質:一個建立在一個建立在頂部的驚喜頂部自稱驚喜在這里,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是國家法律和民歌的開始。 ......所以,這首詩暗示的法律,正如該法還包含詩歌的因素。 [8]
可以由一組法律史學家雅可布綠的研究傳統法律和詩歌,「法」和電視劇「,」法律與畫「,」法律與美國「和其他議題,也偶爾進入德國法學家最近的理論視野。總體而言,德國人能想像到已獲得盡可能廣泛的討論,在這里,僅列舉其代表性項目的結果,所以,我們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後期的歷史法學院的主角,奧托·馮·齊克(奧托·馮·基爾克)「幽默」在德國和法國(DER幽默IM deutschen RECHT,1871年),約瑟夫·科勒(約瑟夫·科勒);
黑格爾的法學院第一人提出「在法律面前舞台,莎士比亞「(莎士比亞VOR DEM論壇DER Jurisprudenz,1919年);:
齊特爾曼(齊特爾曼)。 「藝術」(模具Jurisprudenz。ALS孔斯特,1904年);笑話
的T·施泰因貝格(特奧多爾·斯騰伯格),向法律「(德Witz的IM RECHT,1938年);
? ·穆勒(喬治·米勒)與法國詩歌我們的民族和國家「(RECHT和Staat unserer Dichtung,1924年);
A·Ballach(阿道夫巴卡拉克)法律和想像力」(RECHT和Phantasie ,1912);的
漢斯·費爾(漢斯FEHR)畫法「(DAS RECHT IM Bilde,1923年),詩法」(DER的達斯RECHT在Dichtung,1931);法律悲劇「的(模具Tragik IM法權,1945年);
H·施托克哈默的(休伯特·Stockhammer)「作為美學的科學和法律」(Aesthetik和Jurisprudenz ALS的學問,1932年);
?特里·佩爾(海因里希Triepel),「風格」:「美學文集」(1947);
H·馬庫斯(烏戈·馬庫斯)的「世界美學(Rechtswelt和Aesthetik,1952年);
(三)
德國學者的研究表明,大多數人的一部分,人的心靈,法律也有它的地方,許多研究人員表示法的藝術(美學),藝術??(美學)也可以提供服務的法像任何其他的文化的現象,法律還要求特定的表達方式,語言,手勢,服飾,符號和建築。由法(物理)身體的表達方式(koerperlicher Ausdrucksmittel)也是審美評價。
劉若英Marcic在他的法哲學著作中說了一句話:「人是播放(DER Buerge的DES Rechtes)的方法。」我們去說,誰也負責美。千百年來,藝術(美國)和法律的原因,可以比較一下,因為他們有一個神秘的原產地追求某種永恆的價值(如好「)。表現為法律正義的工具,和藝術創造美的「技能」(Koennen)的技藝] - 希臘人,羅馬人說ARS在中世紀的歐洲,現代,甚至到18世紀,一些藝術家和法學家也一直保持一種遺傳性的關系,他們被稱為部長「藝術創作者(Kunstwerker)服務的教皇和皇室。他們的藝術包含多種多樣的,如詩歌,建築畫,甚至法律和法律修辭的藝術(模孔斯特德Rechts)。 「傳統」的美和正義,藝術和法律合規
藝術(美國)的法律結緣,事實上,在不完全是「風雅時代」(例如,「巴洛克時代」或「洛可可時代」 )人工修飾的生活的代表性,從根本上說,它是人們就像試圖將所有的東西直接訴諸「監視」和「升值」和不可避免的現象。正是在遵循傳統和人民尋求自由伸展的機器之前,他們驚異的目光,向所有頂級的想像和理解的對象可以觀察到,不僅繼續探索對象「,真正的」好「,你想感受的內容「美國」。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承認的「真」,「善」,「美國」內的相關性,「判斷力批判」(1790年),康德(康德)甚至認為, 「好」與追求功利概念的「真」有害的「美國」純粹的形式表達,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孤立的對象的屬性,探討美的本質,但美被映射到人的感官,那麼同樣可以說任何對象及其屬性(包括真,善)可??能成為對象的審美,有時,認識事物,如美國,被告知的事情當作真理,善良,橋梁和基礎設施。席勒(F.席勒),「藝術家」(1789年)寫了一首詩:
只有通過美國的風機早在上午的門
您可以輸入了解地球。[9]
同樣的道理,法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的事情,所謂的暗示無意識的「隱秩序」(verborgene Ordnung),有時美「風扇清晨的大門的感知和理解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是沒有法律美學「為」限制「的紀律,並作為一種審美的角度來看,方法和態度,掌握,研究和學校確定的法律現象和方向。 「美學」「是不是像其他藝術一樣通過一個直觀的,感性的渲??染之美的對象的方式直接展示給觀眾(觀眾),但通過一個直觀的了解美國的國內法律秩序生動地觀察發現,探索這個順序形成審美的動機,並提供某種參考的審美標准和原則的法律建設是毫無疑問的,法律美學思想情緒的方式擴大法律領域的法律觀點,也可以激活長期抑制正逐漸擺脫傳統法律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研究的法律原則的專制主義和純粹的理性規則「旨在尋求」和諧自由活動的法學理論基礎。概括地說,「美學研究所保存在該領域的法律意識正在悄然去世退直觀的想像力和原創性和自由。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學(藝術)法律或法律審查,被視為一個合適的對象藝術材料的獨特性的法律和規律的生活,也取決於拉德布魯克說,該方法從根本上帶有某種戲劇性沖突(德dramatische Konflikt)]對立面內在地包含一個不同的狀態,事實與價值真實的,應該積極的法律和反對派之間的自然法則,正統法律與革命的法律,自由,秩序,正義和公平,法律和耐受性[10]。本質的藝術形式(特別是影院)是解釋的對立面(矛盾),也特別喜歡抓住的固有矛盾的法律或法律現象。例如,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和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惡有惡報」是做所有的曲折和生動的「想像現實「在」法律的故事「動天哀悼地塊,安提戈涅,鮑西婭與梁洛施命運的沖突,揭示了人權和法律,罪惡與寬恕,殘酷與仁慈,不公正的緊張與司法之間的痛苦和相應的復雜和深刻的問題(Problematik)。[11]
在這里,藝術(美國)圖像復述一些獨立的語音和意識的融合非現場形式的法律世界的每個部分的完整復音(M·巴赫金語)[12],從而使建立的法律敘述和對話。這樣一種新的敘事打破或改變那種傳統的法律理論研究「的態度和方法的獨白(主主題)「解決了問題,這樣的規則來生成的談判(Diskurs)或復雜疑難的對話,談出的情況下」(硬盒)的辯論有關的法律道德原則的問題。
除了影院,還有一些藝術(美國)的形式,特別適合於矛盾的表達,其中包括諷刺作品和漫畫藝術的法人,如果不是他的職業生涯及時和充分了解更深層次的在其職業生涯中的存在問題,這是不是一個好主管法律。因此,一個嚴重的法律人應該看起來像那些批評它的代碼具有諷刺意味的??形式應該是這樣的那些詩人摔跤,因為他們更敏感對人類可疑正義的基礎,也應該像托爾斯泰一樣,正確的斯托耶夫斯基或司法偉大這些人的的諷刺(的格羅斯Karikaturisten的DER Justiz)是一種諷刺,和思想家(杜米埃)。
只知道沒有什麼藝術天賦將過多陶醉在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在單純的「專業性」,所有的時間,因為人類社會是最冷靜,最理性,最有用的部分,發展不寬容和獨裁的專業風格的罰款和法律責任,不只是機械,刻板斯特恩的「法律的實施,並帶來一個偉大的博愛精神,人文關懷,審美原則和正義的專業,理性和藝術的情感表現出來。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法律人也應是工匠和的藝術家(Kuenstler),法律藝術的創造者。
(四)
遵守法律,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我們有可能把的拉出的所有內容和規范(Gegebenheit),純形式的「純」或法律,法律的審美對象,研究,但事實上,能夠成為審美對象的該法案包含了時間和空間的維數,法律只存在於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實事求是」,它會通過的審美意識的經驗和知識的色彩和人類的歷史和地理的現實的具體規定性質(種族)的情況(情況)的法律背景,也許(形而上學)的思想「對象,但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學「,」對象,畢竟,法哲學的的法律美學的種種猜測,並是在美的法律知識,學習人類情感的外觀。
「的時間和空間維度」的法律也包含了這層意思,我們已經看到在歷史上的「法」是一個不同的審美價值和表現。不可能到的超審美標準的時間來研究所有法律的歷史,不能先驗預設的審美身份的意義和價值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一般要求,所謂的「一般法」,「什麼樣的審美意義和審美價值,總是說什麼獨特的審美意義,價值或性質,在這里,現在,或在該土地「法」,該法審美的態度,實際的轉換成為一個情境(情境理論)的態度。
遵守法律,在這種心態下,我們總是希望被視為謹慎的形成遵守法律的歷史 - 文化 - 地理根,探索法律進化的秘密的過程的特點,不同的地區(東,西)不同的時間段(古代,中世紀,現代和現代),美國的法律,表現形式,「風格」,「風格」,等等,或者,我們對不同形式的法律(習慣法,成文法),不同地區(如東部的方法「,」西方的方法「,」民事訴訟法「和」普通法「的法律),在不同的時間結構中的法律(古代法,中世紀法的現代法與現代法)方法和態度,審美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有一個情境的差異。
(五)法律,美學活力,那麼它應該是更營養的美的表現形式的法律如果我們的海港維柯與綠色的好奇心和情感,我們將在廣泛的來源,詩歌,古代法,法理學,然後在小說,戲劇的形式美和民間傳說的蹤跡的方法和不同的解釋,的文字。
在這方面,最激動人心的探索維柯與綠色遙遠的年齡詩句法「,這些法律詩歌表現,記錄每一個發展的民族感情,生活,記錄他們朦朦朧朧的正義,神聖的規則和密令的想像和慾望。「輸洛加(Slokas)」的詩句寫在印度「摩奴」,我們甚至從古代的「詩情畫意」發人深省的智慧[13]。充滿了祖先的驚喜,想像力和虔誠的詩句「,然後我們逐步走向成熟老化成為精明世故的人的意志是永遠不會自我反思的鏡鑒。他們的魅力與歷史的演變越來越大,因為我們知道,法律和正義有時必須展示了一個生動的外觀,否則人們無法看到它們現實的數字[14]在這里,生動的詩歌,美麗的「調和其內部和外部的界限,調和的規則和自由「[15]。
法律,而不是只限於詩歌的生動體現,他們也可能表現為民間俗諺語(語言)的格言,散文,詩歌或繪畫的日本法學家穗積在法律上是微不足道的進化論「鑿鑿據陳鍾(1855-1926)的進化歷史,在東方和西方的法律,從」看不見的法律「,」形成過渡,在此期間,有經驗的句子的法體「,」詩法「,」詩法「,」清明上河圖「和」字元「。例如,德意志古老的諺語簡明勻稱的句子韻滿足的十二銅表法「,中國太古」之類的懲罰「(畫法)栩栩生動,上述的法律形式典型的羅馬法律。穗積的看法,在表達這些法律的形式的變化實際上反映了人類的智慧,認知能力的增長和自覺的發展過程[16]
另外,在各個時期的社會力量法官適當形式的判斷(件),但也表達審美價值的歷史。事實上,美學原則的法律(如法律對稱平衡的邏輯簡單性和多樣性的法律語言等節奏的節奏,統一的語言),更體現在獨特的個性和豐富的審美情趣法官的判決。法官「美麗的頭發審美價值判斷出生,從來沒有壓力,任何優秀的藝術作品。魯道夫魯道夫佐姆Zuomu()被稱贊塞爾蘇斯(塞爾蘇斯)的判斷,他可以從個別情況下,會導致一般情況下,用最簡潔的語言形式,這些形式的影響,一個凌空飛行的話,這樣的人升華人的清晰度,像一道閃電照亮了遠處的風景[17]也正是因為同樣的審美慾望,美國大法官卡多佐(本傑明N.卡多佐,1870-1938)曾說過:「除了一些很好的理由,我不想破壞法律結構的對稱性,通過引入不連貫的現實意義和人造例外。 「[18]
所有在所有的,法律的句子身體,詩歌,詩歌,繪畫方法,文本和美麗的判斷,這些法律的審美材料存在的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成為迫切探索的豐富寶藏挖法美學點燃的火,小心地守護這光照亮的黑暗深處挖掘在通道
(六)指出,在過去可能是不必要的憂慮,人們might'll「美學相當於一個法律或法律浪漫主義唯美主義(完美主義者)傾向在這里,我不打算做過多的討論,只是想成為負責任的點:利用多學科的方法,態度,尋求法律的美學知識要求學習的法律浪漫主義,唯美主義是「意蒂監獄結」(意識形態,意識形態)的做法,存在著根本區別。法美學研究聲稱不為這樣的「義大利蒂監獄結」的陰謀,相反,它在本質上是反對任何形式的教條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框架的法律,因為只有人知道的「美國」的限制將在實踐理性審慎的判斷和決策,避免唯美主義在實踐中的獨斷專行[19]。
法美學的倡導者,開放的探索精神,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態度。理念去種的林道的一端「美學」也將選擇可能會突然切斷??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的道路。」詩人哲學家海德格爾(海德格爾)問學者「的道路上」的心情:
道路和思考, BR />梯子和說過的話,
堅忍的前行無盡的,
疑問,缺乏
你孤獨的凝聚在孤獨的。 [20]
- 這一點,我們將試圖成為所有追求美學「冒險」的人,普遍的傾向。
[1]「悲劇的誕生:尼採的美學文選,周國平譯,三聯書店,1986,頁1-108。
[2]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Rechtsphilosophie,S. 205頁。 [3]按照黑格爾的解釋,法律屬於「客觀精神,藝術或審美的感性階??段,屬於」絕對精神「。
[4]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Rechtsphilosophie,S. 206。 [5] [義大利]維柯:「新科學」下冊,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頁563。
[6]柏拉圖:「研討會」210B-D。請參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詩學」,諶中糜注釋,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262頁。
[7]詳細朱光潛:「歷史的卷上的西方美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第55頁。相對陳中美:」柏拉圖詩學和藝術思想
看一看它。
Ⅳ 法律英語論文的選題怎麼選
法律英語即法律領域使用的英語,我國在處理國際法律事務中,需要藉助法律英語,法律英語不同於其他英語,它需要注重邏輯性、縝密性、專業性,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有許多注意事項.下面學術堂整理了二十個法律英語論文選題,供大家進行參考:
1、影響法律英語翻譯的因素分析
2、我國法律英語教材編撰與出版探析
3、法律英語的冗餘性及其翻譯策略
4、法律英語術語誤譯
5、淺議法律法規繪本製作對高職旅遊英語專業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
6、法律英語文本中的後修飾語歧義分析
7、英語法律語篇中的言語行為研究
8、法律英語教學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9、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法律差異對法律英語翻譯的影響
10、法律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11、超學科視野下的法律英語教學研究
12、淺談法律英語的詞彙特徵
13、結合理論淺談法律英語的翻譯
14、法律英語兩個譯名的譯法商榷
15、高校法律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對策
16、基於生態翻譯學的法律英語翻譯誤譯研究
17、法律英語中的隱喻研究及其漢譯
18、淺析法律英語翻譯的精確性與模糊性--以法律語言為視角
19、法美學何以為人學--從話語分析角度看法美學與法律英語翻譯的關聯
20、法律英語翻譯中原文風格的再現--UCP600兩個漢譯本的對比研究
Ⅵ 專業類別有哪些
法律公安藝術設計傳媒文化教育公共事業旅遊醫葯衛生財經輕紡食品環保、氣象與安全電子信息製造水利土建材料與能源資源開發與測繪生化與葯品交通運輸農林牧漁藝術學藝術設計傳媒經濟學管理學理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工學實驗班哲學歷史學醫學農學軍事學其他
Ⅶ 中國的大學學科分類是怎麼分的
大學正規專業學習分類(一)我國的高校現行的12個學科門類是(1)哲學(2)經濟學(3)法學(4)教育學(5)文學(6)歷史學(7)理學(8)工學(9)農學(10)醫學(11)軍事學(12)管理學(二)學科門下設一級學科,共有80個一級學科(不含軍事學)(三)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共有358個二級學科(四)中國大學學科專業(每個專業都有十幾門專業課程01哲學0101哲學010108科學技術哲學010107宗教學010106美學010105倫理學010104邏輯學010103外國哲學010102中國哲學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02經濟學0202應用經濟學020201國民經濟學020202區域經濟學020203財政學(含:稅收學)020204金融學(含:保險學)020205產業經濟學020206國際貿易學020207勞動經濟學020208統計學020209數量經濟學020210國防經濟0201理論經濟學020101政治經濟學020102經濟思想史020103經濟史020104西方經濟學020105世界經濟020106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03法學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2馬克思主義發展史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030504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4民族學030401民族學030402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030403中國少數民族經濟030404中國少數民族史030405中國少數民族藝術0303社會學030301社會學030302人口學030303人類學030304民俗學(含:中國民間文學)0302政治學030201政治學理論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30203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030204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030205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030206國際政治030207國際關系030208外交學0301法學030101法學理論030102法律史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030104刑法學030105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030106訴訟法學030107經濟法學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030109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030110軍事法學04教育學0403體育學040301體育人文社會學040302運動人體科學(可授教育學、理學、醫學學位)040303體育教育訓練學040304民族傳統體育學0402心理學(可授教育學、理學學位)04020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040203應用心理學0401教育學040101教育學原理040102課程與教學論040103教育史040104比較教育學040105學前教育學040106高等教育學040107成人教育學040108職業技術教育學040109特殊教育學040110教育技術學(可授教育學、理學學位)05文學0504藝術學050401藝術學050402音樂學050403美術學050404設計藝術學050405戲劇戲曲學050406電影學050407廣播電視藝術學050408舞蹈學0503新聞傳播學050301新聞學050302傳播學0502外國語言文學050201英語語言文學050202俄語語言文學050203法語語言文學050204德語語言文學050205日語語言文學050206印度語言文學050207西班牙語語言文學050208阿拉伯語語言文學050209歐洲語言文學050210亞非語言文學050211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中國語言文學050101文藝學0501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3漢語言文字學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050105中國古代文學050106中國現當代文學050107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分語族)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06歷史學0601歷史學060101史學理論及史學史060103歷史地理學060104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060105專門史060106中國古代史060107中國近現代史060108世界史07理學0701數學070101基礎數學070102計算數學0701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070104應用數學070105運籌學與控制論0702物理學070201理論物理070202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070203原子與分子物理070204等離子體物理070205凝聚態物理070206聲學070207光學070208無線電物理0703化學070301無機化學070302分析化學070303有機化學070304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070305高分子化學與物理0704天文學070401天體物理070402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0705地理學070501自然地理學070502人文地理學070503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0706大氣科學070601氣象學070602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0707海洋科學070701物理海洋學070702海洋化學070703海洋生物學070704海洋地質0708地球物理學
Ⅷ 中國政法大學美學原理到底看什麼書
《老子 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學習《美學原理》自然是搞明白美的本質與美的規律。實際上是在學習方法。
法學專業,就要思考「美」在道德與法律之間關系,等……
Ⅸ 學習法律課的收獲和意義及美學意義
從美學的觀點看法律——法美學散論
或許是由於工業化和商品化時代濫用理性和「計算」規則的緣故,我們現在已愈來愈喪失了黑格爾所稱謂的「理念的感性顯現」(審美)的能力。崇高物象的心靈激盪,「無利害感」的游戲沖動,詩歌語言引動的驚異與純喜,無限想像的自由伸展的渴望,「風格」、「趣味」的體驗與追求,以及尼採在《悲劇的誕生》中所描繪的「酒神狀態的迷狂」[1],似乎也漸漸遠離了我們感性直觀的視野。以至於,當我們從藝術和美學的觀點來審視被高度理性化的意志所宰制的所謂「法的世界」的時候,我們要面臨著那些把法學作為純規范科學的專家們的指摘,「法美學」的理論旨趣甚至可能會被看作是「不倫不類的妄議」而遭受譏諷,被排拒於法學神聖庄嚴的殿堂的大門之外。人們難以接受的事實是:法律怎麼能夠成為美學或藝術的「視之對象」呢?
所以,當德國法學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Gustav Radbruch)在其《法哲學》(1932年德文版)一書中主張通過文學創作和藝術作品來認識法律的本質,並且要求建立一門法美學(Aesthetik des Rechts)之時,他實際上已經注意到「法的世界」和「藝術(美)的世界」之間的隔膜給現代人類的心性所造成的深刻影響。拉德布魯赫指出,隨著文化領域的特定化,法與藝術逐漸趨於分化,甚至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法是文化構體(Kulturgebilde)中屬於最為僵化的一種,而藝術則是變動的時代精神最為靈動的表達形式,兩者處在自然的敵視狀態。那些富於才情的浪漫詩人甚至咒罵法律,把它們看作是「每時每刻折磨人的心靈、令人恐懼的東西」[2]。我們在學術史的發展中發現:正是由於法律和藝術(美)分屬不同的精神領域的緣故[3],那些早年抱持「尋找一份體面的職業」投考法學院的才華橫溢的學子們(如歌德、席勒、馬克思、雅斯貝爾斯),不堪承受法律所造成的「心靈的折磨」,後來又紛紛放棄從事法律職業。
不可否認,法學是反映人的經驗理性的學問,是人的法律經驗、知識、智慧和理性的綜合體現。自然,法學也可能會滲透研究者個人的感性的觀察和領悟,但它絕不是個人感情的任意宣洩。就其本性而言,法學是與一切展現浪漫趣味和別出心裁的思想方式相抵牾的。尤其是近代以來,隨著法律活動愈來愈趨向專門化和職業化,法學與法律的語言經過法律專家們的提煉、加工,已經演變成不完全等同於「日常語言」一套的復雜的行業語言。在談到其特點時,拉德布魯赫指出:「法律的語言是冷靜的:它排除了任何情感的聲調;法律的語言是剛硬的:它排除了任何說理;法律的語言是簡潔的,它排除了任何學究之氣.我們還可以說,法律的語言具有精確的意義和所指,但由於它們是需要專家操作或「表演」的語言,是一種由高度發展的文字偽飾過的語言,它們也就不那麼貼近人們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感性生活,而總是與普通人的感性直觀保持著一種「距離的間隔」,有時甚至會抑制人們通過審美的自由追尋「終極愉悅」(極樂)的那種渴望和沖動。這樣,至少就近現代的所謂「法學家的法」(Juristenrecht)而言,它們表面上愈來愈喪失了令普通人感到親和愉悅的直觀的趣味,這亦無形中遮蔽了它自己獨特的審美的性質和價值。
(二)
歷史悠遠的距離所造成的朦朧感,可能會喚醒我們現代人心靈中一絲尚存的審美意識,促使我們去探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所謂「亦法亦歌」的規則,研究那種與人類的感性正義觀念渾然一體的生動的「活法」(lebendiges Recht),甚至也會對那些與我們的性情和認知完全隔膜的現代法律(法典)或司法活動產生審美的興趣。
感謝18世紀義大利哲學家維科(Giambatista Vico, 1668-1744),他在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能力感」的時代,寫下《新科學》(scienza nuova)一書,把我們的心性帶到古代如夢如幻的精神世界,使我們感受到先民那種不同於技術理性和數學方法之「詩性智慧」及其創造物的魅力。「詩性的經濟」、「詩性的倫理」、「詩性的政治」、「詩性的宇宙」,如此等等的語言背後的意義空間所展示的圖景,至今仍然在我們受技術宰制的心靈里產生震顫。
維科以其獨特的語辭分析和生動的筆調描繪出「法」起源的自然意象。他關於古羅馬「法」(ius)一詞的詩性推論,透現著對法律的一種審美情感。維科指出:
古代法學全都是詩性的,……古羅馬法是一篇嚴肅認真的詩,是由羅馬人在羅馬廣場表演的,而古代法律是一種嚴峻的詩創作。[5]
其實,在更早的時期,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國家篇》(《理想國》)和《法律篇》中已經隱約地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柏拉圖把「法律和社會組織的美」視為一種居於較高層次的「美」[6];在他看來,建立一個城邦的法律是比創作一部悲劇還要美得多,最高尚的(悲劇)劇本只有憑真正的法律才能達到完善。歷史上的一些偉大的立法者(如斯巴達的萊庫古和雅典的梭倫)才是偉大的詩人,他們制定的法律才是偉大的詩。[7]
晚出於維科的德國著名童話作家(《格林童話》的著作者之一)、歷史法學派的重要代表雅可布·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於1816年發表長篇論文《論法之詩》(Von der Poesie im Recht),從詩性的法律語言、法律象徵、詩歌形式諸角度考察了法與詩歌之間的關系以及德意志古法中的詩性規則(法律的韻律)。他在文章的開篇即表達了與維科相同的觀點:
法和詩相互誕生於同一張溫床。……的確,兩者的起源都建立在兩種本性之上:一種建立在驚奇之上,一種建立在信奉之上。這里的驚奇,我更願意把它當作是任何一個民族法律和民歌的開始。……所以,詩中蘊涵有法的因素,正象法中也蘊涵有詩的因素。[8]
也許是受雅可布·格林等一批法律史家所開創的研究傳統的影響,「法與詩歌」、「法與戲劇」、「法與繪畫」、「法與美」等等論題,亦間或地進入德國晚近的法學家們的理論視野。總體上講,德國人對我們能夠想像到的問題,已經作了盡可能廣泛的討論。這里,僅列舉其代表性成果之要目,以便我們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歷史法學派的後期領銜人物奧托·馮·祁克(Otto von Gierke)著《德意志法上的幽默》(Der Humor im deutschen Recht,1871);
新黑格爾主義法學派首創人約瑟夫·柯勒(Josef Kohler)著《在法學舞台前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vor dem Forum der Jurisprudenz,1919);
齊特爾曼(Zitelmann)著《作為藝術的法學》(Die Jurisprudenz als Kunst,1904);
T·施泰因貝格(Theodor Sternberg)著《法律中的笑話》(Der Witz im Recht,1938);
G·繆勒(Georg Mueller)著《我們民族詩歌中的法與國家》(Recht und Staat in unserer Dichtung,1924);
A·巴拉赫(Adolf Bachrach)著《法律和想像》(Recht und Phantasie,1912);
漢斯·費爾(Hans Fehr)著《繪畫上的法》(Das Recht im Bilde,1923);《詩里的法》(Das Recht in der Dichtung,1931);《法律上的悲劇》(Die Tragik im Recht,1945);
H·施托克哈默(Hubert Stockhammer)著《作為科學的美學和法學》(Aesthetik und Jurisprudenz als Wissenschaften,1932);
H·特里佩爾(Heinrich Triepel)著《論法的風格:法美學文集》(1947);
H·馬爾庫斯(Hugo Marcus)著《法的世界與美學》(Rechtswelt und Aesthetik,1952);
(三)
德國學人的研究表明:在人類心靈中最富人性的部分,法律也有其一席之地。正如許多研究者所明示的那樣,法可以為藝術(美學)服務,藝術(美學)也可以為法服務。象任何其他文化現象一樣,法也需要具體的表達手段:語言、手勢、服飾、符號和建築等。法的這些具(物)體表達手段(koerperlicher Ausdrucksmittel)也可以通過審美作出評價。
Rene Marcic在他的法哲學著作中曾經說過一句話:「人是法的擔當者(Der Buerge des Rechtes)。」我們也可以接著說,人也是美的擔當者。幾千年來,藝術(美)和法之所以具有可以比較性,因為它們都有著神秘的起源,均追求著某種永恆的價值(如「善」)。法表現為正義的工具,而藝術則是創造美的「技藝」(Koennen)——在希臘人那裡稱techne,在羅馬人那裡稱ars。所以,在歐洲中世紀,近代,甚至到了18世紀,某些藝術家和法律家一直還保持著一種親緣關系,他們被封為供職的「藝術創作者」(Kunstwerker),為教皇和王室服務。他們的技藝包含多種多樣,如詩歌、建築、繪畫,甚至還有法的修辭和法的藝術(die Kunst des Rechts)。在此,藝術和法遵從的是美和正義的「傳統」。
法律與藝術(美)的結緣,事實上並不完全是「風雅的時代」(例如「巴洛克時代」或「洛可可時代」)矯揉造作生活的一種表象的修飾,從根本上講它是人們試圖將一切事象訴諸直接的「觀看」和「欣賞」而必然產生的現象。而正是處在遵循傳統與尋求自由伸展之機的人們才會把他們驚異的目光以及想像力和理解力投向一切可以觀察的對象之上,不僅繼續探尋對象物之「真」「善」,而且希望感受其內含之「美」。
的確,並不是所有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都承認「真」、「善」、「美」之內在的關聯性,康德(Kant)在《判斷力批判》(1790)中甚至認為,追求功利的「善」與表達為概念的「真」有害於「美」的純形式。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孤立地探討「美的本質」,而是把美視為對象物映射入人的感官的屬性,那麼我們同樣可以說任何對象物及其屬性(包括真、善)都可能成為審美的對象。而且,有時,認識事象的美,正是獲知事象之真、善的橋梁和基礎。所以,席勒(F. Schiller)在《藝術家們》(1789)一詩中寫道:
只有通過美這扇清晨的大門
你才能進入認識的大地。[9]
同此道理,法律這樣一種復雜的社會事象所暗含的所謂無意識的「隱秘秩序」(verborgene Ordnung),有時也必須通過美「這扇清晨的大門」才能被人們所知覺和認識。在此意義上,我們並不是把「法美學」看作是一門「畫地為牢」的學科,而看作是那種用美學的觀點、方法和態度來把握、審視和判斷法律現象的問學方式及方向。「法美學」並不象其他藝術門類那樣通過直觀、感性呈現的方式把美的對象物直接展示給「觀看者」(Spectator),而是通過直觀的認識來發現法律內在的美的秩序,探求這種秩序形成的審美動因,並為法律的構建提供某種可以參照的美學標准和原則。無疑,法美學將從感性的進路拓展法學的生動形象地觀察法律的視野,同時也將激活被傳統法學長期壓抑的法律認識,使法律研究者們從絕對主義和純粹理性規則主義的法律教義中逐步解放出來的,在法學理論中尋求一種「和諧的自由活動」之旨趣。或者,簡括地說,法美學研究所要拯救的,就是我們在法律認識領域正悄然逝隱退化的直觀想像的能力以及相應的原創力和自由。
從另一個角度看,法或法律作為美學(藝術)考察的適切的對象,作為藝術素材來對待,也是由法及法律生活的獨特性質所決定的。如拉德布魯赫所言,法在根本上蘊藏著某種「戲劇化的沖突」(Der dramatische Konflikt),內在地包含有一個多樣態的反題,即事實和價值、實然和應然、實在法和自然法、正統法和革命法、自由和秩序、正義和公平、法和寬容之間的對立性[10]。藝術形式(尤其是戲劇)的本質在於闡釋反題(矛盾),它也特別喜歡抓住法或法律現象的內在矛盾性。例如,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和《惡有惡報》等,均極盡曲折而生動再現了「想像的現實」中「法律的故事」之動天哀地的情節,通過安提戈涅、鮑西婭和伊薩貝拉們沖突的命運,揭示出人情與法律、罪孽與寬恕、殘酷與仁慈、冤苦與正義伸張之間的緊張關系和與此相應的復雜而深刻的問題性(Problematik)。[11]
在這里,藝術(美)形象地復述出法律世界中的「眾多獨立而互不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紛呈」,使法律的敘事和對話形成「由許多各有充分價值的聲部組成的復調」(米·巴赫金語)[12]。這樣一種新的敘事方式將打破或改變傳統法學理論研究中那種既定的、「獨白式(主調)的」解析問題的態度和方法,使之生成新的商談(Diskurs)或對話的規則,以便在復雜的「疑難案件」(hard case)的辯談中引申出更切合問題性的法律義理。
除了戲劇外,還有另一些藝術(美)形式表明特別適合表達法的矛盾性,這其中包括諷刺作品和漫畫藝術。一個法律人,如果在他目前的職業生涯中不能及時充分認識到其職業中存在的深層的問題性,就不是一個好的稱職的法律人。因此,嚴肅的法律人應當喜歡看待那些用諷刺形式批評其法典的人,應該喜歡那些詩人中的冥思苦想者,因為他們對正義基礎中值得懷疑的人性比較敏感;同時也應該喜歡托爾斯泰,喜歡妥斯托耶夫斯基,或者偉大的司法諷刺家(grosse Karikaturisten der Justiz),這些人既是諷刺家,又是沉思者(Daumier)。
只有對藝術一竅不通的人才會過分陶醉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純粹「專業性質」,每時每刻把自己看作是人類社會最清醒、最理性和最有用的部分,養成偏狹獨斷的職業作風。而法律人的責任,不僅僅是機械精細地、「刻板而冷峻地」操作法律,而且是要把偉大的博愛精神、人文的關懷、美學的原則和正義的情感以專業化的、理性而又藝術的方式表現出來。
正是在此意義上,也可以說,法律人應當同時是工匠和藝人(Kuenstler),是法律藝術的創造者。
(四)
從美學的觀點觀察法律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會把一個抽離了一切內容和規定性(Gegebenheit)的「純粹的法」或法的純形式作為法美學的對象物來研究。但事實上,能夠成為審美對象的法均包含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維度。或者說,法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現實地」存在過,它才會被人通過審美意識所經驗和認識。沒有歷史和地域的規定性,沒有現實的人性(民族性)色彩和特定情境(situation)背景的法,或許是可以成為(形而上學)「思」之對象的,但絕不可能成為(法美學)「視」之對象。畢竟,法美學不是關於法律的思辯的哲學,而是研究人對法律之美的感性審視的學問。
「法的時間和空間維度」還包含這樣一層涵義,即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法」是具有不同的美學價值和表現形式的。我們不可能以超時間的美學標准來審視歷史上的一切法律,也不能先驗地預設它們的美學意義和價值的同一性。換一個角度說,我們不能籠統地宣稱所謂「一般的法」有什麼樣的美學意義和美學價值,而總是說處在此時此地或彼時彼地的「法」有什麼樣獨特的美學意義、價值或性質。在此,法律的審美態度實際轉換成了一種情境主義(situationalism)的態度。
以這樣的態度來觀察法律,我們總是要謹慎地對待所觀察的法律形成的歷史-文化-地理根源,探究法律演進的隱秘過程,比較不同地域(如東方與西方)和不同時間段(古代、中世紀、近代和現代)的法律的美的特性、表現形態、「式樣」、「風格」等等。或者說,我們對待不同形式的法律(習慣法、成文法)、不同地域的法律(如「東方法」、「西方法」、「大陸法」、「英美法」)、不同時間結構中的法律(古代法、中世紀法、近代法和現代法),所持的審美觀點、方法和態度應當是存有一種情境的差別的。
(五)
法美學若是有生命力的,那麼它就應當更多地從法的表現形式之美的研究中獲得滋養。如果我們懷有維科和格林們那樣的好奇心和感受力,我們將會在浩如煙海的史料、詩歌、古律、判例、話本小說、戲劇和民間傳說等不同文本的解讀中尋找到法的形式美的蹤跡。
在此方面,最令人怦然心動的,可能是探尋維科和格林均描述過的悠遠年代的「詩體法」。這些以詩歌表現的法律,記載著每一個在成長中的民族之生命感受,記載著他們對朦朧的正義、神聖的規則及隱秘的秩序的想像和渴望。在以「輸洛加」(Slokas)詩體寫成的印度《摩奴法典》中,我們甚至讀到了來自遠古「詩化的」醍醐灌頂的智慧[13]。這些充滿著先民驚異、想像和虔誠的詩體法,對我們後來逐漸成熟老化變得精明世故的人類將是值得永遠自我觀照的鏡鑒。它們的魅力會隨著歷史的演進而日益增強。因為我們知道,法律和正義有時必須呈現生動形象的外表,否則人們就看不見它們現實的身影[14]。在這里,生動形象的詩歌之美「調和了它自身的內外界限,調和了規則和自由」[15]。
法律的生動表達,並不只限於詩歌,它們也可能表現為民間俚諺(語)、格言、散文、韻文或繪畫。日本法學家穗積陳重(1855-1926)在其皇皇大著《法律進化論》中提供的鑿鑿之據表明:在東方和西方的法律進化史上,從「無形法」到「成形法」的過渡,其間經歷了「句體法」、「詩體法」、「韻文法」、「繪畫法」和「文字法」諸階段。例如,德意志古法諺簡明勻稱,羅馬法《十二表法》句韻切合,中國太古之「象刑」(繪畫法)栩栩生動,均屬上述法律形式之典型。在穗積氏看來,這些法律表達形式的變化,實際上反映出人類智慧、認知能力的增長和社會力之自覺的發展過程[16]。
此外,歷史上各個時期法官的判決(判例)也是表達法的的審美價值的合適形式。實際上,法律的形式美法則(如法律語言的對稱均衡、邏輯簡潔性和節奏韻律,法律文體的多樣統一,等等)更多地體現在那些獨具個性而又富有審美趣味的法官們的判詞之中。法官們的「優美的」判決所生發的美學價值,決不壓於任何優秀的藝術作品。魯道夫·佐姆(Rudolf Sohm)曾經贊揚塞爾蘇斯(Celsus)的判決才能,說他能夠從個別的案件中抽引出普遍的規則,運用最為簡潔的語言形式;這些形式具有凌空飛動的語詞的沖擊力,令人升華,使人澄明,猶如一道閃電照亮遙遠的風景[17]。也正是出於同樣的審美渴望,美國的卡多佐法官(Benjamin N. Cardozo,1870-1938)也曾說:「除非為了某些充足的理由,我不想通過引入不連貫性、無關聯性和人為的例外來破壞法律結構的對稱性。」[18]
總而言之,句體法、詩體法、韻文法、繪畫法、文字法和優美的判詞等等,這些法的審美素材存在於各個民族的漫長歷史之中,成為亟待探掘的豐富寶藏。法美學應當點燃火光並小心地護衛這光亮,以照亮進出幽暗深處探掘的通道。
(六)
最後要指出的,也許是一種不必要的擔心,即人們可能會把法美學的研究等同於一種法律浪漫主義或法律唯美主義(完美主義)傾向。這里,筆者不擬做過多的討論,只想交代一點:法美學是利用多學科方法、態度求知問學的一種,而法律浪漫主義、唯美主義則屬一種實踐指向的「意蒂牢結」(Ideology,意識形態),兩者存在著根本的差別。法美學研究之旨趣絕不是要服務於這種「意蒂牢結」或與之共謀,恰恰相反,它在本質上是反對任何形式的獨斷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法律觀念或法律綱領的。因為,只有認識到「美」的界限的人,才會在法律的理性實踐中做出審慎的判斷和決定,避免唯美主義在實踐上的獨斷專行[19]。
法美學所崇尚的,是一種開放的探索精神,一種不斷探尋未知的態度。如果哲學要奔赴的是一條沒有盡頭的「林中之路」的話,那麼法美學同樣會選擇這條可能「突然斷絕在杳無人跡處」的道路。海德格爾(M. Heidegger)在《詩人哲學家》中道出了問學者「在路上」的心情:
道路與思量,
階梯與言說,
在獨行中發現。
堅忍前行不息,
疑問與欠缺,
在你獨行路上凝聚。[20]
——這,亦當成為一切追求法美學「探險」的學人們的共同志趣。
[1] 《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周國平譯,三聯書店1986年版,頁1-108。
[2] Gustav Radbruch, Rechtsphilosophie, S. 205 ff. [3] 按照黑格爾的解釋,法律屬於「客觀精神」,藝術或美學屬於「絕對精神」的感性階段。
[4] Gustav Radbruch, Rechtsphilosophie, S. 206. [5] [意]維科:《新科學》下冊,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頁563。
[6] 柏拉圖:《會飲篇》210B-D。參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詩學》,陳中梅譯注,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頁262。
[7] 詳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頁55以下。比較陳中梅:《柏拉圖詩學和藝術思想
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