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思修
『壹』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關系是什麼
道德與法律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綜上所述,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有這辨證統一的關系,他們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不可分割。
『貳』 大一思修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在古今中外的社會、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熱門話題。有的人認為法律即道德,違反道德的法律是「惡法」,不具備法的屬性;有的人認為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兩者有嚴格的界限;另外的一些人則認為法律與道德有聯系,但沒有必然的聯系。事實上,法律與道德有著密切的必然聯系,兩者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互滲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在新時期出現新的內容,兩者的融合更加緊密,研究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對於現階段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德治與法治的統一,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叄』 中南大學思修考試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怎麼寫啊
法律和道德是既抄彼此聯襲系又有著區別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一、法律和道德的聯系:(1)法律和道德同屬於社會規范的范疇,是一種文化形態。都意在調整也實際上能調整人們的行為。(2)從法律的淵源來看,法律最早來源於民族風俗、社會習慣和宗教教條這些道德要求,可以說法律的很大部分來源於道德的演化和升華
二、法律和道德的區別:(1)法律既強調權利也強調義務,道德只強調義務,很少強調權利(2)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社會規范,是一種他律的規范;而道德是人們內心自發的、靠內心良知約束的社會規范,是一種自律的規范。
『肆』 思想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一)法律和道德的聯系:
1、目的一致,道德和法律都是行為規范,都是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二者都是重要的社會調控是手段。兩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內容轉化,道德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維護社會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必須遵守的道德。另一類是有助於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增進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較高要求的道德,是應當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為法律,也是法律所調整的內容。
3、功能互補,道德在調整范圍上對法律具有補充作用。有些行為不宜由法律調整或者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同時,法律在約束力上對道德具有補充作用。相比法律,道德的約束是軟約束,因此,重要的道德轉化為法律,就可以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4、相互促進。法律對傳播道德具有促進作用。法律的實施,往往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觀念的培養。
因為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雖有不同,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致或相近的,而且更為明確,所以法律的實施對道德觀念的培養可以起到強化促進作用。同時,道德對法律的實施也具有促進作用。遵紀守法通常是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有助於人們自覺守法。
(二)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1、生成方式:法在生成方式上往往與有組織的國家活動相關,由權威主體經程序主動制定認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構性。道德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自然演進而成,不是自覺制定和程序選擇的產物,自發而非建構是其本質屬性。
2、行為標准:法有特定的表現形式和淵源,有肯定明確的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因而具體確切,可操作性強;同時,其被任意解釋和濫用的餘地小,容易排斥恣意擅斷。道德對行為的要求籠統、原則,標准模糊,只具一般傾向性,理解和評價易生歧義。
3、調整方式:法律一般只規范和關注外在行為,一般不離開行為過問動機。道德首先關注和過問內在動機,不僅側重通過內在信念影響外在行為,且評價和譴責主要針對動機。
4、運行機制:法是程序性的,程序是法的核心。法以權利義務為實質內容,所調整的關系往往具有交涉性,因而就特別需要程序提供交涉的方式和途徑,提供製度性協商和對話的機制,以使選擇和決定能被交涉中的各方認同和接受。
道德的中心在於義務和責任,在道德領域,義務不對應權利,也不以權利為前提,因而,不存在以交涉為本質的程序;再者,道德以主體內省和自覺的方式生成和實現,也使道德與程序無關。
5、強制方式:法與有組織的國家強制有關,通過程序進行,針對外在行為,表現為一定的物質結果。道德主要憑借內在的良知認同和責難,即內在約束。
(4)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思修擴展閱讀:
Pinto,福特70年代出產的一種小型車,一度非常流行。但是後來發現位於車後座的油箱存在問題。在少數碰撞情況下,油箱會爆炸,並導致有些人重傷或死亡。
其中一個受害人把 Ford 起訴,在案件審理中,人們發現原來福特很早以前就已經知道油箱存在缺陷,但是他們做了成本效益分析,來決定是否值得加裝一個特殊的保護裝置來保護油箱,防止它爆炸。
他們測算的結果顯示:增加每部Pinto的安全性要花的費用是11美元,總共1250萬部Pinto車改裝的費用是1.37億美元。
而收益的計算則是:180人死亡,每個死亡賠償20萬美元;180人受傷,每個受傷賠償6.7萬美元;2000輛撞壞的車需要修理,每輛花700美元,所以總共收益是0.5億美元。
這樣看來,收益遠小於成本,所以他們沒有安裝保護裝置。當Ford的這份成本效益分析計算表出現在審判中時,陪審團異常憤怒,給出了福特公司1.25億美元的天價賠償。
雖然該案最終的結果是加州桑塔-阿納法庭在判決時沒有採納陪審團的決議,而是將懲罰性賠償減至350萬美元,但這依舊是一筆數目不小的懲罰。
陪審員被激怒,可能是他們認為一家公司給人類的生命定價是不對的,20萬美元也實在太少了;也可能是他們無法接受一家公司竟然為了追求利益而無視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不知道福特公司在依據當時法庭判例給出20萬美元一人的定價時,有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願意放棄生命,以換取20萬美元?
理性人假說告訴我們,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都是充滿理智的,既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盲從,而是精於判斷和計算,其行為是絕對理性的。而在一項經濟活動中,主體所追求的唯一目標就是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從福特呈現給陪審團的「成本效益分析計算表」我們可以看出,公司通過精確的計算得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應該做出的選擇。
但是它卻忽略了行為背後的倫理道德,無視消費者的生命,以單純的計算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最後理直氣壯的告訴全世界這是公司的最優選擇,犧牲180人的生命,可以為公司節約1億美元的改裝成本。
『伍』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如下:
一、法律是道德的法律化。即通過立法把國家中大多數的政治道德、經濟道德、社會道德和家庭倫理道德的普遍要求法律化,使之轉變為國家意志,成為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行為規范。
二、法律是道德的非法律化。道德與法律畢竟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行為規范,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社會的大多數道德已經或可以法律化的同時,也必須承認少數或者某些道德是不能法律化的。
三、某些道德要求既可以法律化也可以非法律化。目前,有的地方出現的見利忘義、不講信用、欺騙欺詐等現象,從一定意義上說明我國法律對於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滯後。
法律對道德的促進和保障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方式來實現某些道德的法律化,通過法律來確認和強化社會主義道德的價值訴求和規范實施。
(5)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思修擴展閱讀:
正確處理好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對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我們不能簡單地分割或統合,使二者絕緣甚至截然對立起來肯定不行,但混同亂用的做法也行不通。應當明確,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義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離不開的基礎。
同時應該看到,法律與道德二者各有各的邊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們有各自發揮作用的范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不能簡單偏重於某一個方面。
我們既要贊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法律並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長。這個促成不是代替,而是為道德提供一個制度環境。
一個法治昌明的社會,才有望成為一個道德純凈的社會。就像是一片良莠不齊的草地,法治猶如一個農夫,用獵槍抵禦強權的侵奪,用鐮刀去除蔓生的雜草。這樣,美麗的道德之花才會芬芳開放。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毛磊專欄:道德與法律
『陸』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什麼
在法律的范疇內,來講到底源是不合適的,在道德底線錢講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覺得這兩個東西還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在我看來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記得在法律中有一個規定就是在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公利益的同時要維護良好的道德風尚,這是法律的一條基本原則。
總結:
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更多意義上來講,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個法律的規定,只是給法律的一個圓場說法而已。
『柒』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道德與法律的聯系
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第一,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否則就會混淆法律與道德,結果是「法將不法,德將不德」。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准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第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捌』 大一思修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是什麼
1、目的一致,道德和法律都是行為規范,都是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二者都是重要的社會調控是手段。兩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內容轉化,道德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維護社會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必須遵守的道德。另一類是有助於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增進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較高要求的道德,是應當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為法律,也是法律所調整的內容。
3、功能互補,道德在調整范圍上對法律具有補充作用。有些行為不宜由法律調整或者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同時,法律在約束力上對道德具有補充作用。相比法律,道德的約束是軟約束,因此,重要的道德轉化為法律,就可以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4、相互促進。法律對傳播道德具有促進作用。法律的實施,往往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觀念的培養。
因為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雖有不同,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致或相近的,而且更為明確,所以法律的實施對道德觀念的培養可以起到強化促進作用。同時,道德對法律的實施也具有促進作用。遵紀守法通常是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有助於人們自覺守法。
(8)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思修擴展閱讀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玖』 通過學思修了解道德與法律的相互關系
道德與法律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社回會規范答。道德與法律雖然在調節領域、調節方式、調節目標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務於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是: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為社會主義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礎和價值目標;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拾』 思修作業: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法律和道德是既彼此聯系又有著區別的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法律和道德的聯系:版(1)法律和道德同屬權於社會規范的范疇,是一種文化形態。都意在調整也實際上能調整人們的行為。(2)從法律的淵源來看,法律最早來源於民族風俗、社會習慣和宗教教條這些道德要求,可以說法律的很大部分來源於道德的演化和升華二、法律和道德的區別:(1)法律既強調權利也強調義務,道德只強調義務,很少強調權利(2)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社會規范,是一種他律的規范;而道德是人們內心自發的、靠內心良知約束的社會規范,是一種自律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