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共治政治

法治共治政治

發布時間: 2022-04-12 13:02:10

『壹』 什麼是法治,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法治,顧名思義,法治就是"法的統治"。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 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它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

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要求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 是憑靠法律這種公共權威, 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權威, 不是靠掌權者的威嚴甚至特權, 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中國,"法治"和"依法治國"這兩個概念是根本一致的,依法治國實際就是法治的另一種表述,二者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要全面認識法治的內涵,必須對法治與法制、法治與人治、法治與德治的概念做一下辨析,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法治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必要性

(一)法治與民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法治與民主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民主促進法治,法治保障民主。法治強調用法律治理國家,而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超然於政治體系之外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需要民主以保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與此同時,法治通過規范政治行為、協調政治關系、解決政治問題等方式,保障民主在政治中的參與性以及民主權利的實現,促進民主政治生活的良性運行。

(二)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必由之路。

法治,對於限制政府公權力,保障公民私權利具有重要意義。

二、建設法治中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中國的推行具有重要意義

(一)法治是保障公民權利奠基石

(二)法治是市場經濟的護航員

(三)法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安全閥」

(四)法治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神

(五)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助推器

(1)法治共治政治擴展閱讀

法治與人治是根本相對立的,是不同的治國理念。人治強調個人權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與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沒有法治。

但要強調,國家依靠法治並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為再好的法律與制度都需要人來實現與執行。但是,不可以將「人的作用」與「人治」相等同,兩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

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是以民主自由為基礎,需要民主的力量,而我們的法治卻看上去好像是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在理論上如何印證現行法治推行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現實的法治實踐中確實存在缺少政府和民眾的有效「互動」。

冷靜地思考分析和對「依法治理」現狀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缺少這種「互動」的現實表現,主要原因在於:民眾對於自身的權利不知道,知道不執行,執行不徹底,導致了21世紀初的這個結果。民眾們在經歷義務教育之後,依舊對於介紹法治的課程並不重視,法治觀念、理念很難進入民眾內心。

使得法治推動成為看似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

法治是依據法律的治理。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總的來說就是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貳』 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是什麼

其中反映的就是對於一些其他內在和外在的外延和內涵的反應。

『叄』 怎樣理解法治與政治的關系

這個問題,你就是讓誰來說都說不明白.政治本身就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整個國家的整體社會經濟的總體概況以及國民關系的總和,是很模糊的.法治,簡單說就是有法、依法,但是法治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有促進法治的實現.在宏觀上,政治更大一點,可以理解為法治是政治的一種手段.

『肆』 什麼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

黨和法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

法治與政治的關系

法律本質上是一種政治措施。法律是法治的前提與基礎。究法律之本質,它同政治一樣是從人們的「經濟生活條件、從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產品交換方式中引導出來的」,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法治與政治存在共生性。法治意為法律的統治,核心是通過良法實現善治,實現權力的有效制約與權利的可靠保障。政治是權力主體在管理國家公共事務中,以政治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總和。

政治為法治提供依託和環境。法治總是同一定的政治制度相聯系,沒有脫離國家和政治制度的法治。法律存在的重要實體依託是國家及其組織機構,是對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治關系規范化、法治化的表達,政治變化會引起法律的相應調整。

政治為法治提供方向。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相應地,法治同國家的制度屬性相聯系。



黨和法的關系

黨和法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這是我們黨正確把握政治和法治關系得出的規律性認識。

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本質和核心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要通過法治的形式將黨的執政地位、執政主張和人民當家作主地位通過法律加以確定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如果沒有黨的領導、離開人民主體地位,依法治國就無法落實。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法治與政治辯證統一

『伍』 辨析法制、法治和人治

1.中國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依靠道德高尚的聖賢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儒家重視人治,主張為政在人;法固然不可缺,但執政者「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行不正,雖令不從」。主張君主以身作則,施德行仁,並尚賢使能,任用得力官吏推行禮治,以達「文武之治,布衣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的境界。主張把人治與禮治、德政結合起來。
2.與「法治」相對。主張「人治」者認為國之治亂,不在法而在統治者的賢能與否。

法治與法制辨析
「法治國家」是一個全新的提法,我們過去常見的是「法制」,而不是「法治」,這是兩個大不相同的概念。雖然兩者發音全同,但在英文里,法制是rule by law,法治是rule of law。一個by,一個of,判然有別,是不能含混的。在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法制並不稀罕,20年前還被大吹大捧的秦始皇就是法制的老祖宗。「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秦法嚴,執法也嚴,以致為秦始皇立法的商鞅最後自己也被五馬分屍,作為「作法自斃」的典型,為儒家所訕笑。但是在「法制」的傳統中,至少有一個人,也就是國家權力中心的帝王,往往還外加一小撮人,是不歸法律管的,他超乎法律之上,以法律宰制天下,這就是「法制」的實質意義了。這樣的法制,我們中國人民太熟悉、太習慣了,熟悉、習慣到至今不能正確理解「法治」。其實法治與法制只有一點差別,然而去是原則的差別,那就是法治國家不允許有任何一個人處於法律之上或法律之外。

『陸』 法律與政治的關系

所謂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專務為內容的具有普屬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律一般限於憲法。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它隨著階級、階級斗爭的產生、和發展,法律將隨著社會階級、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個人認為 政治要大於法律 因為法律來源於政治體系,根據上面的解釋可以理解為:法律是為約束人們的行為而誕生的。而且縱觀各種社會現象你也可以理解,政治的行為是大於法律的!

『柒』 以「新時代楓橋經驗」--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為題,就什麼是「楓橋經驗」、+

摘要 1、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現諸暨市)楓橋鎮幹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為此,1963年毛澤東同志就曾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楓橋經驗」由此成為全國政法戰線一個膾炙人口的典型。之後,「楓橋經驗」得到不斷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成為新時期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典範。

『捌』 法治與政治的區別

政治包括法治,但法治不等於政治.制是方法,治是效果.政治是家庭生活和國家國際社會活動歸屬的總結.法治版是權調解社會生活和國家國際社會活動矛盾的工具.政治概念是從政治的角度解讀,而法治概念則是從法治的角度解讀.,哲學主導著政治,政治主導著民族精神,只有好的政治,才能充分發揮人民的創造力,才有經濟、科技的進步,政治概念與法治概念的不同.在意識形態中,強調政治概念.在正常生活中,強調法治概念.

『玖』 什麼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法治當中有政治沒有脫離政治的法治

我覺得政治和法治的關系應該還是非常明顯的,畢竟一個是主動一個唄。

熱點內容
佛山經濟律師 發布:2024-11-15 11:04:47 瀏覽:675
申請法律援助書怎麼寫 發布:2024-11-15 10:42:48 瀏覽:868
本科會計法律碩士 發布:2024-11-15 10:36:51 瀏覽:463
黃偉律師 發布:2024-11-15 08:47:39 瀏覽:208
平等責任死亡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5 08:47:28 瀏覽:351
法官講理 發布:2024-11-15 08:41:50 瀏覽:196
港中文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5 08:41:08 瀏覽:712
從本質上說法律責任分哪幾種 發布:2024-11-15 08:35:07 瀏覽:334
北京勞動法陪產假規定2015 發布:2024-11-15 08:33:41 瀏覽:576
日本庭倫理道德電影 發布:2024-11-15 07:34:38 瀏覽:599